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毕业论文(精选5篇)

  •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生毕业答辩音乐会普遍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音乐表演学科因其专业的限制性、就业范围相对其他文理专业较窄,因此往往在普通高校学科设置中容易忽视,因此所谓的答辩音乐会质量差强人意。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应当呈现出来的是学生…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精选5篇)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毕业答辩音乐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答辩音乐会有名而无实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生毕业答辩音乐会普遍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音乐表演学科因其专业的限制性、就业范围相对其他文理专业较窄,因此往往在普通高校学科设置中容易忽视,因此所谓的答辩音乐会质量差强人意。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应当呈现出来的是学生演唱的完整性、曲目搭配的科学性以及音乐会本身的高规格(包括舞台形象、舞美设计等),但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达到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应有的质量水平和教学目的,比如因师资力量不够,声乐器乐不分考场,作曲作品质量远远不够,部分专业(如流行演唱专业)需要使用电声设备却因硬件限制无法使用,毕业生答辩曲目总量不够、演唱质量不高、曲目搭配不合理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质量,使一场音乐会有名而无实,本身的观赏性和教学价值远远不够。 

(二)学生对待毕业答辩音乐会缺乏重视 

对于非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学科的学生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的课程学习,自己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设计和实施不过是获得学位的一种必然形式,加之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鲜有关注和考察毕业生答辩音乐会的质量问题,学生由此便认为答辩音乐会的好坏与就业关系甚微,也就不愿花更多的精力进行音乐会的筹备事宜;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站在舞台上,按照学位要求演唱(演奏)完相应数量的作品就可以轻松毕业,无形中降低了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自我要求。 

(三)毕业答辩音乐会设计质量不高 

众多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学生抑或老师会认为,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设计比音乐会本身容易许多,于是形成了学生和教师在音乐会设计上花费的精力远远少于舞台现场表演的准备工作。毕业答辩音乐会由舞台表演和现场答辩两个部分组成,之前应该有详尽而科学的毕业答辩音乐会设计方案。事实上,一份全面而科学的音乐会设计报告对一场答辩音乐会的质量高低影响重大,它可以指导学生在整个音乐会筹备过程中各环节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是全面、确切、综合检验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条件。而目前有一些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对音乐会设计重视度不够,因此在许多细节上出现问题,其中以曲目的选择与搭配不够科学、提问答辩质量不佳等方面尤为突出。 

(四)毕业答辩音乐会各项工作疏于管理与规范 

由于毕业生答辩音乐会普遍安排在大学第四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大部分学生因找工作、实习等情况致使大部分时间无法归校,由此,前期的音乐会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需要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与监督;但确有部分教师因无法或不便与学生取得更多联系,最终导致毕业生音乐会设计的格式、曲目的选择与确定等问题出现差错,从而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同时,在答辩过程中,形式化的答辩模式普遍存在,主辩教师在答辩前没有仔细阅读答辩学生的设计方案,答辩提问过于随意,对学生回答不置可否,甚至没有安排答辩环节等现象也层出不穷。在对毕业生答辩成绩评定时过于宽松,使学生对答辩音乐会没有任何压力与危机感,从而无形之中降低了答辩音乐会的总体质量。 

二、普通高校音乐表演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教学定位不够科学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实际上是对学生本科四年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成果的综合性考核,它能以最直观的角度检验学生学位知识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技能培养是否能够在舞台实践中高质量体现。因此,要提高本科答辩音乐会的总体质量,就必须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人手,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教学系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普通高校对音乐表演学科的教学定位缺乏科学性,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教学更为匮乏,大部分学校仍然将其视为一门课程,甚至没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答辩音乐会开设相应课程,比如舞台形象设计与塑造、舞美设计、音乐会设计、答辩音乐会书面设计教学课程等,几乎都没有开设,取而代之的几乎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类的课程。毕业答辩音乐会与毕业论文写作完全属于两个学科,这个理念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和教学管理者不够清楚。

    (二)缺乏毕业答辩音乐会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院系对本科生的答辩音乐会从教学到设计方案审核再到音乐会运行,几乎都按照“毕业论文指导+院(校)级普通音乐会”的模式进行,没有建立完备而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来确保音乐会的质量。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答辩音乐会的针对性教学系统,使老师和学生对答辩音乐会(包括音乐会书面设计方案)概念模糊,甚至有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仍然不清楚正规的答辩音乐会设计方案应包含哪些内容,一场答辩音乐会的流程到底如何,一线教师也对如何提高答辩音乐会的质量不够全面,仍然停留在基本的技能层面;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答辩音乐会的设计时,缺乏对其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督,导致答辩音乐会的教学工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再次,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答辩音乐会教学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使指导教师没有充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进行毕业音乐会设计指导,学生也普遍认为答辩音乐会只要按时提交音乐会设计方案、表演完作品即可,其质量的好坏并不影响毕业和就业的错误观点,因此在音乐会的整个流程中,学生态度比较“走过场”;最后,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大部分学校对学生在临近毕业学期找工作采取过于宽容的态度,面对对正常教学秩序冲击的问题,未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也为教师的指导工作增加不少难度。这些均是毕业答辩音乐会质量迟迟无法提高到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因其专业考核的制约性,使得在进行招生工作时身不由己,面对不同地区的生源因地方教育政策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双向需求性选择。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的深入,普通高校的大学教育在形式上多数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造成教育上不可逆转的局面;尽管教育改革让更多学子进入大学,完成他们的大学梦想,得到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但不同高校的音乐院系受入学标准的制约,使得本应作为技能化、专业化、素质化的音乐教育逐步演变为被入学标准扼住咽喉的学科,一些原本有音乐素养的高考生却因文化几分之差与自己心仪且适合的高校失之交臂,替代他们的是部分音乐能力普通、文化成绩“过关”的学生,这对普通高校音乐院系的本科音乐教育本身增加难度。另也有部分高校因受地方招生制度的限制,面临生源质量较高的地方招考指标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的地区指标有余的情况。音乐修养的“先天不足”导致音乐表演本科教学难度增加,其中以技能教学尤为突出,从而影响学生毕业时的技能能力要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整体质量不高,毕业答辩音乐会的现场展示质量自然难上新台阶。 

(四)本科毕业生逐年扩张规模,师资力量匮乏 

在普通高校,以艺体类院系为主的师资力量匮乏和本科毕业生规模扩张的矛盾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甚至有些院校还有更为严峻的情况。近年来,因国内各高校本科扩招,每年本科毕业生都在大幅增长,使得原本与其他学科相比师资力量较弱,教师队伍规模较小的音乐院校教学压力逐年增加,面对全面扩招,师资力量的补充速度步伐缓慢,意味着音乐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在毕业指导工作方面工作量增大;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指导教师还要肩负教学与科研等教学任务。面对重重压力,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音乐会的指导和审核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压缩,从而直接影响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质量。 

面对诸如以上的问题和原因,如何从根源上人手,解决问题和困难,提高普通高校本科音乐表演学科的毕业答辩音乐会整体质量,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之外,各地高校和教学主管人员也应当对此展开相应的改革性举措。 

要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质量,就需要强化其在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其教学与教育的定位。国内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教师以及音乐会指导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毕业答辩音乐会并非走过场,它是每年一项的教学成果,也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重要汇报,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一次在校技能舞台展示的机会。因此,它应该是一场视听饕荔盛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方式,建立年年毕业音乐会,场场高质量演出的理念,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例如,针对音乐会教学系统的匮乏,各级高校音乐院系可以开设独立的音乐表演学科学生毕业音乐会设计和指导的课程,使学生更加明确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意义,规范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流程,提高音乐会质量;针对指导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可以在学生大学学习的第四年分批进行答辩音乐会,将学生按能力及学生本人意愿先后分时间段进行答辩,这样既能解决学生因寻找就职单位时间段不同而无法保证持续性在校的问题,也能减轻指导教师以及答辩组的工作压力。最后,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应协调和发展对普通高校音乐学科的教学,做好监督工作,指导各个学校建立较完善、针对性强的音乐表演学科毕业指导工作和质量监督细则,从根本上保障和解决目前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答辩音乐会等相关毕业工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 

[2]张俊霞.重视和抓好毕业音乐会是保证作曲及表演专业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4).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我国的独立音乐学院数量相对较少,九大音乐学院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这些学院所在地域几乎代表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根据他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独立音乐学院在对待教务处和教学系分工时,责任非常明确:前者(教务处)“负责制订全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统筹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后者(各教学系系)“根据培养方案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制定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也就是说,教务处主要负责在于监督和协调,教学系则享有相对独立的实施和操作权限。

(二)学院教务处直接规定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有效地类型。独立音乐学院由于专精于本专业,因此采用由学院直接规定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毕业论文类型。例如,中国音乐学院明确规定:“(一)音乐学专业包括论文等;(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包括作品和论文等;(三)音乐表演专业包括毕业音乐会及其设计报告。”

(三)工作程序明确具体。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非常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它们一般都精确到周,对每周应该完成的工作进行了细化,还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是作为本科论文写作的最重要环节进行。

(四)注意学院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等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都明文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和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论文(设计)涉及的技术内容向外扩散,也不得将论文(设计)寄出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所有的论文(设计)资料,应交回系(院)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学生不得自行带走”。

二、独立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在我国独立的艺术学院中一般都设有音乐院(系),它们相较于纯专业院校(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管理上有注意兼顾艺术学科的总体特点。

(一)二级管理和三级管理并存。这些艺术学院里的音乐院系在各方面努力向独立音乐学院学习和靠拢,但模仿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有创新,表现为以二级管理模式为主有意识延伸第三级管理机构。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在管理上采用二级管理模式,但是《南京艺术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演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学院教务处和教学单位的职责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本科论文管理过程中“教学秘书日常教务工作”。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撰写及评审管理细则》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补充管理规定》则规定该学院执行三级管理模式,在学院和分院之下,指定系(实验室)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和负责单位。

(二)二级院系决定对论文(设计)类型。由于艺术学院的相对综合性,下设二级学院的艺术特色区别较大,艺术学院的教务处往往不指定各专业的论文(设计)类型,而是由二级学院作为本科论文(设计)的主要制定单位。这是与独立音乐学院在二级管理模式上的最大区别。也就是说,在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中,后者(二级学院)工作的具体性上更加拥有自主性,而前者(学院教务处)的监督和协调作用相对边缘化。

(三)工作程序相对明确。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相对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参考时限相对宽松,但对每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任然有明确的分工和进度要求,也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但是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有的学院没有象独立音乐学院那样重视并专门安排,而是有二级学院自行安排处理。

(四)在知识产权方面,要求相对宽松并且非常注意学生论文(设计)的宣传。可能是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办学的目标更注重音乐表演,它们对学生作品的知识版权问题并没有过多明确的要求,也更注重这些作品的宣传和推介。吉林艺术学院规定:学生必须上交毕业论文复印件,毕业创作(设计、演出)文字说明材料两份,一份送教务处,一份由所在教学单位存档,其中被选为“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创作”、“优秀毕业演出者”还需另交一份给校档案室归档。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论文,各部门要积极向有关专业刊物推荐发表;特别优秀的创作(设计、演出)作品也要积极向外界宣传、推广。

三、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自21世纪初本科扩招以来,各种综合类高校纷纷建立了音乐院系,由于这类音乐院系办学时间短,教学、教辅和管理都不到位,因此在制定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表现为两个极端的特点。

(一)特点一——盲目模仿,死搬硬套。这类综合性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有的大兴拿来主义,把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照搬或者简单删减之后使用,这种现象在刚升格为本科的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最为普遍。笔者走访了西南部分高校,了解了他们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的来源,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抄袭、模仿或借鉴周边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的成熟做法。例如,四川部分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都以四川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为范本;云南的则以云南艺术学院的为基础。这些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现象,在有的高校是经过了再加工已逐渐显示出本学院的某些特色;有的高校则几乎没有什么改进,照搬痕迹极为明显。笔者收集到某新办高校的本科论文管理文件的电子版,点击它的属性,在该文档的属性摘要里赫然显示着东南某高校教务处的信息。由此可见,综合类高校特别是新办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的盲目和缺乏思考。

(二)特点二——沿袭旧制,不加变通。在综合类高校中,有一些学校具有相对悠久的大学办学经历,积累了很好的本科论文管理传统,但是这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或者其艺术学院中的音乐系尚处于刚起步阶段,于是就出现了该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沿袭该校既有的本科论文管理体系的现象。由于这类高校原来可能是致力于理科、农业、科技等专业领域,在音乐学科并没能积累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而这些高校又不屑抄袭照搬其他学校的本科毕业管理模式,因此,此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执行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完全适用的体系。笔者在此类高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类高校的音乐院系自建院以来从没有专门进行过本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的探究,完全依照该高校原有的毕业管理办法和制度进行管理。

综合类高校中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在制定方面具有以上两个共性特点之外,它们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有一个相对显著的特色——管理权和责任下放。例如《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第三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第三条规定:“学院(系)是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提倡各学院(系)分专业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毕业论文课程组,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论文课程组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落实毕业论文课程计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毕业论文指导,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推荐优秀论文等具体工作。”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 手风琴专业 培养策略 就业

一、高师手风琴专业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高速发展,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议题。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教育者能达成共识,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缺乏具体的研究实践,比如学生以不同特长、主项考入高师音乐学院(系)后,教育机构、教育者应更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可有些学校仍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批量生产”,这无疑与“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这样经过了四年专业技能的学习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巧也许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缺乏某种竞争力。

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手风琴专业学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国内的有些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中,几乎都设置有手风琴专业,并且每届都有相当数量的手风琴主项学生。经过四年艰苦的学习,他们大多具备了精湛的手风琴演奏技艺,但毕业后的求职却让他们发现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技能、知识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音乐教学与生活。究其原因,导致这种尴尬现状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有些高师音乐院系长久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思路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手风琴专业学生,因此,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

二、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一)社会需求量的变化

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学生面临着多项经济、教育政策的冲击,如“大众教育”“高校扩招”“毕业分配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综合性大学办师范专业”等, 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以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人才累积严重的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门类, 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而艺术行业具有特殊性,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现出与普通专业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它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较小,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非高师院校音乐毕业生带来的强大冲击,音乐表演事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等。

纵观以上客观因素, 造成音乐专业就业岗位的紧张和大幅度减少正是源于此。手风琴专业学生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二)课程设置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相对单一,缺少考虑当前社会总体实际的需求,也较少考虑怎样有效培养音乐专业中不同主项的学生。如在手风琴这种主项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高师院校的课程只讲深度没有广度,造成其实质上是以培养“演奏家”为目的,忽视了手风琴伴奏技能、即兴演奏的技能,最终会由于社会对器乐演奏家的需求量少而导致“技术高超”的手风琴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低,用人单位对手风琴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成绩不满, 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应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尽可能改革旧有的课程体系和设置、培养方向,明确某种培养目标,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训练方式及学习方法。

三、针对手风琴专业学生优化课程设置

(一)顺应手风琴发展多元化趋势

1.增设流行手风琴课程

在当前商品经济大潮中,中国大众的审美千变万化,我们面临的世界如今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气象。社区文化、军营文化、青少年文化、夕阳文化及旅游文化等五花八门的新文化领域纷纷崛起,高师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新型、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生力量,着重培养,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比如在近些年,流行手风琴音乐越来越多地被搬上大众舞台,出现在各类媒体中,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法国著名电影《天使艾米丽》使用了流行手风琴音乐作为配乐;著名音乐家嘎利亚诺使用手风琴演奏爵士乐、探戈音乐,每年在全球各地演出达200余场;流行手风琴的比赛更已成为国内外大型手风琴比赛的一个重要组别,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在高师手风琴专业中增加流行手风琴音乐,并列入课程教学,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流行手风琴、MIDI手风琴较之传统手风琴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外形美观、音色独特而又多变,擅长演奏爵士音乐、探戈音乐、欧洲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具有极广阔的空间和市场。对于古典作品演奏功底深厚的手风琴专业学生而言,从传统过渡到流行手风琴并非难事,除了曲目的改变,在持琴姿势、指法、音乐句法等方面做一段时间的转型训练就可以。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过流行手风琴的系统学习,那学生个人的成长之路就等于是又加宽了一个层面,在这样一个音乐文化交融的时代,多技艺的演奏人才必然会在社会的音乐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

2.增设电子手风琴课程

电子手风琴(或称MIDI手风琴)采用了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各种音效及特效,通常有MIDI接口,可以连接至各种外部设备。电子手风琴带有力度感应键盘,不仅可以通过风箱控制力度,还可以用触键力度来控制强弱。电子手风琴既具备了传统手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模拟其他乐器的声音,其综合功能甚至比电子合成器更为先进,而最重要的是,电子手风琴是一件乐器,又是一个管弦乐队,它完全适应各种音乐表演场合的需要。

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电子乐器给演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用电子乐器进行现场表演或预制的电子音乐替代了传统乐队。同样,与传统手风琴相比,电子手风琴的表演可以大幅缩减排练时间、人员需求,而且音乐效果风格独特、新潮时尚。

电子手风琴的演奏方法与普通手风琴差别不大,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很快掌握。通过学习电子手风琴,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还可以实现音乐学与计算机学的学科间互补。我们可以预见,当学生掌握了音乐专业技能,又熟悉电子音乐设备的操作,就会逐渐成为“复合型”“通才型”的人才,他们的就业前景也将非常乐观。

(二)提高手风琴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标准

1.手风琴专业学生学好钢琴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钢琴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项课程,这是钢琴有别于其他乐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还是大多数音乐技能的习得,钢琴都是最佳的辅助工具。而结合我国当前社会音乐生活的需要我们发现,钢琴的应用之广泛、大众对其了解和接受程度都远在其他乐器之上。因此,尽可能地提高钢琴的演奏技能对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钢琴集体课上,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恰恰表现出较其他专业学生更快的接受能力,这是因为,手风琴主项学生从视谱、手指机能等方面占有相当的优势。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自4岁起学习手风琴,9岁改习钢琴,之后短短几年就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钢琴大奖,最终在18岁摘得肖邦钢琴大赛桂冠,李云迪本人也认为手风琴学习对他打下扎实的键盘基础功不可没。

2.手风琴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的变革

目前,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往往同器乐、声乐专业的学生一并上课,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布置练习内容。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已有基础,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同时进度较慢,还会使学生产生松驰、懈怠等不良的情绪。针对这些弊端,在手风琴专业学生的钢琴课程中,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要求,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程时间促进教学。

首先,减少识谱训练的课时。手风琴和钢琴曲目一般都是用大谱表,手风琴专业学生对高低音谱号十分熟悉,几乎不需要过渡。其次,自钢琴课初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侧重于学生左手手指技能的训练。手风琴的左手贝司排列与钢琴键盘式完全不同,指法也大为不同,所以,学生应提高左手的手指技能,以便左右手更加平衡,为以后演奏更复杂的曲目打下良好基础。再次,虽然手风琴专业学生的手指较为灵活,但在学习钢琴时触键方式极易沿用手风琴的弹奏方法,触键力度较小,掌关节不能充分打开,导致声音虚弱、飘忽,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点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会对手风琴专业学生弹好钢琴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尽量延长手风琴专业学生的钢琴研修时间。非钢琴主项学生一般演奏水平较浅,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一般是在二年级结束取得钢琴结业成绩,而对于手风琴主项学生,则应该要求其修满四年,因为钢琴课的增加非但不会给手风琴专业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而多风格的曲目演奏、高强度的手指训练,还可以形成钢琴与手风琴水平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笔者相信,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的实施,手风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的学习效果将会有明显提高,专业技能也会得到拓展和加强,从而在未来就业择业时增加成功的砝码。

(三)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创作型人才

手风琴专业学生在乐理和声方面也具备先天的优势。左手贝司由于键钮的特殊结构,通过手风琴学习,我们能很早认识、理解大三、小三、属七、减七和弦的构成及和弦连接概念,这些是步入音乐创作之门的必备知识。也可以说,手风琴演奏者对和弦的感知和理解比其他任何乐器演奏者都要早,当今著名的作曲家叶小钢、谷建芬、李遇秋等,都曾是优秀的手风琴演奏者,是手风琴将他们带入音乐世界,并逐步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这些实例无一例外地证明,手风琴专业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理论概念建立得相对较早,学习基础更为稳固,如果有的放矢地对他们的理论方向深入引导,更易于进入创作型人才的发展轨道。而就当今社会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同时具备演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用人单位非常欢迎的。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高师应以全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为目标,针对手风琴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改革。笔者相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能,才能使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最终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本文为徐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WB16 )

参考文献:

[1]陈一鸣.手风琴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莫芬芳.高师音乐专业手风琴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艺术探索,1997.3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音乐教育的摇篮:音乐学

在中学阶段,音乐课虽不是主课,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课堂上同学们伴着老师弹奏的乐曲欢快地学唱,在歌声中,同学们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学习的压力。这些教我们弹唱发音的音乐老师,大都是从音乐学专业走出来的科班生。

音乐学专业分为艺术学与教育学两个方向。艺术学方向指的是艺术管理,从专业名称可见其与管理有关,对此,高校围绕“管理”做文章,为该专业学生定制了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演出管理学、项目策划与运作、影视艺术管理等主要课程,另外还有经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艺术管理所必备的音乐艺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总的来说,艺术学方向的毕业生将来可以朝电视台电台编辑、评论、策划、管理及影视公司发展。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灵活的音乐思维,渊博的音乐知识和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

教育学方向属于师范范畴,通俗地说就是培养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因此,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必修的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并接受舞蹈、指挥等相关方面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还得考取教师资格证,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如果同学们普通话不是很标准的话,那就得勤加练习,不断矫正发音缺陷。另外,大四期间还要到中小学校参加教育实习,将学校所学付诸实践。

教育学方向的毕业生将来主要进入科研单位、高校和中小学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学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媒体从事音乐编辑工作,或在传播领域从事策划和经纪人工作,组织文艺演出。

报考提示:考生应掌握乐理基本知识和视唱五线谱技能,能演奏乐器,会演唱,掌握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外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加试和学习钢琴、声乐两门专业课,而声乐一般则都是美声与民族唱法。

让音乐成为永恒:录音艺术

我们在公交车上听到的音乐声,在电影院里听到的电影配乐声,收音机里传出的广播乐曲声等,这些声音都是由录音师录制而成,录制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录音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作品中的有声语言、音乐编排和音响效果进行采、录、编等加工处理,使声音在保证全面细致地表现作品主题的同时又有效推动作品情节发展作用,最终达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录制出高质量的声音,不仅对器材设备有高要求,对录音师技能要求更高。目前,许多高校为了培养录制人才,专门为他们设置了乐理、配器法、曲式与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略、声学基础、演播室声学与电声学基础、视听语言、电影声音分析等理论课程,以及拾音技术、录音技术、音响技术等技术课程,还有视唱练耳、钢琴、和声、录音制作等实践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让同学们掌握音乐、广播、电影、电视录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声音(音响)设计、音频节目制作、艺术处理的基本能力。

录音艺术属于典型的亦工亦艺、工与艺融合的复合型专业,因应用性、趣味性较强,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就目前高校的招生情况来看,该专业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只收理工类考生的录音工程方向,倾向于技术性;另一个则是文理兼收的音响导演方向,更侧重于艺术性。除了视唱、练耳、乐理、录音、电视节目制作等音乐方面共同的必修课之外,两个方向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录音工程方向的学生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声学、声频测量、数字电路、播控等理工科的专业课;音响导演方向则要在艺术(影视、音乐、音响)、美学(音响美学)等方面提高理论素养。

电影、电视、歌唱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录音。随着影视音乐的日渐繁荣,人们对录音的技术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更多的使用高科技设备以及市场对于高品质的作品的要求,使得这个领域对录音艺术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该专业毕业生除了能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录制外,还可以在商业演出公司工作,也可以到高校任教。

报考提示: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求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外,更要加强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的训练。比如,声音录制、艺术处理等方面,以及掌握声音(音响)设计、音频制作的能力。这些看起来很有趣,但学习起来并掌握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得通俗点,录音技术更像是一门技术活,要求动手能力要很强。

缔造天籁之音:作曲及作曲理论

作曲和编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作曲作的是旋律的“歌词”部分;而编曲则是以整首歌为主,再加入其他乐器、和音(鼓、吉他、小提琴、人声和唱等)等。有了作曲才会有编曲,而编曲可以由作曲者整理。可见,一首歌曲的问世需要由作曲和编曲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作曲是一种创造行为,是一首歌从无到有的过程。作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对创作灵感和脑细胞都是极大的考验。正因为如此,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音乐史、戏曲史、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现代音乐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掌握各种音乐体裁的作曲技巧,比如:使用和弦加入经过音来作曲,使用纯粹的自然音阶来作曲,使用各种特色音阶来作曲等,并能够熟练地把握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俗称四大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有机会参加各种竞赛等实践活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每年举办一届学生新作品音乐会,并且组织学生参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东亚现代音乐节以及国内外音乐节的各项创作活动,定期举行国际作曲高峰论坛等,这些多种形式的实践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曲虽是件苦差事,如果学得好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像张国荣、罗大佑、李宗盛、张学友、周华健、周杰伦、陶、王力宏等歌坛创作型名人。所以,学习作曲的同学们,以他们为目标,不久的将来或许也会成为大红大紫的名人。当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到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

报考提醒:考生在高考加试中不仅要通过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专业加试,另外还有乐理和视唱练耳的严格考试。

形体与音乐的融合:音乐表演

在生活中,电视上、演唱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大合唱或者独唱,其中,大合唱队伍前端那个挥舞着小棒的称之为指挥家,而在他指挥下吹拉弹的则是演奏家,那些动唱结合的个人秀或几人秀的演唱者则是歌唱家。那么,什么是音乐表演呢?实际上它就是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演唱以及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对音乐表演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接下来就是介绍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的中心在“表演”,即具备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些能力就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有表演、形体、音乐技术理论(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复调)、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近年来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培养方式也是推陈出新,同学们除了要学习主干课程外,还需学习室内乐及重奏、钢琴副修(如暨南大学),有的需学习意大利语音(如宜宾学院),有的需学习舞蹈(如华中师范大学)等。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创办艺术专业教育始于1983年,是陕西省最早开办艺术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音乐表演系、音乐教育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美术学系、公共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系、戏剧影视文学系7个教学单位。学院招生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江苏、福建、河北、山东、湖南、广西、河南、甘肃十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连续四年为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7年在校生共计155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讲师48人;博士3人,硕士5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一千余万元。拥有11个实验室、3个专业展厅、4个排练室、1个音乐厅、1个虚拟演播厅以及12个教学实践基地和6个产学研基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陕西省特色建设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还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办学及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并在美国蒙格马利大学举办画展。学院先后有90多人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奖项137多个(入选国际性专业展览22件次)、国际国内声乐和器乐大赛奖87余项。

招生专业介绍

设计学类

设计学类包含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公共艺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室内外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艺术造型能力与视觉设计能力的训练,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场所等领域空间造型规律,学习与培养艺术工程、艺术化设施、陈设艺术品等设计、制作及施工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分别对公共艺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

专业方向: 陶瓷雕塑方向、现代壁画方向。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公共景观设计、公共展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材料与工艺、中国民间美术史、当代艺术思潮、数码图形处理、雕塑基础、陶瓷基础、雕塑表现、陶瓷表现、壁画基础、浮雕基础、壁画表现、浮雕表现等。

实践环节:陶瓷雕塑方向主要有:陶瓷材料雕塑、传统与现代艺术性陶艺、日用陶瓷、陶瓷工艺品等;现代壁画方向主要有:壁画设计与制作、壁画材料应用、壁画综合表现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化信息与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类产品设计、开发、制作、传输、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能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审美与技术两个层面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方向: 数字游戏3D设计方向、UI与游戏原画设计方向。

主要课程:3D模型基础、专业造型基础、专业设计基础I、专业设计基础Ⅱ、动画设计、数字影像技术、 3D动画设计与引擎测试、UI设计、动态图文设计、视觉表述。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毕业考察、职前定岗实习、行业考察、行业实习。

就业方向:动漫或游戏原画设计师、3D 游戏设计与制作岗位、APP 设计师、游戏UI界面设计师、商业插画师、多媒体制作师。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宽的视觉传达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设计方法并具备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地方文化创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能以“平面设计”作为信息沟通和表达的形式,针对社会机构通过系统有效的方式传递信息、价值或表达某种体验,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并熟练掌握现代化设计手段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专业方向: 平面设计、插图设计。

主要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视觉传达基础、视觉表述、文本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插图综合设计、影像与设计、综合媒介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丝网印技术、插图与设计、图形创意等。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毕业考察、企业实训。

就业方向:媒体的版面设计、创意设计、企业的形象设计及导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社编辑设计师,书籍装帧设计师、杂志编辑设计师、信息设计师、广告创意策划、公共区域导视设计、平面媒体的插图设计、绘本设计、公共图形、时尚设计和多媒体应用设计等。

美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知能并重、开放兼容”的人才培养目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 、素养”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具备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文博等工作能力。

专业方向: 中国画方向、自由视觉表现方向。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方法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概论、油画、版画、设计、摄影、美术评论、自由绘画、综合艺术实践、民间造型艺术研究、工笔技法、写意花鸟技法与写生、写意山水技法等课程。

实践环节:风景写生、民间美术考察、毕业考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艺术文博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承地方传统音乐、适应现代音乐发展现状需求,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系统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能够在各级各类艺术演出院团、教育单位、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基层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电台、电视台、媒体、文教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艺术辅导、社会培训、音乐采编、音乐活动策划等有关文艺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方向: 民族乐器演奏专业方向:二胡、竹笛、古筝、扬琴、琵琶、打击乐(排鼓、中国大鼓)等;声乐表演专业方向: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西洋乐器演奏专业方向: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双排键、打击乐(军鼓、爵士鼓)等专业。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剧、声乐艺术史、合唱与指挥、形体、重奏、合奏、钢琴即兴伴奏、电脑音乐制作等课程。

实践环节:西安鼓乐排练、歌剧排练、声乐排练、民族器乐排练、专业比赛、校外演出项目组织策划、毕业音乐会管理与实施等。

就业方向:社会文艺演出院团、教育单位、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基层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电台、电视台、媒体、文教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艺术辅导、社会培训、音乐采编、音乐活动策划等有关文艺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音乐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与一定研究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表演能力,具备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伴奏、合唱指挥、中外器乐演奏以及舞蹈的基本技能;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机构工作者、艺术工作者。

专业方向: 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中外乐器、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赏析、合唱、合唱指挥常识、歌曲编配与弹唱、电脑音乐创编以及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和技术应用类课程。

实践环节: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声乐及器乐作品排练、专业比赛、校内外演出项目组织策划与实施、毕业音乐会等。

就业方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师,社会培训机构教师、教育管理、文艺表演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适应戏剧影视快速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能在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影视剧项目策划、审核、创作,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戏剧影视评论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专业方向:影视策划与编剧、影视拍摄与制作。

主要课程: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艺术概论、影视概论、影视美学、视听语言、经典影片读解、影视导演基础、影视摄影、影视剪辑、影视编剧理论、新媒体推广与营销、文化产业概述等。影视策划与编剧方向课程:剧本策划与创意、剧本分析、剧本写作、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文案基础写作。影视拍摄与制作方向课程:短片创作、后期特效、纪录片创作、录音基础、新媒体技术与运用。

实践环节:专业采风、行业考察、专业实习,影视短片创作、编剧、小剧场工作室实训项目以及影视自主创新训练项目等。

就业方向:在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影视剧项目策划、审核、创作,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戏剧影视评论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报考条件与录取原则

报考条件:符合2018年生源省份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

录取原则

1.专业课成绩的使用:我校所设考点省份的考生文化课成绩合格且专业课通过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并合格后,使用我校校考成绩;我校未设考点省份的考生文化课成绩合格且专业课通过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并合格后,使用生源所在省份专业课统考成绩。

2.录取原则:除在陕西省编导类专业课统考过线,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外,其他各专业均按照文化课成绩过线,按照专业课成绩择优录取。

校考考试内容

1.美术类:科目:素描、色彩。总分:200分。考试时间各科3小时。

2.音乐类: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在湖南组织校考,考试内容如下:

3.戏剧影视文学:在河北使用河北大学校考成绩;认可河北大学考试内容。在湖南组织校考,考试科目为:专业基础知识。时间为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