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词中秋诗词(精选5篇)

  •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自古以来,文人写秋往往以抒发愁绪为主。在唐之前,虽有诸多吟秋之作,但或多或少抒发的都是哀怨之情。秋季草木衰败,处处呈现肃杀之气,那些身世坎坷、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自然是要拿秋来排解忧思的。然而,秋又正值收获的季节,各种谷物豆类均在此时成熟…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精选5篇)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范文第1篇

一、唐诗中的“秋”

1.唐诗中的颂秋

自古以来,文人写秋往往以抒发愁绪为主。在唐之前,虽有诸多吟秋之作,但或多或少抒发的都是哀怨之情。秋季草木衰败,处处呈现肃杀之气,那些身世坎坷、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自然是要拿秋来排解忧思的。然而,秋又正值收获的季节,各种谷物豆类均在此时成熟。因此,以“秋”为背景、主题的诗歌创作大多以悲为基调,但也并不全都是悲秋之作。到了唐朝,许多文人不再对秋抱怨,而是明显过渡到了借景抒情,把重点放在了情上,借秋景烘托情。因此,不论是悲秋还是颂秋均多求大气,少有悲伤凄怆之感,而多清丽与壮美,给人以心悦神爽之魅力,壮阔雄浑之感受,极大地扩展了秋的主题。

中唐诗人刘禹锡写了许多颂秋的诗篇,极大地丰富了秋的创作内容。他一反常态,以昂扬奋发的激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唱着生机勃勃的颂秋歌,令人仰叹。在刘禹锡的笔下,秋景清丽,不再可悲可叹,显现了崭新的艺术境界。他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开启了颂秋的先河,扩展了秋的写作主题。这是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体现,表现了一位诗人兼政治家的博怀。“乐秋派”的人往往有着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刘禹锡便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他打破了以往的“悲秋”传统,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

2.唐诗中的悲秋

唐诗中也有许多优秀的悲秋之作。其中,杜牧的“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是作者情思的倾诉,表明了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心情和卓然不群的品格。还有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诗仙李白的《秋登宣城谢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等。虽然悲秋主题的诗歌例子繁多,但是风格却很少有相同的,由此可见,秋季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好时节。

在唐诗中,诗人们或悲秋或颂秋,显示出中国文人复杂的情感,他们用秋的意象、秋的景物来反衬自己的情感,留下了许多不同凡响的诗篇。

二、宋词中的“秋”

宋词极大地深化了悲秋的主题。起初宋词以“艳科”而被人冷落,到后来便演变为“缘情”,其中的悲秋主题也主要是表达个人的情感,宋词中有关秋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达个人的离愁之思

秋季落叶纷纷,北雁南飞,这种场景极易牵动诗人们敏感的神经,唤起他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这类词有晏殊的《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看到西风惨烈,绿叶零落,想给心上人寄信,可是山高水阔,碧水无尽,不知该寄往何处。该词表达了作者在槛菊愁烟、罗幕轻寒之时,不知该如何排解的孤独,和无法言说的对亲人的思念。也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对着中秋圆月,安慰自己不应有恨,试图把自己的思念通过圆月来传达给友人,于是写下了“千里共婵娟”这样的诗句。也有李清照的《醉花阴》,在薄雾浓云之时,她倍感孤独,产生了思念亲人的情绪,西风吹起窗帘,她那容颜比黄花更加消瘦。另外,她在《一剪梅》中还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些都表达了她深深的、难以排解的离愁。

2.感士不遇的悲秋心理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用来抒发士大夫文人的广泛、深沉的人生感慨,其感情核心呈现出“感士不遇”的悲秋心理。这种心理是唐宋之间的科举制度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姑且以三位著名词人为例来说明。第一位是柳永,其词工于羁旅行役,抒发“贫仕失职”之悲。如词《戚氏》,写词人在晚秋旅途之中忍受着“行人凄楚”“抱影无眠”,只是为了能够获得功名,可是度日如年的煎熬换得的却是“憔悴长萦绊,空惨愁颜”。这样的人生境遇,怎能不使他面对着“槛菊萧疏,井梧零乱”的秋景而感叹呢。第二位是苏轼,他的词往往具有哲理深度,显得深沉。如《南乡子・重九》,写于词人被贬黄州时,他虽然劝自己说“万事到头都是梦,明日黄花蝶也愁”,但其实内心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烦恼和感士不遇的情怀。第三位是辛弃疾,其词多借秋抒发忧国伤时和报国无门的苦闷。如词《丑奴儿》,明明是“而今识尽愁滋味”,却以一句轻描淡写的“天凉好个秋”来表达愁,这种重语轻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写法,恰恰表明了词人复杂的情绪。词人避开了国家身世之愁,而用一句“悲秋”来带过,更能凸显“欲说还休”的纠结心态。

“学而优则仕”,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人在思想上担负着治理国家和求取功名的重任。而怀才不遇、国家动乱的现实,时刻牵动着文人敏感的内心,文人易产生怀才不遇等人生感慨。秋季已到,一年将终,自身却仍碌碌无为,自然会产生悲秋之感。

3.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无休止变化的四季面前,人往往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伤春悲秋本身就是生命意识的表现。面对着时光变迁,物是人非,诗人们往往会产生深沉的感慨和沉痛的叹息。如苏轼的《阳关曲》,明明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词人却觉得“月不常圆”,因此便有了“人不常在”的悲伤感慨。如李清照《声声慢》,当词人看到那满地堆积的黄花,便想到如今还有谁去摘呢?秋意浓郁,物是人非,词人表达了生命衰败的秋之愁思。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晓风残月使词人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什么叫做物是人非、时光无情。还有姜夔《扬州慢》,那桥边的红药年复一年究竟是为谁而生,词人借眼前景物渲染时光消逝的感伤情绪,表达了感时伤怀的忧郁情怀。

时光是虚无的,人们认识时间往往会借助自然界的一些特定事物。春夏季节里繁花绚烂、绿叶浓郁,到了秋日里百卉凋残、落叶纷飞,强烈的反差对比,能让人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也因此,诗人们通常会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心中的感慨,这便形成了秋季的意象群,如落叶、大雁、凋零的花和寒蝉等等。如果抽去了引发作者心灵感受的自然事物,那整篇词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不成篇章。

4.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

故乡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根,落叶归根,这是在民族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心理。秋季有南归的雁群,有圆圆的明月,有家家团圆的中秋佳节。秋的萧条景象正好和人的失意情感产生共鸣,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秋季是人们最易思乡的季节。

这类词有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对亲人、家乡的牵挂,以及对战争长期毫无进展的悲苦情绪。有辛弃疾《汉宫春》,“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写塞北之雁可以飞回故里,而词人壮志未酬,有家难回。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抒发了词人不忍往故乡的方向望,怕难以压制急切回归的心情,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宋词以“悲秋”为主,但在内容上却是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范文第2篇

1、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宋·苏东坡《咏月饼》释义:吃月饼就像在吃着月亮般,中间还有美味的夹心。

2、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近代·施景琛的《中秋词》释义: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

3、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清·袁景澜《咏月饼》释义:该诗描写了月饼的制作工序。

4、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清·彭蕴章《幽州土风俗》。释义:写月饼上图案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范文第3篇

大家晚上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颁奖典礼,与大家共同欢度中秋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区文明委对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以及取得优异成绩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付出辛勤劳动的评委及各位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时光积淀,中秋将至。中秋节是最有诗意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吟诵中秋的诗文浩如烟海,在中华文字宝典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中秋节是最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愿望的节日。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是贯彻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给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智慧的平台,也丰富了我们业余文化生活;不仅能够启发理性、增长才智、开阔胸襟、陶冶性情,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进程,有利于推进我区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章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闪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光辉,展现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高尚情怀。这些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典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启迪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华智慧、丰富我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读书方宁静”。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诵经典”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极大的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在全区上下营造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背诵经典,我们能积累知识;感悟经典,我们会涵养品性;吟唱经典,我们会滋润心灵;演绎经典,我们会增加智慧。让我们沐浴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范文第4篇

悠悠南国,繁华散落,又是一年中秋

望碧空万里,星月争辉

水淼淼,残荷渐消

孤鸿声切,满树西风,只把思念熟透

邀得好友几个,共煮酒,笑谈风流

莫抚琴,情深意悠,催得人消瘦

且高歌,何妨前行,却是心依旧

此时嫦娥应寂寥,满地蟾光,半天惆怅

牛郎织女当落寞,鹊桥已断,两副愁肠

一轮明月照九洲,天下团圆梦一场

柔肠堪断,痛无语,哭无泪

茫茫情海空泛舟,午夜清寒,却有几声轻叹

一杯琼觞话离愁,满腹忧伤,只是无人和唱

去年中秋,今年中秋,明年中秋,飘泊何时休

甲申中秋二韵

迢递京华暮望愁,江宽云过月含羞。

祭天祭月人长好,金橘黄花红石榴。

百节滩头夜未眠,微风吹雨漾蓼湾。

中秋诗词中秋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布莱克 济慈 写作手法 思想感情

1.引言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出众的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名篇,其中不乏有描写当时优美风光和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向往的诗歌。这些诗歌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启迪和训诫,其中一些优美的诗歌至今广为流传。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先驱,布莱克曾创作了名为《秋颂》的诗歌,而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济慈也创作了著名的《秋颂》,两诗虽然题目相同,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的不同,两首诗分别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同时写作手法相同之中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会对两位诗人的《秋颂》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两首诗歌。

2.创作背景的比较

2.1布莱克《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布莱克的《秋颂》是对秋天美丽景象的描绘,描写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在创作《秋颂》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前的和谐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布莱克一改以往的诗歌形式转而描述自然,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大自然生态和谐的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秋颂》中对秋的描绘是布莱克所描绘的四个季节之一,留给读者一幅硕果累累,百花齐放的清新、和谐的美景。

2.2 济慈《秋颂》的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后一位诗人,济慈深受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而与其它浪漫主义诗人不同之处在于济慈对美的向往。其《秋颂》的灵感来源于他偶然的一次出门散步,秋高气爽,景色怡人,丰收在即,面对此情此景,济慈创作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名诗。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大自然的美的追求与向往。

3.写作手法的运用

3.1用词的比较

布莱克的《秋颂》共三节,每节包含六行。全诗都在描绘秋天硕果累累,花草芳香的美丽景色。整首诗用词简单,诗行短小,简单易懂,使读者朗朗上口。济慈的《秋颂》也分为三节,每节十一行,运用五音步抑扬格,整齐统一。全诗虽然诗行短小,但是整首诗总共三十三行,比起布莱克的《秋颂》,显然较长,通过描述秋色到秋人再到秋声,层层深入。

布莱克的《秋颂》中运用了许多头韵,例如:fruit- flowers, sit singing以及fled from等。相比济慈的《秋颂》,济慈在词的运用方面似乎更加丰富。济慈运用了大量的头韵,例如:season-sun,mist -mellow-maturing等。与此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尾韵与拟声词,例如:still-until-will,shells-cells等,以及大量的拟声词,例如bleat(咩咩地叫)、whistles(啸啸声)、twitter(吱吱叫)等。

济慈的《秋颂》中的名词大部分都是复合名词,由各种定语、动名词以及过去分词修饰,这有助于济慈赋予他所描绘的秋天的美景及事物更加准确的意义和深厚的情感。例如一些复合名词:stubble-plains(满是小麦的田野)、hedge-crickets(篱边的蟋蟀);形容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half-reaped furrow(收割了一半的犁沟)、full-grown lambs(肥壮的羊群);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soft-dying day(渐渐逝去的一天)、maturing sun(催熟万物的太阳);过去分词加名词,例如:barred clouds(一团团的晚霞)、twined flowers(缠绕的花儿)等。布莱克的《秋颂》中,也运用了一些复合名词,例如形容词加名词的一些用法,modest eve(暗淡的夜晚)、narrow bud(含苞待放的花朵);过去分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feather’d clouds(柔软的云朵);动名词加名词的用法,例如:clustering summer(繁盛的夏季)等。虽然布莱克也有所运用,但是相比济慈诗中词的运用,济慈的《秋颂》里的词语的运用显然较为丰富,同时也体现了济慈对词的灵活运用的才能。

除此之外,布莱克和济慈都运用许多动词使自己描绘的秋天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在布莱克的诗中laden,stained,opens,rove等,济慈诗中的conspire,load,bless,bend等。诗人赋予每个单词以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仿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着大自然美丽梦幻的世界。

3.2修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