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论文(精选5篇)

  • 高中教师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低效考核制度的“掣肘” 面对师德方面的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单一、僵化的师德考核制度,重形式而轻内容,考核方法简单粗暴,如一味要求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严禁教师批评学生、严禁教师和异性学生接触、规定教师开会签到多少次等…

高中教师论文(精选5篇)

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不良思想的渗透和冲击

在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下,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不断增强,出现了一大批商界人士及企业家,他们纵横商海,诚实经营,成为了成功人士的典范;另一方面,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甚至诱发了更多的腐败现象。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和市场化倾向异常明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了“实惠”的侵袭,加上因高考而出现的巨大教辅市场的刺激,不少教师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他们是非标准含混不清,热衷于下海、跳槽、从事有偿家教和搞第二职业;他们很少再去谈论师者的仪表和责任心,逐渐丧失了师者应有的德性品格和教育力量,逐渐形成了平面和平庸的人格,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低效考核制度的“掣肘”

面对师德方面的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单一、僵化的师德考核制度,重形式而轻内容,考核方法简单粗暴,如一味要求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严禁教师批评学生、严禁教师和异性学生接触、规定教师开会签到多少次等,达不到这些规定则视为师德不合格。此外,一些学校无视不同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及年龄、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将师德评价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而学生往往从个人的感性出发,无法对教师的师德作出一个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和定位,致使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使一些教师出现了“迎合学生”“迁就学生”“不敢管学生”及“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的现象。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一些学校将高考成绩和师德水平简单挂钩。只要高考成绩好,师德方面则“一俊遮百丑”;只要高考成绩差,师德方面则“一票否决”,片面地助长了一些教师的功利化倾向。总之,上述这些“集权式”的考核制度低效而琐碎:一方面,它无法真正确立师德高尚教师的地位,无法使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严,相反,有时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其逐渐丧失了师德发展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一些“得过且过”的教师却借此“鱼目混珠”,做起了“老好人”,认认真真地撰体会,一心一意追形式,三心二意搞教学,假情假意地和学生“交朋友”,逐渐丧失了怀疑精神和批判思维,流于平庸。

(三)专业发展的困顿和迷茫

1.从高中教育的地位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

需要横向考察高中教育既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又是学生走向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既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又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生源的重担,上影响整个高等教育,下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因此,高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转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小学、初中和大学教育相比,高中教育的应试特征更加明显,社会关注度更高,加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面临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工作压力也更大,知识更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其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就更强。

2.从学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进程及学科设置的角度

来纵向考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在各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上,中学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学科一般是在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等学术型学科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两门《中学教学法》及《教心学》等科目,尚未完全独立成专门之学;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对学科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研究的加快,中学教育类各专业逐渐从和学术型专业“混杂”的境遇中独立出来,其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也逐渐得以明晰,外在表现便是逐渐有了学科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快,理论研究逐渐朝着更为精微和广博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育史、中外课程比较、课程改革、教材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教育技术、课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命题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的领域不断开拓,成果不断涌现,气象渐开,专业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学科发展的这种趋势,对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要出色地完成工作,“一本教参”和“一支粉笔”在手就游刃有余的情况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3.从当下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渠道来审视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职后教育制度,职后教育的部分功能暂由各类型、各层次的继续教育来承担。但目前的继续教育在经济投入和时间安排上都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缺少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其专业化发展主要基于个人的自觉,也主要还是自主研修及小范围交流研讨的形式,更多的教师则由于职后教育的不足而在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从而在专业发展上陷入困顿和迷茫的境地。当然,从主观方面来说,个别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很不完善,既缺乏反思意识,也懒于学习,碌碌无为,平庸肤浅,其专业化发展自然是举步维艰的。高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困顿和迷茫,导致很多教师既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去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更为高远的教育境界。他们只是将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上要么被动应付,陷入艰难度日的境地,要么主动逃避,以便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小天地”,最终沦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其最高“境界”便是追求“合格”以便逃避责罚,“全身而退”。这种隐性的师德失范行为,已成为高中师德建设亟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二、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对策要破解

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难题,我们首先要对“师德”这个概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传统上,一般认为师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这种定义将师德描述为教师“行为上应遵守的规范”和“思想上应达到的水准”两方面,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重视区别而忽视了二者的联系,也给师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少教育部门一方面出台详细的“教师行为规范”或“考核细则”,似乎一出台“规范样本”就能有效应对师德失范行为;另一方面,则专门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全员师德培训活动:听报告、听讲座、搞演讲、撰心得……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实际上,教师群体是复杂的,教师个体是有差异的,教师行为是动态生成的,其具体行为无法做到都一一规定下来;师德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体的自觉追求,是一种内心的“默化”而非外在的“教化”,“任何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每个人的内心信念、转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为,并默化为持久的习惯,才具有道德力量。每个教师只有实现了道德规范的内化、转化和默化,才能够成为合乎教师职业伦理的教师”。过多的道德灌输引起的是教师的逆反心理,其结果只能与师德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证明,师德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水平精湛、业务一流的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往往带有师德缺陷,而师德修养较低的教师也不大可能搞好教育工作。在现实中,师德高尚但在工作上一塌糊涂,或者教育成绩卓著但师德低下的教师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师德建设的原点和归宿都且只能指向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离开了教师个体具体而复杂的教育教学行为,孤立和抽象地谈论师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师德建设不是独立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一项工作,而应与日常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班级建设、学生工作、家庭访问与接待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成就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实现了自身境界的提升,这种师生共同的发展,方能彰显生命的本质要义”。因此,“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师德建设,并使其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与教师伦理等领域必须直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综上所述,从构建“专业道德”的角度来思考,把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捆绑起来,将其渗透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不失为破解高中教师消极作为难题的有效策略。

(一)唤醒与激活

校本教研的定向整合校本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如深度阅读、理论研讨、课例研究、命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等。从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应对策略角度考量,整合和开展具有明确指向意义的“定向”校本教研,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一是开展深度阅读。深度阅读起着“培根”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形式。经典的教育教学著作,即使是学科教学专著,也总会涉及师德素养方面的内容。阅读这些著作,可以拓宽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其思想境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育观。二是开展课例研究。教师的“阵地”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不仅仅展示了教师在教学设计、设问提问、教学媒介选择等方面的技术和机智,更展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生观念等思想问题,其中有丰富的师德教育资源。因此,深入地开展课例研究,可以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隐藏在课堂表象背后的教者教育观念,从而唤醒自我反思的能力。三是开展“学科讲堂”活动。请骨干教师或班主任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以推广其学术成果,传播其教育思想。这一方面起到教育教学培训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话语权的下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树立骨干教师的地位。还可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一线教师在教研活动、班主任例会、升旗集会等时间,适当发表学科教学及班级管理方面的感悟、心得、困惑、反思及见解,营造出浓郁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研讨的氛围,激活和唤醒教师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激励他们追求更为高远的教育境界。

(二)熏陶与浸染

校园文化的多维构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不仅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在熏陶和浸染教师良好的师德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多维度构建网状和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师德的正面影响,是破解消极作为现象的重要策略。一是在舆论上占领道德高地,树立正面典型,以引领正确的师德潮流。如可从学校、学生、同事、家长的视角出发,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栏、展示牌等媒介,开辟“名师介绍”“名师访谈”“课例研究”“解题指津”等栏目,激励广大教师踊跃撰文,献计献策。这一方面可以培育良好的阅读研究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以读促写、以写促思,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推荐一批师德模范,介绍其事迹,传播其思想,颂扬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植教师的良好师德。二是重视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可以多举办一些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让教师参与其中,涤荡掉鄙俗之气,熏陶和浸染出高雅而从容的精神风貌。

(三)诉说与倾听

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幻灯片、投影仪、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媒体信息资源丰富,可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学习能力。现代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信息素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呢?一方面,学校加大配备信息化教育所需的教学设施,建立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等,为教师的信息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并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多媒体运用的操作能力。借助于教学媒体及工具进行教学,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的学习,力求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和资料,为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包括,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事前的计划和安排,能进行自我监督、评价,对教学活动策略进行灵活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对教材熟悉、对辅导资料深研,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认知水平、学习弱点等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监控得力。教学监控能力是作为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在于语文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有了这样的能力,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以及挑战,语文教师就可以应付自如,得心应手。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深入反思,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以前,诸多中学教师认为科研是大学教授和专家研究者的工作内容,和中学教师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学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变化,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工作在一线的中学教育工作者们加入到教学研究的队伍中。新的教育观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满足于教书匠的职责,而应该争取做一名教育家。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中,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对自身的认识,积累各方面的经验,磨砺自身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教育实践才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标准,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才能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道德认识阶段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具有某种道德意愿和动机,而不具有实际的道德品质。教师是育人的模范,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通过言行举止来反映自己的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无论是对自己、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要有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对学生用指责、批评和体罚的教育方式说明了教师缺乏修养,缺乏一颗爱生之心。这种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不愿与教师接近,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反,教师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吸引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会信服教师,愿意接受教育,“亲其师而信其道”。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授课本的基础,只有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才能综合运用和讲解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在这方面教师要深入地把握和理解教材,系统地钻研掌握本身的专业知识,如中外文学知识,古代和现代的汉语知识、逻辑修辞、写作知识,做到踏踏实实,切忌一知半解。教师还要用活教材,跳出教学的条条框框中,把储存再记忆中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理解消化,成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语文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语文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架构,才能把教材的内容、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认知的视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教师可以阅读一些教育学的理论书籍,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所涉猎。

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系词:声乐教师;文化修养;声乐教学;文化渗透

一、声乐与文化的关系

从一定角度说音乐和文化密不可分,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谓文化,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声乐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音乐在几千年时空流转中,经群体的历练,文化的整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和文化特色。音乐因其“看不见,摸不着”而在艺术中最具抽象性,是高深的艺术部类。它既能充塞宇宙而飘缈无形,又能深达人心并牵魂摄魄。要真正了解音乐的精髓与内涵,必须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就中国音乐而言,五千年深厚、悠久、辉煌的中国音乐与文化均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梦想和追求。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极具特色的中国音乐,同时,中国音乐因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加了诸多色彩。因此,我们说只有了解了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同样,对世界音乐来说,也只能是在深刻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深刻了解和领会世界音乐的精髓。

声乐,在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都浸透了人类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艺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声乐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是人类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的并用于交流思想、信息和感情的声音,它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声乐的社会功能是很强的,因为人人都能歌唱。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有人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最完美形式。”

二、声乐教师应有的文化素养

音乐及其文化既是最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和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从文化层面上看,多元文化的理论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全球一体化是人类科学、交通、信息网络及经济发展的必然,文化多元化则出自人类在不同生活空间、聚合方式适应性的进一步扩展。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文化修养是否深厚,将直接影响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审美尺度、价值取向。如果教师的文化修养低下,便会缺乏深厚的内涵,缺乏美学意义上的品位,缺乏灵性和悟性;而更为严重的是:这将深刻地影响受其教育的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就拿歌曲来说,它是文学与音乐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为歌词,这也成就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许多中国歌曲、歌剧中便涉及了诗、词、剧本、小说、散曲等。以现在著名的声乐作品为例,已涉及的便有古诗十九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和元代、明清的诗词作品,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等作家的作品。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也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此外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又怎能深刻理解《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我们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师声乐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肩负的使命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海洋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可见,深厚的文化修养不仅能使人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更能让我们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声乐人才提供保障。

因此,声乐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声乐本身包涵着博大精深的学问,具有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声乐教师作为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驾驭这门艺术,就必须具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深厚广博的文化修养。

三、声乐课中的文化渗透

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声乐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歌唱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从而开启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将来的从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教给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显然是不够的。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加强高师声乐部分教学能力的培养就要求高师的声乐教学要有新颖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的教学,从多方面弥补一对一授课形式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在此,笔者着重谈谈声乐教学与文化渗透的关系。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同时也有歌如其人之说。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的外化,是艺术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艺术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因其入校时文化成绩普遍较低,自身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教学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难度再大也不能放弃。我们可以尝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改革,如对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可在他们一进校时便为其每周开设一节中国古代文学赏析课和一节现当代文学赏析课;鼓励甚或奖励本专业的学生旁听中文、政史专业的相关课程;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文学兴趣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文化、文学积累和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因此,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结语

声乐教师的文化积累越广博深厚,声乐艺术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们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在声乐教学中切实加强文化教育和渗透,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能力;现状分析;培养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及培养策略基本理论

(一)提问及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定义

提问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z提学官{不许接受民词,侵官喜事,其生员犯罪,或事须对理者,听该管衙门提问,不许护短曲庇。”这里提问的意思是传讯审问、提出问题要求回答。顾名思义,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情况、学情等设置问题采用教学问答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提问,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而是一种古老而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上至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产婆术,到今天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方式。人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不但是一种慧智的表现,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把视角转入对课堂提问方法的深入研究中,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提问”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与作用

《师说》里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由此可知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和学生的思考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两个独立的个体产生学习思想上的共鸣就不得不依赖于交流,而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就恰恰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交流方式。课堂提问架起了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桥梁。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这样,课堂提问就可以被看作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而不仅仅是学生,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也会大胆地坦露自己的心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是的,大多数时候打开学生思维闸阀的那把钥匙恰恰就是一个问题的设置,他们就能文思泉涌,去发现和领悟一个崭新的世界。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一)课前设置问题的缺陷

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很多教师会在教学过程当中设置一些提问形式过于简单的问题,导致问题本身没有太大价值。他们过于去追求课堂提问的一些表面形式,一问一答,虽然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度过了一堂语文课,但是却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

那是不是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就应该在备课阶段设置一些难题呢?然而并不是,哲学上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过于困难可能会物极必反。

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已经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许多教师无法设定的课外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更要详略得当,有些知识是学生已经获取的就要少涉及或者不涉及,不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备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就应该分清楚主要和次要内容。这样课堂提问的问题才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具有层次性、阶梯形,梯度和密度都适合于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的存在价值很大,它引人思考,不仅交给学生课本知识,还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语文不仅仅是文学更是人学。但是很多教师考劝诫别人的艺术。

(二)课堂提问的不足

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然而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而是真正的让每一位同学学到生活中的一些智慧,然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自始至终都是用问题来贯穿的,几乎讲到每一个内容都是先提问,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就一直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并未真正地学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

眼里只看得见成绩好的学生,这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发生,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职业素质问题,导致教师在提问时只抽问优等生而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存在。还可能是为了课堂效果,教师只提问优等生,这样的课堂看上去会没有太多瑕疵,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够回答。再一个可能就是问题设置的时候就有难度而只有优等生能够回答,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只顾及优等生的课堂提问是不成功的,这样不仅仅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而且还会忽略差生的存在,那么,这堂课的意义何在呢?

三、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一)合理问题设置

教师在备课环节,不应该将课堂上的提问设置得泛泛无边,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紧张,尽量以完成教学内容为最终目的去设置问题。

怎么进行一堂有效课堂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无数教师都在尽力变无效或低效为有效,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就牵涉到问题是否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实质就是无效课堂提问的表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就是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堂课需要解决的课堂内容,不仅是要针对课堂内容,而且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二)课堂科学提问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一些这样的方式:有专挑后进生回答问题的老师,为了避免他们开小差:有倾向于照顾绝大多数中等生的教师;有喜欢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具体的问题的教师,如过只把复杂的问题分配给优等生回答,而把简单的问题分配给后进生回答。

在我看来,这些具体的分配方式不是不可取,但这样的分配方式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导致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消极影响。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至于减弱。

首先提问要呈阶梯状,这样才显出提问有层次感。这儿所说的台阶即梯度。其次,应该把提问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把难易问题交叉编织在一起,由简单到繁锁、由容易到困难,逐步地引导学生。科学地处理课堂提问的密度,这样进行课堂提问,不但能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达到了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应该即时判断学生的答案,公开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懂得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淑珍等.教学技能[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健康的心灵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窘境:学生普遍缺乏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文本始终无法进行审美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文学审美心灵和情感始终无法得到开启和深化。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实际效果和应该效果之间出现了悖离。学生大多津津乐道于一些具体的文学史细节、常识和故事,热衷于外部文本的社会性、时代性因素,而完全忽略了对内部文本文学性的审美实践,将审美这一课程教学的主体推向幕后,降低了自身对于文学审美的吁求。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必须首先借助于对外部文本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固然完善了对作家和文本真相的解读,却弱化了学生独立鉴赏分析文本的审美积极性。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十分茫然,不知如何走进文本内部,这种对于外部文本的强烈依赖性势必损害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何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之间两极悖离症候的发生呢?下面笔者拟从思维意识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作一具体探讨。

从思维意识层面来说,忽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忽略文学审美心灵的启蒙。这种文本本位意识的缺失是互见的,同时依存于教学主体和客体身上。

就教师而言,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与目前文学研究时尚对教师文本本位意识缺失的影响很明显。1995年果鲁伯柯夫在《文学教学法》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始、背景和作家简介、研究课文的方式(包括主人公分析、艺术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文学语言等)、结束、总结、巩固知识、考查等。这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并拓展至大学文学教学范畴内。无疑,它有其合理性的存在:由外部文本进入内部文本,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契合作者的期待视野,较为全面地探讨理解文学文本的外部意义和内部意义,生成深刻的文本记忆与意义联想。作为这种步步引导预设的教学模式的受众,学生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一帆风顺,不需要主动付出积极的思考与揣摩,迅速与教师达成共识,形成既定的审美感悟。不少教师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时采取的还是这种传统的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往往花费很多的力气和时间去讲述作家的生存环境及作品生成的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意义,对于作品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特征则说得太少。这种颇具故事性的讲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一旦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容易把这种教学方法经典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套标准和范式;但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自觉和审美感悟无法被唤醒。此外,大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亦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搞科研,而在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纯粹的文学审美批评逐渐成为一种稀有品,漫溢于人们视野的都是文化、现代性、后现代性、身体、政治寓言等等修辞。类似修辞的运用成为研究界的一种时尚,隶属于文学文本审美范畴内的主题、形式、叙事、隐喻、表现等等修辞则越来越被疏远,“这种文学研究被‘空洞化’的现象值得警惕。作为教学者与研究者身份于一体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轻审美、重文化的思潮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当代文学教学亦陷入了空洞化的困境。

就学生而言,中学文学审美教育本来就存在一些缺失,加上现在特殊时代精神的影响,已经把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学生对于文学审美变得越来越陌生。现有的轻审美的文学教授模式只能让大家满足于对文本外部意义的接受,文本本身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被一带而过。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把这种经验带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所以会经常听到一些招聘学校的抱怨,如某次试讲时应聘学生讲《故乡》,都一节课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她把时间都花在对鲁迅及鲁学的介绍上了。纵横捭阖,侃侃而谈,看似知识渊博,实则背离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精神实质,是一种空谈。中学与大学文学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所造成的审美缺失可想而知。现在不少高校在

从操作方法层面来说,文本细读能力极度缺乏。细读文本是进入文本内部世界和人物心灵的重要途径,细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主体审美水平的高低。由于在大学教学中存在着轻文本的倾向,细读作为一种审美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作为一种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即使意识到了文本的重要性,但是面对陌生文本时,还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找寻审美的切入点,在写评论时往往喜欢打球,始终摸不到作品的内在精神。细读需要一定的叙事和审美批评理论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对于文学审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下现当代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单向度的引导,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直抵作品的精神实质,固然痛快,实际上遏制了大学生自主思考及求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重视细读方法的引导,这样一来即使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学生也依然能够理性介入文本,做出有效地分析与解读。

那么,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该如何去努力改进,以实现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重合呢?为此,笔者深入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部级、省级精品课程组进行调研,结合调研单位的科学经验和规范,试着提出几点具体实际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改革课程体系。本人所在课程组负责人傅瑛教授针对中文系学生进入大学以前课外阅读量小、文本分析能力匮乏的现实,率先提出了建立“先导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基础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专题课”(专业系列选修课)的设想,其中作品选108 学时、文学史108 学时,并在本科生中试行,经过近8 年的实践,特别是近5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已大见成效。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文本阅读,一年级“先导课”强调以作品阅读为主,重在引导和分析,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反复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解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基础课”和三年级“专题课”强调学生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文学史和文学专题的讲授中仍然突出文本审美之于现象研究的重要性,突出“基础课”、“专题课”是对文本审美的全面深化和拓展,从而构成了一个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机机制。这种培养机制重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传播、文学消费都是基于文学生产层面上的延续性现象,文学史研究、专题研究都是基于文学文本层面上的拓展性研究。应该说,这是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文本审美能力培养之间脱节问题的较合适的策略性选择。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作为高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毕竟有限。有很多老师反映,在目前课时设置中想完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讲授,会显得比较仓促。通过专题课,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但纯粹时间上的增加,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下工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笔者试着提出两种文本审美方法:“四步阅读法”和细读引导法。

温儒敏在探讨如何消除读者与历史经典之间的隔膜时,曾提出一个“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受此启示,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文本审美方面可以四步走:直观感受———细读文本———知人论世———名理分析。第一步直观感受,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内部,作积极思考;进而展开文本内部的细读,实现理性审美;在此基础上,知人论世,经由外部文本的引导,实现文本外部与内部理解的熔铸;从而真正完成文本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经验的综合。四步阅读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重在强调理性的二度介入:第一次文本内部的理性审美,第二次文本内外部相结合的理性审美。理性的二度介入,一方面既可以锐化学生独自面对陌生文本审美的感悟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学生文本审美的理性升华。

我们说,四步阅读法侧重于文本审美过程的引导,而细读法则着眼于文本审美的技巧范畴。现在也有不少人提倡文本细读,出现了陈思和、王晓明、蓝棣之、孙绍振等等一批学人的文本细读成果,但专业性的细读与课堂教学毕竟又不是一回事。如何在课堂讲授中给学生养成细读的良好习惯,是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考虑到教学的实际特点,还是应该侧重一下细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应该打破“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笼统概述,具体细致地引导学生如何介入文本,譬如主题多义性、结构、节奏、声音、作者与叙述人、悖论等等审美关键词都是介入文本的重要提示。这种关键词引导法对于缺乏相关叙事学理论基础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反复困扰他们的就是,面对陌生文本,到底选择怎样的切入口。那么,在作品选课程的讲授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将文本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告诉。

当然,方法不是一元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能够提高学生文本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进行作品选课程教学时,就某些文本’ 譬如《阿(正传》、《百合花》、《铁木前传》等,要求学生细读后预先进行综述性研究,这种对于文本接受史的研究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理解,同时也会增强其审美感知力。

第三,创建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模式。课堂讲授时间毕竟有限,对文本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努力去创建一种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的良性模式。日常训练方面,通过开设《文学评论与写作》、《文本细读训练》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现当代某些细读的经典文本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比较和创造。综合考核方面,改进考核内容和形式,祛除死记硬背的弊病,灵活出题。譬如作品选课程考核,可以采取作品鉴赏分析的形式,但并不一定都要以单篇论文来完成,亦可以几个片断、两三个细节、一两个人物的分析形式进行。文学史课程考试,可以试行开卷,文本分析的内容应该占一定比重。

我们深知,问题的提出固然重要,后期的改革与实践则是重中之重。目前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一批研究者正在做着普及和实践这种理念的工作,其中有很多处在教学第一线。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具体有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差距论文联盟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