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精选5篇)

  •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师: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我无法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你们有办法吗(学生或自己动手自主探究,或自由组合,合作探究)? 生1:我用纸条在杯口围一圈,剪去多余的,测量纸条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2:我在硬币上作个记号,硬币在直尺边上滚一圈,直尺…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教学反思 计算圆周长

片段一

师: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我无法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你们有办法吗(学生或自己动手自主探究,或自由组合,合作探究)?

生1:我用纸条在杯口围一圈,剪去多余的,测量纸条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2:我在硬币上作个记号,硬币在直尺边上滚一圈,直尺上的刻度就是硬币的周长。生5:我用线在圆珠笔上绕5圈,测量出线的长度,再除以5就得到圆的周长。生4:我们的方法最简单,我们把胶带上正好截下一圈,测量这段胶带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师:很好,大家用各自的方法测量出了自己的圆的周长,方法都很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么要测量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师画一个圆),怎么办呢?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5:直径。生6:半径。(为什么)因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呢?用你们量出周长的圆,再量出它的直径、半径,让我们自己在实验中寻找答案吧。

反思

数学学习的探究动力,首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内在需要,探究内容也应具有挑战性,从测量圆形实物的周长中积累了一定的操作基础,而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全部动起来,全部参加到学习体验中,尝试努力,以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挑战性问题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好胜心理,必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片段二

交流一下,直径分别是多少?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汇报数据,师板书:

师:观察这些数据,它们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想的?

生:直径变长,周长也变长,但周长都大约是直径的j倍。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逐个检查)……还真是这样的,那么3倍多到底应该是多少呢?我们把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求一下看看,除不尽的结果保留两住小数(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师板书比值)。这些比值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我看了课本,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叫圆周率,约等于3.14。生2:我们组给这些比值求平均数,等于3.15211428,所以我们猜这个比值大约是3.15。

反思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摸索中主动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测量,并对关系作出大胆的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计数器计算,验证猜测,而以所得的比值不完全为契机,再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能得到测量不准确的直接原因和用求平均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有人从课本上找到了答案,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学习活动的过程。

片段三

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早在2000多年前就算出了圆周率的周长是直径的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这个倍数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圆周率已经算到小数点后面2000多亿位,但仍然没有算完,这证明这个倍数是个小数。填写空格,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1: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生2:也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反思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漫长而艰苦探索的结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阅读有关圆周率的数学资料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数学家们崇高的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以此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片段四

师:黑板上还有一个圆,你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吗?怎么求呢?小组讨论一下,并说出理由。

生1:我测量它的直径。(用直尺量得20厘米)圆的直径是20厘米,而它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均等于3.14,也就是说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所以圆的周长大约是20×3.14=62.8(厘米)。生2:我来测量它的半径。(测量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是10厘米,所以直径是10×2=20(厘米),周长是20×3.14=62.8(厘米)。生3:有些圆不好测量,只要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不用再测量了。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

1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急于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当学生在发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此时教师要鼓励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成功,并树立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学生的创新,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发现者和探究者。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当学生已经知道周长的意义就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也能够用直尺测量出直线图形的周长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能想办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这一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并用自己准备好的圆片、毛线、直尺、软尺纷纷动起手来。接着说:“请你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由于受到这个问题的启发。学生都不局限于一种测量方法。他们还努力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先用毛线把圆围一圈,并在毛线上作好记号.再用直尺量出毛线的长度就测量出了圆的周长;有的同学直接用软尺在圆上围一圈.围出的软尺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有的同学先在圆上作一个记号,再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周,也测量出了圆的周长;有的同学竟把圆对折,用软尺量出圆一半的长度,再乘2,就求到了圆的周长;还有的同学受到了这个同学的启发,说还可以把圆对折两次,量出长度以后再乘4,多么富有创造性的发现,作为教师无不为孩子们的这些发现而惊讶。

3 教师要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样必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先出示了李老师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然后设疑“你认为李老师每天上班走那条路更合算呢?”学生马上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用手中不同长度的小棒,摆三角形并做好记录,在探索中自然的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尝试、实验、思考、总结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但能主动获取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4 教师要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探索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你能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新知识。测出必要的数据来计算他们的面积吗?”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走下座位,有的测量电视屏幕、有的测量课桌的表面、有的测讲桌的面、还有的两人一组测量黑板的长和宽,不一会儿,一个个答案就呈现出来。

5 教师要倡导反思性的学习方式

反思,是指回顾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是一个人能够进行创新的必备素质。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并持之以恒.让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当学习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如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反思“你是怎样准确的找到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的。”当一节课结束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如“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当单元或期中、期末复习时,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一单元或本学期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何关系?能用表格或网络图等形式表示出来吗?哪些知识掌握好,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当老师批改作业或者测验后.学生还可以反思“我这次错在什么地方,错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今后在做这类题时需要注什么。”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探究活动之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由于受“套花”游戏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先把学生每10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形,做套花游戏,每人套一次;接着每20人一组,围成一个更大的圆形,继续做套花游戏,要求每人再套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对这两次游戏的感受,并说出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从中体会到第二次围成的圆形比较大,套花就越费力,从而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

探究活动之二: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后,教师设疑:给你几个圆,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教师趁机让学生分组探究,寻求测量圆周长的各种方案。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探究出测量圆周长的多种方法:①有的学生用皮尺沿圆周直接测量;②有的学生用线绕圆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③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边缘涂上颜色,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得到一条线断,再测量出这条线断的长度;④还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若干个小扇形,将这些小扇形的弧拼成一条“线段”,再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许多测量圆的周长的好方法,教师一一加以肯定

探究活动之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前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你能用快速的测量这些圆的直径吗?同学们小组合作,通过学生测量、汇报、归纳出几组相对应的圆的直径与周长。教师设疑:观察每组相对应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先大胆猜测,最后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探究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还有的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学们的发现对吗?怎么验证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通过猜测、实践、操作、讨论,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想法: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首尾相接,依次围在圆的周围,结果还差一点才围满,由此说明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紧接着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样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也很轻松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很轻松的探究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探究活动之四:探究圆周长公式的巧妙应用

教学楼下有一棵粗大的古树,你有办法知道这棵古树的直径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课外实践,反复探讨,提出了不少好的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把古树砍掉,用尺子测量;有的学生提出在古树的树干钻一个空进行测量,但有一个学生的办法与众不同,他创造性的提出:根据“周长÷ 圆周率=直径”的逆向思维,即先测量圆的周长,再计算柱子直径的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那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猜想,亲历这段智慧的历程呢?

一、从无到有――让猜想在操作中萌发

猜想是通过对数学材料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而作出的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且具有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创新。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在学生清晰周长的概念,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这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学生缺乏猜想的基础,一时是无法得出正确的猜想的。此时,教师可通过一些辅的问题,为学生的猜想指明方向,提供猜想的“拐杖”。教师可出示圆形纸片(或物体),提问:“要知道这些圆形纸片(或物体)上圆的周长,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如果采用你的方法,需要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又该怎么使用呢? ”学生经过观察、思索、讨论后,提出方法:(1)用绳子、丝带、皮筋等量出圆的周长,再量出绳子、丝带、皮筋等的长度。教师及时建议:用这种方法测量,选择绳子比较合适。因为皮筋有弹性、丝带易断裂。(2)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3)用绳子量出圆的2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围成这个圆。如果不行,再量出3、4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教师肯定方法后,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再选择合适的工具,最后独立尝试、操作。显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少了一些“指令”、统一规定,少了一些暗示、传授,而学生多了一些自由选择权、独立尝试的自。针对方法(3),学生提出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3、4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因为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知识的关键。教师趁势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学生自然会想到: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大。所以,猜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而操作活动的结果,会让学生进一步猜想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或4倍左右。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从一开始的得不出猜想,到通过充分的操作活动,能结合操作活动的结果,利用已有经验,让猜想在操作中自然地萌发,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样基于实践操作的猜想,有根有据,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从片面到完善――让猜想在反思中渐进

一位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浓缩的数学发展史的过程,所以教给学生发现的过程,这样才符合教学规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时,必须要重视猜想的过程,关注它的循序渐进性。否则,学生在运用猜想后所得到的结论解决相关问题时,就会出现“我知道要运用刚才得到的某个猜想的结论,但就是不会用它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困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理解猜想后得到的结论,并掌握这些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猜想这个手段得到结论前,要注重设计猜想的情境。在学生简单地得出片面的猜想后,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逐步地去猜想,渐渐地完善,直至逼近最后的正确结论。这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此时,教师要耐心地等待,抓住契机,在关键处、难点处巧妙点拨。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教师出示了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有的学生猜测是3.00,也有的学生猜测应该是2.95、3.10……教师本想让学生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迁移思考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但教师马上意识到,如果在这时打断学生的争辩再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这些片面的猜想会适得其反,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知。于是,教师就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猜想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答案的?”这样巧妙地让学生暴露出思维的“盲点”与“误区”,同时,让学生无意识地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反思。

学生反思后,有的认为:因为2.953接近3,所以2.953≈3,但因为要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根据小数的性质,2.953≈3.00;也有的认为:因为2.953要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我认为应该看小数部分的第三位,千分位上是3,不满5,要舍去,所以2.953≈2.95;还有的认为:因为2.953接近3,但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十分位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满5了,要向前一位进1,所以2.953≈3.10。

……

听完发言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他们的猜想过程,结合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去认真地思考、讨论,哪一个猜想的方法是正确的。学生提出了不少的疑问:要保留两位小数,为什么要把它们先看成整数呢?运用四舍五入方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时候,要看省略尾数左起的第一位。那么求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应该看哪一位呢……学生在质疑和思辨中,逐渐掌握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从预设到生成――让猜想在冲突中升华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教师所预设的学生猜想与眼前的事实不符的矛盾、冲突。此刻也就是每个学生的认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过程。教师应及时地选准师生、生生互动中的生成点,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困惑,及时地对学生提出带有指导性的意见,并以此为资源,准确地加以升华。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提出“虽然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猜想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猜想偏离了教师的“预案”而回避、否定,而应巧妙地升华师生互动中意想不到的生成点。教师可通过立即引导学生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明确这个猜想是正确的。教师随即指出:这个猜想不但让我们知道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却是轴对称图形。看来,在数学学习中,具体的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中,当学生的猜想偏离预设的轨道时,教师应及时选择师生互动中所生成的有代表性的资源,组织学生辨析、评判,自主探索正确结论。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文章从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反馈探究结果等方面,尝试对一些问题寻求突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126-03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由此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

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的发展以最大的空间,要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把引导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学法指导有机结合,是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探索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一种多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为依据,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面,努力做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做好新课探究的准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感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积极进行思维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回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如:在设计《图形变换》一课时,课前创设以下情景:

师:亲爱的孩子,快瞧!老师带来了哪些礼物?(课件出示:由平面图形拼组而成的各种漂亮的图案,如:汽车、房子、轮船、小鸟、风车等。)

引入:这些礼物漂亮吗?想不想自己动手拼一拼?好,老师现在就满足你的要求,这节可我们来学习《图形变换》(板书课题)。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多个动态图案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巧妙地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世界。

学习新课前,铺垫激趣,抓住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带领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着眼于学法的迁移。形式灵活多样,着眼于“趣”、“实”、“活”,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制造悬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具体如下:

1、揭题提问

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一能够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能够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问。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些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没有关系?”、“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作用)?”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想及早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强烈愿望。

2、自学提问

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在接触新知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学生把认为矛盾的地方提出来,为进一步探究新知确定思维方向。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是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

3、尝试提问

即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提出问题。数学知识是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因此延伸知识和难度不大的例题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尝试,是其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四年级上册在教学除法需要调商时,先引导学生自学例题,列出算式272÷34,再尝试解答。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除数34看作30试商9,结果发现34乘9得306比被除数大。怎么办呢?学生在尝试练习中产生了疑问。

4、辨析提问

即对有共性的难点,对易混易错的、相似的概念、法则、性质等知识,让学生进行辨析,在辨析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二、组织自主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索、操作、实践、推理、归纳、讨论、总结,变“学会”为“会学”。第一阶段有了问题,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接下来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

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互相交流中。探索出各种知识。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怎样求圆的周长呢?下面我们借助学具圆片来研究。

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圆形纸片,你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吗?可以借助工具,请小组同学商量方法(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是用绳子绕圆片一周,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片的周长。

师:你能上来示范一下吗?大家觉得要想测得更准确要注意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们先在圆片上作个记号,然后把圆片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就量出了圆片的周长。

师:你能也上来示范一下吗?大家觉得要想测得更准确要注意什么?

生:(1)要做好标记;(2)不能滑动,要滚动,(3)要滚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测量的方法求圆片的周长,真棒!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3:我把圆沿着圆的直径对折几份,量出每一份的圆的弧长,再乘份数就知道这个圆的周长。

师:这些办法有没有什么缺点?

生:……

师:为什么呢?

生1:我们没有那么长的绳子,更不可能用滚动的方法。

生2:就算我们有足够长的绳子,可是量起来太困难。

师:看来用测量的方法也能解决,可是太麻烦,那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

生:计算。

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师:鲁班因为受到叶子割手发明了锯,牛顿因为苹果落地发现了地球引力,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回忆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猜想并形成了假设:计算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请小组同学合作探究方法。

生:直径和半径。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圆的直径和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我们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越长圆越大,那圆的周长就越长,圆的直径和半径越短圆越小,那圆的周长就越短。看来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关系确实很密切,那大家来观察,你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它长、宽之和的2倍,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倍数关系。

师:请大家观察,你认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多。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图继续让生说。

生: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半个圆周的长比直径长,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多。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达成共识,圆的周长一定比直径的2倍多,(板书:2倍多)那会比几倍少呢?或者接近几倍呢?

生猜并说理由。

师: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是几倍呢?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我们可以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用周长除以直径,算一算。

下面请各小组再拿出表格,找到每个圆的直径,填在第三栏,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把结果记录在表格第四栏中,除不尽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各小组完成后,老师把各组的表格依次放在展台上。)

师:我们测量的圆的直径都不一样,周长也不一样,请同学们来观察这些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都比3大。

生: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3点几。

生:都在3.2左右。(板书:3.2倍左右)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也证明我们刚才推理的结果是正确的,其实,在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3.1415926……,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圆周率)用一个希腊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不仅亲身体验了什么是周长,同时体验到测量策略的多样化,以及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向同伴学习,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以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1)观察——认识。即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并掌握某些知识(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较常见的橡皮、墨水盒、火柴盒、砖块、化妆品盒、篮球等物品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从而认识了解并掌握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

(2)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三角形和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通过拼凑成平行四边形等操作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 1/2、1/4、1/8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学生再通过比较发现了这三个分数相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算式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再得出结论。这一探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4)概括——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如:在教学2、5、3倍数的数的特征时,即可运用此法,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5)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如在学习了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通过类比和联想推断出9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三、归纳总结探究结果,引导反思探索过程

当前许多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但普遍忽视了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学习新知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把建立的情感的表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发现学习规律,归纳学习技巧。“鱼”、“渔”兼得。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探究所获得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挖掘学生巨大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经过学生提问、探究后归纳得出结论,再引导学生通过读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其内涵的理解。进而转入巩固反馈练习阶段,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随后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小结,适时激励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等评价手段对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参与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养成探究的习惯。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选择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把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参考文摘

[1] 王光明,范文贵.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原道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