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精选5篇)

  •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技能竞赛背景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 根据技能大赛规定的比赛项目和内容要求,结合大赛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补充完善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满足比赛和教学要…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精选5篇)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技能竞赛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在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做了一些探究。

一、技能竞赛背景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

根据技能大赛规定的比赛项目和内容要求,结合大赛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补充完善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满足比赛和教学要求。按照“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总体建设思路,通过新建、扩建、改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设备先进、内涵丰富、配套完整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我校现已建立了良好的技能教学环境,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大实训任务。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大纲和省市技能大赛,通过调研制定新一轮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把技能训练分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把电工、电子装配工艺、电子测量实训定位为“基本技能”;把电子技术、PLC、单片机、制冷技术实训定位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定位为“创新能力培养”。

二、技能竞赛背景下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在技能竞赛背景下做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专业布局、功能定位,同时结合技能竞赛的要求、特点,制订近期和长远的建设计划,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工作。

我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由实训处负责实施,统筹协调解决全校实训基地的总体规划、建设、布局、实训设备的购置及科学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为学校决策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制订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对全校实训室的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核、评估考核等工作进行管理;对日常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协调、考核,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制订学校各项实训设备的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实训设备的验收等工作。具体工作有:

1.设备及设施的管理

以专业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主要负责人制度及实训室责任人,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在全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

2.耗材和相关器材的采购及管理

耗材和相关器材的采购由工种负责人和仓库负责人汇总,上报采购清单于实训处,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总务处集中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由仓库管理员统一管理,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耗材和相关器材进行分账登记。实训处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账等工作。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由实训处主任、实训室负责人负责,各专业课程实训指导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具体的做法:首先,在开学前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内容、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本学期的实训计划;其次,督促专业教师以大赛项目为基础,并以项目教学为蓝本建立教学计划,彻底打破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尝试组建学习团队,以项目为导向,在实训和操练时可作为项目实施小组,从而真正实现以技能大赛带动项目教学方法改革,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三、技能竞赛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技能大赛是促进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职业教育教改成果、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四星级职业学校、打造学校品牌和特色的内在要求。建立日常训练机制,面向所有开设专业,将每年的12月份定为“技能竞赛月”并有企业冠名,提供经费支持;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共同组织参与技能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集训平台,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能大赛的命题、指导及评判等工作,引进企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支持服务技能大赛。

做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工作。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让学生把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企业赞助学生技能大赛不仅能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也会有很大的收益;其次,企业通过赞助学生技能大赛和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基地,也为自己培养了潜在的客户,开拓了潜在的市场,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开拓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我们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基地人员和谐构建。

参考文献:

[1]何新凤.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1专业调查分析

(1)对企业的调查

2003年底,我们对陕西及江苏、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国有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及三资企业等单位就岗位分布、应加强的能力、应加强的实践性环节、现在岗位上使用最多的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80份。调查得知:第一,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质量检测、调试维修,其次是生产管理与维护、营销服务;第二,岗位上应加强的能力主要是调试、维修,其次是质量检测、计算机、工艺实施;第三,应加强的实践性环节首先是电子产品制作,其次是电工基础实训、课程实训、毕业实习等;第四,岗位上使用最多的课程依次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线路EDA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工艺》。

(2)对兄弟院校调研

全国共322所高校开设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90201),其中陕西地区共八所。我系在2004年5月对西安地区部院校进行了调研,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招生年份、就业情况及岗位分布、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主干课程等。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将该专业职业能力分为电子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智能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五个方面;岗位分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是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专业的办学特色。

(3)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及对兄弟院校的调研,说明在西部院校办此专业有一定市场前景,同时也给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教学计划编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信息科学发展的前沿,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今后二十年高科技发展的重点。目前,随着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理论上研究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各个领域急需大量的信息工程技术员,信息系统管理人才,要求他们既掌握着比较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一线熟练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改造及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等工作。

1.2专业发展现状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从2004年9月开始我院招生第一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来,截止2007年共招收了12个教学班级。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好有坏,我们认真反思其原因:一是生源问题,在04、05级生源中,文科生占相当比例,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动手能力较弱,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总体较好,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特色不鲜明等。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改革

2.1教学计划改革

为了扭转上述状况,电子系及时成立了专业教学改革及建设指导委员会,针对实际充分研讨、反复思考,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制定思路;商讨完善了教学计划的方案:结合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参考其它院校同类专业教学计划,在保持我院特点的前提下,调整并制定该专业教学计划。如增设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以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删减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加强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及通信技术方面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其与专业培养目标相接轨;抓好专业定位与特色:面向电子信息各生产制造企业,从事电子通信产品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及电子产品的工艺实施、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等工作。使毕业生具有安装、调试、维护电子信息系统、通信和网络系统等设备的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设计、推广、应用的能力。

2.1.12006级教学计划评审

为更好地发挥教学计划的导向作用,2006年7月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06级教学计划进行评审。来自兄弟院校、电子信息类企业的与会专家,从三个方面肯定了教学计划: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定位准确、主干课程到位;理论与实践课程控制在1:1,模块化教学有特色,对该专业选择讲授微积分基础、线性代数、积分变换的应用数学模块,很好地体现了“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实践能力的培训方案非常好,《电工基础实习》、《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突出焊接技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如加强protelSE、maxplusII、multisim、matlab等工具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调试;课程设置要准确,梯度要合理等。

2.1.22007级教学计划亮点

2007级教学计划以理论够用为度,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模块化教学、压缩课程门数与总课时、前移主干课重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为总思路。按照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专业素质、能力、知识的结构与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课程设置面较宽,使毕业生有更好的业务适应能力,将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分解到各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骤中。教学计划最大亮点就是“校内基础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践+校外生产实习”的信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理念。陕西康佳校企合作办学基地是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成果;为积极响应“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的十六号文件精神,我们利用现有空房,依托校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经验,引入企业生产线,模拟企业化模式生产小型调幅收音机是该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的重要体现。

2.2师资队伍建设

2.2.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主要是坚持“一个关键,一个重点,一个优势”的方针。一个关键就是加强教风的转变;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一个优势就是利用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培养一支职业教育观念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师资培训既包含长期的学历提高教育,也包括从事实验室建设、到企业培训,特别是去企业的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如组织专业组教师外出听取有关专家的学术报告、参加各类短期培训和学术研究班等。暑期去电子类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月的实践锻炼是信息专业组每个老师的“必修课”,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产品制作工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2.2.2产学研结合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在学院领导、科研处和电子工程系的支持下,我们确立了以电路研究所为平台,电子教研室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型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以产、学、研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所作的探索主要有三个方面:电子产品的加工与调试、电路系统的研发、集成电路的反向设计,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促进该专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共有38人,外聘教师2人。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占24%;讲师、工程师、技师14人,占37%;助理讲师15人,占39%;研究生5人、本科生3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8人,占总人数的21%,建成了一支能力强、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

几年来,通过新建、扩建、完善等方式建成了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电路与电工实验室、家电实验室、单片机控制实验室等的5个校内实验室;包括EDA实训室、SMT实训室、PCB实训室、电子装联实训室、综合化实训室、科技创新实训室等6个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四川长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江苏扬中实习基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实习基地、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6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运行良好,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不仅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方便,还给学院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技术开发和推广、设备支持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训“六步”教学法教学改革实践

《电子技术实训》是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内容占总课程学时数的70%以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能够认识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会设计简单电子产品,会焊接和安装小型电子电器产品,会调试和维护小型电子系统,操作现代化电子产品制造设备的能力。

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一、课程内容总体设计

通过对电子技术实训技术岗位的调研分析,得出实际岗位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大纲,总结出本课程的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技术实训的基本过程和电子产品制作的基本方法,掌握电子新电路和新元器件及先进的电子产品的制作工艺。

能力目标:掌握单、双面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及表面安装电路设计制作的技能。能从事电子类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计划管理、调试维修以及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与开发。

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操作习惯、信息获取能力、良好的职业行为、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三种目标进行归纳,以3个电子产品为载体,以电子技术实训流程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出3个学习项目,根据学习任务开发出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将综合素质细化,与能力训练项目相对应。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二、教学单元设计

1、《工作任务单》及《学习工作单》设计

一个《工作任务单》对应一个教学单元,将每个学习任务以《工作任务单》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如同在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单》包含教学方案、问题阐述、任务布置、学习评价四个部分。

教学单元设计中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如表2所示。

学习工作单是学生在实践完成后,对各知识点、技能点的回顾,需要以作业的形式上交。

2、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采用8节课连排,这样有利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及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学生4~5人组成一个小组,在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实训室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实施

该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1、任务布置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下发工作任务单。通过实物、图片、现场录像等,展示该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2、相关知识讲解

通过讲演结合、学做结合、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将课程中相关知识点、技能点传授给学生,熟悉教学设备,使学生获取并掌握所需的理论及实践知识。

3、工作方案制定

在计划与决策阶段,学生小组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等方式,设计工作方案,列写工作计划表。

4、任务实施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工作计划表中的内容进行任务实施。学生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在生产流水线上模拟实际生产程序(包括生产组织、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物料管理)进行电路的焊接调试,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考核。

5、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后学生小组制作PPT进行成果汇报。

6、产品检验与点评

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做出的产品进行检验,包括电路设计检验、电路板性能检验、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等。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整个制作过程,点评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电子产品的设计及制作、仪器设备的操作、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情况。

四、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所以要加强过程性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学生自评、教师对小组评价、教师对个人评价及作业考核。

学生的综合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作业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综合成绩=(学生自评20%+教师评学生30%+教师评小组50%)÷学习任务总数(n)×70%+作业考核30%

五、课程特色

1、以电子技术实训技术岗位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电子技术实训技术岗位的生产流程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发出体现电子产品制作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学习任务,并增加安全用电常识、质量控制及经济成本内容,将其融合贯穿到学习任务中。

2、操作能力强

每个学习任务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亲自动手完成。

3、教学方法创新

实施以电子技术实训流程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教学组织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效果

1、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学习,自制出3个电子产品。学生自制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成功,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2、学生通过自制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直接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辛岚.职业教育中CAD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研究,2006,(8).

[3]王建,赵金周.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电子技术发展呈现出裹挟之势,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实践课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学习框架,确保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需求相贴合,从而建构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成效的升级。本文从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入手,着重分析了焊接技术和电路改进技术的课堂教学以及评价过程,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关键词】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评价;案例;项目教学评估机制 电子技术在职业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由于其本身就是实践性要求较强的科目。因此,电子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价值也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利用不同的n程设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得到提高。因此,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估机制,能直观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也能实现整体教学结构的优化目标。一、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诉求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学习互动。只有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在实际教学结构中,教师要将任务驱动作为教学目标进行集中的实操训练,提升学生对于电子元件的认知能力,并且在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就是f,对于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提升操作的规范性,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实效性。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对电子技术技能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清单,确保学生迅速的摆脱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而借助电子技能训练课,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贴合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框架,确保学生能对课程要求和课程教学结构建立优化认知[ 1 ]。二、教学案例分析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贴合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机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建构有效的教学过程。(一)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之焊接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电子产品要保证质量,就要经历元件的焊接和装配,而在讲解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针对元件的识别和使用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并借助技术讲解,提高学生对检测项目的认知,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框架。教师要对电路图的识别以及实施训练测试技术进行集中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焊接技术的认知,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控制框架,从而建立健全完整的技能操作规范。在实际焊接项目运行时,主要的关键步骤就是三点,第一,要对电烙铁入点进行分析,保证整体电子产品设计框架的完整度。第二,要对焊丝切入方式进行集中管理。第三,要对焊丝撤离项目和电烙铁撤离项目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演示实验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需要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分析措施,保证实习训练机会能得带有效锻炼。(二)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之电路改进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电路改进教学对于电子技术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价值,教师需要借助不同的功能电路提高设计原理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电路改进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原理图以及装配图进行集中的学习,也要企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整工艺设计结构和元器件的选用问题[ 2 ]。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教学功能和技能项目的培养机制。第一,教师要统一向学生讲解工艺流程,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建立有效的沟通环节。第二,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修改组装图方法,确保学生能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实现整体教学评估的有效性。三、利用项目教学机制评估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时效性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反思,教师借助学习框架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对于学生也要实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课堂以及实际教学流程进行集中的分析,确保教学评估措施能完全贴合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实践关联学科能建立有效的学习流程。借助项目教学评估机制对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进行解构,能在提高教学框架和教学流程完整度的同时,提高应用价值,并且能借助学生自拼、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化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在学生自评过程中,学生能对自我发展进行多元化分析,提升学生自我发展成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建构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在教师评价中,教师的指导建议非常重要,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学习互动,而教师要从教学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优势。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过程评价的实效性。也就是说,对于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对整个课程和教学效果的总结,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重要,并且通过教学评估建立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建议,从而顺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 ]。四、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都要对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提高重视程度,确保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有效的能力升级,真正发挥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价值,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且贴合度较高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内化能力的升级,将协作教学框架和教学结构统筹管控,确保学生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59-04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既能替代传统黑板,又能克服多媒体投影系统缺陷,既能方便的呈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又能增强师生参与、沟通和交互的教学平台,获得了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可。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在2012年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为了积极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能,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教育局与宁波市电教中心、宁波大学合作开展了宁波市大榭开发区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本文以宁波市大榭开发区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为例,通过对培训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的优化策略,以期真正有助于教师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技能的提升。

二、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培训现状

全世界教育领域中推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经验充分表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会自动呈现出效益。研究者指出,在中小学大面积普及电子交互式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并没有带来大范围的教学改进和深入应用。[1]信息技术与教学和课程的整合不仅涉及到技术本身,更关系到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政策支持、教育体制等方面。在我国,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多学校还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从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开展的教师培训来看,当前培训多停留在产品介绍、功能演示的阶段。[2]例如学校引进电子白板后,就是由厂商派出技术人员根据硬件技术与软件功能逐一进行讲解,没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课例的分析介绍。有些培训虽然将学科教学应用与白板功能特点相结合,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技巧方面的讲解,但由于培训时间有限,集中度高,无法对教学应用展开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教师自身应用水平很难提高。

通过对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参加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的教师访谈得知,部分教师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只是多媒体投影的升级替代品而已,只是多了手写、拖动、放大镜等功能,没有太大区别;一些教师认为触摸屏感应不灵敏,很多工具的操作无法一次完成(例如圆规画圆的操作);此外,有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抱有很大热情,认为电子白板对教学改革和创新大有益处,虽然接受过基础培训,但仍苦于不知道如何应用于课堂,如何用好白板;有的教师则只是简单的尝试,当遇到问题无法进行下去时,就断定产品不好用,不如多媒体投影好,并由此放弃应用新技术,仍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存在的问题

本文结合国内现状及对宁波市大榭开发区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的相关调查,发现培训中存在如下问题:

(1)形式单一,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教师培训,大都采用集中面授、培训人员边操作边讲解的形式进行。这种培训方式虽然有利于培训的规模效应,便于统一培训进度,但却过多关注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关理论的掌握,忽略了教师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类培训的优势与特色。这种培训形式容易导致教师眼高手低,理论上貌似掌握扎实,在教学实际运用中却仍是手足无措。在访谈中,一位语文老师这样说:“通过培训我意识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所在,它的一些特有的功能,尤其是拖动、书写、屏幕批注、放大镜等,可以实现多媒体投影教学无法实现的效果,又能加强师生参与互动,学生一定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可是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很好的使用电子白板。”

(2)时间过于集中,缺乏培训后的跟踪技术指导

由于教师平时课业压力大,时间紧张,教师相关培训主要集中在周末或者假期,时间大致3-5天。在这期间,教师高强度的学习,接受新知识,通过操作练习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和相关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培训结束后,在日常教学中遇到问题却无法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教师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逐渐减弱,应用新技术的满足感消失。这样的情况导致教师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技巧很难在短时间内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

(3)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偏离教师需求

通过对大榭开发区参加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可知:①参加培训的教师以小学和中学(含初、高中)教师为主,此外幼儿园教师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如图1);②参加培训的教师90%以上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③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来看,小学(幼教)高级占比最重为33%,其次为中学一级、中学高级、中学二级等(如图2);④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小学和中学教师之前接受过相关培训,幼儿园教师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则属于零基础。而在培训中未能充分考虑参加培训教师的学科学段差异和先前知识水平的高低,采用统一步调教学,导致部分教师“吃不饱”,另一部分教师“消化不良”,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培训产生不满和懈怠情绪。此外,培训中未能充分结合教学实例来展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培训内容的设计没有全面考虑到各科教师的需求,致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培训目标没有针对性,培训内容未能紧密贴合学科教学实际,偏离教师需求,缺乏时效性,是导致培训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4)部分教师培训认识上有偏差,积极性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参加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一定的学分,至于培训中收获了什么则无关紧要。更有甚者,只是报到当天出现,后来几天时间根本见不到人影。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学校将教师培训作为职称评比和评优评先的标准之一,以致部分教师虽无心学习,却不得不参加培训;二是对电子白板培训内容不感兴趣,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时的教学应用价值不大,只是在公开课和比赛时才会用到,参加培训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教学技能上的提升,不能学以致用;三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年纪稍大的教师不愿尝试新技术,认为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技术,自己现在的教学水平足以把课上好。在访谈中,不止一位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表示:“我眼看就是要退休的人了,真的无心再去学这些新东西了,年纪大了,虽然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感兴趣,但力不从心。参加培训只是好奇想了解一下,以前的教学方式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5)部分培训教师学习方式落后,不能适应技术类培训节奏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许多教师在培训人员进行功能演示和操作步骤讲解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埋头忙着记笔记,甚少参与到培训课程的互动中去,培训课堂气氛不甚活跃,无法体现交互式电子白板重在交互、师生互动参与的特色。在实际操作阶段,参加培训的教师依照之前记的笔记,一项项对照着机械的操作练习,不少教师对照笔记,仍旧不能实现对某项功能的操作。访谈中,一些教师这样说:“我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一般,听课时生怕落下重要的知识点,就拼命的记笔记,自认为很认真,听课效率很高,但回头自己实际操作时,发现还是不会。”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技术类培训的节奏,致使培训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 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优化策略

1.明确培训目标,结合学科教学设计培训内容

参加培训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学科差异大,学段分布广,因此在对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时,必须结合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层次和水平以及学科教学应用实际。

Glover和Miller等人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中将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辅助工具阶段、交互阶段、增强交互阶段。[3]2008年,Lewin等人在其相关研究中也指出,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于教学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一是教师在已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探索新技术的适用;二是教师将新技术提供的工具,整合进自己的教学中;三是在熟练应用新技术之后,改进或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4]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目前在中小学电子交互设备存在三个应用层级:即初级应用水平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视觉辅助工具应用层级,中级应用水平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基于资源的学习应用层级,而高级应用水平则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协同建构应用层级。[1]因此在对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之前,首先应对教师应用水平进行测试,确定应用层次,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本文依据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层级的不同,将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并依此构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2.采用分层分科培训模式,加强培训针对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及不同需求,分层分科进行。本文将培训按需求分为领导层、技术骨干层、普通教师层三个层次(如表2所示),并从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重心和培训目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3.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培训教师的主体作用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教师培训,应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培训教师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发培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课堂参与度,培训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经验交流等形式。培训中通过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实例的操作演示,将白板软件的多种功能应用呈现给教师,可以更好的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在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部分的培训中,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小组内部选择学科主题,自己动手设计交互式白板教学课件,并进行讲评、研讨。由此能够增进培训者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信任,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学习、交流、讨论,互助共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好的在培训中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接纳新技术,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

此外,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过程中不能实现人人动手、实时演练的缺陷,培训者可以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录制微课程的方式,供培训教师在短期培训后自己进行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微课程教学中应增加对软件的错误操作示范以及处理方法,用以引导教师正确、合理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4.建立培训交流平台,实施技术长期跟踪指导

为了解决培训时间集中短促,教师在培训中所学方法、技巧难以短时间内在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培训机构应建立培训交流平台,通过QQ交流群、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论坛、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形式,及时到位的为培训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疑难解答。通过技术交流平台,可以实现优秀教学案例共享、教学经验分享、疑难问题答疑、技术学习讨论、主题研讨等,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搭建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

5.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和优化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由于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忽视了对培训过程的评价、评价缺乏教师自身的参与,并不能客观的对培训效果进行衡量和考核。[5]因此,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针对培训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类型。在培训前可以通过对培训学员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其技能水平及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等,从而明确培训目标,设计满足不同需求的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重视主讲教师评价、学员自评与他评的结合,利用小组协作的形式,组织培训教师进行组内组间互评,应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录制保存的功能,通过对培训学员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培训反馈信息,实时关注学员学习进度、适时调整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阶段,可以一改往常的统一标准考核方式,采用问卷、访谈、小组呈报、作品展示等形式来进行。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现状入手,对当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交流平台建立及培训评价实施五个方面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更好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培训还应结合各地区学校自身条件和需求,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可通过组织和参加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技能大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在培训评价中也应考虑到对培训部门的评价,培训优化策略的有效性还需在后续相关培训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陆,司治国等.电子交互设备的应用层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7-54.

[2]钟士军,白玲,温泉.关于培训中小学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0(4):27-29.

[3]Glover, D. and Miller, D. Leadership Implications of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Linking Technology and Pedag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J].Management in Education,2004:18,(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