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引言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其课程特点导致课堂管理难度大,课堂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改进,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5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相比较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文章结合高中生的阶段特点,总结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方案

1.引言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由于其课程特点导致课堂管理难度大,课堂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改进,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2.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案

2.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充足的课前准备是教师必须注意的方面。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前,对教材进行充分了解,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准备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避免出现因为备课不充分而导致的影响课堂效率的情况。教师应当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提前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尽可能地具体化。如在教授《网页链接的运用》一节内容时,教师通过提前对教材的研究会发现课后需要掌握的网页之间链接设置、网页内链接设置和E-mail链接的三个内容的异同点,它们可以利用相同的链接方法,区别只是在于链接目标不相同。教师对这些内容有了提前了解,教学目标就十分明确,带领学生重点掌握链接设置的方法[1]。还要注意网页内链接设置与另外两种链接方式稍有不同,需要事先设置书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这点并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

2.2创新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是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教师一味根据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而学生不管有没有兴趣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内容厌烦,更不用说高效率学习。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方面着手,减少一些单纯灌输知识的环节,增加一些互动式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相关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并提出相应问题,最好是与大家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课堂学习。如在学习Flash移动动画与变形动画制作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将本节内容与学生日常看到的动画相结合,播放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动画,为了吸引学生还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搞笑元素。学生在看到有趣的动画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迫切想要学习怎样进行动画制作,教师再进行内容讲解就会事半功倍。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如分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因为生源比较复杂,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也各不相同。在每个班级中,学生的个人水平肯定都会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一刀切”,造成水平较高的同学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水平较差的同学会感到非常吃力[2]。如在学习Excel排序及创建图表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现有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只会排序,不会创建图表,而有的学生排序图表都不会,教师就应该在上课前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排序,而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数据创建图表,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上所有学生都可完成任务,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有兴趣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还可以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带领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完成剩余的任务,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高效完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4合理的教学评价

合理的教学评价是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进行的有效保障和必要补充。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在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鼓励的方式。高中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以获得教师的再次表扬。教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业在班级内进行展评,带领大家一起欣赏、点评优秀作业。如教完Word自选图形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每人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名片,从中选取一些有创意并且制作精细的作业向全班展示并进行及时鼓励。还可以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安排有能力的学生做一些难度稍大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鼓励学生发现同学作业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同学作业的评价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3.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作为非传统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学案导学法 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精心编写的一种学习方案。“学案”的内容不宜太细,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材料,多提启发性问题,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解答,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导”上。而“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引导,通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自学行为,强化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设计学案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探究、知识小结和当堂检测五个环节。因此,编写“学案”时必须通过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学案。

1.学习目标: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活动。如《Excel图表》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在Excel中创建数据图表;掌握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的方法。

技能目标:图表的创建及设置;图表的美化。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寻找、追求、创造美的东西,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自主学习:将一些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表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基本构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学、识记、探究的过程。

3.学习探究:针对本知识点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巩固知识点,检测学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以实现理解基础知识之上的认识目标,并不断深化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枚举算法》,在学生已理解枚举思想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教案中设计了关于寻找1-100之间,个位是1,并被9整除的整数这样一题时,学生大多会这样考虑,通过for语句控制1―100进行变化,通过mod语句实现被9能整除,在考虑个位是l的时候遇到困难,所以我就以这个作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并让他们设计出完整的程序,设计如下:

For i=1 to 100

If right (str (i),1)=1 and i mod 9=0 then print i

next i

根据刚才的设计分析,他们是将所学到的函数知识,再结合枚举的思想,是从1到100一个数一个数地进行判断,以最终找到1-100之间的个位是1,并能被9整除的数。那能否将个位数直接控制在1,从1、11、21…91进行变化,再判断能否被9整除。学生根据我的提示,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设计改为如下:

For i=1 to 100 step 10

If i mod 9 =0 then print i

next i

对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展开,引导他们真正理解算法的优化在枚举中的应用,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4.知识小结:总结本堂课知识点。将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以简约的文字形式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十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准确、完整、系统地贯穿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定位。

5.当堂检测:本节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三、如何去实施学案

1.课前准备。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实施探究教学。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好问题,启发学生猜想与探究,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充分、更安全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excel公式时:①教师提出问题:其同学的各科期末分数分别如下,如何计算他的总成绩呢?②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进行计算呢,还是另有其他方法呢?③学生尝试:若用计算器感到有点麻烦,不太可能,试一下运用公式将单元格逐个加起来。④得出结论:Excel中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⑤教师引导出Excel的公式。

3.关注差异,层层递进。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迁移,从迁移到类比呈梯度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理解、层层递进到问题实质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飞跃。

尝试运用栏目习题的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在讲到《循环语句》时,我设计了四个梯度的问题:

(1)写出for…next语句的格式(知识点直接应用)

(2)写出通过循环语句对1―100进行累加?(知识点提升)

(3)对1―100之内的自然数分别进行奇数和与偶数和?(习题探究)

(4)循环语句能否实现1―100之间自然数中奇数的倒数和与偶数的倒数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总之,学案导学法的实施,使得教师课堂上唠叨的少了,课下思考准备的多了;课堂上学生耸着耳朵接受灌输的少了,自己干的事情多了,同时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多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应用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交流,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由于各学校条件各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发展。学案导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学案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精心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矫正反馈等,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主体能力性建构知识,培养个人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运用学案导学法传授知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用的学案必须科学合理,尽可能避免内容过细,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有价值问题。

2.学案导学法的作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案导学法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进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努力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完善教案,在一定课堂时间内讲授必要内容;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学案导学法,在保证教学效率基础上可有效简化课堂讲授,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进行个别指导,满足其求知欲;③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是学案导学法的根本目标,该教学方法可有效结合“教师教”和“学生学”,不仅能提高教学导学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实践

1.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前,教师将已编写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案同步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可明确学习重难点和目的,同时能从中思考并发现问题,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例如,教师在讲授Excel时,学生可对表格信息加工这一部分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增加表格数据加工知识。此外,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可指导其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制定良好的自学方法。在学习中,温故可知新,将新旧知识点连接起来,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可以合理规划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讲解信息技术重难点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自主由浅入深不断探索问题,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时,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同时对其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知识的积极性。

3.不断练习巩固并延伸知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大纲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生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可有效巩固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题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重难点,有效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以练习情况为依据,合理改善课堂教学方案。教师教学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从而触类旁通,延伸知识点。例如,教师在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的基本方式后,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表达图表数据,同时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

4.总结归纳新旧知识点间联系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应进行课堂反思。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通过反思,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新旧知识点间联系,以此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学生在掌握Excel知识后,可对其他办公软件中的表格功能,如Word、PPT等,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可以利用其特点,选择恰当的表格。信息加工具有一定规律,学生在分析、加工表格数据时,可对其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充分理解信息加工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数据;DM技术

一、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

教学档案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高校教学活动,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历史资料。它包括文字、图像和影像等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料。完善有序的教学档案对于改善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落实教学工作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所以,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都会在教学档案中一一体现,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都可以通过教学档案进行总结反思,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不断地推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档案就是教学工作改革发展的垫脚石,是不可缺失的历史积淀。

(二)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教学档案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最基础的素材资料,它包括建档以来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的物化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一方面要总结积极有效的经验,继续发扬;另一方面对于之前已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商讨,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重蹈覆辙。这些经验教训都是高校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三)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佐证

检查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评估最直接、最基本的考察环节,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水平直观的物化体现。教学评估过程中,相关专家通过查阅教学档案,以此对高校的教学能力做基础评估。如果没有完整有序的教学档案,那么高校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没有有力的佐证,任何空洞的说教都很难让人有信服力。所以,教学档案对于教学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档案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水平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管理,甚至制约了教学管理的发展。教学档案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着力建设一种电子教学档案服务平台,为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估等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查询和检索,实现教学档案的效用最大化。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不能实现上述功能,DM技术就是基于满足现实档案管理需要而发明使用的一种高层次的电子档案管理技术。

二、DM技术分析

DM是指在数据库的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潜藏的规律和其他较为隐蔽信息的技术。DM技术是一个特殊的信息处理过程,它融合了数据库、统计学和可视化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全方位地综合使用。DM技术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可以提高电子文件的处理效率,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DM技术是数据知识发现和获取的关键步骤,它在档案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分类、收集和整合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

(一)档案信息收集

DM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它的首要任务是信息收集,这是档案信息分类、整合和使用的前提和基础。DM技术信息收集不只是将相关数据放进系统,在其信息收集过程中它会进行重新描述。通过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建立对应模型,然后对比已有的概念模型和样本对象的差距。如果模型经历检测以高分通过,则可以作为相关标准。档案信息收集是一系列档案服务的首要工作。譬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已经录入了个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储存之后,新的用户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会自动与前面的信息进行联结,并将这种联结关系以一种新的信息储存代替过去的信息。DM技术相关程序将新用户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这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档案信息管理,同时也方便用户及时使用。DM技术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整合处理档案信息的前提。

(二)档案信息分类

DM技术的信息分类方法是根据数据的独特属性将其分门别类,在这个过程中,DM技术首先应该分析数据对象的属性类型然后才能正确分类。DM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可以实现用户的横向、纵向信息分类总结,将初始的用户信息分析提取,以形成方便使用的用户档案。譬如,DM技术可以在档案中完整地保存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等相关信息,而且根据这些原始信息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身份数据进行纵向分类,使得使用档案的人一目了然。DM技术还有一种强大的自动识别功能,它可以根据用户信息的搜索使用频率进行合理分类预测,使得档案使用变得更加高效率和人性化。

(三)档案信息整合

档案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对档案信息的使用,档案管理手段的优化也是为了更方便快速地获取档案信息。而DM技术在档案信息整合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有效整合档案已经储存的数据信息,以方便用户使用。原始档案信息的整合可以让原本的信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做到可视化、概括化、全面化,挖掘原有档案数据的各种潜在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分类整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在信息整合过程中,不仅需要DM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档案使用需要开发档案资源。例如,在档案信息整合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近几年的信息关联,以及拥有相同元素的档案信息关联等,使得用户可以以最快速度寻找到相关信息,并且可以获得提示,发现可能会用到的档案信息,提供给用户尽可能完整的档案信息服务。

三、DM技术在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一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DM技术应用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弥补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使得教学档案管理得到不断地优化升级,方便教学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DM技术应用扩大信息收集范围,优化管理结构

教学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教学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教学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整全面的教学信息资源,而教学档案管理技术又是收集这些信息资源的平台支撑和保障。教学档案管理者可以利用DM技术,掌握档案使用者的兴趣习惯,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不断地完善教学档案资源,收集以前疏漏掉的信息。DM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检索查询记录自动分析相关的资源需求,教学档案管理者就可以根据DM技术的总结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档案库结构,满足教学档案的使用需求。

(二)DM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效率

DM技术打破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使得教学档案管理更加趋于完善,大大减少了教学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将档案管理人员的琐碎时间进行有效整合,从各个层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DM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档案信息丢失的现象,也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定量化的方法,最终推动其顺利进行。DM技术应用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挖掘文件间联系,提高档案整理效率,而且可以减少查询工作量,提高查询效率。DM技术在档案查询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文件查询需要依次一件件翻阅,而DM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麻烦,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提高检索速度。DM技术具有自动索引分类等功能,可以把相关文件全部关联在一起。DM技术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自动分类编号,提高教学档案整理的效率。当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理档案资料时,如果DM系统发现错误和重复的信息等,会提示工作人员,有些完全重复的文件,DM技术可以自动合并删除。

(三)DM技术应用增强了教学档案的信息安全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实现对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极大地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档案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使得档案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各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

信息化技术为各类工作的高效开展都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再加上档案管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学校管理人员未从根本上重视这一工作,进而导致教育资金分配不到位、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不利影响。

1.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高要求。但从当前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有限。受传统档案管理思维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学习信息化技术时就存在较大难度,学习效率低下,应用能力不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1.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上来看,还是从管理体制的完善度上来看,其都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档案管理在教育工作中的关注度较低,且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各个学校的信息管理相对比较独立,信息共享不畅,这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降低。

1.4教育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系数不高

教育档案信息化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网络与学校或者是教育机构进行频繁的联系或者说是信息输送,传输的信息可能包含较多机密信息,这些机密信息应得到充分保护。但很多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在进行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若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盗取,将会给国家或教育部门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教育机构也是如此。在信息化时代,各教育机构都存在大量信息,如果利用传统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很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档案的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使用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保证教育信息处理的效率。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符合时代潮流且满足教育需求的,因此,加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必要。

3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树立对工作开展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保证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个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的统一化管理,使各个学校管理人员提高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科学分配教育资金,及时购进相关设备,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准备条件;最后,完善教育档案管理体制,实现对各个学校的统筹管理。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就必须打造出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首先,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信息化技术培训活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其次,建立考核机制,使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加快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帮扶制”“激励制”等方案的制定,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育档案管理团队。

3.3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能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是企业招聘人才时的一项重要依据,实现教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十分有益。首先,为教育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的标准。教育档案的数量较多、种类不一,如果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会造成档案查阅、编辑难度增大,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人员行为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能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防止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懈怠心理,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系数。最后,在对教育档案进行管理时,还应该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各类信息的交互提供可能。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但同时也使信息安全面临更大地挑战。因此,必须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化管理。

3.4提升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安全系数

首先,在进行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不断加强信息的安全程度和保密性。其次,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保证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最后,教育机构在传输保密信息时要慎重,保证教育机构内部的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相对隔离,杜绝信息泄漏事件的发生。

4结语

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学生档案信息,而且能有效降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我国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航.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失范”与相关对策分析[J].卷宗,2014(5).

[2]姬鹏华.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