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生 转专业政策 分析与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高校拥有了学生转专业的自,各校随之也相应出台了转专业的具体规定,大学生转专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各高校重要的教育管理内容。但现实中学生转专业往往受到很多限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如何根据学生转专业的需求,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转专业制度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转专业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自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择专业,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先河,其他高校也相继出台了转专业政策。作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近年来,大学生转专业问题仍然是高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放宽了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向学生扩大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社会学者杨东平认为:“选择什么专业本来是学生的权利,保证的是一种学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高质量的学习和研究。”
从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看,目前高校转专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实行转专业的学校和转专业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也因政策的放宽等原因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第二,转专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各高校相继出台了转专业政策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得学生转专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三,大学生重新选择专业趋于理性化。部分学生转专业不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热门专业就读,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自身动机的驱动以外,所关注更多的在于今后所学专业能否很好地适应自身的发展等因素。
但是,转专业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学生转专业了带来教学安排、教室安排、学分转换、学籍异动、学费更改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变动,给管理者带来了许多困难。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转专业具有“从众”性和盲目性,转专业后的专业不一定适合学生本人,转专业后学习压力大、学习无法跟上进度甚至最后不得不放弃。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学生转专业仍受到许多限制,比如转专业的时间限制、名额限制、学习成绩、高考成绩要求等,能够顺利实现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不高,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因为无法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而退学,通过参加高考重新选择专业,这无论是对国家的教育资源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建立良好的转专业机制,在公正、公开等原则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高校转专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视角下看高校学生转专业
高校学生转专业是随着社会发展、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和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而逐步显现的。
(一)社会视角下看高校学生转专业。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社会对专业的岗位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为适应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需求适时调整其所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是和他们的就业紧密联系的,许多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社会就业压力的杠杆要求学生适时调整所学专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有偿教育服务,从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角度看,知识成为可以购买的商品,学生就是知识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学生上学也可以看成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学生有对所学专业提出异议、更换所学专业的权利。
(二)学生视角下看高校学生转专业。
据调查,一般来说,学生转专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录取时被调剂到非第一志愿专业,入校后发现自己不能适应,所以想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考虑到以后就业时自己的专业不占优势,想转到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专业的概念比较模糊,选择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考上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的真正学习兴趣,才意识到最适合自己学的专业并不是所报考的专业,所以想转专业;四是考分不是特别理想,先进入一所较好学校的低分专业,进校后再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曲线达到理想目标。
(三)管理视角下看高校学生转专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在管理的决策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内容的适度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培养出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有效获取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当然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教育管理中关注和实现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三、转专业政策的利与弊
高校允许学生转专业的好处在于:首先,打破了以往“高考一锤定终身”的僵化体制,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主动,促进学风的好转,从而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其次,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高校允许学生转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发潜能,增加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配置。最后,学生转专业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改革,那些所谓“冷门”专业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赋予传统专业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内容,使专业建设和管理更加适应社会要求。
转专业之举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宏观上看,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专业间新的不平衡,有些所谓“冷门”专业如果完全放开,允许学生自由地转专业,就会面临“生存危机”。一些处于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冷门,这样势必造成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奇缺的现象。从微观上看,转专业学生过多,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转专业也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新的困扰。如转专业人数的限制,“想转而不能转”的那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心灰意冷。部分学生在成功地转专业之后,会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特别是学科跨度大的专业流动,由于基础理论的缺少,会增加学习与心理的压力。
四、几点思考
大学生转专业是由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若想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转专业所带来的弊端,高校就要从更深层面上进行一些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效果势必比通过转专业方式提高对专业的满意度会更好。
(一)专业思想教育。
从学校学生转专业的情况分析来看,许多学生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认识上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他们未能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有许多学生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仅仅把自己所学专业当作是谋生的手段。这使得他们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而对“冷门专业”则避之不及。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及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招生时期的宣传。在学生报名时,就对各个专业的设置、大体职业走向、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等进行详尽解释;其次是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稳定专业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的知名教授、优秀教师及企业界成功人士开展一些吸引人的、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该专业魅力的讲座,并开设若干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与价值、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使学生喜欢该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学习热情。
(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权,增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校已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自,能在批准设置的专业范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自主调整专业方向,但目前尚显不足。与高校主管部门相比,高校直接面对入学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比较迅速、客观,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把握也更准确,所以高校理应享有足够的专业设置自以发挥其优势。
(三)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本科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学历教育,即某种形式上的通识教育。这在美国早已是毋庸置疑的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育是在博士教育阶段进行的,硕士也只是一种专业教育的过渡期。我国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这导致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学生适应性不强,对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不利。未来的世界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会对各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其发展后劲如何,关键在于多学科综合知识基础的宽厚程度。因此,本科教育应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地淡化专业,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性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将来更高一层的专业深造服务。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加强通识课程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强化技能训练、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多方面智能等的功效,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支持。通识课程设置应覆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应加大通识课程的纵横跨越幅度及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目前,一些高校已实行了按类招生的改革办法,如北京大学除外国语学院外,其他院系在招生时不设置专业,而是等考生入学后再选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甚至是三年级后还可重新选专业。我校也在部分学院开始大类招生的尝试。
(四)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培养模式。
学校应主动探索、推行不同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步落实学分制,在学制、学科专业课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近年来,各个高校对培养途径都作了许多探索和思考,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多渠道的尝试,如实行学分制、双学位制、主副辅修制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要求。这样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兴趣及专业潜能,鼓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平衡与拓展,使得他们在将来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优势,而且省去了转专业的困难,使得高等教育更富挑战性与充实性。
参考文献:
[1]陈琼.转专业:大学专业想转就能转吗?[N].科技日报,2007-5-10.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二次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44-04
[作者简介]玉素萍(1973―),女,广西德保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建本科院校二次转型的必然性
(一)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国家对各地区本科教育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多所单科性院校(以师范类为主)合并升格,或一所多科性专科院校独立升格成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到2013年12月底,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达650所(含民办),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169所的55.6%。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满足了中国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幅提升。
如此大的增量,办学的效果如何呢?与数量不太相配的是,一大批专科学校升格变成普通本科院校后,仿效精英大学的办学模式,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其中的一个表现是近年来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犹如“夹心饼干”一般。据一家权威机构多年追踪和调查表明,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专业对口和行业稳定性方面普遍与老的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毕业生有差距;而在一些生产一线就业的毕业生的薪酬,甚至比不上高职类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教育层次提高了,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却高不成低不就,既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制约了个人发展。
而根据调查,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的增量主要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近日,教育部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引导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进行了部署。因此即使是创建时间还不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增量的新建本科院校不得不思考再次转型的问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广西从1999年起,通过专升本、扶持民办等方式,出现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这些学校1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毕业生,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全国其他省区一样,这些本科院校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因规模迅速扩大而投入不足;办学目标定位过大,难以落实;学科专业发展在设置方面缺乏创新,学科建设水平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缺乏高水平人才、流动性大。
这些共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一个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遇冷,能够反馈回来的信息至少包括这个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的水平上是与社会需求是有差距的,而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那就意味着难以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事实上近几年这些本科院校在招生录取时已经出现了生源不足、降分录取的现象,一些专业甚至被迫停招,令人担忧。可见,二次转型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7月8日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2020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90万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本科教育的50%以上的目标。[1]据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注重从高水平学科导向向社会及学生需求导向转变,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转变,要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更接地气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技能更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的人才”。[2]
当前,广西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筛选范围也已明确,包括11所本科院校和8所独立学院,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探索阶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二次转型的背景下,相对其他专业学科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看起来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学科,事实并不尽然。每一个人才培养体系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转型决定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要通过学科和专业定位的改革调整实现,而学科和专业发展又是由课程和教材来支撑的,这进一步决定了改革调整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3]所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不单是关涉到国家的顶层设计、学校的定位判断,更最终要落实到面向学生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中来。没有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模式的支持,没有课堂实效的提升,转型就是一句空话,无法真正地向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任何一个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所以也面临着改革的必然要求。
广西的新建本科院校或者升本时间不长,或者建校时间不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的课程体系从内容到方法的探索调整刚完成不久,甚至还在摸索过程中,如今又面临二次转型,因此会客观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和挑战。
(一)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
当年的部分学校从专科升级为本科,属于第一次转型,那无疑是对教师教学的肯定,来自社会的评价、生源的改变、教学经费的投入,大大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断推进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今的二次转型,大多数院校的目标是应用型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向是职业教育,这让适应了学术型教学的教师茫然了;而与“职业教育”挂钩,又有被降格的嫌疑,好不容易提升到了本科层次,又仿佛回到了与高职高专等同的位置,这让部分教师心生疑问,来自社会的评价更是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这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唯有当教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改革才会推进,才会有成效。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问题
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更全面,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学生必须修完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内的四门必修课,理论体系更完整。与教学型大学的要求相适应,学校对学生在基本理论掌握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体系上的“大而全”决定了灌输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只能更多关注问题的共性,而不突现对地方及个性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教学针对性受到限制。延续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转型后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学习评价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本科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核成绩的方法,而考核方式又多以闭卷的笔试为主,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转型后,这种考核方式与应用型大学定位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否相适应?
综上所述,面对二次转型,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原则和内容
根据原有的教学模式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转型后人才培养的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该探索的是如何在学科的完整性和知识的应用性之间、课堂理论教学和具体应用实践之间找到平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要在个人的学术发展和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指导之间找到平衡。改革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应该以理念的更新为先导,寻求更适合人才培养定位的方法和途径。
(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首先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进行法律教育,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这个目标不能因为转型而改变、减弱,也不能忽略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立场的要求。其次改革要符合本校转型的实际情况。我区面临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方向、教学特色、地域特征等都不尽相同,如果是脱离了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的改革,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所以,改革首要的就是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本课程、本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特点。
(二)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是“大而全”的模式。这种教材模式利于教学过程中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掌握,把握中央的政策方向但无法面向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在教材的使用中,可以将系统的理论模式整合转为专题模式,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制和应用,在把握好方向的基础上应更实用,更贴近人才培养的目标。[4]简单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突出“可用”“管用”和“能用”的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哲学部分为例,统编教材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模式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个理论组成部分,观点详而繁、多而杂。教师授课时必须先介绍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顺理成章地引出方法论意义,在极短的教学时间中极难取舍,而学生的反映却很不好,特别是三本的学生和体艺专业的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宏大的理论体系,思考回答问题基本还是“两张皮”,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针对这个情况,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了。可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为线索,总结出若干个重要的方法论要求,如“实事求是”“要把握适度原则”“要知行结合”等,以学生学习、生活、职业规划中需要的辨证思维方式和指导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再阐明哲学对世界本原及其存在状态规律的总结,按照“我们要这样思考――因为世界是这样的”的哲学教学模式,重点放在意义指导,而不在于理论的完整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际生活升华为理论总结,可能更适合这些学生的特点,教学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要在教法和学法上进行调整
相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在教学效果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型本科大学的教学,在知识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理论的传授占较大比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灌输是必不可少的。相应地,学生在课堂讲授中接受知识也是主要的学法。转型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要培养出更接地气的,善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就不能只停留在掌握理论的层面。作为素质教育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须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对理论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案例教学法、主题讨论教学法等都是效果很好的做法,当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还应该针对专业差异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要求,还应该针对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规划遇到的疑问。
与教法相对应,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消极地、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地、主动地思考,并为之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能否从“可用”“管用”升华为学生“能用”,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到实际的重要转变载体,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是否管用的重要途径。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比例在不断攀升,文科达到25%~35%,理科甚至达到了45%。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从课堂实践到课外实践,从校内实践到校外实践,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读,能走出去看,能抬起头想,能拿起笔写,能张开口说,这也是基于二次转型背景下定位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四)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创新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虽不完全对,但也不无道理。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会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会让学生更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法,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教法、学法在内的改革,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来配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强调理论掌握的闭卷笔试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具体内容、专业特色,探索如口试、调查报告撰写、艺术创作等创新型的考核方式,既突出对基本立场、基本理论的掌握,提升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又能兼顾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如口头表达、服务的理念和态度,对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分析和判断等。[5]
总之,在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改革深入全面铺开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要“未雨绸缪”,多关注全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多了解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根据学校定位和学生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寻求特色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做好舆论宣传,做好思想和方向的引导,切实支持学校实现二次转型。
参考文献:
[1] 翁晔.广西:2020年本科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本科教育一半以上[EB/OL].(2014-07-08).http:///newscenter.
[2] 关海芳,磨嘉.广西19所高校或转为应用型大学 让本科生“会干活”[EB/OL].(2014-06-06).http://.cn.
[3] 刘彦军,刘海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人才培养[J].决策探索,2014(4).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第3篇
一、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转型
众所周知,应用型转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为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要求越来越高,音乐专业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专业,也要与时俱进跟上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步伐,不断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音乐人才,以促进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所以作为音乐专业教学的主要者音乐专业教师,就必须基于应用型转型背景不断提高其音乐教学能力,以提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效率的同时,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1]。
(二)有利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在应用型转型背景实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必经之路,还是促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对该专业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有利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三)有利于音乐专业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
在传统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很多音乐专业教学老师都是直接考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就来教学的,有的则是直接从学校出来就进行音乐教学,导致他们严重缺乏音乐教学实践经验,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教学才能让这些音乐专业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但这样就会耽误很多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不利于该专业学生音乐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恰好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了音乐专业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
二、基于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学校层面的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1.建立健全音乐专业教学考核机制
第一,完善年终奖绩效考核机制,即除了进行音乐专业教学业绩奖励以外,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考核、教学科研考核;第二,建立日常音乐专业教学考核机制,即不但要对音乐教学创新进行考核,还要对日常教学中效果及精力投入等的考核,并实施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激发音乐专业教师自觉提升自己音乐教学能力的积极主动性;第三,制定相应的音乐专业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包括音乐专业教师的音乐教学质量、音乐教学规范性、音乐教学研究情况和音乐教学创新情况等[2]。
2积极搭建音乐教学实践平台
第一,地方高校要积极鼓励音乐专业教师走出校园,去社会上吸收新的音乐知识,并积累多的音乐实践经验,以提高音乐专业教师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及音乐应用能力;第二,地方高校要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为音乐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进而帮助音乐专业教师丰富音乐教学经验,最终实现音乐专业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三,积极建立高质量的音乐专业教师队伍,并對他们进行专业性培养,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教学专业能力及应用能力;第四,开展更多音乐教学活动,为音乐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音乐教学科研机会。
(二)教师层面的音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1.要加强音乐教学学术研究的开展
第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香瓜的音乐学术研究,或者延着自己所擅长的方向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进而促进自己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二,音乐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音乐教学观念,要更加注重自己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方面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转化成高的音乐教学能力;第三,音乐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发挥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及管理能力,以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观念吧、优化自己的音乐学科知识、改进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及手段,最终达到自己音乐教学能力提高的目的[3]。
2.要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
第一,作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对整个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所以为适应不断发展的音乐教学,音乐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这就决定音乐专业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第二,音乐专业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发展,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所以音乐专业教师要树立自身学习意识,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
3.认真书写音乐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现时代最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思考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教学能力评价方式,对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重大意义,这要求音乐专业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定音乐教学反思内容,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等;第二,通过对音乐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及教学结果,来判断自己的教学水平及能力,如某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结果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基本理论知识,但对于操作性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思考了解到,自己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方法还有待提高,让这位音乐专业教师在下一节音乐课中增加了实践性音乐课程,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第三,待每一堂课都教学结束后,音乐专业教师要认真总结每堂课的教学经验,以不断发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不足,进而及时调整和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最终促进自己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4]。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第4篇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划分一定的层次类别,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从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源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②非临床医学本科的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其中主要包括:a.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毕业(如影像医学、检验医学等);b.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中医类专业毕业;c.护理学专业毕业等。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以及专升本毕业。④非临床医学专科毕业以及专升本毕业。除了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外,以上第②、③、④类来源的学生都可以定义为临床医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完善培养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以生为本、强化实践、质量优先。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必须首先掌握学生的特点。相对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而言,跨专业学生有其特定的优势,在转入临床医学学习时,可以在新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其之前的所学,发挥其所长,具有专业交叉的优势,形成知识互补,但有时又会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到新知识的接受;另外一个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劣势,也是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这部分学生其临床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临床专业学习。形成原因:①入学前所学专业不同,原开设的课程与临床医学有差异,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医学仅部分交叉,其掌握的临床医学系统知识相对较弱;②部分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会选择放弃临床实习而全身心的投入理论学习,特别是部分跨度比较大的应届考生,由于考试科目与所学科目的差异,很多时候要从头开始自学一部分临床医学知识,造成临床实践时间减少;③由于跨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其学习的内容、培养模式及教育理念和临床医学均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在转入临床医学学习时适应期较长。
2改进措施
要解决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必须在兼顾整体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下,抓好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
2.1严把招生质量关,建立基于实践能力考核的研究生入学评判体系
目前研究生的招录模式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的考评为主,这种招录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能较快较好地适应临床医学实践工作,如果招生时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必然会给后期的临床实习培养带来隐患,学生不能完成临床实践任务,甚至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在招录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考核方式可以参照执业医师的考核要求,利用实例分析、上机操作等多种实训手段,有条件地采取结合“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方式来对考生的医学实践操作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科学评判,确保招生质量。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则要考虑其特殊情况,在确保临床基本操作考核合格的前提下,结合其所学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察,同时可以适当放宽待录取专业要求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求。
2.2分类制定培养计划,整体与个体相统筹
在考虑到整体的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下,结合转专业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培养体系。对于医学专业毕业的非临床专业毕业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医学相关知识,在开设课程上可以考虑与临床专业学生一起学习,同时鼓励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适当选修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对于非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包括中医系列和护理学等毕业的考生,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其前期所学学科的差异,必须有重点的增加相应的医学课程,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①加开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课;②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在校本科生开设的相关医学课程;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学校同时要增加投入,一方面鼓励本校教师开设适应实际需要的网络课程,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其他网站的学习给予一定的资助。对于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其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尽量在不影响学校开设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为主,并要求取得相应的学习证明或成绩。
2.3建构临床轮转实习体系,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
考虑到大部分跨专业的学生特点主要是其理论基础强于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研究生进入专科实习前必须进一步强化其整体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建构适应研究生教育的临床轮转实习体系,通过重新进行临床轮转实习,使学生构建起更加完整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提升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考虑到研究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临床轮转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考虑安排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除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外的全医院的临床轮转实习,并加强出科考核。通过临床轮转实习,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整体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经过临床培养、考核合格后才允许其进入专科培养,该临床轮转实习体系也可以对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开放。
2.4强化医院统筹管理,构建协同带教体系
与学术型研究生的“重科研、轻临床”不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会出现“重临床,轻指导”的现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监督和培训工作重视不足,有的导师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管理和指导。学生会被要求参加繁重的临床工作,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研究生从事的只是最基础的如病历书写等工作,对于比较专业的内容得到的指导和操作的机会较少,达不到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的。特别是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如果纯粹靠其自身在临床学习摸索,不仅效率低,甚至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其他后果。在专业学习方面,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率,研究生除了自己的导师以外,医院或科室要抽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为人师表的一线医师组成带教导师队伍,协同指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研究生的专科学习管理到位,并及时与学生的导师进行交流反馈,对学生专科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并出具考核意见,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依据;医院或科室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带教效果好的指导小组成员在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5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将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体系 建构
[作者简介]赵辉(1975- ),男,安徽泗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MSZ007)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1C01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31-03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最鲜明的特征。高职人才培养对象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基层劳动者,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从职业岗位需要,传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在校掌握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纪律和职业能力,以社会的职业需要和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为培养取向,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性。
2.应用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尤其强调应用性职业能力、岗位操作技能和方法技巧,高度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这不仅体现在具体操作方面得心应手,而且在经验积累方面熟能生巧。高职人才培养应以学生岗位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实用性教学特征。
3.复合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急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能力和人的发展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职专业的一技之长,还应掌握相关知识和动手能力,以及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知识,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以适应职业岗位和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变化,以及转业转岗的需要。当今人才需求和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和不定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特征。
4.区域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般来说,高职教育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坚持自身文化环境的特点和个性,这构成了高职教育强大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区域性特色,高职教育就会失去个性;而没有开放性,地域性就会变成保守性、封闭性和落后性。高职教育既应突显区域特色,又要保持开放性和时代性。
5.开放性。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多方资源,才能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与社会、市场、企业紧密结合,形成稳定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吸取职业教育所需的资金、项目、设备、场所等硬条件支持和工商、财务、管理、经营、法律等方面知识,以及公司运作的相关经验,甚至获得社会资本等软条件支持。高职院校应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教育资源,展示办学成果,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开放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习和实验、实训设备,让学校和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实施管理。
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以能力为主的企业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材编写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后,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统编教材,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统编教材具有理论性高、政策性强、体系完备、逻辑严密的特点。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思政课教学体系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环境更为复杂,教学难题较多。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既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定度,又要以专精和新颖为标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一体化。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对高职学制、学生层次、文化传统等都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职教育要创新培养模式,“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积极营造工学结合和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类型和教学规律,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方式,科学安排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对思政课教学必将产生巨大冲击。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弱化理论体系,灵活运用教材,增强教学实用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
1.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构建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于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从知识的理论维度和传授特点看,定位于大专层次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既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定度,又要以专精和新颖为标向,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注意知识的渗透、融合、转化和更新,打破专业教育模式的封闭状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一体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管理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帮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变革所需要和高新技术发展所要求的优化性知识结构。
2.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一是基础性。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提高基础上的,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人的整体素质来保证和实现。但高职教育由于“先天特性”(缺乏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等被忽视,校园人文精神匮乏,严重制约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思政课教学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业务培训与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真正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双向性。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规定高职教育具有双向性。体现在职业教育应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教学计划、组织和实施应由专业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即培养主体双向性;整个教学过程应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相统一,即教学过程双向性;教学内容应由校内课程和工作经验组成,即教学内容双向性;学习环境应由学校课堂和工作现场组成,即学习场所双向性;教学评估除了毕业考试外,还应有从业能力及社会评价,即考核评估双向性;受教育者既是学生也是学徒,即教育主体双向性,彻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一致性。三是针对性。作为职业性的定向教育,高职教育从职业岗位出发,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构建,思政课教学必须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实训实习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将教学活动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纪律和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集约性。思政课教学必须与其学制、培养目标、学生层次一致,要坚持“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做到少而精,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度,精选能够为专业课服务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内容。坚持专精和新颖的原则,既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又要注意知识的渗透、融合、转化和更新,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变革所需要和高新技术发展所要求的优化性知识结构。
3.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第一,重塑教学内容。对高职教育而言,思政课程体系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突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思政课教学和改革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安排学校课堂教学计划和企业顶岗实习计划,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有效结合,将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有机融合,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即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方面,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组优化,精选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的,及时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关注“热点”,准确把握课程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系统性和针对性、知识性和思想性、深刻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另一方面,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聘请院内外的相关领导、专家、各行业的模范人物结合教学内容作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等,挖掘实训实习中的教育资源,将知识学习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以项目为依托、以科研为基础、以立体化课程建设为手段的教学体系。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不仅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且承担着大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任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和谐发展,是教学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一方面,要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现代化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构建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和校企合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突破实践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上的限制。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共享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表现力、重现力、感染力,实现教学过程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另一方面,要按照“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按工学交替型或工学并进型的方式进行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合作,实施教学,充分挖掘实训实习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实训实习基地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顶岗实习中,在掌握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工艺流程和工作经验过程中,主动培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企业和社会需求“零距离”,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第三,提升教师能力。教学体系构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等具体情况,能动地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的整体化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三大能力,即把握力:在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转换中,把握统一性与特殊性(主体性)辩证关系的能力;建构力:在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思路的能力;适应力:在教学体系到认知体系转换中,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可见,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整体能力,是构建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关键。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改革与管理,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与师资社会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兼职聘请、企业实践、岗位培训、挂职锻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成一支改革创新、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工学结合”复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第四,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方法上,尤其是在人才质量观上存在根本性差别,要由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的知识质量观向以“知识、能力、品格、素质”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质量观转变,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价值与行为导向应由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由单一评价指标向综合评价指标转变;由单纯的知识考试评价向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贡献、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评价转变;由学校主导的评价向企业主导、社会主导、政府主导的评价转变。结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由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变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卷与论文写作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学习、作业、考试等网上综合考核系统,实现考试内容、形式和成绩评定的统一,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达到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