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开学第一课(精选5篇)

  •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精选5篇)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第1篇

一、历史轨迹

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同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出版。至此,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的统一。

第二次课改(1953―1957):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建构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国又进行了以整顿、改进和发展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时的相关问题主要有:教学质量还很差,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都不够高,教学计划和教材还不够切合实际,小学五年一贯制实施遇到困难,片面强调学生毕业后如何升学。为此,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升学还只能是一部分。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一方面指出,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它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强调: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随即,我国一方面着手整顿和改进学制和教学计划,如重新制定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总课时减少等;另一方面掀起了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高潮。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的“一边倒”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经验成了我们的当然选择,以致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来改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借鉴苏联的模式来建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大纲、参考苏联的教科书来编制教材、教参等,一时成为时尚。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1957年初,随着我国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课改也告结束。

第三次课改(1957―1965):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又掀起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由于受当时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少慢差”的现象,且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中国实际,要进行“教育大革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来改革教材、改革学制。其一,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高中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科,增加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从而使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确立了正式的课程地位。其二,将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作为加快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各地纷纷进行了缩短学制的试验,有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或四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或九年或十年一贯制等。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中小学适当缩短学制年限的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原来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以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其三,将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以进行课程、教材从国家完全统一到局部多样化的第一次尝试,提倡各地方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学校可以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凡此种种,使第二次课改所确定的课程体系遭到全面破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又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再调整、再统一。如: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供12年制学校选用(因种种原因,修改后的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课改(1964―1976):调整未果,“”作乱

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虽然基本扭转了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的混乱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1964年初,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当年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为此,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对贯彻执行的指示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但是,随后不久爆发的“”,使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课改也陷入非理性的无序状态: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前“十七年教育”被整体否定,将以前国家统编的通用教材视为“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各省、市在“革命委员会”的组织下,自定课程,自编教材,从而使课程教材建设呈一片混乱状态;过分强调“突出政治”,教材充斥“穿帽戴靴”的政治性、革命性内容;片面强调联系实际,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将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其结果,教育事业受到巨大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2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曾试图做一些调整,但很快就被“”批为“复辟”、“回潮”。

第五次课改(1977―1980):拨乱反正,恢复秩序

“”结束后,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成为教育战线的当务之急。在1977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要编印通用教材。随即,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课程教材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成立“教材编审领导小组”,领导教材编写工作;重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编写中小学各科教材;确定中小学十年制为基本学制,制定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全日制中小学教材;确定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即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教材编写中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的原则。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第五套教材;1980年,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该套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特别是清除了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第六次课改(1981―1985):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改革。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课程设置及课时开设顺序与课时分配等,进行了新的整体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开始编写第六套全国通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并于1982年秋季向全国供应。1984年8月,教育部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以现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为基础,并吸收部分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强调我国初等教育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改革,并将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少年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作为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七次课改(1986-2000):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育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为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由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所有这些,为在我国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义务教育性质,实行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直接促动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8年9月,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初中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分开制定。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修订、改编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开始使用。1991年9月,经过试行、修改,国家教委又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改稿)》。此后不久,第七次课改中出现了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课程计划”问世。考虑到新修改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计划,结构复杂了、功能扩大了、某些内容的性质变化了,需要重新为这个原来称之为“教学计划”的教育指导文件命名。1992年8月,国家教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并在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中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与之同时,国家教委配套印发了小学9科、初中15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6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其中,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从而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第八次课改(20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酝酿始于第七次课改后期。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直至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和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掀起了第八次课改的热潮。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结果,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中促成了许多革新,诸如,用“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并首次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程教材研发上引入竞争机制,将委托布置与招标投标相结合;在教材的组织和编写上,注重从如何有利于“教”向如何有利于“学”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经过十年的课改,初步建立了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二、研究脉络

随着第八次课改进入总结完善阶段,人们在“十年回望”的同时,自然联想到前七次课改,以期系统研究、反思新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研究脉络大致如下。

第一,课改的内在逻辑。研究者普遍认为,关于“八次课改”的研究与讨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延续,因为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因此,课改的内在逻辑主要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所催生的教育政策变化,二是基础教育发展及其课程改革的历史延续。[1] [2] [3]

第二,课改的价值取向。如何为“八次课改”做阶段划分,以厘清其演变轨迹,研究者一般从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着手,但彼此见解不一。有研究者另辟蹊径,从课改的价值取向着手。例如,汪东、谢飞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总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五十年代属“重双基阶段”,六七十年代属“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八十年代属“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九十年代至今则属“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4]再如,查有梁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入手,将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归为“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归为“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5]

第三,课改的制约因素。课程改革虽有政府大力主导,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总是跌宕起伏,其中的主要缘由有: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6];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7];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8];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点[9];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10]。

第四,课改的老生常谈。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都声称删减了繁、杂、怪、难的内容,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汗颜:我们天天听说“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似乎负担比过去还要重。[11]再譬如素质教育――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12]

第五,课改的路径选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不仅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立场,而且决定课程改革的品质、逻辑与方法。郝德永认为,历史教训表明,简单化的“左”与“右”的改革道路,必将使课程发展陷入困境;只有超越“左”与“右”,从两极走向中介的第三条道路,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13]

第六,课改的系统反思。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14]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激赏。

参考文献

[1]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7).

[2][14]张荣伟.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3]赵长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汪东,谢飞.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反思[EB/OL].sne.snnu.省略/xsjt/jsjy/jxhd/lunwen/se062/062-11.htm.

[5]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6]王铁群.制度化教育视阈下的新课程实施[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亢利平.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三)――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明庆华.“新课改”:家长的难为与应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1]李炳亭.课改十年回望与反思[N].中国教师报,2011-1-26(6).

[12]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第3篇

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节目将于9月1日晚8点准时播出,不过有很多小伙伴不清楚今年的主题是什么,不知道没关系,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开学第一课主题央视_2020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希望你喜欢。

2020开学第一课主题央视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联合制作了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的2020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

节目将于9月1日(星期二)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并可在“学习强国”平台观看。欢迎各地中小学生收看。

2008—2019开学第一课主题回顾2008年,首届《开学第一课》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2009年,第二届《开学第一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展示了一台爱的主题班会。

2010年,第三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

2011年,第四届《开学第一课》,以“幸福在哪里”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2012年,第五届《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向大家介绍身边美。

2013年,第六届《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

2014年,第七届《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

2016年,第九届《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将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节目将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让孩子们在对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7年,第十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这份骄傲和自信,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2018年,第十一届《开学第一课》,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通过“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四个篇章,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创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孩子们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好地向未来出发。

2019年,第十二届《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带领同学们见证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

【扩展阅读】8月27日,教育部召开2020年金秋系列新闻会的首场会,为做好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将指导各地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

第三,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第四,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第五,大力加强线上教育教学。

第六,密切家校协同育人。

第七,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第八,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第4篇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范文第5篇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这一需求,开始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其中艺术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艺术院校第二课堂开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的路径和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实效;提升路径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它具体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又与第一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容否认的是第二课堂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艺术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在培养艺术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期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艺术院校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

一、第二课堂概述

(一)第二课堂概念

第二课堂教育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而构建起来的教育计划、内容、过程、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式,也可以说它是在借鉴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体系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第二课堂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平台的设置、教师队伍培养、教学研究以及教学过程控制和结果检验等方面的协调匹配,系统化与规范化,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途径。

(二)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

1、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在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仍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理论水平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则使学生实现了学习上的知行合一,并且第二课堂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追逐学术能力进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缩短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当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教育的活动时,可以充分结合在自己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联合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必然会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其次,学生还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通所学,打破专业课程的界限,积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亲身验证自己所学知识的正确与否,通过实践中获得真知。

2、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的新的要求,第二课堂的出现则恰恰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衍生,也就是说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内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课堂教育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则有效弥补了第一课堂这一教学的缺陷,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升华,主要是指在第二课堂中学生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除此之外,第二课堂利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还有利于学生找到创新实践的新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升华之处。

3、第二课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与第一课堂有所不同,第二课堂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一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英语、旅游、管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一特点是第一课堂不具备的;二第一课堂教育的开展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第二课堂则完全突破了第一课堂的这一局限,它具有十分灵活的上课时间,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自身需要来自由选择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上课地点;三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都是基于学生自由支配和选择基础之上的,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所以第二课堂可以说是张扬学生个性,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宝地,相比之下第一课堂则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三)第二课堂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单一的第一课堂教育是很难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的。所以开发第二课堂教育,十分必要。第一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基本理论知识教育,而第二课堂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其口语水平、演讲技能、组织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等人文综合素质。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具有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首先,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和动态发展的理念模式,并且打破了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较为固定的封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发挥,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第二课堂活动通常不受学科限制,参与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具有学科交叉、文理配合的特点,知识结构互补的活动形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欲望。

3、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陶冶学生情操

第二课堂活动通常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亮点之一,活动包括各类学生组织活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知识讲座、竞赛学习班等。各种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学社、英语俱乐部、健身俱乐部、舞蹈俱乐部、爱心学社、音乐之家等形式的活动弥漫整个校园,不仅活跃了高校校园气氛,而且带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得到了心身的愉悦和求知的满足感,在浓厚的学术和高雅艺术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艺术院校概述

(一)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1、思想活跃,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

艺术院校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普通院校有所不同,基于这一点,艺术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思维比较活跃,情感细腻,他们对于美的欣赏有着自己的观点,一般不受束缚,且他们的创造极具想象力,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前卫时尚。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探索上,以至于他们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这使得他们对于日常的生活琐事或是国家实事了解甚少,并且容易出现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低下的现象。

2、自我意识相对比较明显,崇尚自由

艺术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就决定艺术生独特的个性,因为艺术生经常要进行一个人的创作或是练习,长期以往,艺术生的自我意识就会比较明显,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十分在意自己的权利和隐私,不容许别人有一点点的侵犯,且他们极度追求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自由,他们渴望自己就像天空中的鸟儿,能够拥有自己广阔的天空,随意翱翔。但是其中所存在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由于艺术生过度注重自我发展和满足,导致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等都比较淡薄,且在行为处事上一般都比较独断和随意。

3、专业课能力较强,但心理素质较差

艺术院校教学的重点一般在于学生艺术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较少开展文化课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专业能力强而思想素质低的局面。部分艺术生心理很脆弱,以至于他们在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时,常常会产生抑郁自闭的倾向,进而诱发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艺术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性更强,因为其更注重艺术专业的教学和培养。艺术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院校所学专业一般是指艺术相关专业,如音乐、影视、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及艺术管理等七大学科。专门的艺术类院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是其在艺术领域上长久的积淀、丰厚氛围、最精英和非常的资源。而综合性大学包括众多专业学科,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其中就包括艺术类,但其专业性就不如纯艺术类的学校强。并且综合来看,部分综合类大学的专业考试难度较艺术类院校低一些,但是文化课要求会高一些。

三、艺术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发展创新模式探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教学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艺术院校在进行第二课堂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一问题。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有理想、有动力的黄金学习时期,在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需要有人适当的引导,并且需要有人挖掘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切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

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艺术院校第二课堂开展来说,也是如此。新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艺术生的健康成长,艺术院校必须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由于个性太强或是自我过于封闭,当他们遇到问题,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沉积过久,则会造成心理疾病。此时来自教师的激励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艺术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发展创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学校必须要重视起这一问题,积极健全教师鼓励机制,确保每一名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疏通和指导,从而解决问题,促进成长。

(三)第二课堂要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发展同步

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艺术也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大潮中,我国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第二课堂与时代的同步性以及其与学生发展的同步性。只有真正实现三者的结合,艺术院校的第二课堂教育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四、艺术院校具体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的路径和办法

(一)加强对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视

艺术院校必须把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到与第一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正式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当中,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例如:建立活动领导小组,指派专人主管该项活动。从教学计划开始就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教学任务安排到教学活动中。制定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人员配备等要素,从而做到在领导思想、政策和制度上重视第二课堂活动。

(二)提高各个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要与第一课堂一样计入教师的工作任务量汇总中去,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品评的重要标准。且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工作量的报酬应该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量的报酬保持一致,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组织管理者和辅导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使教师了解第二课堂活动在其他学校和地区的进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组织能力及科研能力的目的,这也是提高学校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此外,院校还要积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关行为予以鼓励。

(三)将第二课堂教育成绩计入学分

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现阶段,艺术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可以将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的成绩计入学分,这样一来,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有利于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建立,也能够对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能够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可以在正规的学分制管理下来开展。

(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且艺术生由于其自身特点,心理健康问题与普通学生相比更为严重。所以,艺术院校要想真正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就必须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艺术院校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是举办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等,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综上,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艺术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活樱是树立良好学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所以,艺术院校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例如,提高各个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将第二课堂教育成绩计入学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阳阳. 浅谈艺术类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基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实际工作情况的视角[J]. 黄河之声,2016,(07):57.

[2]王倩.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以Z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