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5篇)

  •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听课习惯 掌握正确的听课学习习惯,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否则往往是一节课下来,云里雾里而脑晕目眩,造成“课堂不够课后补”的恶性循环。学生应专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过程,不分神、不做小动作、不做一切与课堂无关事…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5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第1篇

一、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

数学大家华罗庚说过:预习是评判一个学生是做学习的主人与奴隶的分水岭。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预习时应要做到:首先粗读,先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抓住本节知识的概况。其次细读,对重要的公式、定理、法则要反复阅读理解,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学习前可以先列预习题纲,使预习有目标,有重点。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听课习惯

掌握正确的听课学习习惯,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否则往往是一节课下来,云里雾里而脑晕目眩,造成“课堂不够课后补”的恶性循环。学生应专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过程,不分神、不做小动作、不做一切与课堂无关事情,专心听讲,专心思考,对知识能够及时消化、融解、吸收,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会听课对初中生学习尤为重要。在听课方法上要特别处理好“听”、“记”、“思”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识,学生听课应注意“五听”:(1)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2)听清每节课的要求;(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难点要在听课中弄明白;(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后要做好小结。

“记”是指学生做课堂笔记。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农村初中生一般不太懂得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的“代抄人”,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同学笔记虽全,一节课下来,虽满头大汗,却常常有“老师上课一讲就懂,课后自己一做就懵”的现象。因此,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要教导学生一是要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要记小结及课后思考题。要有如牛“反刍”的精神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

可以说“听”是“思”的前提,“记”是“听”的关键,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 “听”“记”才是真正的会“学”。 学生在学习中能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目标。

三、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看;多想;多做

一、多看――认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意图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大家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养成思考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看”、“听”、“思”、“记”的关系。

“看”就是上课要注意观察,观察教师的板书的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听”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明确:(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3)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思”是指思考问题。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辩证意识,学会反思。

“记”是指记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作笔记时应:(1)记笔记服从听讲;(2)记要点、记疑问、记易错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容;(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记笔记有助于将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加深对数理原理的认识

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怎样做作业才更科学呢?

(1)先复习后做作业

许多同学做作业时,通常是拿起题就做,一旦遇到困难了,才又回过头来翻书、查笔记,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做作业的第一步应是先复习有关的知识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通过这种方式将所学知识温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去做作业。

(2)仔细审题

审题即分析理解题意,查明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要求了解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并保持清晰的课题印象。许多同学在做作业时常常忽视审题,对审题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在题意尚未理解,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尚未分析清楚之前就试图解题,胡乱猜想、盲目尝试。有的同学虽然能够审题,但不够仔细,对课题观察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入,而遗漏了隐蔽的却是重要的条件。还有的同学审题时所保持的课题印象不够清晰,结果在解题过程中变得更加模糊,甚至遗忘了,以至于不知如何继续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仔细审题。审题时,首先要通读全题,把整个题目的含义连贯起来。如果读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读几遍。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特定语言,挖掘蕴含条件。例如,题目中说“增加了”与“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细辨别,以免因理解错误而做错题。

(3)独立做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笔记;方法

一、课堂笔记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上,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记笔记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是帮助学生理解贯通数学知识的重要帮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极其重要。首先,记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记笔记时,双手和大脑都同时进入了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也进入了高度集中状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分析、联想并综合,在此过程中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不断地受到锻炼,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也会经常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学生对此不容易全部掌握,所以学生可以记录到笔记中以便课下复习掌握。因而学生在记课堂笔记的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课堂笔记也是学生在知识的拓宽上和课后的复习上的重要工具。

二、课堂笔记的记录误区以及解决方法

1.初中数学课上,由于从小学走上来的初中生习惯了小学的听课方式,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课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对此问题,多数教师在学科的开课之初都会强调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准备笔记本记课堂笔记。最初,大家都会主动并且满怀热情的准备好笔记本,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只能持续短时间的记录笔记的习惯。过了一段时间后,笔记本往往变成了习题本或是学生算题的算草本,有的甚至放在那里不去理会。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懒散和教师对学生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所导致的。所以在学生记笔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去指导记录方式并加大监督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

2.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初中生由于写字的速度慢而导致上课时在笔记的记录上与教师讲课内容不能同步。在教师进行下一部分的讲解时,学生还停留在上一部分的记录中。长此以往,这样的听课方式非但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3.很多学生记录完的笔记本就像过期的报刊一样,放在那里从来都不会去翻阅查看,完全浪费了笔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笔记是课堂知识的概括与浓缩。在课后复习时适当地翻阅会对学生的知识起到巩固、补充和深化的作用。所以对笔记的课后查阅是学生对知识深度掌握的主要途径之一。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第4篇

学习数学是否要做笔记一年的高三学习结束了,虽然不是很完美,但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回顾过去的一年,感慨多多,遗憾也很多。但给我感觉最深的是笔记问题,学生的学习笔记,教师的教学笔记。经常听学生说:"为社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试就不会?我什么都忘记了现在怎么复习呀?越复习到后面,我越乱,是怎么回事呀,有解决的办法吗?等等,好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本文就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一、为什么要做数学笔记?(一)、从感知规律来说,做笔记可以加强记忆。课堂上学到东西很容易忘掉,因为课堂的记忆只是短暂的,记得快忘的也快,如果笔记上不留些痕迹,哪里去找记忆的空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记笔记看成是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虽然有些同学没怎么记笔记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笔记在平日积累、期末复习中起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这一点不可否认。至于记笔记影响听课,那就要看你随机应变、灵活取舍的能力了。(二)、做笔记可以促使听课更加专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来说,一定要记笔记。除了极个别的学生,许多学生都有上课时听得很懂,似乎理解了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但下课后不会做题,也不知老师上课时对这些内容是怎么讲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是什么。这些学生一定要做笔记,而且教师要亲自查,实践说明对学生学数学有益,有些学生,资质属于郭靖那一类,那么他就必须记笔记,反复钻研,虽然不能自创,但至少可以精通老师所教,如果老师教的得法,那么这种学生也可以成材,甚至是大材,至少应付高考得个中等成绩不成问题。对于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来说,做笔记可以促使上课不睡觉。现在学生听课容易走神,如果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就不太容易走神了。有效地记笔记不仅可以积攒学习资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预防开小差。(三)笔记在学生构建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记是学生认知地图。思维必须拥有一认知地图以此去引导他的思维,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以系统的方式将它们组织起来,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是培养学生构建知识地图技能的重要实践活动。笔记是构建知识的索引系统。构建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对所学知识抽取出一个骨架性的知识结构,以此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构建知识体系另一个层面的操作方法,是列出某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概念、规律、实验、人物或年代等重要知识线索,将内容变为这种概要性的知识点,会使有关知识、规律的掌握变得更为容易。它可以作为一个检索系统起作用,帮助学生组织一门课程中的浩如烟海内容,使其变得更容易记忆。而且,每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都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结构化的索引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很容易从一种知识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所以说,记笔记的过程,就是这种抽取、构建知识体系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反映。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如何选择、重组、提取知识结构的技能训练过程。笔记是学生学习体验的基础。可以说,体验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只有在充分体验后,才能加深对知识概念、规律理解掌握,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强化情感体验。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在参与中把握住知识的要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发展点。便于学生明确哪些知识自己明确和系统化了的,哪些知识不尽明白、也没系统化的,再现知识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记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转变成新的知识。笔记便于学生体验如何选择正确学习方法获得成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过程进行评价及监控,以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效率最大化,而记笔记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笔记为基础,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教与学两方面相结合,把课上不懂的弄懂,把不清楚的、不系统的弄清楚和系统化。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构建自主学习机制、情境,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怎么样做数学笔记?既然学习数学做好课堂笔记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数学笔记呢?(一)、记提纲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二)、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三)、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四)、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五)、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如何训练学生的记笔记能力。笔记分为听课笔记,读书笔记,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学生的记笔记的习惯和方法,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充分发挥笔记的作用。英国的哈里麦克多斯认为,通过课本进行学习时,在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阅读时做纲要性的笔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必须先把课文通读一遍,以求得一个总的印象。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话来做笔记。根据这两个条件,我认为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训练学生详述事物的意思,使之清楚明晰,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的阐释能力。第二、训练学生说出事物间是如何相关联的,对一事物的要点或本质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彼此相同或互相影响的叙述能力。第三、训练学生要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大致记下在学习时你所产生的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四、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程度,记下课堂教学的要点和重点,课堂教学中使自己弄懂的实例和事实及实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记详细一点,尤其要重视记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技巧等,让笔记成为自己的探索新知识的激发点。总之,数学笔记该记,但是并不是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要有筛选的记,把一些自己认为重点的,比较难的或者一时间想不通的记下来,以后有空再翻出来看看,加深印象。当然要取得好的成绩,光是记还不够的,记住,记完,要看啊,还要勤奋才行。换个角度追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用你的笔记的?如果基本不看笔记,我建议你不用记笔记了!如果经常看笔记,在你看笔记时的不满意之处就是你需要改变的笔记方法。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初一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因此,教师要从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上、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过度期,因为小学时接触的数学全都是以数字为主,但到中学以后就是代数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转变,即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许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转变,必将影响学习成绩。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培养预习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小学不习惯预习,初中学生预习很重要,指导学生应,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要有目的地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

2.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对每堂课的只是体系有清晰的认识过程;(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尤其要掌握数学思想。(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尤其数学根本不做笔记,时间长了脑子一片空白,因此,数学课也要做好笔记:(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知识体系、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时,教师用一些提纲或表格,当堂记着知识要点。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教师指导在看书,笔记,慢慢琢磨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指导学生做到:(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课后要花大力气辅导,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对新生讲清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从而教师也了解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相互适应。再说学生们也互相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