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组长年中总结(精选5篇)

  •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对象年龄25~45岁,平均(30.0±3.2)岁,本科学历14人,…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精选5篇)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新型医疗模式(“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出现,护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护理工作的内涵与范畴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1]。科学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科室人力资源,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保障护理安全性,并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最终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3]。本文将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整体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现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对象年龄25~45岁,平均(30.0±3.2)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护师)12人,初级护士1人。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1月—2020年2月,按照常规轮班式制度排班,护士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护士长进行岗位监督与管理。1.2.2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2.2.1建立护理总长管理模式护士长对全科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限及工作经验等情况进行分组与排班。将责任护士分为两个责任组,每组设立1位护理总长,选择主管护师职称以上,有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执行力及协调组织能力的护士担任。责任组成员包括高级责任护士(白班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晚夜班护士),实行“APM”三班轮流制。组员负责本组内患者的治疗、护理、检查、健康教育等相关护理工作,并且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护理总长职责:(1)负责定期检查组员护理质量;(2)负责对专科性、疑难操作技术进行指导;(3)指导组员规范护理文书的撰写;(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健康宣教;(5)定期电话随访出院患者。护理总长负责全面质控管理,建立护理总长每周检查记录表,表内设置上周问题跟踪、整改措施以及周总结等内容。具体检查内容为:周一检查消毒及卫生情况,包括床单位与物品规范摆放;周二检查急救室急救器材、抢救药品、床尾各类标识标牌;周三检查护理病历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周四检查各类物品有效期、功能锻炼落实情况及各类健康宣教内容;周五检查服务落实情况。每周五晨会后对检查内容进行总结,对上周问题跟踪情况进行汇报,制订整改措施,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1.2.2.2质查组的建立与分工护士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及管理潜能,逐步培养出具有管理才能的护理骨干。根据科室情况,设立消毒隔离质量组、等级护理质量组、护理文书组、基础护理质量组、健康教育质量组、急救药品器材管理质量组。每个质量小组有相应的分工内容,如消毒隔离组负责对治疗室、换药室内的无菌物品、各种器械进行规范管理,负责对所有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等级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急危重症、一级护理患者“九知道”的知晓情况;护理文书组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单、交班报告本书写是否规范、正确和完整;基础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如指甲、胡须、头发等)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组负责检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宣教落实情况,包括功能锻炼、疾病知识宣讲、饮食指导等。1.2.2.3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全面评估护理工作,采取正向激励机制,制订奖惩制度并与绩效挂钩,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出现问题者,深入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促进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护理认知的提高。

1.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干预时间为一个月,统一均在每月下旬进行评定。1.3.1护理质量包括消毒隔离、等级护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区管理七项质量指标。每项总分为100分,均设有量化分值及合格分数,合格分数根据实际达标情况有所差异:消毒隔离98分,等级护理95分,护理文书95分,基础护理90分,健康教育90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100分,病区管理9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1.3.2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采用科室自制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应急处置能力、监测和记录病情进展、随时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协调护患关系、工作责任心五项内容,总分为100分。每月通过护士长及护理总长检查护理质量,进行双人评估后取平均值,设分值≥90分为护理能力强,80~89分为能力一般,<80分为能力弱。1.3.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执行医嘱错误、管路滑脱、操作不当等。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例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科室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比较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能力明显提高(P<0.05),见表2。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执行医嘱错误1次,管路滑脱1次,无操作不当事件发生。常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执行医嘱错误4次,管路滑脱2次,操作不当1次。

3讨论

3.1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科室护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护士长肩负着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任。制订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规范护理工作,促进整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缓解紧张工作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降低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4]。在护理总长管理模式下,护理总长能从低技术性基础护理操作中脱离出来,用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利于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让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护理工作[5]。另外,护理总长每日花费短时间(约10分钟)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在周五晨会后进行讲评、总结,让护理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能增强护理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质查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每位护理人员的能级,确保每一位质查小组成员都具备良好的工作技能和沟通能力,能促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工作能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2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满意度也备受关注,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士单纯遵从医嘱来服务患者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6]。经研究发现,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管理模式,可充分发挥个人护理才能和管理潜能,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整体质量,并培养具有管理才能的护理骨干[7]。质查组成员遵照具体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管理,能使管理过程趋向标准化、制度化。两种管理模式相结合促进了护理流程正规有序化、知识管理科学化、沟通交流双向化,能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环节中,保障了护理安全,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8]。综上所述,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霍瑞君.分层级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6):125-126.

[2]赵红.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18-319.

[3]吴素英.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J].健康必读,2018,3(03):291-292.

[4]张鸿,王楠,潘丛侠.《护士伦理准则》视角下对分级护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1):1404-1406,1414.

[5]唐蓉.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8):188-189.

[6]李佳玲,史生华.护理组长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07):40-42.

[7]董文娟,魏晓英,陶颖,等.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0(08):262-263.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一、管理规范。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二、活动有序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本学期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1、以“调研”抛砖引玉,促进教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

2010年9月,全州四年级数学调研考试分析会在恩施召开,我校教师代表巴东农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做了专题分析,并糅合全州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实例分析,在本校数学组加以说明,使之明白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有效的辅助学生的想“学”。

2、以“课例”研究课堂,促进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

10月2日,官渡镇英语课例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妥善的安排了本次比赛活动,并按照要求将相关资料收集和发放,体现教学研讨“讲、听、说、评、比、改”的特色。

10月10日,全县江北片区英语课例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县教研室,从“食宿、时间、分班、会场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等”各方面使得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显现了本校各个处室协同一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与会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以“主题”突出目标,促进常态课堂显现超常的作用。

2010年11月3日,全县小学数学主题研究交流会在茶店小学召开,我校数学组长谭玉波就本组进行的“有效建构空间观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五节数学课使我们受到启发,也更好的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促使我们不断的针对常态课堂进行研究和改进,使之发挥超常态的作用,体现“以研促教”的研究目的。

4、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成长“学研”一体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个教研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成果丰实

1、学校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1)、个人课题有序铺开,

本学期,我校六名教师申报的州级个人课题得到正式立项通知,然后,各个课题在教师个人的合理安排下,正在按计划进行研究之中。

(2)、留守课题成果结集

在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部级“留守生的转差与培优”课题得到顺利结题,其结题资料汇集了各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已被印刷成册。

(3)、环保课题资料完备,等待结题。

自XX年年开题以来,我校环保课题组从环保活动的开展和环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经过多次课题组成员会商定和布置,环保课题的各项过程性资料已经整理装订成册,环保教材经县教研室各位领导的审核通过,结题所需的主件和附件材料已经装订完毕,将在下学期初正式申请结题。

2、成果展示综合实力增强。

在这一学期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20多节;高璐老师的英语课获得镇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税典松老师参加州级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由环保课题组承担并实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送州参评,荣获州级一等奖;教师在省校本研究网上上传文章1000余篇,使得本校在网上排名跃居全省第七位,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了本校的教育科研良性发展。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尽管其中蕴含许多精彩之处,但问题与遗憾同时并存:

【1】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1、本校各项活动组织得多,应付检查次数多,在时间上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压力较大,从而也使研讨过程之中的形式比较单一,质量有所下滑。

2、本校现存的研究课题,大部分已经结题或面临结题,尽管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使得部分教师的后期研究有主题,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后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可能进入随意和无序状态,因此,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应该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本着“以活动育人”的教师成长理念,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丰富,渠道上要拓宽,在组内锻炼提高的基础上,联片教研是另一种渠道,“送教下乡”也可以在本镇内尝试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坐井观天,要善于广听群言,交流经验,善纳良议,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4、网络教研名存实亡,令人担忧。因为研讨时间上的冲突,以及研讨次数的减少,本学期的网络教研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条渠道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改进的话题。

5、教研评价机制的继续完善,取决于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量,当然,各项教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制度的完善修订也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要点。

尽管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陪伴我们走过这匆匆岁月的教师们,是领导的支持使活动圆满;是组长们的协助使活动有序;是教师们的配合使活动精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小学来年的工作将更加灿烂。

(2)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一、成立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校办公室,张仕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阳富同志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考核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

2、坚持领导考评和群众考评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平时工作与期末考评相结合。

4、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年度考核与目标管理、党员民主评议、年终工作总结、评先选优相结合的原则。

三、考核依据及评优标准

1、根据省组通[200]127号、黔人通[200]132号、仁组通[200]45号、仁人培[200]06号文件和《仁怀市教育局关于200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执行。

2、根据仁组通[200]45号和仁人培[200]06号文件精神,优秀人数按参加考核人数的12%以内,我校优秀人数为12人(市招人员单独计算)。

3、凡本年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且无其他过错行为的,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占本单位比例。

4、已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考核程序及评优办法:

1、教师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一式三份交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根据仁人培[200]06号文件要求,教师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采取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测评,校长办测评占总分50%,中层部门测评占总分30%,群众测评占总分20%,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依据教师三层考核得分情况予以认定考核等次。

3、测评办法:①教师填写群众测评表,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群众测评结果。(每位教师在群众测评表中填写12位优秀等次教师名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测评结果,提交优秀等次得票前15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②中层部门填写教师测评表,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中层测评结果。(每个部门在测评表中填写12名优秀等次教师名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测评结果,提交优秀等次得票前15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③校长办提交优秀等次12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④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三层考核结果提交考核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根据教师三层考核得分综合评议,确定教师本年度考核等次。

五、工作日程安排:

1、200年12月25——26日:成立学校200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2、200年12月26日:办公室到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科领取个人年度考核表。

3、200年12月26日—30日: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级文件和学校年度考核方案,听取教师意见,修订学校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4、200年12月26日—30日:报送学校考核小组名单及工作方案到教育局人事股,教师填表,交表。

5、200年12月29日:群众测评。

6、200年12月30日:汇总群众测评,中层部门测评。

7、200年12月31日:汇总中层部门测评,校长测评。

8、200年1月4日——5日:考核领导小组汇总评价,确定教师年度考核等次。

9、200年1月8日—12日:公示考核结果

10、20年1月10日:教师签定考核意见意见,收交优秀等次教师《年度考核记实手册》。教务处提交200年度各季度教师出勤情况。

11、200年1月11日——12日:制作《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200年度考核(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群众)量化测评汇总表》。检查优秀等次教师《考核记实手册》。填报《20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考核等次对应表》、《仁怀市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勤汇总备案表》、《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备案表》、《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年度考核汇总表表》。撰写单位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12、200年1月12日:复查各种表册,领导签署意见。

13、200年1月12日:送交各种表册到市教育局人事科审核。

14、200年1月14日:送交各种表册到市人事局审核。

六、纪律要求:

1、考核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1主枝数量调整

各主枝之间要保持2 m以上的间距(指:株内、行内、行间各相邻主枝的腰间距),疏除直立、高大、严重影响光照的多余主枝和位置过低的主枝。667 m2留主枝数量调整后控制在70~90个。

2主枝头回缩

对主枝调整后仍然过高影响光照的主枝头,于适宜部位选一粗度达到其着生处主枝粗度1/3以上的适宜角度和方位的侧生枝或枝组代替原头直接回缩。暂时不具备换头条件的主枝(枝头强旺,附近没有适宜方位的侧生枝和枝组的),在枝头下边适宜部位选留一预备枝或枝组,培养成新的延长头,对原头采取疏旺枝和留中庸偏弱果枝、小枝组进行甩放的修剪方法,削弱原主枝头生长势,待条件具备后再回缩。

3侧枝处理

过密的侧枝(同侧基部间距低于120 cm的和枝头交叉、重叠的侧枝)进行有计划的疏除;有空间的侧枝,采取削弱枝头长势的修剪手法改造成中大枝组。最终目的是消灭侧枝,主枝上下只见枝组而无侧枝。

4主枝延长头修剪

长势旺的主枝头采用削弱生长势的修剪方法,延长头不短截,疏除直立枝、强旺枝和枝组,适当保留背斜下方位的中短结果枝和小型枝组。长势中庸的主枝头保持原状或回缩到下部的壮果枝处。长势弱的主枝头采用强化生长势的修剪方法,回缩到较旺抬头枝处,疏弱留壮。相邻主枝延长头已交叉且具有足够结果枝数量的,回缩到合适的且方向好的枝组处。延长头角度过大的,选用较直立的健壮的枝作延长头;延长头角度过小,选用较开张的枝作延长头。树势生长旺、已交叉的延长头,不要急于回缩,要疏除旺枝和多保留中庸偏弱的中短结果枝,待枝头生长势弱化后再处理。

5枝组修剪

冬剪时要注意调控大枝组的密度、角度、长势。枝组的角度以斜上和水平方向为主,每个大型枝组必须留带头枝,大型枝组的部位应在主枝的中、下部,主枝上部不培养大枝组并重点培养小枝组、减少中枝组数量。同侧大枝组数量不要超过2个,保持100~120 cm间距,最少不低于 80 cm。总的原则是:大枝组宜少不宜多、宜下不宜上、宜稀不宜密、宜平不宜直。

注重中小结果枝组的培养。中小结果枝组是桃园产量形成的基础,应重点选留和培养。相邻小型枝组保持30 cm左右的间距,相邻中型枝组保持50 cm左右的间距;主枝上部自顶端向下1/3区间,以培养小型结果枝组为主;主枝背上和斜上方位每间隔30~50 cm培养一个小型枝组,主要功能是遮挡保护主枝背上树皮,避免日灼、开裂、木腐、折断。总原则是同一主枝上的中小枝组,自下而上呈桃叶形状均匀分布,与垂直的夹角逐渐变大,以削弱主枝上端枝

组的顶端优势,平衡整个主枝上下枝组群的长势,均衡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结果枝的修剪,以疏剪为主,基本不短截。同侧长结果枝的间距一般在30 cm以上。以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庆丰、大久保、华玉、早凤王等),要适当多保留30~60 cm的结果枝;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八月脆、艳丰1号、丰白、陆王仙、中华寿桃、76油桃等),主要保留30 cm以下的结果枝,特别要保留软、细、短的结果枝。保留的结果枝以斜上和水平的为主,少保留斜下枝。主枝直立的树,主要保留水平、斜下枝条,树体上部多保留背斜下枝。主枝开张的树主要保留斜上枝,树体下部可以保留背上枝(以作为培养背斜上小型枝组之用)。

6留果枝数量

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667 m2留果枝总量10 000~12 000个,其中长果枝(长度30 cm以上)4 000~6 000个。初盛果期桃园,总果枝数量偏少,长果枝所占比例较高,667 m2留果枝数量可减少1 000~2 000个,667 m2留果枝8 000~10 000个;盛果期后期的桃园,其长果枝数量和所占比例下降,中短果枝数量增加,667 m2留果枝数量可增加1 000~2 000个,667 m2留果枝数量11 000~13 000个。

以中短果枝结果的品种,如八月脆、艳丰1号、丰白、陆王仙、中华寿桃、76油桃等,667 m2留果枝总量13 000~15 000个,其中长果枝(长度30 cm以上)留2 000~4 000个,多留细、软、短果枝。坐果率低、采前落果较重的品种(八月脆、艳丰1号、陆王仙等)冬剪时,每667 m2可多留1 000~2 000个细、软短果枝。

7剪锯口的处理与保护

小组组长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46-03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扩大,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形成趋势,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的流动青少年人数逐渐增多。多数在城市流动的青少年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更易出现亲子关系等问题。《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青少年帮扶计划》项目针对某中学的流动青少年开展了相应的社会服务。这个中学的流动青少年都是十二岁至十四岁的初中生。项目组在前期调查了解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冲突频发,并由此引发了这些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亲子关系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在于亲子互动的内在运行机制――亲子沟通出现了问题。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在处理亲子沟通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服务对象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可以加深对亲子问题的认识、加强对亲子沟通技巧的学习,从而改善亲子沟通状况、提升亲子关系。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组在前期个案服务的基础上设计了“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

一、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的实践背景

(一)小组的理论基础

本次小组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社会学习理论、亲子沟通理论和萨提亚沟通模式理论等。

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以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组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出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也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和感受,同时也会呈现自身行为的后果。这样,组员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从而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小组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增加个人的适应。

2.亲子沟通理论。亲子沟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沟通,特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通过各种言语和非一言语的形式交流信息、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合作的过程。和一般的人际沟通一样,亲子沟通也会出现沟通障碍、沟通不畅等问题。因此亲子双方需要学习一定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技巧、表达技巧等来改善亲子沟通状况,提升亲子关系。

3.萨提亚的沟通姿态理论。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称为沟通姿态。沟通姿态可以反映出人们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以及如何做出内部和外部的反应。萨提亚把沟通姿态分为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和表里一致五种类型。其中前四种是表里不一致的沟通姿态,是非健康的沟通方式,具有沟通间接、暧昧不清、不真实不坦诚的特点。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曲意迎合他人;指责则意味着藐视他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超理智表现为过分谨慎和僵化,保持非人性的客观;打岔是超理智的对立面,表现为回避问题,不表示明确的立场,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与前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不同,表里一致型的沟通姿态是健康的沟通方式,人们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一致,具有直接、清晰和坦诚的特点。

(二)小组的目标及目的

小组的总目标为促进组员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提升亲子关系。小组的具体目的包括:第一,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从而引导组员留意自己的沟通姿态和方式及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第二,审视自己的亲子沟通状况,找出和克服亲子沟通的种种障碍,学习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第三,通过小组互动,增进亲子双方的了解,进行现场有效沟通的实践,改善亲子的沟通方式,提升亲子关系。

(三)小组的特征

1.小组性质:身心教育小组。

2.时间安排:2014年3月8日起每周六下午2:00至4:00,持续六周共六次活动。

3.地点:某中学音乐教室。

4.小组组员:6对亲子(前三节为家长小组,后三节为亲子互动小组)。

关于小组特殊安排的说明:前3次活动为家长小组,后3次活动为家长和子女共同参加的小组。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项目组已经在前期对6个学生子女进行了充分的个案方式的沟通辅导。根据学生要求、驻校社工建议和家访等调查,把这次沟通小组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家长对于自身亲子沟通状况的反思和关于沟通技巧的学习;一部亲子沟通技巧的实践应用和亲子关系的培养。

(四)组员的招募、确定和说明

本次小组组员的招募范围是存在亲子沟通问题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招募范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个案辅导和亲子沟通辅导的学生家庭,但是之前这些学生的家长并没有参与进来。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发现这些家长也需要进行亲子沟通辅导,但他们大多因为工作时间关系、或怕被看作问题家庭等原因不愿意接受个案方式的家庭辅导,而比较能接受的是类似家长会形式一样的小组工作方式。

因此,对本次小组组员的甄选,项目组采取了公开招募、积极动员和自愿报名的方式。驻校社工在小组工作准备期通过家访和电话说明的方式对小组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了介绍。在接受报名后,又根据组员实际是否存在亲子沟通需要或对提升相关技能感兴趣的情况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了6个家庭、6对亲子。

二、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的实践过程

(一)小组实践过程之家长小组部分

第一次小组――有缘相逢,规范前行。

活动目标:相互认识;澄清小组目标;制订小组规范;引导组员思考自己在改善亲子沟通方面的责任。

活动内容:介绍小组组建缘起;组员自我介绍;带领者促使大家建立友好关系;明确小组规范;进行《亲子沟通评估量表》的自评活动,并在分享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分享自己在亲子沟通中的困惑和问题;总结。

活动成效:对小组目标的讨论和对小组规范的制订让组员明晰了参加小组的目的和要求,组员形成了对小组的基本认同感。亲子沟通的评和分享活动让组员开始思考自己在亲子沟通方面的问题和责任。

第二次小组――我的沟通姿态。

活动目标:了解自身亲子沟通中存在的无效沟通;了解四种表里不一致的沟通姿态,并对自身的沟通姿态进行;尝试实践改变不良沟通姿态的方法。

活动内容:回顾上次内容,了解本次活动目标;通过热身游戏让组员了解无效沟通的弊端;组员分享亲子沟通中的困惑和解除困惑的尝试;带领者介绍萨提亚的四种表里不一致的沟通姿态,并对照自身进行思考;引导组员思考和讨论改变这四种表里不一致的沟通姿态的方法;家庭作业:记录接下来一周在某件事情上和子女的沟通障碍、沟通姿态和解决方法。

活动成效:组员对的沟通姿态理论介绍很感兴趣,并能结合自身积极寻找沟通障碍存在的原因。在思考如何解决不良沟通问题时,组员能够相互提建议,促进了小组凝聚力的发展。

第三次小组――表里一致来沟通。

活动目标:了解表里一致型沟通姿态的构成要素;学习和掌握良好亲子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活动内容:回顾上次内容,了解本次活动目标;组员分享家庭作业;小组讨论:表里一致型的沟通姿态及其构成要素;头脑风暴:亲子良好沟通的原则和技巧有哪些?带领者引导大家总结出10条内容。家庭作业:回家后和子女交流参加亲子沟通家长小组的情况,准备和子女一起参加接下来的三次亲子小组活动。

活动成效:组员能够思考和分享提升亲子沟通效果的观点和意见,讨论和互动提升了组员之间的信任感和支持感。

(二)小组实践过程之亲子小组部分

第四次小组――亲子沟通,知己知彼。

活动目标:让6个子女顺利融入亲子小组;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活动内容:带领者欢迎子女组员的加入;家长和子女相互介绍;家长简单总结自己参加之前小组的情况和收获,子女分享家长参加之前3次小组后的改变;亲子游戏;总结和分享。

活动成效:加入小组的6个子女以前都做过个案辅导,工作员对她们比较熟悉;并且6个子女彼此之间也相互认识,所以对于融入小组没有太大的困难。亲子互动游戏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信任和交流沟通。

第五次小组――顺畅沟通实践之如何听、如何说。

活动目标:在亲子沟通中学会换位思考;练习倾听技巧和语言表达技巧;促进亲子之间沟通技巧的实践应用。

活动内容:回顾上次内容,了解本次活动目标;亲子游戏;角色互换之情境再现游戏(情境一:放学之后……情境二:考试不及格……情境三:周末安排冲突……);分享和总结;提醒下次活动为最后一次活动。

活动成效:亲子之间通过互动游戏不仅增进了感情,而且意识到了要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进行交流。对亲子之间沟通技巧的实践应用也让组员对以后亲子关系的改善充满了信心。

第六次小组――亲子同行,未来很美。

活动目标:引导组员反馈在小组中的收获与心得;鼓励亲子之间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相互信任和支持,能够坚持良好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处理离别情绪;评估小组效果。

活动内容:回顾整个小组的过程;分享收获与感受;游戏活动:“写给子女/父母的一封信”;留影纪念;小组问卷评估。

活动成效:实现了小组结束期的最后总结和离别情绪的处理,以问卷等形式实现了小组的结果评估。

三、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的效果评估与反思

(一)小组的效果评估

流动青少年亲子沟通小组的效果评估采取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分享环节,会对组员进行满意度的咨询,以及对小组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工作员和观察员也会对小组的开展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小组六次活动全部结束后,进行了一次较正式的问卷评估。

根据评估反馈的结果,92%以上的组员认为小组的活动内容与小组主题完全契合、小组的活动目标已经达成,对带领者和工作员的表现表示满意,觉得自己参加小组收获了很多,并建议以后多开展类似的小组活动。一个家长讲:“自从学了沟通姿态的知识后,现在只要我想指着女儿发脾气的时候,那个指责型沟通姿态的画面就会立马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就会提醒自己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接下来能够去认真听听女儿讲讲她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像朋友一样地和她商量怎么解决问题。”

(二)小组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虽然组员对小组的效果总体评价较好,但是带领者还是总结了小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进行了检讨和反思。

1.小组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时,出现了两个意外情况导致小组开始延迟,一是小组活动场地没有事先清扫,带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到达后才开始清扫整理;二是因为事先联系欠妥的原因,出现了有的家长迟到的现象,致使小组规定的开组时间延后,更使第一次小组活动延时半个多小时才结束。另外,准备过程的不足还表现在带领者和驻校社工事先沟通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于组员的情况驻校社工比较了解,但是小组开组前带领者和社工没有详细进行沟通。导致带领者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花费不少时间来了解组员的亲子关系的详细情况,造成了小组时间的浪费。

其次是小组带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规范要求的问题。在小组过程中存在家长迟到甚至缺勤的状况,但是带领者和工作者除了再次强调规范,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二是带领者的一些语言表达和活动设计超出了个别组员的接受程度。因为家长组员是农民工,有些组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并且还有一个不识字的组员,对于有些专业的书面语言表达较难理解。好在带领者和工作员发现这些情况后马上改进了语言表达方式和活动方式,才没有影响整个小组的发展。

2.检讨和反思。第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组员的确定,组前面谈非常重要,带领者、工作员要和家长及其子女对小组的主题、目标达成共识,详细了解家长及其参加活动的实际困难。另外,带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小组开组前一定要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不仅要做好场地、设备、人员的准备工作,而且要事先做好应变各种突况的准备。

第二,在小组规范方面最好让小组组员自己确定,即从组员的角度启发他们自己建立相应的小组制度,并且要明确如违反规范应接受的惩罚措施。带领者和工作员不能为了担心组员丢面子或者担心组员退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影响整个小组的活动安排和效果。

第三,带领者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带领技巧。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带领者事先充分做好这方面的资料搜集和知识储备。另外,在实际带领小组过程中,要注意带领技巧的运用,特别是要能够在带领过程中做到敏感发现及时回应,对组员有高度的关注,对其认知和情绪要及时察觉和反应,从而促进小组中同理和共鸣的产生,为小组带来积极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