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精选5篇)

  • 小学作文教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课程目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应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

小学作文教学(精选5篇)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言之有物;言之有神;求真;求异;求精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17-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课程目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应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本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神”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要言之有物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我首先从以下三方面来扫除农村小学生写作中“开头难”的心理障碍,消除了“言之无物”的恐惧。

(一)说真话就是作文

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难以读到课外读物,加之教学作文的方法不当,所以上作文课,学生就觉得无话可写,更谈不上对作文的兴趣了。面对这种现状,我引导学生“说真话”,效果颇佳。

如,教完《课间十分钟》一文后,我刚给学生们分析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我马上让同学们观察“从上课铃响”到“教师开始上课”这大约1分钟的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下来。结果篇篇形象生动。其中一位同学下课时忘了上厕所,铃一响他着急了,我引导他把自己刚才的“经历”先说出来,而后稍给予指导,再让他写出来。他写道:“‘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糟糕!我还没上厕所呢,怎么办?我扭头就向厕所里冲刺。啊!正巧与往厕所外边跑的王刚撞个趔趄。也顾不上说声‘对不起’,赶紧往厕所里挤。等我解完手后,来不及系裤子。于是,一边跑一边系裤子。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喊‘报、报、报告’时,同学们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哄堂大笑。”

这种方法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还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写事实就是作文

农村学生热爱劳动,看到的动植物多。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在指导学生的作文中,让他们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和“模拟形象”。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有关“熟悉的小动物”。我在给学生们念范文时,故意写了这样几句话:“天热得像着了火一样。人们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小狗也躺在树下歇阴凉,汗水从它的脸上流下来。我心疼‘这位朋友’,把它叫到屋里……”读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同学们一致认为范文中的这几句话既写出了天热的特点,更烘托出我和小狗之间的感情。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狗没有汗腺,永远不会出汗。而是对同学们的评价给予肯定后,让他们进行实际观察:炎热的夏天狗是否出汗?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才不至于出现“狗出汗”的笑话。

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平时注意积累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后来我们班的同学在一次全校的大读写作文竞赛中,写的题为《从“狗出汗”中得到的启示》一文,荣获一等奖。

二、言之有神

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笔下已经做到“言之有物”。我就接着进行了“言之有神”方面的训练。

(一)求想。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写一般水平的作文了,如果还停留在单纯的描摹事物的形状、颜色、用途或叙事过程上,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吸引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得越新奇越好。有些课文表面已结尾了,但深思却蕴意深长,此时教师恰当地因势利导,便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捷径。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的续写。先让学生们自己说:“青蛙跳出井后会怎样呢?”再让同组互议。有的同学经过整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青蛙跳上井――看到景物――再次与小鸟对话。教师就引导:怎样跳――景物的特点――对话的内容。让同学再次围绕重点词“怎样――特点――内容”来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续写。

通过续写,既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又培养了同学们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二)求精。就是培养学生在一题多做中精益求精。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作文有深造之法。文章一次作不佳,迟数日将此题目为之,必有胜境出矣。再作不佳,迟数日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击石一层,而玉又微见了明;又攻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

我在让学生作《钓鱼》一文时,就让学生多次修改成文。第一次,让学生回忆钓鱼的过程进行写作,教师没有进行任何评议。第二次,则是在实际参加钓鱼活动之后,修改自己的上次作文(在参加活动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然后,教师对两次作文进行了对比,学生评议,教师又稍微进行了指导,之后写第三稿。这一次,学生们大都写出了符合要求的作文。

总之,农村的学生并不笨。虽然作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古今中外,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验生活;写作水平;写作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找不到材料可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写,而且在作文中存在着内容空洞,雷同现象严重的特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否则将会无话可说,无病。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有利素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着重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出观察目的,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话练习,不断丰富作文题材和素材。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贴近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活动,实地参观走访等,强化学生的体验意识,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写作,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词句篇、朗读训练、阅读训练等,强化学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写作规范性和丰富性。当然,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佳句佳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心理特征和社会阅历方面的书籍、报刊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指导写作方法,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和写作训练进行促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创新写作训练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强化。首先,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的选择写作素材的观念,不能一味地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而应该注重自身的真实情感。其次,教师在加强学生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作文的人文性色彩。再次,教师要积极改变命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具有发挥写作能力的平台。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第3篇

化。因此学生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理解起来不是特别形象。特别是作文教学,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阅历经历少之又少,因此对生活

的感悟和理解十分局限,所以想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就比较苦难,因此本文从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素材、到写作内容的开发、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以及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等方面论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 感悟生活 表达力 写作情景设定 写作元素 阅读写作

一、感悟生活,发现元素

以生活为源泉,让学生会写作,西方有句谚语,想做好一件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学生们怎么找到写作的兴趣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去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各种元素从而经过孩子简单的思维加工以比较纯真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小学生的接触的范围比较窄,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也可利用一些生成的资源,作为写作的材料,也可以是学生自找的(这里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积累)。而教师主要从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与感知生活。

首先,观察是学生写好习作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才能感知事物,感受事物。教师应根据年龄段来可结合看图说话训练,指导孩子们如何观察一幅图或看待一件物品,要以怎样的角度来看,告诉学生事物不同观察的方式也不同。

其次,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指导他们认真观察自然界的景色或某些特定场合的人和物,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每个元素的特点,让学生感知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让他们观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有什么特点。在观察充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然后表述出来。

二、作文课题设计内容的创新

前文提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除了工具化的字、词、句等按教课流程走以外,其他内容应该“开放式”教学,特别是写作方面。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大多题材雷同形式单一,拘泥于《难忘的一天》《我最敬佩的人》等等,学生们根本没有写作兴趣。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作文设计理念陈旧也是其中之一。为了方便布置,方便讲解,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大都是众人一题,不考虑学生的写作水平差异和个人特点,要求都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形式的单一,题材的重复,绞杀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想象力,以至于学生觉得作文枯燥且程式化,渐渐地失去了作文的激情。

作为教师,应注重作文的情景设计理念,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开阔,易于下笔,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想象。新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这些崭新的理念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三、教会学生学会表达

能想得到,能说得出,才能写得出。想和说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就是只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就算选材再好,观察再细致,表达不明晰还是没有达成写作目的。一定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作文就是把想说的写出来,会说话就是会写作。可是语文教学中却存在严重的说写脱节现象:教师对作文本上的语病改得细致入微,但对学生平时口语中的句法或修辞等方面的毛病却忽略轻视。学生说且不能,怎么能写?所以,要把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每一处语病,当成作文教学工程中细碎而又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说话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必然会相应提高。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以教材文章为本,给学生讲解分析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运用的写作手法等。例如:有的文章排比句或疑问句的运用;有些文章的标点符号很典型;有些文章的结构分析;还有些文章的修辞方法和成语的运用等等,同时教师就应根据教学进度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学习过的文章,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

前一段文章已经提到针对所学课本的文章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剖析教学,加强仿写。其实这方面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涵盖量。时间上可以在假期或课余时间鼓励孩子们多看看中外名著,阅读相关读物。形式上可以带孩子们看影视作品或戏剧等其他表达形式来增加孩子们的认识和积累写作素质。

写作是没有捷径的,必须有充分的积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累生活感受,二是积累语言词汇,三是积累写作基本功。 而作为小学生积累语言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决定了将来的文学素养高低。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就小学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最简单的模仿开始

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已得到充分阐释,但问题是,模仿在学生看来,依然很难,依葫芦就能画出瓢来?模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模仿有一个前提: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这里有一个悖论,即连模仿都不会,哪来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照样子写句子。这实际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因为这不仅有一个句式的问题,还有一个内容的问题。没有内容,句式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怎样才会有内容呢?于是就自然转到生活,一切来源于生活。学生缺少生活,故而没有内容。那么,怎样的生活才是有内容的?学生平时的生活是不是生活?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学生的生活也是蛮丰富的,那这么丰富的生活怎么就说不出来呢?原来缺少的是表达内容的能力,如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呢?句式训练。实际上,正如我上面所说,我们让学生做的事不是太简单了,而是太难了,我们应该从更简单的训练开始,即简单模仿。

在作文教学中,什么是简单模仿呢?根据记忆写指定的范文,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质量较高的范文,让学生在熟读后,把范文的内容写下来,并尽可能地把细节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有一项硬性规定,即不准看范文,能写多少写多少。这样的写作学生是有话可写的,至于写到什么程度,一是跟记忆有关,二是跟表达能力有关。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会对写作有切实体会,甚至对如何阅读也有不一样的认识。写完后,再看范文,再写,直到写得比较丰满为止。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切实锻炼,表达水平会得到真正提高,这是务实的训练。当然,我们不能停留在此层面上,以后我们可以缩短学生看范文的时间,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和表达力。学生学会了表达,作文的关键问题就会解决一大半。

二、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文离不开想象,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正确的再造想象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想象。常见的想象语句运用方法有比喻式、夸张式、溯源式、再造式、幻想式、向往式等。如要求学生写作文《我的妈妈》,可从母亲的皱纹中想到这是岁月刻下的痕迹,想到母亲的含辛茹苦蕴含在皱纹与汗水之中。由此通过回忆想象写出具体事例,如穿上母亲密密而缝的布鞋,感到温暖一点一点渗上心头,母亲用她至高无上的爱撑起一把温馨伞,为自己遮风挡雨,等等,这便突破了一般的回忆记叙手法。

三、留心观察,写好日记

学生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及时地用日记形式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本中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的作文。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注重课内与课外,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就不怕没什么可写了。

五、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小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定向”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始

笔者认为,所谓的“定向”即确定这课的重点―因为目标明确,同学们就可以驾驶自己的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教学中,我们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后,提出学习的目标,利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学生独自定向,势必缺乏广度、深度,思维必定缺乏广阔性,思维的汽车也定将受阻。只有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合作参与定向,所定的“向”才具广阔性、深刻性,才具有学习、思维的价值。我们说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那么,定向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开端,它为学生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一)预习合作

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传统经典篇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

(二)课堂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三)课外拓展合作

课外学习情况的互检互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俗话说:“熟能生巧。”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中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这也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外我就指导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作业等)开展过“二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让同间相互合作,通过口头、书面、表演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足,并合作必进、提高。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要求学生在过第一关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学习后,请各组语文组长进行检查,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进、完善。对此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久而久之,学生间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就形成了一种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