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建设合同(精选5篇)

  •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第三条本市公共厕所的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适用、文明卫生、环保节能的原则。 农村地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应当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与需求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四条市市政管…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精选5篇)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厕所,是指在道路、广场、住宅区、园林绿地、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或者附设于其他建筑物,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厕所。

第三条本市公共厕所的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适用、文明卫生、环保节能的原则。

农村地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应当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与需求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和维护管理标准的编制和监督管理。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公共厕所管理的组织实施。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公共厕所管理和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交通、卫生、水务、旅游、商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农村工作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公共厕所的建设应当符合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公共厕所建设规划是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专业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本市城乡规划体系。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厕所建设规划,结合本区、县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的公共厕所的新建、改建、扩建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厕所,应当按照本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和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的规定执行,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采用节水、节电、除臭、无障碍等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技术和设备;

(二)地面、墙裙、蹲台面、便器等采用防滑、防渗、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

(三)提供照明、通风设备以及防蝇、防蛆、防鼠设施;

(四)实现粪便排放无害化,具备排入污水管条件的,应当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成的公共厕所,不符合公共厕所建设标准的,应当逐步改造达到标准。

第七条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的公共厕所,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八条按照规划要求应当建设公共厕所的,规划管理行政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按照规划要求应当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申请验收;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对建设工程配套建设的公共厕所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在人流量大、公共厕所数量不足且难以补建的地区,组织设置活动式公共厕所,满足公众用厕需求。

第十一条举办大型商业、文化、公益等活动,所在地现有公共厕所不能满足用厕需求的,举办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设置临时厕所,按照标准做好保洁服务,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清除。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停用公共厕所或者改变公共厕所用途。

确需拆除公共厕所的,应当在拆除公共厕所15日前报告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并按照规定予以重建或者补建。重建或者补建期间,拆除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用厕需求。

第十三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本市城镇和农村公共厕所维护管理标准。

第十四条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由产权人负责,产权人、管理人、使用人之间约定维护管理责任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

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标准对公共厕所进行维护管理,使公共厕所符合下列要求:

(一)外立面保持完好、整洁;

(二)各类设施、设备齐全、完好;

(三)采光、通风良好;

(四)保持卫生,按规定进行卫生消毒处理;

(五)公共厕所内无蝇虫,基本无臭味,地面无积水、痰迹或者烟头、纸屑等杂物,便器内无污垢、杂物、积存粪便,墙壁、顶棚无积灰、污迹、蛛网等。

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公示服务标准、监督电话,便于公众监督。

第十五条本市应当建立公共厕所导向牌、电子地图等指引服务系统,方便社会公众使用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的建设单位或者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公共厕所标识,并保持公共厕所标识安全牢固、完好整洁。

第十六条公共厕所因设施故障等原因确需临时停用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公示停用期限,并及时维修。停用时间超过24小时的,维护管理责任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用厕需求。

第十七条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厕所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平房住宅区设置的公共厕所应当24小时开放。

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建筑和场所设置的供服务对象使用的厕所,社会公众在服务时间内可以使用,使用时应当遵守设置单位的管理要求。

第十八条公共厕所应当文明使用。公共厕所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二)在便器外便溺;

(三)向便器、粪井内排倒污水、污物、废弃物;

(四)在公共厕所内的墙壁、设施上乱涂抹、乱张贴、乱刻画;

(五)毁损公共厕所内的设施、设备或者将其移作他用;

(六)其他影响环境卫生和公共厕所正常使用的行为。

第十九条各级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公共厕所建设和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并组织落实。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业内公共厕所维护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第2篇

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由环卫部门管理的固定公厕现有464座,其中水冲公厕252座,旱式公厕164座,移动式公厕48座,公厕水冲率54.3%。为弥补公厕数量、布局弊端,从2006年开始,共动员321个社会单位的内部厕所对外开放。

2、我市公厕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公厕建设和管理上加大了投入,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全市公厕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公厕数量不足

按照部颁标准,哈尔滨市现应有公厕1000座,而实际只有464座(含已拆待还建数),缺口500座以上

2.2 公厕设置布局不合理

老城区改造中,公厕拆得多,还建得少,2000年到2010年全市拆而未还建的公厕数量达到50座。新建城区和新改建城市道路时,公厕建设不配套,造成部分路段和区域公厕数量极少。如已建成的松北区,初具规模群利、哈西地区基本上没有公厕。

2.3 公厕运行维护经费不足

据测算,要维持公厕的正常运转,平均每座公厕每年需要运行维护经费约2万元,全市464多座公厕共需要运行维护经费1000万元。而目前市区财政对公厕的运行维护补贴少之又少,靠收费公厕收取的费用维持全市公厕的运行维护。

2.4 公厕管理还存在漏洞

一是有些公厕,尤其是个别窗口地带的公厕曾出现过乱收费现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二是绝大多数公厕不能做到全天24小时开放,致使夜间行人如厕不便;三是部分公厕的直接管理者为少缴水费,停止自动冲水,使公厕环境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

2.5 公厕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哈尔滨市一直都没有一个符合市情的公厕建设详细规划,公厕建设选点、布局缺乏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公厕选址难、布局不合理和建设难。

2.6 部分移动公厕设施陈旧、处理技术落后

部分移动公厕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民需求,且经营者变相经营,擅自改变服务功能,造成环境脏乱,市民反映强烈。

3、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规划、完善公厕布局

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制定全市公厕建设发展规划:一是确立规划原则与标准。公厕靠近城市道路路边设置,服务于城市道路行人和室外公共活动场所人群。公厕采用独立式和附属式两种建设形式。人流活动集中区域以附属式公厕为主,其他地区以独立式公厕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独立式公厕。

公厕卫生条件较差的旧城居民区现有公厕,在城市道路附近的作为城市公厕按照规划标准改造使用,其他地段的公厕随旧城改造逐步废除。新建独立式公厕应充分利用城市街头绿地、广场等公共用地。地面独立式公厕应建设不小于3米绿化隔离带。附属式公厕在公共活动建筑场所内设置,其建设配置以对现有公共活动场所内卫生间改造为主,按照保证有独立进出口和全天24小时使用条件进行改造和新建。人流活动集中区按一类公厕标准配置,用地面积为100平方米;其它地区按二类公厕标准配置,用地面积为60平方米。

二是合理规划城市公厕配置。公厕按照不同区域设置密度配置,人流活动集中区服务半径为200米,一般居住区服务半径为300米,工业区服务半径为500米。

3.2 强化保障,编制公厕建设控制性详规

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委托规划部门编制哈尔滨市公厕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由规划部门牵头,城管、建委、财政、环保、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审定后正式出台,避免和解决公共厕所选址困难。

二是起草新建项目中公厕配套建设的标准,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后,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外正式,有效解决新辟道路和新建小区开发不配套的问题。

三是规范公厕拆建的审批手续,完善新建项目公厕配套建设的规划审批程序,避免出现拆而不还、建而不配套的问题。

3.3 加大投入,加快公厕的建设

政府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公共厕所能够新改建、运行维护以及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前提。重点在公厕建设管理的资金支撑和政策支持上下功夫。一是按照“五城同创”要求和环卫规划的目标,2011年至2013年要新改建公厕200座,明年必须新改建公厕100座才能保证公厕数量达标。

二是制定出台社会单位建设公厕的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单位自己投资建设公厕,作为政府投入的补充,在建设用地和公厕产权证办理上实施优惠和方便,政府拥有所有权,出让公厕的使用权,允许经营25-30年之后将使用权还给政府。

3.4 严格标准,强化公厕管理力度

一是组织编写《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进行公共厕所保洁、卫生管理和质量监督;

二是加强公厕产权的管理力度,加强对违法拆除公厕的管理力度,拆除公厕必须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拆一还一;

三是加强公厕运行质量管理和公厕建设安全管理;

四是规范公厕指示牌;

五是加强移动公厕管理,规范申报设置程序,严格经营权限,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3.5 依法行政,推动社会公厕开放

出台《社会厕所向公众开放的管理规定》,将内设厕所对外开放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和条件,同时鼓励宾馆、餐饮场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加油站、轻轨等单位的内设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城管部门统一制作厕所指示牌,营业场所单位加强厕所的维护管理和保洁工作。

3.6 发动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建设移动公厕

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在主次干道建设一批环保质量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厕,推进市场化运作,提高公厕管理维护水平。经过调研,制定全市移动公厕布点设置方案,以会展、场馆周边、人口密集不适宜新建固定公厕的区域和季节性人流量大的窗口地带为重点,设置一批可移动式生态公厕,如果能够真正解决好市民如厕难问题并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将在全市推广。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第3篇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县城区公厕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城区公厕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督促公厕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落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建设局,成员由各单位抽调。

二、工作目标

按照“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准公厕”的要求,以及市下达我县年-年上半年城市公厕建设任务,年-年上半年我县要新增4座公厕,其中,年底前新增2座,年上半年再新增2座。

新增公厕主要包括四类:(1)新建独立公厕;(2)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医院、居住小区,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车站、市场、加油站、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新建附属式公共厕所;(3)新建活动式公厕,在人员比较密集、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段,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自动式公厕;(4)利用既有建筑改造成公厕或改造提升损坏、废弃的公厕。

三、责任分工

县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倒计时安排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县建设部门负责在市政公用设施上新建独立式公厕、活动式公厕,以及利用既有建筑改造成公厕或改造提升损坏、废弃的公厕,督促指导落实公厕项目建设;负责牵头有关部门对已建各类公共建筑、场所、小区公厕按规划落实情况的调查摸底;按照标准和用地规划条件、建筑功能要求严格把关核实,确保涉及公厕的建设项目经环卫部门审批、验收,使规划的公厕建设到位;居民小区公厕正常使用、管理的监管;县交通部门负责督促落实车站等公厕建设和改造,并对外开放;市容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类公厕被擅自拆除、关闭、改变用途行为的查处,并督促整改恢复;县经贸部门负责督促大型商场、超市、加油站的公厕建设、改造、管理并对外开放;县工商部门负责督促县城区农贸市场的公厕建设、改造、管理并对外开放;县卫生部门负责督促县城区餐饮场所、娱乐场所、医院、宾馆、体育场馆等的公厕建设、改造、管理并对外开放;县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有关公厕项目建设资金,安排下达公厕项目补助资金;县发改、国土、环保等等部门参与公厕项目审批工作的所有相关部门须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上建设的公厕可直接审查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用地、环评审批,可参照灾后重建项目审批办法或分区集中项目一次性报批;测绘等服务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县供水、供电部门要特事特办,先行供水供电,供电公司要承担从配电网至用户电能计量表范围的电力设施建设,确保与公厕项目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县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得力、不按时完成的,实施效能告诫等行政措施。小溪镇、山格镇政府要配合建设部门做好新建公厕选址、征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城区公厕建设是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和乡镇要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

2、统一规划布点。建设部门要将公厕建设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详细规划范围,明确独立式公厕和附属式公厕的配置和布局,独立式公厕要纳入县城区黄线管理范围,控制好用地,其它建设项目不得挤占,不得改变用途;建设项目规划要点必须明确公厕建设数量、面积标准,作为用地出让的指标,向社会开放的公厕建设可不计入容积率。新建区必须按照规划要求配置公共厕所,在土地出让时要将公厕所配置规模和标准等要求列入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进行建设。城区改造、道路扩建等需要拆除公共厕所的,明确公厕还建日期,新建公厕项目的前期审批和综合验收,审查公厕设计布局、单体方案是否符合基本标准、是否满足向社会开放要求,对未经环卫部门审查通过的配套建设公厕的项目,建设部门不予审批、验收。

3、高起点进行设计。认真执行国家《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和省《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导则》,确保新建标准公厕达到三类以上标准。注重外观和景观效果,做到公厕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相协调,展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要充分考虑男女比例和特殊人群需要,设置母婴房、儿童用小型洁具,配置老年人专用坐便器,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附属式公厕要设有专门进出通道向社会开放。新建独立式公厕和附属式公厕一般按1:1.5至1:2设置男女厕位,人员密集场所可按1:2.5至1:4设置男女厕位;活动式公厕应男女分设,男厕至少设置一个厕位和一个小便器,女厕至少设置两个厕位。没有污水管网区域的公厕要先设置化粪池,避免二次污染。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做好公厕通风、排气、排污设计,积极净化、美化厕所环境。

4、多渠道落实选址。抓紧组织对县城区公厕现状和布点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县城区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新增补建公厕地点,做到因地制宜、见缝插针。重点在住宅小区、商业街、主次干道、公交始末站、停车场、旅游景点、公园、公共绿地、体育场馆、菜市场、集贸市场等建设公共厕所。新建独立式公厕尽量利用边角地、市政设施等用地,鼓励利用地下空间,或现有楼面二层以上空间建设公厕。活动式公厕主要设置在人员比较密集、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段。旧城改造、新区开发项目的配套公厕,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原规划建设对社会开放的附属式公厕,被违规占用、挪用和改变用途或者擅自关闭不使用的,要限期整改到位。

5、保障建设资金。要统筹安排县城区公厕建设资金,加大公厕建设投资力度,切实保障公厕建设如期完成。省财政将对新建标准公厕每座补助10万元、其它公厕项目每座补助5万元,对新建标准公厕每座再补助3万元。对公厕建设中涉及城市绿化迁移费、苗木补偿费、占道挖掘费、办证测绘费等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有关部门要予以减免。

6、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做好公厕选址,组织强有力施工队伍,抓紧开工建设。要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入户宣传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公厕建设的必要性,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建设部门对由厂家负责生产的标准箱体组合配式、活动式厕所要派出专人指导安装,其他新改扩建的公厕要委托有质资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实施,并加大日常巡查监理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第4篇

**市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下辖11镇7乡,2018年末总人口68.38万人。有行政村(社区)220个,村民小组(自然村)2203个,农户113112户(除城市社区)。近年来,在省、保山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来抓,以“全域化、品质化”为目标,全力推进厕所建设和改造工作,进一步了保障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公厕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建成区约25.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城市公厕118座,目前建有公厕88座,其中2018年新增5座、改造5座,已全部建设完成;2019年建设任务为新建6座、改建4座,目前已开工8座。17个乡镇(除腾越镇外)镇区均建成2座以上公厕,共42座,其中三类以上水冲厕38座;206个农村社区或村委会均建成1座以上公厕,共411座,其中水冲厕319座。乡镇镇区、行政村水冲式公厕覆盖率均达100%。

(二)旅游公厕品质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来,新建旅游厕所16座、改建13座。目前全市共建成旅游厕所99座。2016年,火山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获得云南省景区优秀旅游厕所,热海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获得云南省景区特色旅游厕所。2017年5月,**火山热海公司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厕所革命“标准化引领”先进单位。

(三)学校公厕改造有序推进。我市现有中小学校196座,共有公厕274座,近年来完成水冲厕改造68座。计划2019年完成水冲厕改造34座,2020年完成水冲厕改造172座。

(四)农村户厕普及率逐步提高。通过项目带动及宣传引导,有效推动了农户自用卫生厕所改造。2018年以来共改造农村户厕25558户。截至目前,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农户约41258户,覆盖率达36.48%。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保障到位。一是高规格建立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机构,下设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住建、卫计、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将“厕所革命”作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点工作抓牢抓实。二是着力保障建设资金。通过“上级补助、市级配套、公司融资”的方式保障建设资金。近年来,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084万元用于城乡公厕建设(城市公厕新建10万元/座、改建4万元/座;行政村4万元/座);通过市级国资公司融资约750万元实施农村公厕改造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家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同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每户补助资金约0.4万元。三是建立督查通报机制。由市人居办、市住建局牵头,每月对乡镇公厕、农村户厕建设情况开展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对推进缓慢的,由市级领导约谈相关乡镇和部门。

(二)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一是城市公厕统一规划。将城市公厕建设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点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片区规划进行布局,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同步实施。2021年前,除继续实施好老城区公厕提质改造以外,计划在西山坝片区、城南片区建成20座二类城市公厕。到2021年,建成区内厕所密度达5.17座/平方公里,服务半径不大于800米。二是科学安排年度建设计划。编制了《**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2020年前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新建、改建和提升一批城乡公厕,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结合**实际,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城乡公厕抓提升、旅游公厕抓品质、农村户厕抓普及”的工作思路。对于城乡公厕,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重点抓好老城区现状未达标公厕的提质改造以及抓好西山坝片区等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近年来,累计新建城市公厕12座、提升改造24座。对于旅游厕所,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走精品化建设道路,规划在全市主要旅游节点新建、改建A级以上旅游厕所,其中2018-2020年计划实施48座,构建旅游厕所全域化格局,基本满足全市中期旅游发展需要。对于农村户厕,主要是通过项目引导、宣传引导、示范引导等途径,抓好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工作。计划2020年前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90490座,普及率达80%以上,有效解决农村户厕中旱厕数量较多、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低及少数地方无户厕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注重质量,明确标准。一是要求城市主干道、交通枢纽、商场、公园、广场、景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公厕原则上达到城市公厕一类标准,一般地段达城市公厕二类标准。二是农村公厕按照“清洁卫生、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改造建设卫生公厕,改造后实现有墙、有顶、有冲水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味。三是根据景区标准及节点位置的重要性,分类配建3A、2A、A级旅游厕所。四是学校厕所按照“蹲位够用、设施完善、洁净卫生、管理有效、彰显育人”的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应建尽建、应改尽改、校校达标。五是农村户厕以“水冲厕+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改造方式,无害化卫生户厕要求入户进院,有条件的提倡入室。

(五)多措并举,注重结合。一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传统村落、省级规划示范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先行先试。要求项目实施户必须配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后达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二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设有机结合。采用污水分户式处理设施(中国罐)、玻璃缸三格化粪池等工艺,有效减少了粪污对土壤的渗透和对地下水的污染。三是将农村户厕改造与居民建房审批相结合。在乡村建房规划许可审批中,逐步将户厕改造纳入审批内容,新增住房均要求配建卫生厕所。

(六)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坚持“提升质量、方便市民”原则,在保山市率先实行城市公厕免费开放。同时,不断健全公厕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提升服务水平,每座公厕均配备专人保洁和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厕卫生进行保洁,公厕管理部门不定期对每座公厕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加强公厕设施维护和保养,环卫站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对破损、缺失的设施设备进行修复和完善。通过以上措施,为城市居民、游客创造了管理到位、服务一流、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我市在“厕所革命”推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城市公厕分布不均、品质不高。根据城市公厕布置有关标准,老城区的公厕布局基本达到要求,城市新区建设较为滞后,距离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另外,现有的部分城市公厕配套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部分企事业单位及私人自建公厕管护不到位,卫生条件、管理服务水平较差。

(二)农村公厕管理不到位。近年来,我市虽新建及提质改造了一大批农村公厕,但整体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多数公厕因管护不到位存在“脏乱差”现象,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公厕水冲厕比例不高。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公厕274座,其中水冲厕仅有68座,占比24.81%。实现学校水冲厕所全覆盖需投入资金较大(4000万元左右)。

(四)农村户厕改造推进较为困难。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农户卫生观念淡薄,改厕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农户旱厕占比较高,实施改造所需资金数额较大(每户约8000元),制约了农村户厕改造进度。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规划,统筹推进。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厕所革命”与我市“五美一最”中的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村庄、最美庭院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厕所革命”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公厕合理布局、全域推进。

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公共厕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有了公共厕所才能保证人们不至于在城市的偏僻处解决问题, 从而保证了城市的卫生、清洁。城市的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一定要首先考虑到必要性, 也就是说要在闹市区、人员聚集较多的地方、车站等场所。其次要考虑到方便性,公共厕所应该设置在某几条街都等距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几条街共设一个, 而不能好几条街都不设一个公共厕所,厕所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不方便的厕所怎么能让人方便。再次要考虑到均衡性, 也就是说公共厕所应该覆盖整个城市的所有区域, 而不是只有闹市区才有, 厕所的位置选择要考虑到每一个街区都有,而不是许多街区才有一个。最后公共厕所要有鲜明的方位标识与指引标识,公共厕所的标识要较为明显, 虽然不能像广告标牌那样, 但是也要让人能在街路的指示牌上找到, 并且要让人沿着指示牌可以一路走向目的地。

一、全国公共厕所现状调查

一项来自零点调查和远景投资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公厕少难以满足需要,公厕卫生条件差,已是城市居民的普遍反应。而深圳、广州则在全国31个城市中,被评为最不方便上厕所城市的前两名。

本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全国31个大中小城市的3434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一)餐饮商店厕所比公厕有用。经营场所内的洗手间本来不算正式的公厕,但很多城市都要求经营场所的厕所对外开放,作为对公厕不足的一种补充。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准公厕”由于数量多,比较容易找,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人们出门在外如厕时的主要选择。使用过商场、商店内厕所者比例最高,达57.3%,其次是快餐店内的厕所(42.9%),然后才是公园或旅游景点内(40.6%)以及大街上(33%)的厕所。

(三)女性如厕等待时间长。此次调查中,有29.1%女性受访者反映如厕等待时间过长,而男性受访者中反映这个问题者比例只有16.7%。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如厕需要的时间更长,占用的面积更大。此次调查,还针对全国31个城市如厕难易程度以及卫生状况进行了排名,便利程度最高的前八位城市分别是:绵阳、牡丹江、宜昌、保定、天津、宝鸡、沈阳、长沙;反映最不方便上厕所的八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南京、郑州、大连、上海、北京、兰州。

(四)民意时评,公厕的感慨。民意调查让人感慨者有二:一是深圳、广州竟然在“最不方便上厕所城市”的排名中分居前两位。深圳、广州是没有钱建公厕吗?显然不是。说到底,还是有关部门的不重视。二是观念问题。公共厕所虽为人所必需之物,但人们普遍认为如厕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公共厕所的建设就被隐匿到了城市建设的后台。民意发现,进入“最不方便上厕所城市”排名的,多为大城市。北京、上海同样名列前茅。而被认为上厕所较便利的城市则是中小城市,这实在令人费解。

现代化城市建设,应该注重细节。要打破常规将女厕扩大,设计师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很多设计师们就是因为懒得做这样的算术题,便放弃了改变传统的想法。

二、解决城市公共厕所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生理需要公共厕所,也是重要窗口以此来反应中国文明程度。往往对于中国的公厕评价极低以前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缺少人性化设计,环境卫生不好。尽管社会文明的发展己经使得外国人看见了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公共厕所依旧是一个大的问题,在中国其他地方,急需我们解决问题。

因此,中国城市规划、发展需要考虑和重视的重要部分是公共厕所问题,是促进中国城市文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文明水平,关键是满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平衡。

三、公共厕所的建设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规划问题

如厕是人的一项基本的生理需求, 上至王侯下至平民百姓哪个也不能免俗。而且这种需求一旦来了的时候具有非同一般的紧迫性,这种紧迫性甚至要高过吃饭、睡觉、休息。所以在城市的适当位置规划建设公共厕所既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也体现了一个文明城市对人性的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 由于城市的寸土寸金, 更由于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我国的许多城市往往越是发达程度高的越是不容易找到厕所,这就造成了在许多大城市的如厕难问题。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可供参考,厕所可以修建于城市的地下部分,这样就既不占城市用地, 而且也不会污染环境,更不会影响城市的美观,只需要在街牌上指明位置, 在入口处留下明显的标识就可以了。这样也就使得城市规划者既不必耽心城市用地的不足更不必影响目前任何既定的规划。有的时候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法可以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城市规划问题。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公共厕所是城市的必备之物, 没有公共厕所或者厕所少或者是厕所的位置规划不合理的的城市, 其僻静的拐角处必定污秽不堪。可以说城市的文明、清洁都依赖于公共厕所的规划。

四、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相应的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夏商时代我国的城市之中就已经有了在城市之中分布较为均匀的厕所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专门针对城市公共厕所的《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其中不但规定了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规范与标准还特别指出公共厕所对于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服务功效。并且还强调了城市公厕的必要性, 而且特别强调在城市的广场、交通要道、车站码头、公共文化休闲娱乐场馆、旅游景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附近必须建设符合标准的公厕。并且还强调了公共厕所的密度问题, 在繁华的街道厕所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0―500米,如果是人口高度密集区则应为300米以内,在一般的街道间距可以保持在750―1000米等。还规定了公共厕所外墙的3米以内属于公共厕所用地,任何人不得侵占。在后续相继推出的《城市规划法》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也对公共厕所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规定公共厕所的原则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还特别提醒规划部门在对城市的旧城区改建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大力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由此可见, 公共厕所作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设施,无论从法律上,还是规范、标准上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上,即使在许多大、中城市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建造标准远未达到要求, 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被迫使用商场、酒店的厕所,造成诸多不便,有些行人一时找不到公共厕所,情急之下就在街头巷尾、犄角旮旯、树根墙角“ 方便”, 非常地不文明。而在一些小城市中, 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情况就更糟了。

五、城市公共厕所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厕所

(二)追求舒适性

舒适性既指公共厕所的外形美观、环境幽雅,也指其与环境之间的舒适度。在满足人们对舒适追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环境对舒适的要求。人与公共厕所,公共厕所与环境舒适和谐共处。

(三)人性化

公共厕所的环境以及一切配备设施都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也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甚至对于艺术的需求。厕所内有音乐、书画、香炉甚至沙发、书刊。它的功能已经不只是现在这样,更是人们休息、放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