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术论文(精选5篇)

  • 政治学术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教学语言流畅明晰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许多理论热点、疑难点等问题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应在理论思考中廓清迷雾,明辨是非,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晰流畅且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如果…

政治学术论文(精选5篇)

政治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1.教学语言逻辑严谨

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首先要做到严谨准确。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符合语言的逻辑规律和逻辑结构,把具有内在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授课时,无论是阐述讲解还是分析论证,每句话都要进行推敲,每个概念和原理都要做到严谨准确,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主讲什么,次讲什么都需要环环入扣子,井然有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式地进行教学。同时,应该明确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思维规律,进而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把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理论思维的逻辑水平。

2.教学语言流畅明晰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许多理论热点、疑难点等问题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应在理论思考中廓清迷雾,明辨是非,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晰流畅且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如果教师语速过快,就不能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容易造成听课疲劳,难以实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如果教师语速低缓,没有抑扬顿挫的高低起伏,则容易削减学生的听课兴趣,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教学语言,课上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调整节奏,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力求创造声情并茂、悦耳感人的语言情境。

3.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堂作为理论灌输的阵地,把学生作为说教的对象,语调常常刻板单一,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不想听、不愿听的情绪一经产生,就会与教师形成隔膜,师生关系变得冷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表达出来,把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说话,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语言饱含激情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讲授常常占据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要让理论感染学生,就先要用理论感染教师自己。正如马克思曾说的,“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课堂语言的表达应该富有逻辑和激情,而不是苍白无力、平铺直叙,应保持一种高昂的激情状态,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实现师生间思想的深度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结语

政治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声、文、图于一体,以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熏陶,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

二、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

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上的知识(概念、观点和原理)往往来说比较抽象、深奥;课本中列举的材料也容易陈旧、过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误区。而实际上作为政治课来讲,教学信息量是比较大,时政性也是很强的,很多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是很密切的,而且现在的高考题也是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千变万化,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来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以“不变”来揣测“万变”的高考,那么不但会与时代脱节,也将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资源大爆发的今天,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下,一不留神就会被层出不穷的知识海洋所淹没。为此,老师们一定要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认识到当前信息资源的纷繁复杂与更替速度,从政治教材出发,结合课堂实际,围绕相关知识点来不断融入新的知识,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知行合一。

2.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同时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积极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放开”并不等于“放纵”,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很好很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做好设计,一上课直接用多媒体抛出几个题目后就撒手不管了,任凭学生自主发挥,完全地放任自流,学生看似讨论的热火朝天,发言精彩纷呈,实则大多问题越来越偏离轨道,甚至有的想法天马行空,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学习,从而犯了多媒体形式主义的错误。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也不加以指导,这样一节稀里哗啦的自主探究课往往表面使同学们意犹未尽,实际上对本节课知识目标的达成作用是极其微小的。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体现在对课堂精心设计和构思上,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组织上,对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对本次课堂所需要展开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的融合和总结,最终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深刻理解本节课堂教学的意义。

政治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相信每位政治课教师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满腔热忱,但仅凭满腔热忱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而言,幼专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课程均要为学生就业需要而开设,学校通常贯彻的是,教师要教学生有用的知识,学生要学自己所需的知识。在这一大环境下,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既空洞又无用,绝对是务虚”的一门学科,学好专业课才是必须的。但是幼专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承担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需要有坚强的政治觉悟作后盾。学好政治课既是充实自己知识体系的需要,又是就业的需要。任课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积极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思想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上的误区,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再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必然会激发学习兴趣,自然产生学习动机,学生上政治课就会便被动为主动,进而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价值。前面我们提到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现实需要严重脱节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职业院校的幼专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的教学任务是,以能够使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方面达到“能力、知识、行为、觉悟”四位统一为总原则,学校最终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评价也要依据这四项原则。当前对幼专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老师在传授知识与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地重“知识”、轻“觉悟”的现象。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评价,政治考试的成绩普遍较高,能够很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所谓“知识点”,有些学生能够很熟练的背出知识点,但是她们并非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无从谈起信仰和真正接受这些理论;当然还有部分同学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今天的社会现实还能否适用。当然作为政治课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幼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旦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就仅仅学到一些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了解些只言片语,根本不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可能把学到的这么一点理论知识形成为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谈不上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原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所以,只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乐学善学政治课。

二、创造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提出观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一定效果或能否达到一定目标的“期望的强度”,决定了学生反应倾向的强度。换句话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能力,即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要有吸引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生自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前面我们曾讨论过,幼专生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思想政治课教师就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制定教育目标。在课堂进度、课堂提问、作业布置、期末考评等诸方面都应采用分层教学,化整为零法,逐步分解目标。对程度较差的同学要多些包容、多些鼓励,当她们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后再鼓励她们向高一点的层次迈进,从而激发她们的求知欲,为她们树立自信提供动力。

三、发散知识,培养广泛兴趣

一次我在上毛概课时,发现班里唯一的一名男生在看唯物辩证法,询问时,他如实回答:我对毛概不感兴趣,但很喜欢唯物辩证法。据此我想,教师的责任应该利用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兴趣,发展他们对相关学科乃至多学科产生更广泛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心理学家称:学生的认知能发生迁移,兴趣也能发生迁移。政治教师在讲解枯燥的政治观点、原理时完全可以突破学科的孤立状态,积极进行学科间的渗透;我们还应当鼓励政治课教师去听其他课程教师的课甚或是数学老师的课,从而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特点,探索知识间的联系借以取长补短,利用多学科的兼容性对知识点进行发散处理,达到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我们对某件事情产生足够强烈的兴趣,就能够产生足够大的能量和智慧,并能将其在实践中加以体现,形成更加明确的目的性。按照这一观点进行分析,一旦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潜能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明的。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整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去引领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积极进行探索、思考和创造。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施教空间。政治课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效果,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轻松愉快的课堂,从而打破死气沉沉的纯理论讲授。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激发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如:在讲解“实践是认知的来源”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妨选择《春天的故事》这一多媒体素材,借优美的旋律,展示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巨大成果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入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继而强调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对就业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打破沉闷的课堂,也融洽了师生的感情,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提醒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学会把握处于幼专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动、爱唱、爱跳的天性。应该联系教材内容多选取一些紧扣教材内容的多媒体素材,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记得在讲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节内容时,我们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曾经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开场歌曲,选取《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作为结束曲,她巧妙地利用感情真挚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学生,既让学生精神振奋,又让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让她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的温暖。像我们在讲授“培养真挚的友谊”这一节内容时,完全可以选取《朋友》这首歌作为开场曲,选取《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作为结束曲,让同学们借助歌声体会真正的友谊才能够地久天长。讲述《国家制度》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国体”、“政体”这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要想真正弄懂“人民民主”的真正内涵也是不太容易的。学生也会背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往往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实际上为了把这些原理讲授明白,我们不妨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剪辑一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视频画面,视频欣赏结束后再把《国歌》播放一边。利用《国歌》雄壮的旋律,让学生在形、光、声、色等凝成的多媒体氛围中,整个心灵都受到震撼,从多个角度把爱国的激情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学生的情感体验瞬时被推向高潮,强烈的爱国心油然而生。多媒体技术恰到好处的应用,为学生营造广泛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课堂教学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兴趣

政治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网络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且个性的学习空间,师生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平等民族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密切,课堂的气氛也变得和谐又活跃。

2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政治教学研究

2.1网络技术与政治课题内容相结合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性的作业,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所要接触的政治原理概念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目的是为教学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之后,教师便可利用网络技术来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一步步引导到之前所学理论知识上,通过生动的表述方式,由浅入深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PPT或者视频的形式把所看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其他政治学原理结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政治原理体系,加强学生对整个政治学科的透彻了解,进而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探索性。

2.2创新课件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

中职时期的学生往都热衷于一些时尚流行的事物,政治学科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聊沉闷的感觉,更难谈兴趣。此时中职政治教师就应该利用丰富的网络知识,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时事事件通过图片和视频制成教学课件传授于学生,这样在结合政治课本的前提下,学生们更乐于接受,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其次可以教学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来随时咨询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继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中职政治教学的效果,更加有效的开展中职政治的教学工作。

2.3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不管任何时期,政治学科都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由此看见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更是各位教师老生常谈的内容。教师一遍遍的强调这一观点,就是因为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学习理论轻于实践,尤其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政治教学。这一点作为中职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而解决这一难点更是让中职政治教师绞尽脑汁。网络技术条件的产生就轻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课堂上老是通过播放一些时事政治,国内外新闻来联系所学理论知识,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对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4实现教师多渠道、多手段教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实现了声形并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实现了有效性的教学目的。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政治教学,使得政治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教师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进行教学完成网络知识的运用与整合,更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的氛围,使得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掌握,这样更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中职时期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将学生的思想带动起来,进而确保政治教学工作有效合理的进行。

3结束语

政治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术科研能力 激励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以学者的身份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责任的大学教师。这样的定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前提下,用学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学者的风貌站立在讲坛上,用学术的眼光和思维来透视和解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1]。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投身于学术科研,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推动教学。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方向,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术科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双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高校职能要求,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自我、适应不断变幻的形势需要。那么什么是学术科研能力呢?“对大学教师而言,学术科研能力是指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能力,是教师的学术感悟力、学术思维力与学术创造力等构成的总和,也是教师在专业研究活动中能够领跑学者团队,形成个人研究风格,获得学术界认同的重要品质”[2]。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把握政策方向,研究教学规律,取得良好的实效性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呼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理念经历历史性的飞跃。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它处于开放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打破界限,加强交流,特别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学会比较、辨别、借鉴、吸收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理念,结合基本理论,在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

2.我国高等院校职能更好发挥的迫切需求。

我国高等院校的职能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因此,学术科研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高校教师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职能实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教学与学术科研紧密结合,把握教学规律,巩固知识结构,洞察时势特点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等院校对教师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科研任务的下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动高校职能更好地发挥。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的职责所在。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信息层出不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授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任,而且必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在学术科研中把握前沿科学,对知识信息加工、构建、创造,运用理解力、思维力和创新力发现和解决学术问题,这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职责所在。学术科研能力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创新程度和效能水平。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理解重点、难点,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教学与学术科研互相促进,相互补充,良性互动,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才会有所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科研能力与科研素质的基本要求

1.批判反思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课程与时展和社会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批判反思能力。“大学教师学术批判能力即大学教师分析、判断、评论学术成果的心向和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批判是对学术研究结果本身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的批判,而非对于学者本人的批评和指责”[3]。学术研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在质疑批判中鉴定辨别、分析归纳和评判决定。批判反思能力是学术创新的必然要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科研学术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2.知识运用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交叉运用能力对学术研究,特别是创新教育研究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单一结构的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更强调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和相互贯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涉及面广、知识点繁多,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涉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钻研本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扎实地学习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只有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才能提高学术思维创新能力。

3.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对于教师掌握第一手学术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撰写学术论文必不可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诸如文献资料搜索、问卷调查分析统计、座谈访问等基本的调查研究能力。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特别是相关文献资料和经典阅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培养学术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当然也要学会基本的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做到遵循规律,学术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能力培养中的必备之功。文字的表达是一种形式,是对逻辑思维内容的一种反映。思维内容在文字表达的作用下,由模糊变得清晰,由原先的杂乱变得有条有理。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科学严谨。因此,学术研究中的文字表述过程,是思维反复深化、内容丰富充实、过程更加严密、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平时多听、多说、多写、多练,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研究

高校应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能力的提高;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成长铺建道路,这样才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学术科研水平。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整体学术科研素质和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面对繁重而又不断变化的教学知识体系更新,学校应通过课程培训、学术培训、实践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深造,全面提高学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优化和重组知识结构和层次。

2.设立专门的学术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教师,又是思想政治理论和政策方针的“宣传者”的特殊地位,应设立专门的学术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结合时势的学术研究。紧跟国家大政方针,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理论研究,提出创新而有实效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气息。

积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校内、校际及与社会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学术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交流通过教师学者间的思想接触、信息交流和自由争辩,有利于及时掌握科学前沿情况,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学术交流,更要明确科研经费中用于学术交流的比例,从而保障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

4.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考核机制,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科研。

科研考核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约束,更是一种激励。有些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因而无法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也有些教师为评职称而搞科研,急功近利,一旦评上职称,科研就随之结束。因此,通过长期有效的制度设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这既能改变科研随意性较强的局面,又能督促教师增强科研意识,适时完成科研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者角色和学术阐释力的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19.

[2]栗洪武.高校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的活力要素与激励机制运行模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VOL4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