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

  •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实验型科学课的“热闹”假象在实验型的科学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一种非常普遍的科学实验课堂。学生一起讨论,然后交流汇报一下,难道就是合作学习,就是自主探究了吗。从表面上看,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室里人声…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小学科学课堂“热闹”浮华的表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闹”的场面,但更需要学生理性的思考和踏踏实实的探究。科学课堂教学要去掉虚假的热闹,应该建构有效的教学课堂。

(一)实验型科学课的“热闹”假象在实验型的科学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一种非常普遍的科学实验课堂。学生一起讨论,然后交流汇报一下,难道就是合作学习,就是自主探究了吗。从表面上看,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的课堂景象产生。教师很害怕安静的课堂,努力引导学生把课堂变成热闹的竞赛场地。但是,认真地观察这种热闹后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就是拿着棍子到处胡乱地敲打,嘻嘻哈哈的表情,很多小组成员中还有意见不统一的,学生们就互相争执,学生没有意义的争吵,反映出学生没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不会倾听,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样的讨论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并没有学到探究事物的方法。二十分钟过去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这时还有许多学生继续做着实验,并没有马上停下来。汇报的小组,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报,课堂显得很无序。

(二)知识型科学课的简单“热闹”知识型科学课以学习知识为主,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可以用事实或证据反复予以验证,适合集体传授,而人文知识则关涉个人情感、道德及审美等领域,往往潜隐于教学内容之下。“知识型”的科学课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认识浅薄,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科学课堂的简单“热闹”。由于很多教师往往将学习科学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发展。在知识型的科学课堂上,学生热烈地讨论,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问题。“热热闹闹”的课堂,有些教师常常这样引导:今天这节课,比一比,谁的发言最积极?评一评,谁的表现最好?听到教师的赞扬,学生应该是感到非常自豪的表情,但是两个学生面无表情地坐了下去。教师浅显地定义科学研究的过程,会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错误的认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研究有什么高深的,也没有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是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会产生热爱科学的感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明白了科学研究的简单过程,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和深层次的情感认识。

二、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建构

在科学课中,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都是教师控制有序科学课堂的关键。课前通过哪些途径做材料的准备?如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小组?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足以实验型活动为主的科学课,课堂上要进行大量的活动。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环节至关重要。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调动一切力量,准备好实验材料。精心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有目的进行实验,课堂上的实验活动一定会有序。

(二)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教师若不熟悉教材,把握不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设计随意,课堂教学往往会混乱。教材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课前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序地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还应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与动机,确保科学探究学习的有序进行,把探究过程中的不安静因素控制好。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时学生无目的的研究,造成时间的浪费,当教师安排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场面很混乱,实验后的汇报交流,虽然教师已进行组织,但很多学生仍然还在实验上,忙于实验器材的摆弄,要么只想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说出来,而不关注其它同学的汇报,这就失去了汇报交流的意义。在科学实验课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所以,实验小组的管理,也就成了课堂有序的关键。课前教师可以将分好的小组进行编号,在课堂汇报交流时,学生可以按照编号有序地进行汇报,避免了学生交流时的混乱。培养学生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要求、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等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观察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课堂自然会安静下来。

(四)教师积极的评价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调整和改进,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验器材兴趣很浓,没开始实验探究就已经在摆弄器材,此时,就可以借助表扬其他学生的办法来激励其及时改正。及时、有效的评价在调整课堂节奏,有序地展开探究活动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把每次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加以表扬和鼓励,把他们作为全班的榜样,引导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这样就能造就和谐安静的课堂氛围了。合理的课堂秩序是实验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课堂上不能盲目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课堂的总目标。课堂热不热闹,不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让学生做一个安静的思考者。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精心准备,为课堂奠定基础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提高,这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1.掌握教材,备课充分。作为一名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三维目标的确立以及重难点的把握要熟悉。要上好一节高效课堂,更是如此,因此上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掌握教材,备课要认真、充分,积极钻研教法、学法,用心琢磨书中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

2.实验材料要齐全、充足。科学教学需要充足的实验材料,只有材料充足才能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此,我随时随地注意发掘问题,有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教具,搜集实验材料,回家进行实验。一开始同事、学生和家人不太理解,甚至有的称我是“捡破烂”的,但是以后知道了这些材料的作用后,他们也成了我的队员。就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对于实验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成了课堂上很大的一笔财富。

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科学课堂,大多数老师认为:科学课就是实验课,只要给学生仪器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课的课堂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谈话+思考+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科学课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堂,因此实验设计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实验的第一步。于是我在课堂中用谈话的方式引入问题,引导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然后引领他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果把它们放在实验中又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使孩子们明白实验设计的目的,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同时还要让小组成员进行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虽然一开始孩子们的表达语无伦次,但是逐渐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遇到问题时能够多问一个“为什么”。现在,孩子们已经能够熟悉实验仪器的用法,并且能够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

2.“小组合作+有效指导”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以《高锰酸钾的溶解》为例,在实验前让孩子们明确实验中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前、放入水中之后、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时分别有什么现象,然后探究中教师走到每个小组进行有效指导,例如指导孩子们的操作、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现象的描述记录等等。只有不断地引导、指导,配以学生的探究,才能使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3.交流分析,建构科学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设计方案结束后、实验结束后的交流更是如此,因为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当实验结束后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要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在此过程中恰好是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一课的“物体颜色与吸热的关系”实验中,大多数组的数据呈现一致的趋势,而其中一个小组则例外,于是对特殊数据展开分析。孩子们有的认为是温度计的原因,有的认为读数出了问题等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然后再进行其他数据的分析,这样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建构起了科学概念。

三、多媒体辅助,突破重难点

这主要是针对难于操作的实验和演示实验。记得在准备“过滤实验”时,器材的繁多和实验的演示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反复思考后,在我校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录制,教学时进行实时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了这一次经历后,我尝到了多媒体辅助的甜头,于是在课堂中及时适时地请多媒体帮助,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突破了重难点,使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四、拓展教学,做好课堂与课下的衔接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实际上是一种经验层次的提升,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还得做好课堂外的拓展。

1.实践作业的生成。记得在备课《花的结构》一课时,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如果解剖花,认识了花的结构之后,随之扔掉,不太符合我们的课标,那么怎么做更好呢?”偶然间孩子们的美术作业给了我一个小点子:何不做一份属于科学课的作业?这么想着,于是就做了第一次“科学小知识”实践作业:将花的结构粘贴在A4纸上,然后孩子们把相应的知识进行填写,最后进行简单装饰,孩子们非常喜欢。现在我们一直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实践作业的生成,效果很好,同时这也是美术学科和科学学科的一种整合。

2.真情交流。要给自己的课堂提供创造性的条件,给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例如我们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块空地,按照时节会种上相应的蔬菜,于是在《油菜花开了》一课,我带领学生走到菜地里进行观察,孩子们改变了以往的说笑打闹,换以认真观察、指着实物说名称的交流画面。为此,我想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开阔了。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课堂 乱 变成 活 智 静 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 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初中;科学教学

作者简介:郑斌(1973-),男,大学本科,中学高级,初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多年的课改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课堂教学的改革,评价系统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等,这与传统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相比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新课改的到来而有所提高,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系统也相比以往更为全面,这些都是有益的.从新课改以来的初中科学(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学来看,笔者认为在教师理念的转变前提下,最重要还是缘自课堂教学的改革,正是因为有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多元化,使得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广泛的尝试,这正是本文要触及的点──以探究式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这跟我们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从小学开始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备课精细化替代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缺失对“度”的把握导致学生不爱动脑;其次,在中考指挥棒之下,受教师自身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致使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式的,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要改变这一陋习,首先,教师要转变理念并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用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去获得科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是符合实际、符合课改的要求――努力培养具备探索精神和具备发展潜能的学生.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做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呢?笔者认为,想要从传统教学中去创新,既不简单也并非艰难.之所以说不简单:其一,教学要创新,必然经历探究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其二,把握方向,从文本中去寻找并挖掘素材,可以是问题的提升,也可以是课后阅读、课外读物、生活生产中的体验与实践等.其三,通过探究性教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允许的范畴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通过探究性教学培养其科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将结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电阻》这一内容进行的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思考,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正.

1打开探究之门

师:请同学们观察事先带来的各种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生:4―6人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提出问题.

(由观察导线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与教师教学预设融为一体.因此,学生的讨论很热烈、课堂充M了合作、探究的气氛.)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多用铜丝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

教师结合问题(1)要求学生再联系旧知及实物,加深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然后教师结合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铁丝或普通不锈钢丝等材料来代替铜丝?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探究问题一: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镍铬合金丝等不同金属丝的导电情况.

各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设计实验的思路、讨论分析合理的实验方案.

(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对探究问题进行假设,提出实验探究方案,展现学生思维过程、思维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对比分析实验方案,找出最合理的方案.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发表结论性意见.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补充、纠正、完善.)

师:讲述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如合理取材,处理对照,控制变量等.

生:实施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1),做好实验结果记录.

(教师实验前的指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很重要.这样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体验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很有兴趣,观察很细致.碰到有些实验结果与他们预想的不相符合时,感到诧异、奇怪,促使他们去质疑、再思考、再讨论、再实验.)

生: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去推测通过的电流大小,并发表见解.(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⑴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⑵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本环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师:组织学生研读“电阻”这一节内容,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单位:欧姆(Ω);(2)对书本第77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本环节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自行进行知识构建,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打开新的探究之门.)

探究问题二: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如图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刚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遇到新问题,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

生: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互相交流得出较好的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案和实验结果:

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并提出问题,是否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此时,教师应抓住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情,启发、引导.)

2创新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的发现.(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主要材料选择:⑴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⑵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作用: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作用: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作用: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作用: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生:小组讨论得出:(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无法变阻.为能变阻,正确接法应接A(B)和C(D);(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实践操作:使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实验过程由各小组完成).

师: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本环节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过程,让学生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3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O想.

师:补充介绍“超导体和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由各小组课后去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在下一课时进行汇报,交流.

(本环节设计重在从多维度建构课堂小结,并通过师生交流设置“课堂留味”,以收“课虽停而思未止”之效.)

教师:师生共同构筑的“知识树”.

4教学体会与反思

本节课是一位教学一线的教师实践,简单描述了在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上的浅显尝试,笔者发现与原来传统教学设计比较,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表现为:⑴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表现在课外实验完成率提高,且克服了以往实验设计的思维定势.⑵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无论实验成功与否,学生通过在课内外的实验观察和相互交流启示中,探究了横截面积与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⑶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动手实验的机会多,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笔者注意到课堂教学中使用探究性教学的优点:其一,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可以对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剖析,为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二,从探究性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教师所使用的探求知识内容的方式,将教材中的概念课探究得栩栩如生,促成学生形成了探究―学习―思考―提升的学习过程;其三,探究式教学在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认知深度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些更是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相比传统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是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从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也看出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科学课实验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那么,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应加强和改进实验的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优势,使科学课变为动手、动脑课;变为实践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检验真理”的深刻含义。科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实验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一、改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但许多老师认为,实验过程并不重要,与其花许多的时间“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背实验”这样或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结果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学生往往过了一些时间就会忘记,最后头脑里稀里糊涂,哪有什么能力培养。新教材的编写,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意识。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去提出新的问题,去交流讨论。

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们探究得兴致勃勃。

二、改变实验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些实验经验以后,我适当地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即学生做、学生看,将会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如《摩擦力》这一课,我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能力。

三、注意实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实验精神

学生进行科实验,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材料,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课本、图书、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实验仪器、电教媒体等)。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都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好材料。如教学《温度计的秘密》一课时,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小药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实验。

四、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设想和规划

设想和规划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对实验仪器、装置、步骤等所进行的设想和规划。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跟学习融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品质和思维。

如在教学“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这一节时,传统的实验方法是教师先提出观察的目的,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让他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我先设计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提出假设,再由学生通过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获得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自主地观察提问,交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给学生自由实验的环境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我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准备了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总之,在实验中,做到“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真正使实验成为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氛围中“手”“脑”有机结合,克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新世纪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