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精选5篇)

  •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问题的提出 早在1958年,海德(Heider)在他的名著《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了归因的概念,将其界定为归因者“根据观测线索推测一般意义上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他认为人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客观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1…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精选5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年级,青少年,归因风格,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 B848.9

1问题的提出

早在1958年,海德(Heider)在他的名著《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了归因的概念,将其界定为归因者“根据观测线索推测一般意义上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他认为人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客观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1]。在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称之为归因风格[2]。归因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评价、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近年来,国内有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问题。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很多研究仅仅是将归因风格看作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认知因素之一。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由于其归因不当,造成了心理封闭所致[3];而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研究者也认为归因倾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突出的因素[4]。但实际上,在认知加工的过程中,归因是为了构建“心理模型”而对知觉性输入进行转译的过程[5],因此它应该是心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不仅仅是影响因素。沈德立、张大均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并将归因风格纳入到该理论之中,认为认知归因是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6~8]。因此要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就必须对青少年归因风格特点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在关于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的探讨中,不同研究者在取样、研究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也是存在着不同的。姜玉飞、黄恩等人的研究选择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性与归因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9],在陆桂芝、李勇的研究中以中师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学生的归因风格以及道德行为[10]。这些关于归因风格的研究,由于研究工具的不同、取样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也就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特点。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变化趋势、特点进行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调查研究选取了来自不同省市地区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试图通过比较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变化,更深入地了解我国青少年归因发展的现状及水平,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控借鉴的实证性资料,并进而丰富和发展心理健康素质理论。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持久暂时性、可控不可控性以及整体局部性。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所属项目之和为维度分,各维度分之和的平均数即归因风格总均分。内在外在性主要是考察倾向于外部归因还是内部归因,得分越低,越倾向于内在,得分越高,越倾向于外在;持久暂时性主要是考察倾向于稳定归因还是不稳定归因,得分越低,越倾向于稳定,得分越高,越倾向于不稳定;可控不可控性考察倾向于可控归因,还是不可控归因,得分越低,越倾向于不可控,得分越高,越倾向于可控;局部整体性主要是了解倾向于整体性归因,还是局部性归因,得分越低,越倾向于局部,得分越高,越倾向于整体。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53,分量表α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1]。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13.0完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归因风格整体特点分析

3.1.1青少年归因风格数据分布分析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得分在1.41~4.00之间,平均数为2.969,标准差为0.29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7~2.972。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302,峰度值为0.251(见图1)。

表2显示,有153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39(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3.50%;有835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55(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1.90%,有41695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39~3.55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4.60%。

3.1.2各年级青少年归因风格总均分的比较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归因风格总均分的描述统计结果发现,青少年归因风格的总均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其中小学五年级青少年的得分较低,初一、初二年级青少年的得分略有升高,高中各年级的发展水平相对平稳,进入大学之后,又出现了升高的趋势,结果见表3。

经方差分析检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29.842,p

3.2青少年归因风格各维度的发展比较

3.2.1青少年内在外在性归因的发展分析

青少年内在外在性归因得分的平均数为2.455,标准差为0.51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450~2.460。在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内在外在性维度得分的描述统计发现,青少年的得分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升高,结果见表4。

经方差分析检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7.385,p

3.2.2青少年持久暂时性归因的发展比较

青少年持久暂时性归因得分的平均数为3.187,标准差为0.538,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182~3.192。表5是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持久暂时性归因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青少年在持久暂时性维度上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阶段性增长的趋势,在小学五年级、高中三年级阶段出现了波动。

经方差分析检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2.090,p

3.2.3青少年可控不可控性归因的发展比较

青少年可控不可控性归因得分的平均数为3.048,标准差为0.50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3~3.052。表6是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可控不可控性归因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青少年在可控不可控维度上的得分在不同年级阶段,出现了波动。

方差分析显示,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3.594,p

3.2.4青少年局部整体性归因的发展比较

青少年局部整体性归因得分的平均数为3.187,标准差为0.509,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183~3.192。在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局部整体性维度得分的比较发现,青少年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结果见表7。

经方差分析检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0.549,p

4讨论

4.1我国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特点

在对44063名青少年归因风格整体分布形态的分析中发现,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青少年归因风格得分在1.41~4.00之间。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5.40%,其中有153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39,占调查总人数的3.50%;有835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55,占调查总人数的1.90%,有41695名青少年得分在2.39~3.55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4.60%。

对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得分较低,并表现出了波动,而在初三到高三年级阶段起得分有所升高,发展相对平稳,从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其得分出现了波动变化但又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关。在不同的年级阶段,青少年思维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整个小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而初中生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抽象逻辑思维,但是这种思维是不平衡的,变化较大,这可能是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表现出波动的原因;进入高中以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因此青少年归因风格也表现得较为平稳;从高三到大学阶段,青少年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新的适应任务,使得其行为归因发展受到影响,并进而表现为归因风格发展的波动。

4.2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结构性发展

归因风格具有多维结构。根据海德(Heider)的控制点理论,人们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韦纳(Weiner)则认为归因还包括动机成分;贝德曼(Biederman)又增加了局部整体归因的系统;我国学者沃建中、孙慧明等人在总结前人归因理论的基础上,主张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个体归因风格。他们认为,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内在外在性、持久暂时性、可控不可控性、以及整体局部性4个维度[11]。沈德立、马惠霞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和基本的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整合,它具有基本性、稳定性和内隐性[6]。所以说对于健康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素质是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相反,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其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相冲突的现象。同样,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儿童的归因风格各维度也应该是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根据本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归因风格四个维度的比较发现,在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内在外在性、持久暂时性、可控不可控性以及整体局部性四个维度的差异方向具有一致性,并没有表现出交叉波动。这表明,就整体而言,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是稳定的、和谐的、一致的。

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各维度差异的相似性并不能表明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在各年级之间也不存在差异性。在本研究中发现,在归因风格四个维度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这可能与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水平有关,在对我国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我国儿童在6、7岁左右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算阶段;12岁左右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在17岁左右,个体的认知发展完全达到形式运算阶段[12]。这说明,青少年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发展是存在不同的,这一结论可以为本研究的结果提供解释。本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在内在外在性、整体局部性、持久暂时性维度上的得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可控不可控维度的得分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各不同归因维度的发展趋向成熟,因此可以认为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在不同年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可能受到了青少年心理成熟及认知发展的影响。

5结论

根据对本调查数据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其内在归因倾向逐渐减弱;(2)在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不同维度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2 赵华. 归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6: 20~21

3 蔡翥, 汪凯. 归因理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解读. 卫生软科学, 2006, 20(2): 157~160

4 邵海燕, 王水珍. 大学生个性特征、人际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19(1): 109~111

5 王沛, 张国礼. 社会认知对于归因理论与研究发展趋势的影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8(1): 105~109

6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67~571

7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82~585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77~578

9 姜玉飞, 黄恩等.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学, 2005, 14(2): 148~149

10 李占江, 邱炳武等.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1): 6~8

11 沃建中, 孙慧明.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90~94

12 白学军. 中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测验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 2000, 20(3): 25~29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ATTRIBUTIONAL STYLES DEVELOPMENT

Kang Tinghu, Bai Xueju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范文第2篇

1心理亚健康的界定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2008年以陶芳标为主编制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4,5],问卷中指出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部分,其中心理亚健康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共有39个项目,每个项目分6个等级,分别将持续3个月以上赋值为1,持续2个月以上赋值为2,持续1个月以上赋值为3,持续2w以上赋值为4,持续1w以上赋值为5,没有或持续不到1w赋值为6。将症状持续不到1个月的赋值为0,持续达1个月以上的赋值为1,分别计算每一个调查对象的得分,将总分≥1的界定为存在心理病理症状,界定标准为全国青少年学生症状数的P90,将心理病理症状总数≥8界定为心理亚健康状态[6]。刘欢欢[7]也曾对心理亚健康做过研究,将其定义为:"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状态"。

2不同层次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状况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有很多。梅松丽[8]在对长春市1271名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发现,有34.8%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感到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8%、14.9%及11.6%,另外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张衡[9]对呼和浩特市29中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407名学生中,与108名属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占总调查人数的26.5%,主要表现在紧张、心理烦躁、人际关系敏感、学习适应困难等方面。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状况也不容忽视。雷军在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10]中指出,在被调查的409名高职学生中,大约有76.7%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都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劳累,且存在着自我感觉压抑、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较高。李力生[11]等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61.8%,其中女生亚健康者的比例为56.%,男生则较高,为67.7%,作者认为可能与男女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应对情绪的方法及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干预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集体(团体)辅导、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生物反馈疗法、个体心理咨询等等[12]。不同干预方法的使用,所达到的干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肖艳红[13]等对120名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集体心理辅导、生物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现,3个月后,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等均有显著性降低。陈瑜[14]对广州某医科院校168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w的干预实验,共将其分为音乐组(34人)、健身组(33人)、健康课组(32人)、综合组(32人)、对照组(37人),共五组。实验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以及综合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4因子得分,PSQI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建设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意义与展望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未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社会实践,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收到了来自诸如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心理健康不仅是一切个人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格上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动好怒,更容易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沟通及情感交流障碍等问题。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对于有心理亚健康行为的青少年能够做出及时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以求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今后顺利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勇.试议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6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2002,176: 23-56.

[3]Mikolaidis G.Indeterminacy of definitions and criteria in mental health:case study of emotional disorders[J].Eval Clin Pract,2013,19(3):531-536.

[4]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6]陶芳标,邢超,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292-295.

[7]刘欢欢.广东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生物反馈干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

[8]梅松丽,李晶华,马晓黎,等.长春市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7,02(36):215-216.

[9]张衡.呼和浩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0]雷军.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94):18-19.

[11]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24):990-992.

[12]李爱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及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 2010,1:48-50.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年级差异。

分类号 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惠霞, 沈德立. 人际心理素质探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4(1): 85~86

2 Arnie Cann. Rated importanc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cross fou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144(3): 322

3 Schutte N 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 141(4): 523~536

4 邓如陵, 葛军.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2(4): 41~43

5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7(6): 56~61

6 田文强. 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36): 50~52

7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3): 9~15

8 董莉, 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45~47

9 王峰, 王莉, 李瑞芹.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精神医学, 2005, 18(3): 137~139

10 胡军生, 王登峰, 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4): 449~451

11 马惠霞, 白学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3): 168~171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学校为主体,相关部门联动,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市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性道德、性健康、预防艾滋病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生理、心理、道德等方面的保健方法,提高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促进青少年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青春期生理知识及生殖保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青春期身心的各种变化,对成长过程中正常和必然的变化,持有正确的态度。

(二)引导青少年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及和谐交往的人际关系。帮助青少年从性健康的各个方面认识自己,提高与异性平等交往的能力。

(三)帮助青少年掌握有利于缓解青春期变化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具有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四)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爱和维护基本权利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具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能力,为成年后安全、健康和负责任的行为打好基础。

(五)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其珍惜生命,抵制诱惑,不吸烟、不喝酒、远离,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六)从小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生育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作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围绕建立完善“学校答疑解惑、家庭关怀指导、社会宣传关爱、政府支持引导、自我教育成长”五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机制,充分整合政策、师资、设施等资源,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方法,积极开展青少年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一)做好基层调查,为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深入开展好青春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市各学校、社区已经开展的青春健康教育的一些情况、经验,需要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掌握他们对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要认真做好基层调查,汇总分析,为制定青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好准备。

(二)组建教研及专家队伍,为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人力保障。青春健康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敏感、对社会颇具影响力的工作,容易出现偏差,引起歧义,组建一支由专家组成的教研队伍尤其重要。市级成立青春健康教育顾问小组,顾问组成员由市教育局、市人口计生委、团市委、计生协相关领导担任。教育顾问组成员参加制定阶段工作计划,负责督导和评估教育工作,受邀参加各种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研讨青春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健康开展。专家咨询组由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一些专家担任,负责具体教育课程和个案心理咨询服务。

(三)培训师资队伍,确保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青春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做好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努力,让一部分了解和热爱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成为培训师资或项目管理者,邀请国家项目管理者和培训专家来启培训教育师资,传授新型的青春健康教学理念、内涵和方法,并让这部分人成为骨干,贯彻实施整个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师资队伍一般由学校教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区管理者等人员组成。

(四)制定教程计划,确保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为确保整体推进效果,在选择培训对象开展活动时采取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各学校培训对象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确定培训内容,设计课件,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课程每次30-50人左右,每次培训时间以60-90分钟为宜。可以在辖区内选择一个试点学校,在其中一个班开设相关课程,逐步将课程向试点学校全年级、全校拓展。

(五)做好监督评估,确保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件立意深远的系统工程,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工作,要及时开展监督与评估,发现实施过程与计划的偏差及原因,保证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每次培训和活动中都要做好各种记录,包括活动时间,到场青少年人数、活动主题、到场领导、有无观摩等,收集汇总好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和保存好必要的台帐和资料,教育顾问小组及时对开展活动的产出效果做出正确的监督与评估。

(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青春健康教育氛围。充分利用“5.29”、“7.11”、“9.25”等计划生育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进行青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邀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参加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关注度,努力营造良好的青春健康教育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保护未成年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是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各镇乡要真正把青春健康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充分认识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微信、微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亿用户使用的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应该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青少年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规划》中明确指出,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为了满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2)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阶段是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调研发现,虽然有许多学校对于刚刚入学的青少年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做好了记录工作。但是,却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工作,有些学校定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开展的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以固定的课本作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教育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2)教师队伍的限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还比较匮乏。许多学校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更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兼职。此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年级的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更加困难。(3)学生思想的限制。许多学校都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书籍、舒服的座椅等,与教室相比较更加舒适温馨。但是,心理咨询室的利用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生心里有秘密却没有办法跟老师沟通,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向教师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更方便、灵活。现如今,许多青少年都通过互联网来认识与解这个世界。自媒体更是让青少年快速融入现实生活。自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变得更加灵活。(2)形象温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迈向成熟的最重要的过渡阶段。当今社会的青少年拥有的不少,但是所背负的压力也更大。他们对快节奏的生活充满着困惑。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困惑导致学生不愿意与其他人去沟通。学校可以利用聊天工具建立一个群,让心理教师与学生在群里进行沟通。自媒体让学生与教师产生了空间上的距离,他们会消除恐惧感,更容易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让心理教师的形象更加温暖。(3)顺应时展的需要。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7􀆰23亿人,也就是说通过自媒体可以很容易缓解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自媒体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要充分发挥自媒体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教育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更加新颖的教育方式。四、结语总而言之,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打开学生的心扉,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丛源.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163-164.

[2]王萌.自媒体时代青少年价值观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