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万花筒(精选5篇)

  • 生活万花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key words: classroom inducts; lives 在一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很无聊,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常常听得人昏昏欲睡。笔者很疑惑:语文课的教学是不是走向了死胡同?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生活万花筒(精选5篇)

生活万花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导入;生活

abstract: as the saying goes: the good beginning is successful half, induct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e helpful effectively ingeniously in increases the classroom the artistic charm, the building loose study atmosphere, turns the light classroom into the mysterious world. this article through oneself in teaching some examples, showe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ducts some methods.

key words: classroom inducts; lives

在一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很无聊,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常常听得人昏昏欲睡。笔者很疑惑:语文课的教学是不是走向了死胡同?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意志的重要途径。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刻不容缓。那么,从何入手呢?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差一点,因此每节课的前10 min,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10 min以后,有的学生渐渐被窗外的事物所吸引,时不时地朝窗外看;有的学生开始想自己的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有的甚至偷偷看起小说来。接下来的教学成了教师上演的独角戏,显得十分沉闷。但是,每当在正式讲课文前,和他们讲述一些有关课文的趣事,或者有关作者的轶闻时,学生会特别感兴趣,接着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使得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地完成。由此可见,导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谈谈导入的一些方法。

1影视导入

很多学生课余时喜欢看电视,如果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将被大大激发。笔者在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正巧电视台在播放《人间四月天》。于是,在上课前,笔者先让几位学生讲讲电视剧的情节,评价一下电视剧中的徐志摩。学生一下子来了劲,各抒己见。有的说他对不起结发妻子,有的说他很可怜没有和林徽因在一起,等等。听完后,笔者这样进行引导:“电视剧中的徐志摩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导演把侧重点放在了人物的感情纠葛上,但是我们应该全面地来认识一个人。徐志摩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诗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真挚地抒感,追求爱、美与自由。而这些都是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时所受的深刻影响,几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名作《再别康桥》。”自然而然的,学生的注意力就转向课文了。

2歌曲导入

文言文一向是学生所惧怕的,因为现在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

色,笔者在教《鸿门宴》时,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所深深吸引,然后笔者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3小品导入

学习文言文时,经常是教师在台上讲翻译,学生在台下记笔记,如此学习,效果甚微。学生应该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前,笔者先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将课文改成白话文的小品,分小组表演。结果上课时,各组学生争相举手。被选中的一组表演得格外卖力,妻对丈夫偏爱的理直气壮、妾因惧怕而小心翼翼的说话、客因有所求而格外讨好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而台下已是笑声一片。

4观赏导入

生活万花筒范文第2篇

军营文化生活是个法律问题

军营文化生活是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建设,其宗旨基本一致,为满足服役者的文化需求,使其安心服役。匈牙利军官们谈到此事时,都郑重声明,这是个法律问题。防空军一位上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防空军任务繁忙,经常要巡逻,尽管士兵们可以外出游玩,节假日可以回家,但士兵营区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像空气和吃饭一样重要,像食品和军服一样配给。”

以连级单位的士兵俱乐部为例:根据法律,俱乐部明确了士兵文化活动的时间、内容、数量和经费。这些俱乐部靠士兵组成的管理小组管理,根据士兵的军龄、年龄、专业等不同层次组织各种活动。结果,士兵们觉得营区比外面快乐,就愿意待在营区了。而且俱乐部可以向所有人开放,但目的很明确:一是为军官和士兵的文化生活服务,二是为军官服务,三是为社会进行福利(主要是对军中的退休军人、老人和孩子)。

军营图书馆是 “没有围墙的大学”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匈牙利。匈牙利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图书馆建设也是匈牙利军队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琳琅满目的图书和电脑化的科学管理充分体现了匈牙利军队特别重视用现代化知识武装部队。坐落在首都布达佩斯系统化地段的国防军俱乐部图书馆是匈牙利全军最大规模的图书馆,声像读物一应俱全,电脑管理便捷迅速,从查询到借阅只需几分钟时间。

匈牙利仅防空军就有12个大图书馆、35个小图书馆。官兵们在图书馆可以听新闻、看报纸。平均每6个士兵有一份报纸,基层连队也可以看到外文报纸。据军方官员透露,匈牙利军营文化经费10%用在读书上,但实际效果是50%以上的士兵经常在图书馆里。匈军认为,图书馆是进行军队历史传统教育的地方,是灌输国家历史传统知识的地方,是灌输国家和军队有关要求的地方,是官兵乐于陶冶情操娱乐的地方,是一所真正“没有围墙的大学”。

生活万花筒范文第3篇

心宜老太的毛猴乐缘

这里说的“毛猴”指的是老北京传统的毛猴制作艺术。心宜,是张凤霞女士五十岁以后学艺做毛猴给自己取的艺名,她与毛猴结下快乐缘,成为了京城著名民俗手工艺人。她把毛猴摆弄于掌上,细细打扮,编排故事,提起毛猴,她如数家珍,充满快乐。

张凤霞退休前做企业管理工作,因老父亲突然离世,母亲病倒,导致她的职场生涯“意外急刹车”,无奈退休。半年后,一次偶遇北京毛猴老艺人,听制作毛猴的创意和快乐,点燃了她开启崭新人生的小火苗,并迅速燃成熊熊之势。

老北京毛猴是用知了(蝉)的壳和越冬的玉兰花苞加工而成的。蝉蜕的头就是“毛猴”的头,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变成了“猴”身,蝉蜕的爪子做毛猴的手和四肢。玉兰又名辛夷,因此,与毛猴一见倾心的张凤霞为自己取艺名“心宜”。

万事开头难——自家阳台开辟工作台,置办工具很容易,但是三四公分的小毛猴工艺品,每个零件都是微缩品,做起来着实难以拿捏。一开始竟出了危险,因为怕粘合不牢,她涂好502,就去捏粘合处,这下是真粘牢靠了,几秒钟后,她的右手食指和拇指粘在一起,成了美丽的兰花指,老伴儿和儿子急得跺脚,赶紧送她去医院。医生说,“对不起,您先回家用热水泡泡,实在不行再想办法。”“心宜老太”火速“兰花指”下水,泡了两个多小时,总算胜利“解套”。

遇到麻烦,没想退回来,心宜长了心眼儿:苦练摸索,不能急于求成。最初的作品虽不很满意,但看着小毛猴憨态可掬的样子,心里那个美,就别提了。

接下来是执行“千金买猴计划”,毛猴的主要原料是知了(蝉蜕)和辛夷,心宜去药店买了一千块钱的毛猴原料,坐公交车去的,打车回来的,蝉蜕比人金贵,不能碰碎压烂了。

从此,心宜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乐呵呵忙碌,半年以后,她做的毛猴已经很艺术范儿了,一年后,她被玩具协会、民协选为会员,这几年她带着作品应邀参加数百次展会,深得中外同好者好评。

心宜的毛猴世界越来越丰富,为了做好毛猴工程,她苦练基本功,增长构图技能,从儿童简笔画学起,被儿子笑称“小画家”。

她用毛猴讲故事,让毛猴排话剧的本领更是无人能及,她的作品里,老北京各式各样悠闲祥和的生活场景尽显。她每天除去一日三餐,就是做毛猴。老伴嫉妒地说:“每天盯着看猴,都比看我的时间长,对毛猴百看不厌。”说归说,看到她美美地接见媒体,老伴为她高兴:“这老太太特能干,超给力。”

心宜说,她和毛猴的快乐缘还长着呢,现在做毛猴,到处和大家分享快乐;二十年后,做不动了,在家欣赏得意的作品;三十年后,就算躺在床上的时候,还能美滋滋地想,我用那么多小毛猴,给大家讲故事,老外们都挑大拇指赞我这个普通中国老太呢……

人物故事2

古稀顽童的万花筒情缘

走进“万花世界”

在北京劲松社区,李鸿宽老师的家早已被他“造”成了万花筒工作室。李鸿宽热爱传统文化,他希望担负起万花筒文化的传承之责。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和万花筒结下不解之缘。在老藏品市场,他看到一件久违的老玩具——一只最普通的直筒式万花筒。他不禁欣喜非常,要知道,在女儿小时候,曾有个心爱的万花筒,遗憾的是,搬家后再也找不到了,为此,女儿长大后还时常提起。李老师欣然买下,卖主接过钱说,“您快拿走,不瞒您说,这‘老古董’仅此一件,谢天谢地总算卖出去了。”李老师自言自语说:“行,一件,就够我拆的了。”说得卖主一头雾水。

李鸿宽拿着万花筒,边走边琢磨,这小东西太神奇了,里面装着什么“机关”呢,一眼望进去,竟然看到那么美丽的“花花世界”,怪不得以前没有电子玩具的孩子们对这小玩意那么迷恋喜爱。

说拆,是真话,李老师退休前是北京机械厂的技术工人,拆东西是他的长项,拆东西是为了研究、了解、创造。可这回,他遇到了拆时容易装时难的麻烦,小小的万花筒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拆完之后,李先生画出一张万花筒结构图,以做“拆后感”。可是,万花筒“解肢”后,弄了半天才完成“重装程序”,复制克隆出的作品也屡屡失败,让这位老顽童在受挫的同时,兴趣倍增。

万花筒这个小小物件,竟然涉及声学、光学等知识,为了拆装自如,李先生动用了所有的知识、经验,又用了一个月时间紧急充电,到图书馆看大量相关书籍,硬是自学了相关的高等数学和声学、光学。他不仅彻底搞懂了原理,还开始改造创新,终于用塑料桶制作出第一件作品——长80公分直径12公分、比烟筒还粗的“扩版”万花筒。作品“竣工”那天,他美美地犒赏自己喝了顿小酒,爱人也长出一口气:从此总算不再“家无宁日”。

和外孙女抢玩具

2000年地坛庙会,很多玩老物件的人带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展示。李鸿宽和老伴也蹬着三轮车去,展示独家秘制宝贝万花筒。不一会儿就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媒体、围观群众的相机更是啪啪频闪。北京东岳庙民俗博物馆贾馆长对李先生的作品称赞不已,在贾馆长的请求下,李鸿宽答应制作一件万花筒作品,作为馆内收藏。两周后,高1.32米、直径0.25米的巨型万花筒正式入驻北京民俗博物馆。

痴迷的老顽童在自己的万花筒世界里玩得废寝忘食,制作万花筒选材低碳、环保,旧箱子、纸盒都被他捡回来当材料,应急时还要拆外孙女的“伤残玩具”。孩子撅着嘴悄悄把玩具藏起来,叮嘱姥姥“防着我姥爷抢玩具”。

普通的北京退休老人

2005年,被行内称为“中国万花筒第一人”的李鸿宽,应日本万花筒博物馆馆长大雄进一邀请参加第六届世界万花镜大赏公募展,李鸿宽用一个废弃的空瓶和从旧玩具上拆下的小电机,做出充满寓意的“天女散花”万花筒,以新颖的设计和环保理念成为惟一一个获奖的中国人。

这次比赛,让老李深受刺激:在日本,万花筒早已不再是玩具了,而成为家居装饰品和工艺收藏品。在谈到万花筒的起源时,日本万花筒博物馆的馆长大雄进一曾非常客观地说,万花筒很有可能最早在中国的古代已出现了,可是没有史料记载来证明。这让“万花筒大爷”更感到责任在肩。

生活万花筒范文第4篇

“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作文,其实很简单,也就像玩万花筒。作文万花筒中的镜片主要是为文者的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万花筒中的绿色

校园里流传着一句话:“智力强的学理科,智力弱的学文科。”真是这样吗?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说,如果让我校单独考试招生的话,提前考语文,语文不及格者,就没有资格报考了。这足以说明: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智力是最具生机、活力的。绿色是生命、活力的化身,而智商则是作文万花筒中的绿色镜片。

作文万花筒中的“绿色”就是思维和想象。

思维是写作的体操,让写作茁壮成长。思维是人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象创造的过程。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文章就是思维的果实。我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就难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内化就不可能薄发。如杨朔对蜜蜂没有细心观察、深情思考,就不会有美文《荔枝蜜》传世。所以,我们应具备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也只有具有这些思维品质才能富有激情,灵活运用写作策略,让睿智熠熠发光。因此,我们要做一个以思考为乐趣的积极思维者。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作文教学,说到底,是一门挖掘人和民族心灵的精神之学,是关注学生思维体验的教学活动。而思维的深度不够,文章自然流于肤浅。作文要想写得好,思维品质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层面。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和历史地看问题,还应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如联想思维、想象思维、聚焦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我们掌握了这些思维方法就能快速地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组合等写作策略落实到位并写出激情文章。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让写作飞入自由王国。想象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也是写作的基本素质。我们怀着情感去学语文,定会在语言文字的温度里敞开想象的心灵;我们用智慧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时候,语言文字定会升腾起想象的云彩。激情触发想象,而且又渗透在想象的过程中。于是,邀游在想象的天空,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你定会发现另一片瑰丽动人的天地,你定会文思如泉涌,你定会携着写作飞入自由王国。

智力是人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总和,是人思考和调整自己与现实的关系的一种能力。人要发展,要成功,当然应重视并开发自己的智力。为此要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并要长期坚持自学有关的各种知识。但是,如果把开发智力看作是成才的决定因素,以智力为中心,这就不合乎事实了。因为事实上,决定成功的因素并不只是智力,还有心理态度,或叫做情商。因此,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遵循20/80法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由其他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情商是万花筒中的红色

我们常说,千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这“火热的心”就是人的情商。这“火”的特点是热烈的、奔放的、升腾的、红艳的,所以说,情商是作文万花筒中的红色镜片。

作文万花筒中的“红色”就是兴趣与激情。

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今天,作文教学已经被充分功利化了,再加上处于多元而又浮躁的文化时代,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还受着快餐文化和游戏文化的夹击与挤兑,学生在为作文而作文,缺乏自主性,更无热情。古人云:“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大力倡导“激情作文”。

激情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专注于当前任务。激情与作文联姻,写作文时就会愉悦、高效。激情作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激情作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情绪情感,激情作文研究的方法是如何培养如何调适,激情作文研究的目的是发掘学生的情感潜能,点燃学生听说激情,养成学生读写习惯。

激情作文就是借助新课改的“东风”,让学生从荒芜的阅读沙漠或者快餐文化的包围中走出来,多读经典名著,增强文化底蕴;让学生从功利化、非自主化的写作氛围中走出来,多写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打动读者的文章。激情作文的理念是约会心灵,读写双赢。激情作文的核心策略是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思想碰撞思想,用思维激活思维。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文章是情感的自然结晶。所以说,热爱才能生“情”,真实才能动“情”,具体才能传“情”,激情才能入“情”。

激情作文就是尽力创造相对宽松的、淡化功利和有阅读氛围的外部条件,让学生产生犹如烈火燃烧般的写作激情和冲动的表达欲望,并在这基础上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保持火红的心灵热度,积极关注生活、自然和人生。如果觉得生活犹如习习清风,有迎面扑来之感,还怕调动不起激情去再现生活、体悟生活、思辨生活?可见,是否善于培养学生的情商,是语文教师主导艺术高低的直接表现。

激情作文就是热爱作文、快乐作文、真情作文。真情是作文的血液。真情是作文中最富有激情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在整个作文中浸染着学生的感彩;它又是触发学生心理情感的诱因,能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写作动力。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逐步形成积极的情绪。从而,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点燃。学生在作文时就会更有激情,更有智慧。所以,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说:“没有情绪智力,思维就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生活万花筒范文第5篇

为了协助英国政府解决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一大批民间组织积极进行着“社会企业家”的尝试。这其中以“万花筒”组织的做法最为卓有成效。“万花筒”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上不受欢迎的人群: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偷渡者以及精神心理出现问题的人。它的宗旨就是对这些边缘人群及时进行帮助,防止他们陷入法律纠纷。由于“边缘化”程度很大,这些人饱受社会歧视。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身上的问题,并不把他们当作正常人看待,结果使之更加孤立。

“万花筒”组织创立于1968年,那个年代泛滥。一开始,该组织只是为吸毒人员提供“创可贴”等简单的医疗服务。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住宿对吸毒者非常重要,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无家可归,于是提供住宿也列入了工作内容。后来逐渐增加其他的服务项目,如培训工作技能,帮助吸毒者恢复自尊。

“万花筒”组织曾计算过,在英国一小包的价格大约是10英镑,每个吸毒者平均每天吸食3包,毒资就是30英镑,一年耗费可达10950英镑。当其毒资告罄时,很可能就会去偷窃,而偷来的东西一般只能卖到原价的1/3。因此,如果他完全依靠偷窃的话,就要偷3倍于10950英镑的东西来维持其毒瘾,对社会危害很大。1986年,“万花筒”组织成为全英第一家为吸毒者提供吸毒用具的机构。最初,他们只是勉强提供“清洁针头”,后来通过科学计算,又为吸毒者提供了人体所需的最小剂量的(否则,他们就可能通过偷窃、抢劫、杀人等犯罪手段来获取,的成本就会成倍上升)。

“万花筒”组织认为,社区里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因此,只有先让吸毒者活下来,才能改变他们。而要想让社区接受这些人,就要让他们看到吸毒对本社区的危害,从而转变观念并具有预见能力。初始,该组织的做法即使连社区警察都无法接受:经常搜查,牵着警犬四处嗅闻。而现在,他们已得到社区警署的全力支持。

然而,不管是为吸毒者还是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都无法离开资金支持。最初“万花筒”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非常单一:仅依靠社会捐赠。但很快就难以为继,甚至连负担一个符合标准的建筑物的资金都没有。于是该组织开始尝试开办商店,同时他们也给地方组织提供咨询,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如提供照管儿童等服务项目。这些有偿服务增加了组织的收入,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扩大了组织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