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调查报告(精选5篇)

  • 篮球调查报告(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

篮球调查报告(精选5篇)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 健康第一 和 终身体育 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 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 健康第一 和 终身体育 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 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业余篮球活动;少儿篮球训练;兴趣

1 前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篮球曾是我国重视程度最高的竞技体育项目,尤其是近些年来对我国加大对青少年篮球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对于大、中学生篮球兴趣的影响及培养有不少的调查研究,但是对于少儿学习篮球技能的兴趣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生的篮球活动进行调查,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影响少儿学习篮球兴趣的关键因素。对应的提出建议,为提高少儿学习篮球兴趣提供有益的参考

1.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为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生调查研究的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调查问卷法对影响少儿学习篮球的兴趣进行分析。分析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天津某小学的课外活动的频率与种类上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目前篮球受众的影响方面是否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对比分析各个篮球活动的形式与方式的不同找出能提高少儿学习篮球积极性的方法。从而为我国少儿篮球发展提供一份参考和建议,使中国篮球能有更好的发展潜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运用中国知网等网络期刊,并没有同体的文献资料,大部分的文献资料都是以宏观的青少年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本文的研究对少儿篮球兴趣的影响的论述,是对理论知识的一个补充,为把握提高少儿学习篮球的兴趣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庄志勇在《我国学校篮球教学发展进程与未来展》一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篮球要扩大篮球人才培养的渠道,就要加大学校渠道的建设,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校篮球这条路,使我国的篮球运动体教结合。

如何保持和培养少儿对于学习篮球的兴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何种训练目的,怎样的训练方法能保持和培养少儿兴趣是当今我们刻不容缓需要去关注和解决的。 通过对接触业余篮球训练的少儿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带动我国青少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服务于我们全民健身计划和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篮球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业余篮球活动对少儿学习篮球兴趣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分析

篮球在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校体育活动当中,是一项重要的运动,受到很多学生的热烈追捧。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校篮球设施上比较完善,给篮球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篮球活动具有容易开展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篮球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校学生关于日常娱乐活动的调查访问、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参与篮球运动时间进行调查、学生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动机进行调查、学生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动机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体育健身活动中选择篮球运动排在首位,有64.0%的学生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参加业余比赛和进行业余篮球训练,促使参与篮球兴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该校有篮球队且成绩优秀、受篮球名人影响、观看篮球比赛等节目的影响。也说明了天津市东丽区刘台小学学校学生的篮球活动的氛围是较好的。

3.2教学师资的差异

小学教师与社会上业余培训机构的篮球教练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正因为其年龄的不同,学历的不同甚至是教学年龄的不同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来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两者不同的成分,在校教师隶属于9年义务教育的体系之中,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幼儿能力与认知,并且对精神和身体带来积极影响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其大多毕业与各地师范学校,其对少儿心理、生理等的研究均已达到乃至超过了业务需要的水平,所以能对孩子心理因素与生长周期有这较为深刻的见解,并将这些自身掌握的理论与思想融入到教学大纲,结合学校下达的任务,制定并实施良好的教学方式。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犹豫这些体育老师担当者像流水线一样的教学任务,在对课堂纪律的掌控与学生行为的监督有这很强的水平。师资队伍的日益强壮完全归因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对教师岗位的需求与高水平的要求,这符合当今社会需要教育、重视教育并且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趋势。

天津某业余篮球培训机构的教练员的教师背景分位两种,其中大多数为在校或已经毕业的体育院校的篮球专项的本科生,还有少部分为各地专业队因伤或者其他因素退役告别职业生涯的球员。其巨大特色是曾经或现在仍拥有极高技战术水平,曾经的运动生涯对这些教练员产生了各种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并且使这些见解运用到对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性格的少儿的教学当中。能将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放大,结合学生本身进行较为专业的篮球训练。而且作为刚毕业或仍在校的本科生能更容易的融入到学生当中,取得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主的将其注意力放在老师与教学内容上,从而更好的接受知识。

但是就像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这两种教师类型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些不足。学校在职教师对于教学的组织形式虽有较高的水平能力,但是过于死板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抵触,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新的技能产生厌烦,从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而且固定的教学流程使得在校篮球教育变得流水化、形式化,虽说老师拥有的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做一个大致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大纲。但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因材施教、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目前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所以具备如何教、怎样教仍是当代体育老师需要与时俱进的能力。

然而对于日益壮大的社会业余培训来说对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理解是目前天津业余篮球培训市场的最大缺陷。尤其对如何掌控课堂,对于整个教学体系的理解稍有逊色。其次由于篮球运动是需要长期有规律的进行训练才可以看到运动能力的增长,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因素制约,很难保证长期、有效的进行训练。

3.3教学设施的差异

通过走访学校、询问当地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校篮球教学普遍的使用的教具为篮球、篮球架和标志物的这老三样的经典教学工具。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所以以上三样可满足日常校园篮球的教学需求,但是由于其学生不断对与篮球训练有着日益增长的热情与求知欲,学生是不会满足于此的。自从进入了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普遍,造成人们容易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甚至先进的教学工具都可以专门从海外搬回中国,然后运用在教学中。除了普遍的老三样外,现如今网球、绳梯在各个培训机构都以司空见惯,由于普遍学生对新鲜事物所保持的好奇感,所以也会将自身注意力放在新的教学工具甚至教学方法上,从而使少儿学习篮球的专注度得到提高。

4 结论

4.1 少儿对于进行篮球活动仍保持较高的兴趣,而且活动形式普遍的倾向于篮球比赛。

4.2 少儿进行篮球活动的动机有多种,在课堂上需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加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现今的体育课内容需要进行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并将比赛与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正规的篮球比赛

4.4 学校对于增加篮球教学设施和提高教师水平迫在眉睫,否则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少儿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柳燕.成长与超越:《人的主体性的个体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2]庄志勇.《我国学校篮球教学发展进程与未来展》[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05)

[3]孙民治,杜俐,李颖川,郑刚《对篮球运动概念、特点、演进、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史实的新探索――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一百年》[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4(02)

[4]朱家新《福建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07)

[5]祖菲娅・吐尔地,武杰.《体育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3)

[6] 张龙.《国外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及其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 2008(10)

[7],刘韬,孙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03)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初二男生为研究对象,从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知、学生篮球活动兴趣、学习压力、学校教师指导等方面对制约星河学校初二男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因素进行了初浅的探讨,结果表明: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知不清、篮球活动兴趣不够、学习压力大、学校教师指导不够等都是制约星河学校初二男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旨在为晋城市星河学校初二男生课余篮球活动更好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制约 星河学校 初二男生 课余篮球活动 因素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星河学校初二男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找寻相关文献、书籍、期刊。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的主题,自行设计了《制约星河学校初二男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因素》调查问卷表。

3.数理统计法

利用体育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将收集到的数据借助计算机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对结果进行归类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课余篮球活动的认知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看出在星河学校初二男生中有42%的人不了解课余兰球活动。在实习期间了解发现,受中考时体育考试项目的限制,星河学校的体育课基本上成了为中考时体育考试项目的练习课。所以,学生们就不或者很少去接触课余兰球活动,这也使他们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知不是很清楚。

结果表明有40%的人对其作用不清楚。他们对课余篮球的认知不清,使他们不清楚课余篮球活动有什么作用,他们觉得参加课余篮球活动没什么意义,从而使他们不愿意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参加课余篮球活动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掌握并提高篮球技战术,而且对身体发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篮球活动兴趣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36%的人基本喜欢该活动,这也表明他们对这项活动的兴趣还不够。平时,他们可能就很少参加篮球活动,所以,在课余时间里他们就更加不会积极的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了。

(三)技战术水平掌握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从运球、投球、传球、抢断、盖帽、抢篮板球六项个人技术来调查学生篮球技术的水平。结果表明有31%的学生只擅长其中的一项。这也说明这些学生对篮球技术掌握不够。使得他们在课余篮球活动中缺乏自信,老是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

从突分、策应、传切、掩护四项基本战术来调查学生篮球基本战术水平。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只了解一种基本战术。这也反应出他们对篮球基本战术掌握不够,战术水平不高。这使得他们不能参加到简单的配合中去,不易和其他同学形成好的默契,因此他们不愿意积极参加到课余篮球活动中去。

(四)学习压力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31%和52%的学生感觉自身升学非常大和大,他们的学习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他们每天忙于学习,只把学业放在首位,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

结果表明有53%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对自己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大。他们当中有的人学习压力大,有的人学习压力小。对于压力小的人他们有很多的精力在课外时间投入到该活动中去。而对于学习压力大的人,他们的学业压力大,把学业放在首位,每天都在忙着学习,从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

(五)学校教师指导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49%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偶尔进行过篮球的专门教学。许多学生不管是在篮球方面的知识,还是在篮球技战术方面都不是很好,所以体育课上老师有必要经常进行篮球的专门教学,有必要经常指导学生的课余篮球活动,比如篮球活动的认知、技战术等方面。

结果表明有48%的人觉得在课余时间里老师偶尔指导过篮球活动。这也说明星河学校的老师在课余时间里对篮球活动的指导还不够,对课余篮球活动还不够重视。有的人篮球技战术水平掌握还不够,有的人参与课余篮球活动的方法不正确容易受伤,这些都对学生在课外时间参与该活动产生了影响,所以学校老师在课外时间里应该经常对该活动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余篮球活动的效果、指导并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消除课余篮球活动的不安全性,这样学生才能无忧无虑、全身心的去参加课余篮球活动。

(六)家长对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59%的学生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参与课外篮球活动表示反对。父母对该活动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父母对孩子在课外时间参加该活动的态度。持反对态度的父母他们平时可能不怎么去了解课余篮球活动,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其作用和必要性不清楚,只顾着孩子的成绩,担心在课余时间参与篮球活动会耽误孩子的成绩,从而反对自己的孩子参加课余篮球活动。

(七)场地、器材对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55%的人对星河学校的场地器材表示不满。我通过现场调查、统计了解到星河学校一共有两块室外水泥篮球场,可以供学生使用的篮球也只有20个,也没有自己的室内体育馆,这些都影响着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果表明有36%的人觉得场地、器材对自己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大。这些人会根据场地、器材的好坏来决定自己在课外时间是否参加或者以怎样的态度去参加该活动,这也关系着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热情。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分析得出制约星河学校初二男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因素有:学生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知不清、学生篮球活动兴趣不够、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掌握不够、学习压力大、学校教师指导不够、家长对课余篮球活动认识不到位、场地器材的不足。

(二)建议

1.星河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和家长对课余篮球活动的认识。

2.学校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上多进行篮球的专门教学,在课余时间里应该更多的对篮球活动进行指导。

3.要指引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毫Γ让学生处理好学习压力和参加课余篮球活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篮球活动;协调性发展;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08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19-02 收稿日期:2012-01-15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工作放在首位。”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由来以久,但在教育实践中,健康教育还是一直被家长和幼儿园忽视。课题组以篮球活动为研究内容,有其价值性、可行性、创新性,并能发挥优势。为此,我们在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对促进幼儿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体育活动。

课题组选择以篮球活动为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有资料显示,目前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在社会重智轻体的思想影响下,幼儿小小的年龄也开始承受巨大压力,“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儿也疲于奔波这样那样的学习班之间,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幸福之源”,所以,提高幼儿身心健康迫在眉睫。

2.以篮球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体能运动在健康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缺乏整合。运动材料对幼儿身心发展、篮球对幼儿多元智能发展有哪些益处等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幼儿操作材料(篮球运动)在健康领域的运用和开发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我们城市素有“篮球城”的美称,“幼儿的发展、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挖掘篮球丰富而适宜的教育资源,是使篮球活动的教育价值真正作用于幼儿的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在政府支持,全民喜爱的环境下,本着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之精髓,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课题组充分挖掘篮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现较为完美的结合。

二、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我们力图通过对篮球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把《纲要》先进的幼儿健康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师教育行为中。

2.深化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纲要》中反复多次强调“幼儿园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在以篮球为载体构建幼儿园课程时,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3.在篮球活动中开启幼儿多元智能。每个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教育本身应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依据幼儿兴趣,通过幼儿在篮球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

(二)实践意义

通过篮球活动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正确的健康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增进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守规则、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的合作态度。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篮球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养成正确运动习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灵活性。

2.构建以篮球活动为主的课程模式。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幼儿篮球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上,构建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篮球活动课程模式。(改变以往盲目的随意玩球,形成系统的阶段性的目标和计划,探索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不仅关注篮球对幼儿体能发展起到的作用,而且关注篮球对幼儿情感等各方面的培养。)

2.篮球活动对幼儿发展价值的研究。以篮球活动为载体,研究健康领域篮球活动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开启幼儿多元智能要素。(新的课程观――不应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隘的范畴加以理解。“课程不应是单一的书本,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篮球活动能激发儿童“内在潜力”,使之获得自由、自然的发展。)

四、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创新之处

理论假设:《规程》、新《纲要》是我们进行实验的理论基础,假如有效的开发幼儿篮球活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篮球活动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有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创新之处:利用球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篮球活动如(有趣的篮球操、边走边拍球、双手拍球等)创设出各种有趣的篮球运动形式,创设富于自然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运动环境,开展富有挑战性的身体运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体验运动快乐,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篮球的兴趣与需要。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全园幼儿参加,以实践为教材,分析现状,制定计划,对行动进行观察、记录、反思,在行动中研究,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课程模式。

2.观察记录法。

五、实验研究的步骤

研究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1年8月

收集、学习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选择研究对象及组建课题组;

召开实验教师会议;

撰写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1月

实验教师按照“行动研究法”全面实施方案,制定阶段性计划;

撰写实验期研究报告;

活动记录;

录制优秀教育活动;

撰写论文。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材料;

优秀活动纪实;

撰写实验报告;

组织成果报告现场会(活动观摩、录像、照片等)。

六、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3.优秀活动纪实;

4.音像等成果展示。

七、保障措施

1.成立课题组,建立有关制度。

2.幼儿园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会议、资料、外出经费等。

3.加强研究过程管理,如学习研讨、召开经验交流会、建立研究档案、跟踪调查研究。

4.收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如计划、优秀课、论文、音像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