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精选5篇)

  •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再大也大不过分开天地吧?盘古在天地初开的时候曾经暗下决心“无论要多久,有多累,我一定要把天地分开!”同样,只要我们有战胜困难的耐心和勇气,不屈不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们就可以得到…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精选5篇)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范文第1篇

特别喜欢的就是神奇的《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给予我丰富的想象,它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远古时期,整个世界浑如鸡蛋,漆黑一片,里面孕育着一个伟大的生命,他就是盘古。盘古在蛋壳里面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终于醒来了,见四周混沌一片,抓起身边先天的金石大斧,用力一挥, 鸡蛋 马上裂开了,其中一些轻而清的物质升成了天,其他重而浊的物质就下沉成了地,天地就此形成。盘古怕天地再次合拢,于是用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长此下去,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了,盘古也累垮了,倒地而死,他的身体就变化了世间万物

这些故事的描述,给了我很多奇妙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也让我浮想联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会遇到大大小小很多困难,再大也大不过分开天地吧?盘古在天地初开的时候曾经暗下决心 无论要多久,有多累,我一定要把天地分开! 同样,只要我们有战胜困难的耐心和勇气,不屈不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们就可以得到最后的胜利。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壮歌;《盘同古》 ; 再造人类;婚姻教本;艺术手法

【作 者】蓝柯, 广西河池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广西宜州市,546300

【中图分类号】B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4-014-007

An Educating Text And Epic of Ehuang Minority

Lan Ke

Abstract: The song of Ehuang minority Pan Tong-gu is a fairy leagnd song which tells how the ancestor of Ehuang minority recreated man, thus shows the history when foreparents of Ehuang minoriry gradually entered one-to-one marriage stage from theepoch, and is worthy of being called the creating Epic of Ehuang minor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expound its plenty of cultural value and perfect artistic skills from the angles of Anthropolgy and poetics.

Keywords: Zhuang songs; Pan Tong Gu; remade humankind; marriage book; art means

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编辑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宜山县(1993年改设宜州市)编辑的《歌谣集》中就收集有壮族神话《盘同古》(《歌谣集》第38页),也许是收到的本子不全,前半部分的引歌没有收录,加上是采用意译文本,没有壮歌的原貌,失去其壮歌的韵味。最近,在田野作业时,我们又在宜州市的龙头、德胜,河池市金城江区的白土、东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思恩、大才、水源一带收集到内容大致相同的壮歌《盘同古》的手抄本,全部古壮字抄写。我们还了解到,在宜州、金城江区、环江一带做还愿等法事的麽公唱本中也有壮歌《盘同古》,也是用古壮字抄写。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壮歌《盘同古》原为《盘斗古》,壮语中“斗”即“同”、“和”的意思,所以译称为《盘同古》,又称《比》,在当地壮语中“比”即歌、“小歌”,意为“歌”。又叫《比台篓恒》,即婚宴夜晚吃宵夜时唱的歌。这里“台”是桌子,“篓”[lou]是酒,“亘”是夜晚。旧时壮家请婚宴酒时,媳妇进门这一天,来了许多送亲的伴娘,加上辈份大的三姑六婆,嫂子妯娌等,多则六五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这在农村,安排住宿是一个问题。于是安排伴郎与伴娘对歌。在唱罢开被歌(有的地方称铺床歌,男方家婆请歌手作代表称赞岳母送的嫁妆又多又精美,女方则自谦手艺差望海涵之类)即在堂屋中央,摆上四方桌,两边各摆上供歌手坐的条凳,男左女右各两到三对歌手。桌上摆上一人一套餐具和供下酒的小菜。在酒桌的前端,另用小方桌供上煮熟的猪头鸡鸭等供品,焚香明烛,以供神灵和列祖列宗,祈求赐福。这个形式叫“比台篓恒”(壮语)。先由男方唱,唱的内容即《盘同古》。从形式和内容看,一是借用婚筵向亲朋好友,尤其是青年后生,讲述壮族祖先盘和古再造人类的故事和婚姻的来由,教育青年人要珍惜婚姻之幸福。二是寓教于乐,用对歌的形式营造婚筵之夜的喜庆气氛;三是通宵唱歌、听歌解决部分人的住宿问题。唱《盘同古》,旧时是壮家每逢婚筵必须的保留节目,如果哪队歌师不会唱,说明还不够歌师资格。有趣的是,在长达十年的这场大浩劫中,包括《盘同古》在内所有山歌都被当作四旧横加扫荡,后继乏人,但在改革开放后,文化政策稍有放宽,《盘同古》这一支古老的壮歌又在壮家的婚筵上唱开了。一首古老的壮歌,全凭老百姓口头传承,竞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与她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魁力是分不开的。

一、壮族的创世史诗

“史诗”一词出于古希腊,原文是EPOS,义为平话或故事。是亚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为文学作品分类时首先提出来的。近代黑格尔将诗分为三大类: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史诗居其首,可见西方艺术理论对于史诗的重视。所谓史诗一般是指人类童年时期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它往往取材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塑造崇高的英雄形象,充满激昂奋进的精神,它气魄雄伟,结构宏大,并富有神话色彩和纯真的气质,是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文学体裁。西方学术理论界曾经流行一种偏见,认为中国没有史诗,这种偏见以黑格尔为代表。他认为在东方民族中,只有印度和波斯才有一些粗枝大叶的史诗。“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因为他们的关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式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①位在哲学史上具有卓越建树的德国学者对于中国乃至东方世界文艺创作充满了傲视与偏见,表现出极端狭隘的心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他的臆测之词,不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中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论断。因为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译成德文介绍到德国去时是在1833年,而这时黑格尔已逝世一年,所以他的关于中国没有史诗的论断,是不足为训的。更何况,像《萨尔王传》、《布洛陀》、《盘同古》这些民族史诗的发现整理是更晚以后的事情了。

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起源,自春秋以来,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尧舜时投“四罪”于四裔,于是有了蛮夷戎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由于共工、?兜、三苗、鲧有罪,“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②这种歧视边疆民族而又认为这些民族与华夏同出一源的正统观点对史学的影响是很深的。到了17世纪西欧开始对中国有所了解,又有人认为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来自埃及,以后又相继认为来自西亚、中亚、南亚或东南亚。种种“外来说”,并无史料可查,不过是学术上的推测而已。值得庆幸的是,新中国考古的辉煌成就,以雄辩的物证、史证,彻底了形形的“外来说”。肯定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整理的成果,也使传统的中华民族及文化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然后向四周辐射扩散的单源中心说得到了修正,证明中华文化既是多元区域性发展,又呈现向中原内向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不平衡发展。壮歌《盘同古》的发现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1.《盘同古》是壮族先民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生态文化遗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自己的祖先是谁?这是各族人民所共同关心的事。因此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版本。开天地的神话,汉族有,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流传有大同小异的版本。但是开天辟地创世神话、化生创世神话和洪水兄妹婚创世神话最早是产生于华南珠江流域,主源于这一地区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的神话,秦汉由汉族文人整理并溶入汉文化理念,以后才渐渐北传。据考证汉文古籍中最早记述神话的是三国时的吴人徐整。茅盾先生认为:“徐整是吴人,大概这开天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两粤),到三国时始传播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又假定是南方两粤地方的神话,则汉文化以后始通南粤,到三国时有神话流传到吴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汉时与南方交通大开,征伐苗蛮,次数最多;因战争而有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话传说也流传过来了。)”③“我们现有神话是北中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我们的片断的开辟神话也是混合品,始创天地的神话,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现可信的材料为徐整的《三五历纪》的记载。”⑦④近年来,以广西民族研究所壮学专家覃乃昌领街进行的广西来宾市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发掘出更丰富的文化。其中包括庙、洞、神话传说、歌谣以及以命名的村庄、山岭、岩洞等,甚至有国的说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大量考古发现和科学考察结果,证明茅盾先生的推测是正确的。壮歌《盘同古》正是这一系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用壮族自己的语言,以壮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唱山歌这种形式,讲述壮族人民的创世历史。因此是壮族先民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原生态文化遗产。

神话来源研究2.《盘同古》与《布洛陀经诗》的承传关系

说到壮族创世史诗,大家很自然联想起《布洛陀经诗》这部伟大恢宏的巨著。《布洛陀经诗》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物件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这确实是一部内容完整的热情歌颂壮族祖先布洛陀创造人类创造自然的伟大功绩的史诗。但是将《盘同古》与《布洛陀》两部作品比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承接关系。布洛陀是壮族人民心目中创造万物的神,履行着类似西方信奉的上帝的职责。而作为开天辟地神的同时,又是一位生育神。《盘同古》中主要是叙述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经过。这与《麽经布洛陀》里说的一样,兄妹生下磨刀石,砍碎抛撒以后变成人类。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竞有什么联系呢?从作品中的人物而言,笔者以为二者有“血缘”关系,即布洛陀的一对孙儿女。布洛陀是壮族神话谱系中的男始祖,他的最大功绩是将分家。因为他用火把雷王烧黑,雷王跑到天上去不敢下到地面来。而壮歌里讲的布伯是壮族神话谱系中的第三代神。传说布洛陀老了,就到人间找个顶替他的职位的人,就找到布伯。布伯的功绩是带领人们跟雷王斗争。据说布伯带领人民生产,年年丰收。但雷王却收不到人间贡品,便不下雨。布伯就仗剑上天与雷王斗,并用智擒拿雷王。《盘同古》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承接起。《盘同古》中的父亲――布伯(壮语,父亲)。布伯因为雷王制造旱灾,上天与雷王打斗,最后用计智取雷王,生擒雷王并用鸡罩将他关押,结果因为布伯为了腌雷王肉上街买缸尚未回来,兄妹年幼无知,被雷王用花言巧语骗得蓝靛水喝而逃回天庭,于是出于报复连下三个月大雨,水漫天门,人类灭绝,只剩下有葫芦坐而幸免,从此担当再造人类的重任。从作品的内容而言,《盘同古》当是《布洛陀》的续篇。《盘同古》中出现的山、河、树木、鸟兽、当是《布洛陀经诗》中的布洛陀经手创造出来的。从作品反映的时代而言,《布洛陀经诗》所反映的时代,当是旧石器时代。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当属血婚制时代前期,世间万物尚无存在(实际是人类尚未具备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因此有布洛陀造万物之说(可能是最早给万物命名)。而《盘同古》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已经进入第一个婚姻形式时期,即在氏族内排斥父女之间的通婚,但允许同辈男女(兄妹)的婚配关系,也就是新石器时期。人们开始会用磨石打磨工具,即开始会用盘(壮语,磨刀石)。从歌名的原始释义而言,二者都具备壮语原始象征意义。“布洛陀”――无事不知晓的老人,是壮族创世者;布伯又可解释为父亲,即“全知晓的父亲”,表达对男性的崇拜。而(壮语为磨刀石和葫芦),“首先,它反映了神话源于人类对最原始的生产生活用具磨刀石、葫芦的信仰和崇拜。其次,它喻意着人类对物质和人自身两种生产的追求。磨刀石、葫芦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和用具,是物质生产的象征,而且磨刀石隐喻着男根,葫芦则隐喻着女性的形体,是人类所追求的繁衍的象征。”⑤基于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盘同古》应该是《布洛陀经诗》的续篇,同样具备创世史诗的地位。

3.壮歌《盘同古》塑造了壮族创始神的完整谱系

更值得一提的的是,作为生殖神的赞美诗的《盘同古》,在叙述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中,更具有它独特的内涵。(1)它完成了壮族先民创始神谱系列的塑造。这创始神谱系列是父辈的布伯,儿女辈的,孙子辈的行架、婚姻(壮语,行架是兴嫁之意,婚烟是结婚之意)。布伯完成创造万物之使命后,因天旱斗雷神,雷神发动洪水灭人类是否喻指父辈原始的群婚引起人类种群的灭绝,于是布伯把再造人类的历史责任交给来完成。是兄妹,血亲结合生出怪胎,教训启发了后代。行架与婚姻开创了不同种群婚配的先例。四代生殖神一脉相承,走完了人类婚姻史的四个阶段,一代比一代进步,把史前壮族先民一步一步带入了人类文明时代。(2)它第一次明确了婚姻的意义,《盘同古》在叙说行架为十个儿子向婚姻的十个女儿求婚时,遭到婚姻的拒绝,而婚姻的态度却引起女儿们的反感。于是聪明的行架巧妙的提出要和婚姻比赛拿父母到水塘里浸泡,看谁的父母经得久又恢复得快。结果,行架的十个儿子砍来十扛柴火、烧好十堆火,父亲从水中捞上来后,即靠十堆火的温暖,很快恢复。而婚姻有十个姑娘,做了十床锦被,父母捞起来后,即用十床锦被盖,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行架用事实向婚姻说明,只有男女结合,才能组成完整家庭,赡养父母,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以后形成的“男耕女织”的最早格局。这实际上反映了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明白了血婚制的弊病,开始走出血婚制,走进伙婚制进而走进偶婚制、一夫一妻制的觉醒过程,是壮族先民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迈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步。(3)它第一次明确了壮族先民的婚礼习俗。汉文化传到壮族先民地区后,吸收汉文化,逐渐形成了“媒妁婚”,即婚姻大事由“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决定,“手提红纸鸡两只,找得吉日去迎亲”;“天下没人再单住,广开门路差媒人。”“又要八字来推算,命庚配对好姻缘。”正如《礼记・坊记》中说:“男女无媒不交。”《诗经・齐风・南山》也中有:“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盘同古》第一次用礼的形式将壮族先民的婚礼习俗加以固定。这种婚礼习俗的许多内容和形式直至今天,在许多壮族地区仍然完整的保留着。比如,提媒、问八字,合命庚、过彩礼,择吉,迎亲等环节,在壮族的婚礼中都是少不了的。甚至歌中所唱的许多细节,也完整保留下来。如提媒问八字时,媒人须扎红带子,男家须带上两只大公鸡;再如迎亲时,须选一童男背字,(背一条由岳母亲手织的用蓝靛染的好布料,里面包有糖果――象征婚姻甜甜蜜蜜,花生、枣子、红鸡蛋――象征新婚夫妻早生贵子,鸡棒脚――象征多生男仔,传宗接代)新娘进门时,须由一伴娘撑一把花伞,上面盖着新郎的一件衣服――象征男子要当好新娘的保护神,永不分散。单从这些细节来看,《盘同古》即不愧是壮族的史诗。千百年来,它不仅为壮族人民讲述了本民族婚姻及其习俗的发展史,而且也为后代组织婚姻家庭、举行婚筵大典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当然,我们说,壮歌《盘同古》是壮族先民的创世史诗,是壮族人民的始祖,指的是壮族的始祖神和人文创造神。上帝造人,女娲造人,造人的说法,是早期人类探索人的起源的臆想和猜测。这种臆想和猜测在文字产生以前已经在人类中口头流传,在长期的流传当中,人们不断加工完善,形成了居住在各个地域的各民族的不同版本。各种版本在承传中都保留和反映了自己民族在进化成长过程中的特色和痕迹。西方的上帝造人,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变成的――人类自己生产自己;黄河流域的女娲造人,捏泥人补天――汉族先民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挣扎繁衍;壮族的再造人类――盘(磨石)古(葫芦)结合生成类磨刀石的怪胎――近亲繁殖的结果――从中得到启示,开始走向偶婚、进而一夫一妻,繁衍了大量的后代。各种版本都是各种探索的结果,探索的核心都是人是怎样形成的。因而不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都有惊人相似的地方,即人是造出来的,是两种生产之自我生产的结果,是人类男女结合的结果。

二、壮族婚姻的教本

自古以来各民族皆称婚姻为“大事”,把它当成人际关系的开端。《易经・爻辞》中云:“天地茵纭,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⑥说的是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所产生,人类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在《礼仪・婚义》中还明确规定:“婚礼者,礼之本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女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⑦壮歌《盘同古》正是壮族先民讲叙自己民族婚姻礼俗的宣教本。它简明而又生动地讲述了人类婚姻制度形成的历史,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符合人类发展的科学解释。

壮歌《盘同古》讲的是洪水过后,人间只剩下因坐在葫芦里而幸存的盘和古兄妹俩,于是上帝命兄妹俩结合一年半后,生出一个类似磨石的怪胎。“结合得一年半,生个磨石仔。越看心越慌,为何成这样。”于是“递刀来我杀,拿柴刀来砍”,“又给乌鸦拿去丢,又叫鸟儿拿去分。”“三朝七天烟火起,这是的后代。”这个说法符合原始时代,人类处在朦昧时期的群婚状态。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群婚杂交的漫长时代。突出的标志是“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君览》中有载:“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与上下长幼之道。”《列子・汤向》中也说:“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说的就是这个时期。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都和群婚杂交有关。如殷朝的始祖契,母亲是有娥氏之女,叫简狄。嫁给帝喾为次妃,一次,在玄鸟至之日,去祀高恹求子,吞了一个燕子蛋,即“玄鸟之卵”而生契。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后稷之母“姜?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如今在山西姜?殿中还供奉有巨人足迹石。不经过男女结合即受孕,这当然是神话。古人之所以编造这些神话,一方面是想说明历史上这些杰出人物不同凡响,给他们戴上一个神圣的光环。另一方面却说明了,这些杰出人物很可能都是群婚杂交的后代,因“不知其父”,所以后人就编出一套感天而生的神话,“为尊者讳”。其实,简狄也好,姜?也罢,都是在去祭祀主管男女、生殖之神高恹时受孕的。每年“祀高恹”的节日里,都是男女野合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受孕是在情理之中。原始初民这种群婚杂交,决不是因为他们道德败坏,而是受当时低下的生产力限制的结果。原始人类以原始种群为单位居住在山洞里,人少了敌不过兽类和其他种群的侵扰;人多了,周边的食物则供应不上,都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群婚杂交正是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产生的。那么人类的婚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人类进化的历史来看,人类不知经历了多少万年的生活实践,才逐渐的缩小了的范围。社会学认为,人类的婚姻制度从无到有到严格完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血婚制,禁止了父母辈和子女辈的关系,但兄妹之间的则还是被允许的。二是伙婚制,禁止兄妹之间的关系,实行了两个集团之间的伙婚。即允许两个或多个种群男女互相杂交,而禁止同一种群中男女杂交。三是偶婚制。这是一种从群婚到个体婚的过渡的不牢固的个体婚。只允许一男子与一女子发生婚姻关系,但并不严格,很容易离异。四是一夫一妻制,即专偶制婚姻。人类的这一系列婚姻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原始群居时,人类不分长幼、实行杂交。以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开始学会用火,制造石器,掌握种植和畜牧业技术,年长者在生产生活中自然要比年幼者强得多。于是逐渐形成长幼有别,逐渐限制了父母和儿女辈的。人类由血婚制走向伙婚制是相当困难的一步。因为兄妹辈年龄相差不大,而且生活在一起,当一个原始群落吃尽周边的食物要迁移时,老人体弱,往往留下。而兄弟姊妹一代年轻人往往结伴同行。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使然,兄妹杂交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也许是几万年、几十万年,人们逐渐发现兄妹后生的后代身体都很羸弱,或畸形、或早夭,这就是歌中所描绘的“生下磨石仔。”显然这种状况对这个群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又逐渐产生了禁止近亲婚配的观念。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有些氏族不禁止近亲婚配,结果后代的体力和智力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是被淘汰了。而那些逐渐限制兄妹婚配的氏族,认识到这种弊端对种族的发展不利,开始从血婚发展到伙婚,于是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下来了。《盘同古》所反映的正是这时期的人类婚姻状态。壮族先民,为了让这个事关种族繁衍大计的道理,代代相传,香火不断,于是用山歌的形式,采用形象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人类婚姻史。而且是在举行婚姻大典的夜晚,以歌代史,教育后代,充分体现了壮族先民的聪明才智。这种婚嫁时以歌唱史的习俗也是壮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明史所作的贡献。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样:“婚嫁时,也有许多唱歌的习俗。僮人的‘对歌’,是迎亲时用的,和粤地的拦门歌相类。”⑧值得一提的是,壮歌《盘同古》不仅仅是一种口头流传的有关宇宙、人类、祖先、事物起源等神话,而且与文献记录的远古神话有不少相近之处。如壮歌《盘同古》中的兄妹结为夫妻,是以洪水淹天门,人类灭绝为背景的。以洪水为主题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成因也是提出了种种解释。各民族的神话主题也不尽相同,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主要是把洪水看作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如《山海经・海内经》中载的《鲧禹治水》。而《盘同古》表现的主题,是雷神对被人类(布伯)打败的报复,洪水是对人类的抗争的惩罚,同时又是对善良人(兄妹)的报恩(使他们有葫芦坐而免于难),这与褒扬壮族人民乐施好善的性格有关。再如《盘同古》中叙述兄妹结为夫妻、再造生民的说法,与原始人类的第一个婚姻形式――血婚制是吻合的。这与汉文典籍中记载的神话是相类似的。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兄妹,也是夫妻。他们在洪水清退后再造人类的故事反映出了这种婚姻的特点。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伏羲考》中收集了四十几个类似伏牺、女娲的造人神话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将《盘同古》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如下三个特征。(1)它清晰而科学地揭示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确实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兄妹婚(血婚)时期;(2)它清晰而科学地指出,兄妹婚(近亲)不利于人类的发展,会生出类似磨刀石的怪胎,甚至会导致人类种群的退化或灭绝;(3)它清楚的告诫人们,只有走到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时代,人类才能正常健康地繁衍子孙,养老送终,才能安居安业,过上文明的生活。正如《盘同古》中所唱的:“十女十床被,救不转父命。”只有与“十男十捆柴”的男儿配对起来,将来才会“年老有仔养”。在婚延大典上大唱人类婚姻史,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经过先民们在漫长的年代里总结出来的决定人类存亡的至大道理。年轻人当珍惜它,珍惜自己的幸福婚姻,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据此,我们说壮歌《盘同古》是壮族先民婚姻的教本。

三、《盘同古》的艺术特色

《盘同古》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经久不衰,除了它具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丰富思想内涵之外,在艺术上也别具特色。

1.结构完整,叙事简约

壮歌《盘同古》是由序歌,布伯斗雷王,再造人,行架婚姻造婚四个部分组成。序歌属引路歌,仅用几句客套歌营造叙述故事的氛围,接着就切入故事的主题,可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十分简约。布伯斗雷王是故事的起因,写得也十分简炼,重点突出布伯的为民除害、不畏和智勇双全的性格,至于打斗经过,毫不拖泥带水。再造人类是故事的中心,壮歌则用较多的篇幅具体描述,先是唱洪水造成的灾难是如何的惨烈,再唱兄妹为了再创人类如何突破心理压力,反复询问山神土地,树神鸟神,十分具体地再现了人类初始阶段对婚烟大事的朦胧认识。行架婚烟造婚是壮歌的结局部分,壮歌设计了拿父母到水塘浸泡的比智,说服婚姻同意将女儿婚配,十分合情合理,体现了壮族先民如何从混沌的朦昧时期走向理智的文明生活阶段。最后又以简洁的歌行,陈述了先民们如何用礼的形式将男婚女嫁的习俗固定下来,流传千古。整部壮歌就是这样详略得当而又叙事简约,如流淌的山泉一样,将再造人类的故事,娓娓道来,既委婉动听而又十分完美无缺。

2.形象鲜明,感情细腻

如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打动听众(读者),关键要塑造鲜明的文学形象。《盘同古》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十分成功的。首先是塑造了一个疾恶如仇、勇敢善战的布伯。在雷王故意制造三年大旱,人间泥土变成灰,人民怨声载道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上天庭勇斗雷王,并用智取的办法,将青蛇孕猫放在石屋上,致使雷王中计,跌翻屋檐下,将他擒得。这个情节颇具戏剧性。至今民间尚有用青蛇孕猫这种被认为可以镇恶祛邪的秽物禳灾远祸。如果说,壮歌在塑造布伯形象时采用的粗线条的白描勾勒,那么在塑造兄妹的形象时,壮歌则注重用心理刻画的手法,重点突出他们因年幼无知,错把蓝靛水给雷王,让他恢复法力,逃回天庭而酿成大祸的负罪感,和为了再造人类,如何突破心理压力兄妹结婚,以及婚后生出怪胎的恐惧感。通过反复吟颂,把一对乐施好善,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敢于创新,富于献身精神的再造人类的始祖――的形象,十分鲜明的展现在听众面前,感人至深。行架与婚姻的贡献则是制造婚礼习俗,壮歌重点突出他们的理智和机趣,塑造了一对勤劳理智、知礼孝顺,开创人类文明婚姻生活的先民形象。这也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学会用火、使用工具、物质生产相对能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时,人的大脑才能相应的发达起来,才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制定礼俗,逐步走向走文明社会。

3.反复吟颂,比喻生动形象

《盘同古》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十分注重反复吟唱和细节描写。如为了强调大旱造成的恶果,连续吟唱了三句:“回看人间泥变灰”、“再看大海快沽干”、“大旱三年天成镜”。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旱情演染得淋漓尽致。同样唱到洪水造成的灭顶之灾,也是反复吟颂,又是刮大风,又是闪电雷鸣,一时间暗无天日,十分恐怖。随后是大雨磅沱,冰雹象碗口大,雨点象茶杯大。大河小河都涨满,高山大海全泡光,简直是惨绝人寰。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渲染,把这场灭顶之灾描绘得十分恐怖。在刻画人物的心理斗争时,则通过反复吟唱,细腻地刻画人物心里的激烈斗争,如唱兄妹结婚再造人类时,兄妹心理压力很大,为了求得解脱,“问山上大树”,又“问崖边槐树。”当婚后生出磨刀石(盘)怪胎时,恐惧得“越看心越擅。”唱到行架始兴男婚女嫁,则是通过看到山间鸟兽成双成对得到启发。“看见凤凰同金鸡,双双比翼林中飞,它俩并排栖林间”,“好像比肩对夫妻”。

至如形象的比喻,整部歌中俯拾皆是。“碗口大的冰雹”、“茶杯大的雨点”。洪水滔天,只剩下扇子大小的一块,只剩下手掌大小的一块。夸张之中有比喻,生动而形象。

综上所述,壮歌《盘同古》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说它是壮族人民的史诗是当之无愧的。进一步研究它,对于宏扬壮族优秀文化传统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注解:

①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1981年版,第三卷下册170页。

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一》2002年,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③茅盾:《中国神话ABC》,《茅盾说神话》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④同上,第41页。

⑤覃乃昌:《广西来宾市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⑥《易轻・彖辞・归妹》转引自何新《大易新解》310页,时事出版社2002年。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范文第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  侯新颖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两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学习这两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 读文找出神奇之处,体会神话特点,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感受女娲一心拯救人类的高尚品格和夸父不断追求、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

4.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教学设想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通过以文带文的形式,学习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看图画猜故事。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

2.读故事名字,发现其特点。总结,题目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题目就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揭示《女娲补天》的课题。

4.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从题目中感受神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品读故事  感受神奇

1.故事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神奇?学生默读课文标画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

3.全班交流。

预设:(1)交流天塌地陷、水深火热的相关语句。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神奇、可怕。从女娲造船救人、求神灭火的行为中感受女娲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2)交流炼石补天的相关语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女娲动作的字词体会神奇,感受女娲不畏艰险、一心为人类的品质。

4. 女娲虽然是天神,但在补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女娲寻石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做的呢?

5.品读寻石的相关语句,感受女娲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

6.方法总结。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形象。

三、以文带文  学法迁移

1.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夸父追日》。

(1)用题目拓展法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标画体现神奇的语句,可以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想法。

(3)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夸父。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四、对比阅读  感悟特点

1.刚才我们一起读了《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这两篇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预设: 

(1)都很神奇——这是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

(2)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们要通过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都是英雄——每个神话故事中都会有一个让我们敬佩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都有神奇的力量。

2.总结神话特点。

四、拓展阅读  走进神话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范文第4篇

 

一、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中以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最为著名: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自然界中卵生是一种很普遍的生命现象,先民们由此设想宇宙也是这样破壳而生,其间有擎天柱地的盘古,表现出非凡的联想力与想象力。 

盘古不仅分开了天和地,同时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缔造者。另一则神话说他死后,呼吸变为风云,声音变为雷霆,两眼变为日月,肢体变为山岳,血液 变为江河,发髭变为星辰,皮毛变为草木……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万物的神话还有多种表达形态,如帝舜的妻子羲和生育了十个太阳,帝俊的妻子常羲生育了十二个月亮等。 

宇宙的诞生,山川的形成,日月星辰的运行,创世神话都给我们提供了富有想象的答案。 

 

二、始祖神话 

 

“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曾经是人们不停追问的一个问题。关于人类自身的起源,神话同样给予了大胆的解答。在中国的神话中,关于人类的繁衍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先人类而生的女神女娲。据《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女娲不仅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有重整宇宙之功,更是人类的创造者。《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 

这一则神话意蕴丰富,它不但浪漫而生动地虚构了人类的产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华夏先民与滋养他们的黄土地的深刻关系,说明了华夏先民是黄色人种的原由,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 

另一个版本是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故事。 

《太平御览》卷78引《诗含神雾》所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明确指出伏羲的身世是由其母华胥在践踏了神的大脚印后怀孕生育的,是神与凡人结合后所生的神人,并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风俗通义》云:“女娲,伏希(羲)之妹。”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也说:“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由此可见,在华夏先民的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同母”所生的兄妹。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又云:“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自此,他们自相婚配、繁衍后代,成为人类始祖。汉代造像中屡见不鲜的伏羲女娲交尾图表明两者之间亲密的关系,并成为后世顶礼膜拜的婚姻神。 

这两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版本,一个是由高高在上的神创造出人类,一个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有神力而非神界的人类自我的结合、繁衍。这两个版本皆流传甚广,实质上反映出人们在氏族社会不同发展时期对此问题的不同认知,以及远古时代氏族内部的确经历过兄妹互相婚配的社会发展阶段。 

 

三、洪水神话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西方的洪水神话,主题大多是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中国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人物是鲧禹父子。 

《山海经·海内经》载: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继承了鲧的遗志,改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在治水过程中,“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股无?,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史记·李斯列传》),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他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山海经·大荒北经》,《山海经·海外北经》)、擒服水怪无支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等。他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伏羲帮助他丈量土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从事劳动(《拾遗记》卷二,《楚辞·天问》)。最终,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 

 

四、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他们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猿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 

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黄帝)以牛皮为鼓,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山海经·大荒北经》) 

这几则神话反映出古代部落间的争斗与融合,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黄帝由此确立其中国历史上五帝之首的形象。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自然之神被人类历史发展中诞生的神所代替,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类的形象,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教人造屋的有巢氏、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创造文字的仓颉、教人稼穑的后稷等等。 

其中,后羿的故事广为流传,为百姓苍生所景仰。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同时也是一个神射手。后羿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死于羿的弓箭之下的害人妖孽有凿齿、九婴、大风、??、修蛇、封?等。不过,羿最为辉煌的业绩,还是射落了九个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后羿弯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使人间的秩序得以恢复。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神话人物彰显了突出的个性和勇气,表现出不可动摇的信念。 

据《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又据《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另据《中次六经》:“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范文第5篇

靠的就是口传的历史――神话、传说、民歌、唱本、戏曲等。

口传的历史究竟能传多久呢?

《国与神话》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回答。在中国,神话、史诗还活着,还活在民众的口头,活在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群和蓝阳春等同志合著的《国与神话》一书,通过田野作业的全面调查,把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人物的情况,作了很深入的研究,这是对活态神话研究的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收获,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知道,神话是远古原始社会中产生的口传文学。

原始社会以后,往往就不会产生神话了,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但是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群之中,仍然会有原始思维的成分,通过幻想在创造或传承神话。这就是活态神话,还活在人民口头和人民生活中的神话。

活态神话在现代化的国家中大多已不存在,但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偏远农村、山区,却仍然存在。由于地处偏远,远离文化中心地区,活态神话往往隐身山后,不为学者们所知,但有时也偶露峥嵘,引起人们的兴趣。

1966年初,四川陈钧在当地民众口中记下了几篇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活态神话的调查成果,受到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的肯定,发表在《民间文学》双月刊上,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河南大学的张振犁教授带着几个年青人如程建君等在河南的桐柏山等地进行“中原神话”调查,收获颇丰,出了专书。他们也记录了许多活态古神话。

神话作为一种活态的口头文学,其存在形式是立体的,有立体性,因此在记录时需作立体描写,才能全面地保持它的原貌,可惜过去的神话记录对此缺少自觉,未能将与神话有关的民俗,演唱或讲述的目的、讲说或演唱的表演情况、文化空间、讲说或演唱者传承人等情况作详细的立体描写。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立体描写的科学记录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调查中越来越自觉,其研究成果对科学问题的索解,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证据,显示出立体描写这种科学方法的巨大优越性和高效性。

2003年9月13日至28日,覃乃昌等五位民族学家在广西来宾县对神话进行了自觉的全方位的立体调查,不只记录神话的各种异文,而且调查民俗,有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发现庙五座,还有庙会祭祀、专门诵经的仪式、抬像求雨、杀牛祭等民俗,还发现了好几个村、岭、洞等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许多山歌、唱本、戏剧(师公戏)等文化载体。这就立体地展示了神话的活态情状,这是神话还活在民间的有力证明。

这些调查成果生动有力地回答了口传神话究竟能传多久的问题。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说,来自远古的神话代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这些山乡的壮族民众,相信是自己最古老的祖先,相信神话是可信的历史,在神圣的场合对它传承不绝,这是令人信服的事实。

关于口传历史的可靠性问题,西方学者在非洲调查时曾作过实验研究,他们记录了黑人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在100年后又记录了同一传说,将二者对比,惊奇地发现,在历史的主要点上,二者竟然完全一样。这就说明:作为“严肃故事”的神话、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严肃的,关系到祖先的历史,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的“真实可信”,不能虚构,如发现“讹误”,大家都会起而纠正,所以就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话、传说的历史性与可信性。神话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传承不衰,又一次证实了民间文学的重要历史意义,证实了远古神话之巨大生命力。

当然,神话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还由于它是“立体的文学”,它是活在有关的民俗生活之中的,只要每年有祭祀的活动,有纪念的诵经仪式,神话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讲说、吟诵,而不会遗忘和消失。

广西民族学的研究队伍是一支水平相当高、打过硬仗的队伍。他们在布洛陀经诗(神话史诗)的研究中,把29种唱本作了对照汉译,出了本研究资料文献。又对布洛陀庙会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曾经同泰国人类学家合作,对壮泰民族文化作过全面的比较研究,出版了五大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不只资料丰富而且作了系统研究和理论分析,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国与神话》一书,同样是把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的理论分析结合起来的科学著作。如果只是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虽然也很有用处,但还不算较大的突破。我们看到,199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版过马卉欣编著的《之神》,这是把各民族神话资料与自己调查九个月、行程三万里在二十几个省市调查神话的资料汇编。资料工作是研究的前提,但总还不是深入的研究。我以为《国与神话》的研究的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从实际出发,对大量调查资料――三个资料库(书面文献,考古文物与民俗文化调查资料)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了并尽可能科学地解决了一些重要学术问题。例如:神话的发源地问题,与布洛陀、布伯的关系问题、神话在何时由何人经何途径传入北方的问题、神话与女娲、伏羲神话的关系、与盘王、盘瓠的关系问题以及汉族至今尚未发现神话史诗等问题。

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神话与国的关系以及神话的发源地与中心区域问题。

作者们以大量调查资料的统计数字,证明广西来宾市的文化最为集中而丰富,是古代国的所在地。在调查中列表说明在广西国故地有庙44座,其中来宾市武宣县竟有27座,其中三开间的庙19座,院落式的10座,一开间的12座,岩洞式的3座。这是古老文化的活的遗存。作者们从民族学、语言学和神话学角度,研究的含义,认为在壮语中“盘”是磨刀石之义,“古”为葫芦之义。这正好是“兄妹”神话中所说的兄妹结婚生肉团像磨刀石以及兄妹躲避在葫芦中逃过了洪水大劫的情节之关键。在壮族中磨刀石崇拜和葫芦崇拜在许多神话、史诗、唱本、歌谣和习俗之中都多有表现,故“”之名决非偶然。此外,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众多,古文化发达,也是一个外部条件。

作者还对村中的壮族居民的姓氏作过调查,发现他们多姓盘,与梁任《述异记》中所记“南海中国,今人皆以为姓”之事颇为吻合。《述异记》还说:“桂林有神祠”,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如今把民俗调查到的庙活态文化与古文献记录相对照,进行了实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很有科学性与说服力的吧。所以我以为此书确是一个神话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