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1篇
(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文明礼貌、尊重关爱、爱护环境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效结合点,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依赖于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件是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和教育资料。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阶段,明确让学生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什么品德,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而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范例。同时,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通过观看和讨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立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学就将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高尚的品德不仅要是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
相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将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以德育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教师通过德育主题向学生传递一定的德育思想,促进高尚道德思想的渗透,这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教师改变的是,结合德育主题为学生制定每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主题实践活动是道德行为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避免了个人道德实践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同时也以同伴的监督促进学生知行转化。班主任应组织班级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本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由学生选取道德主题实践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例如,在文明中国人的德育课教学后,学生讨论确定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第一,作文明自我,包括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尊敬教师、爱护同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乱画等;第二,及时纠正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督促改正。
(四)优化德育环境
开展间接教育环境是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学生的展示墙,教师可以围绕本周道德主题引导学生设计一些道德行为的板画、道德行为的宣传语或者一些名人的道德故事,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注意根据道德主题的改变及时改进内容,并增加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展示栏。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关爱的班级文化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在友善的环境中自然会养成关爱、相信、舍己为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环境的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
二、总结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2篇
一、质疑: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自然地将一些符号与一定的含义联系在一起,例如提到国旗,我们会自然地联系到爱国,这些习以为常的联系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性表达。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亦存在这样的例子。
(一)读重要的书
对于学校而言,设计文化墙是德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常常希望每面墙壁都说话。笔者参观过一所小学,在该校德育主任重点推荐的一个班级里,作为讲解员的小女生熟练地介绍着他们的班级文化墙(以儒家文化为主题设计)。当问及墙上手抄报的内容时,这位女生先是有些困惑,随即乖巧地解释,主题是老师定的,内容是家长选的。之后,她有些自豪地说,她们班的同学都喜欢读经典,不看漫画。笔者问她是否喜欢看漫画,女生犹豫了一下,坚定地说:不喜欢,我们喜欢看重要的书。笔者继续追问什么是重要的书,她思考了一会儿说名著,旁边的女生补充道有学问的。
这位只读重要的书的小学女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很难判断她是否真的不爱看漫画,也不能断言只有看漫画才是小孩子的常态。但在这次显然有表演痕迹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当学生处于一种充斥了价值表达的符号空间中时,这一价值似乎被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即使不理解意思,也可以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作品;或许有迟疑,也自然地认为要读重要的书,而这个重要的内涵已经由成人确立。
(二)红领巾是烈士的鮮血染红的
在小学,少先队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先进的群体,而成为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也曾经是十分光荣且神圣的事情。在少先队教育中,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样的表述被用来唤起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
这种表达至今仍被沿用,但是这一表达背后的敬畏感却似乎正在减弱甚至消失。事实层面,不断生产的红领巾本身不可能是被鲜血染红的,更不可能是烈士的血,这不符合事实,只是修辞的游戏;价值层面,革命烈士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长期使用类似的大词,会使学生言不由衷。[2]
基于对这种表达的质疑,另一种戏谑的表达产生了:红领巾就是一块红布。现代社会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很多,在试图解构这些权威表述时,一种常见的做法便是解构神圣性,但这样击碎的仅仅是所谓的权威吗?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当我们将原本由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解构为一块红布时,我们能够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是什么?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上述两种习惯性表达同时存在,构成我们处理价值表达的两个方向。一方面,我们简单地将我们认定的价值输出给学生;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的价值表达简单地提出质疑。显然,这两种处理方式对于德育活动中的价值引导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面对这样的习惯性表达,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进而提出新的处理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构:习惯性表达的边界分析
如上文所述,习惯性表达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总是与创造者试图表达的价值相关。当符号和价值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结时,神话便形成了。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使表达中的事实部分与特定价值相联系,由此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神话。
现代神话这个概念由罗兰巴特提出,是指一种传播的体系[3],它的创造者在传播之初已经预设了动机,所以,当人们接收到这个经过加工的内容时,甚至可以忽略传播内容就自然联系到特定的价值。例如,在一幅名为爱国的画作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一群孩子簇拥着国旗。而我们往往会自动地表达为:人民热爱祖国。在这个过程中,图画本身的内容已经不重要,它已经近乎自然地导向了爱国这一价值,这就是神话形成的过程使需要推导得出的价值成为事实而被接受。
德育活动中,人们对于一些流行的盲目追逐,形成的正是对这些习惯性表达的自然接受;而对于传统的质疑甚至颠覆,则源于对习惯性表达的反思和解构。在学校德育中,这两种相反的情形同时存在,共同指向德育活动中意欲进行的价值传递,所以,我们需要对习惯性表达的边界进行界定。
(一)习惯性表达的危险性
当符号发展为神话时,形式远远重于内容,接受者自动地对意义进行阐发,原本结合于一体的形式与内容间的张力扩大,极端的表现就是二者的脱节。
学校为了形成育人的氛围,往往将整个校园装扮成一个封闭的意义空间,其中充斥着各种育人的装饰:贴满墙壁的名人名言、教室前方的国旗、以学生为本的一轮又一轮的活动展示。教育现场的育人体系以形形色色的活动和标语构建出一副热闹的场景,但丰富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充实的内容,一定程度而言,这些热闹本身成为了教育者的目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学校自然地成为一个具有德育意味的空间。
此时,习惯性表达的第一重危险性显现:原本作为工具的各种价值符号本身成为目的,德育活动试图进行的价值传递则被抛之脑后,这样的热闹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本末倒置的。
神话形成的关键步骤在于事实与特定价值的自然化联结,而这种自然化取消了其所生产或再生产的文化的正当性,使其蜕变为一种符号游戏,而接受者在接受神话时已经被符号生产者的意识形态所控制。在德育活动中,意识形态对内容或价值的选择往往受到权力、利益的影响,一定的价值表达正是一定的意识形态输出,其背后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学生自然地接受这些习惯性表达,实际上是一个过于简单且被动的价值输入过程,不经解释的表达与灌输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而不经反思的接受使接受者成为这些价值表达的盲目信徒。
此时,习惯性表达的第二重危险性显现: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将价值作为事实接受,这与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的培育相悖;同时,这种简单的价值传递过程难以真正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接纳其所接受的内容,这样形成的价值观是很容易发生动摇的。
(二)习惯性表达的正当性
当然,德育活动中不仅有对于习惯性表达未加审视的尽信,也有对其进行破解的质疑。就像破解红领巾由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神话时,质疑者提出这不过是一块红布,由此,红领巾的神圣性被瞬间消解,原先对红领巾的尊敬与向往也极有可能在破解之后荡然无存。对神话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而对于神话的解构与批判是后现代思维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拓更广阔领域的起点。在符号与人、社会、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中,对于神话的这种意识形态批判,有助于更全面且深入地对其中的权力、利益博弈进行探索,而其逻辑前提在于社会的民主与自由以及价值的多元化,这无疑是批判的合法性来源。
但对于习惯性表达的批判不仅仅是将权威拉下神坛,对于神圣性的解构一方面带来人们更多的自由表达,但其危险性在于只破不立会摧毁德育的价值性继上帝死了人类死了之后,再度出现德育精神性死了的情形。在提倡价值多元的背景中,如果否定神圣性的存在,这种否定本身就是一种一元论,而这一思维方式恰恰是价值多元所批判的。
德育活动之所以具有精神性特征,恰恰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价值性,但一味强调价值的多元使价值本身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知识性存在和可供消费的商品,从而丧失应有的神圣性,丧失人们对它的敬畏,这恰恰违背了德育的初衷。所以,德育活动需要类似于宗教的神圣性以保护其价值不被消解,被神话化的习惯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存在的合理性,仅仅是一块红布的红领巾是无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
(三)习惯性表达的边界
既然习惯性表达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其边界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形成这种神话的内容,即具体情境中表达价值的内容的性质。在德育活动中,进行价值引导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实体性的内容与精神性的内容。教育者首先需要对内容的性质进行区分,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实体性内容主要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对于这一性质的内容而言,与其对内容进行神秘化处理或简单进行灌输、强制规定,倒不如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像对待其他学科知识一样将规范、价值观的准确含义告诉学生,同时,也要向学生说明如此践行的意义。
一方面,说理这一形式本身符合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另一方面,说理过程本身恰恰是对学生进行理性培育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接纳价值引导,并且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教师当然可以、也应当引导学生读重要的书,但仅仅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是不够的。在价值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表明重要的书有哪些核心的特征,阅读重要的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哪些实质的益处,进而使学生具体地认识到自己的确应当阅读重要的书,并自觉自愿地去实践。
精神性内容主要是指道德信仰、理性信念。对于这一性质的内容而言,进行神话化处理有助于从形式上维护内容的神圣性,使学生保持敬畏之心。当然,简单的神話式输出违背教育精神,价值引导的实效也不高,在进行神话化处理的同时,教师仍然需要进行必要的说理教育。但正如对于神话而言更重要的是言说的方式一样,德育精神性内容的神话化处理同样意在通过形式的自然化过程,辅助其神圣性形象的树立,进而在提倡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守住人类永恒的精神。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3篇
高中的学生l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强烈的成人感,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发展自己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在一环扣一环的自我教育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宗旨。
《祖国需要我》系列教育活动是依据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本心理过程设计的。这些心理过程是: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比较分类过程、以及判断与推理过程等。活动的顺序是按照由低到高,一个一个台阶安排的。各步活动的组合,构成了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一个完整过程,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记忆过程。
社会调查之前,老师组织学生拟出社会调查提纲。社会调查之中,要求学生口问手写,也可以采用现代化采访手段录音、摄影……把自己认为最精彩、感受最深的录下来或拍成照片。
社会调查之后,组织学生将照片集中起来办一个摄影展览,用影像在一定时间内唤起学生头脑中的共鸣;将照片翻拍成幻灯片,学生自编解说词在主题班会上放映;对于感受最深的片断,分小组组织同学将素材改编成小节目,在主题班会上演给大家看……这一系列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唤起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中感受最深的场面在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难以忘怀。
(二)比较分类以及判断与推理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学生将头脑中记住的东西与头脑中过去有关的知识经验相互沟通,重新组合,从看、听、想中自然得出国家发展需要有文化的人----“祖国需要我”这一结论。
绳铁同学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参观就要结束了,我们与医生留了影。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SONY:TOSHIBA……TOSHIBA;?SONY……这许许多多先进的机器,竟看不到一台国产的,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国产化的水平,标志着一 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我看到并切实感受到祖国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今后要努力学习知识,为祖国奉献一切。”
胡英培同学写道:“从‘导游’大夫的讲解中,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也产生了很多联想。大夫说,这两台机器,都是日本东芝公司的产品,机器由计算机控制,高度集成,性能好,体积小,十分先进。我国也曾制造过三台同样功能的机器,但工艺明显落后,灵敏度不如进口机器,特别是体积庞大,只主机就需要一整间房子才能装下……听到这里真是让人感慨万千,40年来,我们的国家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总体的贫困、落后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只有靠我们每个国民一起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扭转这种局面,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得出的“祖国需要我”这一结论,正是系列教育活动的主题。到此,整个活动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是终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然得出的结论在深刻的反思中升华。如果只满足操作(即实践)的成绩,忽略了反思中把认识升华,不注重引导学生把升华的好思想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就会形成只激动、无行动的局面。为此,我又安排了如下的活动: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述,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将调查报告分订成册,在全班传阅。阅读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最后一页上留言。
这样,使学生有机会在互相学习、交流和启迪中,把想说的话,充分表述出来。
排演一个配乐诗郎诵《祖国需要我》。文学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从内容上讲,诗的内容满足了学生情感升华的需要,帮助学生从事物的个别和局部感知(即学生自己和学校)向整体和全局认知过渡(即国家和社会),促使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产生质的飞跃。从形式上讲,从排到演,全班同学人人参加,大家齐声呐喊----“祖国需要我……我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个人的声音融汇在集体之中,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班会上,配乐诗朗诵开始了,在“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声中,同学们倾诉衷肠……优美的乐曲引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大家一起抒豪情,寄壮志,令人振奋……召开一个“祖国需要我”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把认识的升华变成为自觉的行动。主题班会的口号是: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会前,要求每一位同学写一条或选一条座右铭,献给大会,布置成专栏。主题班会上群情激昂,人人争相上台发言,同学们从点滴做起、互帮互学的幻灯片穿插放映……这音乐、这画面、这激情,构成了启迪、沟通人们心灵的艺术。班会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平静中饱含着理解后的激动,激动后的思索。徐磊同学的母亲应邀参加这一主题班会后说:“作为家长,参加‘祖国需要我’的主题班会,使我仿佛又回到60年代的学生时期。开完会后儿子回到家里,也带着往日少有的笑容,谈着班会的情况。我深感这样的班会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所做的各种努力。”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正是在走报国之路。
每周六早晨用早读前的15分钟自己总结“怎样听课效果好?怎样复习质量高”对于一科、一课的成功经验都不放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在班上进行交流。
同学们的经验或传阅,或
读给大家听,不断地唤起榜样认同,拨动学生的心弦,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榜样认同中,认识一步步深化。与此同时,组织作业展览和笔记展览,引导学生学先进,找差距。组织答疑小组,小组成员每天早晨7:10分到校,每组两名同学值班一天。提出口号“不懂就问,不抄作业”,同学之间互帮互学,蔚然成风。
一环扣一环的活动把学生置于自我教育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拼搏奋斗的憧憬,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融为一 体,把情感导于理智,使理智导之以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障碍或错误的时候,还需要一种监控和调节的功能。我的具体做法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量化自查中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据,第一个月老师列表,没有做到减分。第二个月,学生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自己列表,自查。第三个月停用表,看能不能自我约束。第四个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出现反复的项目列表自查。在列表自查的同时做小结。“表”是学生变“他律”为“自律”的中间媒体。从老师依据“规范”列表,过渡到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列表,是把学生从客体引到主体。从量化自查填表,到离开这张表,是引导学生在“播种行为,形成习惯”。学生在“吾日三省吾身”中,逐步学会自我调节。44人的集体中,确有行动的42人,占95%以上。经过四个半月的实践,有27名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明显进步。
张震建同学在月总结中写道:“开学到现在我没有迟到过一次,没有忘带过一次作业,家务劳动也能做一些了,做值日明显地主动了,放学立即离校已经形成了习惯。在校侃大山、磨时间的坏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这个表使我还感到惭愧的是,课堂纪律还不够理想,尽管违反纪律的次数减少了,但和规范要求相比,相差甚远。下个月我主要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不但上课不能讲话,而且还要积极思维,认真听讲。我要充分运用这张表调节自己,管理自己。”张雅娴同学在总结中写道:“每天当我给自己的行为打分时,我会因为没有违反学校的纪律而坦然,也会为某栏的表现不佳而懊悔。但是我不会灰心,因为我会从头再来!就这样我每天都认真填写,因为它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要对自己负责。
在下个月的行为评价表上,除了老师要求列的项目之外,我还要给自己列上‘纪律’一栏,为的是坚持下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此外我还要列上‘工作情况’一栏,把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记录下来,引以为戒,以后工作上的差错就会越来越少。这对于提高我的工作能力会大有帮助……”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各项活动中,以情感人,理在情中,情理交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我完善的意识。他们好像长大了,对于学习,对于劳动,对于同学的态度,对于生活的目的,以至对于理想的追求,都在起变化。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思想道德;一二三课堂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经济秩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国际交流频繁,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外的思潮、价值观不断涌入。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校园文化,非常容易侵袭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传统的价值观逐渐被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这对于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及成员的关注。
而学校对学生开展的相关课程则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原本应该鲜活、生动、形象,然而却被看作是向学生灌输思想的工具课,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教师也怕教的趋势。尤其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学校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今天,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一味的迎合考试、重视分数,轻视甚至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参与协作能力差,造成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低下。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使其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直观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仅限于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中的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因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的教学,也为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二三课堂的整合,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去体验,发掘生命的活力,进而不断的使道德理念得以提高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因此,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侧面的教育,必须梳理一二三课堂研究近况,采取综合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近况分析及结论
从查献来看,对思品一二三课堂资源研究的资料较多,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一课堂”的研究
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模式与效果展开研究。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范贵富在《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谈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他强调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活动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戴洪才在《新视域下初中思品课中目标教学的运用》(《文科爱好者》2011年第6期)一文提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目标等六个环节进行实施,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郑丽红在硕士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2005年)中谈到从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其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提出自身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研究。吕志莲《关于思品课创境激趣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要与其学科门类相衔接。在表现形式上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知、求索的引导下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乔铭礼《思想品德课导入法之我见》(《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到了教师应将具有创造性的导入法深刻地融进教学中,介绍了巧设疑问等六种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效果的研究。毛文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一文中提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源头,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刘朝明《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进而发现其身上的独特个性;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主导。合理的运用声像,加强教学的效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
学者们对第一课堂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过程步骤、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反映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特e是围绕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学生的需要,把握教材教学特点,提出了如情感法、创景激趣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生动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途径,这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参考咨询,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学习成长、相互交流进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目前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有研究,也启发了笔者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标准的共鸣和渗透,为笔者在研究第一二三课堂的整合时,提供了借鉴和创新的源泉。
第二,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的研究
姚小丽《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的直观有效实施》(《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也是体现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且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经验,尤其是活动内容的三个特性。让德育教育具体融入到活动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去体验。
张雪兰《浅谈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智》2012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教学生活化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教学生活化,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使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三课堂”的研究
蔡俊成《浅论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科海科教论坛》2012年第5期)一文中谈到以生活基础,课程也始于生活,促进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出以生活为本,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让学生快乐的享受生活。
陈明明《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初中政治社会调查活动初探》(《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生活,还要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相结合,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逐渐地完善,提升生活经验。以环境调查为对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对“中学思想品德结合一二三课堂运用”的研究
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中学思想品德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基本没有,只有在高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相关的论文论著,但都少见。
王多明《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资源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思想教育的纵深度进行不断地挖掘,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全面地发挥,大力建设第二课堂的精品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但笔者认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研究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经验介绍,对本文有开拓思路的作用,对国外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对比借鉴作用;有些理论性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教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理论研究的表面层次和部分地方,缺乏对理论的系统和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对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的意义指导不太明显;有些实证性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某几个或一个环节,如模式、内容、途径、目标、效果评价等,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第二三课堂的关注也比较少;已有研究往往只是停留于单一内容的描述,而对第二三课堂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对于如何解决三个课堂相互联系和补充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有关一二三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现状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可见加强对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意义
一二三课堂资源的研究,既是全面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乐趣,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及手段。对制约本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三类课堂质量和影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并总结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生成长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操作方法,进而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影响,思品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三类课堂发展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为社会教育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思品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杜威;德育思想;成人教育;启示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20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他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重视实践、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德育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一、杜威德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德育思想总的来说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根源于他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由于当时美国的学校大量开展社会、学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在传统学校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道德教育和人文学科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当时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移民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价值观整合的困难,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成为青少年德行问题发生的诱因。因此,美国教育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对这些问题都深表忧虑,纷纷提出应对道德危机的教育主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观点,认为社会需要全新的社会秩序和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二、杜威的德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要“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由教师把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固定的道德习惯增强加于儿童,或者把已经组织好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或者强迫学生记诵各种成文的道德准则,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都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的养成是毫无意义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教育过程是经验的不断生长、改组的过程”。儿童在教育中的生长和发展,除了他们的生理生长之外,他们自身经验的也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经验,同时又要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杜威认为“直接由经验获得的知识”对行为最有效,认为活动对于经验和思维具有决定的作用,因为没有活动就没有经验,经验都是由做事得来的。为此,他主张学校教育应以“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杜威认为,“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促进儿童成长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他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等问题,提出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适应儿童的整体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意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杜威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位于德育主置,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探究的承担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去探索和创造。
(三)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而且必须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杜威认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败,在于忽视了学校的社会性和生活性,致使学校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因此他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组织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在利用活动性课程教学进行道德训练时,也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杜威认为学校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一致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的,一套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有一个。”同时,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杜威认为,那种把重心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与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而不是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的道德训练就是病态的。道德训练如果不参与社会实际活动,就像学游泳下不了水,只是反复训练游泳动作一样不可取。他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因此他主张学生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在合作的活动中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即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道德教育要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杜威认为,各科知识的内容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科教材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和首要的目的。他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学校各类学科只是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因此,杜威认为在学校里,道德是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来传授的,如果将道德教育与它们分离开来,那是非常有害的,对道德教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有将道德纳于各科之中,使道德教育无所不在,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成人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观念上认为成教生既为成人,其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所以成人教育的德育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明显存在滞后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拥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更是对人的思想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所培养的成教学生,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德育尤显重要。目前,成人教育的德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方法单一,以满堂灌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任课教师都认为成教生基础差、素质低,加上有些教师在全日制教育中的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视成教课为额外任务,根本不花时间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一味按习惯教学方法“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而且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纯粹是空洞说教学科,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出勤率偏低,普遍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缺乏德育实践活动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只注重理论的讲授,很少结合理论内容组织学员进行“触摸式”实践教育活动,缺少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成人来说。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但道德实践能力却有待加强,特别是对道德文化的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平等正确地对待利益,对行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把道德原则内化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德育实践活动训练而获得。另一方面,对于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一个重要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成人学生是缺位的,因为目前在高校举行各种的校园文化活动只针对全日制学生举办,没有将成教生考虑在内,成教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丧失了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三)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存在着一种将德育实体化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在将德育看作教育中的特定部分,看作专门的德育工作,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德育工作,从而将德育与教育的其他部分区别开来,这样导致了学校很多专业老师、管理干部认为德育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认为德育不是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由此便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德育的积极性,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四、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德育的启示
(一)德育理论课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杜威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从做中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他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德育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 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教生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验,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和活动能力,有较成熟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自主性,他们对抽象的道理很难理解,更易于接受实用性、功利性较强的知识。因此德育理论课要避免满堂灌、照本宣科,光是空洞说教,而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将看似空洞理论变为工作生活实用知识、实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活情景,设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学生根据生活情境、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采用互动、对话、交流、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2 围绕德育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围绕德育内容,以成教学生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才能,充分享受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而产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在各种美的欣赏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式”社会实践活动
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他说,“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在实践中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如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可组织学生参观成功的企业、农村、商店等,让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功的经理、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引导他们学习成功人士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可组织学生到监狱去调查,让学员在活生生的案件中接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杜威认为教育和民主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应当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他反对传统教师作为“‘监督者”和“独裁统治者”的角色出现,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于学生。他主张对道德问题以“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而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的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已拥有工作,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采用普通的道德教育方式很难让他们认同并接受,如果教师不能理解这种心理,仍然采用个人唱独角戏的方法或以训诫者的姿态去面对他们,无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缺少双方的心灵沟通,向其强行灌输道德理论,只会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厌恶心理,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教育者要明白道德教育是一个“互动”和“对话”的过程,要主动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以讨论代替灌输,以民主代替压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如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等灵活方式,使所有学员都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在其中,与学生讨论、交流思想,在这过程中可了解学生的观点念和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
(三)重视学科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
杜威不仅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定位学校教育,而且将教育的道德目的落实于教学及学校的一切活动。杜威德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德育要与各学科相结合,德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德育必须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蕴涵了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与均衡,优秀的教材可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的教学方法、学科的组织形式、学校的管理以及教职工有意无意地言行,都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尽可能地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强化德育是学校教育根本目标的“目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课程共同承担培育德性的重任,构建处处育德、人人为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来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