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中的不足(精选5篇)

  •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是干部“缺点”模糊化,存在不确定性。有的缺点或不足模棱两可,无伤大雅,有的还可以两面理解,既可以理解成缺点或不足,也可以理解成优势和特点。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如不作解释,可以理解成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结合实际,盲目套用外地的经验…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精选5篇)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范文第1篇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被考察者的优点往往能较为充足地体现出来,但出于各种原因,对干部的缺点或不足往往心存芥蒂,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反映。主要表现在:

一是干部“缺点”模式化,没有个体特性。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于考察对象的缺点或不足在座谈中很少有提及,即使说起来也是模式化的套话:“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工作有时不够大胆泼辣”、“工作中有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中有时魄力不足”、“有时说话不注意场合”、“有时批评不讲情面”、“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偏大的“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积极主动性不高,有‘车到站’思想”等等,这些所谓的缺点或不足在干部考察材料中随处可见,几乎成为一种定式。不仅这些缺点或不足中大部分都离不开“有时”两个字,而且均不对这些缺点或不足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尽可能地把缺点或不足写得少而又少。

二是干部“缺点”模糊化,存在不确定性。有的缺点或不足模棱两可,无伤大雅,有的还可以两面理解,既可以理解成缺点或不足,也可以理解成优势和特点。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如不作解释,可以理解成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结合实际,盲目套用外地的经验,或不深本文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因怕“磨刀”而误了“砍柴”的做法是急躁情绪的表现。也可以理解成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当机立断、敢于冒险。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急不火、慢慢腾腾、温温吞吞,讲究文秘杂烩网四平八稳,没有一点脾气,工作就推不动、展不开。这时的急躁情绪是一种工作推动剂,是积极的,也是干部干好工作应有的态度。

三是干部“缺点”固定化,不能因时而变。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中的缺点或不足的来源,主要是被考察者的工作总结、以往的考察材料和考察工作中的座谈了解。其主要来源往往是被考察者的工作总结和以往的考察材料,自己定位的缺点或不足往往固定化,而形成新的考察材料又往往要参考以往的考察材料,很容易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往往某个人的第一份考核材料中定性的缺点或不足会一直被沿用下来,伴随其大半生,即使当初定性不准,但由于这些缺点或不足也不伤筋动骨,很少影响被考察人的升迁,考察者也懒得再去改动。

要想写准被考察者的缺点或不足,需要考察者在考察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得准,让人服气。

一要认识到位,充分理解干部“缺点”定位的重要性。“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发现干部的缺点或不足,既是对组织的负责,也是对干部本人的负责,准确定位被考察者的缺点或不足,不仅有利于组织上因材施用,而且有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要选准、选好人,在善于发现被考察者优点的同时,准确把握其缺点或不足,才能扬长避短,使人才用得其所。同时要出于公心,出于对党的事业,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准确表述干部的缺点或不足,切忌擅自“贪污”、“截留”,出现“人情材料”、“关系材料”。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范文第2篇

为严防手足口病在我区的蔓延,确保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把疾病防治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区疾控中心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开展防治工作。先后成立了以中心安秀海主任为组长、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业务科长为成员的区疾控中心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加强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要求疫情报告人员要准确、及时报告疫情,为迅速有效开展防控手足口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月7日,疾控中心组织召开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中心全体中层干部及手足口病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中心领导在会上传达了全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调了我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作为“第二次非典”来抓,人人都要牢固树立紧迫感和政治敏感性,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竭尽全力把防控工作做好。

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要求,结合**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区疾控中心不断强化落实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力度。一是与教育部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了对辖区托幼机构、小学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宣传和防控指导。二是实行工作关口前移,深入医疗机构主动开展疫情搜索,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指导医疗机构提高疫情报告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三是重新调整充实了中心手足口病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四是认真落实《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五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按程序进行报告、分析和处理。六是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和分析,发现异常升高、病例呈聚集性分布等情况,及时核实并向区卫生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七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上报的所有疑似病例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到只要有病例出现,决不漏掉一人。只要哪里有疫情出现,工作人员一定要出现在哪里。

当前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主要抓好防控宣传“五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课堂、进重点公共场所、进家庭)。区疾控中心不断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广泛深入社区、村居、农户、课堂,通过发放宣传明白纸、组织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和防治知识宣传,实行工作关口前移,全面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一、加强应急健康教育培训。5月7、8日,与区教委配合,对辖区托幼机构负责人及中小学校分管领导和卫生老师进行了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现场发放手足口病宣传材料、洗手6步法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加强了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教育力度,督导加强对儿童的晨检、午检制度。印刷了“手足口病个人防治措施”宣传页近70000份,由中心安秀海主任及分管副主任兵分三路,分头将防控手足口病宣传材料送到辖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二、加强重点区域宣传。针对农村流动人口较多、生活卫生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冒雨到十六里河农村进行了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家庭、商店、摊点,利用喇叭宣讲、现场讲解及发放材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加强了对农民工及流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及小街小巷等的宣传教育,着力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重视个人饮食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让群众知道病毒EV71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只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能有效预防,从而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三、加强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监测点的培训。5月13日,组织召开了市中区手足口病暨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辖区各医疗机构的分管领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51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工作人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邀请了**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盖中涛、**市疾控中心徐淑慧所长等专家前来授课,主要讲授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疫情报告和管理等。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相互配合协调的会议,而且是一次师资培训,要求参会人员回去后,要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层层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个个精通。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全力以赴投入防控工作,切实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疫情暴发,确保不发生死亡病例。在防治措施上,贯彻“四早、四严”方针: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救治,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格流程、严格纪律。与其它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工作联动。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范文第3篇

社区教育对于失足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人员是做好社区失足人员挽救帮扶工作的主体。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教育知识,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有的社区教育人员由于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从而无法很好地开展自己岗位上的工作。现代社会对于触犯过法律法规的人都带有一定的偏见,潜意识里认为失足人员就是罪恶的代名词。这种观念在我国的社会中存在已久。因此,作为社区教育人员,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在具体开展挽救帮扶工作中,社区教育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开展对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失足人员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失足人员通过接受到了一定的体制上的自由的限制之后,其心理上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失落感。社区教育人员需要把握失足人员此时的心理特征,积极地引导和开展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讲座、社区聚会和加强对于法律的知识认知的教育等,把失足人员在社会存在、交往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欠缺的部分弥补回来。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要根据失足人员因人际、社会、家庭等困难所产生的相应的生活难题,适时地开展疏导工作。使其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努力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

重视对于失足人员的社区化监管,预防其重新犯罪。由于存在着社会上对于社会失足人员的片面性的认知情况,失足人员的重新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这需要引起社区教育人员的注意,积极应对好失足人员的帮扶教育工作,预防失足人员进行重新犯罪。首先,对于本社区内失足人员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要建立失足人员的详细档案制度,从其生活背景方面着手,探讨失足人员铸成错误的真因。再次,成立帮扶社区失足人员特别工作小组,建立起当地社区、志愿者团队、街道办事处和街道警察支队等主体的共同合作模式,在失足人员的问题上专项设立相关的档案办公室,利用各方的资源渠道去多方面地把失足人员的信息库建立起来。同时,特别行动小组可以定期开展专项的法制知识教育,使失足人员体会到社会和社区的亲切关怀,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开展一定的心理引导和治疗的挽救帮扶工作,这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在社区工作中,对于失足人员的心理治疗取得过不少成果,也出现过很多成功的帮扶案例。但从目前来看,该项教育在整个社区教育当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赶不上失足人员对于它的需要程度。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很多社区失足人员对于心理咨询都有着社会上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从而对心理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人员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还远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教育工作的缺失。因此,社区教育人员需要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通过掌握了专业化的知识,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对失足人员的挽救帮扶工作。

2.小结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范文第4篇

新人不专业? 新政是南非产物? 这都不是韦迪说的!

韦迪向本报记者澄清网上传言,并忠告媒体一定要实事求是报道

近日,网上广为流传,韦迪批评5位新中层:“工作不够专业,如果不能够及时改进,年底你们只能接受走人的安排。”真的是这样的吗?昨日,韦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7月16日,在秦皇岛足校召开的足球管理中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在听取了7个部门负责人汇报各自三个月以来的工作后,有媒体爆出,韦掌门很不满意,说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一句话。

事情经过真的是这样吗?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韦迪时,他相当生气:“这个记者简直就是捏造。我也不想跟这些记者计较,随他去。”因为和记者曾经打过交道,韦迪生气过后,就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开会的情景。“那天是我们正常反馈工作会议,我听了汇报工作后,就评价他们几个人报告水平参差不齐,表述和归纳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是我引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一种表述。那个记者怎么能断章取义,写出这样的失实报道。你想想这是我的工作作风吗?”随后,韦迪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媒体报道新闻,一定要实事求是,网上70%左右的消息是不对的。我觉得你这个小姑娘还不错,还会跟我核实情况。”

随后,韦迪还和记者聊到南非之行的情况,以及“新政”出台背后的种种。

兵分多路赴南非考察调研足球人应该为申办世界杯作出努力

每逢大赛,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中国足协都要组织考察团,这次南非世界杯也不例外。韦迪也前往南非四处考察,包括联赛等。

韦迪最早是和总局考察团崔大林等一起去的,中途由于工作需要又回来,淘汰赛开始后又飞往南非。不过这一次,中国足协组织了两个团。一个团由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洪臣带队,包括中超公司副总刘卫东、裁判孙葆洁、国家队助理教练傅博、国青主帅宿茂臻、建业老总杨楠等。另一个团由国管部李晓光、技术部李飞宇、国家队守门员教练区楚良等组成。

谈到南非回来的感触,韦迪有点“犯难”了。“小姑娘,这些我都被记者采访了很多遍了,你上网去看看就好了嘛。”“韦主任,您刚才不是说,网上的消息很多不对吗?所以我还是直接问您比较好。”听到记者这样说,韦迪笑了。

“南非之行收获挺大的,我们主要是去技术调研,了解世界足球的发展潮流,从而找出中国足球需要的东西。据我了解,南非通过举办这届世界杯,极大地提升了南非以及非洲的国际影响力;拉动了南非的GDP;促进了国内的空前团结。而且在世界杯前,南非职业联赛假赌黑盛行,管、办不分,排名甚至远远在我们后面。正因为申办了世界杯,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治理了假赌黑问题,实行了管办分离的体制。现在,南非职业联赛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联赛,值得我们借鉴。”韦迪说。

记者还联系了此次带团去南非考察的于洪臣。但是于洪臣并不愿意多说,他说南非的调研报告需要搜集详细的数据,将于8月中旬完成,再向韦主任总结汇报。

南非回来后,韦迪也萌发了申办世界杯的想法。“其实自身足球的水平并不影响申办世界杯。更重要的是,承办世界杯有助于推进足球水平的发展。我一直在思考他们能够办好的原因,南非也是举全国之力办好世界杯,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其它很多国家也是这种相似的体制(举国体制)。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想中国申办世界杯,而我作为一个足球人有责任去为申办世界杯作出自己的努力。”韦迪说得很诚恳,记者也深深地感受到,之前他作为中国水上军团的“掌门人”,能带领水军取得一个个突破的原因。看得出来,韦迪调到足管中心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更何况当时正值足球多事之秋。韦迪的一举一动都在镁光灯下,这和他在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当主任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三大”工作组是足协工作的需要突出中国足球的和谐发展

自从韦迪上任后,他一直在勾勒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画卷。在他2010年的工作计划里,IT信息中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青少年训练大纲三大工作已经赫然在目。韦迪告诉记者,这不是他个人的工作计划,也不是从南非带回来的想法,而是中国足协研究出来的。“列出了那么多工作,我们不外乎是协调中国足球的全面发展,把过去忽略的东西,摆正、调整过来,突出中国足球的和谐发展。因为情况一直在变化,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动。”

据了解,三个工作组由林晓华、于洪臣、薛立3位中心副主任分别担任组长。随后,韦迪也一一向记者解释了三大工作内容。他说,IT信息中心就是今后中国足协工作的电子信息平台。平台对内是与各地方足协、俱乐部,对外是与亚足联、国际足联及足球先进国家足协建立点对点远程信息互动,信息内容从现有国内足球人口统计到国内外各级联赛,包括业余联赛成绩、对手动态信息的追踪。这为中国足协开展工作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非常方便查询。

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是三大工作组中任务最重的。韦迪在南非见证了南非职业联赛聘用北欧职业经理人获得巨大经济收益之后,他坚定了改革职业联赛的决心。在秦皇岛的会议上,韦迪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国内职业联赛改革的想法,即改变中超公司独立管理、经营中超联赛的模式,将一套符合国际潮流的全新职业联赛管理模式转移到国内职业联赛中,全新的职业联赛公司将中超、中甲两个最高级别的联赛协调统一管理。

这个工作需要有丰富联赛管理经验的内行人,于是韦迪想到了前联赛部主任马成全。从南非回来后,他与马成全谈了一次话,关于成立一个全新的职业联赛公司,一方面确保联赛的职业性。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国足球实实在在的收益。随后,韦迪任命副主任兼中超公司董事长于洪臣为职业联赛管办分离工作组组长,而马成全为副组长。为此,记者联系了马成全,了解关于此事的详细情况。

马成全说,职业联赛管办分离就是成立职业联赛公司,也就是国外所谓的职业联盟。目前,马成全正在着手草拟新的职业联赛公司章程。“公司实行自我管理,负责推广、招商等一系列活动。这是推向市场的一个尝试,各俱乐部自负盈亏。”据了解,职业联赛管办分离工作组将于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正式投入运行。马成全将牵头负责职业联赛联盟的启动及联赛职业经理人的全球海选。

可以说,马成全对于联赛的改革最有发言权。此前,韦迪提议的中甲和中乙联赛分别扩军至16支和20支球队,中超则增加至18支。马成全表示,这是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3月23日,在亚冠联赛特别委员会会议上,亚足联出台了新的亚冠联赛准入标准:凡参加亚冠联赛的各国,其国内顶级联赛从2012年起必须达到33轮次,否则削减亚冠名额。也就是说各国联赛的队伍数量最少要达到18支。中超若要保住现有亚冠名额的话,在2012年只有扩军一条路。而韦迪提出的扩军,无疑是符合国际足坛的发展趋势。

据马成全透露,中国足协并不会盲目追求增加中甲、中乙球队的数量,而将是根据各自联赛的水平及球队贮备,来决定最终的扩军数量,以保证联赛的整体水平不下滑。不过,该方案具体实施时间,要等到本赛季结束后由联赛委员会商讨议定。

对于青少年训练大纲这个工作组,韦迪表示,这是最基础的。“如果没有青少年人才培养,联赛、国家队的发展也无从谈起。韦迪说:“过去,在整个青少年培训上,我们缺少科学的培训大纲,从教练到孩子们的学习都是被动的、无选择性的。新的青少年训练大纲工作组就是要修正过去的盲从。训练大纲在过去是中国足球的空白,现在我们不仅要填补空白,更需要静下心来把国外的先进理念进行筛选,然后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

6名中层党校学习归来有人重用 有人待命

中国足协的三个工作组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原青少部主任朱和元和马成全。他们都是3个月前去党校学习班的成员之一。上个星期6名去党校学习的中层干部都回到足协工作,而且正、副处级待遇得到了保留。不过,原国足领队蔚少辉、女子部副主任郭辉进入全新的国管部,原技术部主任李冬生重返技术部。只有朱和元和马成全似乎得到了格外的重用。在国家队、青少年、注册方面有着丰厚经验的朱和元出任全新的IT信息中心负责人之一。其实,早在韦迪来到足管中心时,他对朱和元精深的业务能力赞不绝口。因为这个新的IT信息中心涵盖国际足坛先进理念与国字号球队对手情报搜集、相关技术软件开发、注册信息数据库建设等一切有关IT信息服务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

个人工作中的不足范文第5篇

多年来,学校足球队在市、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在历任校长领导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体艺组组长)、体育教师、外聘足球专职教练和各班班主任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校园足球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决不允许其它学科挤、占学生足球活动的时间,确保体育课校园足球教学和足球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自2008年被授予亚洲展望――武汉青少年及学校足球活动授牌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技术、竞技水平,逐步形成和发展学校足球特色运动。其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一个重视,二个坚持,三个调动,四个保证。

对足球项目教育工作重视

历年来,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始终将足球训练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有关体育工作足球方面的重大事情,不仅学校足球领导小组讨论研究,而且放到行政会议上集体讨论,作出决议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传、贯彻。学校每学期两次的体育工作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形成制度,足球经费列为学校总预算的一个重要项目。足球人获得的荣誉就是全校教职员工的荣誉,校委会均以举校欢庆共贺的形式,不断巩固足球项目在我校教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全员重视齐心共创校园足球发展良好的环境。

在足球教育方面积极的探索

足球项目一直是我校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由于足球技术的复杂,因此它的训练周期较长,只有通过日常持久的训练,才能使队员的基本技术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学校的足球运动经验,要提高足球基本技术必须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学校坚持在一至六年级体育课开设足球课教学,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发展足球技能,培养乐于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开设足球课教学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场地、器材改革的研究;足球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进行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巩固,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的变革探索;在足球基本技术考核中进行评分方法改革的探索,运用“+进步分”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坚持普及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多年来,我们较好的摆正了普及与提高的位置。要提高足球技术水平,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校十分重视足球的普及工作。首先学校成立的年级足球队,吸纳了一至六年级的队员,占全校学生总数60%,并形成了低、中、高三个梯队,有队长,有队名,还有班级拉拉队。同时以班级为单位,整合安排足球项目的竞赛,争取做到“每周一赛”,以此吸引了全校学生,尤其是本班级学生的观摩,通过比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打造“班级足球明星”和“班级最佳解说员”,培养了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运动水平。通过体育课程中开设校园足球教学的设置,确立的教学理念和基本教学原则,将课前、课后的“玩”与课中的“学”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大教学观,促进学以致用,致用促学,以利规范教学,推广教学,持续研究、全面受益。同时,学校坚决贯彻“从小打基础,全面促发展”的训练原则,决不拔苗助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在训练方式上,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计划开展训练。确保每周训练、交流比赛5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学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每月进行考核检查,保证足球训练教学大纲要求,每年在各年级开展达标测试,进行质量监督。逐年积累比较,总结经验,逐步提高。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足球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训练,从组织年级组各类比赛到专业队的业余训练,风吹日晒,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为此学校领导也给予关心。领导经常深入体育组,参加体育教研活动,听取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足球工作及训练的情况,研讨具体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困难,对体育足球教师的努力给予肯定和支持,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重奖;按规定发放补贴和服装费;订阅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对青年教师尤其作到业务上信任、政治上严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班主任是搞好学校校园足球活动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是搞好学校足球群体工作和稳定足球队的保证。重视班主任这支队伍,使他们能热心配合和关心学生的体育足球锻炼。我们把各班学生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同评选文明班挂起钩来;把各班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推荐运动员的多少同奖金挂起钩来。由于激励机制的引入,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他们配合体育老师处理好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竞赛与教学的关系,少数人与多数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的关系,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校园足球项目的健康发展。

学生和运动员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校园足球水平的高低。学校将会通过家长学校、运动员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教练员和班主任经常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支持。对与运动员不仅要狠抓训练,还十分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运动员因比赛脱了课,学校及时安排老师给他们补课,甚至教练也亲自做运动员的学习思想工作,鼓励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在每学期评选三好生、优秀队员、文明学生时,将体育成绩列入评比条件,对足球队运动员拔尖推荐,促使每个家长既能重视子女的文化学习,又能主动关心子女体育成绩的提高。为争取体育达标,不少父母陪子女经常锻炼,此情此景十分感人。

优秀的师资条件

学校足球队在武昌区教育局体卫艺教育中心的支持下,非常重视运动员的选拔。在全区范围内,一经发现“苗子”,教练员立即上门征求家长意见,做好工作,将“苗子”充实到运动队伍来,保证了运动员的来源。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足球队队员都能向录取特长生的重点中学推荐,这个措施稳定了运动员队伍,赢得了家长的赞同,成为各类比赛中出成绩、升水平确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开展体育工作需要经费的保证,我校的经费来源,一靠上级拨款,二靠自力更生,三靠社会赞助。学校在经费安排中对体育实施“倾斜政策”,力争做到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经费到位、场地器材配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要抓好传统项目的建设,需要有一支团结战斗、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体育老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在区教育局体卫艺教育中心雍斌主任的主动协调下,先后聘请了两名有足球专长的武昌区专职足球教练和体育教师。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少个寒来暑往,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一心扑在学校的校园足球训练工作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开发大课间游戏中找到了平衡点,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专能”的素质健康学生。学校一贯坚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上午35分钟大课间,两操一课一活动纳入学校文明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中,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面达100%; 一次趣味体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以双百效率促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新高峰。

有了这四个保证,以及我们推动竞赛由“竞技型”向“群体型”的转变,我校足球人才辈出,在全国、省、市、区级足球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大家长期以来坚持课余足球训练的结果。也是学校足球队坚持突出以足球为重点带动其他项目运动队训练的体系、坚决贯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认真抓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们自认为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校园足球活动将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沃土上,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甘愿成为校园足球腾飞路上的铺路石!

中山路小学足球大事记

2004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丙组冠军

2005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一名

2006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

2006年海浪基地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95-96年龄组竞赛冠军

2007年丽江电信杯全国少儿足球锦标赛U-9男子第一名

2007年武汉晚报杯武昌赛区乙组第一名,丙组第三名

2007年武昌区小学生区长杯足球比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一名

2008年武汉晚报杯足球比赛武昌赛区丙组冠军,乙组一等奖

2008年武昌小学生区长杯足球比赛丙组一等奖,甲组一等奖,乙组冠军

2008年度阿迪达斯绿茵足球联赛武汉赛区荣获赛事组织综合奖

2008年第十四届武汉晚报杯中山路小学生足球赛小学组优秀运动队

2009年武汉市第十五届“武汉晚报”杯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二名。

2009年武昌区“区长”杯小学生学校足球联赛甲组冠军

2009年亚洲展望――武汉市第十五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优秀运动队

2010年亚洲展望一第十六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小学精英组丙组季军

2010年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优秀人才奖

2010年“吉达汽配杯”全国贝贝儿童足球萧山邀请赛男子组冠军

2011年亚洲展望――第十七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小学甲组一等奖、乙组一等奖、丙组一等奖。

2011年第十七届武汉晚报杯中小学足球赛获优秀运动队

2011年成都市第五届“金牛杯”乙组第三名。

2012年第三十五届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甲组一等奖、乙组一等奖、丙组一等奖

2012年第四届“绿茵地”中国少儿足球精英邀请赛U-13第二名,U-11第六名

2013年首届包头青少年足球赛U-11冠军

2014年贵阳“人和”杯少年足球赛乙组第三名

2014年中山路小学被评为“武汉晚报”杯二十周年――特别贡献奖

2015年第三十届连云港体彩杯全国少年足球比赛第六名

2015年武汉市青少年足球乙组第三名

2015年武昌区校园足球联赛甲组第三名

中山路小学足球人才输送情况

罗石鹏、冯思齐选入中国少年足球队;

吴博考取中国足球学校;

王金石、陈鸿林等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市足球运动学校;

刘昌浩、田泽丰等多名同学以足球特长顺利地升入了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等足球传统学校。

中山路小学教师荣誉

徐虹老师在2009年被评为武昌区体育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