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网友实拍“舌尖上的北京夜市”bj xlIhuet.c n111/bjpdpk/2012—06/06/contellt一25352200)
从表义角度看,“舌尖上的××”结构主要表达了三类意义:
第一,感受、品尝义。“××”位置可以是表示处所、时间的词语,也可以是与“吃”相关联的词语等。舌头是味觉感知器官,将处所、时间放置“舌尖”之上,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品味当地、当时美食的感受。
(3)舌尖上的海口(hjpeple c.mcn/travel/n/2012/0604/c228988—17109444)
(4)舌尖上的北宋《新水浒》美食集锦(news duowan c.m/1206/202905925200)
(5)“舌尖上的信用卡”刷卡吃喝挺划算(《新文化报》2012年6月6日)
(6)舌尖上的建筑
例(3)“舌尖上的海口”特指海口的诸多美食,例(4)“舌尖上的北宋”意思是从《新水浒传》中看北宋时代的美食,例(5)中“舌尖上的信用卡”则指用信用卡享受美食可以获得种种优惠,例(6)“舌尖上的建筑”说的是外形酷似食物的建筑物。
第二,评论、热议义。“××”位置一般是关注度高的事件词语。舌头除了感受味觉之外,另一大功能就是说话,因此“舌尖上的××”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评价”意义。
(7)“舌尖上”的楼市:细看购房者的五味心情(《济南日报》2012年6月6日)
(8)舌尖上的《雨果》com/20120601/n344578867)
(9)舌尖上的网络水军,体验难嚼的滋味(qyqialgconl/7440/2012/05/31/4802)
例(7)“舌尖上的楼市”是对“楼市”现状的评论,例(8)“舌尖上的《雨果》”是说影迷们热议即将上映的3D奇幻电影《雨果》,例(9)“舌尖上的网络水军”指处于“风口浪尖”的“网络水军”事件。
第三,能言、善说义。“××”位置往往是表人名词,表达某人能言善辩、口齿伶俐。
(10)宋丹丹:台词犀利获封 “舌尖上的母亲”(btg/bcid/yyl/11ten c/2012-05,30/conte nr一4845695)
从结构生成的角度来看,“舌尖”本来只是人体器官,用它来代指品尝、热议、善说等意义,实际是运用了转喻的方法。“舌尖上的××”结构将两个概念“舌尖”和“××”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截搭,使其在概念意义之外产生了新的附加意义,收到了全新的表达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2篇
【摘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自2014 年4 月18 日起开播,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饱受各种争议,即便第五集的完美转身挽回了大批观众,但前四集中存在的问题仍旧被众多网民提及,成为无法忽视的缺陷。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前四集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使用与满足 受众需求
2012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以“零差评”火爆中国,引发纪录片的收视狂潮。等待近两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2014 年4 月18 日起播出,截止到5 月17 日《舌尖2》的收视率平均为2.23%,市场份额平均为6.77%。然而调整为“以人物故事和情感为主线”的《舌尖2》虽然收获傲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各种争议,甚至在第四集《家常》篇播出后,出现导演与观众的口水战。而第五集《相逢》一经播出便得到网民的集体点赞,相比《相逢》篇的逆袭式成功,前四集出现的众多争议就越发引人深思。这里,笔者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探析《舌尖2》前四集存在争议的原因。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使用” 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E.卡兹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 的因果连锁过程。受众在宏观上是一个集合体,在微观上却表现为个性迥异的个人,这就决定了媒介要想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尽可能多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造假、抄袭无法满足受众求真需求作为一部纪录片,真实是其生命所在。纪录片的真实性有着较为独特的含义,一方面,电视纪录片应该做到“无假定意义的真实”,这要求不能虚构、不能造假、不能允许导演进行摆拍;另一方面,经过创作者、摄影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现实已经被重新组织。
《舌尖2》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强调的是一种人文信息的传递。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事实进行一定的“包装”,使其更易被受众接受。《舌尖2》对全国各地的美食与习俗进行了真实再现,揭秘了一些食物的做法和形成原理,虽然从这些方面来看,《舌尖2》完全可以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但受众却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
受众期望可以透过摄影师的镜头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要求真实再现食材从获取到制作的全过程,抵制虚构、造假等。所以在对《舌尖2》的网民观点收集整理中发现(如下表1),造假、抄袭等成为网民吐槽的重点之一。
在《脚步》篇中,有专家从植物学角度证明采蜜片段镜头是嫁接的,照搬了《人类星球》的故事架构。事后,导演表示为了“安全考虑”,不得不拍摄矮树以示采蜜过程。此举引发大批网民的吐槽,“造假来欺骗观众”的说法使人不得不怀疑节目的真实性,引发网民集体围攻节目导演,致使导演被迫关闭微博评论。
与此同时,具有高风险的采蜜片段,也被眼尖的网友直指抄袭BBC 纪录片《人类星球》中非洲土族攀爬百米大树采蜜的场景,爬树、仰望、摘蜜的镜头都具有相似性。而随后播出的《时节》篇中的飞鱼片段也被直指有四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素材。即便后来导演解释已得到授权,实属“致敬”,但仍让不少网民觉得《舌尖2》如果只是毫无创意地照样模仿,那就是抄袭,是文化圈子里最不齿的行为。
通过对网民的观点分析,发现受众期望看到的是镜头下真实的中国美食,就算当前国内的纪录片水平达不到完美的效果,但至少要提供最真实的记录,保证“宁无勿欺”。照搬照抄难以满足受众的求真需求,必会引发受众的质疑和不满。
二、美食出场间隔过长削弱受众满足感《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食纪录片,应算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虽然《舌尖2》继续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但并不是以美食为主线,而转为以人物故事和感情为重点,使美食让位于故事。然而节目中美食与故事的分配情况,却成为影响受众能否获得视觉和味觉上的满足感的关键。以质疑声最多的《家常》和好评度最高的《相逢》为例,通过汇总相关数据得到表2。
通过表2 可以发现,即便《相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美食的出镜次数,但就节目时长的安排来说,《家常》和《相逢》篇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差异最大的地方在于美食出现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美食—故事—美食这一过程的时间间隔相差较大。观众观看《舌尖2》目的之一是为了追求视觉和味觉上的满足感,而这些需要在多样的美食上找到相应的归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等待时间越长,观众的耐心就会大打折扣,原有的兴奋度下降,直接影响观众的收看效果。
《家常》篇,由于故事较为集中,美食和故事的交替间隔时间较长,再加上美食品种相对较少,观众期待的视觉和味觉享受未能得到满足,促使大批网民纷纷吐槽“主题跑偏了”。而改进后的《相逢》篇,则因为节奏更加紧凑,故事较为分散,美食和故事的交替间隔时间较短,当观众还在垂涎上一种美食的时候,下一种美食已经强势到来,容不得观众细细品味,如此反复冲击之下,观众所期待的视觉和味觉都得到了满足。
三、刻意煽情引起受众情感抵触
观众不仅仅期待从《舌尖2》看到中国的美食,还期望能借助美食文化找寻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当《舌尖2》倡导美食让位故事的时候,大批网民还是表现出较为积极的认可态度。在新浪微博话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你喜欢《舌尖》更多些美食还是更多些故事”中,有近82.1%的网民选择“美食与故事缺一不可”,表示理解“用美食承载故事,用故事为美食增添趣味”的内容设置。《舌尖2》试图通过中国的饮食文化来传递中国的社会文化,因而对故事的选择多集中在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比如陪读妈妈、留守老人等,就这样的选题本可以得到绝大多数观众情感上的认可与支持,但实际的效果却出乎意料。
争议最多的就是《家常》篇中陪读妈妈的故事,其焦点集中在妈妈5 年内放弃回家、探望老人的机会只为专心陪读。要知道在中国“百事孝为先”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故事中提到妈妈未能在病床旁照顾身患癌症的奶奶的时候,被指这样的爱过于畸形,实属“三观不正”。同时花费大篇幅来讲述陪读妈妈的牺牲奉献的故事,不仅淡化了家常的主题,也使得节目组有煽情之嫌,引起网民的情感抵触。《相逢》篇,讲述了台湾老人的回家之旅,半个世纪的分离终在暮年迎来相逢,节目中虽没有过多的解说来煽情,但是寥寥几句话却更有味道,感染了大批观众。所以就此看来,观众真正享受的是美食背后淡淡的乡愁、细腻的情感和家乡自豪感。给节目注入的人物情感太多了,难免会显得煽情甚至滥情,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细腻的民族,一个身影、一句话就足以让观众去细细体会美食背后的情感。
结语
其实,《舌尖2》这是一档被寄予太多期望的节目:吃货们期望在这里发现中国的美食,游子们期望在这里感受乡愁,艺术家们期望在这里感受饮食文化之美,而我们则期望有一档节目可以连起视觉、味觉和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此次引发多种争议,正是因为这部承载太多期待的纪录片,没能满足受众的部分心理需求。荣登纪录片宝座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已然成为观众情感的寄托点,这就要求节目制作者不能简单地单方面决定怎样传播内容,而是应该知道观众期望怎么传播。无论怎样,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舌尖2》节目组可以快速地获知受众对节目的直接反馈,即便“众口难调”,《舌尖2》节目组仍拿出最大的诚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无论是具有争议,还是享有美赞,都已经证明了这部纪录片在电视剧纪录片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1
②周世林,《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兼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2(10):40-43
③李林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J].《青年记者》,2012(5):59-60
④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2013(10):19-21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3篇
《舌尖2》被疑造假 众议 众议苑 众议《归来》 众议院 众议新农村 众议新《刑诉法》 众议纷纭说纵横 众议媒体公众号 众议工业4.0 CCTV“青歌赛”众议 吐槽舌尖2 《舌尖2》里有学问 九专家众议政策退出 值得商量的“力排众议” 公众议程的媒介建构 数字解读日本众议院选举 众议无敌艾伦 众议:做鞋苦炒房富 评《舌尖2》:“致敬”当中的沾沾自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医学 众议《舌尖2》情景再现不算造假 众议《舌尖2》情景再现不算造假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蒋梦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质疑1 爬树采蜂蜜是否涉嫌造假?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这个不存在任何造假。所有用镜头拍摄的东西,全部都是艺术加工的,只是加工的工艺方式不同而已,谈不上什么造假。而且非独故事片,纪录片也是这样,摆机位,长时间的等待,太阳光、月光,或者拍照里的光,它都是一种艺术加工,全世界所有的拍摄的片子都是加工的。这是影像介质这门载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一些场景设置两个环节组合完成,这种做法在国外也是经常会采用。生活中高空采蜜是有的,但在纪录片拍摄当中,可能碰到比如说季节不对等情况,用一种手法来处理、呈现影像,我觉得很正常。不过对纪录片来讲,我们要还原生活,它不能是编剧纯粹虚构编出来的,这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金华青 (纪录片导演)
他们团队也一直在学习BBC或国外很多的手法,他们是成功地在中国做出了这种片子。就说抄袭这个质疑,我在微博上也看到他们说是致敬,那就是致敬好了嘛。片子在操作手法上有人认为是造假,这叫情境再现,我的东西里也有一些是情境再现,拍不到该怎么办?这事儿没法说清楚。 周浩 (纪录片导演)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的鼻祖吧,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情境再现!到底什么是纪录片呢?每个人有自己说故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他的方法。我不太想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说这事儿,拍摄的手法的问题,很早就已经有这样的了,说造假就有点过了,但可以说“我不喜欢这种表达方法”。 质疑2 人物故事过于煽情是否本末倒置?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过度煽情是不对的。在纪录片策略的设定上,从我个人来说,在分寸把握上过了。你看它煽情的效果反而不如不煽情的段落好看,比如香港的那个老伯,他从一个小破店面做成酒楼,时光、年龄、坚守这些已经很够了。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它本来也不是单纯讲美食,本来就有两条线,一条是美食线,一条是背后人物的线。主创延伸到美食背后人的故事,这种探索挺自信、挺有勇气的。我倒是觉得纪录片就应该有一些探索,这些年出来的纪录片导演都会有纪录片的情结,尽管是美食为载体的纪录片,最终依然会对后面的人。可能做得不太纯粹吧。 周浩 (纪录片导演)
我觉得是讲故事的方法有问题。讲一下美食又讲别的东西,讲别的东西又讲得不过瘾。我觉得他们也热心地在讲故事,像第四集明显是讲故事比率比较高。有些故事讲得又很牵强。 质疑3 体制内拍摄导致成为
爱国主义宣传片?过于说教?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外媒把片子过度解读了。美食文化当中人情的关系、家庭的概念,或者是从美食文化里面讲到师徒传承、家传关系,我觉得都很中国。中国文化特别深层次的那种以美食为载体温暖的东西,他们肯定感到不到,就像我们没法感受到西方那些文化一样,这个就是母语文化的东西。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表达普通的百姓劳动者们的饮食,这个立场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有些话说多了说过了,反而是冲淡了平民饮食史这样的初衷。其实在《舌尖1》中,人文、人情已经融入到饮食当中,不用特别挑出来再专门来说。现在《舌尖2》解说词有点太说教了,这种拎出来说,生怕观众不明白似的。
结论 “爱国主义宣传片”是外媒过度解读了 《舌尖2》,但解说词确实过于说教。 除了美食,他们在看《舌尖2》
的时候,更关注什么? 沈涛(美食评论人)
用人物故事作为纪录片的主线,确实是《舌尖2》的一大亮点,本来食物就离不开人类历史的进化和演变,但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就如食物一样,口感、营养平衡才是好食物,纪录片也是。比如“红烧肉的故事”就注入了太多编导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内容,这种价值观与我们的家常伦理完全相违背,也与中国人传统的“孝顺”相违背,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用如此长的篇幅出现在《舌尖》上。 顾有容(植物学达人)
导演已经承认是在两棵树上拍摄的,承认了就行了。其实我说得不严谨,林芝当地蜜蜂也是能在高树上筑巢的,我没法证明这个事情不存在。如果他们出示当地的高树上的蜂巢照片就更有说服力了。换树是我能肯定的,他们承认了。 金华青(纪录片导演)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4篇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员叫李立宏,《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李立宏,北京人,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年度最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198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是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李立宏嗓音浑厚深沉,音色稳健,具有智者的韵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得到业内广泛好评。
2013年3月中旬,李立宏亮相央视一套《正大综艺·墙来啦》节目,为没能进入《舌尖上的中国》的煎饼果子进行了“补救”解说。2018年3月26日,其担任配音解说的纪录片《就是那一只蟋蟀》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
(来源:文章屋网 )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归化与异化;纪录片翻译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时普遍使用的两种翻译策略,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归化”指在翻译时尽量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翻译原文;而“异化”则是翻译时向源语作者靠拢,尽量在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后进行翻译。归化与异化是对立统一的,译者在翻译时通常会综合运用归化法与异化法。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以中华饮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自2012年5月首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舌尖》主要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舌尖》的字幕翻译作为中国纪录片外宣的典范,受到了海外观众较好的评价。本文以《舌尖》中英文脚本为语料,对《舌尖》脚本中译英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归纳总结在翻译具有鲜明中国文化色彩的中文纪录片时,如何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中间取得最佳平衡,以实现译文的忠实、通顺,并通过影视这一特殊载体,实现翻译目的,为类似纪录片的英译提供指导和参考,服务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舌尖》英译中的应用
(一)归化策略的应用
“影视翻译的瞬间性、通俗性以及观众多层次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必须以译语观众为中心”(李颜,2005:82),即中文纪录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欣赏角度与接受程度,向目的语靠拢。此时,译者需要熟练应用归化法,以《舌尖》中菜名的翻译为例: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蜜汁火方:Braised Ham in Honey Sauce。炸藕夹:Deep-Fried Lotus Root Sandwich。腊汁肉夹馍:Chinese Hamburger。毛蟹炒年糕 :Rice Cake Stir-Fried with Crabs。清明团子:Sweet Green Rice Ball。香炸奶豆腐:Fried Dried Milk Cake。面拖蟹:Stir-Fired Crab。金丝虾球:Braised Shrimp Balls。
根据翻译菜肴名称时采用的具体手法,《舌尖》中菜名的归化翻译又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代表为“腌笃鲜”、“蜜汁火方”,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解释、增译的归化翻译策略。“笃鲜”、“火方”等食物对很多中文观众也是一时难以说清的,更不用说对中国饮食文化知之甚少的外语观众了。因此,有必要提供解释。在《舌尖》脚本英译过程中,对于此类情形,译者通常以该类菜肴的制作方法与食材的结合作为其英译菜名。第二类归化翻译代表为“炸藕夹”、“腊汁肉夹馍”等。“Sandwich”、“Hamburger”是最为常见的西方代表性食物,而其外观与制作方法恰巧与“藕夹”、“肉夹馍”相近,译者直接以目的语现有词汇对源语菜名进行翻译,既生动形象,又便于译语读者理解记忆。第三类翻译手法的典型例子为“香炸奶豆腐”、“面拖蟹”为例,译者在英译时采用删减的手段,使译文向目的语文化靠拢。“香”是一个较为抽象性与描述性的词语,而英文菜名大多直接简洁,很少运用形容词,因而译者选择在翻译时删去“香”。“面拖蟹”是上海名菜之一,其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难以仅用几词概况,因而译者可省去过多描述,仅选其主要工序翻译出即可。
除了菜名翻译,烹饪制备过程的翻译也涉及归化法的应用。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译语文化中并没有与中国众多烹饪手法对应的词汇,《舌尖》译者选取译语中较为接近的概念来对源语表达的意思进行解释,如“braised”一词在《舌尖》的菜名翻译中就兼顾了“烧”、“焖”、“炒”、“爆”四中烹饪方式。这与英国的“downpour”,“ shower”,“heavy rain”在汉语中只能译为“大雨”同理。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有较大差异且无对应表达的情形中,采用归化法是为首选。
另外,民俗文化内容的翻译也多次用到归化策略。由于这部分内容并非《舌尖》的主题,因此译者采用归化法,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使读者更易理解,尽量减少对非主题内容的民俗文化的解释。如译者将“红白寿诞或大型节庆”译为“personal anniversary or public holiday”,避免了对中国文化中“红白之事”的赘述,紧扣饮食文化这一主题。
(二)异化法的应用
归化法固然可使译文地道、可读性强,但如果源语意义较明确,或尽可能保留源语传统文化,则需译者恰到好处地使用异化翻译策略,以下文为例。
泡馍也是从馍变化出来的一种西安主食。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对西安人来说,这个举手之劳是一个弥足享受的过程。
Paomo,another staple food in Xi’an,originated from the baked buns.Based on their own preference,people can tear a bun into different sizes.As for Xi’an natives,this process is what they enjoy very much.
这一段的字幕是介绍古都西安的主食,译者全段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将西安人的饮食习俗表达出来。段首初次出现了“泡馍”这种历史悠久且极具代表性的西北小吃,译者直接以汉语拼音形式将其音译为“Paomo”,保存了泡馍所具备的独有的文化色彩。《舌尖》中类似的翻译还有馕(Nang),腊八豆腐(Laba Tofu)等。一些涉及地名的菜肴在翻译时也运用拼音直接进行音译,如诺邓火腿(Nuodeng Ham),蒙古奶茶(Mongolia Milky Tea),西湖醋鱼(West Lake Fish with Vinegar)等,这类翻译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的烹饪技艺和风味。从目的语的形成来看,形式上更简洁、清晰、直接,同时也传递了源语文本讯息的准确性。
还有一些菜肴,如金鱼戏莲(Goldfish Playing with Lotus)、长寿面(longevity noodles)等,这些菜肴往往带有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与美好寓意,译者将其直译可以展现目的语文化内涵,同时反映出中国人趋吉避凶的文化心理。《舌尖》中以异化法翻译,最大程度地向目的语观众展示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将中国的特色文化推向世界。
(三)异化与归化策略相结合
异化法与归化法并非对立的两种翻译策略,这一点在《舌尖》英文版译者对一些典型菜名的翻译中得以体现,如:岐山臊子面:Qishan Minced Meat Noodles。红烧毛豆腐:Stinky Tofu Braised in Soy Sauce。新式大闸蟹:New-Style Crab。手推馄饨:Handmade Wontons。麻婆豆腐:Spicy Tofu。异化法的效果是使源语文化能以本土化的方式传播,增强源语文化的影响力。归化法注重译语读者根据译语文化理解源语所表达内容。采用异化法将典型的中国食物“豆腐”音译为“tofu”,译者在翻译“麻婆豆腐”时又结合归化法,未对“麻婆”直接翻译,而是使用了目的语读者易理解的“spicy”一词。这种结合使用异化法与归化法的策略值得借鉴。
二、对外宣纪录片翻译的启示
我国译界对涉及文化因素的文本翻译应倾向何种翻译策略有较大分歧。一些学者支持归化的翻译取向,以目标语文化作为导向,为理解源语文化奠定基础。也有观点认为应采取异化的翻译取向,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源语中的异国文化因子,帮助有着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学习和交流。笔者认为,就中国文化外宣纪录片文本的英译而言,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二元共存的。并且近年来,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取舍的实践过程,呈现出由归化译法向异化译法渐进的总体趋势。
在对《舌尖》中菜名翻译策略进行统计之后,我们发现归化法占43%,为该文本翻译中的主导译法,但异化法则以38%的比例紧随其后;此外,与之前同类纪录片的英文译本相比,《舌尖》脚本的英译中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比例有明显提升。这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识别度与认知度大幅提升不无关系。译语读者在对源语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更易理解异化翻译中具体表达的含义,源语文化也能在异化翻译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与保留。
美食无国界,用食物传递文化,《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版在翻译上对异化法与归化法的应用做到了适当的权衡,堪称中国文化外宣纪录片的典范,也为以后此类纪录片的翻译提供了借鉴。笔者建议在今后中国文化类外宣纪录片的翻译中,译者应把握由归化向异化渐进的大趋势,大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中华文化因子。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采用归化法。在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不了解的领域应采取过渡的译法,既做到忠实源语,又兼顾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能力,把握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陈江宏,李静波.《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3(16).
[3] 褚倩,陈建平.语用学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式餐饮菜名的翻译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2012(10).
[4] 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5] 李颜.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J].湖南大学学报,2005(19).
[6] 梁海飞.从中外史上功能对等理论看纪录片字幕翻译[J].黑龙江史志,2014(3).
[7] 林夏.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译者意图[J].电影文学, 2011(20).
[8] 刘泽权,张丽.异化之异化:韦努蒂理论再批评[J].外语研究,2009(3).
[9] 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 (6).
[10] 乔拓新.中文外宣纪录片英译的四类困难及相应策略――以“玩味京城”节目第五期《生灵的感悟》翻译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11]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2] 王晓旭.以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指导试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菜名[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2).
[13] 袁晓宁.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再思考――兼谈韦努蒂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观念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2010,7 (12).
[14] 张新.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国产纪录片字幕翻译[D].北京:外交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