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阅读答案(精选5篇)

  •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高兴极了■■■ 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每空1分,意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概括作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心情,属于层次分析类试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行文脉络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原文第三段可找出答案“有点…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精选5篇)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一、层次分析类试题

例:(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高兴极了■■■

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每空1分,意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概括作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心情,属于层次分析类试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行文脉络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原文第三段可找出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第五段可找出答案“欢喜欲狂”。

解题思路: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答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还有一些题目虽不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但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重点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对原文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要尽可能把原文材料和自己的加工处理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概括性答案。对此类题目,学生要先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然后从文中截取关键性语句,筛选出有用信息,再按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即可。

二、作用分析类试题

1.引用的作用

例1:(2007,河北)阅读《江南陶公柳》回答: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解答:①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②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③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2.描写的作用

描写有环境(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在交代场景、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展示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例2:(2008,河北)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回答:选文中加横线的部分(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解答: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3.修辞手法的作用

例3:(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的表达效果。

解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4.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例4:(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选文第⑨段(我爱昙花)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解答: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这类题型要求对作用进行分析,考生的答案应力求全面准确。答案一般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作用。如例1引用的基本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例2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例3拟人的基本作用是“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例4选文第⑨段的基本作用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二是概括语句意思。如例1为“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对陶公的怀念之情”;例2为“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例3为“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例4为“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大多数时候,同一个句子这两个方面的作用都具备,因而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都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解题思路:语句的基本作用和语句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在中考阅读题中比较常见。这类题型要求考生积累各种基本的作用。现列举一些常见的基本作用,以供参考。如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等等。

三、理解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例:(2008,河北)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回答: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

解析: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对选文的内容(主旨)和形式(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进行理解,是阅读的较高要求。

解题思路:1.需要理解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后加上表现出什么,形成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这个重点语句或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如根据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的“当我和大哥的小女儿发生争执时,总是我吃亏,可母亲总是责备我”这句话,可以提问:“总是”表现出母亲的什么性格?理解这个词语应结合该词所在段的中心句“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她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总是”一词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大度以及好性格。

2.需要理解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前加上“为什么”, 形成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这个重点语句或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如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了父亲给“我”买橘子回来之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对这句话可形成如下问题:为什么父亲会“心里很轻松似的”?结合前后文,前文是在“我”让父亲走的情况下他才去买的橘子,后文是父亲要“我”给他写信,让我“进去”,从而可以得到答案:因为儿子就要远行,做父亲的心里自然不轻松,但是为了不让即将远行的儿子担忧,所以父亲表面装作很轻松的样子,让儿子放心。再者,在儿子远行之前能为儿子做一件事,他心里也感到很轻松。

上面列出的这些关于理解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的解题思路,我们在做题时必须结合语境,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窗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窗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tiānf()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rshī(),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zhngzh()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阅读指津: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爱天下父母心。

一根小小的针线牵引着儿女负担不起的舔犊之情,连结着母亲与儿子的交流之桥。母亲看到儿子的衬衣纽扣松了,准备给儿子钉一下,但又不忍打乱正在写作的儿子,可她却无法穿针引线。母亲穿针引线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在视觉在情感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幸好儿子从显示屏上看到了艰难的母亲,帮了母亲一把。儿子一个小小的动作,既完成了对母亲的回报,又完成了与母亲的交流,也缝合了一个关于母爱子子孝母的美丽的梦。

结尾说母亲像个迷路的孩子,而使她找不到家门的,常常是我们这些儿女的粗心大意。是啊,当我们一点一点长大的时候,我们却忘了我们的母亲,忘了母亲的含辛茹苦,忘了母亲的呕心沥血。付出永远大于回报,这便是圣洁的母亲情怀。

回报母亲其实很简单,如文中的儿子帮母亲穿针引线一样,请你在日常生活中帮母亲梳一次头,洗一次脚,离家时与母亲打声招呼,吃饭时给母亲夹一口菜,这便是对母亲的回报,对母亲的感恩。

阅读题:

1.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

()()

2.为什么小女孩看到一堵黑墙时,心会豁然开朗?

()

3.你今后准备怎样对待挫折和悲伤?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2、因为小女孩明白了老太太善意谎言的用意,是为了鼓励自己克服目前暂时的困境,不要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

要坚强。相信你以后还会像窗外美丽的景色。是为自己打开一扇心窗。

3、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对待挫折、对待悲伤。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角色投入“不对称”

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早期阅读对儿童语言能力、早期读写能力和后期学业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显示有83.7%的家庭是母亲与幼儿一起阅读,而且大部分幼儿也比较喜欢与母亲一起阅读。由此可见,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亲子阅读在母亲参与的同时,也需要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在家里很少看到或听到父亲读书,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很不利,因此要增加父亲的角色投入。父亲给予孩子时间是最为重要的条件,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坐在怀里或依偎在身旁,陪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交流,这种温暖而和谐的亲子关系能使图画书发挥最大的功效。对孩子而言亲近书本,爱上阅读,需要父母共同引领,创造家庭读书的快乐气氛,这才是最好的早期阅读经历和指导。

图画和文字:

功能发挥“不对称”

图画书既有精美的画面,又有精练的语言。但父母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常常呈现出两种极端的“不对称”现象。其一,放大文字的功能,对“图画”视而不见。在亲子共读时,一些父母利用图画书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孩子在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专门的朗读训练,他们一边阅读一边用手指点文字,以此引导幼儿关注文字。为此,儿童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即讲故事必须认字,如果不认字就没法讲故事,导致孩子过多地依赖文字线索理解故事,恰恰忽略图画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最好媒介。因家长一味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只认文字,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细节、感悟内涵、读懂故事,使图画书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识字、朗读要求的压力下,孩子对阅读望而却步。其二,只看图讲故事,对前后的文字说明不予重视。图画书的每一处都蕴涵着丰富信息,包括其文字、封面、扉页与环衬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其中的文字与图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传达故事信息,但是有些家长只是把图画书当作看图讲述的对象予以利用,对图画书的文字相对漠视,这就忽略了图画书的另一重要特征,丰富的文字语言对感官发展有着良好的刺激作用。孩子们通过倾听可以扩展词汇量,自然习得一些复杂的书面语言,他们很乐意将这些词语运用到日常对话中,增加其口语表达的丰富性。图画书是文字与图画共同构成的艺术整体,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完成故事的讲述。因为幼儿不识字,所以对幼儿而言,文字是无意义的符号,幼儿在翻开图画书时,注意力不会转向文字,而是直接进入图画,通过图画来了解故事,这就需要成人的讲述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和文字所传达的信息,使幼儿在文字与图画的交融补充中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图画书的意义,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

父母和幼儿:

主体定位“不对称”

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家长的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主要是来自于自己的摸索。很多家长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不够,在亲子阅读中没能做到完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书籍选择或阅读指导。亲子阅读中幼儿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地位。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母爱就如影随形,母亲给予我们很多,是母亲的关怀伴随着我们成长。阅读这篇文章,你会知道比尔·盖茨的母亲给儿子留下的密笈。

2003年5月11日是母亲节,华盛顿大学的校园网上,贴出这么一张问卷——你从母亲那儿继承了什么?

为了吸引人回答它,他们在打开问卷的地方做了一幅小小的动画:一位老太太注视着一只金鱼缸,缸中一只大白鲨正在鱼群中游功,你一点击,它就吃掉一条小金鱼,并传出一句话: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的猎物。

起初,我认为这幅动画是随便设计的,点击后才知道,注视鱼缸的老太太是华盛顿大学的董事长——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盖次,大白鲨的那句话是他儿子的名言。在2001年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诉讼中,曾被联邦法院反复引用。

他们之所以用这幅动画作引子,据说是为了纪念他们的董事长,因为前不久她去世了,同时也给访问者一个暗示,只要你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告诉你,比尔·盖茨是怎样回答的。

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就去创业了,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聚集的私人财富,超过世界上38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一位旷世奇才①,他从母亲那儿继承了什么?或者说,他母亲给了他什么?对这样的问题,谁不感兴趣呢?

我打开问卷,发现访问者果然很多。在我点击它的时候,已有75498位网友点击,并回答了问题。

为了知道比尔·盖茨的母亲给儿子留下的密笈②,我按要求填上了来自于自己母亲的品性——虔诚。点击“发送”之后,眼睛还没来得及眨一下,就弹出一句话,说,OK!你和比尔·盖茨一样,从母亲那儿继承了同样的东西。

正当我以为上当受骗的时候,一个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它是一张实物问候卡影印件,是比尔·盖茨在1975年母亲节时,寄给他妈妈的,这一年,他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比尔·盖茨在卡上用斜体英文写着这么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比尔·盖茨到底从他母亲那儿继承了什么,我没有得到具体的答案,但从这张问候卡上,我似乎感觉到,这位独步天下的亿万富翁,从他母亲那儿得到了一份被许多母亲忽视了的东西——赏识。

词语解释

①旷世奇才:旷世为绝代,空前。当代少见的才能出众的人。

②密笈:指记录很多秘密,招数。

欣赏感悟

妈妈的赏识是孩子成长的动力。独步天下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从他母亲那儿继承——赏识,因此他自己在成长,在成功,他的事业在成长,在辉煌。赏识不仅仅使比尔·盖茨获得了成功,而且让他永远怀念母亲。

阅读实践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传出(chuán zhuàn) 弹出(tán dàn)

似乎(sì shì)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帖( ) 访( ) 幅( ) 密( )

粘( ) 仿( ) 副( ) 蜜( )

3.填写数量词

一( )问卷 一( )老太太 一( )动画

一( )大白鲨 一( )小金鱼 一( )暗示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注视—— 赞许——

5.按要求写句子,把下面的句子变成陈述句

对这样的问题,谁不感兴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写作

6.写一写妈妈对你的评价语,感受妈妈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视窗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 “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观性题型;解题思路

所谓记叙文,简而言之,就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的写人叙事的文章。记叙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基础,记叙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基础,记叙文阅读题型也来也趋向主观性题型,能否搞好主观性题型的解答,事关记叙文阅读的成败。下面我就记叙文阅读中的主观性题型及解法作一些例析:

(一)题型:人物形象(思路:从人物描写入手)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有这样的题:文章通过对母亲三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母亲的性格判定不是凭空地进行,而是要依据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的描写来进行。母亲每次参加家长会,老师说的都是儿子的缺点,但母亲每次都对儿子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由此可见母亲的聪慧、自信;每次家长会,其实母亲的处境都是尴尬的,但母亲从不跟老师相争,可见母亲的善良、坚强。通过分析,可填“自信、聪慧、善良、坚强、教子有方”等相应的词语。

(二)题型:文章内容归纳(思路:抓住记叙要素)

《等待让你开花的季节》有这样一个题: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做这类题最重要的是找人物和事件,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少年艾金森,事件是艾金森的成长,抓住了这两个要点,这个答案可以作成:本文写了英国少年艾金森的成长故事。

(三)题型:赏析句子(思路:选准角度)

赏析句子的方法主要有:①从用词上赏析;②从修辞上赏析;③从思想内容上赏析;④从情感上赏析;⑤从语言风格上赏析。

《2011年云南中考备战策略》81页散文阅读《塞外的春天》第2题:品析下面的句子。

第(1)句:“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这一小题题目要求:从用词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轻浮、滥造)的表达作用。

塞外春已来临,柳絮飘飞,榆钱“成堆成垛”这种情景告诉人们:“轻浮”写出了柳絮的轻盈飘逸的情态;“滥造”突出榆钱的数量之多。

第(2)句:“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比犄角。”

这是写百兽的一个句子,句中明显地用了排比和拟人修辞,所以我们选择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句运用排比和拟人形象地写出百兽种类的丰富多彩而又显得各有情趣。

(四)题型:语言的实际运用(思路:对号入座)

语言的实际运用较广,包括语言的得体、连贯、仿写、续写、拟写广告语等,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类似作答的不乏存在,做这类题,首先要辨析它属于语言实际运用中的哪一类,对号入座,答案才来得直接和准确。

《你的眼神》一文叙述一位小盲童在离开他的就读城市之前在大街上卖唱,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请为5月份的“助残日”拟一条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

广告要求语言简练,带有人文性,大多使用修辞。据此,上题可作成:让我成为你的眼睛,共赏世界的美丽。

让我成为你的拐杖,走进爱的天地。

(五)题型:关于题目的题(思路:抓关键词 明情节)

⑴给文章拟题目

这类题要抓事件、人物、时间、关键词、人物的感受、心情等。

如“2011年云南省中考仿真4”阅读(四)20题:为本文提炼一个恰当的文题。如果拟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大声嚷嚷”,抓住的是关键词“幸福”、“嚷嚷”;如果拟成“愚人节的惊喜”,则是抓住了时间和人物的心理感受。

⑵理解题目的含义

《最美好的礼物》第3题:怎样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对这类题的解答首抓关键词,理清故事情节,感知文章中心,寻找提示句,最后作答。“最美好的礼物”中“最美好”和“礼物”都是关键词,美在哪里?礼物又是什么?带着这两个疑问阅读全文。这个答案的得来还依据文章的最后一段有提示作用的语句――“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六)题型:谈启示和看法(思路:以本为本生 发枝叶)

这类题开放性较强,但也不是随意无边,还是要从文本中生发,答案的准确度才高。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第5题:从艾金森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自选角度作答)?

如“艾金森的成长给你什么启示?”答题思路应该是:了解艾金森的成长:遭人歧视,老师和父亲都看不上――在母亲的鼓励下走向成功。遭遇和曲折中成长起来的艾金森给自己什么样的触动呢?经过这样链条式的分析,所得到的启示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①经历曲折后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

②只要有信心,终究会走向理想的彼岸;

③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七)题型:一句话的作用(思路:以位置而定)

⑴叙述句、议论句、抒情句在文章的开头,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题。

如果一句话在开头,属环境描写,那么它的作用常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渲染气氛的作用,交代时间等。

⑵在文章的中间,常常起到过渡作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201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仿真试卷5”《怀念一种声音》21题:④至⑦段分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虽然段在文中,但不是简单的过渡,结合全文,首先它们构成间隔反复,起强调作用;其二,点明写作对象;第三,前后呼应,使结构紧凑;第四,推动画面前行。

⑶在结尾,常常起点题,深化中心,点明主旨,抒情,引人遐思的作用。

记叙文中主观性的题型灵活多样,但只要擅于归纳总结,一定是有法可依的。

【参考文献】

[1]“201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仿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