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毕业个人总结(精选5篇)

  •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将激增到611万。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精选5篇)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毕业生党员 高校就业工作 党员先进性

一、高校就业工作现状

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将激增到611万。据劳动部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其中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如何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二、毕业生党员就业情况

在数量庞大的就业大军中,毕业生党员以其过硬的思想素质、较好的学业成绩、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获得了比普通同学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比较我校近两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党员毕业生比非党员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党员毕业生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取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大。可以说,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首选对象。

三、毕业生党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毕业生党员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其中,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好的学业成绩、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主要表现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上的远见和洞察力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大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与考察。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党的培养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把政治素质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素质,甚至把党员作为必要的录用条件之一。

2.学业成绩

大学生党员是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更是我们党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经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培养和严格考察,他们作为党内的新生力量和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中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尤其在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察内容。这些优势使得毕业生党员总是受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青睐。

3.学生工作经验

大学生党员在组织和自身要求下,都希望能够利用各种平台锻炼自己。他们往往在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班集体中担任一定职务,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中,培养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这样一些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为其毕业后成功踏上工作岗位,积蓄了实力。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党员的需求增加

一方面,是毕业生党员确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毕业生党员也为其节约了招聘成本,提升了单位形象。

客观来说,在非党员中也不乏优秀的毕业生,也同样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在快速增加,而另一方面,社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又比较有限,其发展速度跟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从而产生一岗多求的现象,人才竞争相当激烈。此时,一些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招聘要求,设立高门槛,以便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中筛选出优秀的人才供己所用,节约招聘成本。

同时,单位员工的组成结构和人员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社会和品牌效应。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党建工作,有学生党员入聘,也能为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毕业生党员如何发挥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整体就业工作

1.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的意义

毕业生党员作为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走向社会后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其就业状况对整个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优势发挥及示范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意义:

(1)从个人发展和价值体现来看,就业意味着检验十几载的寒窗苦读成果,意味着能否将所学用之于实践,回报于社会,报效于国家,意味着是否有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机遇和平台。毕业生党员是毕业生中的模范和榜样,在就业工作中更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积极鼓励毕业生党员服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对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中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从学校的自身发展来看,“出口”反作用于“进口”。毕业生是学校输送给社会的产品,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检验。学校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毕业生群体是很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长期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毕业生党员就业质量的好坏,工作层次的高低以及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的好坏,都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评价。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工作,对普通毕业生的就业具有较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3)从国家和社会角度来看,毕业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是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党和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他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如何,就业质量如何,必将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影响到整个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深入有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及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党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毕业生党员急功近利,就业心态不端正。受到单位招聘要求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抱有心理优势,对就业形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具体来说,在就业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少数毕业生党员落实工作岗位的时间拖得比较长,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存在攀比心理和违约现象。

(2)学校忽视了毕业生党员的再教育,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未能发挥先进性。毕业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中任务繁重,要参加招聘会、实习,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做毕业设计。给学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而不少毕业生党员也往往会失去一些以往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有所松懈,在同学中帮助、带动方面的作用不是非常突出,在联系师生关系,桥梁纽带方面的作用不够到位。在这些时候,一些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容易忘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将自己和普通的同学等同起来,没有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3.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先进性,提高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推动整体就业

(1)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形势政策教育和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教育,积极主动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首先,在党建理论课堂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从大四才开始教育和重视的,还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党建的理论课堂中能够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的。学校应引导毕业生党员率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结合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鼓励推荐他们就业。同时,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培训,提高他们求职就业的本领。现在国家提倡大学生下基层、去欠发达地区就业,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也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就业模式。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这种思想结合进教育内容,使毕业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国家需要优秀的人才去基层、去欠发达地区贡献知识与青春,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其次,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库。信息库应包含毕业生思想动态、历年表现、考察情况、特长特点、就业意向、就业现状等信息。这样,无论是用人单位需要学校推荐,还是学校收集到相关信息,主动向单位推荐合适人选,对于学校的就业工作,都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通过信息库,能方便地统计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率、就业层次等方面的情况和数据,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再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应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的特点,采用电话联系教育、网络教育、实习小组负责制、关于就业方面的思想汇报等形式,来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2)建立完整的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整体就业工作。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靠毕业这一年的努力就可以做好。先进和优秀是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现实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把促进就业纳入到党建活动中,建立各种平台,而不仅仅局限在就业阶段。这样既考验锻炼了党员毕业生的党性,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就业工作。

一是,要大力调动毕业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深入普通同学群体,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条件,帮助老师分析每一名毕业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明确重点工作对象,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二是,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每名党员以就近原则负责就业弱势的同学和择业观不明确的同学,如采用“毕业生党员寝室联系制度”、“毕业生党员就业服务站”等方式责任到人,及时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意向和就业动态,帮助提供就业信息和解决思想困惑。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

三是,利用毕业生党员的影响力发动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参与到就业工作中,群策群力,一起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既可以缓解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工作压力,也为顺利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凝聚引导毕业班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六、结语

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未来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挑战越来越大。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党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能否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作用,也势必影响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就业工作者和党建工作者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林路.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几个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2]杨成才.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J].科技信息,2007,(29).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重要意义

(一)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趋势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结合各高校实际学习好贯彻好,要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可按班级、年级、专业设置,也可按生活区、社团等其他基本单位设置”,使高校毕业班建立党支部成为一种趋势。

(二)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由于各专业毕业班毕业实习安排的不同,将毕业班建到班级,支部党员时间相对一致,所关注的问题也较为一致,能够提升支部特色化建设;支部党员能够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毕业生真实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支部党员人员减少,易于将党建工作做实做细,为每位党员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可能,从而推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

(三)毕业班党支部建设到班级有利于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主动发挥

毕业班建立党支部,支部委员将由学生党员独立担任,支部活动从以往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管理;支部的理论学习与活动策划从以往的“等靠要”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从以往“教师希望”转变为“自己希望”;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从以往的“老师怎么说”转变为“我愿意怎么做”。这些转变使毕业班党员从被动转为主动,激励他们主动认识、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总结、主动创新,更加主动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有利于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的推进

由于毕业班主要面临着求职、考试、实习、就业等情况,导致班级同学呈现出流动性大、分散性广、参与性差、互动性弱的现状,将党支部建到班级,能够调动更多党员参与到为同学服务的队伍中,能够促进党员自觉提高党性修养,能够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从而主动协助老师完成毕业班的有关工作。

二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指导思想

(一)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

由于毕业班党员人数多,党委要大力倡导他们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通过与同学生活在一起的便利,根据对学生实际需要的了解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及时调解同学日常间的矛盾和摩擦,排除安全隐患;全面关注班里心理异常、生病或某些方面(在爱情、学业、就业等方面)不顺利的同学,及时向辅导员通报异常情况。通过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多元化管理与主动

毕业班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相对比较分散,不能依照在校班级的管理方式,而要结合毕业班特点采取多元化管理手段:如增加晚上走访宿舍的次数,及时建立师生互动的网络信息平台,注重个性化指导,加强毕业班信息的宣传力度。同时由于毕业班学生各方面压力较大,又经常奔波四处,高校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为毕业生服务的内容,主动将学校政策、各类通知、就业信息、毕业班经常遇到的共同性问题进行广泛宣传与正确解释,从而使学生遇到问题及困难时能够自我解决,或者通过毕业生党员协助学院进行解释与管理。而对那些差异性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高校党组织及党员不仅要帮助毕业生解决问题,也要将这些案例收集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网络交流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及主动,实现党组织教育管理全覆盖无遗漏的工作效果。

(三)实施三项工作制度

一是“一帮一互助制”,是指将学生党员与毕业班宿舍结成对子实施互助,或让学生党员定点帮助有“就业困难、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生病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同学,协助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个宿舍和特殊学生的情况,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种隐患,带领班级同学共同进步。二是“辅导员助理制”,聘请部分得力的学生党员作为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做好毕业班工作,增强管理队伍的力量,减轻管理上的巨大压力,将毕业班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三是“党员宿舍服务岗”,是指以毕业班党员为主体,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固定的服务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日常管理服务,如收取就业协议、各类信息、提供咨询服务等,设在宿舍区可以克服老师上班时间与学生实习时间的矛盾,实现便民目的。通过这三项制度实施,培养学生党员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提高党性觉悟,帮助困难毕业生,切实推进各项毕业班工作的具体落实。

(四)坚持四个工作原则

一是“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毕业班党建要与实现党的伟大事业这一长期宏伟目标相结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及时总结,形成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素质,体现党的先进性。二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毕业班党建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同学,凝聚力量,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用心服务,主动服务,无私服务,以务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增进学校与学生及党员与群众间彼此信任、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三是“师生互助践行承诺”。毕业班党建需要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互相协助共同推进,老师要承担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与毕业生党员共同制订工作目标,认真落实承诺,切实解决毕业班教育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内外共建持续发展”。毕业班党建要加强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支部与支部之间、党建工作与专业学习之间、党建工作与校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共建,推动支部可持续发展。

三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工作方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党员觉悟性

党委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号召毕业班党员积极投身实践,接受锻炼,经受考验,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对于毕业班党员中存在的组织活动不积极的情况,党委要通过组织更为深入的宣传动员,更为广泛的发动参与,更为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讲明义务,体现党员先进性

党委要加强对毕业班党员的党性教育,要向毕业班党员讲明服务他人、带头实践、甘于奉献、密切联系群众是规定党员应该履行的义务,也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了确保党性教育的落实,党委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内“”,组织毕业生党员定期过好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他们在教育中坚定信念,明确义务,用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

(三)明确职责,强化党员责任性

党委要结合毕业生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职责分工,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实践进行必要的分类,既能减轻每个党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能够保护好引导好每位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要对他们提出明确职责要求并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落到实处,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通过制度加强对每位党员的约束,充分发挥了每位党员的才智为同学们服务。

(四)记录档案,掌握党员的活动参与度

党委要详细记录毕业班党员服务同学的工作内容与时间,汇总整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过程和资料,为党委准确评价每位党员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载体和内容。同时学院要对每位毕业生党员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鉴定,放入个人档案,为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在校情况提供依据。

(五)评议表彰,调动党员积极性

党委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对毕业班党员服务同学的工作进行必要的评议表彰。结合毕业班党员参与教育学习、服务工作、个人表现、建立评议表彰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管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提高党内教育学习与组织生活的质量,充分激励与调动毕业班党员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切实起到模范作用。将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与党组织严格执行管理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党员意识、加强党性观念,强化争做先进、争当模范的育人目标,使毕业班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的工作实效

(一)贴心服务每一位毕业班学生

通过将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可以加强毕业班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调动服务他人的积极性,协助学校更加细致、深入、全面、及时地帮助特殊学生、及时了解毕业班的情况、及时将毕业班各项工作传达布置,也让每位同学能够通过毕业班党员寻找到组织,充分体现党组织对每位毕业班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以保证毕业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积极搭建每一个师生互动的畅通平台

通过毕业班党员这个桥梁可以畅通师生间的信息联系。毕业班党员是班级里素质较高、群众关系较好、对班级情况了解较为全面的学生骨干,同时毕业班党员也是与学院老师接触较多,并且大部分担任过班级或学院主要团队的负责人,对学校、学院的各项工作获知较为畅通、政策了解比较准确,并且他们在毕业时面对各方面压力相对其他同学会稍显轻松,因此较宜于成为师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以保证毕业班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三)做好每一项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

由于毕业班教育管理工作非常繁琐、政策性强,而毕业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较为个性化、复杂化,因此高校在毕业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应该严格管理,而毕业生党员自身素质较高、执行力较强,能够将学校有关政策落实到基层,同时毕业班党员与同学接触较为紧密、了解基层情况比较快速与准确,有利于学校实施严格管理和公正管理。

(四)周密策划每一项文明离校活动方案

每一届毕业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一届毕业生都会面临着许多新特点,由毕业班党员策划组织一些符合毕业班学生实际需要和感兴趣的爱校荣校活动,更易于被毕业班学生所接受,更易于调动毕业班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各项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有效发挥每一名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毕业班生党员服务同学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地是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深全体毕业生对党组织的正确认识,增强了高校党组织与毕业班学生的良性互动,为高校未来发展储备了更多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

(六)切实维护每一阶段的校园和谐稳定

开展毕业班学生党员服务同学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校全程关注到毕业班级各阶段的不安全因素,如求职开始时的茫然困惑、实习与学业冲突时的抉择、毕业论文答辩时的焦虑及离校时的伤感,通过毕业班学生党员能够及时协助学院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化解同学们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所在学院毕业班党支部建到班级工作在起步中创新,在创新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毕业班学生文明离校、安全离校和带着感情离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了高校毕业班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ldhd/2010-12/14/ content_1765724.

[2].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ldhd/2012-01/04/ content_2036901.

[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OL]./view/3155575.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OL]./view/ 2931759.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1.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现状

1.1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多,毕业生流动党员比例高。

受高校扩招和发展学生党员力度加大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员数稳步增长。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4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51.2万人。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很多学生党员毕业后由于就业竞争大,或暂缓就业,或选择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短期内党员组织关系未能转到相应基层党组织,很多学生党员加入到高校学生流动党员行列中,致使学生流动党员数量日趋上升,比例居高不下。

1.2毕业生流动党员党龄短,总体素质较高。

高校发展的学生党员大部分都是在大三、大四吸收的,按照发展党员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期,部分党员刚转正就毕业,部分党员预备期未满已经毕业。毕业生党员普遍入党时间不长,毕业后走出校园,缺乏实践经验,人生阅历浅薄,对党的思想和认识还不够深刻,政治理论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毕业生党员是佼佼者,不仅思想觉悟高,而且学业成绩良好,在个别方面表现突出,或积极做好学生干部工作,或努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或在各类文体技能比赛荣获嘉奖。总而言之,毕业生流动学员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总体素质较高。

1.3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频率高、范围广、管理难。

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流动党员毕业后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想追求。流动党员经常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地域之间流动,在国有单位、私营企业和自由职业中转移。在这种流动频率加快和流动范围广的客观条件下,出现教育管理毕业生流动党员越来越难的局面。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难以掌握他们的去向和思想动态,学校党组织“管不着”,而工作所在地党组织“管不了”,毕业生流动党员成了“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

2.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毕业生流动党员思想上忽视,组织观念淡薄。

主观上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入党时间不长,接受党组织培训教育的时间短,党性修养比较薄弱,党员意识不强,对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毕业后又因为就业和工作的压力,奔波于职场,只重视人个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忽视自身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提高,组织观念淡薄。有的党员对学校党组织不主动汇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在工作单位没有暴露党员身份,不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变更了工作单位,不及时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不按时交纳党费和参加党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在办理转出手续后,过了规定接转日期或者遗失,需要用时才想起来到学校重开介绍信。还有一些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也不按时回学校办理转正手续。

2.2高校在教育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教育管理体制滞后。

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未能引起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足够重视,有的高校党务工作者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只是暂时挂靠,迟早都要转出,不会影响学校党建工作的大局,不必花心思管。有的党务工作者疲于应付日常党建任务,对毕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被动应付,工作成效低。据调查统计显示,33.3%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即便在设有流动党员专管人员的学校中,也有超过1/3的高校没有配套专项管理经费。②另外,有的高校在毕业前没有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使得毕业生党员对组织关系接转的重要性和接转程序不了解。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没有明确学校组织部门和院系党组织在教育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很好地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有的高校未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不科学,在具体实施中缺乏实效性。

2.3流入地党组织不健全,重视不够。

很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党建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根据统计数字分析,非公有制单位在岗职工中有党员358.2万名,仅占全部7593.1万名党员的4.7%,这与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城镇就业人口74.8%的情况成反差。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仅占全部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15.9%。③部分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单位,组织机构也不健全,接转流动党员的程序较为繁琐,需要先转至当地方党组织或主管机构党组织。有些流入地党组织对接转工作不够重视,有时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暂时就业但单位没有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转入,或只转入,但置之不理,使流动党员成为隐性党员。

3.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长效机制的对策

3.1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构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体制。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工作观念,统一思想认识,以中组部等部委2013年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精神,明确责任职责,创新工作机制,突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从制度上完善和规范科学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体制。高校党委必须从机构和经费上予以保障,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研究问题实质,采取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创建灵活多样、有章可循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毕业生党员档案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全方位构建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体制。

3.2严格党员“入口关”、“出口关”,增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主体和组织意识。

中共十八大后,党中央特别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多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在新时期下切实控制党员发展数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格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吸收综合素质高和党员意识强的优秀学生入党,把好党员“入口关”,从源头上控制产生毕业生流动党员问题的隐患。加强党员入党前后的教育培养,尤其要做好毕业前的党员教育工作,把好“出口关”,结合毕业生就业形势特点,适时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月”,通过专题教育他们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定期主动向学校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从思想上树立不脱离组织的意识。

3.3打造多元化工作载体,强化内外互动,实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

鉴于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多、流动频率高、范围广等特点,要实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多元化的工作载体,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多样化、人性化、科学化。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工具,搭建网上党员服务平台,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如在网上建立党支部、流动党员之家、专题教育网等交流互动学习平台。利用邮箱、QQ、微博、微信等相对固定而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关注流动党员的动态,与其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党组织活动部署和工作提示,方便解答流动党员对组织工作的疑问。另外,高校要突破单边教育思路,积极与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和流动地党组织联系,建立双向管理制度,强化内外互动,争取更多社会支持和校外资源,从而建立互动的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效能。

注释:

①全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呈均衡发展稳步上升趋势[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1-07-01.http://jyb.cn/high/gdjyxw/201107/t20110701_440254.html.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大家好!难忘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值此同学们毕业离校之际,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

几年来,同学们怀着求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珍惜在校时光,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积极进取,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系党总支为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你们即将告别母校,奔赴新的学习、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航程。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栋梁。希望你们牢记学校党组织和师长们的嘱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勤于学习,敢于创造,甘于奉献,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让火热的青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闪光,以更加优异的学习工作成绩为党组织和母校增光添彩!

毕业离校,毕业生党员必须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及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保证党员能够参加新单位党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一项组织措施。不及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的一种表现,是违反《党章》的行为,将影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甚至造成党员脱离党组织的严重后果。毕业生党员务必增强组织纪律性,本人按规定到系学生党支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我们将会为你们提供咨询和指导。现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毕业生党员本人在系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填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个人信息务必填写完整、准确。系学生党支部将凭《登记表》上的信息填写《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以下简称《介绍信》)。

2、《登记表》中“转往何处”栏请认真如实填写。毕业生党员应在毕业前与组织关系转入单位、街道、社区或人才(劳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必须事先征得有关单位同意接收组织关系),并将接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名称完整地填写在《登记表》中,以便系学生党支部及时无误地开具《介绍信》。

3、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或主管部门党组织;工作单位无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本人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社区的党组织或本人居住地街道、社区的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流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

4、毕业考取研究生或专升本,请在《登记表》备注栏注明。

5、毕业离校办理时间党员本人持《毕业生离校通知单》到系学生党支部开具《介绍信》。

6、《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于规定的有效期内按照《介绍信》所写党组织去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一直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为止。同时务必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联及时邮寄或传真回系党总支。

7、如因转入组织关系单位变动或其他原因需换开《介绍信》的,必须在《介绍信》所规定的有效期内到开具介绍信的单位办理手续,重新开具《介绍信》。对于个人原因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或不及时换开《组织关系介绍信》,导致《介绍信》过期的,本人要作检讨,组织将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8、《介绍信》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如一旦遗失,党员要写明遗失情况,并及时向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报告,经党组织对遗失情况审查后,如确系本人不慎遗失,应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对遗失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9、党员要严格履行党员义务。毕业生党员转出组织关系后,要按要求参加转入单位党组织活动和交纳党费。预备党员要经常向转入单位党组织汇报思想情况,以取得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帮助,以便按期办理转正手续。超过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不缴纳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处理。

10、当你在接转组织关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请立即返回学校或电话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和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系党总支办公地点:xx学院校本部xx号实验楼xxx室,联系电话xxxxxxxx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一路顺风!

祝同学们事业辉煌,前程似锦!

党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班党员;教育;培训

毕业班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时期,毕业、择业和就业成为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和生活重心。很多毕业班学生在外应聘、实习,不能长期稳定在学校里,造成了“人户分离”。在这些学生中,作为特殊群体的党员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成为一只流动的队伍。如何管理好毕业班党员,做好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对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党的十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毕业班党员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进入不同的行业和单位。他们的素质素养、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和谐、法制建设等产生深渊的影响。所以高校毕业班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一、高校毕业生党员队伍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一)毕业班学生自身事务较多,党员意识下降

毕业班党员处在这个特殊时期,完成学业、就业实习、应聘、考研等事情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力。而且现在社会快速发展,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等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机会。但是,机会增加的同时学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额越大。这种状况下学生党员忽略了学习进步和组织工作,“入党前好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在毕业班比较明显。另外,毕业班党员相对入党时间早,高校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又比较薄弱,一些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逐渐减弱,党员责任也有所下降。

(二)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流动性给支部工作带来了困难

毕业班学生一般都有教学上的实习任务,另外学生为了迎接就业的挑战,基本都处于就业实习或者寻找工作的流动状态,很难集中,给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组织生活的开展等造成了困难,致使毕业班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就业导向弱化了党员发展的标准

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断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学生了了利用党员身份到增加自身就业的砝码而申请入党。这些入党动机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表现反差一般也比较大,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党员退出机制不完善,造成党员质量参差不齐

现阶段还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党员退出机制,使得在党建工作中,只有入口,没有出口。一些高校学生在低年级时表现优异,发展成为党员。到高年级后,可能由于某系原因,表现有所降低。对于这样的党员,高校一般以批评教育为主,除非违反法规校纪,一般很少开出党籍的。这导致了学生党员质量参差不起。毕业班一般党员数量多,党员党龄高,这种现象存在的也较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班党员党员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重视学业与就业,忽视对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和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大部分的毕业班党员在毕业学年都能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但是学习的意愿和频率等方面是有所区别的。大部分党员的学习频率一般为2至3个月一次,也就是说毕业生在离校前每一学期参加理论学习的次数一般为一次或两次。高校毕业班党员在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方面总体比较好,但是也有个别党员因各种原因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忽略了党的政治理论学习,这部分同学的思想状况也难以掌握。部分党员由于就业竞争的压力比较大,往往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业和就业准备中,认为完成学业和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关键,忽视了对自身党员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毕业生党员的长远发展。

(二)个人职业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

少数毕业生党员理想信念弱化,组织性、纪律性有所松懈,对组织生活不积极主动,甚至采取逃避态度,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甚至有的党员将自己的党员身份与获取就业的利益挂钩,在工作中产生利己倾向。

(三)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毕业班的党员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以支部学习为主,并辅讲座、报告等。毕业班党员活动相对分散、难以集中,这些方式不适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高校毕业班党员教育培训新途径的探索

(一)化零为整,开拓网络培训平台,加强理论学习力度

针对毕业班党员流动性强,学习时间不统一的特点,鼓励高校建设和利用好党员网上培训平台。可以支部或总支为单位,建立网上培训班级。将分散到不同地方的党员聚集在这个网上班级里,定期、定时的开展学习活动,并将党员自学与集体学习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化零为整,既可以很好的完成党员的教育管,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化整为零,打造实践培训基地,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由于专业和地域的限制,毕业生的流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同一专业同学的毕业流向相对固定。高校可以根据历年毕业生的流出情况和毕业班同学的实习情况,与一些接受学生比较多的企业建立联系,打造党员实践培训基地。这样就可以将高校的毕业班党员分散到不同的实践培训基地,化整为零。对于到培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党员,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管理。这样既便于学校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又方便企业对实习生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学生间传帮带的作用,为以后的学生拓宽实习的渠道。

(三)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做好毕业班党员培训特色化

在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通常注重强调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作用,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毕业班党员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面临的是如何在新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如何在单位、社会中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所以对于毕业班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有别于低年级学生。毕业班党员一般党的基本知识比较扎实,缺乏的是在社会大环境下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意识、素质和能力。所以在毕业班党员的教育中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效,体现出针对毕业班党员教育工作的特色化。

毕业班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盘的考虑和大量的投入。必须要综合协调好教学、就业、培训教育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确保毕业班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保证、有实效。

参考文献

[1] 程海东.高校毕业班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 刘艳坤,朱锦绣.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12):16-17.

[3] 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