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锻炼工作总结(精选5篇)

  •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实践过程中,让我亲身体验到从事电脑硬件市场工作的艰苦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的实践生活,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收获: 一、对目前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市场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明确自己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这些知识不仅在课…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精选5篇)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通过短暂的的暑期企业实践,使我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加强了我的实践经验,同时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我不能说在短暂的40来天里面为公司做多少贡献或有多大帮助,但是对于公司安排给我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能够认真的完成,不求十全十美,但能尽量做得更好,争取达到自己与领导满意为止。在公司我的工作主要是事文件整理,电脑维护,以及利用电脑进行各种表格的处理等。工作中,我以能为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电脑维护和文件处理中的问题而感到自豪,并且能将我的专业课知识应用的淋漓尽致而觉得骄傲。我做事认真踏实,刻苦勤奋,尽管公司老板一次又一次地肯定和表扬我,但我知道我的技能操作知识还不够过硬,实际工作能力比其他同事逊色。

在实践过程中,让我亲身体验到从事电脑硬件市场工作的艰苦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的实践生活,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收获:

一、对目前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市场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明确自己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计算机课的教学及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挂职锻炼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需要一支学术素养较高、研究视野开阔、学术研究成果前沿、教学艺术精湛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技能这一“软肋”问题,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急需考虑研究的课题。我们如何解决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的提升挂职锻炼的成效,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增强推动力,需要学院的支持,需要高校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一、高校教师挂职到企业的必要性

笔者是今年年初被学校派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第一批教师之一,通过这半年多的挂职锻炼,对于挂职锻炼的必要性深感重要。

(一)开拓行业视野,提高个人专业素质。高校教师亲自去企业中进行锻炼,可以更深切的感受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工作风格、工作目标。通过对企业业务的处理,能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在企业所接触的业务中,都是具体的实务工作,这是与教学中的处理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企业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并不断在体验中来适应企业、融入企业,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驱力,现在的高校正在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建设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除了教师有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技能,我这里强调的“双师”不应该单纯的指“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而应该是“双能”,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要有技术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增强教师的实际的技能,通过“挂职锻炼”的形式培养教师的技术职业能力。

(三)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教以致用。教师进入到企业中,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实践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差距,了解到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各项要求,在实践中通过点滴的实习日记的记录整理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可以总结相应的案例,作为改进教学和完善教学的案例的司机材料,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效果,并且根据自己的实习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就业方面的建议,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

二、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现状

(一)企业不情愿接受挂职锻炼的教师。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这样“兼职”的员工,管理不好管,在企业工作时间短,有些挂职锻炼的教师长的多达半年,少的可能就几个星期,不管要不要付工资,企业也不希望这样的员工来这里工作。所以很多情况下,挂职锻炼的教师都是通过某种关系进入企业,在这个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自己的自觉性来管理自己,所以,企业对于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体并不支持,感觉是累赘。

(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中,岗位参与程度较浅。各个高校虽然规定的各种形式的锻炼形式,但是由于挂职实习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挂职期间并不是完全脱离高校,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有时不得不向企业去请假,这就使企业在安排任务时,不可能将一些整体性、规划性的任务给教师来做。所以一些教师在企业的挂职锻炼中无法正在的顶岗实习,只是做些协的、助理性的工作。企业的一些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挂职锻炼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不通、不会的现象,无法完成企业的岗位任务,有些教师只能到企业中进行观摩。

(三)挂职锻炼教师的工作状态难于监管。很多高职院校在“考核管理”方面采取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而企业考核旨在考核教师挂职锻炼期间是否遵守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则是不定期检查。学校检查的形式也多见于电话查询的方式,并没有对工作中的实际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具体的考核,而且学校与企业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学校既是要求企业对其教师进行某些考核也不一定可以执行,这就使得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完全是靠个人的自觉性来完成“自我监督”。

(四)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不高。尽管各高校规定了教师挂职锻炼可由学校安排或个人自主联系,而且挂职锻炼期间有不同的津贴补助,甚至挂职锻炼考核优秀的教师还有奖励等等,但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仍然不高。这里面原因很多,一是认为身为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职称评审难度大,参加挂职锻炼对于我职称评定毫无帮助,二是教师一直习惯于教师的作息习惯,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有很多的不习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无疑会增加很多新的压力;另外,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不是完全脱离学校所有的任务,除了没有安排任课任务外,其他的任务都要来完成,这相当于身兼数任,有时可能会感觉手足无措。

(五)学校的理念与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制度建设。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随意性强,缺乏有效组织、监控和保障措施。很多高校由教师自己寻找挂职锻炼单位,自己与挂职单位决定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的内容,锻炼效果反馈渠道单一,教师与学校半脱离状态;很多高校没有科学的教师挂职培训规划,缺乏与挂职接收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有效沟通和磋商,使得挂职锻炼实效性不强;高校还未建立挂职管理与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影响挂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挂职锻炼效果,随意性较大。

三、如何加强教师的挂职锻炼的效果

笔者根据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总结几点建议

(一)高校企业共建合作运行双赢机制。高校在与企业建立挂职合作协议时,应考虑到双方的资源优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校要从本校实际出来,根据市场需求、教师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通过实地考察,安排相关的教师与合作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另外,深入调研后,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工作性质,懂得企业现在需要怎样的人才,挂职教师能够帮助企业提供哪些服务,创造哪些价值,让企业想要接受教师们的加入。通过挂职锻炼最终达到高效、企业双赢的效果。

(二)明确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是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涉及面比较广,必须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首先,在进行挂职锻炼前,先进行岗位的在学校、企业中进行报批,将教师的相应的工资、津贴、奖金的管理与企业的考核进行挂钩,并进行考核。其次,教师在进行某个岗位前,要求企业给予适当的培训,毕竟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要求在短时间进行适应,必须有个过渡期,来进行调整。再次,对于在企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挂职教师,应适当给予奖励激励。通过几点措施的实施,促进挂职教师的参与性及有效性。

(三)校企联合,共同管理教师的管理锻炼过程。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多以个人在企业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如何确保挂职锻炼的有效性呢,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确定了挂职单位后,由企业、学校和挂职单位三方共同制定挂职锻炼方案。方案协议中可包括挂职锻炼的目标、岗位、任务、时间安排,考核标准,教师的责任,校企双方的职责等。恰当的安排挂职时间也会对挂职锻炼的的效果产生影响,以多长为时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挂职多上时间,是要集中或者分散,需要根据挂职单位的需求、专业要求、岗位需求来决定的,不能由学校单方来决定时间。在校企双方共同监管教师的过程中,挂职教师以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管理,遵守单位的考勤制度、履行所挂岗位的职责,参与单位的业务、学习等。如果学校某些任务必学有该挂职教师来完成的,应由学校出面与企业沟通,避免管理上的漏洞。

(四)增强高校教师的主动意识。高校教师进行挂职锻炼,还是要有教师来“唱主角”,高校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如何主动来完成挂职锻炼,而非被动的接受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的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顺利接受、对方单位能够热情接受,对不同层次的挂职锻炼,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对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在津贴分配、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倾斜;对到企业挂职锻炼缺乏主动性的教师可采取轮训方式等。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激发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挂职锻炼工作见到实效。

(五)加强高校制度管理,增加推动力。高校要做好挂职锻炼的人员选拔,完善高校教师的人员的选派机制,如,高校成立统一管理挂职锻炼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一年到三年的教师挂职锻炼的规划,对于教师的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实施,对于选派的老师的师德、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考核品评价,安排教师进行挂职;高校挂职领导机构,应与接收挂职的单位进行沟通,对于挂职教师的监管、考核等,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眼光制定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使其作到发展型、常态化,切实达到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笔者根据自己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推动挂职锻炼有效实施,通过挂职锻炼形式,推进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各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 的通知》(教师〔2016〕3号)中第四条之规定: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结合地区实际,现将教师参加实践锻炼(调研)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教师实践锻炼(调研)的重要意义

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人才需求,掌握最新生产工艺流程、前沿技术,收集整理企业典型案例、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实践锻炼(调研)促进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促进产教融合,促进工学结合。

二、教师实践锻炼(调研)的目标任务

1.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2.调研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市场需求,为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打下基础。

3.对接专业相关企业,增加学校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合作企业储备量,择优寻求校企合作。

三、实践锻炼的形式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专业课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每五年实践锻炼(调研)累计时间不少于10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

四、相关要求

1.结合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各职业院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各校教师实践锻炼计划(附件1),并按要求上报教育局。

2.根据岗位特点,合理确定锻炼(调研)内容。各职业院校2019年寒假下企业锻炼(调研)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比例不少于80%,人均调研时间不少于20天。专业课教师以进企业实践锻炼为主,同时开展相关方面的调研;公共基础课教师主要利用寒假开展社会调研,也可结合课程等参加实践锻炼。

3.加强对实践锻炼的管理与监督,确保锻炼实效。各县市职业学校、地直职业院校对参加实践锻炼(调研)情况进行自查;教育局结合各职业院校上报的计划不定期进行抽查。

4.程序要求。

个人申请---教务科审核---学校领导审批(附件2)---签订实践锻炼协议书---总结汇报

参加假期实践锻炼(调研)的教师结束后需上交《教师假期实践锻炼(调研)审核鉴定表》与调研报告等相关材料,完成深入企业实践、结交企业技术专家、结对引进企业兼职教师等任务。

请各职业院校基于上述安排,提前做好假期本校教师进行实践锻炼(调研)安排及相关事宜,并将具体计划按时报教育局。

1.2019年12月20日前提交以下材料。

(1)各职业院校上报2019年寒假教师假期实践锻炼(调研)计划表(附件1)。

(2)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统计表(附件4)

2.2019年3月1日前提交以下材料。

(1)《教师假期实践锻炼(调研)审核鉴定表》(附件3)

(2)调研报告集(各职业院校要汇总为一个word文档,并有封面和目录)

教育局

附件1:

学校教师2019年寒假实践锻炼(调研)计划表

序号

教师信息

计划实践锻炼形式

计划实践锻炼(调研)单位、单位联系人

计划实践锻炼(调研)时间(年月日)

姓名

联系方式

锻炼岗位

调研内容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联系人

职务

联系方式

起止日期

累计(天)

学校督查人:

联系电话: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

学历

专业

职称及职业资格证书

所在系部

职位

所授课程

实践锻炼(调研)单位

实践(调研)锻炼岗位

实践锻炼(调研)单位地址

实践(调研)锻炼起止时间

实践岗位

内容

调研内容

教务科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意见

学校领导签字(盖章):年 月 日

实践锻炼(调研)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年 月 日

附件2:

学校教师实践锻炼(调研)审批表

注:一式三份,一份学校留存,一份上报教育局。

附加3:

学校教师假期实践锻炼(调研)审核鉴定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学历

职称及职业资格证

所在系部

专业

所授课程

实践锻炼(调研)企业及岗位

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姓名及联系方式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

实践锻炼(调研)起止时间

实践锻炼内容及总结(不少于3000字,可加页)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调研内容及总结(不少于3000字,可加页)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实践(调研)单位岗位负责人意见

岗位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实践(调研)单位

意见

实践(调研)单位签字(盖章):年 月 日

教务科

意 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学 校

意见

学校领导签字(盖章):年 月 日

注:此表为实践锻炼(调研)结束后填写,,一式3份,本人留存1份,学校留存1份,上报教育局1份。

附件4:

学校教师信息统计表

序号

专业系部

所教专业

姓名

性别

族别

职务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性质

1

计算机系

电子商务

张三

教师

本科

XX大学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企业锻炼;对策

1 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意义

1.1 在企业文化感受上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入企锻炼可以切身体验会计从业人员的踏实、爱岗、肯干、敬业,有着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也感受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做事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这些能力和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2 在会计人才培养上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第一,熟悉会计业务操作技能,即熟悉会计业务核算流程中的资料装订、票据分类、会计分录、粘单等实际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际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在校期间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账务处理能力;第二,熟悉凭证传递流程与会计实务业务流程,可使以后的课堂教学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第三,提高会计专业能力,要使会计业务实践与会计理论结合,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分析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等财务应用能力;第四,检验所授知识的够用度与实用性,即检查平时所教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在专业前沿上能及时掌握、跟进

会计专业紧跟法律、政策的发展,会计业务核算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企业是对新法律、新政策的执行是最敏锐的,学校对最前沿理论、实践的接触远没有企业迅速,所以教学环节常常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只有会计教师到企业中锻炼,才能使会计教学跟上法律、政策及前沿理论的发展,才能掌握专业前沿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及时为企业培养出适用、有用的人才。

2 会计教师下企业锻炼不够原因分析

2.1 学校专业教师问题

一是数量不足。中职学校普遍缺乏专业教师,平时课务量大,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生师比偏高,很难抽出时间下企业锻炼,寒暑假期间必须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的教师培训,否则职称评审一票否决,另外,教师希望在寒暑假能好好休息。二是水平不够。由于财务政策调整快,教师多年来沉积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与企业会计岗位技能要求差距大,特别在制单、粘单、EXCEL应用、财务软件应用等方面亟需加强训练。

2.2 企业自身利益问题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实体,同时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势必会涉及企业自身的一些利益问题或商业机密。因此教师深度介入,企业要冒不利于自身利益或商业机密外泄的风险,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愿接受教师下企业锻炼。

2.3 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虽然大部分专业教师下企业提升专业技能意愿强烈,从教学一线走向管理操作一线,学校也认识到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单一的管理制度和僵硬的考核方式,教师下企业的岗位、内容、计划都没有明确,锻炼期间缺乏对专业教师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无法达成实践锻炼的目的,保证下企业锻炼的质量。

3 推进教师下企业的对策

3.1 建立政府和学校层面的激励机制和保证政策

从政府层面来说,出台建立支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经费政策和相关保证,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达到1:2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的规定配齐配足专业教师,确保教师下企业时间,同时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表彰和专项评比,对做的突出的合作企业予以奖励,让企业行业接纳教师锻炼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义务。从学校层面来说,明确教师下企业的政策和待遇,把教师下企业工作纳入教学考核指标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3.2 引入企业账务与人员,开展实岗训练

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等当中聘任兼职教师,并将企业账务中隐去单位名称给教师与学生练习,开展切合企业实际的实岗训练,真正做到契合企业行业需求的实践锻炼。一方面专业企业财务负责人和教师可以通过同备课、同授课,做到协作授课,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中财务负责人具体账务的编制,通过师徒关系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3.3 与学生同岗,确保教师下企业落到实处

根据目前中职学校教学计划,每个学期学生均有相应的下企业体验,专业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赴企业职业体验,在最后两个学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教师分批分层分时下企业,逐步推进。这样安排可以解决目前职业学校难题:第一,可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弥补现有师资不足情况下,作为学生外出职业体验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既可以保证教师下企业时间,做好下企业锻炼,又达成技能提升目标;第二,教师下企业有双重身份,一是企业员工,二是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现真正的教学教育实习,保证学生职业体验或顶岗实习质量。

3.4 实行任务驱动,做精下企业锻炼

明确专业教师下企业目标,教师带着任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实践锻炼,根据企业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教材开发、课程改革等。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真正“做精、做实”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对专业实践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双师”素质的会计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实账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颜炼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

企业锻炼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企业锻炼

“十二五”期间,湖北每年将组织1000名左右的高校青年教师全职到企业服务一年(简称“”)。目前共有武汉大学等74所高校的1011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首批“”人选。这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深入全省783家企业和153个基层事业单位从事岗位实践活动。他们将调研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科技人才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努力促成企业与高校的有效对接和联合。

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第一,青年教师把自身的研究兴趣和自身特长与企业技术需求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熟悉企业,加强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加行业会议,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和需求特点。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自身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通过参观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与企业合作的信心和勇气。青年教师要努力把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融入到高校重大项目中,结合到企业技术需求中,兼顾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要积极向有经验的教授咨询和交流,创造条件熟悉企业,了解本领域国际前沿,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和风格。

第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为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可靠的外在条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大多专业技术理论丰厚,但是专业实践技能欠缺,不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所以,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进一步熟悉企业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流程,了解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把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此外,通过进企业挂职锻炼,对于凝练自己的学术方向、发展学术兴趣有很好的作用。学会把握如何在基础研究中注重应用背景,在应用研究中加强基础积累,协调平衡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是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为培养目标,教师如果不到对口单位实践,很难胜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师下企业锻炼,了解了目前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就业状况,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掌握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返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能较好地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到企业实践锻炼所学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最后,通过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自身实践的方式与相关单位挂上钩,进一步让这些单位成为高校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的潜在单位”,成为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平台。

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存在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进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和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缺乏鼓励青年教师进企业的政策导向,不利于增强青年科技人员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应当有别于其它普通本科高校的考核办法,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素质培养,除了具备一般的教师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当具备与从教专业相对应的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尤其是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应当达到90%以上。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应当制定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

第二,校企合作机制需要加强。青年教师进企业,遇到企业方面设置的一些障碍,很难到企业一线去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企业实践的效果不尽人意。

第三,青年教师进企业的考核管理机制不科学。高校对青年教师下企业的管理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管理。青年教师下企业靠自觉管理,随意性较大。

第四,时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很多青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企业锻炼,很多是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去企业锻炼,时间也比较短,在锻炼过程中无法有效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3 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成效的措施

第一,制定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学习内容包括:学习企业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担任学生进企业实习的指导老师,协助企业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论文等;与企业合作承担横向应用性课题。

第二,制定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青年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规范对教师进企业的过程管理。针对对青年教师进企业是全脱产、半脱产等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第一,由企业提供的青年教师考勤记录。第二,青年教师在企业实践情况的考核:包括研发产品、申报的课题、获奖证明、调研报告及企业实践工作总结等。第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当选择与学校教学、科研结合较紧密的企业,保证教师去企业实践做到专业对口。

总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企业,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必须是真正深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和研发,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