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精选5篇)

  • 夏侯婴(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中记载:夏侯氏其先为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汉书》卷四一《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中记,夏侯婴与汉高祖刘邦同为沛人,他与刘邦私交甚好,俩人十分投缘,刘邦一起事,他便跟随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很早被…

近几年对士族个案研究日渐深入,取得不少成果,特别是对诸如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家族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属于曹魏时期谯沛集团的夏侯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文对其进研究。[1]本文拟就对夏侯氏的兴起与衰亡作一全景式的描述,以探讨势族在魏晋这一战乱频繁的时期,是如何代际兴亡的。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中记载:夏侯氏其先为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汉书》卷四一《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中记,夏侯婴与汉高祖刘邦同为沛人,他与刘邦私交甚好,俩人十分投缘,刘邦一起事,他便跟随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很早被封为太仆跟随刘邦左右。在战乱中曾多次舍命救吕后二子,后又迎立代王为文帝,封食六千九百户,为汝阴侯。死太仆职,谥曰“文侯”。西汉开国功臣中,能善终的本就不多,如他这般到老了仍位尊宠隆的更是少数。夏侯婴封邑“传至曾孙颇,尚阳平公主,坐与父御婢奸,自杀,国除。”夏侯颇尚公主,公主随母家姓,号“孙公主”,因此,夏侯婴的后代就更姓为孙。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又载“元康四年,婴玄孙之子长安大夫信诏修复家。”总之,此后,无夏侯氏子孙见于《汉书》记载。虽然曹魏时夏侯惇一族把自己作为夏侯婴的后代,史无可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考察曹魏时期作为势族的夏侯氏的兴衰史。

曹嵩是夏侯惇的叔叔,夏侯惇与魏武帝曹操乃是族兄弟,夏侯惇与夏侯渊从曹操起家起就一直跟在他身边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他东汉末随曹操起兵,为裨将,迁折冲校尉,邻东郡守,领陈留、济阳太守,封高安乡侯。他兴修水利,身自负土,劝民耕种。转河南尹,迁伏波将军,增封邑。魏文帝曹丕立,拜为大将军。夏侯惇为人“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谥曰‘忠侯’。”[1]《三国志》记载夏侯惇有子七人,“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惇弟廉及子楙素自封列侯。”[1]夏侯惇的爵位由其子夏侯充嗣承。夏侯惇之子,有史可考的就只有:充(表字不可考)、楙(子林)、子臧、子江四人。夏侯惇中子夏侯楙,年少时与魏文帝曹丕亲善,娶曹操女河清公主为妻。曹丕即位之后,任他为安西将军、持节,继承夏侯渊都督关中。但是他“性无武略,而好治生。”[2]后迁为尚书。夏侯充生平,史乘语焉不详。充死后,由其子夏侯广继承爵位。夏侯广死后,嗣绝,封其近属夏侯劭承嗣。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同样也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攻城掠地,东汉末从曹操起兵,拜别部司马、骑都尉。迁陈留、颖川太守,从征袁绍、韩遂,累胜,有勇名。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拜征西将军,留守汉中。封为“博昌亭侯”,食邑千户。建安二十六年,为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夏侯渊之妻为曹操之妹,其长子夏侯衡娶曹操的侄女,“恩宠特隆”,为曹魏时显赫一时的外戚权臣。夏侯渊之子有史可考的有八人,其一在战乱中夭折,其余分别为:衡、霸、称、威、荣、惠、和。长子夏侯衡承袭爵位,转封安宁亭侯。夏侯衡死后,其子夏侯绩承嗣,夏侯绩为虎贲中郎将。夏侯绩死后,子夏侯褒承嗣。中子夏侯霸正始年间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后因曹爽之事逃亡入蜀。其从妹为张飞之妻,而张飞之女为刘禅皇后,他可以说是刘禅的舅舅,刘禅因此对其厚加爵宠。三子夏侯称,小时就好玩军事游戏,十六岁时一箭射虎,名闻于魏武帝曹操。他与曹丕为布衣之交,每次宴会,“气陵一坐,辩士不能屈。世之高名者多从之游。年十八卒。”[3]四子夏侯威,性任侠,历任荆、兖州刺史。其长子夏侯骏,历任并州刺史、晋豫州大中正。次子夏侯庄,为淮南太守,是晋景阳皇后的姐夫。夏侯庄有子七人:湛、淳、琬、瑫、谟、总、瞻。长子夏侯湛以才博文章闻于朝野,其文自成一家,官至南阳相、散骑常侍。《晋书》载其“幼有盛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4]夏侯庄有一女,名光姬,为晋元夏侯太妃,晋元帝之母,“由此一门侈盛于时。”[3]夏侯渊次子淳“亦有文藻,与湛俱知名。官至弋阳太守。”[4]淳子承南渡后,历安东军事、南平太守、散骑常侍。夏侯渊五子夏侯荣,“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汉中之败,荣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亲在难,焉所逃死!’乃奋剑而战,遂没陈。”[5]六子夏侯惠,年少时以才学见称,善属奏议。历任散骑黄门侍郎,迁燕相、乐安太守。七子夏侯和,清辩有才论。历河南尹、太常、光禄勋。[2]

夏侯渊有一从子夏侯尚,亦与曹氏女结姻,与魏文帝曹丕交好。魏武帝时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魏国初建,迁黄门侍郎,后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文帝时更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后徒昌陵乡侯。死后谥曰悼侯。夏侯尚之子夏侯玄承嗣。夏侯玄少知名,弱冠便为散骑黄门侍郎,为一朝名士。曹爽辅政时,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征西将军。后坐谋反罪,夷三族。在狱中廷尉钟毓“以其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6]。正元年间,绍功臣世,封夏侯尚从孙夏侯本为昌陵亭侯,邑三百户,用来承嗣夏侯尚之后。夏侯尚之女夏侯徽为晋景怀皇后。

夏侯氏的记载就此似乎已断,此后史书记载的诸夏侯氏,均称其为谯郡(或谯国)人(今安徽亳州),却不见有载为何人之后。其后六朝诸史有传的有:《梁书》中的夏侯详、夏侯亶、夏侯夔、夏侯损、夏侯谊等人。《魏书》中的夏侯道迁、夏侯夬、夏侯慎等人。另散见于史籍的有:《晋书》中记载的将军夏侯长,刺史夏侯含,日南太守夏侯览,河南太守夏侯宗之,随郡太守夏侯澄之,东平太守夏侯陟,下邳内史夏侯嘉,乌程令夏侯愔,夏侯稚,夏侯轨,夏侯藻,夏侯骏,夏侯奭等人。但是从总体上说,夏侯氏已如明日黄花,不再是当时显赫一时的豪门权贵了。随着时代的推移,夏侯氏也如其他旧姓大族一样渐渐衰落了。

原因使得在士族上升时期有着极大可能成为一流大姓的夏侯氏,渐渐湮没无闻?

夏侯氏的兴起是和曹氏的兴起密切相关的。夏侯惇、夏侯渊自小与曹操相熟,曹操起兵尹始,他们就跟其征战四方。曹操与他们是从兄弟,曹操的嫡亲妹妹是夏侯渊之妻,夏侯惇、夏侯渊均有一个儿子娶曹氏公主为妻。相反,他们虽号称西汉夏侯婴之后,但夏侯婴直系子孙在传六世之后便不见史载了。有汉一代,更为有名的是山东的夏侯氏,他们以传《尚书》闻名于时,即大小夏侯尚书夏侯始昌、夏侯胜。《后汉书》中也没有夏侯氏的传。在东汉党锢盛行之时,夏侯氏也不见有人卷入其中。可以说夏侯氏完全是在汉末战乱,跟随曹操,依靠军功起家的。夏侯氏的兴衰起落与曹氏息息相关。这就使他们容易犯一个大忌,轻易卷入皇室的权力斗争中。被夷三族的夏侯玄就是因卷入权力斗争,而成为牺牲品。而当司马氏篡权时,与曹氏荣辱相联的夏侯氏就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夏侯尚之女夏侯徽为晋景怀皇后,母姓曹,是魏德阳乡主。司马氏怀有二心,对她深有忌讳。在魏明帝青龙二年(234),二十四岁的她就被司马昭毒死,成为权力斗争的又一牺牲品。所以有晋一代,夏侯氏也是始终受压制、打击。可见,一个家族想要飞黄腾达,靠走外戚路线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但是这种路线最不稳定,极易受政权变化的影响,一旦政权发生变化,这些外戚也就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

夏侯婴范文第2篇

1、曹丕:魏文帝曹丕,187年冬出生,226年6月29日逝世,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2、曹植:曹植192年出生,232年12月27日逝世,字子建,沛国谯县人,生于东武阳,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3、夏侯敦:夏侯惇220年逝世,字元让,沛国谯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4、司马昭:司马昭211年出生

(来源:文章屋网 )

夏侯婴范文第3篇

孝公立,欲修缪公之业,复收河西之地,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乃下令国中求贤者,遂用商鞅之法,移风异俗,内立法度,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修守战之具;招战士而赈孤寡,有功者必加之于赏,有罪者必用之于刑;始国强而民富矣,遂为秦吞六国而辟之路也。

惠王用张仪之计,削六国而破合纵,外连横而斗诸侯。南攻汉中,败楚国之师,西并巴、蜀,接关中之壤,北取魏之河西、上郡,于是不战而诸侯恐,则争割膏腴之地而赂之秦矣,秦无亡箭矢而动兵甲,遂为诸侯雄也。

昭王听范雎之谋,外远交而近攻,内固干削枝,于是废太后,逐穰侯。用白起为将,而赵有长平之祸,攻拔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兵,韩割坦雍、赵割六城以求和。于是昭王承孝公变法励强之志,开始皇统天下之帝业也。

周自平王迁都于雒,国渐衰微,王令不行,诸侯不朝,大国相伐,小国相并。秦自缪公至于始皇帝也,二十有四君矣!然常为诸侯雄,何也?得厄喉而守之也。于是秦内修缮政,外揽智谋之士,赏奋战之兵,窥周室,蚕食诸侯。及至始皇帝时,内有仲父、李斯之佐,外有王翦、蒙氏为将;宰割天下,一统山河,威振四海,而制六合。吞二周而绝六国之祀,化天下为三十六郡,遂统一国之言,于是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御匈奴。讷李斯之谋,焚诗书而烧百家之语,以酷刑法;坑儒生而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始皇薨,二世立,二世乃淫骄之主,无道之君也,赏所爱而罚所恶,纵酒淫于后宫,不讷忠臣之谏,嬉聆阿谀之言;于是伐郦山之木,征天下之民,兴阿房之宫,立私爱而重赵高,故高权倾于秦,诛李斯于咸阳,以惹其主;指鹿为马,以观逆己之党;重敛赋徭,暴敛民财,以暴虐为天下治。天下之民莫不聆令而从,敢怒而不敢言,皆畏秦之酷法也。而天下之民,冬无短褐,夏无缟衣,日无鸡肚之食,夜无鼠盗之食,民皆嗷嗷而待哺也。

孰知陈涉奋臂大呼,杀秦史而聚散乱之众,得甿隶之徒九百余人,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反目攻之于暴秦也。秦外无宗室之亲,内无中佐之辅,而六国之民顺风而呼云聚而响应陈涉者甚矣,然而秦兵不战而败,丢戈弃甲,向风而倒,岂非仁政之衰也。

二世殁,子婴立,夫子婴孤弱之主也,内无智谋之臣为之辅,外无强将而御六国之师,于是反秦诸侯,帅六国之众,驻兵于霸陵之上,聚云聚而响应之民攻之于咸阳。项羽遂弑秦王子婴者,楚兵屠关中而戮秦民,焚阿房之宫,尽掠秦国之宝也。楚师弗费反掌之力,垂手而得秦矣。

向使始皇之时,以气力吞诸侯,若裂地以封功臣之后,治国以礼天下之民;并天下若恤六国之众,宽徭轻赋,不以暴治天下,减繁法,去严刑,广推诗书以教当世之民,民四季足以丰衣食,喜当世之治,拥秦国之政,即使国有畔逆之臣,然社稷有忠臣之后,亦无离上之祸也,六国虽有死灰之民,而国无灭亡之灾也。今子孙为诸侯掳,身首异处,为天下笑,不亦哀乎!然秦自缪公及至始皇帝也,二十有四君矣,常为诸侯雄,虎视天下,一统山河,富有四海。及至二世之时,国三年而亡矣!秦遂绝祀,不亦悲乎!

鸣呼!秦何以亡耶!曰:德泽未渥,而六国之亡民未忘其主也。二世乃矫制残虐之主也,极情纵欲,深壑难填,郦山未竣,复作阿房,遂不修仁义之政,乃废先王之道,身居深宫,不聆政事,终身迷惑,无善恶是非之分,赏所爱而罚所恶,乃立私爱而重赵高,高上馋惑主,下诛忠臣,忠佐之臣虽有周公之材,而无陈谏之说,二世无度审社稷之危,先胶忠谏之口,戮忠良之臣,加厉酷法,行暴政之刑以治天下也,此未有亡国者而未之有也。

白云鹤云:余读史书,未尝不叹息秦王子婴者也。嗟呼!秦自缪公至及始皇帝也,二十有四君矣!然周自平王迁都于雒,国渐衰微,王令不行,诸侯不朝,大国相伐,小国相并。夫诸侯吞并,兵戎相见,四百余岁矣,然秦至始皇帝也,奋二十余世之基业,鞭笞六国,一统天下,并天下为三十六郡,遂统一国之言,功盖三皇五帝矣。然二世立,国三年而亡也,岂不惜哉!夫当世之时,天下骚动,秦初并六国而亡二周,然六国之遗民未忘六国之主也。向使二世若行仁政以教化天下之民,民四季足丰衣食,国虽有畔逆之臣,而无离乱社稷之祸,六国虽有死灰之民,而国无灭亡之灾也。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今二世无道之君,不讷忠臣之谏,嬉聆阿谀之言,兴阿房之宫,征天下之民,天下之民苦秦久矣!然陈涉遂奋臂大呼,而云聚响应陈涉者甚矣!二世身居深宫,不聆政事,立私爱而重赵高,高上馋惑主,下诛忠臣,及至诸侯并起,攻之于咸阳,屠戮秦民,掠国之财。然秦自秦非子至始皇帝也,国三十有七君也,历七百余岁矣,秦取天下若此之难也。夫始皇帝也,以气力并天下,不行仁政,而以暴治当世之民,及二时立,加厉酷法,天下之民皆畔之,于是诸侯拱手而得秦矣,断嬴氏七百岁之基业,绝秦之祀,今秦王子婴犹为诸侯掳,身首异处,岂不悲哉!

夏侯婴范文第4篇

陈宣章

一直流行一种“考验”:女孩问男朋友:“我和你妈都掉到河里,你先救谁?”这是现代“阴盛阳衰”的标志。

聪明的男孩说:“先救您。您是我的唯一。”因为两者同时掉到河里的事情是假设,不可能发生的,落得骗骗女朋友,搞好关系。

如果万一中的万一,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怎么办呢?我想:首先要找一个办法同时救两个人;其次看两者中谁会游泳,先救不会游泳者;万不得已时,先救容易救起者,以免两个皆落空。

《三国演义》里刘备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为了逃命,三次撇妻。《史记》中记载:刘邦在战场上逃命时,就把“衣服”从车上推下去抛弃掉。要不是夏侯婴见到“弃婴”就捡,刘邦这一儿一女的命运还真不好说。司马迁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尽管所记为本朝开国皇帝,也没有遮掩,不回避刘邦在战场上的窘境、狼狈相和逃跑时的“果断”,甚至还写了刘邦并不为此感激夏侯婴。

按照孔孟之道,老婆是“衣裳”,而父母地位比老婆高得多。所以,不管什么情况,应该先救老娘。可是谁敢如此说?女朋友必然“拜拜”了。国学家们也如此。

《二十四孝》中第12个故事是《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你想:为了不影响供养老娘,竟然要活埋儿子。这简直不可思议。其实,他的儿子并没有在事实上威胁到老娘的生命。在郭巨心目中,老娘简直就是“天”!

《三国演义》第19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刘备败给吕布,匹马逃难。一日,投宿于少年猎户刘安家。刘安久闻刘备大名,一心想好好招待刘备,欲寻野味供食,一时竟不能得,于是杀掉他的妻当菜给刘备做饭吃。刘玄德饥肠辘辘,不疑有他,乃饱餐一顿。小说作者以平淡的笔墨,写这一件惨绝人寰的事情,竟然面不改色心不动,实在是很可怕的。毛宗岗批语:“玄德以妻子比衣服,此人以妻子为饮食,更奇。”

小说继续讲故事:次日玄德离去时,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备路遇曹操,讲起近日经历及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曹操乃命孙干以黄金百两往赐之。毛宗岗批曰:“刘安得此金,又可娶一妇矣,但恐无人肯嫁之耳。何也?恐其又把作野味请客也。”在刘安心目中,把老婆当成一只羊、一口猪,杀了待客,还说是“狼肉”。这是儒家对待“老婆”的极端。

夏侯婴范文第5篇

韩信的个人资料:韩信,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后,又北上降服了燕国。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