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课程总结(精选5篇)

  • 电商课程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课程设置有很大区别,一些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较多,一些院校工商管理课程比较多,还有一些院校信息类课程比较多。混乱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及学科的发展。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 关于电子商务专科的课程…

电商课程总结(精选5篇)

电商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

1.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概况

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课程设置有很大区别,一些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较多,一些院校工商管理课程比较多,还有一些院校信息类课程比较多。混乱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及学科的发展。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

关于电子商务专科的课程设置的探讨,我们可以从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理解成四个字“电子”和“商务”,电子商务便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即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商务与电子。 即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类课程,另一类是电子技术类课程。

3.商务类课程

所谓商务类课程,便是和企业商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课程,为了总结出一个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企业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经济体系去理解,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企业是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在生产要素市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这样企业的主要活动我们可以认为是采购,生产与销售。同时企业为了组织它的活动,就必须要有人力资源,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支持,所以企业的组成便是人、财、物。

总结以上叙述,从静态的看企业是人财物的组合;从动态的看企业从事进销产的活动。所在,以此推论,我们又可以把商务类的课程,分成几类,一、人、财、物的管理类商务活动;二、采购类商务活动;三、生产类企业活动;四、销售类商务活动。

同时由于企业的商务活动会产生两个市场间物品与劳务以及货币与信息的流动,这个时候又产生了三类商务活动,即,五、物流管理活动;六、资金流管理活动;七、信息流管理活动。

而广义的电子商务便是对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所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懂得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管理,然后再研究通过现代电子手段来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电子商务的

商务类课程,细分为如下七类课程:(1)人、财、物的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2)采购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等;

(3)生产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生产运作管理》等;

(4)销售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

(5)物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

(6)资金流管及其电子化理相关课程:《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

(7)信息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数据交换实务》等。

4.电子类课程

所谓电子类课程,便是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我们可以这类技术分为四类,即一、信息存储技术;二、信息处理技术;三、信息交换技术;四、信息表现技术。其中:

(1)信息存储技术相关课程:《数据库技术》等;

(2)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网页与网站设计》等;

(3)信息交换技术相关课程:《计算机网络》等;

(4)信息表现技术相关课程:《网页与网站设计》等。

5.课程体系结构图

综上所述,我们把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细分,同时各个类型的课程之间有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的统一整体。为了把这几类课程的相互关系系统化的描述出来,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子商务专业各类课程在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个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从分散且混乱的课程体系统一到了这样一个系统性的体系结构图中。

图1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结构图

6.总结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图》深刻而全面的概括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四川;成都;611731)

参考文献:

[1] 沈洪敏.对电子商务定义与概念的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0期.

电商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CDIO;理论与实践;教学

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的兴起,双十一,天猫,网购等词语已经走进了社会千家万户。电子商务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作为是一个近几年蓬勃兴旺的行业,众多院校为了跟随时展,纷纷开设电子商务或相关的专业、方向。但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由于其实践先于理论,更新换代快,和应用结合紧密等特点,要想上好,上出效果,是一大难点。

一、教学背景

我校作为四川省的独立院校,先后在经管系和计算机系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作为计算机系的电子商务骨干教师,我承担了该门课的主要课程,并参与了该方向的课程设计。

我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如何将这门课上得有益有趣,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学以致用。按照本校一直倡导的CDIO教改精神,并借助相关政策,我在2015年底,申请了“电子商务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这个CDIO教改课题,并担任了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讲老师。主要面对2015级的首届计算机系电子商务方向学生,开展教学改革。

本次教改有3名老师,15名学生,全程采用教师领导,学生参与的方式实施。计算机系的朱荣申老师和经管系的孙川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教改项目。实践项目经过了前期调研、分析确认、人员招聘、研讨目标、组织分工、市场调查、进货开店、联合测试并试营业、组织营销和推广、总结与分析等环节。

从2016年上半学年,电子商务方向2015级的所有学生也按照学校安排参加我授课的“电子商务基础”这门电子商务学位课。同时以自愿和选拔结合,挑选我授课的电子商务2015级部分学生成为实验对象。参与的三位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组织他们形成团队小组,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的实践项目。期末,将实验对象和未参加的同学做对比研究。

此实践符合其他案例提出的:“创业项目”带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从整体上可划分分为三大模块:专业教学、创业实践和成绩考核。

二、实施情况

在2015年11月~2015年12月,三名老师进行该课题的研讨和大体方向的确定。决定由项目负责人在下期的课堂上以自愿为原则负责组织招聘学生,通过淘宝开店,针对校内市场进行销售来完成实践,并同时进行课程教学的观察比对。

2016年1~2月,三名老师各自在浙江、四川等多地进行了市场调研,分别对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和成都国际商贸城进行了实地勘察,并购买相应的样品进行试穿试用。

2016年3月,开始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理论授课,并招募部分学生组建电子商务实践的团队。和学生一起进行了电商实践目标、方式的探讨,最终拟定了电子商务的产品的具体种类和方向,并进行了教师的分工和岗位流程的制定。

2016年4月,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岗位职责的确定,组织学生进行市场的调研和准备,开始尝试进行网店的建设。

2016年5月,老师和学生按照岗位进入工作状态,初步实践团队协助,并开始整理各环节的流程,调查市场并汇总调研情况,进行测算。确定试营业的货物以及前期准备。

2016年6月,对网店进行优化和美化,对试营业的货物进行进货,制定财务、物流等制度和流程,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案。最终在6月19日,进行了联合测试,其后开始试营业。

2016年7月,正式开始开展多项营销推广工作,随着考试和暑假,学生工作基本结束。其后还分别在电脑端、手机、平板端进行了测试。

2016年7月~10月,教师进行项目的研讨,并将前期资料和学生情况进行收集,总结同期电子商务教学和实践同步开展的经验,并形成相应的论文。

该项目组织严密,有较多的文档准备,不完全统计,合计产生文档367份。该项目提前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分析,制定了调查表,跨越两个系,三个专业,合计293人参与了市场调查,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项目大多数工作交由学生制作,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学生自我发掘出了很多实践的潜力并完成了优秀成果。

三、教改成果

此次教改项目在2106年10月进行了结项答辩,顺利通过,并由系上推荐获得了学校优秀CDIO教改项目的表彰。

学生3~7月的实践参与效果在7月的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分析总结,情况如下:

学生对于实践有一定的积极性,在自愿原则上,全班54人,有20人报名,占比37%。

学生对于实践的坚持度较高,报名的20个人中,有19人参与了该项目,占报名人数的95%,有15人表现较为优异,全程坚持到最后项目结束,占参与人数的79%。

学生成绩比对,全班合计54人,将全程坚持参与的学生为A组,其他学生为B组,在相对应的教改科目《电子商务基础》这门课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30%)A组高于全班平均分9.71分,A组高于B组成绩高达13.45分。而加上考勤和平时课堂表现的总成绩中,A组平均分为77.22,B组平均分为68.87,全班平均分为71.19,A组高于全班平均分6.03,A组高于B组8.35。在总成绩80以上的前5名中,参与实践的A组同学占据了第1到第4名。不同样本组,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指导和激励效果明显。

实践对于课堂教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基本各章教学内容在实践中都有所涉及,多方面甚至是直接提前进行了讲授,参与者在相关工作经验上的知识点明显高于其他同学,并有5名同学在课堂上做了参与实践的总结发言,占全程参与者的33%。

参与者对于课堂兴趣明显提高,对于课堂的纪律和认真程度明显加强。

此次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对于设想的意图有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与思考

本次教改实现了四个目标:

激发学生热情;多地、跨系、校企合作;贴近创业实战,创造价值收益;兼顾教学和项目实践,实现了共同探索。

当然此次教改还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需要克服的困难:

一是学生的自动自发性还不够,需要教师全程督促,亲自指导;

二是由于利用课余实践,时间精力有所制约;

三是环境、资金、设备等资源还较有限;

四是教改思路还不够开阔,步伐不够大。受限于思路和其他条件,没有深度大胆的进行更新更高的探索,比如新颖的电商模式,是此次教改的遗憾。

五是科研教改对师生的制度性支持保障尚待提高,还缺少较好的激励条件。

六是校园师生缺乏商业的节奏和行动力,两者未能有机结合并达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电商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确立电子商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与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相结合。确立各项评定指标要进行科学论证,征得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同意。确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遵循的原则为:第一,系统性原则,每项评价指标都会在系统中发挥它的作用,因此,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时,要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而非只是看单个指标;第二,可比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各项评价指标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同时,各个评价项之间要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三,合理性和可用性原则,在设定各个评定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它们的可实施性,明确定义各个指标,使其数据采集实施过程较为容易,评定方法更加合理高效,评定结果能够确切地反映实际教学质量。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在充分理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师生建议,最终制作成正式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整理与检查,删除填写不全或不明的无效问卷,将资料编号建档,然后再根据研究假设,输入资料信息,采用SPSS10.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其中网络问卷134份,纸质问卷101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认真分析,从而更确切地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状况,不但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体系提供了依据,也使得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确立方向更加明确。据统计,入学前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很了解的占总数的3%,较为一般的占总数的41%,毫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总数的56%。这说明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据统计,学生对网络编程感兴趣的占总数的24%,对网页制作与设计感兴趣的占总数的78%,对电子商务方面的案例分析感兴趣的占总数的31%,喜欢网络营销的占总数的52%,喜欢物流的占总数的13%,喜欢市场营销的占总数的37%,喜欢图像处理的占总数的48%。据统计,学生在填写自己希望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时,选择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72%,其次则是贸易与商务洽谈能力,占到了总数的61%,希望提升自己营销综合能力和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2%和16%。有关教材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仅仅只有11%的学生对教材十分满意,对教材不满意的占到了总数的28%,其他同学满意度一般。这说明我们需要及时调整高职院校的教材,使其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适应性。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认为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21%,不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13%,其他同学只是基本满意。针对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调查,据统计,42%的同学回答有,58%的同学回答无。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其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对学校推出的核心课程的积极性也较高,对个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提升的能力也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丰富实训形式,以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实际应用技能为目标;第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企业实际操作训练;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可将企业中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引进至高职院校,使其定期开设讲座或授课;第四,可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多证书教学制度,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与体系设置

由于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性人才,因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十分重要。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社会需求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大对实践设计的重视力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学习的硬件环境。[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扩展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政治、高等数学等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个人素质都得到提升。核心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以及辅助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信息技术主要课程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动画制作、图像处理技术、Web编程等。电子商务主要课程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基础概论、电子商务案例综合分析、商务谈判等。统计学原理、会计学、管理学理论、市场营销等是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则包括动画制作、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流程操作、毕业设计、Web编程、电子商务师考证培训等。扩展课程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课程内容和知识面,课程涉及网络广告开发、ERP原理与应用、商务英语与口语、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等。根据上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外加综合实训部分,再结合多证书制度,可确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培育电子商务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财务及营销等。应本着以上目标和方向,确立其实验实践课、专业核心课与公共基础课,最后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以增强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立

在确定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项的权重时,我们采用了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此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3]该法主要是由评价人员组成评价专家组,再由专家组制定出权值因子判断表并进行填写,然后根据填写的判断表结果来确定权值。通过判断表的结果统计,我们发现,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其所占比重达40%,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所占比重各为35%,实践教学的成效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少一些,为25%。在教学条件下,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包括实训设备(所占比重为35%)、资金投入(所占比重为40%)、师资队伍(所占比重为25%)。其二级指标中实训设备的评价标准为,实训基地要有足够的场所和合理的仪器设备,并且实训基地里一定要有好的职业氛围,实训项目要设置合理,有培训站和鉴定所,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二级指标中资金投入的评价标准为,实习基地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实践教材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每年学生的平均实践教学经费足够。其二级指标中师资队伍的评价标准为,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并且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多,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外聘专家。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和教学管理(所占比重为22%)、改革建设(所占比重为63%)、实践实施效果(所占比重为15%)。其二级指标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为,制定有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学校实践设备仪表的利用率高,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管理,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践实验实训课时数安排合理。其二级指标中教育建设改革的评价标准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要以职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布局和课程设置要合理,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学校自编实践教材实用性高。其二级指标中实际实践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要有足够的实践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包含技术考级证和技能鉴定,要以职业特色为核心,实践教学方法突出职业特色,教学和考核要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4]

电商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经贸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的能力。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在高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现状,面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职院校以应用型职业岗位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特色。笔者一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许多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对于中小型企业要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中国网商生存发展报告》指出,中小企业十分需要电子商务人才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供的商务环境下进一步帮助自己。

目前各高职校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课程实践的安排普遍利用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结果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虚构业务的操作,但面对真实的互联网商业环境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实践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只站在专业建设的角度,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势必产生实践教学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的要求。因此,对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标准和课程总体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就是职业方向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性强。所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遵循“面向实践、面向应用、面向国内”的基本思路,把电子商务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作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修订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总体教学方案。例如本校将修订后的课程实践内容分为五大单元,分别是电子商务入门、互联网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网络营销。

2.注重实践教材建设

实践教材是帮助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重要工具。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实践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事物的发展,不利于实践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院校可以采用自编讲义的方式组织教师编写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增强教材的可实践性。另外,教师应注重不断提高实践教材的通用性和规范性。转贴于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对应企业提出的真实工作岗位,在真实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下,确立典型工作任务,使实践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职业世界。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进行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做到课内实验与综合实训相统一,实现实习实训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通过“工学结合”方式的课程教学与实践,实现电子商务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质的变化。

例如在“互联网商务模式”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认识比较B2C和C2C这两种模式。具体做法是由教师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下,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购物体验,通过真实的体验进行实践教学,并在实践后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感觉新鲜有趣的同时深刻的认识了两种模式。

例如在本课程的综合实训环节,结合阿里巴巴“明日网商”大赛,将原来的“电子商务模拟平台实训”调整为“电子商务网站搭建实训”。在该实训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阿里巴巴、淘宝、雅虎等互联网交易平台上完成网上商店的构建和运营及推广,最终的实训成绩由网店展示、实训报告、现场答辩几部分构成。该实训不仅综合运用了网络营销、商品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物流配送、网站策划等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观察、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

4.运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保证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在“电子商务安全”中“数字证书”的实践教学中,笔者综合运用了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和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师先安排学生到银行网点开通支付宝或网上银行业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金融服务;然后教师在机房给学生现场演示数字证书的具体使用方法,学生跟着教师边学边做,印象深刻;最后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把整个实践过程以ppt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分析。针对同一内容,结合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束语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校学生的现代商务知识和技能,向社会提供实用性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代红梅.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7,(6).

电商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650504)

摘 要:《电子商务概论》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主打课程,但在教学内容及结构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总结了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方法。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践比例、开展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向更加明确,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具备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29-01

《电子商务概论》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主打课程,随着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高校中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电子商务的组成内容、运行模式、基本操作等,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内容及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现有教材内容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虽然《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涵盖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原理和关键技术,学生应通过本门课程全面地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但课程内容中没有突出重点,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依旧很模糊,不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第二、传统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虽然《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涉及大量电子商务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理论知识,但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没有与实践相结合,那么这些理论知识也是单薄而没有意义的。

第三、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仅仅只了解了一些表象。通常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后都能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操作,但并没有让学生受到启发,也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针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使教学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一、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笔者在反复研究教材内容后,确定了该课程应该精讲的重点内容应该是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建立网络店铺及网络营销方法这三部分内容,所以笔者将这三部分的内容的教学学时从以前的每部分6个学时提高到了每部分10-12个学时,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EDI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等内容分别用2-4个学时进行讲授即可。这样的调整并不影响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整体认识,但又能让学生认清电子商务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第二、提高课程实践比例,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作为学生接触电子商务的第一门课,除了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状况之外,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相应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所以在教学结构中,应当提高实践的比例,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将课程的实践比例从25%提高到50%,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在“互联网商务模式”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认识比较B2C和C2C这两种模式。具体做法是由教师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下,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购物体验,通过真实的体验进行实践教学,并在实践后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感觉新鲜有趣的同时深刻的认识了两种模式。

第三、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加深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这门课程除了要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发展状况、相关操作进行掌握,还应该让学生具备一些分析能力,要让学生对电子商务内涵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商务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加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来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使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培养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电子商务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及容易发生的错误,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能深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从2010年开始,在从10级到13级的许多班级的教学中,逐步将以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用在《电子商务概论》的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对现有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永清.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 叶孝明,梁祺,郑四华.关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研究[J].福建电脑,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