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教育论文(精选5篇)

  •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应试倾向较重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学都在经受着传统的应试教育考验,这种人才选拔模式对我们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产生了影响。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教育,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开展各种名目…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精选5篇)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主体教育形式还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形式,利用黑板和一些简单的教辅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往往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掌握,甚至是记忆。在科学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到实验室做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很多学校设有实验室,但是利用效率并不高。学校普遍拥有的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教师使用过程中多数是播放PPT课件,而课件中也多数是教材知识点的概要,很少能利用多媒体去展示一些实验过程、科学史实等。

(二)应试倾向较重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学都在经受着传统的应试教育考验,这种人才选拔模式对我们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产生了影响。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教育,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开展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启发式、探究式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尝试,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只是走形式,在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育很难达到效果。

(三)未能充分发挥课外培养的作用

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培养,单靠课堂的教学和一些考试的辅助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课外的环境进行培养。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对此给与重视,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形同虚设,一些课外的科学培养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走过场、走形式,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

二、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实验课程设计

实验课是科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一定要利用好这一阵地。一方面要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保质保量的开展好实验课程。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设计需要进行创新,以往的一些实验安排多是机械性的,学生并没有学到太多,只是一些墨守陈规的简单操作,所以应加强探索性实验的比例,既要有单一学科实验,又要重视综合性课题实验研究,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要求,让同学们自己选择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案并得出结论。

(二)注重科学史教学

历史永远需要人类记住并进行反思,对科学素养的教育也不例外。在具体的科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科学史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相关科学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了解一些相关人物的历史角色,知晓他们在科学发现、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失败、迷茫、痛苦,以及他们为了信念而不断奋斗、坚持的执着精神。通过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典故,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真实,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三)关注STS教育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二、如何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注重“双基”,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

2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要明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在弄清“科研”和“素养”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其相应概念的内涵界定。

1.科研

科学研究的简称。《教育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为:指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在《方法论辞典》中,对科研的阐述是:旨在发现事实的、理论的新科学知识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认识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特点,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在《现代企业管理辞典》中,对科研的解释是:利用科学研究手段与装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奥秘进行探索,以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造发明新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和连续性。《软科学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予以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科学领域中有关探索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行为。《教育科研手册》的定义为: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中国学生管理大辞典》中,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本文中的科研是指教育领域的科研,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并对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中小学教师利用研究手段对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及规律的行为。教育科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

2.素养

国外率先使用“素养”这个术语是188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发行的教育杂志《新英格兰教育杂志》,当时“素养”这一术语是伴随着公立学校的整顿而问世的,意味着学校教育所处置的公共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认识观:一是静态论。强调素养是一种结果。如,《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定义为“平日的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领导学辞典》中对素养的解释是“素质和修养的总称”。二是动态论。注重素养的获得过程。如,《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杨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是一种养成”。三是过程和结果融合的观点。如,威利斯(A.I.Wills)归纳了素养概念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1)素养即技能;(2)素养即学校里传授的知识素养;(3)素养即社会文化的创造。张晓辉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中提到:“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孙宗梅在《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中结合《辞海》《汉书李寻传》以及英语对“素养”的解释总结性的提出:“素养是人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观念或态度上的特点,他们在素养的结果的描述中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

“素养”一词分开来理解的含义是:“素”即平时、平素,指时间上的经常性、延续性。“养”强调修养,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结合上述各家的不同观点分析,本文认为“素养”应该具有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含义,即素养是个人通过学习或锻炼,所获得的从事或开展一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是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3.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

对于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如,尤俊英与于忠海提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如对问题的质疑、敏感、探索,勇于突破常规,超越自我,能进行科研分析、总结,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等。赵清福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具有教育科研知识和认知结构,具有进行科研的特殊能力和科学品质”。杨丽在《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素质、修养,具体指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质、精神”。李倡平提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等。罗敏月在其硕士论文《文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中,将科研素养定义为:“科研素养是研究者通过学习或实践,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的出的品质”等。

C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或理论的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哪些基本要素?当前还没有定论,不同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基本要素成份的差异。如,韩立福提出新课程中的教师科研素养主要由教育科研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四方面构成。潘海燕与徐运国认为教师的科研素质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四个方面。尤俊英与于忠海等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包括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事教育实践的科研精神几个方面。李倡平认为教育科研素养由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构成。

综合各方观点和中小学科研工作实践,本文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应包括科研精神、科研知识、科研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具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科研精神――具体包括在教育科研过程中的科研意识、科研情怀、科研道德;科研知识――具体包括确保科研顺利开展的教育理论知识、科研方法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包括影响科研顺利完成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成果提炼能力。每个要素又各有不同的基本内容。由此构成了如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框架。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物理学;毕业论文;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刘婷婷(1978-),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孙海滨(1974-),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泰安 271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0GG0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5-02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11]

参考文献:

[1]Abdelaziz Abid.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IV/ifla70/papers/116e-Abid.pdf.

[2]Tingting LIU,Haibin Sun.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Modern Applied Science,2011,(5):227-231.

[3]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

[4]黄波,殷玉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设计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J].图书馆杂志,2010,(6):57-60.

[5]杨晓光,王丽娟,安秀敏.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运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93-94.

[6]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4):3-26.

[7]符勤.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89-92.

[8]戴艳阳,钟晖.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和毕业论文的关系[J].中国冶金教育,2009,(5):80-81.

[9]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49-52.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学视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一、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矛盾

科技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利益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利益面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各种问题:网络安全、人口膨胀、生态恶化、自然资源危机,核威胁等层出不穷,同时它引起的问题更深层次地表现在科技的快速进步与人文关怀忽视之间的背离所导致的主体性的失落、人的失落。在经历了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兴奋之后,“人们发现,代表着‘理性’与‘进步’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幸福与安乐,人类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和价值迷失之中”①。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等各种矛盾的加深,导致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社会问题的日益尖锐②。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二、人文视野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现状

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差。大多数人对于教育都存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倾向。正所谓“学而优则仕”,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当作通往上层阶级或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人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这是教育的生命基础,也是教育的生命本质。因此,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当前,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的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事业的发展

科学教育在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被看成为是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脱离了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的‘事物’”③。自然科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分开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在工业化初期极大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生存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能力结构过于专一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因此,更高层次上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过于专业化的教育会限制人才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对其终身教育构成障碍。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限制了人的本性的发展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着人们以经济利益为价值目标。因而,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各种科学课程的开设层出不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素养的分离是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我国当前的教育都分离成了两个板块。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呈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发展着,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作为一种“工具”进行开发,而忽视了人的本性的发展。当前教育的功利性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开始进行反思,由于专业化教育引起的人的发展单一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人类的知识领域分为两大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因而,从人文视野的角度来看,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构成有序的等级。当前,我国广大人民普遍上实现了最基础的生理需要等层次,对于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求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曾说,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④其出发点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主体性。教育要实现其生命关怀和人人都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之间和个人素养之间的分离。现在社会要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满足,这就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而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就必须实施具有生命化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⑤社会的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的。而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其次,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再次,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最后,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可见,教育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在教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引导着中国的教育的发展朝着更为“务实”的方向前进。当前,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更倾向于科学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点,而对于其文化素养的构建则被湮没在科学的浪潮下。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现在人们在实现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对于精神上的需要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在不平衡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人才素养结构的偏失,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在教育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民族精神发展的要求

自从人类大力发展科技以后,世界的又一重大变化表现在地球村的形成。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教育也在其影响范围之内。中国在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后就一直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步伐。因此,长期以来,为了配合经济建设,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忽视导致的我国文化上的落后,以及外国“自由”、“开放”“高科技”思想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国度国际化对于我国的民族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要重振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着重解决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模式问题,必须走科技与人文并重的道路。

四、从人文视角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几条途径

(一)从观念上改变当前的教育对于人文教育认识的误区

造成我国人文教育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家认为人文主义的文化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文化;二是与科学技术相比,人文不具有“生产力”。因而,在教育体系内,人们默认了科学教育及其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就此被分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性,但是就社会整理而言,人们对人文素养的地位还是存在误解。只有使大众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理解其对于科学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二)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于日常生活中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其活动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人才,以创造出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成果。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对于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文素养的趋势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准。科学素养的提升能够确保物质生活的质量,高水平人文素养又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将这两种素养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其知识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文化的丰富。

注释:

①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J].兰州学刊,2007,7.

②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J].兰州学刊,2007,7.

③MW.瓦托夫斯基著:范岱年等译.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求实出版,1982:29.

④杨叔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⑤百度词条[DB\OL].baike.省略/view/78452.htm.

参考文献:

[1]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宋剑,扈中平.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27).

[4]孟建伟.试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角度看[J].教育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