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故事(精选5篇)

  •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在其代表作《小说面面观》里,针对“故事”和“情节”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故事”就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至于“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福斯特举了一个例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因…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精选5篇)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范文第1篇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这一变化给高三小说阅读复习教学带来新的压力,增加新的难度。能否寻找k法,化繁为简,让学生“读得懂”、“做得好”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从梳理小说情节的因果链、厘清小说情节的“意外”、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入手阅读小说,是让学生“读得懂”、“做得好”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高考新变化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梳理小说情节的因果链

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在其代表作《小说面面观》里,针对“故事”和“情节”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故事”就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至于“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福斯特举了一个例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因为它着重的是“时间顺序”;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很伤心,相思成疾,最终死了”,则是“情节”,因为它注重的是“因果逻辑”,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由此可知,小说情节就是由一串因果链的“小故事”串成的一个“大故事”。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锄》的情节,就是由一串因果链的“小故事”串成的一个“大故事”。因为百亩园要被工厂低价征收,所以西湾村民拒绝被征收,因此工厂被迫提高价格,西湾村民便高兴地接受征收,西湾村民也就不再锄地;因为可以不锄地也能有很高回报,所以西湾村民不理解六安爷的锄地行为;因为自己的行为不被理解,所以六安爷说不是锄地而是“过瘾”;因为“过瘾”,所以六安爷锄地“很享受,很认真”,结果“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西湾人也因此“无比惊讶”。由此可见,小说的每一个小故事既是因,也是果,每一个小故事互为因果,小说的情节便在因果关系的推动中不断进展。

其实,梳理清楚小说情节因果链,不仅仅是能够了解小说各“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还在于它能更好地厘清小说情节的“意外”。

二、厘清小说情节的“意外”

小说其实就是由一串因果链的“小故事”串成的一个“大故事”,这些“小故事”可以叫“事故”,而事故一般都很“意外”。小说只有了必然性的“意外”,才有了它的价值,而小说就是靠“意外”推动情节因果关系的发展。比如《祝福》中祥林嫂就遭遇了许多的“小事故”:与祥林结婚,柴米油盐一生,这本应是她生活的常态;可偏偏出了事故――丈夫祥林死了,夫家要将其出卖,这就出现了“意外”;因为不屈从于被卖的命运,她逃到鲁镇做工,过起还算安稳的新生活;可好景不长,她被发现,被抓回去嫁给了贺老六,她的生活又出现了“新的意外”,所以她又成了村妇,有了儿子阿毛,似乎又过上安稳小日子;但是命运多舛,丈夫贺老六又死了,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生活给了她一个极为残酷的“新意外”,所以她只能再次到鲁镇帮佣,最后沦为乞丐,惨死街头,回到与残酷的现实相符的常态。由此可知,小说就是在一个个的“意外”中形成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锄》这篇小说,就是在一个个的“意外”中形成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西湾人历代靠着百亩园为生,过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生活,但是偏偏出了“事故”――“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百亩园要高价被征收了,这是第一次“意外”;西湾人被“让人头晕的天价”――眼前巨大的经济利益所诱惑,认为锄地已经毫无价值了,他们在“胜利的喜悦”中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西湾村又出了“事故”――老农六安爷独自“拄着锄把”去锄地,并多次“平静”“不紧不慢”笑着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对西湾村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但是“事故”又出现了,西湾村人看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禾苗茁壮且均匀整齐,一棵一棵庄稼蓬勃生长,村民们都“无比惊讶”,“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这些西湾人终于理解了六安爷的“过瘾”,眼前的现实让村民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村民们在思考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此可知,厘清小说的“意外”,不仅能够宏观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而且很好地理解小说情节间的相互关系,也为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基础。

三、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

解决了小说中的“事故”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外”后,便可水到渠成地分析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矛盾冲突是在一个个“事故”和“意外”中形成的,又因矛盾冲突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主题。如《锄》中,矛盾冲突的对象有“村民和工厂”,还有“村民和六安爷”。在“村民和工厂”这一组矛盾冲突中,村民要依赖百亩园以求生存,工厂要依赖百亩园以求发展,这是“村民和工厂”冲突的焦点,但冲突必须解决,结果是工厂出高价征收了土地,村民因利益得到满足而放弃土地,村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百亩园变成了工厂,由此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在“村民和六安爷”这一组矛盾冲突中,村民们认为锄地毫无意义,而六安爷认为锄地“过瘾”,虽然村民最终理解了六安爷的“过瘾”,但由此也可反映出坚守农耕生活方式和放弃农耕生活方式的冲突。在一系列的“事故”“意外”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中,我们可知《锄》所要揭示的主题:对工业化浪潮下坚守农耕生活方式的赞美;对农耕文明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即将没落的惋惜;对工业文明浪潮下人们屈从于利益,放弃传统农耕生活的忧思;对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冲突的忧心;对农耕文明仅剩精神层面价值的慨叹。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范文第2篇

一、叙事人物

(一)直接塑造

首先,外貌描写。《创世纪》中对人物外貌没有清晰、详细的描绘。大多数人物长什么样子,根本连提都不提,只有少数例子对其外貌简要地描述一番,即使在外貌描写实例中,也不过是轻描淡写,并没有具体特征。

即使对人物外貌的少数细节进行的描画,也并非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勾画他们的形象。这些人物外貌既不能展示其个性,又不能看出外在形象与性情有什么关系。比如,“雅各对他母亲利百加说:‘我哥哥以扫浑身是有毛的,我身上是光滑的,倘若我父亲摸着我,必以我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诅,不得祝福。’”(创27:11-12)这一人物外貌的描写对故事情节发展异常重要,因为雅各假扮成以扫,以骗取原本要给他哥哥的祝福。

其次,内在个性陈述。对于人物的内在个性,有两种直接陈述的方式:一种指性格特征,另一种指心理状态。创世纪的二十二章中天使对亚伯拉罕说过,现在他知道亚伯拉罕是敬畏神的,因为他没有将独生子留下来不给神,这是在道德方面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还有另外一种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技巧,就是说出他们的思想、打算和意图。如“亚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嘻笑,心里说‘一百岁的人还能生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养吗?”(创17:17)这样的心理描写很真实,不浮夸,没有把亚伯拉罕这个实在人神化了。

(二)间接描写

首先,话语。在间接人物表达上,话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它反映和揭示了讲话人,有时使听者的特点显露出来。《圣经》里的话语都是基于事实且严谨审慎、不加修饰的。它的叙事跟细致精巧的文学格调、含糊不清的口头话语都保持了一定距离,避免出现不通顺的话语。

其次,行为。一个人的品性要通过行为展示,行为是人物品性的表现,在揭示人物方面,行为的作用并不逊于语言。《圣经》故事里,行为举止确实在人物塑造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通过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方式了解《圣经》里的人物。

《圣经》故事里很少提及人们的平日行为,也很少听到他们常规生活的细节之处。凡是提到简单日常事务时,都对了解人物非常重要,由以扫的故事我们看到在雅各将饼和红豆汤给了哥哥以扫以后,“以扫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创25:34),这些行为动词体现出了以扫的特点,他是一个实干的人,注重眼前享乐和物质生活。

二、叙事情节

(一)单一叙事

首先,构成情节的单位。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事件在《圣经》故事中几乎具有多重功能,既能充当情节的组成成分,又可作为塑造主人公的方式,还有表达意义的方法。由于在《圣经》故事里,很少有什么成分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塑造人物或表情达意,因此这些功能主要落到了那些构成情节的单元上。在创世纪第三章伊甸园的故事中,蛇对女人所说的话导致她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但蛇的话本身并不是先前的事件带来的结果。有些场合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因为”、“由于”等词语明确地点出,而在另一些场合里,却根本连提都不提,读者必须自行把握其中的因果关系。

其次,情节的发展阶段。情节开头的场面通常由所谓的说明性文字展现,它的作用就是引导故事中所述的情节、提供的背景信息、介绍人物及其姓名、性格、外表境遇及之间的关系,再就是提供了解故事必需的其他细节。

有些情况下,文中所引事实,或者这些事实的呈现方式,能对后面的情节发展有所暗示。如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创4:1-2)。这一结构暗示两兄弟之间的差别和对立,后面几节用的也是交叉结构,随即更清晰。有一日,该隐那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发怒,变了脸色(创4:3-5)。

(二)叙事组合

《圣经》中的叙事各卷绝不仅仅是将毫无关联的故事堆积在一起,它们由故事序列组成,这些故事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更大的叙事结构。叙事之间的组合方式似乎多种多样,有些是外在联系,大多则是内在联系[1]。

最简单的外在组合方式就是用单词连接,例如,在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开头:“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And Adam knew Eve his wife)”(创4:1);或者亚伯兰与罗得分开的故事开头:“亚伯兰从埃及上南地去(And Abram went up fromEgypt)”(创13:1)我们常常发现,“当……的时候(And it came to pass)”这个短语作为连接两个叙事的手段(创6:1),再有诸如这样的短语:“这事以后(创15:1)”、“当那时候”(创21:22)、这些连接性语句及类似语句,经常出现在《圣经》叙事的开头部分。

还有一种联系方式就是一则故事开头的主语或措辞是上一则故事结尾用过的。如亚伯兰在埃及故事(创12:10-20)是这样结尾的:“于是法老吩咐人将亚伯兰和他妻子,并他所有的都送走了”,随后亚伯兰与罗得分开的故事又是这样开头的:“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创13:1)

三、叙事语言

(一)矛盾的叙事语言

《创世纪》的一些神话传说在叙事过程中曾出现诸多语言矛盾。其表现是叙事语言的重复和略带冲突,重复是叙事语言前后冗余的重复,冲突则是叙事语言前后不一致、不连贯,这就是《创世纪》叙事语言的矛盾问题。如《创世纪》中人物家谱与族谱的记叙,它涉及亚当的后代、挪亚的后代、亚伯拉罕的后代等。一种类似数学公式的话语重复,阅读起来似乎有些机械呆板,但在表述家族传承信息方面确实是极其清晰的,同时对祖先的生活经历也做出了高度的概括介绍[2]。

可以这样讲,《创世纪》作为人类早期书写的叙事文本,其逻辑与推理远不成熟,叙事语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想象和直觉。实际上,《创世纪》在形成时和大多数上古文学是一样的,是口头文学,在先民记忆和言说中流传,自然在书写记录口头文学时,其非条理和逻辑的叙事语言的矛盾就表现在早期文本中了。

(二)质朴凝练的叙事语言

《创世纪》叙事语言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质朴凝练,它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按照事件的本来面目进行叙述,不刻意描写、夸张,增强故事的曲折复杂性。这种叙事语言方式非但没有减弱故事的内在魅力,反而增加言语的清晰准确度,还原了语言的日常真实面貌。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范文第3篇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范文第4篇

断壁难忆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偏东,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120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等三园组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建园,园内建有楼台殿阁、亭榭轩馆140余处,是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盛誉。

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以后,这座历经151年,集当时全国物力、财力和无数精工巧匠的技艺修建起来的皇家园林成为一片废墟,致使后人再也无法欣赏到它的美景。

不过,关于圆明园的故事仍旧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如《九孔桥》、《南屏晚钟井》、《方外观》、《巧匠样式雷》等故事,讲述了古代劳动者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圆明园;《和盗宝》、《嘉庆遇刺》、《道光演戏》、《慈禧重修圆明园》等,反映清朝宫廷内部争权夺利,朝廷腐败无能;而《白鸽子传奇》、《冯婉贞智杀洋鬼子》、《神枪李茂斗洋人》等,则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英法联军。

圆明园传说具有题材广泛、数量较多、语言通俗、情节曲折、寓意深刻等特点。虽然每篇故事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构与夸张,但却因其传奇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即便今人无法再睹万园之园的全貌,也还是愿从故事里寻觅几分遗失美好。

离宫御苑数颐和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215公顷,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园内现有各种古建筑3000余间,有著名的“六十景”景观,是全国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建成后,慈禧几乎每年有十一个月都住在园内。她在园内接见巨僚、处理政务、举行典仪,因而园林的性质已经改变为离宫御苑,成了与紫禁城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其实,颐和园的传说故事主要产生于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在民间口头流传,内容与园林交相辉映,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表现劳动人民运用聪明才智兴建清漪园和重建颐和园的传说,如《南湖岛的来历》、《佛香阁的包花柱》、《宝云阁里的铜椅子》、《仁寿殿的大圆宝镜》、《长廊的故事》、《石舫的故事》、《西堤六桥的传说》、《玉带桥的来历》等等。当然,表现帝王宫廷生活的传说中,还是关于乾隆和慈禧的居多,许多故事背景都与历史相关,情节曲折生动,极富传奇色彩。如《乾隆难工匠》、《“中华第一车”趣闻》、《光绪题金匾》、《慈禧看戏》、《谭叫天饮恨德和园》、《排云门前放生》等,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游香山听数不胜数的故事

香山位于北京西郊,是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关于香山的得名,一说因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一说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香山包括静宜园、碧云寺、卧佛寺、樱桃沟等景区,“燕京八景”中的“西山晴雪”也在此地。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气息浓郁,这一带的山川、河流、寺院、植物都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自金代始,香山一带就有皇家园林出现,以后它便成为历代帝王经常涉足的地方。于是产生了金、明和清代帝王在香山巡游私访、登高赏景的趣闻轶事,如金章宗、永乐皇帝、康熙、乾隆、慈禧等,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相关的故事。这里还流传着曹雪芹写《红楼梦》、救济邻居、为穷人打抱不平的故事,杨六郎、穆桂英等在香山行踪的传说,以及有关花木兰、十三妹等的故事,八仙、七仙女、济公的传说等等。另外,因香山脚下有八骑兵营建锐营,所以关于满族人生活的故事也较多。此外,还有机智人物的故事和佛教文化的传说。这样看来,香山真可谓是一座“传说”之山了。

听故事品历久弥新的传说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范文第5篇

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

春节体验的是年味,中秋盼望的是团圆,清明能让你我感悟的又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祭祖扫墓?如今的墓区,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尤其是清明节当天,人山人海,磕个头,还真不知道是对着谁的。当你吞吸着冥纸冥币燃起的烟雾,看着扫墓大军你推我搡地挤车赶路,哪里还能静下心来祭祖扫墓?

其实,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它既是节气,自此天气转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它又是节日,是一个缅怀已故亲朋好友的节日。

依我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更会过清明,他们把清明过得还真有滋有味:除祭祖扫墓外,他们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在纪念逝者的同时,似乎更愿意去憧憬未来,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说过去,看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清明节,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清明,是个抒感的节日

祭祖扫墓,由来已久,战国时,扫墓之风就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唐玄宗下诏定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千年的习俗,自然不可能轻易废去。“”期间,不讲人性,别说是扫墓,连坟都给扒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如今,国家定清明为法定节假日,正是顺应了民意。

但清明扫墓,毕竟是一种形式,如实行了海葬,你还怎么扫墓?所以,我们在文明扫墓与错峰扫墓的前提下,也许更应注重借这种现代祭祀的形式来表示对已故之人的尊敬与怀念,来梳理整个家族的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从而让这种形式穿越阴阳两界,搭起一座逝者与生者心灵交流的桥梁。

记得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在去年的四月初,播出了一档“清明”特别节目,收藏家马未都、历史学家葛剑雄、主持人倪萍等都来了,其中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讲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得葛剑雄教授说:“我们民族原来生活在并不太广阔的地方,大都是从中原迁到各地,迁到海外,在迁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没有忘记先人走过的足迹。这种传承,对大多数人来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记忆,这种记忆的节日传承,最重要的就是清明,因为我们的古人相信他们的先人是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先人的灵魂永远会关怀着他们的后人,所以,选择一个春光明媚或细雨霏霏的时节,跟他们的先人交流。祭扫不仅仅是对亲人表达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跟先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当清明我都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思念最多的是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因为他改变了我的人生。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花费了三十年,1982年又开始主编国家历史地图集。他一直跟我说,我恐怕时间不够了,也许来不及完成,但你们一定要完成。1991年在我最后一次跟他交谈时,他告诉我,人死了不要留下什么东西,所以我死了以后,就把我的骨灰和夫人的骨灰一起撒到海里。同时他又说:我没有多少积蓄,我准备了两万块钱,你看怎么办。我向他建议设立一个基金,他非常高兴。就在那一次交谈以后,他又发病了,再没有恢复说话……我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除夕的晚上,我到他的病房,他看见我,微笑了一下,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我们就这样坐着,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一旁的录音机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着他爱听的昆曲……先生他没有坟墓,但是他的生命已经融入自然,骨灰已经跟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回忆,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感伤,更多的是情感的寄托。也许对更多人来说,怀念亲人的时候,似乎都是些小事,想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如此,我相信回忆的过程,会触及我们的灵魂,成就我们的性格,并思考着如何为离去的亲人而好好地活着。

清明,又是个拥抱人地的节日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脱去厚厚的冬装,穿上轻便的春服,正是出游的大好时光,踏青便成了中国人过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城里人向往已久的快乐之事,所以,清明,又是个拥抱大地的节日。

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创立了清明这一节日,让你在感悟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同时,去缅怀已故的亲人,在希望中回顾消失,而不是在凄凉中依恋过去。

正因清明外出踏青旅游有祭祀先人之意,所以,与其毫无目的地漫游,不如带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好奇与疑问,带着已故亲人“回去看看”的叮嘱,去祖先们曾经居住、生息和创业的地方,来个寻根旅游。

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人生的曲折太多,我们曾经经历过“有乡不能回”,“有情不能说”的“划清界限的年代”。我父亲14岁来上海当学徒,直到“”中去世,由于种种原因,从来没有回过老家。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不能把自己家族的根脉传承好,家史就会在我们手中中断,因为我们的下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我不告诉他,还有谁会告诉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去年,我终于根据父亲中写的检查发现了蛛丝马迹,寻根来到了老家。那天,村委会里济济一堂,各方亲属竟然有几十人!在他们身上,我似乎发现了父亲的轮廓,在他们的话语中,我听到了父亲的乡音,尤其在故乡的小饭店里,我又品尝到儿时家中菜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