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技术论文(精选5篇)

  •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三)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施工时工作人员不能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短缺或重复工作情况。还有很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状况。 (…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精选5篇)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资料管理问题主要是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的管理,当施工计划、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符时,就会出现后续在现场施工过程对图纸进行频繁修改状况,不仅会延长施工时间、浪费资源,而且会影响到施工质量。

(二)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设备数量都非常多,在施工过程,材料和设备的存储、提取和使用的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原材料管理问题,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问题,甚至留下安全隐患。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仅对于企业成本和效益的控制有直接关系,对于施工计划的有效进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中很多企业都对设备疏于维护,导致设备更新过快,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三)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施工时工作人员不能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短缺或重复工作情况。还有很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状况。

(四)工程经验的总结上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情况不确定,施工现场可能出现很多意外状况,而在此种状况下,企业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现象,导致错失了可以弥补的机会,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五)施工过程中面临规章制度不完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无法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运转,进而影响到施工效率。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技术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建筑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谋求效益。因为施工现场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都要通过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才能实现,现场技术管理如果混乱就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与施工现场技术是一致的,只有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达到标准化,才可以确保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效科学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应当按照科学事实执行施工工作,即: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应该符合现代化企业相关标准,讲究科学管理。例如,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施工现场人员和各种设备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在对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标准规范原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其应当规范、有序的展开。而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施工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形成共同协作、齐心完成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和流程行事,按照规定作业方式和相关质量标准、建筑施工中的规章制度办事。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科学施工方法,制定管理标准和施工流程,从而实行施工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针对资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在施工前多个部门之间应进行会审,首先明确施工要求,其次对施工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科学地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从而实现保质、高效的施工目标。

(二)针对材料和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使用,在每个阶段都要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流程执行,并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在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达到成本最低化和质量最优化目标,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三)针对在人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现有人员进行科学测试,对不能胜任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每个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在施工时,自身所面临的责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单位时间效益的最大化。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环境和工程的难易程度,科学量化工程考评,激励员工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针对在施工现场面临突发状况的策略。针对工程现场施工,要建立突发状况应急机构,而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应积极应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把握机会,快速实施,使损失降到最小。同时善于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建立工程日志,储备施工经验。在以后的现场施工过程,可以对其加以借鉴。

(五)针对在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制度不完善问题的策略。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针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要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在施工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定期开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合作解决各类问题。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管理观念

建设工程管理理论是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基础依据,在当今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不断发展更新的情况下,各种新型建设材料也在不断的被应用在建设工程中,而这给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为了能够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改进建设工程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促使建设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就需要对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理论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下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从管理思路、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及质量控制等几方面的管理理论入手分析,来探讨了完善管理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思路的转变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由于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观念都是固守成规,毫无新意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督促施工单位按时完成计划中的某段时期的任务,且以无限度的追求最大产值为主要生产管理目标。这样的管理观念与思路在现如今愈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格格不入,很难实现良好的建设工程管理效果。为此,必须要促使建设工程企业加快转变管理思路与经营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促使管理理念适应现代建设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工程实践应用中,工程管理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而不能以计划为依据,生产管理的目的要以获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而不能以追求最大产值为主要目的;要以现代先进的工程管理观念进行管理,而不能以行政指令为管理手段。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工作思路,加强管理理念创新,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现代建设市场的管理需求。

2、施工材料管理理论

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设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设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设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设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如果是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负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再加上小组活动,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4、施工技术交底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是建设工作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只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的顺利实施与合理配合。而技术交底管理理论的健全则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好的认识到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施工中能够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掌握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其要求,从而做到对整个建设工程施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更好的开展工程施工。一般来讲,建设工程的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合同交底。 (2)设计图纸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图纸有所了解,包括建设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和特殊部位等。(3)施工组织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情况、施工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形式。(4)设计变更交底。主要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底,必须迅速、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5)新技术项目交底。

5、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若想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出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的变革。实际上,建设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缺陷,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也对建设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一致,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建设工程的管理手段也要随之不断改进完善。而这些又离不开最新的工程管理理论支持。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型材料、新型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U655.4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土木工程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的施工工艺及配套设备、施工方法步骤及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基本解决现场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结合课程特点,探索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经历,实践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和大家共享。

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是教学技术手段发展的大势所趋。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和体力,能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理论体系的阐述讲解,从而提高了讲授的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图表、文字[1]等多种表达形式,能够把课堂理论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到学生脑中。这些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并行冲击,更立体、更直接的刺激学生大脑,有利于形成更深刻更长久的记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当讲到灌注桩施工工艺时,板书教学只能用文字描述方法步骤,最多配以简单的灌注桩图片,教学过程枯燥,学生无法形成直接印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播放,学生能够更流畅、更深刻的接触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很容易与现场施工情境实现对接,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

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往往没有被利用好。比如PPT课件不完善,图片、表格、文字等多种类型的幻灯片依次罗列,缺乏层次逻辑,有的甚至就是电子讲稿。这样的课堂教学甚至会带来一些弊端,笔者曾做过调查:有的学生反映多媒体听课效果不如板书好,除了适应性的原因外,感觉多媒体上课信息量过大,缺乏逻辑,层次不清,课后只对个别的信息点有印象,而对于整堂课的理论体系构架不清楚。综合分析,应该是教师的课件没有做好。另外,有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听课不连续。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与教师、学生沟通,发现是老师的课堂语言与课件没有统一结合起来,这往往是大多数教师忽略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扬长避短,使其应用与课程特点真正结合起来。

重视案例、任务教学法的应用

当前,绝大多数《建筑施工技术》教材中,主要涉及的还是施工工艺、设备,施工方法步骤,质量控制与验收等文字性内容。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文字、公式等内容抽象,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某些章节内容采用案例+任务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颇佳。比如:在介绍场地平整和土方工程量计算时,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资料,让学生提前搜集分析、设计步骤、从场地标高设计到土方量计算进行分工讨论、确定方案、组织落实,整个过程以实际的工程案例为对象贯穿始终,以完成土方工程计算为任务目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教师则减轻了工作量,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和从旁辅导。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整个课堂教学氛围热烈、效果突出。

值得强调的是,在采用案例+任务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备课充分,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把握得当,案例的选取、任务的布置要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对于学生的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要尤为注重。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训室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必须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实训室能够把简单的施工现场环节呈现出来,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现场施工的环境氛围,对于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操作过程能够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终生难忘,同时在操作中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掌握、深究。例如:在讲到钢筋绑扎时,虽然视频可以详尽的呈现绑扎工艺,但是学生没有亲自动手经历,仍然缺乏自信。实训室完全可以实现梁、柱、板、墙等小型构件钢筋的设计布置与绑扎,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训室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掌握配筋与钢筋绑扎技术。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室,真正把实训室与课堂教学无缝结合起来,不仅需要教师有详细而充分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最好是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因此,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满足教学的要求。

课堂教学必须与施工现场结合

在《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些理论内容相对陈旧[2],没有及时更新,而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教材中却没有足够的理论介绍,导致教学与应用脱节。例如: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基础、大体量、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而教材中有关的深基坑支护工艺、桩基础与超大型基础底板施工、主体结构操作平台搭设与提升等新工艺却鲜有介绍,相反,一些即将落后甚至面临淘汰的工艺却占有相当篇幅。这种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不吻合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学生就业时不能够学为所用,教师是有责任的。如何尽量减少出现上述情况,需要我们把教学与施工现场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到施工现场的机会。

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如下:1、利用单次课时,组织学生到就近工地参观施工现场,这种认识实习过程时间短、影响小、易成行、便于实现;2、集中一段时间比如一周左右,推荐学生到工地参与实际的施工过程,这种形式效果最好;3、邀请一线施工单位或有名的专家做专题报告,这种讲座内容往往更贴近现实、工艺更先进,往往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触及的,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当然,再多的方法也需要教师去联系、沟通为做好课堂教学精心准备。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有的通过实践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学效果,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希望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总之,《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地位特殊,需要我们教师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董伟. “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实践教学,2011.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要】建筑工程管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的管理学科,随着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人们创造财富与福利的方法、途径等有了新变化,不再是重复传统的生产活动,而是更加注重项目开发与项目实施。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要管理领域,并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具体项目的应用而不断调整与改进。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管理

一、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二、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观念的改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企业主要完成上级交付的计划任务,并以追求产值为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市场观念取替计划观念、利润观念取替产值观念、管理观念取替行政指令,以此促进工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同时改变经验主义,实现科学技术管理,强调创新,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2、施工材料管理理论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如果是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负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再加上小组活动,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4、完善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健全,可让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了解施工设计、建筑特点要求等,并在心中对工程项目有详尽了解,便于科学施工。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合同交底。其中应涉及到施工范围及相关技术要求,便于今后图纸审查与索赔。

(2)设计图纸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图纸有所了解,包括建筑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和特殊部位等。

(3)施工组织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情况、施工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形式。

(4)设计变更交底。主要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底,必须迅速、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

(5)新技术项目交底。主要将新技术中涉及到的工艺、材料、结构等,向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尽量全面详细,必要情况下需要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监督。一般技术交底多采取分阶段进行,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

5、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若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出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因为单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变革。实际上,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缺陷,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一致,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三、总结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现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影响工程建设综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控制工程质量需要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作为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两项重要内容,一直是我们工程管理和控制中的重点所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本文主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两大方面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

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理念的不断深入认识,建筑工程质量正在从最初的单一标准向着安全、舒适、美观以及低碳环保等综合指标标准上转变,这种转变也为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增加了复杂的程度和难度。鉴于建筑工程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密切相关性,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来建造符合人民质量需求的建筑工程,下面我们就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展开论述,从而为保障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从整体上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内容进行计划和统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工程施工按照具体的计划进行以及最终达到所制定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详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工程的设计图纸是综合性的考察完工程的实地情况以后进行绘制的,期间既考虑了工程的科学合理性又考虑了实地的环境条件。了解设计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在合适的地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合同是工程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工程施工达成的协议,期间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方面。了解施工合同有助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及合同要求来具体的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式。

(二)合理的组织安排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其中既包括技术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比如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连续性的作业,提前组织施工人员并实施明确的分工和划分质量责任有助于建筑工程的连续作业和按期交工。在关键性的工序上还应该安排技术素质过硬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且行使严格的监管,这也能很好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三)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计划

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内容主要有质量检测、组织策略、工艺流程、施工的技术方案等等。工程施工方案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工业建筑工程来讲是一个核心部分。因此,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把质量控制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设计,对于施工存在的经济效益以及难题等,要在施工方案设计的环节给予正确地控制,实施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操作、工艺等措施,以保证工程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计划是专门针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的管理计划安排,具体的做法主要为对施工的环节进行细分,并安排具体的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期进行质量上的监督与控制。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做好施工计划也能切实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实施建造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这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也比较众多,比如说工程用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管理水平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势必会给工程综合质量造成影响。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条件

做好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具体的措施一般有:1、提高工程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施行岗位竞聘制的管理方式,明确责任划分。同时,做好材料招标工作与供应商优化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工程用材料的质量和成本。2、加强工程用材料的现场保管能力,防止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事故给材料带来的损失,同时做好使用前的质量检验与性能试验工作,全程确保其质量性能。3、根据工程的切实需要编制工程用机械设备的计划方案,合理的租赁和采购工程机械设备,防止机械闲置的现象出现,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对工程机械进行状态检修,以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二)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影响工程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毕竟现场施工才是直接构造工程主体的重要建设过程。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从施工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两个方面着手。主要的做法一般有:1、安排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天候的监督管理,对于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施工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2、对于工程设计变更应该及时地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变更更能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3、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评价机制,对现场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巩固,确保现场管理始终处于最高的水平。

(三)做好工程施工阶段关键技术的管理工作

当前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钢结构施工技术运用的越来越普遍,加强对这些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有着重大的作用。主要的做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组织技术水平过硬的施工团队,并不断的对施工团队进行技术培训的考评,务必确保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设置技术顾问。另一方面,做好关键施工技术的试验和模拟工作,比如说混凝土强度试验以及钢结构建筑的计算机模拟建设。做好关键技术的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保障工程能够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从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阶段的一些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来综合性的论述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当然具体的措施还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条件以及相关单位的工作能力来综合性的制定。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与同行业人士进行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为建筑工程的高水平施工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牟杰,王东,陈勇.浅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J].建设监理,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