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建筑节能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意义;对策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发展中最突出的第一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是向“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方向发展。总理也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可见,如何在发展中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实施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
首先,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及重要任务。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
其次,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二、实施建筑设计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
1、创新节能减排观念。节能减排能节约能源和资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应建立全新的节能减排理念,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到到一个全新的高度。(1)节能减排不一定得付出高昂代价。(2)节能减排能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家用电器等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重用、再制造和物料回收。(3)节能减排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立法把节能日、节能检查日、节能周和节能月等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并建立起专门的节能减排网站及电话服务中心,强化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
2、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依法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把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制度管理,作为有效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应做好环境立法工作,推动出台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法规和政策。配合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进一步加大经济杠杆对污染减排的激励作用。
3、制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通过法律的形式,用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控制企业的市场准入,比审批制更能促进节能减排。因此,以环境准入制代替审批制,通过提高能耗和排污技术标准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成为我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建议尽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各行业的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法规形式强制执行;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及实施办法,制定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等,逐步完善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的信息统计、分析及制度等。
4、强化建筑节能管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的前提,这就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价时,应包括合理利用能源的专题论证,并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必须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并签署意见。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设计组织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时,把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为审核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建筑设计、施工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注意将建筑节能技术的落实列入重要考核条件,作为评定和选择的依据。
5、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的规范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在重点抓好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已有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的研究。在已有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建筑节能的施工、验收及运行规范。鉴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复杂性和方案的多项性。在建筑节能工作起步阶段,有必要成立专业工作组,专门从事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和政府研究及方案、设计的指导和审查;指导或监督施工及运行管理;参与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审等工作。同时要推动建筑节能产业化的发展,支持专业化的建筑节能企业,满足建筑节能的方案、设计、改造、施工和运行调试工作的需要,加速发展建筑节能相关产业。
6、加大节能技术进步。加快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快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资金支持节能减排的力度,对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能减排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到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8、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典型示范引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政府专网等新闻媒体加大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建设“绿色文化”,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
总之,要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探索建筑、金融、立法、产业政策与商业运作等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点,形成节能减排的理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2]石成春,陈轶.论构筑循环型社会的科学和实践[J].福建环境,2001,18(6)
建筑节能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水;超压出流;减压阀;减压孔板
一、超压出流
超压出流是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如水龙头、淋浴器等)在较高水压条件下,流出大于其额定流量的水量,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费的水量。由于这种水量浪费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因此可称之为“隐形”水量浪费。依照我国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最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0.30MPa~0.35MPa。显然,在同样的开启度下,同一给水分区中,上层的给水龙头因压力较小出流量较少,而下层压力大出流量多。额定流量是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水量。如一个洗手盆水龙头在管径15mm,1/2开启度时,额定流量为0.2L/s。若在相同条件下,因水压过高导致起出流量大于0.2L/s,一般设计中通常加20%的流量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那么大于0.24L/s的都属于超压出流。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隐形”水量浪费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的水量也是十分可观的。超压出流对用水工况的影响及造成的水量浪费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防止建筑给水超压出流问题已在《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4.1.3条已明确指出:“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多层、高层建筑的给水、中水、热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且分区内底层部分应设减压措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注意减压措施比较与应用。
二、减压措施
(1)设置减压阀。减压阀有弹簧减压阀和比例式减压阀两种,尽管构造不同,但其作用原理一致,即通过压力的变化或增强局部水头损失来达到减压的目的,既减动压又减静压。对于高层住宅,根据实际需要,在给水立管的适当位置设减压阀,可优化高层给水分区,但各区支管压力分布仍不均匀。支管减压,可使供水压力分配更加均衡,避免部分供水点超压,但压力控制范围小。采用支管减压不但技术上先进合理,而且经济上可节省投资。(2)减压孔板。孔板是一种构造简单的节流装置,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该装置现已在消防供水领域标准化。在高层建筑给水工程中,减压孔板可用于消除给水龙头和消火栓前的剩余水头,以保证给水系统均衡供水,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特点是:只减动压,不减静压,节省投资,方便管理,系统也比较简单,减压的同时限制流量,下游的压力随上游压力和流量而变,不稳定。(3)节流塞。节流塞的作用与减压孔板相同,可用于消除水龙头前的剩余水头。以上三种主要减压方法各有千秋,均可用于给水系统设计和系统改造,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这些措施为防止给水系统中的超压出流现象及由此而产生的水量浪费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的研究应用现状来看,减压阀已经广泛应用于给水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减压孔板的应用也已经标准化。但减压节流在既有建筑生活给水中的应用没有的到广泛推广,并且消防给水中采用减压装置限制工作压力也不是从节能节水的角度出发,而是基于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角度。本实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民用高层建筑内给水系统应用孔板减压节流的效果。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减压孔板的节水节能效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民用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在24~100米之间。解决超压出流方法除设置减压装置还需应遵循规范,合理分区且供水方式建议采用水箱供水方式。要解决超压出流问题首先应在设计中确定恰当的给水压力范围,其次是如何在减少管路的剩余水头,使水量合理分配均衡供水,是节约用水的根本问题之一,实际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措施实现合理的压力控制。供水系统应用的减压节流方式有许多种,减压的最佳状态是使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流出水头为规范规定的数值,在该流出水头下的给水配件出水量正好为规范规定的额定流量。
本文主要从理论及实际应用两方面来阐述超压出流的危害,从建筑分区、供水方式等方面考虑解决超压出流问题,并总结了当前采取的几种减压措施。对于生活用水来说,节水就是节能,可以减少加压设备的提升水量,从而降低了能耗。既有建筑节水仍然有很大空间。现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变手工作业为规模经济,以强大的技术支持建筑节水节能改造。
参 考 文 献
建筑节能减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对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做了相关分析,最后本文为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之内,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高效和适用的居住和使用空间,力图把建筑建设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并不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花园等,而是代表一种象征或者概念,指建筑对于环境是无害的,能够充分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且在不破坏环境的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设的一种建筑,又被称为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
(1)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提供给人们健康、高效和适用的居住和使用空间;
(2)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节能,强调减少资源浪费;
(4)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学术界,绿色建筑有两个观点比较一致:
(1)要求关注建筑本身在生命周期内(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到建造、使用,再到维修、更新直到最后拆除)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要求关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身周围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遵循绿色平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集成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绿化配置、地热利用低、太阳能利用、能耗围护结构、智能控制、绿色建材和中水利用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统一和谐。绿色建筑具有六大特点:综合措施有效节能、资源利用高效循环、选址规划绿色合理、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环境健康舒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而且能源与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破坏最小。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率将会从目前40%左右发展到21中叶的75%以上,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万到1500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每个城镇人口的平均耗能比农村人口高3到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建城乡房屋面积将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现有建筑接近40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都是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的利用率仅是33%。在建筑建造和使用全过程中,能耗占全部资源与能源的50%,这也增加了环境得负荷。这些对我国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将是一种巨大挑战。因此,必须着重发展绿色建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 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待完善
(1)只有节能和节地的相关规定,缺少对环境保护、节材与节水方面的法规;
(2)忽视了物料的生产、运营、维护、拆除和回收的相关政策。
3.2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
(1)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缺乏考虑;
(2)缺乏合理有效的绿色建材的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过于简单,盲目追求新型材料。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环境,运用建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安排建筑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同时具备良好的室内条件与建筑物的调节能力,并具有节能、节水、节地、改善生态环境减、延长建筑寿命、少污染等优点。但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等等。
3.4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
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比较局限,多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和生态学理论对于建筑学的指导,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和环境效果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4 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激励政策
(1)针对建筑节能相关问题,对相关法律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2)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和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支持新能源、绿色产品、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
评价体系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建设部最近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 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4.3 加强科研与宣传教育培训
在科研方面加强与国际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城乡地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支持,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系与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我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绿色建筑实践将促进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人类自身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展开.
建筑节能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措施,效益分析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集中供热面积大,采暖能耗是建筑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建筑物的防寒保温问题是关系能源消耗的关键问题,注意节约能源消耗已成为北方建筑设计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建筑节约能耗的几点措施
1.使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新近问世的一种可以让玻璃既保持高透光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隔热效果的高科技产品。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采用喷涂或刷涂技术涂与各类建筑物的玻璃上。在夏季,能抑制65%太阳能辐射不进入室内,并能保证透光率达到70%,能使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达到4℃~7℃,测试表明,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耗电量可从原来303度降低到208度,可节电20%~30%左右;在冬季,隔热涂膜的特殊金属膜呈透明型、引进可视光,长波长的暖气能在室内反射,使室内的暖气(远红外线)约90%不外流。
2.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价廉,对生态平衡没有任何影响。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在3.3 103~8.4 106kJ/(m2 年)之间,相当于2.4 104亿t标煤。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日照能量在5 106kJ/(m2 年)以上。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除四川盆地、贵州省资源稍差外,东部、南部及东北等其他地区为资源较富和中等区。
在建筑中加强太阳能的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太阳能可以为建筑供暖、供热水、供电,甚至能够提供建筑物的全部能量。我国北方被动太阳房采暖节能60%~70%,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20kg~40kg标准煤,有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注重墙体节能。多年以来,我国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如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以上,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新型复合墙体已经出现,复合墙体主要通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科技论文。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已基本上采用了此种方式。我国要达到节能50%的要求,除部分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墙体保温包括内保温、外保温、夹芯保温等。
4.关注门窗节能技术。在整个建筑物的热损失中,而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则占20%~30%。所以,门窗是围护结构中节能的一个重点部位。门窗节能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传热量、减少太阳能辐射3个方面进行。减少渗透量可以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而增加设备负荷,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建筑物的窗户由镶嵌材料和窗框、扇型材组成。为此,要加强节能型窗框和节能玻璃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数以减少传热量。
塑钢门窗不仅防噪隔声功能显著,防雨水渗漏能力强,空气渗透量小,更主要的是塑钢门窗的导热系数极低,隔热效果优于铝材1250倍,在采暖和制冷上,能耗要低30%~50%,室内空调的启动次数明显减少,耗电量也显著减少。
二、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
节能建筑由于使用了节能材料,往往会增加初期投资,使建设费用增加。但从能量效率方面分析,节能建筑有着非常可观的效益,并能在一定的年限内回收节能投资费。而且,在节能收益和节能投资平衡后,节能建筑就进入了纯收益期,在使用周期内可节约大量费用。从一些节能试点小区实际情况分析,住宅建筑节能投资增加额/住宅建筑本身的造价=6/1。与此同时,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可以节约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试点表明,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年~7年左右。节能建筑经济分析可参照如下几个指标来进行。
1.节能投资。节能建筑在一般情况下,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工程造价势必也要相应地提高。科技论文。在我国,节能50%住宅的投资增长率一般可控制在10%以内。
2.节能收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节能率指标也在逐步提高。节能建筑的设备运行负荷比传统建筑小,其维护费用也相应的减少;建筑物由于受到良好的隔热保温措施的保护,从中就节省了一笔维护开支。
3.投资回收期。科技论文。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不应超过8年。
4.生命周期收益。节能投资是一次性行为,而收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更科学合理的分析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应该采取建筑物生命周期的计算方法: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收益=非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
三、总结
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应值得全社会重视,北方地区能耗较大,推广和使用节能建筑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筑节能减论文范文第5篇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是建筑设计中重要考虑因素,也是体现建筑设计层次水平和现代人文价值内涵的重要衡量标志。依据人们对自然生态和舒适生活的追求标准,注重绿色环保与恬静人文化设计理念,围绕节能和减噪来优化建筑设计,更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任务目标。以节能为内在自觉需求来倡导低碳生活,辅以生活环境的清净,不仅符合现代人们现代生活的发展需要,更是给建筑行业的工作者提出了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1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理论原理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是基于现代人们生活需求基础上一种实践探索。其基本特征是最大限度从自然生态中寻找自给能源和减少声音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染,为居住者提供适宜居住的空间载体和舒适生活环境。
从技术上分析,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源的有效运用特性和物理(如声音传播、空气传热及渗透等)来综合运用,并借助人们对生活环境自然美观的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植被绿化等)促进资源能量有效转化和减少控制声音污染。在运用过程中,主要围绕空气渗透密闭性、围护结构隔声性、建筑绿化调节适应性等。
2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价值意义
2.1 优化室内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舒适度
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可行的居住环境,能够最大限度放松居住者因生活、工作等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以外在的环境优化来满足居住者的要求,更能够让其亲临其境,身受所感。
2.2 发挥资源效用价值,提供环保健康环境
建筑是基于一定物质材料基础上而形成组合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节能环保和自然恬静为基本特征,发挥好这些物质资源的功效,则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构成要素。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上述问题,更能为居住者提供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环境氛围。
2.3 促进区域稳定和谐,构建多彩幸福生活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能够有效调动区域生活群体的和谐相处激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互助友爱的人文生活情境。在环境优美与乡邻情意浓浓的居住小区内生活,更是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发展的高度统一,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运用措施
3.1 优化围护结构和材料运用,发挥资源外用价值
在建筑设计中,物质材料科学合理运用则是基础,以结构优化来辅以其作用功效的发挥。在围护结构的结构的优化中,主要是基于墙体、外门、窗户等。在设计运用过程中,应该紧扣 环保性 和 相容性 原则,注意优选建筑材料,并且使之能够进行合理优化运用,提高物质材料的性能特征。
在外墙材料选择上,一般都以粘土空心砖为主,辅以一定的膨胀聚苯板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等材料进行粘合。从测试效果来看,240厚砖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达到近55分贝。如果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比上述下降10分贝。由此可见,须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设空气层等构造措施来提高隔声量。在窗户的选择上,则应该注意如下环节:(1)注意合理配备窗墙比,一般以不同朝向的窗户来确定相应的窗户面积以及比率要求。(2)优选窗体用料,我们以较为流行的铝合金原料来予以分析,铝合金物理特性与塑钢相比,更具有稳定性,尤其是铝合金窗框在中高频隔声性能优于塑钢窗,再结合复合玻璃使用,不仅起到节能作用,还能够隔音。(3)采用双层窗。建议双窗的间距与建筑物外墙厚度为10厘米,可使得隔声量达到33分贝。同时,双层普通玻璃窗的节的工程造价约为复合玻璃窗的50%。在外门台设计中,运用多功能户门和夹板门等较为普遍。夹板门一般采用木质材料组合,辅以一些棉质类(矿棉等)来使其保温隔音。在金属门板中,中间一般填充2厘米厚的玻璃棉板,以增强隔音效果。
这些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能够在发挥自然生态的节能作用基础上,更能够起到隔音作用,使得能量在一定的空间和条件下能够保持平衡,满足人体的舒适温度需求。
3.2 完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促进强制入轨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发挥国家制
转贴于论文联盟
度的强制性功效以监督考核来注意正确引导,更能够提高使用的效率,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根据城市建设要求,做好建筑施工的科学规范化管理,从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审批等流程中,严格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予以确立。住建、环保等部门应该为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备查方案,各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对噪声可能产生的污染严格申报,并切实做好化解措施。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应该注意如下环节:(1)建立环保公示牌,在建筑工地显著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接受社会监督;(2)严格控制不可避免噪声污染时间,一般在晚10点到次日早晨6点之间,禁止在居民区、医疗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夯基、浇筑振动等噪声作业;(3)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并对产生噪声的施工单位予以处罚,纳入评先范围,引导自觉主动遵守相关制度规定。
3.3 突出建筑绿化运用,增强节能减噪功能
利用绿化来进行节能与减噪,能够在有效发挥绿色植被植物的温度与湿度调节的前提下,更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自然生态的 氧吧 ,呼吸更为健康的空气,提高生活居住水平。
在选择绿化节能中,应该注意选择一些长青类的植物,要能够突出抗病毒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夏季,林地及草坪的气温与普通场地气温比较,平均降温值约为2.5~3℃。而西墙外有绿化的房间的室温低于无绿化的房间约3℃。尤其在中午12后至下午5点前,升温速率有绿化房间也明显优于无绿化房间。在选用时应该围绕绿色植物的自身特点,从房屋、楼间、建筑本体等方面予以通盘考虑,切实发挥植物的美化和净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