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老师的文章(精选5篇)

  •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均是必考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自觉地把课文作为阅读训练的载体,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人物背景、叙述方式、描写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文章结构之类的知识。这种为了考试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蜻蜓点水式讲解的…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精选5篇)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第1篇

一、阅读教学中几种忽视写作能力培养的情况

(一)以考试为导向,偏向语文知识的传授

中、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均是必考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自觉地把课文作为阅读训练的载体,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人物背景、叙述方式、描写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文章结构之类的知识。这种为了考试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蜻蜓点水式讲解的文章和知识,是种静态的知识,没有探讨课文“由文到心”的动态过程,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不能使学生学会将其迁移到写作活动中去。

(二)过度解读文本,缺乏言语形式的探究

语文教学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重视文本写了什么,更要重视文本是怎么写的。在提倡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阅读教学案例。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实录,引起学界对阅读教学的讨论。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抽象地从文本中剥出祖母死、父亲老、儿子壮等人伦关系,进而得出文本讲诉生死主题的结论。韩老师学识渊博,对《背影》做了一番创新性解读。然而,联系文章创作背景和文本的重复叙述,不难发现,韩老师对文本是过度解读的。课文的最后一段,道出写作缘由,父亲向朱自清诉说自己离大去之日不远,引起他反省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原来,朱自清与父亲之间是有矛盾冲突的,长期没有得到真正地和解。老父亲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欣慰。“《背影》的结构中交织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存在意识文本中,是歌颂父亲慈爱的线索,一条在无意识潜文本中,是现实儿子内心焦虑的线索”[1]。因此,《背影》写的不是生死,而是父子。

(三)训练流于形式,没有培养写作能力的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注意到写作训练的重要性,遗憾的是这种写作训练往往流于形式。一是课堂言语活动,忽视对课文语言表达技巧的模仿。例如,郭初阳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他假设愚公死后,世代挖山,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成功移山,询问学生如何重新评价愚公。这样的课堂训练,重视课文内容的解读和阐释,忽略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探究。课文一般是优秀的习作范例,将课堂练笔与课文言语形式的探究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课外练笔,缺乏监督与指导。语文学习得法与课内,提高于课外。课堂练习与课外练笔是相互促进的,虽然有不少老师要求学生写日记,但却没有给予有效指导。

二、关于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一)转变观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占据大部分课时。那些为了考试而阅读,或者把课文作为话题材料,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往往造成阅读教学耗时低效。转变旧有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意识,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关注课文内容,还要关注文章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之美。

(二)读写一体,重视言语形式的探究

陈日亮先生认为,“‘读’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写”……“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读’”[2]。阅读和写作是融为一体的,它们统一于言语活动之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过度解说和发挥课文的思想内容,割裂了读写之间的关系。由文见心,从语言形式入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探寻文章表达的心灵轨迹,体会写作章法之美,有利于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法,为个体写作实践提供借鉴。李镇西老师在教学《荷花淀》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的语句,体会妇女们的心理,让学生从语言表达中,品味文章的心理描写。在分析作者孙犁的语言风格之后,李老师又介绍孙犁的《关于 荷花淀 的写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创作过程。李老师的教学,重视言语形式的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举一反三,发挥选文的例文功能

语文教材是由文质兼美的选文组成的。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每单元的选文大致是按照文体的特点编排的。可以说,每篇课文是一种文体写作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重视对文体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模仿习作,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材,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体味“轻轻地”“新娘”“挥一挥”等词语,标出诗的韵脚,讲解新月派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由文见心,体悟诗人用诗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鼓励学生模仿创作新诗。这种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的做法,也符合这一单元教学的要求。

(四)读写结合,坚持有效的读写训练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陈日亮老师认为,写作是重视“写什么”的教学。通过阅读,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思想共鸣;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事实证明那些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满分作文、牢记人物事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种训练方法忽视了教学“写什么”,封闭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能够培育学生的思想境界。读书笔记,记录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心灵变化的轨迹,充实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架起“读”与“写”之间的一座无形的桥梁。陈日亮老师介绍一位高中生的阅读笔记,让笔者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采用读书笔记这种有效的读写训练方法。

(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4yks025]研究成果。)

注释:

[1]闫苹.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2-33.

[2]陈日亮.仿佛若有光――由一位高中生的阅读笔记思考语文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3,(06).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当前语文课改三个重要教研话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4,(9).

[2]彭红兵.阅读与写作互促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3]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漓江出版社,2012.

[4]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第2篇

作文指导并不仅仅局限在作文课上,而应渗透在语文教学进而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一、指导学生寻找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惧怕写作,主要是找不到材料,每当写作文时就看到许多学生愁眉苦脸,还唉声叹气地说:“写什么?怎么写?”做饭要有米,写文章要有材料。材料从何而来?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材料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写作的素材都来源于这部百科全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这部百科全书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探索。利用好这部无字而丰富的大书。

1.观察自然

指导学生写写景抒情性的文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对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往往会熟视无睹。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身边的环境,一起探究变化的规律,一起畅谈心得感悟。坚持一学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能成为写文章的素材。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放眼自然,开阔视野。

2.体验真情

指导学生写情感类的文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和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朋友亲人、邻居,甚至陌生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可写的事情很多。老师引导学走进他们自己的生活天地,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寻找作文的原料,那么,这个天地可以说也是相当广阔的。老师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亲人,体悟亲情。

母亲节或父亲节到了,老师提醒学生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再观察父母的反应。学生有的为父母梳头,有的为父母洗衣,有的为父母做饭,扫地、刷碗,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唤起学生的感激之情。

教师节到了,学生为各科老师做卡片,买礼物,有的为老师献上一首自己写的诗歌……礼轻情意重,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同学的生日到了,学生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同学的祝贺之情。

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到深挚的感情,写作时就不愁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写文章就不会无病,装腔作势了。

3.关注集体

指导学生写竞争或合作类的文章,老师可以有目的有组织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接力比赛,背古诗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冬季赛野炊,扫墓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积累了生活体验,培养了热爱集体的感情。写作时学生就不必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了。

4.放眼社会

指导学生写爱国类的文章,老师可以通过收看新闻引导学生放眼社会。近几年我们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各种灾难接踵而至,雪灾,冻雨,地震,干旱,禽流感病毒,甲型H1NI病毒……每一场灾难来临,我国人民又是怎么挺身而出,救死扶伤,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在危难之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学生因有亲身体验,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情动于衷,即会下笔千言。

元旦、端午、中秋、国庆……只要是节日,就别忘了提醒学生体验生活。

总之,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生活中那些跳动的,闪光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价值的点滴笔之于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怎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找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生活的空间毕竟比较狭小,生活阅历毕竟非常有限,由直接生活经验所组成的写作素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作文需求。因此,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即从书本中获得许多间接的知识,间接的经验。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之作,都是经典之文。篇幅短小,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好范文。我们不妨充分利用之。指导学生,理解、背诵、积累,积累多了,用时就会下笔千言,欲罢不能。这叫厚积而薄发。

每一册初中语文课本后面都有推荐的一两本名著,指导学生读好名著。老师和学生一同读,一同做批注,一同写读后感,一同交流读后的心得体悟。老师和学生一同读书,不仅对学生是一种促进,而且还有利于对学生具体深入地指导。

另外,鼓励学生买书、借书,形成一种人人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氛围。让读书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让读书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容易遗忘,引导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同时,做好抄录,做好读书笔记。

二、指导学生用米下锅

巧妇准备了许多米,就该一显身手了——做饭。学生储备了写作的材料,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又迎来了怎么写的问题,即写作的技巧。老师泛泛地谈如何如何去写,作用甚微。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下功付。

(一)在作文批改中,进行心理辅导

绝大多数学生最怕写作文,认为写作文是高深莫测的,即使满脑袋的材料,却不知从哪写起。因此,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恐惧症是关键一步。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第3篇

一、毕业论文答辩老师都会问到的三个问题

时下,高校毕业生正纷纷进行毕业前的论文答辩。尽管对于论文答辩来说,主问委员会提什么问题是很难猜到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答辩委员出题是任意的、毫无规律可循的。事实上,答辩委员拟题提问是有一定的范围并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不管什么专业的文章,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到这三类问题。

1、老师一般会问的第一个问题:

一般在答辩前老师会首先检验一下论文是不是学生自身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有抄袭和剽窃的现象。因此他们通常会提出这些问题,比如“你是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个题目的?”、“你在写这篇论文时是怎样搜集有关资料的?”、“你写这篇论文时参考了哪些书籍和有关资料?”、“论文中提到的数据的出处何在?”等等。

2、老师一般会问的第二个问题:

在答辩开始前,答辩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介绍一下论文的大概内容,也就是你这篇论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叙述一下文章的整体框架就可以了,即这篇文章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写的是什么。一般学生根据文章的大标题来说就可以了。

3、老师一般会提问的第三个问题

针对论文中某些论点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准确和确切的地方,对论据不够充分的地方,对论证层次比较混乱、条理难辩的地方提出问题。论文中没有说周全、没有论述清楚或者限于篇幅结构没有详细展开细说的问题,答辩委员也可能提问。

二、对于学生来说,怎样准备毕业论文答辩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1、一定要非常熟悉自己文章的内容尤其文章是找人写作的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

2、答辩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语速和仪态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

另外,在答辩时注意做到:

1,谦虚,不要和老师争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只管微笑着点头。

2,让没事的朋友在电脑旁边等着,等老师问你问题后,会让你出来准备,你有搞不定的问题可以短信你朋友,立刻百度一下。当然,提前去图书馆借些相关书籍更是应该的。

3,回答问题要简练,说到点子上,不要废话,语态要好,手上不要有多余动作,坐姿要正。实在搞不定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我目前还缺乏研究,等下去后会查找资料认真研究。但与其相关的某某问题/方面目前是什么情况。

4,如果是硕士博士的话最后有一个答谢导师环节,不要太动情说太多话,说三四句即可。

跟你的论文相关的,要阐述下你写这个论文的思路,想法,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老师会根据你的叙述跟论文问相关问题

1.直接向指导老师求助---答辩一定程度与指导老师捆绑,指导老师有职责和相应的面子风险;

2.把“自己”的论文赶紧熟悉起来,自己都不知道写点啥肯定一问三不知;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第4篇

一、根据“思维语言”原理,利用“简快”模式

由“思维语言”原理可知,思维到语言没有经过任何转换和过滤,是比较直接的、简单的思维作用以及相关的语言生成。因此,本人根据经验倾向于利用现成的优秀作文范例,即时进行仿写。一般来说,仿写主要从形式结构、内容文意、语言修辞等三大方面入手。如果要训练学生段落结构能力,则选择在形式结构方面比较典范的文章供学生仿写。如要训练学生把握内容文意方面的能力,本人选择朱自清、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及自己下水作《水秀梦中的热水河》印发给学生仿写。如要训练学生语言修辞方面的技能,本人推荐把朱自清、老舍、钱钟书、金庸等作家的经典文章印发给学生仿写。虽然这种仿写没有什么难度,但是仿写对于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尤为重要,效果也更为显著。

二、根据“内化强化外化”原理,利用“共鸣”模式

由“内化强化外化”原理可知,这种写作过程中间有一个“强化”环节,如何“强化”是这种写作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内外所阅读的优质文章都是其写作的范文,也是其仿写的对象,如何将这些文章中的写作要素进行强化,进而顺利迁移,外化成书面语言呢?本人探索多年的经验是:对每次作文训练要点进行针对性口头描述训练。如老师挑选在形式结构、内容文意、语言修辞等角度具有复述价值的文章进行口头描述,让学生进行及时的概括,再让学生自己描述一遍或两遍,组织引导学生根据口头描述过程整理成简单的写作提纲。接着,指导学生将写作提纲与老师描述的文章进行逐项比较,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写作提纲,直到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提纲与老师描述的文章提纲存在相似之处,而自己的提纲又有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时才允许学生动手写作。(“+”表正关联度,“-”表负关联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老师提供的范文与习作题目关联度越高,学生迁移并生成写作技能的效果就越显著,因此,老师要努力提供与习作题目关联度较高的范文给学生参考或借鉴,同时老师辅以必要的口头提示和描述。

三、根据“内化强化固化外化”原理,利用“深化”模式

由“内化强化固化外化”原理可知,“强化”和“固化”是十分关键的两个环节,而且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写作成效。因此,本人在完成强化训练之后,不是急着训练另外一种形式的作文,而是继续强化训练。如完成形式结构技能训练之后,利用不同体裁文章,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形式结构方面的强化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切实让学生熟练掌握该种写作模式。老师口头描述与学生口头描述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如下图所示:(“+”表促进作用价值大小)

从此表可以看出,老师口头描述中,学生形式结构的理解和内化作用较大,而对内容文意的理解和内化作用最小。因此,形式结构的口头描述要点到即可,而要着重强化内容文意的口头描述,包括采取故事式、相声式、表演式等进行强化,让学生理解老师所推荐文章是如何表现内容文意的,从而掌握这方面的写作技巧。从三种生成技能的手段来看,学生拟写提纲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要多引导或鼓励学生拟写作文提纲。

四、根据“内化遗忘梦境外化”原理,利用“造梦”模式

由“内化遗忘梦境外化”原理可知,学生往往面临“遗忘”挑战,从而给写作造成困难。事实上,任何人都会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遗忘”所造成的困难,尤其是写记叙文或小说时更容易碰到。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生活素材枯竭、情节单调、情感粗糙等方面,轻则让文章失却生机,重则无法继续行文。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在写作思维不能停滞的情况下,本人倾向于用“造梦”办法予以解决,即利用潜意识能量激活沉睡的各种思维因素,将支离破碎的各种思维因子整合成一个梦,形成一种富于想象的故事或情节。造梦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这个梦与文章有些关系,如与主题有关系,或与某些段落、或与某些人物等有关系即可。如写到痛苦,就可以插入一个关于痛苦的梦或幸福的梦,甚至一个离奇古怪的梦,都可以让文章远离枯燥单调。再辅以必要的过渡与衔接,这些梦的情节就会发挥作用,让整篇文章丰富起来,生动起来。(“+”表正关联度,“-”表负关联度)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第5篇

作文难,难作文。作文,是让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头疼的“老大难”。对于作文难的原因,于溟慧老师在书的开首就进行了全面而精准的概括:一无“源”;二无“言”;三无“法”;四无“趣”;五无“量”。

正因为这五“无”,导致了作文课上教师没内容可教,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无章与无法,学生写作过程的无趣与无量,最终导致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尽管进入21世纪后,国家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也作了相关的设置,但是由于课程标准宏观、纲领的特性,仍是“目标不明,序列不清”,这就导致老师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要想解决师生对于作文难的问题,要想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度,确定明确的目标,构建合理的练习序列就成了小学作文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阶作文》这本书,正是通过“词语意识”“细节意识”“独我意识”三个阶梯,解决了作文时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于老师按照小学低、中、高三段的特点,将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和划分,为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都提供了充实而便于操作的内容。

如果将作文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建筑这座大厦最基本的材料就是沙子和砖石。在低年级,于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词语意识”,正是要解决建筑作文大厦时所需的基础与最基本的原料问题。当学生积累了写小学阶段各类作文时可能需要的、足够的词汇后,到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就不会有“无米下锅”的尴尬。说到作文中的“无米下锅”,人们习惯上指的是写作者没有内容可写。其实,想表达时,找不到或没有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也属于“无米下锅”的表现;没有将思想、情感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能力,同样属于“无米下锅”的表现。

在“细节意识”这个环节上,于老师着眼于解决作文中“生动与具体”的问题。让作文能达到生动与具体,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量”的问题,而这个“量”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篇幅的问题,另一是由思想转化成文字这一行为次数的多寡与熟练程度。不足百字的“文章”,是没有生动、具体可言的;没有经历相当数量把思想转化为文字表达的练习、没有写出大量书面文字的过程,文章本身也是难以达到生动具体的。无论是习作还是作文,和创作是密不可分的,而“创”就是在经历无数次实践打磨之后达到或临近于炉火纯青时的自由状态。文章的技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几乎成为语文老师不敢碰及的内容,而在“细节意识”这一环节,于老师却渗透了各种各样的作文技法。传统作文教学,对作文技法的内容,一般只是生硬、枯燥地介绍一番,这种为教而教的讲解,往往缺乏针对性,至于学生在作文中是否会用、能否用得上,是没有相关跟进和监控措施的,因而造成“讲”和“用”两张皮的现象。在于老师的《三阶作文》中,是将“讲”和“用”结合起来,讲这方面的技法,就让学生练习这个“点”上的技法,看学生在写作时能否运用这种技法、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因为教学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作文的评价就有了着眼点,评价的过程就不再是无的之矢的“中心明确、结构完整”的笼统。“讲”和“用”的情况得到了跟进和反馈,教者就可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补充、提升。在作文教学中,不进行有效地渗透相关的作文技法,只能让作文教学沦为一种学习者靠禀赋自悟自得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文教学上就有了“学生会写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论调。

“独我意识”,是于老师在解决“生动具体”这个问题之后,来解决写作中的“个性”问题。它追求一个“创”,实现一个“新”。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种精神创造,一个“创”宣示其不可复制的特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是复制出来的,生活的经历、思想的认识、情感的变化等等,造就了一个个情感世界独特各异的人,而文章就是这种情感世界的文字化,因此必然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纯共性的文字表达是没有思想价值可言的,而纯个性的文字是不会引起读者共鸣的。只有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流传于世。

就是借助这三个“阶梯”,于老师科学而合理地解决了作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在各阶段都有所学,让老师在各阶段都有所教,更有所关注,不仅解决了作文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作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让教者做到了心中“有本有纲”,教学过程才能运筹帷幄,使学者学有所循、学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