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5篇)

  •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 做为一名普通乡村医生,我凭着“辛苦我一个,健康千万家”的服务理念,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我独自一人承担全村的计划免疫工作,建卡、建册、建证一手操办,并深入每家每户通知、登记和摸底,同时对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一块…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5篇)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一、认真学习、提高技能

我始终坚持“想村民之所求,急村民之所需,排村民之所忧”的服务理念,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我认真学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熟练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免疫程序和禁忌症,培养熟练的安全注射和处理接种反应,清楚掌握全村儿童的基本情况,逐一动员适龄儿童该接种疫苗。就是凭这股钻劲和韧劲,他在工作中从未发生任何事故和差错,全面保障了全村人的生命健康,获得村民的信任。

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

做为一名普通乡村医生,我凭着“辛苦我一个,健康千万家”的服务理念,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我独自一人承担全村的计划免疫工作,建卡、建册、建证一手操办,并深入每家每户通知、登记和摸底,同时对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一块检查询问,做到每人必问,每本必看,以免任何一个儿童漏服漏种。由于有些群众对预防接种不是太重视,我总是不耐其其烦地深入家中对其家长讲解,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儿童延误接种最佳时期。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构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落实全村免疫规划。正因为我扎实负责的工作,村里没有发生一例疑似疫情,为我国消灭麻疹,脊灰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无私奉献、解他人之忧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有一种奉献和坚守叫乡村医生。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守护一方的人民。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他们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担心因自己的失职让病人失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一

__村的村民庄__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医用知识,获得了相应的学历,主动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她的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了__村的村民。

庄__的丈夫突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治愈丈夫的疾病、缓解繁重的医疗费用,她下决心自主学医为丈夫治病,购买了大量的医用书籍,不畏艰涩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针对丈夫出现的各种病症,选用了合适的药品和治疗方式,争取改善丈夫的病况。其实,庄__心里明白自己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对医用知识的灵活使用并不擅长,但她的心底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就是治好自己的丈夫,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点的痛苦也好,正是这种不放弃的决心支撑着她前进。虽然庄__的丈夫最终没有打败可怕的疾病,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生病的过程中,庄__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得照顾、护理他,并承担了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其实,在庄__的丈夫生病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自强不息,不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所打败,不因艰涩的知识而退缩。在照顾丈夫之余,她学习了大量医用知识,同时她还主动去学校学习 ,获得专业的教育。天道酬勤,最终她不辜负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了中专、大专学历。而她的丈夫过世后,她更是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里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看诊、治病。__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地势偏僻,交通极其不便,村里也仅有一个卫生所,就医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庄__选择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__村行医的无私行为深受村里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村民,有力地倡导了无私奉献,勤劳致富的优秀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庄__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 医者,先做人,后行医 。在乡村行医的过程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她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老人,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而且__村的独居老人相对较多,她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到门到户为他们看诊,记录下每位老人患有什么疾病。尤其对于那些病症比较危险老人,她会定期上门回访,确定他们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疾病。记得适逢夏秋季节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她试着给村民们看病,还向健康人群讲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起居饮食。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她既是怜悯又是同情,顿时觉得村民们太需要懂得医学知识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庄__深刻认识到作为乡村医生,自己的责任有多重。 她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庄__由为夫治病自学成为一名服务农村的乡村医生,她为村民看病就诊的足迹勾画出了一个平凡的医生形象,而在这形象之后她付出的努力、不放弃是现在新农村人最需要学习的精神。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顽强品格,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畏、善良的光辉形象。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二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 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三

___医生始终以高尚医德要求规范自己,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端正思想,服务态度明确,同时有一颗善良的心,作风严谨,为人谦虚诚实,不说空话,办实事,不骄不躁,有问题不回避,不泄露病人隐私,廉价行医,不谋私利。良好的医德练就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治病,就是他日常生活工作的写照。并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健康和生命,这就要求医生与其他职业相比必须具有更高尚的道德,更加严格的道德自律,更能在缺乏外部监管和制约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良心良知,忠实履行职业职责。一个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而临床的经验要靠反反复复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日积月累,逐步得以充实。

与卫生院所在地毗邻的__市__镇__后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习惯上都到__乡卫生院来看病。1984年冬天,大雪封山,积雪达50公分厚,一位姓吴的村民来叫出诊,说:母亲病危,送县医院由于经济、交通情况不可能,你若能去看一下,不管她是死是活,也了却了我们当儿女的心愿。陈子贵医生二话不说,问了一下病情,拿好药,说一声 快,救人要紧 ,就急忙上路了。他手里拿了一条木棍,鞋底栓一条绳子,深一脚浅一脚的翻山越岭,25里路走了4个小时,到了病人家,马上给病人诊治,发现是个冠心病病人,合并心衰,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处理,住了一

宿,第二天继续用药,经过几天的治疗,病人奇迹般的好了,患者和家属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 谢谢了 。

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从医二十六年来,_医师一直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了村民深深的信任。并深信 一个医生取得病人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以身相传 。 为了更好的提高为广大群众提供治疗健康服务,_医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先后参加了浙江省乡村医生医士学习、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以及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网上查资料,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中医知识。

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为居民健康服务

__地处云和西南,海拔12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冬天寒冷,被俗称为 云和西藏 。随着我县 小县大城 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大量农民下山脱贫,子女外出种菇和打工,加上老人行动不便等,山区的老人看病难成了一个最大的困难。自从他1988年到黄源乡卫生院,肩负着全院管理、临床、责任医生等多项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以院为家,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只要有患者需要,随叫随到,24小时候诊。只要有一个电话,急诊的他马上就去,不是急诊的利用空闲或者是晚上去出诊,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刮风下雪,天寒地冻,从不中断。常言道 人心齐,泰山移 ,充分发挥责任医生的团队精神,调动积极性,针对随访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召开例会,大家讨论研究,制定出好的方法,在下一次随访中应用。由于白天病人多,大多利用晚上随访,二十几年的工作,对本责任区的信息了如指掌,就好像存在大脑里。给居民测血压,了解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处方,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管理及健康干预。

_医生负责两个行政村的责任医生服务工作,服务人口1701人,共429户,建立家庭档案386份,电子档案1445份,发放健康资料1500余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7人,高血压 175人,糖尿病18人,肿瘤4人,冠心病7人,脑卒中3人。这里的居民文化水平低,封建陋习多,卫生知识匮乏,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高盐高脂等饮食习惯成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健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特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健康宣教,如开展健康教育课,面对面健康指导,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及粘贴健康教育图片等。年终考核成绩名列全县前三。

翻开___同志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辛勤耕耘,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健康,为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无私奉献。无愧为浙江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和__县首届基层名医称号.。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四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 魔鬼路 。

冰看一下! 冰看一下! 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 。高烧不退的小 阿革兰 ,一直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悉起来。阿革兰 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 阿革兰! 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 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 魔鬼路 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五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 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 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 最美乡村女医生 。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 最美乡村女医生 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 最美乡村女医生 。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 80后 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 中国网事 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 最美丽 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 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 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 走还是留? 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 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 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10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 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 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 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 固定 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钟晶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 姨妈 小嬢 。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 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 这样的关心让钟晶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钟晶在病人面前沉稳干练,私底下也是个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独生女,喜欢吃零食、逛街、跳舞、看电影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 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钟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 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钟晶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 退堂鼓 ,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 钟医生你要走了吗? 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 钟晶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 美丽天使 。钟晶听后笑着说: 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钟晶就像 矿泉水 一样简单纯净, 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钟晶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uojigg”为你整理了这篇某村医先进典型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宝藏镇:坚守山寨的乡村医生

--某村医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美丽的格桑花已经绽放,而我们却迎来了另外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脱贫攻坚战场他们奋战在健康扶贫的一线上,现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场上,他们又奋战在我们的村村寨寨。由于,正赶上大批返乡人员回家过春节,加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让农村成为眼下防疫战的最薄弱一环。但是,有这样一群人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我们的村村寨寨,在这场硬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村医”。

早上7:30点,远处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未见其人,早闻其声,天天广播播,各种宣传叫大家不要出门,谁会在这个时段出门?只见雾蒙蒙的山村小道上,一个白色身影出现了,越来越近了,原来是宝藏镇水城村的村医--祁应芳。

再优秀,也离不开家的支持

50岁的祁大姐从事乡村医生已经16年,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祁大姐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防疫战中,自1月26日起就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穿梭在水城村的村村寨寨。每天祁大姐必须坚持早、晚两次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来往于各村各寨,水城村涉及的村民小组有13个,由于正在建设宁江公路,有的村民小组的道路还未进行道路硬化,祁大姐每天都要在这坑坑洼洼的山村小道上骑行。刚刚过完年就要开始上阵工作,因为山路崎岖,家里人不忍心也不放心祁大姐自己一个人在那么寒冷早上出门到寨子里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家里的女儿二话不说为她当起了司机,开着家里的车,每天陪祁大姐到寨子里工作。女儿没有时间的时候,祁大姐的老公就骑着摩托车默默的跟着她的后面,陪着她走村寨。一开始,祁大姐家寨子里面的人还对她家车啊,人啊出出进进不理解,总觉得现在都封进寨子的路口了,人都不让外出了,她家的车和人还开出开进,后来知道了事情的原由,大家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家里人的态度是祁大姐这么多年能够坚守岗位,做好工作的坚强后盾。

再艰难,也要负重前行

正直春节返乡高峰期,水城村又是宝藏镇最大的行政村和人员流动最大的村。本次水城村辖区内共有外来返乡人员 217名都需要祁大姐负责上门测量体温和告知疫情防护知识。由于疫情来袭过于突然,物资的紧缺也成为了一道坎。没有车,祁大姐骑上摩托奔赴村村寨寨。没有红外线体温计,只能背着十几支水银柱体温计,每量一个人要反复消毒,一次都不能漏,一点也不马虎,这都是祁大姐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遇到祁大姐走村串户,村民们都会问她,不是说不让出门吗?你们还不是跑来跑去的,你们不害怕吗?祁大姐说,如果我们都害怕了,那那么多人怎么办啊。现在,那么多医生都前往武汉前线和病魔战斗了,比起他们,我们算不了什么。祁大姐上门测量体温后,都会详细地记录并按时上报,每次都要叮嘱大家好好的在家,不串门子,不访友,不聚众,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让他们自觉在家隔离。祁大姐除了关注返乡人员的身体情况外,还比较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起初,很多村民对不聚会,不串门都不能理解,更何况要求返乡人员居家观察,还是出现了不配合和不理解情况。每次祁大姐总是耐心的开导他们,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祁大姐又细心,又有耐心,后来每次上门开展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能积极配合,自觉做好居家观察。虽然工作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是祁大姐说工作再难也不能退缩,这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人、一辆车、一条路,她是疫情防控战的又一逆行者。

再忙碌,也要力所能及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一

记优秀党务工作者门急技党总支部书记同志白皙的脸庞透着令人敬羡的儒雅,时刻挂在脸庞的微笑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信赖,无时不在让人萌生新的希望,渴盼付以健康的重托,这种神圣气质的流露,是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医务工作者仁爱之心、担当之心、责任之心的洋溢,是多年来悉心历炼的结晶,是无数个日夜孜孜以求的硕果。

他是一名影像诊断副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学影像本科。从事放射(光、ct、mri)诊断工作2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病人热情周到,对技术精益求精,深受病人的爱戴和好评。他时刻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病人、临床医生服务;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谦虚谨慎,诚恳待人;他顾全大局,处事公正,不谋私利,处处起到表率作用;他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化解矛盾,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出色的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从医20多年来,他常说:要当好一个医生,首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只有拥有一颗仁爱的心,你才会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由于医院布局的问题,科室功能分区欠科学,病人及临床医生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功能区,他要求科员要执行首问负责制并主动为病人服务,为他们指好路,甚至全程服务,直达病人满意离开科室。他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常常为了及时、准确检查报告,加班加点写报告,审核报告。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工作量剧增,他及时实行弹性排班,并以身作则,加班加点工作。今年3月24日12:00以后,仍有大量病人在等候检查、等候报告,他一方面安排护士、技师、医生加班,另一方面,自己也参与其中,疏导、安抚病人,又是拿水杯给病人喝水,又是耐心解答患者的顾虑,又或者是书写诊断报告,直到13:00。

他不单德馨,艺更高。他除了擅长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光、ct、mri的诊断外,对本地区少见病,罕见病的影像诊断也有很深的造诣。记得前几年有一胸部ct病例(某部队领导),兄弟医院及上级医院诊断其为良性病灶,结核可能性大,他通过详细分析,细心观察,结合临床表现,考虑为肺ca,最终病理确诊肺ca。

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实工作,善于沟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7月被推举、任命为门急技党总支部总支书记时,从未有党务工作经验的他,许多工作都要从零开始。在接受了工作任务后,他全身心投入,以会议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形式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情况,促进沟通,缓解各方矛盾;针对实际问题,集思广益,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提出解决方案。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增强了党员改变现状的信心。他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影响和带动了全支部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努力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使得支部人心逐渐凝聚、科室间团结协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事间达成谅解、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开了支部的新局面,促进了各项工作稳步提高。

他与同事精诚团结,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龙世亮同志注重和党员干部间的沟通,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讨论协商落实有关工作,经常与同事交流谈心,互通工作思路,达成共识,消除误会,相互谅解,团结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工作中相互支持。认真执行上级相关制度和工作原则,做到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努力营造团结高效、相互尊重、务实进取的工作氛围,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增强支部、科室的凝聚力。周末,他常常带领同事去球场打球、健身,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同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始终不渝地为白衣天使操守着职业道德底线,一如世界著名医学家、希腊人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尽我为所能与判断力所及,无论何处,遇男遇女,贵人或奴婢,我之惟一目的,为病人谋幸福。同志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

医生。他说过:一名党员,就要时刻作表率,就要冲锋陷阵。10月16日19:00,在闻遂溪某建筑工地发生塌方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时,接到上级指令后,他顾不上吃饭,一边赶回科室,一边电话通知二值人员及住附近的同志赶回,19:10分在大批伤者还未送到之前,就到位,到位后马上组织安排伤员进行检查,及时检查结果,让伤者得到及时的救助,直到22:30分该批伤员全部送离ct室。

作为一名医生,同志有仁心,有仁术;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他处处带头,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敢于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医生、一名党员的历史使命的深刻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的鲜明品格。

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二

xx,现年46岁,现任xx村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xx在当任村主要干部期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守全心全意老百姓服务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自己服务百姓的誓言,在本职岗位上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饱满热情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xx同志1996年当选为xx村村主任,从XX年至今一直任xx村党支部书记。xx上任后,超越了村里家族和自然村间利益矛盾,客观公平地处理各种利益纠纷,积极从上级政府经济和科技部门,为村里争取到项目和资金,帮助村里提高种养技术水平,调整经济结构。一切利益都为大多数人着想,重要事情都拿在会议上商量、把xx村党支部变成了一个紧密团结、上下齐心、敢于尝试、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部。

在xx同志的带领下,xx村支部现有党员33人,预备党员2人,村支部近年一方面加大党员发展力度,重点是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今年预计培养积极分子8人,发展新党员3名,其中女党员1名。并重点在35岁以下、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年青中发展党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加强学习,明确专人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政治理论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科学种养殖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并以先锋示范工程为载体,为党员设岗定责,给党员交担子,压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它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村支部管理相对较为混乱,xx同志当任支部书记后,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支部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村干部党员进行量化管理,从而使全村的基层党组织成为指导农业生产、宣传国家政策、积极带头致富的领导核心。

xx同志时常深入百姓家中宣传党路线、方针、政策,特别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老百姓真正懂的利用政策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事迹材料《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就在村级事务决策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履行两委 班子联席会议决定、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及联席会议征求意见等四个程序从而促进相互沟通减少两委 摩擦缓解干群矛盾;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等阵地,通过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召开座谈会、电化教育等形式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梳理发展思路推广实用科技,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农民生活中存在困难,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问题。依托xx当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村民转变种植观念,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该村红笌芋种植面积由XX年42亩发展到了现在320亩,人均纯收入从XX年以前2400元增加到现在5200元。

在xx同志的推动下,xx村自去年开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去年冬天利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通过多渠道筹的20多万的建设资金,完成了村主干道和里弄小巷路面硬质化工程,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这一惠及子孙后代的工程,提高老百姓集资的积极性,xx同志个人为长塘一个自然村的路面硬质工程捐款就超过15500元。今年,为提高xx村的集镇建设水平,xx村沿着玉琊河西侧,开始了大规模的集镇建设。在集镇建设过程中,很多被征地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行为有不解和误解,拆迁户也因为补偿金额的问题,阻碍了工程的进展,xx同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户一户耐心的做工作,苦口婆心的给他们讲政策,通过整整一个月的努力,终于说动了最后一个拆迁户,使工程得以按时开工。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文建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干部,他在农村摸爬滚打近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捋清了农村工作“团团乱麻”的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被称为“城南经验”广为推广。

他在2005年10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然而,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以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用爱和信念创造出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

他就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

现年47岁的文建明中等身材、面庞白净,看上去像一位乡村教师。然而,在营山县,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治乱书记”,说的是他连续治理了好几个“乱乡烂镇”。

2003年3月,文建明被调到城郊的城南镇任党委书记。这个镇是营山有名的“城烂镇”:镇村财务混乱、班子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他上任第一天,讨债的、上访的、反映问题的人便挤破了门。

将城南镇的“底细”摸清楚后,文建明结合自己多年的“治乱”经验,决心“对症下药”、大胆改革。

第一招,向财务混乱“开刀”,实行村财镇(代)管、钱账分离。彻底清查账务后,镇上成立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推行镇村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直接核算到镇级单位、村组和农户,每笔收支均通过公开栏、广播和有线电视公布。

他还在镇上设立了税费直收大厅,农村“一事一议”资金和农业生产服务性费用实行直收。被很多干部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发生了:主动来缴费的群众竟然排起了长队。但文建明说“这很正常”:老百姓缴的是明白钱,看的是明白账,咋会不愿意呢!

第二招,向“人浮于事”开刀,实行“分线运作、绩效考核、定岗定责、兼职兼薪”制度。镇上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原有70多名干部全部“起立”,公开报名,竞争上岗。随后,将村组干部由原来的192人精简到34人,工作效率和人员活力明显提高。

此外,针对原来城南镇上访多、干部疲于应付的问题,文建明在全镇推行以“主动下访、源头治理”为核心的“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新机制。一些干部急了:“矛盾来了躲都躲不及,你还要去寻问题,岂不是自找麻烦?”

文建明却说:“与其在被动等待群众上访,不如直面矛盾,主动下访听民声、化民怨。问题解决一个就少一个,否则,日积月累,小事也会拖大、拖炸。”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新机制,使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一个月,全镇寻了78个问题,如今,每月寻回的问题只有10多个,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农村最大的矛盾是‘穷’,群众最需要的是‘百姓经济’”

“穷则乱,富则安。”文建明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源。

城南镇虽地处城郊,但是,过去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长期热衷搞“马路经济”“政绩工程”。镇里流传着顺口溜:“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王书记来了重规划。”

“再也不能折腾老百姓了!”几经思考,文建明提出一个新概念:“百姓经济”。含义有三:其一,这种发展必须是老百姓盼望;其二,老百姓是发展的主体;其三,政府主要提供有效服务。

他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反复走访调研,把农村产业培育定位在发展小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上。学农出身的文建明着手从传授技术抓起,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投石问路。

原以为一个村民小组来2个人,一期就可以培训百把人。没想到,培训班开班后,第一天只来了十几个,到第二天就只剩下四五个。一了解才知道,群众以为文建明搞的又是“老套路”。

面对群众的不领情,文建明开始抓点示范,亲自上门做走马村村民李兴支的工作,动员他拿出一亩地种起了小葱、蒜苗。到年底,李兴支一算账,喜上眉梢,净收入8000多元,是传统种植效益的10多倍。

这一招真灵。第二年,附近的村民纷纷跟着干了起来。如今,全镇常年种植小葱、蒜苗等佐料和商品蔬菜5000多亩,占领了营山的大部分市场。

文丰村、云雾村等6个村原来不通公路,村民不仅出行不便,蔬菜、水果、粮食、肥料等运输全靠肩挑背扛。2007年,国家对新建乡村道路的补助政策出台。文建明马上深入村组动员群众修路,并带头捐款1000元。

经过近1年的打拼,一条宽4.5米、长14.7公里的水泥路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山间,2万多村民告别行路难。如今,公路沿线涌现出了50多个营销大户,一栋栋农民新居拔地而起。2009年,城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是2002年的近3倍。

“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

2005年夏天,文建明下乡调研时突然腹中剧痛,无法走路,被几个村民扶回家。当年10月,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不得不住院治疗。一夜之间,妻子的头发白了许多。

出院那天,镇党委门口聚满了人,得到消息的群众早已静静等候。曾被他帮扶过的老人李松荣,抖着手慢慢掀起他的衣衫:身体浮肿,体重已由65公斤降到45公斤。

老人心如刀绞:“如果老天允许,就用我的老命去换文书记的命吧,他多活几年,就能为百姓多做些事。”那一刻,文建明热泪长流,不为自己的病,为的是老百姓的情。此后,除了必需的治疗,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谈及自己的病情,文建明总是一脸轻松:“患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民心。在有生之年,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这是对我生命最好的延续!”其实,还有一件让他害怕的事,就是怕来不及为党、为人民、为社会多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镇干部唐三说:“2006年一个寒夜,刚做完手术、虚弱不堪的文书记把我喊到办公室,他口述、我打字记录下他近8000字的心血之作《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执政能力——城南镇乡镇机制改革小结》。他分明是在与死神赛跑!”

“为了他的身体尽早恢复,我不止10次下跪,求他休息,可他听不进去。”文建明的妻子钟玉珍说,“他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要,总说‘是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信任,给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我除了更加努力地工作无以回报’。”

被确诊患上肝癌后,文建明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然而,他至今仍骄傲、顽强地同病魔对峙着。“按医学常规,他这样的病人一般最多能活半年。”文建明的主治医生陈兴智认为是个奇迹,“除了积极治疗之外,他坚强豁达的精神和为党、为民的强大精神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