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范文第1篇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我市“*”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继续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坚持好字优先,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统筹兼顾,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十大工程”的实施,着力转变经济、城市和社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坚持把项目推进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加快由投资拉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坚持把项目推进与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把项目推进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二、工作目标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167.4亿元、增长16%,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确保70亿元、力争73亿元、增长20%以上。在全市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筛选确定各100项、总投资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作为项目推进年活动“双百亿”工程项目重点推进。20*年全市安排重大项目395项,项目总投资283.7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4.04亿元。其中:实施重大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150项,当年完成投资50亿元;实施工业发展平台建设项目51项,当年完成投资4.84亿元;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3项,当年完成投资6.20亿元;实施现代服务业项目61项,当年完成投资25.87亿元;实施社会事业项目20项,当年完成投资4.27亿元;实施现代新农村项目10项,当年完成投资2.86亿元;实施节能项目22项;科技项目16项;环保项目12项。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抓好150项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144.2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年内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竣工率达到40%以上。其中: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项目所占比重不低于40%,全部工业投资中,设备投资的比例达到60%以上,挖潜节地生产性投资达到30%以上。进一步完善项目评估准入制度,提高投资效率、亩均产出、科技含量、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水平,具体要求是:
1、抓好80项结转项目建设,年度投资25.84亿元。重点抓好景兴60万吨项目、浙江荣成纸业、屹丰铸工、华辰能源、*玻璃、欧迪恩汽车零部件、正和机械设备、*热电等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2、抓好70项新开工项目建设,年度投资24.16亿元。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力争使大部分项目在上半年开工,重点做好*嘉海石油、威康新型材料、浙江帝沃电气、雅乐思电器、浙江派德水电、浙江宏钜汽车、神通油气成套设备等项目建设。
3、抓好51项工业发展平台项目建设,年度投资4.84亿元。重点抓好5项标准厂房、38项创业孵化区内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及4项拆迁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服务中心、新华公园、独山港区朝阳河拓宽工程、荣成纸业供热管网一期工程等项目。
4、抓好22项节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14项清洁生产项目,新建4项节能、节水、节材项目,新建2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5、抓好16项科技项目组织实施。重点抓好2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研发中心、1项省创新资金、8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项*市研发中心等科技项目实施。
6、抓好12项环保项目建设。重点抓好10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改造、提高中水回用、削减废水COD排放,2项提高脱硫效率项目建设。
(二)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按照“完善网络,强化功能,早出形象”的工作要求,以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城市功能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及交通、电力、水利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重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3项,项目总投资35.5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20亿元。
1、实施交通干线畅通工程。抓好01省道大修工程、老07省道(东西大道至高桥段)改建工程、广陈至朱泾公路等项目建设。
2、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胜利路、新华南路二期等主干道路桥建设,贯通城市新环线。大力推进如意路北延伸段、城南路二期改造、池海路一期、育才路西段、三港路延伸段以及南市路等道路工程,增强城区交通通行能力。
3、实施水利河道整治工程。重点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市治江围涂工程,启动盐船河整治工程。
4、实施水电配套工程。①水务建设,重点抓好广陈水厂一期工程及东片五镇城乡一体化一级供水管网工程、古横桥水厂三期工程扩建、太浦河引水一期工程、西片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及东片六镇一区污水管网工程的开工建设。②电源、电网建设,竣工投产110KV新埭输变电、110KV钟埭输变电、110千伏当湖变电所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20KV前进输变电工程、110KV曹桥、如意、新庙等输变电工程,做好110KV石化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5、做好城市绿化工程。重点建设南东湖公园、*大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等项目。
6、实施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城区7个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天然气利用设施建设等项目。
(三)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围绕“占比提高、功能提升、贡献增加”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为基础,强化服务业重点项目协调,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在生产性、城市功能性、消费业项目建设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项目61项,项目总投资82.2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5.87亿元。
1、加快生产业项目推进
突出功能配套,服务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华辰能源仓储物流和粮食码头及中转库项目部分竣工投产,浙江玻璃散杂货码头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弗玛物流完成增资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波司登物流等项目。
2、加快城市功能业项目推进
突出品质特色,服务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抓好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特色街区、高档写字楼等城市功能业项目建设。世纪商业中心、东湖星城、京都圣汇、圣雷克大酒店二期扩建工程、同心服装商办楼竣工,汉爵大酒店、汇银大厦、东湖商贸城主体结顶,市场大酒店开工建设,金领银座大厦、新纪元大酒店、香弄商业街区、松枫台商贸街区完成部分建设。
3、加快消费业项目推进
突出拉动消费,服务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房地产等消费业。九龙山威斯汀大酒店主体工程竣工,九龙山海洋花园基本完成桩基工程,九龙山邮轮码头、西沙湾会员公寓、商业街主体工程完成建设,加快推进万众汽车贸易、前港农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商品房和安置房项目建设,实施商品房项目27个,安置房项目9个,不断提升住房品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为加快城市改造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围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建设长三角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安排社会事业项目20项,总投资11.22亿元,年度投资4.27亿元。重点建设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学院*校区二期工程、东湖中学新校区、当湖高级中学扩建等项目;基本建成沙滩排球场、新仓文化成教大楼、林埭派出所迁建工程、新埭法庭迁建工程、市工人文化宫迁建工程;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市行政中心办公楼;启动建设法院审判办公综合大楼、市人力资源市场等项目。
(五)加快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打造无公害蔬菜、精品西甜瓜等主导产业集群,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创建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市,加快现代新农村建设。安排各类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项目10项,总投资3.71亿元,年度投资2.86亿元。其中农业农村基础平台建设项目6项,总投资2.62亿元;企业发展项目4项,总投资1.09亿元。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转变发展理念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牢固树立项目推进是龙头,有效投入是抓手的指导思想,以项目促进产业升级,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树立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注重内涵发展的理念,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强化项目导向及规划,按照城市定位和科学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立项目预评价机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临港型项目;注重市场、物流、商贸新型业态项目;注重提供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并加快推进产业化;注重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二)突破难点,加快推进速度
1、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招商重点,切实引进一批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三大产业全领域招商。改进招商方法,开展小型、分散、专业的招商活动,强化对国内外大企业战略布局、产业转移等研究,积极开展产业招商、敲门招商和网上招商;强化对我市区域交通、资源、产业特色优势等宣传,包装推介招商项目,提高招商的实效。
2、鼓励企业技改增资。积极鼓励企业技改、增资扩股、提升规模和效益,并借助现有企业在外的关系,引进新项目。鼓励企业原地提升发展能力,加速技改,使一般产品向品牌、知名产品转换。切实推进挖潜节地和集约用地工作,鼓励企业内部挖潜,挤地发展,通过提高容积率、建造多层标准厂房等,拓展生产空间。
3、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加强产业集聚平台,特别是工业功能区及孵化区建设,加强创业平台特别是标准厂房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与质量检测平台建设,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4、狠抓项目开工竣工。通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要素协调配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落户项目按期开工建设,落地项目提前或如期竣工投产,形成生产能力。
(三)加强统筹,强化要素保障
1、强化资金保障。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平台建设力度,保障镇、街道融资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增加财政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等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项目推进资金需求。组织好银企、银政、银区合作推介会,引导银行资金向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调整升级型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优质农业项目倾斜。
2、强化土地保障。用好有限增量土地,切实推进新建扩建项目,合理安排土地配置,确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和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分别按2/5、2/5、1/5左右比例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深入开展挖潜节地和集约用地工作,按照“节约、集约、高效、挖潜”基本原则,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相结合,从主要依靠新增建设用地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土地转变。依据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充分挖掘潜力,提高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向存量要增量,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3、强化节能减排。按照节能减排五年目标,每年分解,逐个项目、逐个环节抓好落实。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做好“二区两团”区域环评,加快东片镇和农民新村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集污率,推进工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环评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验收,未按环评审批意见建设环保设施的项目不得投产。强化环保飞行监测和实时监控,逐步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超额定排污总量排放,加强环保执法。加强节能降耗,做好服装、箱包、洁具等企业边角料回收利用,发展生态工业,逐步实现区域工业生态化。建立全市节能降耗数据库,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工作,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快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和推广,有序推进清洁生产,对列入省市重点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签订清洁生产合同,强制实施清洁生产三年计划(2007—2009年)。通过一系列存量节能减排工作,努力腾出环境容量,保障新增项目建设需要。
4、强化城市资源盘活。一是优化城区土地配置,盘活城市土地资源,把条件成熟地块尽快推向市场,鼓励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二是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加快楼宇经济信息平台建设,挖掘和盘活市区商业和商务楼宇,加强写字楼的开发建设和功能改造,引导和鼓励写字楼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三是着力拓展社区服务业,盘活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便民利民、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不断规范和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积极培育一批社区服务骨干企业。四是加快生产业,规划建设、引进发展商务功能强、与产业集聚相配套的物流园区(企业)、特色专业市场。
(四)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1、实行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一是实行项目分类管理。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的年度检查、考核由市经贸局负责会同市相关部门进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的检查、考核由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和市相关部门进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检查、考核由市服务业发展局负责会同市相关部门进行;现代农业项目由市农经局负责会同市相关部门进行。二是继续实行市几套班子领导和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工作制度。正在洽谈引进的重大项目实行相关部门参与挂钩联系制度,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工作,明确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管理班子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2、继续坚持项目推进周例会、月协调和季督查的项目推进工作制度,实行项目实施进度督查通报制度,建立动态管理,定期编辑“项目推进年”活动简报,协调解决好项目推进各环节中碰到的问题,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建设进度,将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到部门和镇街道。
3、完善项目审批和建设各项制度。深入推进市内重大项目联审机制和上报项目主管部门领办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稽察制和廉政建设等制度,强化审计和舆论监督,提高项目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4、完善考核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将形象进度、投资效率、节地节能、降耗减排等列入考核刚性指标,力求有效投入和开工率并重,强化项目的竣工验收程序,保证达到投资密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项目主管单位的责任落实。
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范文第2篇
今年以来,区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稳增长目标,坚持以“一区两城三基地”建设为主抓手,以“一线经济带”建设为主突破,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6亿元、增长10.5%(预计数、下同),农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3.3%,规模工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5.3%,服务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51.4亿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增长10.5%,建筑业产值11.14亿元、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693万元、增长11%。
(一)项目投资持续增长。积极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调研,加大项目编制储备和汇报争取力度,詹井村以工代赈示范村等一批项目纳入省、市投资范围;累计对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3亿元、增长11.2%;新签约硬质合金生产、特种含氟树脂及复合材料等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29.5亿元,实现履约到位市外资金34.45亿元。全区35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5.2%;93个区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3.5%。
(二)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1km天然气环网开工建设,**路主排水二期涵沟工程、孵化园等建设有序推进,110KV变电站内线路塔基、供水专线全面建成,完成土地平整150余亩。新开工硬质合金、金属包装物等3个项目,建成中天胜聚酰亚胺、振鹏鞋业等6个项目,全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0.3亿元。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六条措施”,“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深入开展,为企业申请转贷资金1.1亿元,争取对上扶持资金88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户。
(三)农业生产稳定增效。粮食播种面积达42.6万亩,小春总产2.4万吨,比去年增加2.6%。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园正在规划当中。“三大产业带”的**2万亩西瓜已投产、仙瓦片新栽植柑桔2000亩、金银湖绿色果蔬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永安100亩泥鳅基地、**500亩樱花基地等5个示范园基本建成。依托20公里新农村示范长廊发展乡村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52元、增长12.4%。承办了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参观考察受到好评。
(四)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商业步行街、**古镇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王家大院保护性综合开发项目进入招商,工业园区物流基地等正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井晒醋、**草编制品等一大批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积极组织开展“迎春购物月”和各类商品促销活动,带动消费2亿元以上。开展“信步**美过周末”系列活动,**樱花节、**民俗风情节、**西瓜节等活动圆满完成,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0.6亿元、增长15%。
(五)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城完成岱山公园外装饰,整改完善龙湖公园内硬质铺装和景观照明,农贸市场、新城实验中学加快建设;会议会展中心、金帝广场集中商业正在进行主体建设,五星级酒店已完成土石方工程9.6万立方米;创兴城、君豪御园等10个房地产项目完成开发10万平方米。**城区完成犀牛口大桥桥墩和洪沟大道A段毛基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半岛大道东段道路进入招投标;**新天地、四季君悦等项目加快建设,新聚集人口2000人。**、**“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全面启动,完成**等小城镇综合开发4万平方米。**合星等10个幸福美丽新村启动建设,建成**代湾等7个新村聚居点,完成农家大院改造8个、“微田园”特色农家小院打造15个、庭院及风貌整治135户。
(六)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连接线已完成工业园区段建设,沙溪大桥建成通车,沿仙路、**大桥加快建设,王贡路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水厂二期完成厂区土建工程,仙**片区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富全水厂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九大民生工程及15件民生实事有序推进,“三大片区”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36户,建成保障性住房398套,延伸1条农村客运线路。永安、兴隆等4所中心园建设主体竣工,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和1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830户。简政放权和服务措施全面落实,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狠抓“一线经济带”,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稳定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完成乘犀路、**路主排水二期涵沟工程、孵化园二装等建设,力促110kv变电站建成并网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中天胜化工新材料等21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现竣工投产项目8个,完成工业类投资30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贷款3亿元,完成技改创新项目7个,新增规模企业4户以上。夯实服务业基础,加快**商业步行街、魔幻时光乐园、**古镇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惠民购物全川行”及各类展销活动,鼓励建设特色农产品和商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全力打造好“三大产业带”和5个农业示范园区,并依托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继续发展周末经济,完成**城区至**复合绿道建设,开展好各类乡村旅游活动,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农业增加值增长4%。
(二)狠抓项目建设,挖掘投资增长潜力。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项目规划盘子。重点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各类资金6亿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签约重大项目8个以上,到位市外资金42亿元。加快93个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增长15%以上。
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范文第3篇
第一产业稳步增长,实现增加值9.06亿元,增长4.5%,增幅居全市第三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1亿元,增长4.5%。林下经济发展面积1万多亩。油茶种植面积增加到12.5万亩。8家花卉苗木企业实现投产运营的面积2140亩。大棚蔬菜面积6000亩。正式挂牌3家森林人家。省级农业标准化西红柿示范基地1000亩,列入全国无公害示范基地。部级芙蓉李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与省农科院签订农业技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第二产业稳中有升,实现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14%,增幅居全市第三位。工业总产值22.92亿元,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97亿元,增长16%。界竹口电站下闸蓄水发电,胜华农业、中建(__)沥青、恒顺石材等新增长点项目已投产;中海创、朗宇环保、艾瑞数码科技以及华尔锦、顺达食品扩建项目等有望成为今年新的增长点。建筑业成倍增长。新增房建施工总承包企业6家,带动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16亿元,增长103.5%。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12.11亿元,增长15.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新安古街正式开街,香米拉酒店正在提速装修,汤埕温泉、冠景春城等一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对接“清新__”推介活动,举办“清新海西最云顶”等宣传推介活动,带动全县实现接待旅客124.5万人次,增长22.1%;创旅游产值3.67亿元,增长26.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7.45亿元,比年初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43.12亿元,比年初增长14.8%。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两路)完成21.62亿元,增长43.3%,增幅比县预期目标高12个百分点,是历年来完成计划最好的一年。主要得益于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出台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截至6月底,8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50项,开工率达62.5%,累计完成投资27.6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30.8%。其中:福永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向莆铁路正在附属工程扫尾工作,9月底前可望建成通车;南城区旅游综合体、南江滨路等24个项目进展较快,投资均超序时进度。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3.6%。更加注重招商选资,引进中国交建、__等一批集团企业,内资实际到资15.07亿元,增长73.5%,超县预期增幅51.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764万美元,占县预期目标的52.7%;出口总值(海关口径)1596万美元,占县预期目标的60.2%。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对接福永高速公路开通,高标准建设并贯通南、北江滨路、站前大道等进出城大通道;完成马洋桥至下林段路面改造,北二环路、仙佛路已招投标,三环路正在抓紧规划
设计。“三溪六岸”景观、县府路改造(国土局至北门三叉路口)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启动沙浮路旧屋区改造和沿溪步行慢道建设。青云山水厂已动工建设,南区水厂技改工程完成取水口论证。塔山公园南区扩建项目已招投标。基本建成樟树板大桥东侧、樟城影院等安置房项目,日出东方、云山蓝郡等一批商住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葛岭示范性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嵩口、__、__等小城镇改革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文明稳步推进。部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9个乡镇获得部级生态乡镇命名,243个村获得市级以上生态村命名;实施“四绿工程”,造林绿化面积6.14万亩;扎实推进中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3万亩。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203省道“白改黑”和沿线美化工程,528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开工,实施造福工程300户,16个乡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陆续开工,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__、__中心幼儿园正在基础施工,13所乡镇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城建校教学楼近期可动工建设;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正在二次装修;精神病防治院项目改造工程已投入使用,新建工程正在主体施工;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县文体综合大楼即将竣工,开工建设“六馆一中心”项目,2013年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正在积极有序筹备。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948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5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分别达11297人、1998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9663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4%;新农合参合率达99.7%;城乡医疗救助1628人次;城乡低保范围不断扩大,覆盖人数11961人;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766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治安满意率居全市第二名。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深入实施普法工作,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推进。慈善、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综合以上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是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个指标增幅与县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受用林用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影响,54个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还有30个项目未动建;三是产业规模不大,税源性项目不多,税性收入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存在融资难等问题,企业转型升级遇到瓶颈制约;五是城乡统筹能力较弱,城乡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下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认真按照县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以及“两路”开通等重大机遇,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确保全面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推行项目“一线工作法”和“五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对26个在建结转项目和已动工建设的2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加强项目现场施工组织调度,上足机械设备和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各个项目按序时或超序时进度推进;对于未动建的3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强化项目工作班子力量,加快项目用林、用地报批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等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化解征地拆迁等瓶颈制约,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快速推进,争取尽快开工。与此同时,要做好“5·18”、“6·18”、“9·8”等签约项目跟踪对接服务,推动尽快落地、尽快建设、尽快投产。靠前谋划,充分调研、分析与论证,策划生成一批生态产业、民生领域项目,争取列入上级投资补助盘子,运用代建、BT、BOT、PE等多种模式,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接旅游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发展休闲农场、农耕体验、农家乐、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快花卉苗木规模化发展,以现有的花卉苗圃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发展。做大林业产业,培育壮大油茶和茶叶;打造林下经济,发展林下养鸡、养羊、种植中药材、套种珍贵树等。发展设施农业,以大棚栽培为重点,发展大棚果蔬项目。注重品牌带动,改造提升李果和青梅两大传统产业。依托山塘、水库等水面资源和良好水质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业。积极探索塘前芋坑、__下苏、__连山、__等农村发展模式,做好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农田、山地等资源入股,推动农民增收。另外,要千方百计防止耕地抛荒,抓好粮食生产,做好县级粮食储备轮换。加强以农田
水利、防灾减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保障水平。做大工业体量。抓好工业企业帮扶工作,及时兑现工业稳增长的优惠政策,促进存量企业增产增销。抓好新上规模企业培育工作,对界竹口电站、中建(__)沥青、胜华农业、恒顺石材、朗宇环保、中海创等一批新增长点企业,要确保在下半年申报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生统计产值;力促华尔锦纺织、三连制衣、嘉锋好家俱、顺达食品扩建项目和协昌制衣、恒龙制衣、艾瑞数码科技、葛岭搅拌站等计划新开工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大力推动海西(永泰)创意产业园、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梧桐工业园区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整合城峰与马洋工业区资源,提升效益。做强建筑产业。加快建筑工程公司重组进程,鼓励建筑企业发展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综合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企业晋升更高一级资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省内外建筑市场。
提升现有景区品质。加快建设云顶景区三期工程,力促打造成__旅游新地标;完善天门山、赤壁等老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旅游集散能力。打好温泉度假名片,加快推动建设闽商生态园、梧桐汤埕温泉、青云山温泉旅游度假村等一批高端温泉项目;谋划筹建温泉供应站,促进温泉资源有效利用。打响山地运动品牌,以筹办2013年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契机,加快环大樟溪自行车赛道及体育景观等配套设施建设,引领休闲运动发展。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加快海西文化创意园建设,力促__影视城尽快开工建设,精心包装古民居、古寨堡、古镇古街、以及名人名贤等文化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开发高山避暑旅游,依托高山地区气候特点与优势,积极发展高山避暑度假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开拓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强化旅游管理,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完善智慧旅游服务,探索并完善旅游统票机制。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力促香米拉酒店尽快营业,确保在年底前纳入限上法人企业统计;强力推进南城区旅游综合体、冠景春城等一批商贸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奥特莱斯”项目,促进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做好“两路”互通口周边物流节点规划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提速发展;着力发展金融服务、通讯网络、居家养老、咨询评估、电子商务等服务业。
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抓紧编制太原和清凉组团控制性详规,提速建设北二环路、仙佛路,加快三环路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尽快动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建成南江滨路和县府路改造项目,重点组织北江滨(二期)、刘岐大道、龙头大道等项目推进工作,力促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快速推进“三溪六岸”景观工程、沙浮路旧屋区改造和沿溪步行慢道建设、203省道“白改黑”及沿线美化工程;加快南区水厂技改工程、青云山水厂等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尽快动工建设三木·中央天城和状元首府商住项目;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园林、卫生“三城同创”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部级生态县创建成果,确保通过环保部行政验收,力争年底前获得部级生态县命名;抓紧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打造一批布局优化、村落绿化、庭院美化、环境洁化的美丽乡村。
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全省发改系统和有关部门共同辛勤努力,扎实工作,在投资完成、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让省委省政府满意的工作成绩。
(一)5500亿元投资任务预计超额完成
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投资拉动战略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促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平稳增长。5月份以来,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月都保持在40%以上,一直居全国前5位,其中1~11月份达到45.9%。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0亿元,增长40%左右,超过年初计划100亿元,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年初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工作措施,通过集中审批、集中推进项目新开工和竣工投产、滚动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支撑、民生富民和资源环境“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以及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重大项目完成情况超过预期。预计全年,全省建设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900个,超过年初计划900个,完成投资340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0.7%。其中:新开工项目2630个,比去年增加648个,完成投资1720亿元,占30.7%;竣工项目1160个,完成投资650亿元,占11.6%。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5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5个。
二是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滚动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富民、环境资源 “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全省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工作。
三是集中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新开工、竣工投产工作。2008年,省里共集中推进新开工和竣工投产项目122项,王珉书记、韩长赋省长、竺延风常务副省长等省领导出席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通钢集团千万吨钢工程吉林精品钢基地等66个项目开工奠基和竣工投产仪式,取得了积极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三)重大项目谋划不断创新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由于连续4年加大投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的项目绝大部分已开工建设,后续储备项目,特别是重大、特大项目已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省发改委及时向省政府提出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的建议》。就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谋划思路、明确谋划方向和重点领域、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对谋划好全省重大项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创新项目谋划方式。在继续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谋划项目的同时,我们研究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新的项目提出、谋划、评估和运作机制。即: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与国家中咨公司等有实力的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委托、合作等形式,围绕我省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长远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方向,谋划提出若干个重大项目,有选择地面向社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确定项目投资主体。
三是创新项目谋划和推进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方针,争取国家投资,推进项目谋划和建设,省政府就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成立了10个推进组,每个推进组分别由一名副省长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地区参与,组织推进工程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工作。同时,省里还确定了12个重大结构调整工程项目,包括:200万辆汽车、百万吨级乙烯及精深加工、千万吨玉米深加工、轨道客车、农机装备、千万吨钢和不锈钢等7个重大工程,以及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通化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和吉林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并陆续组织项目推进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加快推动项目的谋划和建设进程。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为做好今年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争取工作,指导各地区和行业谋划好近两年重大项目,省发改委创新工作方法,2008年11月18~24日,委主任、副主任和20多位处长,赴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进行了现场调研,在省里听取了白山市、通化市、白城市、延边州和长白山管委会的工作汇报,与省国资委及其所属20多家企业进行了座谈。经过对接和汇总,全省谋划和储备明后两年项目3198个,总投资9189.7亿元。总体看,这些项目领域广、数量多、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大多数项目有望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且初步解决了全省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
(四)争取国家支持取得全面突破
2008年我们继续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国家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我省一批重大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落实和解决,享受到了资源城市转型、电力结构调整等优惠政策。辽源市和白山市被列入国家第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我省电力第二轮“上大压小”方案;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的协议,等等。
(五)加快预算内投资下达,提高资金效益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在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今年省预算内资金改变以往分批下达的方式,在7月份进行一次性研究,8月份一次性下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四季度,对争取到的国家新增1000亿投资,全省发改系统采取特事特办、随到随转的办法,加快资金下达。省财政厅建立项目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在国家资金未到之前,提前调度资金先行拨付,各地财政对项目应拨付的资金,也做到即时拨付。
(六)各项专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今年以来,全省投资系统在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心工作的同时,也较好地开展了各项专项工作。一是配合省委巡视组开展了相关工作;二是做好重大项目绩效调研和报告;三是加强了招投标管理。
二、对2009年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几点体会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从国际层面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形式复杂多变,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从国内层面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到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四季度国家实施了扩大内需10项政策措施,新增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后年投资1万多亿元,以及诸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短期之内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是少有的。从我省层面看,在深入实施加大投入战略的推动下,全省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实属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这一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进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我们发改系统特别是投资战线全体同志坚持不懈、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良好成果的具体体现。
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是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主动力。
二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不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坚持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作措施的实效性,是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资金“瓶颈”制约矛盾突出。二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项目层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地区与所属县(市)工作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项目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投资和项目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2009年需要重点研究和做好的工作
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2009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我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和改革成果,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已做出明确部署,下一步需要我们全面加以落实。2009年全省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重大项目的谋划和推进,突出交通、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质量,改善投资结构,保持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健康增长。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7500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分解落实工作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并提出了力争完成7500亿元的目标。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们按照7500亿元对2009年的投资计划进行了初步分解。各市州要按照省里确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梳理2009年新开工和续建的项目,逐项确定投资进度和投资额,使各项投资指标落到实处。
(二)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
2009年是启动实施“万亿投资工程”的第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抓好“万亿投资工程”的启动落实工作,重点要抓好项目谋划工作,以确保后续储备项目足以支撑投资目标的完成,省里也将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是委里为加强对各地谋划和推进项目工作的指导,近期将出台《关于做好明后两年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具体实施工作。二是继续深化同中咨公司的合作,借助“外脑”提高项目谋划层次水平。各地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化的项目开发队伍,瞄准国家投资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在抓好项目谋划的同时,各地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各市州要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重大项目推进组的领导协调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努力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落实配套资金;各市州发改委要和有关部门加强联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能够在市(州)审批的项目实行集中审批,对需要国家或省审批的项目,协同做好基础工作和上报工作,加快完善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继续采取集中推进项目新开工和竣工的做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合理布局。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和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三)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我们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会上了解到,2009年中央政府投资在继续安排好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向“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西部大开发倾斜,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和启动一批上述领域的重大工程。一是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建成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任务,加快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水源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改扩建工程。二是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开展廉租住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搬迁维修采煤沉陷区民房任务,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三是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中西部机场建设。推进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四是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和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推动大型核电、风电装备和高速列车设备本地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五是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按照防灾减灾要求,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对不符合条件特别是危房校舍加快改造。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的建设。
从上述情况看,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了民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我们要把握好国家精神,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抓紧做好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及时做好向国家汇报、沟通和衔接等方面工作,争取得到国家更大支持。
(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目前资金问题仍然是我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从2006年开始,我省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自筹资金、利用外资逐年增加,原来项目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格局明显改变。但是,项目建设资金瓶颈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仍然需要我们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大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我省还成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业企业,产业基金也将酝酿出台,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各地要加强谋划,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安排的1000亿元地方转贷。四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五)加强项目管理
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范文第5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一心、两级、促统筹”发展战略,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为主线,主攻重点项目建设,以提升经济质量为手段,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经济和社区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稳步推进搬迁工作。以围绕工业集中发展区园区建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重点完成村1、2、3、4、5、7社和上场村8、9、10社共计2089亩的征地和拆迁工作;做好中金快速通道段的征地拆迁工作。
(二)稳妥做好安置工作。筹措资金,完成搬迁安置“两费”补偿及对接工作。加快完成民生工程,做好工业集中区一号安置点工程建设协调工作,开工建设工业集中区三号安置点以及完成工业集中区二号安置点工程。加快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积极搭建就业平台。
(三)年全镇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力争实现亿元。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投资计划亿元。
三、工作责任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工业新城”建设,加快重点工程、园区内招商引资企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强化拆迁安置政策学习、宣传,加强内务管理,提高拆迁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严把政策关口,加紧完成拆迁安置新旧政策对接、兑现工作。
二是注重质量、加快建设。切实加快安置房建设力度,注重建设质量监管,切实完成安置房分配和修建任务。
三是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建立项目落实工作责任机制,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建立项目工作调度协调机制,安排部署协调项目工作,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建立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攻坚年”活动推进机制
成立镇重大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重大项目推进的日常工作,由镇目督办进行综合、检查、督办和考核。
(二)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工作调度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周报制度制度和调度会议制度,及时调研和汇总分析重大项目中的经验、困难和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目标督查
严格执行重点项目信息报送制度,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及时专题报告。
(四)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
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纳入年年终目标管理,制定考核和奖励办法,对推进措施得力、工程顺利推进的项目责任部门和个人,年终给予奖励和表彰。对重点项目执行不力、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连续2次被通报批评的,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对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计划工作任务的责任部门和单位,责令其写出检查;对存在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启动问责机制,追究其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应的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