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5篇)

  •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缺少学习器材,导致学习进程减慢 在城市里,一般的数学课有时会去实验室上课,实验室就是有电脑的地方,专门让学生们通过电脑软件来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因为现今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某些问题就变得很重要,同时还能…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5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1农村教学的环境较差,教育质量仍存在缺陷

根据相关数据表示,现今我国农村教学的条件渐渐只能提供教学最基本的环境,也就是说,只有简陋的环境,与国家所说的基本教学环境的距离相差很大,甚至远远不及政府要求。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外界条件不合理,就算在有颗急于求学的心,结果仍然达不到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学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师资力量是教学的根本,俗话说的好 名师出高徒 ,虽然农村名师较少,但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水准。老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正确性。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怎样教他们就会怎样学。即教学的方法及内容正确,那他们学的就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内容错误,那么他们学到的东西就是错误的,所以老师的教学的好坏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很多农村老师有教学的资本,其知识也是正确的,然而教的学生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心态,有些老师认为农村本来就没有什么发展,即便自己交的再好也很难出成绩,于是思想怠惰,教学不上心,空有一身知识也无济于事。还有一种老师就是自身的知识没有达到正常水平,教学的方法是错误的,有许多自己都模棱两可的知识,所以没有办法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最终还是没有事农村的教学情况得到改善。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很有趣的一门学科,倘若老师们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那么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就很难形成。

1.2缺少学习器材,导致学习进程减慢

在城市里,一般的数学课有时会去实验室上课,实验室就是有电脑的地方,专门让学生们通过电脑软件来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因为现今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某些问题就变得很重要,同时还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节省时间,是需要的相关徐学问题较为快速的得出结果。然而在农村贫苦地区并没有条件为学生们提供这样的服务,教学课本的要求满足不了,就会使该学到的数学课程学不到,就会降低孩子们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1.3学生自身原因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数学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数学都不简单,需要不断的动脑,这样就对很多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本来就比较难的数学,单靴上遇到资金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更不喜欢学数学了,就会导致他们一见数学题就害怕,即使会做得题由于心理恐惧也答不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除了这一方面,有很多时候是由于老师讲的过多,学生说的过少,老师没有留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回答,就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大降低,最后也没能够将数学学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都很相信老师说的话,无论老师说的对于错,都深信不疑,不会独立地进行思考,导致最后数学还是没学好,基本的思考方法还是不会。

2.针对我国数学教学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2.1大力加强政府对农村数学教育经费的投入

只有经费足够,才能建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有能力使学生有好的学习环境开心的接受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校发展加快,能够扩大招生名额,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上学。农村教学的稳定发展完全离不开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大力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除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有相关的学习设备,学习设备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数学方面的一些软件需要用电脑才能够完成,所以电脑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们数学实验课的学习,更好的了解当代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快捷性与准确性。

2.2加强老师教学能力,提高老师自身水平

老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所谓良师益友,就是要有优秀的老师带领学生一同思考,产生思想的火花,找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老师的做用是很关键的。所以政府要对农村的老师进行定时的培训以及教学经验的交流,使老师们能够互相学习,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2.3挖掘数学课堂魅力,激活学生思维

老师要不断在诺大的数学海洋中引起学生的热情与激情,使他们有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老师还要不断的教学生解题的技巧,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更高效的学习数学。

3.结语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教育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素质。针对中国农村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乡土意识薄弱、教学缺乏实践、教师待遇低、教育功能单一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农村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

农村教育;乡土意识;教育功能;地方人才;社区文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1],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迫切需要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上得起学,而随着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技能。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很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剖析了教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例如,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农村非常落后,农民的人口又多,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2]。晏阳初则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帮助农民脱离“贫穷、愚昧”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3]。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在这其中,农村教育凸显出重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工程,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愿景实现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然而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观念上也难以改进,很多农民的孩子仅仅把读书当作通往城市的桥梁,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得农业人才日益缺乏,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技术措施止步不前,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土质退化,加上森林的滥伐,使得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现状,若对农村教育加以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播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使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逐渐转变农民的观念,提倡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发展,进一步展现农村教育的意义,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因此,农业发展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也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教育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性领域,都认为经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推动,教育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也是密不可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而这些成绩的获取,与党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息息相关,包括农村教育政策的推出及教育基础措施的落实。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上的现状,具体来看,我国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依然不少,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较高,许多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落后的农村教育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本设施,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此来调整农村社会的文化结构,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受封建社会影响,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含有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思想、迷信思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增加了农业技能素质、农业理论素养等。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的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封建意识浓厚及小农经济思想等,且缺乏环境保护观念,法制意识薄弱,农业技能低下,农民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为落后[4]。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跟不上,教育体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理论起源较早,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我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农村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正在成功转型。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一)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户籍改革也在进行中,但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存在的“鸿沟”,短时间内是难以抹平的。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巨大,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地理位置、居民保障制度、人均收入水平等,农村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甚至是“落后、封闭、保守、贫穷”的代名词,加上城乡户籍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若要落户城市,除了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之外,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送孩子上大学,利用教育打开通往城市的“门”[5]。鉴于经济水平,很少有农民能够在城市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几乎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途径。城乡二元结构不打破,这一现象将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农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考上大学,当上城市人”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子女教育的头号信条,但也造成了农村子女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仅仅是一块“跳板”,而很多农村学校只强调升学率,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以升学为目的,很少有涉及乡土本身的,这也是农村学生乡土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对一些著名城市、山川风景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了解本土的情形,缺乏本土文化的传承,甚至有一些农村大学生落户城市之后,很少再回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村。

(二)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在教育领域,理论结合实践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两者是统一的[6]。但农村教学通常偏重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子女的重要目的就是通往城市,对于必考的教材,他们通常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应试而读书,实践操作极度缺乏,“死读书”现象严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理论的做法还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人生成长轨道,但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还采取这种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使得他们实际动手能力低下,社会立足本领不足。而当前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每一位农村大学生都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很可能要重回农村。由于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严重,就算回到农村也不一定能快速掌握劳动技能,这就给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反过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尊师重教”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良好风气[7]。但是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待遇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扣发工资、延期发放工资、发放不足额等现象发生,加上农村教育的行政干预较多、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师的娱乐设施匮乏、升职涨薪机会较少等因素,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如果有转行或工作调动的机会,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外面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8]。农村教育要发展,保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农村教育不止为城市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教育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定位和教学模式很少涉及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这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脱节。基础教育实行的基本上是单一型的理论教育,完全脱离了劳动生产,素质教育不多,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而职业教育也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培训基地与实践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证书。农村教育功能的单一化,跟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劳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仅仅依靠留守的老人孩子,是难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的,这间接造成了农村文化培育的滞后,如何脱离农村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向往,他们能做的是勤奋读书、考高分、上大学,这与一些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学校相互间还会攀比,送出去的学生越多,越以此为荣,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

三、当前农村教育困境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困境,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将阻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农村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如何对农村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困境,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较为落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再三强调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并于2015年2月1日正式《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二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但是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短时间内依然是难以拉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农村在落后城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长处,例如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优美、民风更加朴实、邻里更加和睦,这些都是城市难以比拟的。农村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例如诚恳、守信、勤俭、尊亲、敬长等,并得到很多城市人的认可。这些农村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孩子的乡土意识培育,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人生道路有很多,走进城市并非是唯一的一条,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跟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也是非常崇高的信条。随着乡村旅游热、“农家乐”、“乡村养老”等热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致富的机会,农村教育应改变观念,多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农村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奉行的是理论教育,很少与生活、生产相连,很多农村子女的目标是通过读书走向城市,这种价值观念也造就了他们“死读书”的背景,其产生的结果是忽视了农业技术与生活技能,并成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村教育应增加实践教育内容,促进农村子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提高生活技能的培训,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农业技术的掌握可以帮助农村子女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返乡创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理论传授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服务面,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二,生活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村子女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谛,学习到更多的人生知识,包括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生活常识等,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践教育还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地方人才,由于农村社会比较分散,很多人守着三分地就满足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与号召,就不会有积极性,而地方人才正是带动农村社会改进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创新与改革。地方人才应该熟悉本土的地理地形、人情风貌,在家乡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掌握的农业技术创业致富,在当地树立起标杆,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技能“传帮带”、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农产品,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10]。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问题,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留住更多的教师人才。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资金辅助,或者跟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定向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式,争取到这些机构和单位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此外,在农村教师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也尽量能给予优惠、开“绿灯”等,使农村教师能够教得“称心”、住得“安心”。农村教育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上的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不断对教师编制进行完善,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构建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当地的青年骨干教师,建立起教师流失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并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育教师的使命感,自愿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事业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帮助农村学校与城市中的师范院校对接,定点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学校招募更多的一线教师。

(四)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为了改善生活,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打工,留守老人与孩子日益增多,农村社区文化较为缺乏,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肩负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不断加强乡土文化的培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从教育功能上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创新农村教育应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不能单纯地学习城市教育,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2]。首先,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学校既是乡村的信息资料中心,同时还是娱乐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传播中心,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为农民朋友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的社区效应,使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要充分整合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教育理念,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农村学校在文化方面的品味,延伸农村教育内涵,发挥自有的教育特色,并加入更多的实践教育内容,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力和内在价值。第三,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为引领点,在市县的指导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安排,在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地方办学的整体水平,以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学校的平稳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当地人才。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农村教育;家庭教育;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8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85-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小学教育从硬件条件到师资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分配上,更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而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则表现的最为突出。

二、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来自于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而其资源投入的不足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从总量上看,我国小学儿童就读于农村小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但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投入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却远高于城市。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农村人口较为分散,使得农村小学的数目更是远高于城市,由此以学校为单位获得的国家资源投入就相对更少。同时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很难保证发放到校,这使得农村小学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与城市小学存在巨大的差距。

2.社会投入不足,且现有的投入针对性不足。到目前为止,多数论文在阐述社会投入时考虑到的主要是慈善机构、个人的捐赠、救助,本文认为,除此之外,农村和城市小学教育最大的社会投入差距应该是私企资源的投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落后,从总量上看,每年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且投入方向上主要是社会贫困救助,疾病救助,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比例上看都是相对不足的。目前,我国对农村小学的社会投入主要是个人、企业和慈善机构这三大来源。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对投入对象现状的调查、核实成本较高,一般依赖于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的真实性存在质疑,且主要是针对儿童个人的投入,即使有对学校硬件投入,一般也是一次性的,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改善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在监管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使得每年看似巨大的对农村教育的慈善捐赠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如众多希望小学的荒废,只有电脑没有投影仪的教室等。由此可见,尽管对农村教育的社会投入在不断的增长,但由于缺乏引导和监管,针对性不高,对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作用不大。

3.家庭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农村壮劳力外出务工情况非常普遍,留守儿童数量不断的增加,以重庆开县为例,2012年留守儿童高达9万人,这就导致家庭的主要陪护人为单亲或祖辈,教育观念陈旧,且由于周边人员的示范效应,读书无用论逐渐盛行,使得家庭对儿童小学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根本没有,有的甚至是消极的。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壮劳力的流失,在农忙季节,儿童作为家中的半劳力也会参与劳作;同时,由于交通、家庭经济、师资调动等种种原因,使得农村儿童的小学教育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开展。由于小学教育属于国民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被很好的掩饰在这一教学制度之下,但同时又由于小学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基础教育,高中的升学率,大学的升学率,同龄人的就业结构、师资和生源的流动方向等都可以说明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和城市的差距。所以,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目前正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即:教育投入越少—教学质量越低—师资、生员流动越大—教育越看不见成效—其后教育投入则更少—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降低。

三、对策建议

首先,应从政府的角度,建议一科学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使得农村小学的投入、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目的性。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具有较强可行性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使得本就有限的投入总是处于一种散而乱的状态,对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改善没有根本的意义。其次,建立合理的师资引进、培养的渠道,使农村小学教育在师资的数量上、专业上获得稳定的保障。如城市和农村小学的长期合作机制、教师长期的农村支教制度、并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时将农村教学履历作为硬性指标,给予农村小学教师更多的发展渠道等都可以引导小学师资向农村小学教育方向流动。再次,为了保障上述措施的有效性,国家和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监管力度,对教育资源的来源、流转、使用、效果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农村小学教育当前的困境,我国应该从全局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进行阶段性规划;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拓宽发展渠道,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使农村小学教育走出当前困境,切实推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M].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2]吴春霞,郑小平.城乡公共品财政投入不平衡性分析——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C]//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9).

[4]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对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就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农村经济就增长0.28%。(2)我国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4%。(3)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但我国低重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导致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异常艰难。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经济;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92-06

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承担着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基础性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我国而言,关于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少,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教育的投入管理体制和受教育机会公平性等问题都明显有别于城市地区,进而教育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别,因此,专门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Schwartz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许多学者关于教育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Lucas的贡献较为突出。Lucas将Schwartz 的人力资本与Solow的技术进步概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将其内生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1]。其他经济学家也相继建立了一些内生性经济增长模型,其中主要有Becker, Murphy and Tamura [2]、Sala-i-Martin(1992)等,在这些增长模型中,经济学家们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其他学者的研究[3-4]也证实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品质,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其中,教育对人力资本的提升最为直接和重要。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教育变量间接度量的[5]。由此可知,教育对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分为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前者是指个人的人力资本能提升自身的生产率和收益,后者是指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能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在理论发展的同时,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Schultz通过计算1929―1957年美国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Denison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教育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把教育纳入人力资本的范畴,实证研究显示1929―1985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7%[7]。Hall, Jones(1999)对127个国家1988年劳均产出的跨国差异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以教育反映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为22%。Young[8]、Gupta and Chakraborty(2004)同样也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Lau,Jamison,Liu,Rivkin 采用巴西1970年和1980年的数据,用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实证研究显示,教育总体上对实际产出的增长有积极影响[9]。我国也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史清琪、秦宝庭等采用丹尼森的方法计算了我国1952―198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为12.72%[10]。沈利生、朱运法、张帆等的研究指出,以教育反映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11-12]。就农村经济而言,周晓等使用panel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回归估计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3]。李勋来等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产出的贡献率低,但其作用是显著的[14]。

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得到充分体现。Jones以及Eicher and Turnovsky通过对OECD国家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认为,一些以教育体现的人力资本高速增长的国家,也并没有带来经济相应速度的增长[15-16]。World Bank、Chengze et al的资料表明,虽然不少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水平,但经济增长的效果却并不明显,经济增长没有取得与人力资本增长相应的进步[17-18]。一些关于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指出,以教育体现的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甚至是负向的[19-22]。

从上面的文献可知,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或者某个国家的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并未带来经济的增长。那么就我国农村而言,通过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否对长期的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城乡差距突出,城乡经济的一体化程度非常低,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此对应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也非常缓慢,虽然农村地区人口众多,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人力资本的作用难以发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在深入探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C―D模型分析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构建

在前面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教育反映的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扩展模型,来说明教育的效应,采用的是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

Yt=A・Kαt・Lβt・Hφt(1)

其中,Y为产出,K为物质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H为人力资本,A为技术水平,α,β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H=es(2)

在相关研究中,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提升而纳入模型,许多学者往往使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因此,H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以教育反映的人力资本对产出的作用呈现指数增长。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0,那么其人力资本水平(H)为1,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不会起到作用。

把该式代入上述模型,取对数,并假设φ=γ,模型可表示为:

lnYt=lnA+αlnKt+βlnLt+γSt(3)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我们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非农产业GDP占农村GDP的比重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

lnYt=lnA+αlnKt+βlnLt+γSt+ωXi+μ(4)

三、变量解释及数据说明

1.物质资本的衡量。由于我国没有真实资本存量(K)的统计数据,本文主要采用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公式为:Kt = (1-δ)Kt-1+It,其中,Kt和It分别表示T期的资本存量和新增投资,δ为几何折旧率,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假设为5%。基期的资本存量,本文借用霍尔和琼斯(1999)以及Young(2000)所采用的方法:K0=I0 / (g +δ),I0为基期的投资,g为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

It主要用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代替,并对其按照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价格指数P采用GDP价格缩减指数。

2.教育的衡量。对于平均受教育年限S的估计, 本文采用相关研究通常采用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公式:

S=∑6i=1Ei・ELi

其中,Ei代表各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中专程度、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0、6、9、12、13、16;ELi代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比例。数据通过《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获得。

3.劳动力的衡量。该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关于乡村劳动力的统计。

4.Yi指农村经济,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农业,还包括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用农村GDP不仅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还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统计中,只有农业GDP而没有农村GDP的统计,本文主要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写的《农村经济绿皮书》(各年)中关于GDP的城乡划分,对GDP进行分解,从而得出农村GDP数据。

四、实证结果及讨论

上述数据回归结果(1)表示没有对模型加入控制变量,回归结果(2)、(3)表示分别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通过回归方程由无控制变量向控制其他变量的转变,回归方程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从总体上来讲,三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调整R2都在0.98以上,而且通过LM检验,不存在序列相关。从各回归结果分析我们归纳如下:

1.物质资本(K)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与许多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我们研究得出,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值为0.2,三个方程的系数相等,相对较为稳定,表示农村的物质资本每增加1%,农村经济将增长0.2%。

2.通过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的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S)在三个方程中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表明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系数值从方程(1)到方程(3)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基本维持在0.25―0.28之间,表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农村经济增长0.28%,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劳动力(L)系数在加入控制变量后,表现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劳动力相对富裕,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不显著,但是其系数仍然为正,与现实较为吻合。而且加入控制变量前后,劳动力系数变化较大,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基本维持在0.55左右。

4.农村GDP中非农业占比变量(NAG)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示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增长。

5.通过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表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反映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回归模型估计结果不显著。

为了进一步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利用回归模型(3)对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其对农村GDP增长率的贡献,从分解的结果显示,在1984―1994年间,资本投入和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相当,并没有明显的作用,主要是在农村领域我国教育事业刚刚起步,教育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94―2001年间,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资本投入,其次是教育作用,教育的贡献率达到29.8%。2001―2004年间,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推进,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非常明显,贡献率为27.9%,保持在30%作用。从整个样本期(1984―2004年)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资本投入仍然是主要的增长来源,贡献率达16.25%,表明在我国农村地区,资本投入仍显不足,资本要素仍然相对稀缺,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资本投入,达8.03%。由此可知,在我国农村地区20年的发展过程中,前10年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后10年农村教育发展带来的效应不断扩散,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五、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贡献突出,为了从不同教育层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离,我们进一步分解了各种教育层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在1984―2004年间,小学和初中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突出,贡献率高达5.52%,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仍然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居多,2004年占全部劳动力的80%,这些主力军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次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凸现,高中及中专和大专以上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渐提高。由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较少,因此,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2004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比仅为0.77%,贡献率仅为0.54%。

由此可知,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机会,提升人力资本,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人力资本的作用难以发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低重心的教育财政体制不完善是主要的体制性原因,使得过分强调基层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的责任,而对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模糊化,导致具有均等化调节作用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异常艰难。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投入体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层层下放权利和责任,形成了“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局面,同时也形成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即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这样的管理投入机制是以乡镇财政和农民承担了大部分投入责任为代价的。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7个省26个县的抽样调查,1998年样本县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中,县以上各级财政的教育补助专款约占12 %(中央补助约占1 %,省补助约占11 %),县财政约10 %,其他的78 %左右由乡财政和农民个人负担。因此,基础教育发展的稳定性并不牢固,有关财政体制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对农村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点从随后的一系列改革中可以得到验证。例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0年税费改革、2001年“一费制”的推行等。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于200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提升了管理投入主体的重心,但相对于整个政府级次而言,投入主体重心仍然很低。

教育因为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而被普遍认为应属于准公共产品,但是教育存在不同的级次,教育公共产品特性的强弱表现也不同,随着教育级次的降低,教育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基础教育应属于公共产品。同时随着人口的流动,基础教育不仅仅会使所辖地方受益,而且也会使辖区外甚至全国受益。更为明显的是,基础教育是各级教育的基础,对于人民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教育应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中央和省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管理和投入责任,加大基础教育的发展,首先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管理责任和投入份额。然而,基础教育管理投入体制的多次改革都基本维持低重心的格局,这使得教育经费过分依赖于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对非政府资金的调动能力,必然导致经费投入的纵向和横向差异性明显:从全国来讲,这种低重心的体制就表现为县级之间教育投入的差异性。从各级政府的财力来讲,这种低重心的体制就必然导致县级财力紧张,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从横向的城乡差异来讲,基础教育经费的差异性非常明显,2002年全国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为1 534.66元,而农村生均经费支出为1 129.21元,是全国平均的73.58%,预算内生均经费支出也相差很多,小学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从纵向的政府间差异来讲,低重心的体制也导致县级财政压力较大。义务教育对财政产生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演变为经费投入不足和“普九”欠债难以偿还。经费不足的直接表现之一是教师工资发放困难,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近几年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在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经费不足也导致学校公用经费拮据,学校维持正常的运转也非常困难,设备配置不齐,办学条件落后,教师培训难以开展,知识结构得不到改善。经费不足更为严重的表现是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和危房改造难以进行,校舍紧张,大班和超大班也非常普遍,危房严重,已经严重威胁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三保机制在许多农村地区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六、简要结论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农村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毕业生数、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也承担着非常沉重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也得以强化,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贡献率明显。

通过20年来的分析可知,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许多难题,教育投入不足是直接原因,低重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根本性的制度性原因,加快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提升投入主体重心,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

资本投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然非常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资本投入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Lucas, 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3-42.

[2] Becker, Gary S., Kevin M.Murphy.Robert Tamura.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No.5, pp.12-36.

[3] Romer, P.M.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71-102.

[4] Barro, R.J. Economic Growth in a Gross Sector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1, (2): 407 - 443.

[5] Asteriou, D.Agiomirgianakis, G.M.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Greece[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3, 2001, 481-489.

[6] Schultz,T.W.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N.B.Henry(Ed.), Social forces influencing American education[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85-90.

[7] Denison, E.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New York: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1962.

[8] Young, A.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 N ICs: A Contrarian 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8, 1994, 964-973.

[9] Lau, L., Jamison, D., Liu, S.Rivkin, S.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Cross-sectional Evidence from Brazil[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 (41): 45-70.

[10] 史清琪,秦宝庭,陈警.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1] 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8).

[13] 周晓,朱农.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14] 李勋来,李国平,李福柱.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对中国农村的验证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3).

[15] Charles I.Jones.Time Series Tests of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1995, 110(2), 495-525.

[16] Eicher.T.S.Turnovsky.S.J.Non-scale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Economic Journal, 109, July, 1999, 394-415.

[17] World Bank.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8] Chengze, Simon Fan, Jody Overland.Michael Spagat.Human Capital, Growth and Inequality in Russi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y, vol.27, no.4, 1999, 618-643.

[19] Patrick G.F., Kehrberg E.W.Costs and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Five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Eastern Brazil America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3, (55): 145-154.

[20] Philips J.M., Marble R.P.Farmer Education and Efficiency: a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6, (5): 257-264.

[21] Knight M., Logayza N., Villanueva D.Testing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 Panel Data Approach, Staff papers, 1993, (40): 512-537.


农村农业农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