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观后感(精选5篇)

  •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有一样的信仰,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 一、为什么要把马克…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精选5篇)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信仰;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46-02

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不尽相同。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有一样的信仰,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

一、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信仰

(一)从认识论角度

信仰中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信仰主体通过对信仰客体的考察、了解形成了对客体的初步印象,经过综合各种知识加深对客体的理解,从中总结出某种观念或理论,而这种认识无论是正确的亦或错误的、实证的亦或猜测的、合理的亦或悖理的,都将造成一种信仰心态,决定性地影响着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所持的态度。情感是信仰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多样化心理反应,它一方面成为信仰的动力因素发挥着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信仰的样式因素建构着信仰的框架、模型。意志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信仰:第一,作为保持因素能使信仰心态保持稳定,不仅规范人的认知活动,使之沿着一种有益于巩固和强化信仰的认知定向来进行,而且通过信仰主体的内在自制力和来自共同信仰群体及强大权威的他制力规范人的感情。第二,作为外化性因素,是促使信仰心态由主观领域或向行动和实践领域转化的因素,正是由于它的作用,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心理的状态,而且是一种信仰的行动。无论感觉思维的生理器官,认识发生的外在环境,还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规则都具有与人自身一样有限性。就现实直接的感觉而言,每个人的感觉内容千差万别,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才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调和它们而达成共识。感觉与实在的关系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实在的究竟是什么?著名的贝克莱主教只承认我们自身的心灵及其观念、情感、意志的实在性,外界事物的存在只在心灵的感知本身,而上帝的心灵最后又保证了事物在人心中存在的真实性。罗素批评说这是一种露骨的虚妄,毕竟贝克莱也没有圆满地解释人心之外的上帝存在的确实性;莱布尼茨认为是原始灵魂即精神性的单子的集合,物理学又“科学地”解释为是一堆数量极其庞大的高速运动的电子的聚合,而哲学谨慎的思索也认为现象与感觉背后并没有什么确实存在着。现象与实在,感觉与客体,这根本没有人说得圆满,也没有确定的答案。罗素尽管赞扬贝克莱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感觉主义的自我合理性,但也驳斥了他“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观念,罗素认为贝克莱混淆被感觉对象和感知作用,感觉观念,“便把存在于心灵之内这个命题转化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观念了,也就是转化成凭借我们的认知行为而知道的事物本身了”。由此可见,信仰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性和实在性。

(二)从实践的角度

信仰的实践基础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个体实践和人类交往实践。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信仰,事出有因、信成有故,对因、故的探求就是认清信仰的形成过程。人类的信仰往往要通过现实实践来证明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现实性。有时通过个体实践即以个人自身的经验和实践结果来对信仰提供证明。这种个体实践证明的方式在宗教中最广泛地存在和使用着,如信徒传教过程往往采用这种以自身为见证的证明方式。这种证明虽然有狭隘的个体经验性质,缺少理论和社会实践深度,处于信仰证明的浅层次上,但亲身经历有一种神秘的直观性,远比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直接,这种传播大多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在对传播者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会增加对信仰客体的可信度。与个体实践相比,群体实践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力量,也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个体实践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的方面,还有参加一些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体验。个人信仰会受到社会大环境交往人群的影响,产生变化。其次是信仰对人们今后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它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并且信仰可以调节人的行为,锁定人努力的方向,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信仰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把信仰运用于实践,也随之成为人的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从自身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能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探索和揭示科学真理,创新和发展思想文化,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科学的价值观,能够为我们判断是非、分清曲直、明辨善恶提供基本价值尺度。

二、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一)理论联系实际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因为空洞的理论是无法说服群众和赢得群众的。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自身生活的提高中感悟理论的正确性,增进大众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让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是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一种标准的规则,让这门科学深入人心并被信服从而在心中升华为一种信仰。

(二)由个性到共性的认同

每个人的经验是私人独有的,这是认识中呈现的个人性,从此,在理论上我们无法推论信仰会统一,更无法强求信仰的一致。但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人们总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作为人类总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总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时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总需要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一种统一各民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一种集中的、能为大多数人共同认同的政治观点,一种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政治理想,这就是信仰的社会性。信仰从表面上看是主体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一种信仰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内在标准,成为衡量自身或他人行为道德性的伦理尺度,成为未来社会走向的政治原则。故此,社会成员的信仰指向,无论对个人的一生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个性到共性的认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信仰的必要途径。

(三)信仰也要与时俱进

事事有矛盾,信仰也不例外,毕竟我们的认识是有限度的,信仰中也存在矛盾,那么对信仰理论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说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要体现时代性,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才能有效增强,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和深入并与时代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种人生信仰是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目的和结果,理论创新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而且也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三、总结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他们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由此可见,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更加会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仰,幸福,源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论文参考网。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理论、学说、主张、主义、宗教等的信服、敬仰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有 信 和 仰 两层含义。 信 是信任和信念, 仰 是仰慕和追求。由此,信仰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相信;二是仰慕;三是加入追求行列,并为之奋斗终身。

信仰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始信仰。这种信仰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特征;二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主神崇拜为特征;三是哲学信仰。这种信仰以人自身为核心,以真理、主义、学说崇拜为特征。 其间尚有大量的非此即彼、或此或彼的中间环节,以及由这些形态衍生的信仰现 象。 [1]

作为人类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信仰的作用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需要信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为在茫茫宇宙中短暂有限的人生,建造一个确定的精神家园,让人 充满诗意的栖居 。这种精神家园是人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的主观凭借和心灵依托。它负载着和支撑着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满足着人心灵的发育和成长,保证着人心灵的滋养和健康,决定着人的生命品位、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决定着人是否幸福或幸福的程度。

(二)设定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和一套有关社会运行的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以便让人生活在合理的社会之中,过一种有秩序、有道德、明是非、辨善恶的社会生活。信服和尊崇这种社会模式和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的人,在宇宙、社会中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生存价值就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其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确定的基点和坚强的支柱。由此, 人便可以排除围绕人生的无知、孤独、怀疑、虚无与绝望,获得知识、关怀、安慰、确定、充实与希望 [2],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在彼岸世界或精神领域为人们设定一个终极性人生目标,让人们终身去追求。信仰的确立, 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即终极性人生目标的把握。恩格斯说: 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 [3]。当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由于原有的 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4]。这些都表明,信仰(包括它的特殊历史形态―宗教)是以人而不是神为本质的,它实际是人们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反映和表现,是人对自己生命、生活和前途的选择,有了这种选择,人的精神就有了 支柱 ,安身立命就有了 根据 ,感情、心灵就有了 寄托 ,就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感觉。

以上说明,人的幸福感常常依赖于人的心灵的完满,来源于人的信仰的确立。

三、信仰的力量决定了信仰能始终给人以幸福

作为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具有特殊的力量:

(一)信仰可以使精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驱动着和引导着人们沿着幸福之路前进。比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其深刻根源在于他们具有伟大的性格,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希望并坚信着穷苦人的世界的到来。这种最朴素、最现实的信仰,最集中、最高度地体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谋求翻身的愿望。这种愿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并将其价值信念置于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上,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正是在这种愿望的招引下,他们才显得如此英勇无畏、前赴后继。而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更是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因此,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生命无疑没有任何幸福可谈。

(二)信仰可以使人在困难中仍然感到幸福无比。这种困难,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是逆境。顺境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但也容易使人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再有所追求;而逆境则会影响人们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坚强的意志,坚守心中的信仰,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的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 [5]。这些伟人正是因为胸怀伟大的信仰,从逆境、困厄中奋起,才写出了辉煌的传世之作,同时也体验到了逆境中特有的幸福。

二是苦难。有时,苦难能够催生幸福,幸福反过来又能够使人感觉苦中有乐,这其中的缘由仍然归根于信仰。论文参考网。比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和董永, 寒窑虽破 却感觉 能避风雨 , 夫妻恩爱苦也甜 。因为他们坚信忠贞不渝的爱情,爱情的力量使他们虽处凄风苦雨却仍能感觉温暖如春。又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虽然吃着 红米饭 ,喝着 南瓜汤 ,把野菜当干粮,把干稻草当棉被,那种苦难日子可想而知,但因为有 毛委员 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心中装有伟大的 主义 ,便感觉 餐餐味道香 , 心里暖洋洋 。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当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长征中牺牲的人是难以统计的。过雪山时高寒缺氧,经常有人坐下就起不来了;有的战士还要用担架抬人,其负重更难以承受;有的人为背战友而自己倒下。过草地时,有的人为救助陷入泥沼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这样一则资料:

在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红军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例如,宿营的时候,大家高声要求蔡畅同志唱歌。蔡大姐笑着站起来,为大家用法文演唱《马赛曲》。她的铿锵有力的歌声感动着每一个听众。毛泽东提议文学家成仿吾讲故事,成仿吾从容谈起他早年的文学经历,讲述了他参加红军的经过。红军战士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是在课堂而不是在潮湿寒冷的草地上 [6]。这说明,在很多时候,信仰成了人们最后得救的希望。在享有平庸幸福的人是很难自觉地去信仰的,没有深入的信仰也很难有大的心灵造就。人类本质上是无法依靠自身而走向完美和喜乐之境的,而信仰就来自于这种内在的需求,来自于这种崇高美好的盼望。一旦找到了真正的信仰依托,人们也就不再有缺乏枯竭的时候,因为他们已发现了生命的源头。

三是贫穷。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自由之路》一书指出: 贫困固然是一种极大的恶,但也不能说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善。只有当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成为推进其他属于精神生活的更高的善的手段的时候,对社会才有真正的价值。 这就是说,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但物质生活资料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在同人的健全的精神生活如信仰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成其为幸福的物质基础。反之,在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稀缺、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只要人们满怀信仰,豪情万丈,斗志冲天,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寻觅或心理宇宙的充实,人们仍然会灵府朗然,心下澄明,感受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到精神愉悦,感情快乐,思想解放,心灵满足。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价值观统一,信仰坚定,人们的言和行能达到一致,并且农村有人民公社,城市有单位,能监督和传播民间公认的道德,人们互助互爱能够得到社会认同,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幸福存在于主体对其信仰的不断追求和永恒向往的过程之中。人们最先是基于某种信仰而从事某种创造活动,又从这种创造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到自身的幸福。现代自然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拉蒙特指出: 人天生是积极的动物,因此,只有在某种形式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幸福。论文参考网。 从这个角度上,他提出一个人达到他所希求的静态状况,对于自身的幸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 活动的统一、满足和均衡 的状态里。

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主体所追求的信仰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追求这种信仰所进行的奋斗之中。 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进行下去的人是幸福的。 这是俄国作家赫尔岑对幸福的理解。当个体投身于自身所追求的信仰时,他不仅能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感,而且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使生命获得一种连续感、延伸感,从而体验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感。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一文中,对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作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他自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他播种,却明知看不到发芽。他怀着一个信念,深信他的工作以后会用得着的,那些在身后继续活下去的人会需要他的。 [7]可以说,在任何一项追求信仰实现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 勋业的代价愈昂,滋味亦愈长。 追求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展、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会领略到永久的幸福。

[参考文献]

[1][2] 冯天策. 光明日报, 2005-7-12.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5] 司马迁. 史记?报任安书[M].

[6] 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Z]. 新华出版社.

[7] 格拉宁. 奇特的一生[M].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视剧《潜伏》 信仰 大众文化 境界 后现代

电视剧《潜伏》在国内的热播,反映了观众对革命英雄形象演绎方式的认可,这样的认可来自于影片对主人公信仰的刻画与叙事方式。据导演姜伟透露:“在写剧本的时候有个小纸条一直放在边上,是我的备忘录,其中就有‘信仰’二字,但非常害怕把它拿到桌面上说,一定要藏起来,不然就会成为说教。在剧中,我尽量避讳这个词,却希望能把这种力量通过全剧传达出去。”[1]姜伟成功了,他成功地将纸条上的信息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传达给了孙红雷们,又成功地通过孙红雷们传达给了观众。

一、信仰与大众文化

《潜伏》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殊个性与身份,但不同的价值理念,导致每一个人的魅力又各具不同,而代表共产党员形象的余则成,因其共产主义信仰又表现的极具有感染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潜伏》作了一次网络调查,问题是‘观众都在《潜伏》中看到了什么?’有2332名网友参与,其调查结果是:有55.1%的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53.5%的人看到了生存哲学,27.1%的人看到了坚贞浪漫的爱情”。[2]通过这个调查,《潜伏》的魅力展现在公众面前。

《潜伏》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刻画,为大众文化的思想性进一步提供了佐证。我们如何以大众传媒方式,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对于这样问题的回答,与对大众文化不同的理解息息相关。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娱乐节目等,是大众文化展示的舞台,有评论家指出大众文化就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分的形式,精英文化涵盖着深刻的思想性,而大众文化是文化娱乐化,不需要强烈的思想内容,它是消费文化。在近年来的电影与电视剧中也能折射出这样的倾向,如近年以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陈凯歌的《无极》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追求音响与画面的华丽、绚烂,但在思想内容上很苍白,在叙事上也很混乱,甚至“讲不出故事”,只能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无法在心灵上给人以触动。当然,有人会说一部电影成不成功标准是看票房,从票房纪录来看这些商业目的性很强的片子,表现还不错,它们以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推介着自己。但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票房高有国内特殊的原因,首先,是国内观众对大牌导演的认可,即品牌效应。这些“大牌”导演之所以“大牌”是因为他们曾经在国际电影界获得过较高的荣誉,而这些导演未成名之前的作品,在观众中的认可度表现却平平。其次,这样的影片影响力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后,这样的作品会被观众批判。有人也会指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样具有影响的批判不是也广为流传吗,为什么导演的作品还会受到市场的垂青?从传媒影响的时间与速度来看,这样的批判是需要一定时间让消费者来消化的。

以往的革命影片与电视剧,对英雄人物刻画高、大、全,如《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雷锋》、《》、《地道战》等,但这样的影片创造出来的人物,是一种理想人物,过于美化,其结果就是在现实中存在的可信度低,甚至导致相反作用―反感。随着国内电影与电视剧的发展,对英雄人物刻画趋于现实化,将英雄首先当作人来看待,看成是有感情、亲情、友情鲜活的人来描述,这样的描述变成了对有缺点的英雄描述,更给人亲切感,可信度高,使人们觉得英雄就在身边。如《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但当观众看了《潜伏》后,立刻有了对英雄不同的理解,因为《潜伏》中的英雄是赋予了信仰的英雄。这是与有思想的人物刻画方式不同,当把信仰凸显出来时,信仰本身具有的震撼力,使观众的心灵受到洗礼。

二、信仰与境界

与《潜伏》有些类似的谍战片还有《色・戒》,在观众与影评的评价中,它们被给予了不同的地位。在《潜伏》中,几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目标上各有不同。如,为钱的谢若林、吴站长及其夫人,为权的陆桥山,为信仰的余则成、李涯。如果从人物刻画的全面性上来看,有的人生活是有原则,可以上升到理想与原则来看这个问题。冯站长看重钱也注重权力;谢若林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节制他的,那么只能说是钱,他可以做双面间谍,为了钱他可以把情报卖给中统或者军统,甚至是共产党;而李涯则醉心于追求权力,后期作为潜伏特务留天津解放区,可以看出他作为的高级别特务,也是具有信仰追求的,影片对他对留守特务只为金钱的训斥,以及对特务的选拔问题等的描述,一定意义上也为他的对手余则成起到了陪衬作用。在众多的角色中,观众会发现,当一个人物具有信仰时,是极具有感染力的。

《色・戒》同样是谍战题材,而女主角爱国女大学生王佳芝作为潜伏者,却没有受到广泛的好评,在王佳芝身上体现的是爱与民族感之间的挣扎,在这样的挣扎中王佳芝选择了情,放走了汉奸易先生。与《潜伏》中的余则成相比较,王佳芝由于缺少了信仰的支撑而少了一些光芒。当然,在个人感情上的描述,《色・戒》是具有真实可信的情形的,但当感情与信仰相遇时,如何选择,这是《潜伏》的感染力所在。再如,法国2008年的谍战影片《幕后女英雄》,英国情报单位设法营救英国地质学家,特别行动局负责掩护营救行动。路易丝为执行她的首个任务,招募了几名年轻女子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其中珍妮原为,死刑犯;苏西是一个轻浮的,她与德国纳粹党卫军黑衫队的一名军官订了婚;卡莱是一名笃信天主教的布列塔尼女人,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化学专家。这几个被招募人员,都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结果卡莱被捕之后立刻招供,同行动组的皮埃尔在审讯室里试图勒死卡莱,后卡莱协助德国人抓捕到路易丝,她向路易丝要了毒药自杀。剧情后期,硬汉皮埃尔在德国人把他的姐姐路易丝与他放在一起审讯并进行胁迫时,皮埃尔妥协了,但最后皮埃尔在亲情与信仰之间痛苦挣扎,最后他选择了自杀。近些年西方的影视作品通过比较多的个人亲情与友情的描述来控诉战争的罪恶,尤其是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但通过《幕后女英雄》这个影视作品,回看到当一种信仰被赋予鲜活的人物的时候,这样的感染力还是比所谓的人性的渲染要丰富得多。

三、后现代之种种

对《色・戒》评价较高的人认为,《色・戒》反映了真实的生活,生活是多维度的,爱情就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色・戒》的刻画是成功的,观众反对只要是英雄人物只会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的方式。这样与后现代的评价方式、评价思路十分相似(评价标准多元化),且学界认为这样的评价具有合理性。但多维度评价一部作品,也是存在着对不同思想层次上的叙事。当为了爱情而放弃了信仰,与为了信仰而放弃爱情时,信仰的力量就会迸发出来。

为什么信仰具有这样的强大力量?其实对信仰没有一个同一的界定,不过,一般认为信仰包括两方面构成要素,一是理论思想,二是行动。“信仰”一词与宗教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对目标的虔诚态度,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爱情、亲情和友情与信仰相比,在理论深度与行动的规范性上就具有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恰恰是信仰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用后现代多中心视角来评价影视作品,会发现近些年来的电视剧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金婚》、《双面胶》等对感情、文化差异的叙事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像香港的反映后宫争斗的古装戏《金枝欲孽》,对人物全方面刻画也是受到了观众热烈追捧。这些影视作品之所以受到观众关注是因为其关注现实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夜宴》的描写就显得苍白。但这些对生活描述深刻的影视作品,仍然囿于思想底层的感情世界。《潜伏》作为革命时期谍战题材的作品,正是以对信仰的深刻叙事赢得了广大观众。《潜伏》就是后现代的评介中的信仰维度充分展示的作品。

参考文献: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危机;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9-02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和向往,是一种精神需要。崇高的信仰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思想进而产生积极的行动,并得到积极的结果;错误的信仰则会产生消极的思想并导致消极的行动,得到消极甚至可怕的后果;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就会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就会没有正确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因此,信仰教育至关重要。

“信仰危机,是指信仰保持的失败,是信仰者原有的信仰发生严重动摇甚至失落的一种心态。”[1]在这个变革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冲击,信仰危机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人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信仰危机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信仰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是指信仰对象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复杂化的趋势。其最为突出的是主流信仰有模糊化、边缘化和复杂化的趋向。尽管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社会的主导信仰,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利益分化,当代大学生信仰正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主义的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利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的高度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失落。

2、信仰的功利化。信仰功利化实质上是以市场价值取向取代人生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繁荣,激活了人们感性的物质需求,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信仰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这包括很多大学生。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认为,信仰只有“获利”,只有“有所得”,只有给其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才值得他去信仰。这种观念导致了这些大学生凡事都以“利”字当先,用物质利益来衡量,忽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从而步入唯利是图、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歧途。

3、信仰的非理性化。信仰的非理性化是指信仰者一种漫无目的的精神状态。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性的信仰,部分大学生过分地崇拜非理性,在生活中表现为跟着感觉走,随波逐流,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出现上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也与高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有关,更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有关。

1、社会环境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主要因素。从国内方面看,当代大学生中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信仰状况不能不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领域,与此同时,人们也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领域,政治热情进一步降温。[2]从国际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外来文化中负面的极端个人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等对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和侵蚀。这种情况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接触信息渠道相对多的当代大学生身上体会的更为明显。在文化的交流和激荡中,人们尤其要注意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多元化价值观的渗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减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

2、家庭教育的误导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因素。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责任心往往是“超重”的,他们可以为子女成长和教育做出一切牺牲,与此同时子女开始习惯于接受、不懂得付出,缺乏对自我、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子女铺设好未来的道路,造成子女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有的父母则从小给子女灌输一些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的思想,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升官发财、明哲保身等,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并使他们变本加厉地继承下来。

3、学校教育的泛化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两课”教育普遍存在着从教材出发的本本主义,而没有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严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最终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使德育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学生思想的作用。

4、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是形成信仰危机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也非常主动积极地加入其中,但也容易对传统产生怀疑、批判和否定。所以,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生事物时,极有可能不知如何选择或做出错误的选择,于是转而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动摇信仰以至信仰崩溃,或者形成了错误的信仰,均表现出严重的信仰危机。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较低,对问题的认识或判断自然不够全面,难免有偏颇之处。

二、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

信仰危机并不是人生信仰的终极状态,而是暂时的过渡状态。人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危机之后,会在新的信仰需要下确立起新的信仰。危机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建信仰的大好时机。因此,人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信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社会环境

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舆论环境是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部条件。社会应该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斗争;应该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舆论氛围,加强无神论教育和科普宣传,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其对各种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的鉴别力、免疫力提供有力的保证。大众传媒还可以宣传一些先进人物的事例,为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建立树立榜样。新时期涌现出的孔繁森、徐振超、丁晓兵等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通过对这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启发教育青年能帮助其确立学习的楷模和行动的目标,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的施加的教育影响。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家庭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价值观、世界观仍对子女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大学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在科学熏陶、理性培养方面有全面而系统的影响,而大学生身后的家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亲情的氛围,对塑造完美人格,构建崇高理想和树立正确信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而心理未发育成熟的时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良好的心理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基础,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感情状况,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除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外,还要正确对待他们的情感需要,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关心,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沟通等方式,给与他们更多的情感满足,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信仰。另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信仰,家庭还要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可以使双方互通信息,互相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加强高校自身建设

要求高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教师德育的建设以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三方面来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强化“两课”的教育功能。“两课”教学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两课”教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加快改革步伐,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优化教学手段。尤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明力。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崇高信仰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高校要把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要把师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德育教师队伍。[3]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其加以言传身教,把学生中蕴藏的丰富的信仰资源引导好、开发好,促使大学生产生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塑造。高校要引导有关部门不断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气息、讴歌社会进步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产品,大量开展适合青年特点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另外,高校还要切实加强对各种阵地和活动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以防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侵蚀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外在的教育引导固然重要,但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完成内化,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阅读各种有关共产主义的书籍,不断积累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同时,养成良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内化并成为自觉的行动。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和考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当中,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和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只要在社会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环境的熏陶下,在高校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指导下,不断自我教育、自我进取,一定能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定能够自觉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一定能够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创造辉煌灿烂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信仰缺失;危机;讨论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类的发展都需要一定动力的支持,信仰便是一种最好的动力源泉,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安定经济条件优越,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心中的信仰逐渐变得空洞,在不断追求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只剩下竞争与获得,信仰被抛之脑后。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经过亲身所闻所见,思维上的成长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当今以利益为主的,勿谈信仰的环境下,大学生普遍出现信仰危机,对信仰嗤之以鼻。

1 目前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

从对部分大学的进行调查后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通过在校内思想道德的学习与建设,信仰的产生还是处于正轨的,较为向上和健康,但仍然有小部分大学生表示对自身信仰的迷茫,或者因为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原因对信仰趋于消极与缺失的状态,通过分析总结出以下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

1.1 对传统文化漠视,盲目追求西方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许多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并涉及到了许多方面,追求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大学生正式对新鲜事物敏感的阶段,对西方文化的种种都来者不拒,有些学生甚至将这些西方文化吸收并转化成了一种习惯,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涵义,是一种优秀的传承与发展。但现代社会出现了大学生对许多传统节日都并不熟悉的情况,却对西方的节日盲目跟从,以国西方节日为潮流和时尚,以过传统节日为过时和老土。

1.2 追求自由主义与浪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反感

目前大学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设置成为一门必学课程,许多学生因为这门课程设计到考试与学分,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但起身学生本身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和自己的主管感受来判断。此外,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家长的约束,受到部分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过于追求自由主义与浪漫主义,虽然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心灵,但物极必反过度追求自由与浪漫终究是会产生问题的。

1.3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近些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哪有发展哪有就有竞争,各项产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站稳脚跟,夺得市场先机,都会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年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耳濡目染,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自身的价值观念,更多的向物质、权利、金钱看其,所有的行为都带来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将实用性作为价值导向,与正确信仰的内涵大相径庭。

2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下,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为了“上大学”。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绝对方面,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信仰培养。而到了大学,各自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却很少有机会学习人文学科,这必然导致学生的情绪无法宣泄而选择用低级趣味来麻痹自己。现在,很多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几乎没有什么认知,更谈不上对高雅艺术的追求。精神上的迷失,加剧了信仰的迷茫与缺失。在校园内,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读书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沉醉在爱河之中,有的奔忙于商业活动,有的无所事事成天混日子。因此,我们教育体制的弊端是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并存

我们当前教育体制是片面的变相鼓励追求升学率,尤其在中学阶段,这样势必会导致校方忽视对青少年政治信仰的培育。在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因为一些学生已过了政治信仰最佳培育期,矫正起来有着很大困难。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也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调查,有41%的学生认为“两课”教师是在生硬地灌输社会主义社会标准的政治理念。这样,机械重复和强制的意识形态考验就占据了德育工作方法中的大部分席位,从而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忽略了把正确的政治信仰联系生活实际后,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行为选择的尺度、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

3 解决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对策

3.1 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其不可抗拒的强大魅力,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觑,从现实看,利用自身的文化魅力来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民族精神,用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信仰来凝聚力量,不断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使其日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会功能,使青年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和兴趣,这样才能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3.2 注重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和前进力,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进的力量,是民族繁荣兴旺的法宝,而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工作者必须唤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识、团结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唤起民族之魂,摈弃从前的机械灌输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3 社会、学校和个人多方合作,多管齐下

大学生信仰的重塑不是靠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就社会而言,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尊崇道德伦理,对于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不要一味地关注成绩和升学率。而作为大学生自己,应该抛弃低俗的行为习惯,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涵养。

结束语

总之,信仰是一种包含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具有正确导向性的思想。其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由着很强的促进与导向作用,大学生在刚刚进入社会时,因为缺乏很多方面的经验,在发展的方方面面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果这时其具有积极信仰,那么困难便会成为前进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