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精选5篇)

  •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五年制幼师生年龄范围在15岁左右至20岁左右,起始年龄偏小,年龄跨度大,这一年龄范围与第二个逆反期有所交集,容易出现叛逆心理,与青年期也有所交集,容易出现社会角色混乱,同时也是个体身心成熟,个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年龄范围内学生…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精选5篇)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举行,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2016年10月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2],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五年制幼师生是目前学前教育的重要师资来源,对五年制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不仅影响师范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对学前教育事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五年制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视目前相应学校在五年制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一、五年制幼师生特点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幼师生年龄范围在15岁左右至20岁左右,起始年龄偏小,年龄跨度大,这一年龄范围与第二个逆反期有所交集,容易出现叛逆心理,与青年期也有所交集,容易出现社会角色混乱,同时也是个体身心成熟,个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年龄范围内学生个体自身矛盾多,危机多;在性别比例构成上,五年制师范生以女生为主,男生极少,女生在人际关系上小的矛盾、冲突多;在学习经历上,五年制幼师生在过往学校生活中成绩不理想,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经验少;从家庭环境来看,有留守经历的学生比例多,家庭关爱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五年制幼师生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一些学校未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或以上资格证书)[3];有些学校甚至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多是由各班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服务少,未成立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少;没有相应的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在人员、经费、硬件和制度上保障不健全,总的来说,对五年制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校处于不及格的状态。[4]

二、五年制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模式架构

学校应重视五年制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习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学校实际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班级和宿舍设置心理健康委员,并明确各自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至少1-2名配备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学校应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建议标准在校生每年每生不少于10元),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顺利开展。在硬件上,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独立场所,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物资、设备;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关的各项制度。[5]

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进一步结合五年制幼师生特点,明确在面向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工作内容。在面向个体学生时应以面谈咨询为主,这是个别辅导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形式。另外,学校文化活动层面应该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地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主题班会、学生心理社团活动等,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将课程、咨询和活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模式。

三、建立五年制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联动模式

结合目前五年制幼师生所在学校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层面,学校应以班主任为主体、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模式为主。在这里我们要强调这种模式并不是简单的“1+1”的模式,三者之间应该有着更为紧密的联动关系,在这种联动关系中,班主任是基础,科任教师是辅助,心理健康教师是指导。如下图: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引领者,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对班级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责任人。五年制幼师生所在学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落实人就是班主任,在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体系后,并不会减轻班主任在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责任,班主任是最了解班级学生的人,是对班级学生全面负责的重要主体,不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任教师的辅助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会比之前更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科任教师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己所上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这种结合是渗透,也是学科教学本身的要求。在学科教学目标中就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巧妙地将心理健康相关内容合理结合,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本身就是五年制幼师生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有利于五年制幼师生形成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保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心理健康教师是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心理健康教师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同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等间接地作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成为综合心理工作型,为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等提供回应性的服务,可以为他们提供个体和团体咨询和辅导,督导班主任教师(辅导员),协助、设计班级辅导和教师督导。[6]

在五年制幼师生所在学校我们要看到形成教师联动模式的良好基础,师范类学校,教师普遍重视学生和自身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条件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班主任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科任教师中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具备相对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角色上也有着相互的转换和重合,有的班主任担任着班级学科教学任务,心理健康教师在承担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可以担任班主任。

四、五年制幼师生身、心、灵结合的心理健康正面教育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掘学生心理潜能,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富有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高尚的人。[7]五年制幼师生在专业培养中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课程丰富,重视实践,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因此我们建议结合五年制幼师生的专业特点建立身、心、灵结合的心理健康正面教育模式如下图:

“身”代表五年制幼师生的专业艺术类技能,如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等,这些艺术类专业课程注重审美和情操的培养,一方面可让学生充实学习生活,增长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和收获,在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对于五年制幼师生的情绪调节、意志培养、人际交往、合作精神、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心”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里的正面教育着重强调的是培养五年制幼师生的心理品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相关学校文化活动从正面就五年制幼师生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管理、恋爱心理、人格塑造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化学生心理素质,发掘学生心理潜能。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一、工作思路本学期体育组工作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为中心,以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全面开展学校体卫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师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学校体卫工作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工作任务、目标1、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本组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协调保证各年级教学计划的连续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确保2011年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2、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手段,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3、抓常规,抓管理,抓教学,重点抓好身体素质的教学工作。4、大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完成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上报国家数据库打好基础。5、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件》,大力推广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实施《中学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行动研究》体育高考训练等课题研究工作。6、组织开展好高考体训工作。重点抓好08届高考体训队的业余训练工作,做好09、10届体训生的选拔与训练工作。7、组织开展好学校体育竞赛工作,重点组织好一、二年级班级篮球赛和足球联赛。8、在进行教学训练,竞赛时,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制订有效措施,严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9、以校本教研为指导,抓好业余训练课题的研讨活动。10、加强教研组建议,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深入落实二期课改要求,探索创新发展利五中体育特色。三、教学教研工作(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1、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措施,树立依法治教意识,确保学校各项体育卫生工作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2、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给青年教师创造必要的学习,培训机会,以增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能力。(二)更新教育理念,加大学校体育卫生教学改革力度。1、以“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为目标,在教学中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锻炼意识和卫生习惯,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3、以备课组活动为手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宽松、更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4、加强体育课教学评价工作,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三)课外文体工作统筹安排全校“两操”、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体育训练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成立各种类型的活动组织,保证人员场地内容时间和制度的落实,为开展大课间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管理工作1、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落实《利五中体育发展总体规划》、《利五中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细则》和利五中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案以及《利五中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使我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制可依,并树立良好的依法执教意识。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期中按计划逐步落实,学期末撰写出工作经验与得失总结。3、各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制订出符合各年级实际的教学进度,上课有教案,课后有小结。4、体育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两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切实保证活动有计划,有研讨,有记录,有总结。本学期拟进行教研活动20次,教研专题研讨20个,专题讲座一次;活动研讨长期开展并形成特色。(五)体育竞赛工作我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已形成了大众化,小型化,多样化的特点,并坚持长期开展,本学期计划开展以下活动:①组织高三体训队的二中对抗赛。②组织好一、二年级班级篮球赛。③组织好一、二年级班级足球联赛。(六)、体育训练工作1、学校保证开展体育训练工作所需的经费,及时添置器材,确保训练工作顺利进行。2、抓好学校高考体训队业余训练工作。重点抓好三年级高考队的建设工作,同时抓好一、二年级高考队的组织建设工作,通过集训,有效提高队员专项成绩,为参加校内外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3、训练队有计划,有教案,每周训练6--11次。4、建立健全运动员训练档案卡片。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弱视儿童;健康教育;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97-02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的现有资源,观察在2013年8月到9月来本院弱视门诊就诊弱视儿童,被确诊后确定为研究目标,随后随机抽选20位弱视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路径的规划 首先本院对确定的调查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家长对弱视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

1.2.2 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 根据本院对调查对象的了解分析,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的发病机制以及预后的知识指导;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的散瞳注意事项知识指导;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训练方面知识的指导。然后根据患者家长的相关希求以及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差问卷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添加了以下几点内容:①患者的个人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长的姓名、行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②患者家长对其子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主要包括弱视的基本知识、弱视的治疗方法、弱视的训练方法、弱视的健康训练规范以及和弱视相关的散瞳等注意事项。在这个部分中对家长设定八个和弱视知识相关的题目,采用1-8的量化加分,分数的高低决定着家长对弱视知识的了解程度的高度。

1.2.3 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患者家长进行弱视疾病的健康教育时前,需要门诊护士对患者家长详细的解释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和重要性,得到患者家长的支持,然后向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后,门诊护士需要向患者家长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给患者家长讲述与弱势疾病有相关的相关知识以及怎样配合医院治疗弱势疾病的相关知识。待患者三个星期后来门诊进行二次确诊时,门诊护士需要对患者家长再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家长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是否配合医院的治疗进行患者弱视康复训练的监督。

2 结 果

将20名家长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调查问卷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打分量化,共分为三个等级,如果平均分在0-3分之间为较差,平均分在3-6分之间为一般,平均分在6-8分之间为较好。在健康教育前调查问卷显示,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好层次的家长人数为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零,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一般层次的家长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差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品均分为2.9分,健康教育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好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一般层次的家长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差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品均分为5.8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护士也对家长回答与弱视有关知识问题的正确率做出了分析,对于弱视发病机制的问题,健康教育前的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十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八十五;对于散瞳目的以及散瞳的注意事项的问题,健康教育前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十;对于弱视健康康复训练的问题,健康教育前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八十。

3 讨 论

根据调查结构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弱视知识的了解判若两人,由对弱视知识的掌握为白纸程度转变成能够良好的配合医院的治疗,督促其子女在家进行康复训练,对弱视的发病机制、散瞳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知识和弱视健康训练等知识做大了系统的掌握,说明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门诊弱视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贺青,石鑫,郭凤华.弱视患儿家长对疾病认知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2(35).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袁贵仁指出,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出现好转。但总体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袁贵仁提出五项工作要求。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一是开足上好体育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严格按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是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行每天早操、晨跑等早锻炼活动,上午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因地因校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组织各种体育项目兴趣组织,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项目比赛、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使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蔚然成风。三是改进体育考试评价。将体育课作为国家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课,毕业和升学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将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第二,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一是加快体育教师配备。在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加大体育教育专业规模,在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中单列体育教师专项,鼓励体育教师走教,聘请社会体育技能人才和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二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大“国培计划”培训体育教师力度,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秀课研讨展示活动。三是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把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器材配备纳入新一轮“全面改薄”工程中,加大支持力度,统筹体育资源,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

第三,开展健康测试,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实效。一是大力推进测试工作。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省级教育部门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所有学校都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二是切实保证测试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和过程管理,采取学校自测、教育部门审核、社会监督等方式,促进测试有序开展、数据真实可靠。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测试工作进行质量监控。三是充分发挥测试作用。学校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成绩,学生个人测试结果通知本人和家长。县级教育部门以学校为单位公布测试结果,并逐级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育部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进行现场复核,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五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XXX小学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有关要求,坚持五育并举,校内校外协同、学校家庭协同,切实把这五项关乎千家万户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推进“五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统筹谋划,细化“五项管理”具体举措,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底线要求的基础上,把本市行之有效的增效减负措施落实好。

二要整体协同推进,开展“五项管理”的政策学习宣讲,提高对“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视,协同推进工作,凝聚“五项管理”工作合力,深化市、区、校、社、家携手联动。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力做好迎接国家、省、市督查准备工作。区、县(市)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五项管理”放在督导工作首位,并将推进“五项管理”作为今年教育督导重点任务,组织责任督学对中小学校进行全覆盖督导,月月到校巡查,提出问题与整改建议,注重总结经验典型,加强信息宣传。四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五项管理”取得实效。各区、县(市)要强化区、县(市)主体责任落实,科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巡视整改和问责追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立行立改,对于整改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工作要在认识上做到“三个明确”,明确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的角度加强对“五项管理”的认识;明确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注重“五项管理”内容的互相关联,工作设计的系统思考,推进措施的分类施策;明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底线要求,作业管理要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手机管理要明确手机在校内和教学期间的使用规范,睡眠管理注重倡导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读物管理要守好源头关,体质管理要提升体育锻炼效果;要在举措上形成“三类合力”,形成学校内部工作专班、一线教师和教辅人员的合力,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形成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的合力。学校注重学生管理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理念相结合,在确保各学科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减轻课业负担、加强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远离手机、保证充足睡眠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高度重视。

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要统一思想,准确理解“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五项”管理工作,优化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落地见实效。

二是抓住关键。

我们要用系统思维凝聚合力,解决当前“五项管理”突出问题,学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学生家长的配合,明确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等各自责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三是加大宣传。通过“万师访万家”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人人知晓有关规定,精准施策,家校联动,凝聚家校共管合力,实现家校共育。四要严格督查。全市教体系统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思路,充分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手段,建立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平台,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要将“五项管理”纳入对各县区各学校教育体育重点工作督导考核内容,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程序严格追责问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中主要强调了几点:一、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二、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为加强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最大程度避免手机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我校举办“严禁学生把带手机带入校园”活动。为帮助学生了解手机危害,拒绝手机诱惑,切实加强手机管理,我校制定了《XX中学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只能让有需要的留守生经过学校批准有限带入校园,并交给学校统一保管,严禁学生带入课堂和寝室。若违反管理规定,第一次收缴,学期结束后方可由家长领回,并警告处分;第二次收缴由家长在该学年结束后方可领回,并记过处分;第三次收缴在中考毕业后方可由家长领回,并记大过处分。大课间,校领导多次强调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如果确实需要联系家长,办公室设有座机,可到办公室打电话。学校购买了多个手持电子扫描仪,下周起,进校门前将会有仪器扫描,严防带手机进校园,同时本学期将会安排老师不定时抽查。学生代表签名,承诺不带手机进校园。每天都会在学生进入校门时,安排值周老师检查学生有无携带手机,确保在源头处杜绝手机进入校园。为方便学生联系家长,学校特意在行政办公室安装了三台座机。手机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

1、频繁用机,损害身心健康。

2、考试作弊,败坏考风学风。

3、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鉴于手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很大,我校管理规定以严格的约束,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规范手机管理,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要教育在先,重在防范,并注意收缴方式,事中事后关注违纪学生心理辅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逐渐加强电子检测技术,用宣传教育、技术防范和规章制度三管齐下,从而真正起到净化校园环境,拒绝手机诱惑的效果。同时学校特别关注疫情防控,每天按时测量体温,及时进行消毒。学校积极开展体育节,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加强学生体质锻炼,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量。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1学校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总结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五项内容直接关系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XX学校为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精准施策,做了详尽的的工作,现总结如下。关于手机管理,根据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落实教育部要求、加强学校管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XX学校学生手机管理方案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