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动感想(精选5篇)

  • 志愿者活动感想(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工作中,我们都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尝试着应用一些实用的技巧去解决问题。同时,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走进农村开展活动,在我的人生里,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脚印。走…

志愿者活动感想(精选5篇)

志愿者活动感想范文第1篇

我团志愿者在三位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以义务支教为重心,开展电器维修、政策宣讲、社会调研等各种服务项目,引导所有志愿者一起 与伟大祖国共奋进,为中原崛起先青春 。我团由本校的26名学生组成,有喜欢街舞的,有擅长音乐的,*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在学院团委的统一安排,在李老师和郭老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机电系精挑细选的几名队员来到街道上摆摊,开展了家电义务维修,宣传讲解电器维护基本知识等社会实践活动。刚到村头,便看到村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对义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队员们真正发挥了维修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在闷热的太阳底下积极为群众进行家电维修。维修时不懂的地方就互相询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直至把问题给解决为止。

拿到维修点来的有电风扇、影碟机、收录机、电磁炉、电饭锅等。东西多,队员们拿出维修本能,本着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在现场除尘和维修,耐心地解答村民的询问,并传授一些维护电器的基本知识。随后,志愿者们还为乡亲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家电维修知识,鼓励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科普知识,自行处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乡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艰苦努力,志愿者们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功地为乡亲们修理了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vcd、电风扇、日光灯等各类电器,接受群众咨询多达100多人次。比较大的家用电器,别人不方便拿来的,队员们就上门服务,尽量解决每一个群众的问题。这两天的工作量十分的繁重,在此期间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在工作中,我们都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尝试着应用一些实用的技巧去解决问题。同时,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走进农村开展活动,在我的人生里,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脚印。走上讲台为山村的孩子支教,在拼凑的课桌上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让我体会的是在城市生活,学习永远都只是 知道 的东西。

志愿者活动感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90后高职生;志愿服务;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09-03

一个大学生想要成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之外,沟通能力、耐挫力、责任心等基本素质也是影响成才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热议的“90后”大学生成为全国各高校的主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更大。为此,本文从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动机、收获提高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影响高职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并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90后”是改革开放富裕起来时出生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一代人。在当今社会主流观念里,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另类的、叛逆的,甚至有些时候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

1.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90后”的成长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网络普及,学习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我们的调研,90%以上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知识面的迅速扩展使他们对自己中充满信心,敢于挑战权威,并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的个性过于张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能力。

2.信息化程度高,善于用网络获取信息,但也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在人际交往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时候更愿意借助网络来实现。但是,90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不能够全面地分析所接触信息的可信程度,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冲击,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讲求实际,但价值观模糊

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以及当前凸显的就业压力,使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他们平均智商较高、个性独立,行事更加注重实际和结果。浮躁的社会氛围也导致了90后大学生注重生活质量,乐于享受,甚至产生金钱至上的不良价值观。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针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150名来自不同志愿服务类社团的学生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态度;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参加志愿活动的收获等几个方面,以便于了解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前后的改变。

另外,本研究还对已经就业的志愿服务团成员进行跟踪调查,采用个别访谈的方式,对9名不同专业、从事不同职业的成员进行调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90后高职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态度

(1)参与度。经过调研发现,79.69%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近半数的学生参加过多次;有20.31%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志愿活动;明确表示不想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只占全部调研对象的18%,说明82%的调研对象参与过或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志愿服务态度。关注被调研对象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主要想了解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结果显示:85%的被调研对象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但能够积极主动寻找机会的只有41%;对志愿服务持无所谓或厌倦态度的仅占4%。少数对志愿服务持厌倦态度者与组织者或活动类型有关,经个别访谈后了解到,这是因为调研对象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认为层次较低,意义不大。

调研结果显示:多数高职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96%以上的学生参加过或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说明90后大学生并不是娇惯自私、不可理喻、难以接触,他们也有爱心,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愿意帮助他人,同样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也渴望实现自身价值。

2.90后高职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

关于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动机,从参加活动的原因和期望获得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要求展开。

(1)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从图1可以看出,高职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单纯,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是参加志愿活动的最主要原因。锻炼自己、提高自我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寻求精神愉悦和快乐也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原因。被调研的150人当中,仅有1人是为找工作做基础,为获取物质补贴而参加志愿活动的人数为0。由此可见,高职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正确,主要是为了得到精神的满足,没有其他的功利色彩。(2)期望获得的物质、精神奖励方面。调研结果显示,被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家人、社会的支持和肯定是志愿者最期望获得的精神奖励;是否被授予荣誉证书、是否给予德育评分的奖励,对志愿者并不是最重要的认可,但对于志愿者也有一定的意义。62.7%的志愿者表示并不刻意追求德育评分的奖励,28.3%的志愿者表示希望给予这方面的奖励。

调研结果说明,90后高职生参加志愿互动的动机端正,侧重于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注重自身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很少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存在。并且不甚在乎物质方面的奖励,也不在乎是否给予荣誉称号,他们普遍认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3.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收获

为了解高职生在参加完志愿活动后的收获和变化,从参加志愿活动后的心理感受及对自身的认识变化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1)心理感受方面。对于高职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的心理感受,本研究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快乐体验两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73%的调研对象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社会服务的愿望得到满足,也实现了自我价值,这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一种渠道。所有调研对象都认为,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自身价值或社会价值,就算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88%的调研对象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是快乐的;4%的调研对象表示,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总是不快乐;12%的学生表示参与的过程感受复杂。

(2)自身改变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责任心增强,在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很多志愿者表示,参加完志愿服务活动后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学会了感恩。但是,有个别志愿者表示,参加完志愿服务活动后,因为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而感到失望,失去信心。

4.对已经就业的志愿者进行跟踪调研

本次调研依托教育学院大学生创城志愿服务团开展,对已经就业的不同专业、从事不同职业的志愿团成员通过电话、QQ等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在工作中有如下特点:①在工作岗位上责任心强,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②敢于尝试和挑战自我,在工作岗位上勇于进取,能够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想办法解决;③跳槽的比率相对很小,所有的被访者都是从顶岗实习开始就在目前的工作单位任职,仅岗位有所变动;④沟通能力强,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相互理解,并很好地合作。

四、讨论与分析

青年学生注重自我价值,关心个人的发展环境,也关心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但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一定伴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应增强,服务社会的公共精神相对欠缺、合作意识不强是当代大学生最明显的道德缺陷。

90后大学生虽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却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不成熟。对待社会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待贫苦疾苦,漠视甚至无视;对待父母,只知索取,无感恩之心。

根据调研发现,90后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态度是正向的。虽然90后大学生被认为责任感不强,但他们并非漠视各种社会现象。大多数都愿意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对社会、对自我的期望值更高。志愿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参与者的责任意识,也使参与者更能全面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减小容易受不良思潮影响的倾向。

在90后大学生所存在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模糊、致沟通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90后大学生也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一代。虽然比前辈更加务实,但依然注重心理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心理上的满足感依然在物质之上。可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90后大学生物质至上的思想,消除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误解。

此次调研对象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类社团的成员,我们发现少数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没有任何兴趣,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会使自己更加失望。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志愿服务这一教育阵地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志愿服务活动都适合大学生。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者获得更大的提升,如何将“学教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使组织者、参与者无论是在专业水平还是德育水平都有提高,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雅琴等.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创新[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3,(1).

[2]郑亚男.志愿服务在高校德育中的独特功能[J].曲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忠.90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理论蕴含与路径选择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3).

[4]沈洁等.9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与社会责任感实证研究[J].纺织教育,2011,(04).

[5]王亚科.关于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认知的调查研究[J].传承,2011,(3).

志愿者活动感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 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01-02

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具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特征。一个人赋予某一社会规范以价值,一是必须对它有一定的了解,甚至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二是必须对它有一种满意感,在情感上产生了赞成或肯定的态度;三是应该在行动上愿意受其指导,且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践履。因此,核心价值观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是有机结合的。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一)志愿服务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

志愿者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它的精神能够引领和凝聚青年的思想和力量,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辐射带动更多人身体力行的践行公益,传递正能量,助推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而志愿者活动体现的精神和倡导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观提出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目标导向,是志愿者活动的行动指引和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

(二)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教育载体。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从发展逻辑上看,实践才是价值和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是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需要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探求、在活动中感知,不断形成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志愿服务活动是帮助青年学生架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是青年学生实现个人追求、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特别是情感认同。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志愿服务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本着帮助他人与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和报酬的社会理念。目前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以公益慈善类、社会建设类、政策志愿服务等为主。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展现了大学生们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关心他人、扶助弱者、追求理想、倡导新的时代风气、创造美好未来的良好愿望。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接触了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培育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理想信念,激发社会责任感,确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其思想觉悟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对其他大学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就是在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

二、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现实问题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志愿服务管理不成熟,严重削弱了志愿服务在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认知模糊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些高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颍并没有将志愿服务活动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去推进,而是当做共青团的学生活动去开展,特别是在开展活动期间,高校和志愿服务团队往往注重形式,轻视内容,注重场面,轻视效果。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许多青年学生仅仅是“参与”与“体验”一次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地“走过场”,并没有持续、深入地开展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模糊认知导致几乎很少的学生能够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少指导,创新性不强,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志愿服务活动类别相对较少,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许多高校的志愿者活动并没有专职教师去指导,缺乏对活动的整体设计与思考,存在志愿者活动与学习工作冲突、团队的协作能力不强等状况,导致志愿者活动整体服务水平不够高。个别人在参加志愿活动时大多以自身利益为考量,而非基于志愿精神的因素,志愿活动的项目类型也大多局限于与自身相关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使得志愿服务跟风化、形式化、一阵风化趋势明显,这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浓厚的短期的现实存在显然与志愿精神相背离,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制尚未健全

随着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暴露出许多志愿服务组织机制的问题。青年志愿者团队缺乏稳定性、缺乏经费来源、缺少保障机制、缺少系统的培训、情感交流不够多、成员流动性比较强、激励制度不明显等,已经成为制约志愿服务组织推进核心价值观长足发展的问题。

(1)志愿组织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对于这一管理模式,并不排除其声势大、吸引力强、步调一致等优点,但其不利于培育大学生调查研究的科学精神,在某些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的活动也就很难使志愿服务的价值蕴含内化为他们的意识认知和心理动机,而导致知行不一的现实困境。

(2)志愿者法律保障的模糊化。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风险性的存在,在必要时也需要法律的救济。如若志愿者遭遇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抑或不公正待遇等情形,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受到冲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亦会受到阻碍。

三、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一)积极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内心,增强认同感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在高校内积极宣传志愿者活动的内涵和志愿精神,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让教师了解志愿者活动,了解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效果。在开展育人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空洞的说教方式,只有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真正地自觉行动,注重在教学和活动中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发起广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在助推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保障,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提升核心价值观,培养贡献度

不断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志愿者活动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和价值的引领,并逐步探索并构建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第一,加强学生志愿者团队干部建设,依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志愿者骨干,吸纳更多热衷公益、愿意为公益事业付出精力的广大普通同学,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批思想上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志愿服务团队,为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贡献力量。第二,健全志愿者的组织框架以及规章制度,通过逐步完善奖励、激励、评价、考核制度等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志愿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并注重搭建志愿者互动交流平台,增强志愿者成员间特殊的情感纽带,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为志愿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提供保障。

(三)推进创新,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志愿者活动,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科学化工作水平,创新思路,开阔领域,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逐步实施规范化管理,通过项目化运作推进志愿者活动。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即面对全校同学征集志愿者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自上而下”即对征集的项目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加志愿者活动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同时,通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总结等程序,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将工作落到实处。

(四)搭建志愿者活动平台,有效指导对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志愿者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积极搭建志愿者活动平台,依托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公益类社团组织等,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环境保护等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活动,并聘请教师指导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提升活动层次与效果。同时,注重将志愿服务工作与专业相结合,把青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的行为指导,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和奉献社会。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中国梦・环保行”志愿服务团队帮助小绥河村民解决废弃秸秆资源的使用问题,在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同时克服碳排放污染,为农村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电气专业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将学生研发的科研作品智能路灯系统应用于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路灯照明问题、安全用电问题,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有效支持了节能减排工作,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志愿者活动平台,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社会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

志愿者活动感想范文第4篇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志愿者的总结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1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传播精神礼貌的有效形式、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我院团总支在学雷锋活动的热潮下,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于20_年x月x日,我校团委副书记_老师和我院团总支副书记_老师,以及我院学生在我校实训基地开展了一次好处深刻的学雷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维护环境卫生”。现将本次学雷锋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用心宣传,认真落实。

在接到学校团委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之后,我院及时召开团总支全体会议,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资料,用心展开讨论,听取大家意见,最后确定活动方案。方案确定之后,在我校以海报、通知、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会后用心从各班调查落实,确定参加学雷锋活动的人员。

二、认真组织,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加活动。

进行广泛宣传之后,认真落实活动要求。组织各班人员报名参加雷锋日活动。

三、全面清理、不留白色垃圾。

为调动现场活动氛围和大家的用心性,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热身活动,如:小组面貌展示、节奏大家拍等。在展开活动阶段,我院团总支本着全面清理的原则,对我校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白色垃圾得到清理,我校实训基地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认真总结,改善组织形式。

在活动结束后,我院及时展开总结工作,把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展开讨论,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虽然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活动的组织开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安排工作时,个别同学用心性不高,以至于活动不能及时高质高量地完成;在活动结束时,个别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集合,无视纪律,以至于浪费群众的时间。

发现这些不足为我院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院将加强与学校团委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提前了解活动资料及要求,用心开展活动,并及时上报我院活动的开展状况,同时认真总结,用心进取,以提高团总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2此次参加敬老院的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是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是明白对于老人们,我们也是要多一些的关心,多一些的去做一些事情,其实社会也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来志愿做的事情,也是以后可以多来参加,此次的敬老院之行也是让我有一些感触体会。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老人们生活在敬老院里面虽然物质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忧虑的,但是其实精神的生活方面却是比较的缺乏,很多的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逝去了,可以说也是很孤单的,此次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也是感受到他们对于和他人交流的渴望,也是会讲很多他们以前的事情,会说到而今社会的好,但也是可以从他们的眼中去看到他们的孤独。而我们的探望也是让他们开心了许久也是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问什么时候再去。

作为一名志愿者,其实自己也是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平时的时候也是会去关心他们,但此次活动之后也是感受到,其实自己的关心还是少了一些,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多和他们聊天多去关心他们的情况,可能他们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少,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多回去看看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其实也是比较的孤单,更希望我们作为子孙辈的多和他们交流,平时的时候也是少自己去玩游戏,多陪着他们一些才行,活动也是让我知道老人们以前是付出了很多,为了这个社会,自己的家庭,而今我们能享受到的这一切,我们也是要去珍惜,更是要去感激他们曾经的一个付出,更是要去多看望他们,去感谢他们曾经的一个努力才有了我们而今这么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开展的并不是很久,但是我也是在这次的活动里面感触到自己的一个改变,更是懂得感恩,更是明白他人的一个努力,并且也是自己要多去做一些事情,去回馈社会,去帮助他人也是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并且在这些志愿活动里面我也是感受到快乐,这种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是以后要多去做志愿活动,多去关心老人。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3这个假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一次性用具展开的。

在社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家拎着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在小餐馆里,大多数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还有快餐盒等等。因此,社区领导针对此现象,展开了一次环保活动,由小区里居民自愿报名参与。

我们将使用一次性用品对我们人的身体和对社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打印出来。早上我们站在小区的不同入口,将传单分发给居民。假如他们有时间,我们会为他们一一做解答。傍晚,我们在社区的空旷处举办了一次活动,主要是让大家上去讲讲对一次性用品的认识,最后活动的领导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弊处进行总结,并告诉大家如何从自己的身边进行环保,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虽然这一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一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知道了保护环境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们亲自打扫社区街道卫生,分发环保传单时发现虽然有些人对环保,对低碳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因而并未采取什么切实的行动。甚至有些人,在我们上前宣传时,会远远的避开,一脸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或许我们的环保意识的确有待加强,我们并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加强实践,注重树立精神上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列,一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4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自己做了这给志愿感到很庆幸,做志愿者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还能让自己有实践的经验,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虽然做志愿者不长,但是也有我的感想。

大学时间特别充裕,所以学校经常有志愿者活动,但是之前我不怎么关注这事,还是最近我的朋友把我拉过去的,因此才接触的志愿者。作为一个志愿者,也是有要求的,首先就要有耐心、细心,因为有的活动是很需要耐心的,比如养老院的活动。在做志愿者时,要随时关注消息,一旦有活动就必须团结起来开展活动,要迅速的集合。近期一次活动,我因为不熟悉这个要求,就去晚了,害得大家等我很久,耽误了很多事情,也因此活动被迫推迟,所以我是很愧疚的,不然就可以早点到达目的地,配合好志愿者的工作。

也是经过了那一次,我对之后的未开展的活动很是关注,不希望自己迟到给他人带去麻烦。同时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学到东西的,参加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志愿者这个身份了,虽然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是我却自得其乐,很享受和大家一起的感觉,也很喜欢这种过的充实的生活。原本进入大学,因为时间很充裕,基本上上完课就没有什么事了,都是自己去支配时间,而我又是一个不怎么会去利用时间的人,一般都是无聊待在寝室打游戏,现在当了志愿者,我觉得很充实,一点都不觉得孤单了。在搞活动时,跟别人一起做事,是很棒的事情。

我想我这个大学不会太无聊了,以后有活动就去参加,不仅仅能够从活动中得到收获,还能交到一些朋友,没有事的时候还能一起出去玩,怎么都是赚到的。就志愿者本身来说,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棒的职业,能够帮助到他人,也算是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跟着大家一起,感觉很幸福,在活动中,我遇到不懂的,他们也都会指导我,对此特别的感谢这个团体,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现在对志愿者充满着兴趣,我想我在这个大学里会一直坚持下去,会去让更多人接触到志愿者,然后参与进来,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到他们。我会做好志愿者的,因为它赋予了我很多,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5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机载体。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立足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凝聚力。

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具体工作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会外联部策划、组织和实施。建成以校团委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23个班级为分队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目前有我校共有青年志愿者128人,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其中有四支常年服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爱校护校”志愿服务队29人,“一助一”青年志愿服务队31人,“3月文明月”青年志愿服务队41人,“保护市政设施”青年志愿服务队55人。

二、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志愿者活动的专业性、创造性。

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必须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认识程度等,才能有助于服务开展,服务水平的提高。

1.结合高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实际特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社会各界的先进青年志愿者到我校为志愿者做讲座,增加了我校的志愿者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热爱,极大地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2.将志愿者以班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探讨志愿者活动方向以及自身的感受;

以活动为基础,以志愿者的交流为纽带,创立专题讨论学习制度,充分鼓励并大力支持志愿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校在进行青年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一直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培养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点。

三、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志愿者活动的参与性、基层性。

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现实,磨练了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懂得妥协、善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对于青年志愿者的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1.立足校园,当好53中人。

(1)53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校园文明公约”,并组织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对校园内部某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丢垃圾、教室内吃零食、践踏草坪等进行纠正、实行摄像并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师生和家长,如同学生病送医院、学习困难感到很苦恼想找人帮助介绍学习方法,心理压力很大想找人倾诉;上传和清理张贴栏信息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喊响了“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服务口号。

(2)开展“青年绿色文明校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号召全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清扫垃圾、美化环境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青年志愿者班级服务队都将轮流到学校各部门进行义务劳动。协助老师打扫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每次活动后,各部门老师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的书面意见反馈均为“优”.

(3)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一助一”长期结对活动。

“一助一”活动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特色活动,在校园内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一助一”的对象有些是本班的同学,有些是本年级的同学。要求青年志愿者利用课间、周末、节假日对受助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功课补习、捐资助学等。根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参加人数从825人增加到3876人,结对数从800对增加到1900对,而且效果很好。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各团支部都建立了“班级爱心基金”,对生活有困难的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并且协助他们摆正心态,认真学习。

2.走向社会,做好社会人。

(1)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建立活动基地,打出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服务项目。

(2)开展社区活动,拓展社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

我校青年志愿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联系各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并由一个班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性服务。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服务,他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禁毒宣传等;打扫街道、清扫垃圾、修剪花草、搜集废旧电池、发放宣传单、辅导小学生等。

(3)开展“敬老尊师”志愿服务活动。

每年9月以重阳节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看望慰问退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部分班级与退休教师进行“一助一”结对,定期到退休教师家打扫卫生,看望老教师。

(4)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做贡献。

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帮助民族地区学生的行动中来。

(5)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同学积极参与,确保志愿者活动的长期化、经常化。

志愿者活动感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政治思想素质

一大学生志愿者政治思想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力量,也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成为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提升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把志愿者精神表述为: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这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活动,对志愿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必须重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一)大学生志愿者及其思想特点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志愿服务有其一般的特性,即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四大特点,但是大学生群体作为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具有志愿者的一般特点外,也有其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活动动机的发展性。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与其他人一样,通过自愿报名参与各项社会服务,他们的动机来自于社会责任感,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目的,但是除了这项动机以外,大学生还有一项动机相比于其他志愿者更突出就是自我发展。志愿活动对他们而言,一方面他们希望将自己现有所学奉献回馈给社会,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这些志愿活动中能更够提升自己,包括自我的人格提升还是技能经验的提升。2.活动过程的群体性。大学生还是在校生,参与志愿活动,往往都是从学校知道消息,有些志愿服务直接由学校统一组织,因此自然都是集体行动。校外的志愿活动,一是作为在校生,大学生很少有独立进行志愿活动的能力,往往参加的都是需要多人多次参与的集体志愿服务,为了确保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服务质量,组织者也多要求志愿者集体行动。3.活动时间的周期短。大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学习为主,并且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未定,因此他们的志愿活动的时间也是短期的,比较长的志愿服务大多是国家层面组织的。大学四年一直坚持每次都参加的还是少数,一般参加一段时间,随着毕业的临近还是会转回校园准备毕业或者找工作,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周期较短。

(二)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首先,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需要。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自觉自愿地形成的,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就会偏离方向,因此在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作为主心骨加以引领。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其次,抵御西方思想的渗透,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现代开放的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为方便和快捷,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伴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和文化产品输出到中国,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之中。大学生的思想除了受到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渗透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如果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就会被西方的思想所同化。第三,志愿服务中的价值观引领的实践者。每个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引领下,才能充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活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日益成为志愿者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极其积极作用,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力量。并且,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志愿服务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存在功利性的倾向。志愿服务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高校党团组织注意到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团工作的一部分,有些高校甚至将志愿服务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了志愿服务的考核,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形式下,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功利化的倾向。志愿服务本是出于自愿,注重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社会的肯定和相关制度的形成本意也是出于鼓励志愿精神的发展,但是在社会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的环境下,一些学生或者为了修满学分,或者发现参加志愿服务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加分或者提升竞争优势,导致了一些学生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去参加志愿活动。(二)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当前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新文化的敏锐感应者,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感到迷茫。尽管从本质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志愿精神相融通的文化,但是志愿活动最早出现在西方,仍然是一种舶来品。志愿精神本身是先进的文化,我们还是要警惕西方以此作为契机推行西方自由化的价值观,从而进行文化渗透。(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随着志愿活动在高校的普及,志愿服务已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学生也都重视志愿活动,并且认真对待积极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去。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不到位,仅仅简单地把志愿活动理解为“完成任务”、“做好事”,而忽视了志愿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志愿活动而志愿活动,把事情做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忽视了志愿活动是一种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让学生去体会志愿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奉献、互助、友爱等精神。

三大学生志愿者政治思想素质提升的路径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推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有力工具,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篇章。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志愿活动作用的发挥。对于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一)重视学生的动机引导。大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一些精神追求还停留在较浅层面,他们渴望获得社会赞许,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本身无可厚非。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无论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初衷是什么,只要通过志愿活动过程,最终能够提升其政治思想素质,也就是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相关,将大学生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动机引导到志愿服务的教育本质上来,从而在志愿活动中提升其政治思想素质。(二)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潮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确立,容易迷失,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阵地,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因此,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其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了第一课堂的良好基础,第二课堂的开展自然更加顺利和有效。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发挥其潜在价值,把多元文化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发扬光大。(三)注重志愿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团组织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活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有些大学生忽视了志愿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是将此当做一件任务完成,其实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组织者要抓住契机,让学生能够在志愿活动中政治思想素质得到提升,而不只是锻炼技能,做到事前教育,事中引导,事后总结。在每次志愿活动开始之前,让参加的学生知道志愿活动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直接地体会到志愿活动所蕴涵本质精神,活动结束后,对此次志愿活动进行总结和提炼,让大学生感受到此次志愿活动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