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实施“计卫联合”的动因 通许县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现有个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和个村计划生育宣传技术室,形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乡所为纽带,村室为基础的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县实行“计卫联合”的实践与思考

通许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位于开封市南部公里,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万,已婚育龄妇女万。××年以来,河南省通许县为适应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尝试实行了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与乡镇卫生院的“计卫联合”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实施“计卫联合”的动因

通许县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现有个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和个村计划生育宣传技术室,形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乡所为纽带,村室为基础的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十多年来,先后投入了一千多万元,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目前的个乡级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所,技术设备方面全部达到了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但人员配备上却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现有的名乡所技术服务人员,均没有医师资格证书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人,仅占,以上技术服务人员既没有医学专科文凭又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多为“半路出家”。同时,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的限制,不可能为乡所引进过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配备了先进的器械设备却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通许县现有个乡镇卫生院,建院时间较长,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技术人员基本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为农村的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在经营体制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卫生院经营状况不好,医疗设备陈旧,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形成了“小病群众不愿去,大病卫生院看不了”的尴尬局面,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技术人才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改善,广大育龄群众对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计划生育技术网络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按照中央《决定》关于“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县(市)、乡(镇)、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服务网络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改善服务条件,规范服务标准,增强服务能力”的指示精神,为了更好的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通许县积极探索“计卫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思路,多次与卫生部门座谈、协商,在双方互利原则的前提下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之路,经研究决定在练城乡、长智镇、厉庄乡、大岗李乡等个乡镇开展“计卫联合”试点工作。

二、“计卫联合”的运作与管理

⒈加强领导,制定方案。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人口计生委与县卫生局进行了多次的协商和研究,联合成立了通许县“计卫联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通许县“计卫联合”试点工作方案》,对“计卫联合”工作的方式、职责划分、人员调配、资源整合、运作模式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选择了基础较好的练城乡、长智镇、厉庄乡、大岗李乡开展“计卫联合”试点工作。

⒉规范运作,明确职责。乡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所与乡镇卫生院联合后,主要办公地点设在乡镇卫生院(避孕药具发放、人口学校等仍保留在原乡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所),在乡镇卫生院分别挂乡镇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所和乡镇卫生院两块牌子。各试点卫生院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要求,对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科室设置进行了规范,全部达到了国计生发号《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设置标准》类以上标准,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确保完成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所的主要任务。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所长兼任卫生院副院长,主管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的日常工作。卫生院妇产科主任兼任乡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所副所长,协助所长做好原技术所担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原技术所技术人员和技术医疗设备根据需要并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使用。

为确保服务质量,技术所和卫生院共同签订了《计卫联合协议书》,详细规定了技术服务内容和任务,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制订了《计卫联合优质服务工作制度》、《优质服务联合办公制度》、《优质服务随访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双方的服务行为。

⒊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计卫联合”试点工作是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上的创新,是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上的探索和实践。为了让广大育龄群众积极参与,各乡镇利用各种宣传形势,加大宣传力度,试点乡镇共制作宣传喷绘版面多块,书写固定宣传标语余条,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多份,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从而提高了乡、村干部以及群众对“计卫联合”工作的认识,同时,在单月康检期间,各试点卫生院也积极抽调技术 骨干组成服务队,配合单月康检,为群众送医上门,免费查病治病,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⒋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①拓宽服务领域。“计卫联合”后,各试点卫生院面向育龄群众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服务、优生优育指导、妇科病普查、诊治以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等工作,帮助育龄群众解决计划生育生殖保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②完善随访制度。明确随访人员职责,规范随访时间,完善随访内容和随访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优质服务水平,让育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③要求技术服务人员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群众的需求作为技术服务的重点,局部的经济利益服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大局。同时加强对有关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她们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取得的效果

通过一年多来的运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⒈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看:①“计卫联合”使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做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与服务工作。②“计卫联合”提高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拓宽了服务领域,扩大了服务范围和内容,提高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的以向群众提供节育手术服务为主,转向优生、优育等综合性的服务,大大的方面了群众。二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联合后的参检率、妇科病普查率、妇科病治愈率、孕期保健率、群众满意率比联合前都有较大提高。三是各种就医人数明显增加,妇科病治愈率由联合前的增加到。

⒉从卫生部门方面看:①“计卫联合”合理配置了卫生健康服务网点,改善了乡级卫生院硬件设施,加大了资金投入,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预防、保健、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件。②“计卫联合”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机结合,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围产期保健、住院分娩等做到了全程系列化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收入,使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几个试点卫生院的月平均经济收入增加了万多元,使联合前的月收入为万多元达到万多元。

⒊从群众方面看:“计卫联合”使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①确保群众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咨询和技术服务。②“计卫联合”后技术力量得到提高,使群众得到更优质、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群众对技术服务的满意率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达到了。在今年三月份的单月健康检查中,大岗李乡北岗村育龄妇女张红平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小岗张村育龄妇女宋红英在妇科病普查中查出患卵巢囊肿,分别在乡卫生院及时进行了手术。三王村育龄妇女陈凤英说:“计卫联合真好,俺一不用花钱,二不用进县城,就能够检查有病没病,真正的给俺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我们办了件实事、好事”。

四、几点体会

⒈“计卫联合”是为了巩固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有其独特的工作职能,是卫生部门不可替代的。实行“计卫联合”并不是要削弱计划生育阵地,而是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避孕节育全程服务规范》、《妇女病普查诊治服务规范》、《优生咨询规范》等各种规范,对卫生院的服务用房、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规章制度、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做到局部的经济利益服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大局,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⒉必须保证卫生医疗部门得到实际利益。如果卫生院没有得到实际利益,仅履行义务,“计卫联合”的路子也不会走的太远。在试点工作中,要考虑到卫生部门的实际利益,各级政府在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人员培训和技术设备的更新,确保属于免费的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全部为群众免费,从而保证卫生院经济效益的增加。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社会公平、服务城乡居民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机制创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建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为重点,功能配套、分工合理、运行有序、方便快捷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公共卫生资源,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卫生服务体系。

2、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将不规范的基层卫生机构加强、精减、合并,建成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坚持与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民健康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到年,全县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体目标是:通过整合资源,逐步构建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多元投入、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做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综合、续、便捷的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四、发展规划

(一)总体规划

到年,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要基本达到:

1、以满足居民出行15分钟以内可及社区卫生服务为目的,全县规划设置2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310个左右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县城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乡镇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80个左右。社区卫生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达到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要求,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

2、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具备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功能,与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有效机制,发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网络的网底作用。

(二)近期规划

年全县建制乡镇的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50%,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50%。

1、制定设置与建设规划及实施计划。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建设与基本设备标准配置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规范要求,并将各年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改扩建计划和投资方案纳入年度投资预算。

2、根据分类设置要求,分步实施标准化建设。

(1)年12月份前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乡镇在年12月份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年12月份前,各乡镇按行政村或3000—5000人口的设站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达50%。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地的行政村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不足3000人或步行10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行政村可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对部分按分类重新定位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按本规划标准酌情调整。

五、机构审批

1、各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服从全县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报县卫生局审批。

2、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要按照县设置规划进行合理布局,须按独立法人医疗机构申报,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应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一个法人主体,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六、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农民健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迅速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加快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卫生服务网络。

2、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人员、信息档案和日常事务的监督管理。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的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综合性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免疫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围绕为适龄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的总体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施免疫规划能力建设、健康宣传、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流动人口管理、接种服务网络建设等5个免疫规划专项工程,争取在机构人员经费、宣传、信息化管理、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至年底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以乡镇(街道办)为单位达到90%以上;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实现预防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客户端实施率达到100%,为95%以上的新生儿建立电子档案;100%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的要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三、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对原南宁市免疫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调整后成员名单如下:

四、工作步骤

城市免疫规划管理攻坚工程分5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年6-7月中旬,起草、印发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启动城市免疫规划管理攻坚工程项目;

第二阶段:年8月-年8月,具体实施城市免疫规划管理攻坚工程项目;

第三阶段:年9-10月进行中期评估;

第四阶段:年11月-年10月深入实施攻坚工程;

第五阶段:年11-12月,进行终期评估考核验收。

五、工作任务和责任

(一)加强免疫规划能力建设

1.加强免疫规划机构建设

(1)工作内容

在城区疾控中心建立免疫规划科,按照1/10万的标准配备专业人员,基数不少于4人;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1/万标准配置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基数不少于2人。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编委办。负责组织协调和落实城区免疫规划机构和人员编制。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方案的通知》(桂卫疾控〔〕79号)人员配置要求,提出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置方案报市编委办,市编委办负责审核报批,各有关配合部门共同协作,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机构人员编制。

(3)工作要求

各城区疾控中心要建立免疫规划科,业务人员按标准配置;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标准配置。从事免疫规划业务工作的自治区级地段医院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建议由自治区卫生厅协调落实。相关人员要于年12月底前到位。从事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获得相关执业资格。

2.建立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1)工作内容。

建立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平台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负责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总体协调。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政府采购办。

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南宁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经费预算商财政局,市政府采购办配合做好相关硬件、软件设备购置的招投标工作。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好配套资金。

(3)工作要求

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相关硬件、软件在于年6月完成采购,年9月底前完成调试,年12月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3.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

(1)工作内容

落实冷链经费;加强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财政局。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市卫生局、市政府采购办。

贯彻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区财政厅、卫生厅《关于落实计划免疫冷链经费的报告的通知》(桂政发〔〕119号)精神,相关经费按辖区人口每年人均0.1-0.15元,纳入年度各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及时拨付到位。

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开展免疫规划冷链设备情况调研,落实免疫规划业务单位购置冷链设备所需资金;由市政府采购办负责冷链设备的招投标工作;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购置冷链设备的资金。

(3)工作要求

冷链经费按按照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年12月底前完成冷链设备调研工作,年3月底完成冷链设备的招投标工作,所有设备必须在年6月底投入使用。

4.免疫规划培训

(1)工作内容

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免疫规划人员业务培训。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市卫生局组织制定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专家逐级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进行免疫规划业务技术培训。

(3)工作要求

按照逐级分期培训原则,结合岗前培训和继续再教育等方式对疾控机构、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从事免疫规划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实行全员培训,每年至少进行2次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培训。

(二)免疫规划宣传

1.工作内容

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大众宣传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负责牵头制定我市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落实。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广电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

3.工作要求

(1)报纸、电台、电视台每2个月刊播1次免疫规划公益广告或新闻报道。

(2)印制免疫规划相关宣传材料、宣传挂图。

(3)辖区内100%的村卫生所设立固定免疫规划宣传栏,并有1条以上固定免疫规划宣传标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有5条以上固定免疫规划宣传标语,标语要在年6月底前制作完毕。

(4)在小学、托幼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单位内的卫生保健工作,设立卫生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落实。

(5)报纸、电视台、电台刊播所涉及的免疫规划宣传材料由市卫生局负责提供。

(三)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1.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1)工作内容

预防接种门诊“四室”建设

(2)部门职责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负责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四室”建设组织实施。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市卫生局负责制定我市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组织编制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各室上墙资料(制度、图表、公示等)、规范门诊及示范门诊牌匾统一标识等。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做好业务用房设置、布局,设备配备、工作流程,保障预防接种工作安全。

(3)工作要求

各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要求落实预防接种门诊“四室”建设用房,配备足够人员。要求接种门诊设置、布局合理,工作流程清楚,建立有接种门诊各项管理制度、告知制度,并上墙公示。上述工作要求在年10月底完成,市卫生局在12月份组织评审验收。

2.规范免疫规划工作资料管理

(1)工作内容

规范免疫规划工作资料管理。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免疫规划工作资料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督促辖区相关部门做好免疫规划工作资料收集整理相关工作。

(3)工作要求

各城区疾控中心、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做好免疫规划工作资料收集整理。要求免疫规划办公室至少有2个以上资料柜用于存放相关资料。相关资料柜、文件柜要在年12月底购置完毕。

需收集资料内容及保存期限参照自治区卫生厅要求,由基础资料、冷链设备和生物制品、新生儿及接种情况登记簿3个部分组成,各自成册。基础资料包括预防接种程序、辖区内免疫规划相关本底资料、文件和例会登记、查验预防接种证以及预防接种统计表;冷链设备和生物制品包括冷链温度记录、生物制品及注射器领发记录;新生儿及接种情况登记簿包括新生儿出生登记表和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等。

(四)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1.工作内容。

通过多部门协作,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确保居住在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能够及时建卡、建证、按照免疫程序接受预防接种;建立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定期查漏补种和追踪流动儿童接种状况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儿童全程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负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组织实施;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工商局、教育局、人口计生委、房产局、建委、人力和社会保障、市流动人口办,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3.工作要求

市卫生局要将流动儿童纳入本地免疫规划常规管理,负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做好牵头联络工作,根据市政府要求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免疫规划协调会议;疾控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区域内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和改进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定期到当地公安机关、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村(居)委会收集流动人口儿童资料,督促未接种人员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公安机关在为流动人口办理落户、登记、流动人口居住证等手续时,应督促未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向疾控机构和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所需的流动人口儿童有关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应督促未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同时,应和市场开办者一起协助辖区疾控机构和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动员入场经营者的适龄流动人口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将查验接种证制度纳入学校传染病防治重要内容。在办理流动人口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手续时,学校、托幼机构应查验其预防接种证,发现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或儿童居住地的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并督促其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在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时,应查验其家庭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督促未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

房产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租用房屋申请登记备案时,应督促未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各类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要积极配合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做好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管理部门应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对单位内流动人口的管理,督促单位内未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办预防接种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时,应进行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市流动人口办要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和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报对流动人口儿童的迁入、迁出情况,并做好记录,随时掌握其变动情况。

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督促辖区内的街道办(乡镇政府)通过社区、居委会(村)及时收集并向当地疾控机构和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所需的流动人口儿童有关资料、信息。切实发挥公共卫生协管员和社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作用,加强对流动儿童管理,督促其监护人前往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办证或补种疫苗,使流动儿童享受常住儿童同样的免疫服务。

(五)完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

1.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将免疫规划工作从城市地段医院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部门职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配合部门: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市卫生局负责完善预防保健区域,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整合医疗资源,重新调整城区预防保健区域,将城市地段医院免疫规划工作转移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工作要求

在市区开展预防接种的地段医院中选择1-2个作为试点,试点工作在年8月底前正式启动,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后逐步实施。

六、保障措施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全州“两会”刚刚胜利闭幕,州政府紧接着召开这次全州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刚才,元波和亚琴同志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周全,安排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我完全赞同。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立足实际,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

公共卫生和人口计生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去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卫生和计生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攻难克艰,全州卫生和计生事业继续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全州年度人口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地区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目标,注重统筹协调,坚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人口出生率,实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9‰以内的目标,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增强。在应对乌兰、天峻、都兰县洪水灾害,大柴旦地区地震、4.10交通事故、防控手足口病、救治“问题奶粉”婴幼儿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行政部门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三是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卫生系统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专病专防”战略,始终把强化重大疾病干预措施摆在提高群众健康指数的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疾病专防策略,重点传染病、地方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四是人口计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区以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继续把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首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财政投入加大,二零零八年我州人均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超过全省20元人均标准达到27元。五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提高筹资水平、增加家庭账户基金、提高补偿比例,加大优惠对象补偿力度等十项措施,使此项惠民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务院关于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翻番的目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政府主导,项目拉动,多元筹资,德令哈、格尔木两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牧区“一村一室一医”目标实现和193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了全州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六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奖励扶助”、“少生快富”两项制度和各种奖励扶助政策、优惠政策得到全面执行,《海西州关于鼓励计划生育的若干政策规定》惠及更多家庭。自二零零八年起,州、县两级财政投入奖励资金800余万元,重点惠及农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和城镇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进一步解决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级卫生和计生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为我州卫生和计生事业作出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州卫生和计生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把握全局、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形势看,卫生和计生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具体来讲: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深入持久地把农村卫生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上来,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力度、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和完善卫生支农政策,促进健康公平。这些政策的施行也将有利于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更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藏区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最直接、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卫生和计生工作将大有可为。三是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作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加大包括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事业投入作为重要的拉动内需引擎,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央、省、州财政对卫生和计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四是为提高将要启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国务院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卫生部制定了实施措施,省有关部门也将拿出更加符合青海实际的具体办法,计划用三年时间初步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民群众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五是随着我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我们也有能力加大对“三农”和民生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卫生和计生服务能力。

多种机遇汇集而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公共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全局,立足卫生和计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规划,更加自觉地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布局,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最薄弱、最困难方面入手,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着眼,积极谋划项目,形成跑项目、争项目、干项目的浓厚氛围。依托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和公共卫生工作,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攻难克艰,着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二零零九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州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不断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卫生工作,着重要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健康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地区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和开展疾病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经费需要。扩大农村牧区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继续落实专病专防策略,扩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监测范围,加大干预力度,推进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健康指数。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诊疗设备和实用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州医院为龙头、县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卫生下乡、卫生帮扶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继续加强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人性、综合、连续。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加强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和基金运行监管,提高农牧民受益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在民族医药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大力推进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三名”建设,深入开展“三进”活动,不断增加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医疗机构管理。首先,牢固树立生命无价、病人至上的理念,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以良好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将诚信医院、平安医院

建设落到实处。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努力降低医疗差错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第二,严格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计成本、大手大脚的现象,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极不相符。医疗单位要建立起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管,杜绝浪费,加强节约型医院建设,将政府的各项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用在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条件和服务质量上。第三,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目前,我州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健康在内的老百姓生活成本仍然较高,许多群众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务必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施治,尽最大努力以合理的价格实施诊疗,坚决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千方百计减轻患者负担,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各级医疗单位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第四,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是卫生行业建设的重点,各级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促进医患和谐,构建和谐卫生。四是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州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服务质量和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尤其是缺乏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各地区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增加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卫生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富有成效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学科骨干、地方名医等的培养。五是深入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种问题。国家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省卫生厅正在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试点地区。当前的重点任务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和试点工作方案、立足州情、突出海西特色,认真研讨我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真正做到卫生体制改革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之即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又符合州情民意。

人口计生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当前人口形势和政策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结合中心工作,将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行为模式传播给社会公众,把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二是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要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等制度。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衔接,制定和落实惠民政策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要将计划生育纯女户作为各级各部门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三是健全服务网络体系。落实好7个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项目,各地区要把实施好项目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同时,推广三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模式,健全服务网络覆盖面。把少生优生作为民生工程之源,大力推进知情选择。继续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人员和服务机构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三查”覆盖率。四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流动人口始终是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努力形成部门配合、城乡联手、区域合作的“一盘棋”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现居住地为主、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依法维护权益”的管理体制,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五是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切实抓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营造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完善定期分析调研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各类难点问题。切实加大对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人员、职责、资金”三到位。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卫生和人口计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和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形成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合力。

卫生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更好地适应全区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卫生强区”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与大都市中心区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工作目标

根据《*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我区到2020年将设置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着力形成“一轴、两心、三级”的卫生资源布局,为在2010年前初步形成卫生资源布局的框架,现提出三年总体工作目标。

(一)三年总体目标

1、新建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

2、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3、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

4、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5、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7个。

6、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

(二)分年度目标

1、20*年目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续建1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选址论证工作,对*区人民医院设置调整进行可行性论证。

2、20*年目标: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的前期工作;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

3、2010年目标: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开工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迁建1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20*-2010年的个别项目将根据大项目推进情况及城市化推进速度适当调整。

各年度建设情况详见附件1。

二、20*年建设任务

1、区级医疗卫生筹建项目: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选址论证工作,对*区人民医院设置调整进行可行性论证。

2、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东单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中心单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续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月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青服装交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5、迁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其中迁建章家坝社区卫生服务站、机神社区卫生服务站、宣家埠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水墩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健风社区卫生服务站、观音塘社区卫生服务站、万家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黄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详见附件2。

三、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由分管区长牵头,各部门和各镇、街道负责人参加,分析研究解决建设计划中的政策性问题和牵涉多部门的问题。

2、坚持标准。一是严守工作标准。在实施中,必须严格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规定的规模、时序、进度高标准、严要求的抓好落实,为推进卫生强区、强镇(街道)打好基础。二是严守建设标准。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三是严守配置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按照国家配置标准配(补)齐基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