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教案(精选5篇)

  • 我很重要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近一年多时间内,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了几次,特别是针对课改再启航工程中我校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内容,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对我校《“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通过教研活动贯彻落实。 一…

我很重要教案(精选5篇)

我很重要教案范文第1篇

最初,我们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是很到位的,觉得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一项研究活动,它对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的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校理论研究人员一定要坚持“以校为本”,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校情。于是经过对工作的布置,从理论上多次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然后放手让年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去开展活动,学校听一听汇报、看一看活动资料就了事,以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根本没有深入年级组和备课组内进行督察和考核,自我感觉良好,结果问题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研组工作落实不到位。

近一年多时间内,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了几次,特别是针对课改再启航工程中我校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内容,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对我校《“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通过教研活动贯彻落实。

一年以来,教研组反馈回来的教研活动资料挺多,但大多是年级组和备课组虚构加工的活动记录,并不是真正的教研活动记录。这样,教研活动形同虚设,没有任何价值。通过督察发现,很多教研组根本不知道教研组活动如何开展,做什么、怎么做,一头雾水。

二是集体研课走过场。

集体研课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主要是通过集体研课形成教学优质资源,教学小组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集体备课在《“四七四”研读导航表》模式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图文课案”和“学习清单”结构框架,主备教师将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分别装入板块之中,然后在集体研课活动时全组教师研究课案的可行性,并对课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有价值的复案。可是,我经过对10多个小组的参与,最后发现集体研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主备教师不知道怎样说课,思路不清晰,板块结构不分明,重难点不突出,目标达成路径不明确;其次是全体老师讨论课案秩序混乱,发言随心所欲,讨论的内容绝大多数不是课案而是教材,发言的思路不是课案的结构而是教材的细节,研究的不是课案执行的有效性而是教材内容的指向性;再次是对课案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发现和纠正,对课案的许多不合理的结构不能及时调整,对课案中的教学目标定位和目标达成不能准确调控,对课案中设计的教学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对课案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不够明显,对课案中文本内容的延伸缺乏“质”和“度”的掌握,对课案中设计板块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不很严谨,忽略了对课案中辅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课案中体现教材要求的课内外练习缺乏设计和研究……

三是课堂教学实施不规范。

我很重要教案范文第2篇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然而在高校管理领域,它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因为高校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很多教师认为学校就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成绩就可以说明一切,从而忽略了教学开展的过程,这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上交教学档案,或者交上来的档案内容稀少,不能真实反映问题,也不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和储藏意义。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当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档案案卷丢失、错放、毁坏的现象,这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都比较混乱。同时,高校教学档案在归档、查找、借阅和归还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比如:高校档案管理员通常整天都忙于整理工作,工作量巨大,所以常常会导致高校档案归档不及时,这无疑增加了档案丢失的可能性;当有人想要查看借阅某些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查找,这显然浪费了大量时间;有些档案被借出后,便没有了归来之日,从此消失,这必然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健全高校档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从我国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方面来看,可以大概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其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这突出表现为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且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们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技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只能凭借蛮力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这样既会增加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显然这种工作模式是不可取的。

(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高校档案管理来说,亦是如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出现了信息化设备,但是,从目前高校信息化设备运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这突出表现在我国高校虽然出现了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没有达到信息化管理的程度,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本不使用现代信息化的设备,同时也不具备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所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新时期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高校必须树立档案管理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讲到过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可见意识十分重要。的确如此,一个人具有了某种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了开始某项行动的动力。所以,高校首先必须树立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只有档案管理意识提高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平时,学校可以积极举办档案管理知识讲座、档案管理知识竞赛、档案管理经验交流会等,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自觉地树立起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强化自身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责任,从而推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档案管理员要主动上报,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二)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是高校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依据。新时期,要想做好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健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在制定制度时,必须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只有这样,制定出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更具有可行性,才能更好地约束高校档案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情况。所以新时期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条有效措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安排具备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员要具有較强的责任感和正派的工作作风。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不定期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考核,以确保他们的职业水准,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四)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系统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层面很广,涉及的人员也很多,所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新时期只有全校人员共同支持和配合,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学校必须要积极宣传档案管理思想,树立起全校人员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加大对有关档案管理培训工作的力度,提高全校人员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等。各个院系也要积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并安排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其职责,以有效缓解高校总档案室的工作压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

(五)落实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信息技术在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运用,但是效果不佳。新时期,要想切实做好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减少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效率。比如构建电子档案库,它一方面有利于档案管理员和使用者查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档案的管理和储存。所以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渐加大对信息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设备;同时也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灵活地操纵信息设备,从而切实落实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我很重要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财务管理学;静态;动态

作者简介:张巍巍(1980-),女,山东烟台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江苏南京210095)。(江苏

泰州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FIB070335-B11-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1-02

一、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引入及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和撰写分析报告等过程,以达到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其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经过哈佛大学企管研究所郑汉姆(W.B.Doham)的推广,被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它甚至被看作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其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始于1930年,此后便不断得到发展。目前,西方大学的财务管理教学均采用此教学方式。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从西方学来的。20世纪80年代,在引进 MBA教育模式的同时,也把其带入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的教学课堂。自引入后,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并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因为很多原因,案例教学法始终未能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地开展起来。

财务管理学是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因此,在其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学的案例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与财务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其把所学的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案例、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和撰写案例报告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刚被引入我国高校时,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教师们积极采用此教学方法。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应用是形象而神不像。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问题造成的。

1.重视程度不够

国外著名商学院的财务管理学教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其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多在50%以上,尤其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竟高达90%。[1]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学教学仍普遍采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同时我国高校对案例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很有限,也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与之相配套。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热情。大部分教师都把案例教学当作任务,流于形式,不能把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如此,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也是只懂理论分析,缺乏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所需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2.案例建设滞后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适合课程内容的案例很少,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现有我国高校编写的案例教材,引用的案例与我国国情相符者较少,绝大多数都是源于国外的案例,并存在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案例翻译错误百出等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新的、有代表性的且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案例,就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效用不能得到最大发挥。这已经成为困扰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广泛开展的最大难题。

3.缺乏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案例教学相比一般的课堂理论讲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精深的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技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财务运作的流程和各个环节。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的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深厚,但到公司、企业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难以把抽象、晦涩难懂的财务管理理论放在实际案例中,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很难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案例内容选择、案例实施前的准备、课堂组织与引导、课后案例教学总结评价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发挥。

4.缺乏科学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闭卷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四种题型。在这种考核方式的激励下,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缺乏学习案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案例的课前准备,在小组和课堂讨论中表现消极、被动,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去。这种考核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是只懂得数字分析,而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达不到这门课程的考核目的,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可见一斑。

三、改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针对上述谈到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四点改进建议,希望通过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师生共同参与的高校财务管理学新案例教学法模式。

1.大幅增加案例教学课时

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法具有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挖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其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最终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把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学效果发挥得更佳。而要做到此点,重要的就是大幅调整案例教学的课时数。如果财务管理学是必修课程,案例教学至少应该占到总课时的1/3,高者可以达到1/2。如此,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把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其在长时间进行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疲劳”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等晦涩难懂但有助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章节。

2.编写和及时更新案例教材

选择或编写好案例,是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法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引导性、典型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强是一个好案例应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行业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将知识融于案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其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每年都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尤其是新课开设时,学校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时效性较强的20至30个案例。[2]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因此,我国高校应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根据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需要,首先组织教师集中精力编写一部案例教材。案例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由选取国内外企业的实际资料而来,但必须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实用性。而后,每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编一批新的案例,添加到案例教材中,并把时效性差的案例从教材中剔除。如当前,财务分析一章,教师可以采用青岛海尔等上市公司的财务作为案例分析;时间价值计算一章,可以采用个人按揭购买住房还款明细账单作为案例,加深学生对时间价值概念的理解,掌握时间价值的计算,并对等额还款法有进一步的认识;筹资决策一章,可以以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作为案例,分析财务杠杆的双刃剑作用,加深学生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理解,等等。

此外,高校还应制订与案例教材编写相应的奖励政策,引导和激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积极参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各种实践与科研活动,为财务管理案例的搜集和编写提供有利条件。

3.建立“静态+动态”的考核制度

改革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学教学以考查基本理论知识为核心的考核制度,构建以考查能力为导向的“静态+动态”考核制度。所谓的静态考核就是传统的基本理论考试,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记忆公式和理论,掌握财务管理学的“知识+技能”。动态考核是指案例考核方式,让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静态考核和动态考核的分数比重可以各占50%。构建这种“静态+动态”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情况,引导其由“死学”变为“活学”,培养其利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需求。

4.建立由政策倾斜、专家培训、外聘讲授和基地建设构成的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高校应在教学酬金和职务提升等方面对实行案例教学法卓有成效的教师予以倾斜,提高其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其主动学习新的案例教学法、对现有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创新。其次,高校应组织案例教学方面的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使教师明确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技巧。再次,高校应积极利用当地社会资源,聘请财务总监(CFO)进入大学课堂,专题讲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或是让教师去企业实地考察、挂职锻炼,增强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实力。最后,高校应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此带动财务管理案例的开发与研究。

参考文献:

我很重要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 案例教学 理论与实践

高职院校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各级管理人才,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所处行业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实际问题还需要具有很强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商管理教学课程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面。案例教学恰恰能够通过分析与比较管理案例,加深学生对抽象原理的理解。同时案例教学的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一系列拓展性的思索,还能够营造出一种“问题就在眼前”的真实感,从而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均有所提高。目前,案例教学已经普遍在高职院校中展开,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且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

一、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择方面存在问题

案例选择方面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缺少案例。也许有人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哪个企业不是成功的企业?我们从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挑出两个案例,那么我们手中就会有近千个案例!怎么可能缺少案例?”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工商管理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均是来自于已经公开发行的报刊、书籍以及网络媒体,虽然案例确实不少,但是翻开工商管理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材均是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成功企业家来编著的,教材主要是针对MBA学生以及重点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本来就很差,这些教材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讲,理解起来非常费力,再加上有很多案例的情景资料比较难以寻找,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的。那么如果教师自行收集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编排投入到实际教学之中,一方面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编排案例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很高的水平,如果编排出现了失误,则将会带有不可预料的后果。

2.案例本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起源于西方,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教材基本上都是翻译自西方国家,那么案例也多为西方国家的企业,本土企业很少涉及。虽然外国企业案例也能够反映相应的原理与理论,但毕竟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于这些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我国的社会体制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那么企业采取的某些措施,会使学生们无法理解。

3.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待加强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本身就要求师生互动,但是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往往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二是教师没有组织案例研讨,仅仅是将案例陈述一遍,学生并没有针对案例进行激烈的研讨,这显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三是教师所选择的案例不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或者案例的难度过低,没有讨论的价值;或者案例的难度过高,学生无法案例中企业的行为,更谈不上对教材中的原理与理论的理解。

二、对策分析

1.讲究案例选择方法

工商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丰富而又具有价值的案例,教材的难度较高,适合的案例也很少,为了学生的能够获得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广大教师还是需要在能力的范围内,从而为教学工作准备更多的案例材料。我们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案例。教师对于案例的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教师要对案例所发生的始终进行完整的掌握,对案例的背景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并找出案例所反应的关键性问题,并且密切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原理与理论。

(2)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所选择的教材水平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在选择甄别案例时,必须要特别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注意难易适度。

(3)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尽量以本土为主。管理学起源于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用于。现阶段,我国各类学校在选择的工商管理教材时,为了能够与国际接轨,教材多是直接翻译自国外的著作,案例也多是国外的企业。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尽量要选择本土企业,这样的案例就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4)案例的选择要紧随时代步伐。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模式。近几年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企业、通讯企业迅速崛起,其中代表性的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等,这些国内知名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选择这些与网络相关的企业,从而使增强学生的时代感。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必须要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而存在,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是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心理壁垒,使学生们认识到案例教学的意义,具体我们可以采取专题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二是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那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或者采用多样的讲解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学生分为几组,针对同一案例进行讨论,小组再派出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参与意识必然会有所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案例教学恰恰能够满足工商管理课程教学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找解决办法。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案例教学必将会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我很重要教案范文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于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校院校档案管理当中,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引入,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质量。在信息化的时代,高职院校的管理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进一步的深化信息化的水平。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着手,摸索了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新途径。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任,所以,不管是对学生,亦或是教职人员,必须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这样,对于高职院校的良好运转是非常有帮助的。以往,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处于传统的状态,使用纸质版的资料管理,不管从管理难度还是保存难度上都比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给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注入的新的活力,以往的纸质版文件通过扫描的形式被统一录入了电脑,同时,通过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将各类人员的档案,以及教学、行政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和资料进行了统一的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条理,查询起来也更加方便了,这样就直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工作和教学效率,对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院校的发展来说,引入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手段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信息化手段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还相对不够。在高职院校日常的工作当中,教学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工作,所以说,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领导和教师将提高教学水平放到了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这种理念和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有很多院校将学校的力量全部用到了单纯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上,导致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和保障工作陷入了停滞,特别是档案管理工作,很多院校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的混乱,很多重要的资料没有妥善管理而导致了丢失和破坏,这都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说,高职院校应当给予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这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信息化的设备较为缺乏。以往,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老套的传统管理方法,纸质版的档案和资料管理方法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和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方法逐步应用到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在很多院校中,存在有信息化的设备缺乏的问题,很多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利用管理设备,只是将一些档案管理的目录输入进了数据库,而还有一些部T,压根就没有配发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就更别提使用了,所以说,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缺乏是限制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大问题。

管理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有限。有了信息化的管理设备和管理理念,没有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人才也是不行的,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所限,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甚至有教师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出现,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员,他们很难接受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操作水平十分有限,很难胜任岗位的工作,这对于学校的档案有序管理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说,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新途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为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高职院校要给予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教学工作虽然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也需要管理工作和保障工作的辅助,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高职院校要把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特别是档案管理工作抓好,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同时,聘请或者培训专业的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保证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引入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数据库。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要做好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有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数据库,高职院校要下大力气,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备,并建设完备的信息数据库,将学校的人员档案信息和重要的管理、工作文件都导入到数据库当中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起到的效果是最佳的,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