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场/构成/特征/作用方式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并成为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865年,麦克斯韦首创电磁场理论,他发现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也能产生电场,因而将电场和磁场组合成电磁场。在麦克斯韦看来,“电磁场应当看成一个基本的物理实在,是所有那些数不清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1]。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场”的概念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场理论,并由电磁场理论而产生了统一场理论构设。差不多同一时期,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20世纪40年代,在弗里曼·戴森,理查德·费曼等的推动下,量子力学介入场论,使场论量子化,形成量子场论。
在高校教职工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了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场”的活性元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也可以弥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说教痕迹。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所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这种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如果处于良性的、健康的状态,就会汇成一种无形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场”貌似无形,却是一个连续、复杂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征服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
1.心理——情感场
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教职工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个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教职工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如果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情感场”就好比是一个中转站,外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主体情感的输出反应,都要通过这个中介。“心理——情感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校教职工是最通情达理的,也是最有个性主张的。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不同类群的教职工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专业教师的认知起点、文化层次、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就不同于后勤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激活“心理——情感场”,既要用管理的手段解决表面层次的需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高度契合的精神方式解决内在层次的精神需求,既要设置工具性的最低目标,又要设置终极性的理想目标。
(2)易敏感。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也注重自律内省和自身形象的维护。因此,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同时还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凸现更为明显,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他们更信任与关注自己,更习惯于自身的精神世界遨游。在同事关系处理上,较少受物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心理—情感场”敏感挑剔的特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量把自身的思想观点转化为组织权力、组织意志和舆论氛围,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职工的需求意向相吻合。
(3)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要形成新的“心理——情感场”,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外部信息或环境刺激,二是主体的投入包括主体的修养、情境、介入或接受的主动性等。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对主体的投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合并组建了一批新的高校。但合并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原有的“心理——情感场”并没马上消失,继续对教职工的言行产生影响,导致“磨合期”延长,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规避的现实。
(4)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高校教师之间,思想、情感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教职工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
2.信息——文化场
文化和信息从静态角度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角度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就高校教职工而言,“信息——文化场”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传递性。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信息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更新速度以及文化的交融、思潮的交锋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也使传递性成为“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就是说,初始输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会对其未来输出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间,但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却拉长了传递的链条,为“蝴蝶效应”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
(2)叠加性。“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话语权的无国界、无时空、无限制,虚拟世界中拥有话语权的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保留这份话语权,相反,虚拟世界中不一定拥有话语权的教工尤其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拥有这份话语权。在虚拟世界里,教职工往往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的多元化,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教育对象的过程,反对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教育对象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教职员工接受动机,启发教职工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
(3)不对称性。高校功能的拓展使高校组织与所在社会的界限开始变得很不明确,不仅组织成员多样,结构更加复杂,而且组织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且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在这个“城市”里,由于不同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垂直分化程度较低,权力关系模糊,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知识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组织不仅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后勤保障系统人员之间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难以均衡。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成员间或成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矛盾与隔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没必要看得过于严重。要认识到这些矛盾大多是认识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或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最大努力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信息公开状态,对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客观的宣传或表扬,从而引起成员对所在单位领导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得到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3.环境——制度场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是促成人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4]“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弥漫性。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的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的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时间越长,教育效果也会累加,形成平时我们所说的“泡菜效应”。
(2)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这样会产生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班子形象、领导者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个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公”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果外部环境客观公正,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败下阵来,他们通常会心悦诚服,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严肃就意味着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就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基础。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所谓“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今年实行一种制度,明年又是另一种制度,只会导致广大教职工无所适从。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5]。
(3)可塑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教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教职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可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只能客观面对,尽可能地排除其自发的、消极的影响,但校园小环境则完全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优化或挖掘,充分发挥其“染缸”的功能。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空间上的全方位
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若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
2.时间上的全过程
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受教育对象“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如南方人独有的细腻与大西北人的粗旷就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6]。二是指“场”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场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就能同时起作用,也正是在时间的整合下,“场”才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作用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作用对象发生质的飞跃,而必须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同志就曾指出:“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太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太接触本行业务的人们,接触本行业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7]
3.途径上的全隐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往往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职工的内心深处。而教职工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做出选择。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场对人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主要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教职工或多或少地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外加场”可以不受“人工雕琢”而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应地影响处于其中的教育对象。
1.约束功能
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影响,教职工个体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动力,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认同”或“顺从”。如果教职工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发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产生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及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教职工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教职工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建一个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对新成员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促进他们向组织发展目标靠拢,而且可以职员工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第1、3页。
[2]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7页。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月。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第69页。
[5]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1页。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84-03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中,众多的研究人员都将目光聚集于普通中学、大学的校园。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学校却很少有这方面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等因素对职校办学理念及其实践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校园文化作为职校育人工作重要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职业学校校园职场文化。本文试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就职业学校校园职场文化的建设这一重要的课题进行探讨。
一、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 文化的场效应彰显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自然科学领域,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如磁场。在职业学校里,校园是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场所。校园文化在整个学校建设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如磁场一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校园职场文化的场效应。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促进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师生常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陋习,可以运用校园文化对其鞭策和引导。文化内涵丰富的学校。会自然而然地影响个人的行为。
2 建设校园职场文化是职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创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的教育决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由自卑转向自信、自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创业意识与职场能力,这不仅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更是职校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普高热的连年升温,职校新生素质水平呈逐年下滑态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普高越办越多,职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尽管有的学生读职校是源自对某种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可更多的是面对应试教育失败现实的无奈选择。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摆在职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只有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职场能力这一基本点,培育和形成以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统领价值观、人生观、成才观等各方面教育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职校校园职场文化体系。学生只有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同了职业学校的职场校园文化,才能将无奈的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职业学校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作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其内涵与普通高中的内涵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完全照搬普通中学、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只会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反面效应。
1 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与普通中学有较大差异。走进职业学校大门的新生,大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学生,抽烟、喝酒、迷恋网吧、基础知识不牢、学习习惯不好、心理障碍多等不良行为都与这些学生有关。这样,导致大多数职业学校都面临学生难得招进来(以至于拿钱买生源的现象屡见不鲜)、进来了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奋斗目标,最后难得送出去。在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职场文化体系的影响。
2 职业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普通中学有较大差异。普通中学的学生整体上有扎实的基础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管理上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要差得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要非常吻合他们的心意,否则便难以收到实效,甚至还会颗粒无收。因此,在校园职场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也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迎合。
3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有较大差异。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要简单得多,尽管有素质教育的重任压身,但只要抓好高考这根主线,高考成绩好,上线人数多,便一了百了,在社会上声名鹊起,生源充足而优良,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劳动者,不仅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还要负责好学生的就业。即便如此,还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所呈现的差异性,也寓示着职业学校教育的艰难。如何使学生适应由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学生的转变,再实现由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职场员工的身份转换?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所能够解决的问题。还必须通过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来进行感染、熏陶。
三、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前提
1 树立与时俱进的职教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强劲的需求,职业学校如何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扭转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不能很好适应形势要求的状况,首先必须要形成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通过这个舆论环境,使学校所有成员认识到:没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会培养出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缺乏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温室型人才”。这些认识对于全体师生来说,不可能是自觉获得的,也不可能靠一两次形势教育讲座就能做到人脑人心,必须通过建设和创新校园职场文化,将这些新理念融入学校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观念,这样才能适应形势,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成为共同的办学实践。
2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面向职场办学、围绕市场需求办学的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使自身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囿于校园围墙内搞建设是不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样。职业学校要想真正建立具有职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势必要走出校门,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开放性。深入到企业、行业之中,去了解企业文化。挖掘企业文化的精髓,探寻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如果关起门来建设职场文化,或者是照搬照抄普通中学的校园文化模式,都不免要落入窠臼,了无新意,也无法与学生形成共鸣,达到校园文化应起的作用。
3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职场文化作为一种彰显职业学校个性与特色的育人载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因为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职场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因此,教学设施、学习设施、生活设施都应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人性化的要求。实践证
明,从人的需求出发,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的职业学校往往是一所社会声誉好、进口旺、出口畅的学校。因此,要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职场文化,必须要把职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实践与校园职场文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环境,立足于我国先进文化的要求,立足于职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个性,才会形成传承,才有生机活力。
四、校园职场文化建设的途径
建设和创新职业学校校园职场文化,就要使师生把“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认同为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其内涵。从开学第一天起,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的校情,结合学生的学情,有选择性地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加强校园职场文化的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职场氛围。
1 设置校园警语牌,开展班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场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职教特色,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心打造校园职场文化。为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学校精心挑选、精心制作了一些与企业文化相吻合的名言警句。在校园各个显眼的地方设置了警语牌。上面写了许多精辟的职场警示语。“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人生三宝:点头、微笑、赞美”、“困难也许意味着机会”、“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不找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 “要做就做最好”、 “快速反应”、 “态度决定一切”、“崇尚团队”等38条从企业借鉴来的警语遍布校园道路、绿化带和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的各个显著位置。与此同时,学生科组织了“我要成为职场能手”的演讲、手抄报比赛等。而各教室也根据本专业特色而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布置,纷纷变成了模拟职场或仿真职场。如幼师专业借此举行教室装饰大赛,有的班把教室布置成幼儿园,有的把教室布置成儿童乐园,并将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员工职责等抄写出来,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按照员工的要求去做。所有这些,使得学生置身于独特的校园职场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每天感受着特殊环境氛围的熏陶,学校和未来职场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渗透到学生心中。校园文化创设的是职场氛围。但改变的是学生的观念、态度和心理素质。将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尽快适应社会要求。从而大大缩短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期,即“断乳期”。
2 开设各种类型的论坛,使学生直面企业、职场文化。学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对学校有什么样的要求?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疑问,学生可能跟同学、朋友、家长或班主任交流过,但真正能够与学校领导面对面、与同学敞开胸怀进行交流的机会可能很少,没有共鸣,难得对问题有清醒或进一步的认识。从2005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实行一项校级领导给学生上大课的新举措:一方面,学校领导将所接触的职场实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娓娓道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将学校对建设校园职场文化、提升学生职场能力的举措向学生进行宣传、介绍,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自觉地投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同时,学校召开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幼教论坛”、“校长论坛”。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对前途充满自信。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认识和看法究竟怎样?这些问题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企业最有发言权。因此,学校直接将成功的企业家请进来,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相关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使学生自觉地将企业的要求与自己的条件进行比照,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成才标准,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3 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以准员工的心态对待学习。准员工意识是角色意识的一种,是学生对自己作为准员工在学校或职场中应尽义务和应享有权利的一种认识。从小环境来说,具有正确的准员工意识是职业学校学生扮演好准员工角色的关键,也是衡量学校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从大环境来说,培养职校学生的准员工意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是用人单位的呼唤与家长的愿望。为了打破学生固有的意识,培养准员工的角色意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改动员大会,了解学校开展“我要成为职场能手”的真正内涵;还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如“我要成为职场能手”演讲比赛、“美丽幼师大比拼”等比赛活动营造氛围,将学校课改的意义、做法和学生代表、教师一起分享、讨论,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为培养幼师学生的准员工角色意识,幼师专业还率先在学校实行了新的管理模式。改以往的学生科一专业科一班主任一学生一条龙管理模式为学生科一(幼儿园)总园一(幼儿园)分园一各年龄班一学生的管理模式。其中,分园园长、主要管理干部和各年龄班为学生自己担任,实行“月薪制”管理。将班级日常管理纳入职场管理当中,班主任则成为各班的心理辅导老师。自从将学生的身份置换为准员工身份以后,班级的凝聚力普遍增强,学生的行为规范也越来越好,大部分学生的准员工身份得到了强化。总之,为了增强学生的准员工意识,学校对照企业、职场对员工的职责要求制订相应标准,使学生形成准确的准员工角色自我评价。同时,避免了纯粹的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准员工角色认识与行为的一致,逐渐形成准员工的心态对待学习。
职业学校校园职场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职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职校共建的行业及企业的参与,以及职校所在的社区党政工团部门的参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联;基本功能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及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他们具有双重优势:同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他们出校门就有相当熟练的某种技艺或技能;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相比,他们又有大学以上的专业理论与知识。
2.专业设置市场性。教学内容摆脱了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按照地方性、市场导向性的需求,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办什么专业就设什么课程、请什么师资,专业设置具有相应灵活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3.课程开发职业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企业为高职“埋单”、提供就业岗位。
4.教学过程协作性。企业选派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分析,然后对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双方不仅有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密切了合作关系,还提升了合作层次,实现了“产销连接”,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含义及特点相互区别,但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联系
1.教育目标基本一致。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培育人、塑造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造就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已成为一种共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教学效力,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紧紧盯住市场需求,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搞就业,培养市场需要的“精品”学生——有文化、有修养、有学历、有技术、有底蕴、有创新的人才。
2.教学内容相互依存。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些教育内容只有融入和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之中,才能富有实效性和穿透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以就业为导向。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市场,感到无所适从,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的技能,而是因为缺乏基本就业能力。在择业过程中,盲目自大,脱离现实,或是忽视专业,急功近利,或缺乏择业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等优秀人格品质。
3.培养模式基本相融。从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整体上来看,以就业为导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显示出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现代企业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术,而且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这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劳动就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教育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两个基本维度来规划课程,就是要兼顾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就是要兼顾学生即时性需要(当前就业的需要)和超前性需要(终身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来整合应用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学历性课程和资格证书课程,从而构建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拓展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事实上,在培养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蕴涵着一定的实践导向,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并不是将每个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力图使每个人在其现有素质的基础上趋于完善。它不仅隐含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表达,也蕴涵了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手段与途径的规定,两种培养模式已表现出统一与融合的趋势。
三、以就业为导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突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根据扩招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对统招生与单招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课程目标上,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点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质量规格和人才标准。以人的职业能力的终身发展、与职业相联系的人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进行目标定位。不仅要注重某一职业或岗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职业活动中的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尤其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2)在课程设置上,应在保证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性的同时,增强课程的开放性,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课程实施的和谐性。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要体现人文精神、社会科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有机整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变通能力。(3)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类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和方法。即把学生按知识层面分成不同层次,确定适宜的难度,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按不同具体目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群体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都有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继续发展。
2.突出知行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组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一是通过参观、考察、网上调研,使学生接触社会,促进学生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了解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很发达,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深化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性认识。二是把实践教学与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结合起来,加强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三是渗透职业指导教育,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作关于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岗位要求、职业生涯设计、应聘技能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和就业能力。
3.突出教师的职业性,建设“三师型”师资队伍。高职教育要突出它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必然要求教师既要有教学能力,又要有专业的实际经验。随着高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必须顺应其需要,创新“三师型”内涵,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教师,具有类似教师+某个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指导(如讲师+工程师等+就业指导师)的专门人才。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具备能够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及能力要求,将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学业后期前移至学业早期,与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步设计。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功能
1.定位功能。随着高职学制的改革,学时短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越发凸显。如何办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新课题。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设置要与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基础理论以该岗位“必需”、“够用”为度。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为突破口,突出实践的作用,增加实践的课时,加大实践的分量,让以就业为导向发挥其导引、激励、兴趣、深化的特殊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拓宽学生知识面,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关键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突出应用性、教学方法突出训练性和教材建设突出适应性。树立与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就业思想和观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活动中强化,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既可以做一名能工巧匠,从“灰领”晋升为“自领”,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又可以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的变化而随时更换职业岗位,应对将来社会和职场的各种挑战。
2.动力功能。目前,许多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远未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把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所谓的“正课”与“副课”关系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学可不学,对自己的人生成长并无实际意义,因而对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内在驱动力,这种认识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就业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是把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实现教育与市场接轨,体现毕业生与人力资源市场的“零距离对接”的教育理念,成为帮助高职学生实现理想与自我价值的阶梯。深刻理解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时代和社会对自己提出的素质要求,积极、主动地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注社会,探索职业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业、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三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启发性的思想政治论课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明白“为什么”,自觉地把个人的专业学习、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变动接受为“主动采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文化
一、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这就是“专业文化”的建设。
专业文化是指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市场营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由于高职学校的专业很强的职业性特点,能否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也称为衡量一个专业发展优劣的指标之一,为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但是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
为此,积极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寻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建设就成为职业院校引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规划,总体安排。
专业文化建设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设施条件完善、专业常态管理规范等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历史的积淀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才能逐步形成。专业文化建设包括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师生专业行为总纲及专业行为细则的确定。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师生统一专业思想,逐步对专业核心价值观认识趋同,学校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保障师生遵循行为总纲的有关措施,使师生的行为受到规范、约束和强化,以逐步形成学校所期望的专业行为习惯。此外,还必须在专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人、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这样,专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局“一盘棋”,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引领专业发展。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具备一定的水平后,借鉴历史积淀、瞄准未来发展,对专业文化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只要能长期坚持、不断完善,随着量的积累,必然能实现质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合作打造特色的专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职业定向培养教育,其办学目标就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相关行业输送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突出对职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也逐渐成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构建真正有职教特色的学校专业文化,就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在职业学校建设学校专业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有利于职业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方向的把握和内涵的丰富。“校企结合”最基本的途径是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才能符合实际,企业文化教育才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才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
专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如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每年暑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成立各专业名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为校企合作、教科研、产学研贡献力量。学校通过表彰奖励、优先评聘职称、优先安排各类培训等强化手段,进一步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能从主观上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形象的。我们不能因为无形而忽视它;也不能因为具体而司空见惯。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维度,它既能促进职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职业人优秀专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庆祥.试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马迎霜、李平.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品牌(理论版),2011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实践,提出“市场需求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观点,论述“市场需求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与就业导向的关系,探讨“市场需求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
1 课题提出的背量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需求。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仍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
2 课题研究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根本性的变化,西部大开发,黑龙江省高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需求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始终遵循“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本理论为保证”的原则,立足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构建课程体系,以高技能人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作为总的培养目标。
3 课题实施的内容
“市场需求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是指首先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分析就业市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再根据该目标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能、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递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然后由技术核心课程找出“市场需求”的基础课程。由该具体过程可知.以“市场需求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了就业这一导向,有利于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
4 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成果
4.1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不同课程模式是不同课程观念的具体体现,所以对课程模式的选择首先是对课程观念的选择。课程观是教育观在课程领域中的体现,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属性、功能、目的、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
“市场需求法”体现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市场分析一一设计一一实旖——市场评价)的具体思路,也是课程方案设计者可依照的标准样式。它反映了教学规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
“市场需求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过程。是根据市场需求撷取各种课程体系中适合于实际需要的部分,对原有的课程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种符合市场需求,多元叠加、和谐融合与灵活组合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4.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的创新所谓课程开发即指在一定的课程观的指导下,进行课程目标分析、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主要过程。一般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市场调查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环境开发——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题在课程开发理论上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4.2.1创新职业分析内涵与方法。职业分析是确定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依据。以往的职业分析只作社会需求分析,而且只针对岗位或岗位群分析,有范围过窄、针对性过强、忽略学生个体需求发展的弊端我们在做职业分析时进行了三点创新:①拓宽职业分析范围;②拓展了职业综合能力分析内涵;③改革分析方法。
4.2.2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本课题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如下两方面的创新探索:①创建新课程;②建立“五段式”课程结构。“五段式”结构是在职业综合能力、个体整体素质分析与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形成的课程内容整合分类后再整合成合理的结构即素质基础课程、职业工具能力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五段结构。
4.2.3解决理论课程体系的“必需、够用”问题。在处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问题上,我们主要从二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衡量课程内容是否为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可以通过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价结论来判断。二是我们采用逆序法来确定课程结构。即根据职业综合能力分析结果先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再围绕专业核心课设置专业支持课程,然后依据发展要求设置专业拓展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及社会工具能力课程。三是实行“订单式”的产学合作教育,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这是衡量“必需、够用”的最客观的依据。
4.2.4总结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在整合课程观的指导下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五个方面课程特征:适岗与变岗特征、智力技能培养特征、综合与应变特征、创新与发展特征、产学结合特征。
4.2.5创建教学实施方法的新理念。我们通过实施如下几个方面的全新理念来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①突出“学程”施教理念。“学程”是课程的重要内涵,课程实施的本质是课程内涵显现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标准、教学评价是学程的重要内涵。知识、技能的迁移和素质的养成,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②贯彻五个“中心”的教学实施观念。即如上所述,在课程开发与整体实施课程教学时突出“能力中心”;在理论教学上取“学科中心”的课程教学之所长;在实践教学上,围绕“活动中心”施教;在教学形式上,以“问题中心”为导向;在发展形态上取“个性中心”思想之所长。⑧课程价值理念。课程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课程的工具价值;二是课程的本体价值。④以特色课程引导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设计的理念上,贯彻的思想是:重视实践与应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积极性与教师主导作用二者有效结合,研究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培养,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