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精选5篇)

  • 栽培技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果蔬栽培引来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由于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所以绿色果蔬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因为绿色果蔬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身于园艺业。面对果蔬栽培出现的问题,专家们开始研究相应的…

栽培技术(精选5篇)

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果蔬 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72-01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果蔬栽培引来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由于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所以绿色果蔬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因为绿色果蔬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身于园艺业。面对果蔬栽培出现的问题,专家们开始研究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果蔬栽培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果蔬的生长。为了能够保证地果蔬的质量,专业人员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来保证果蔬的质量。

一、果蔬栽培中遇到的困难

在果蔬栽培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第一,肥料的危害。在果蔬栽培种,菜农施肥过于单一,并没有合理施肥,这样会使得果蔬作物提早落花、落果。施肥的不合理严重危害了果蔬作物的生长,这样既不能保证果蔬的产量,也不能保证果蔬的质量。第二,病虫的危害。果蔬栽培容易受到病虫的影响。由于光照较差,通风性较差,环境高湿,这为病虫害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只要有弱寄生性和白粉虱等。这些病虫严重影响了果蔬作物的质量。由于果蔬栽培受到病虫的危害,这样可能导致果蔬绿叶提早枯黄,果实不能成熟等后果。第三,低温冻害。在秋季,由于温度的下降,并且果蔬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这样使得此时的果蔬瘦弱,营养价值低。

二、果蔬栽培的技术

1.果树栽培园圃管理

进行园圃管理的时候,第一,要整畦。在每一年种植果蔬的时候,要平整土地,并且要形成高15厘米,宽20厘米的高垄,并且要在垄间覆盖一定的杂草,这样做可以使得地面的温度降低。第二,要施肥和浇水。在定植的5到7天之后,要浇一次缓苗水,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要以中耕除草蹲苗为主。当第一穗果坐住之后,要结合浇水的量进行施肥。夏季在大雨过后要及时进行排水,并且要进行适当的追肥。秋季之后要结合浇水量进行一定量的施肥,这样做可以防止植株出现早衰的情况。第三,要对植株进行调整。当植株长到30厘米的时候,要进行插架、绑蔓的工作,并且要实行单干整枝,及时的将侧芽去除掉,每一株要留有5穗果摘心,并且每穗留3到4个果。通过对果树栽培的园圃管理,可以为果蔬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有机肥料在果蔬栽培中的应用

2.1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

无机肥具有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吸收的特点。而有机肥主要是包括动物粪便和植物残体等。无机肥和有机肥的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样不仅仅可以为果蔬提供了一定的肥力,保证了果蔬的质量,而且可以保证果蔬的安全。有机肥和无机肥按照一定的比例使用,这样使得果蔬的产量与质量达到最佳的水平。

2.2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充分保护土壤,以免土壤受到蛔虫的影响。在果蔬种植中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大大提高了果蔬的质量,使得果蔬的口感好,有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保持果蔬自身的香味,这样可以保证人们吃上健康无公害的果蔬。

三、病虫灾害的防治技术

为了减少病虫对果蔬作物的危害,首先要及时摘除受病虫危害的菜叶和果实,这样可以避免健康的果实受到不良的影响。其次要保证园圃的温度以及湿度,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菜农可以适当的给园圃进行通风,这样可以降低园圃的湿度。最后要使用适当的农药,来减少病虫对果蔬作物的危害。在园圃中,要适当点一些预防病虫产生的烟雾,这样可以预防病虫的产生,从根本上缓解了病虫的产生。

四、预防有害气体的技术

在果蔬栽培中,由于园圃的通风性较差和化肥使用的不当,这样导致了园圃内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危害了果蔬作物的生长,影响了果蔬作物的质量。为了预防有害气体对果蔬的危害,首先要合理施肥,这样可以使得残留在园圃的化肥不至于太多,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使得肥料融化进入果蔬的根部。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的进行通风,这样可以使得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到外面,使得园圃的空气清洁。最后要及时清理塑料垃圾和残留物。菜农每天都要清理园圃内的垃圾,这样可以为果蔬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五、园圃灌水的技术

园圃的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浇水,这样可以减少果蔬作物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菜农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在晴天时多浇水,阴天时少浇水,这样可以避免园圃出现过于高湿的情况。菜农要根据不同的蒸发性浇不同的水,这样可以保证果蔬作物的正常生长。

六、结语

果蔬栽培,不仅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果蔬,而且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但是果蔬栽培存在一定的灾害,如低温冻害和病虫灾害等。为了让果蔬作物能够健康成长,相关的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果蔬作物的质量的产量,而且也可以减少果蔬栽培的经济损失。为了使得果蔬栽培向一个健康、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引进先进的技术来促进果蔬栽培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来亮;卢慧苏;周慧卿;丁新天;王巧春.浙南山区水蜜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8(03)

[2]刘本文;许宇恒.中棚春早熟西瓜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0(04)

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牡丹;生态习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135-01

牡丹,又名富贵花、木本芍药、洛阳花,因其姿态雍容华贵,花大且花色艳丽,是我国的国花和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不仅在农村家庭院落中被广泛栽植,而且在城市园林美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还可设置为专类园。以自然孤植、丛植或片植的形式存在于园林绿地中,为园林美化增色不少,其也被盆栽在室内观赏,或作切花大量的生产。近年来,牡丹根皮的药用价值,花瓣的酿酒价值,特别是油用牡丹的油用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市场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使其种植面积大幅上升,种植数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指导农民种植好牡丹,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精准扶贫,现将牡丹的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生态习性

牡丹属木本花卉,原产中国西部及北部,是我国的国有品种,全国的牡丹品种达到800种以上,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牡丹适宜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质壤土中生长,不宜在黏重土壤和低湿处栽植,牡丹喜欢温凉高燥的环境,在炎热低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良或不能存活,这是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2 栽培技术

2.1 繁殖

牡丹繁殖方法主要播种法、分株法和嫁接法。

2.1.1 播种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幼苗的大量繁殖生产和新品种培育这2个方面,在单瓣和重瓣品种中用的较多。主要做法是:在8月果实即将开裂时取得种子,马上进行播种。苗床选用高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实行高床或大田条行点播,株行距10 cm×10 cm,覆土2~3 cm,播种后压实并覆草,种子发芽率为50%。

2.1.2 分株法。适用各类品种,适宜时期为9月至10月上旬,在土壤封冻之前或早春也能进行,但往往生长不良或成活率不高。分株时,通常将全株挖起后用手掰开或用利刀切割,每一新株带有适当的根系和3~5个萌芽,由于牡丹根为肉质,易折断,因此挖起后往往先阴干1~2 d,待根系稍变软时再分劈,分劈后伤口最好涂上硫磺粉等药剂,以免感染病菌。分株后经5~6年可再行分株。

2.1.3 嫁接法。嫁接以芍药根或者牡丹根为砧木,用于珍贵品种的繁殖,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根砧应选用粗约2 cm、长15~20 cm且带有须根的肉质根为好。嫁接在9―10月进行,选用从根颈部萌发的一年生枝条为接穗,对于较粗根砧多用嵌接法,接后涂泥,并立即栽植,栽植深度以接穗顶端与地面相平或略高为宜,土要踩实,浇水后再封土10~15 cm。次年春天萌芽时要松土以得新芽出土。

2.2 栽植地选择

牡丹具有粗长肉质根,应选土层深厚、地势高敞、土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处栽培,不宜连作。

2.3 栽植

栽植适宜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园艺观赏类牡丹的栽植株行距可以根据园艺设计的要求而定,一般为80 cm×100 cm。牡丹的根基部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尤其在根颈处,必须在每年的3―4月间,当萌芽长至3~6 cm时,刨开根颈部表土,一次性摘除。另外,每年的冬春季节,对花枝上部的干枯枝条要及时剪除,为使植株花大形美,还应对花枝短剪或疏剪,每一花枝留1~2个花芽即可。每年当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后,加以特殊的栽培措施,可以人为控制牡丹的开花时间。如为使牡丹于春节期间开花,可在春节前50~60 d,将植株挖起放于室内暖处裸根晾晒2 d,待根颈部变软后上盆,浇水后置于温室内,保持较高的湿度。每天向枝上喷水3次,4~5 d花芽即可膨大,在8~9 ℃ 条件下放5~6 d,然后加温至11 ℃左右,经常喷水,并逐步加大施肥力度。在春节前10 d左右升温至18~25 ℃,每天补光4 h,并喷3~4次水,施肥1次,保持空气湿润,春节即可开花。

种植油用牡丹一般有3种栽植密度:①栽植密度4.5万~6.0万株/hm2,株距40 cm、行距50 cm。②栽植密度9.0万~10.5万株/hm2,株距20 cm、行距50 cm。隔1~2年,可以隔1株去除1株,用作观赏牡丹嫁接苗或另行栽植。亦可不去除,可以提前1~2年达高产。③栽植密度15万~18万株/hm2,株距20 cm、行距25 cm,也可以株距15 cm、行距30 cm。隔1~2年每隔1行去除1行,第3年可以隔1株去除1株(株距20 cm、行距25 cm,可不去除,利于早产高产)[1-4]。

定植前应先整地施肥,一般选择二年生“凤丹”播种苗。用福美双800倍液浸泡15~20 min,晾干后栽植。栽植时,将小苗放入用铁锨铲出的缝隙中,拔出铁锨后向上轻提苗木,使根茎部稍低于地面1~2 cm,踩实,将栽植穴封成土埂状(高10~20 cm)。栽培密度为9.0万~10.5万、15万~18万株/hm2的牡丹苗木,按行封土埂即可。二年生苗栽植深度在25~35 cm,可剪除过长的根系,以使栽植后根部舒展[1-4]。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平于或者略低于地面为准,栽后及时灌水和封土。

2.4 栽后管理

栽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浇水、施肥、中耕除草、整形修

(下转第140页)

(上接第135页)

剪及摘芽等。牡丹生长期内,需勤锄地,春季结合锄地逐渐扒平土埂。开花前要深锄(3~5 cm),开花后浅锄(1~3 cm)。

追肥:栽植后第1年,一般不追肥。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春分前后,施复合肥600~750 kg/hm2;入冬之前,施饼肥2 250~3 000 kg/hm2、腐熟的厩肥15.0~22.5 t/hm2、复合肥600~750 kg/hm2 [1-4]。

浇水:牡丹虽然耐干旱,但干旱季节应充分供水,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灌后及时中耕。

2.5 病虫害防治

2月上中旬,喷洒3°Bé石硫合剂或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50~225 kg/hm2。4月中下旬,于花期前7~10 d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代森锌液等。5月中、下旬开始,以后每隔15~20 d,喷施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直至9月中下旬[1-4]。

整个生长季喷药不应少于3次。牡丹展叶之后,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15~20 d喷1次磷酸二氢钾400倍液或其他叶面肥,连续喷施3~5次[1-4]。

3 参考文献

[1] 蒋晓东,吴全,张龙.浅谈油用牡丹价值及种植[J].四川林勘设计,2015(4):85-87.

[2] 袁雪鸽,闫宪义.油用牡丹的周年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7):119.

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有机稻;栽培技术;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S3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36-02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无污染,地力产量5 250 kg/hm2左右,有利于有机稻的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日益提高。有机水稻的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在整个生育期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它与普通的水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①有机水稻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有机循环。②有机水稻使用绿肥、人畜肥料等有机肥,以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并利用生态防治技术。通过生物治虫、农业防治、合理轮作等方式控制水稻的病虫害[1-2]。近几年来,有机食品深受市场青睐,而作为有机食品的核心――有机稻,更是受到群众的欢迎。为此,现将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有机水稻的栽培。

1 生产基地的选择

1.1 环境环境

有机水稻田应远离造纸厂、化工厂、医院、石灰厂等各类污染源,也要远离灰尘较多的公路等繁华地段,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无污染。

1.2 水源条件

一方面要保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另一方面水源水质要清洁,水质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3 光照条件

当地的光照(温度)条件要适宜水稻的种植。要求有效积温为2 350~2 400 ℃。

1.4 土壤条件

土壤要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同时,为了提高水稻的栽培质量,要选择土壤肥力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田地进行生产。此外,土壤质地背景较好,没有农药、重金属等的污染。

1.5 空气条件

空气应符合GB3095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清新,上风口没有空气污染源,无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有机稻品种选择

有机水稻种子的选择对水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有机水稻种子的质量达到国家要求的一级标准,即纯度为98%,净度为98%,发芽率为85%,含水量为13%。同时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选择优质稻种子。有机水稻的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好、适应性广、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宜于兴宁市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②抓好种子质量。种子要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粒型整齐、色泽金黄的优质良种。

3 种子处理

浸种前一天,将种子在太阳光下晒3~4 h,以使种子吸水均匀一致,并可杀菌,提高种子活力。将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去除秕粒、病粒,并用强氯浸种36 h,当种子吸水达25%~30%时进行温水催芽,当谷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4 播种育秧

4.1 播种前准备

(1)秧地选择。秧田应选择背北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秧床每100张秧盘准备50 kg腐熟有机肥,如畜禽肥料100 kg左右和无污染的田泥,两者均匀搅拌后使用;将秧盘放在秧床上,摆平后放入营养土在秧盘中刮平[3]。

(2)种子准备。有机水稻栽培因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分蘖穗增产技术,故应增加苗数,采用主蘖并重的栽培技术,每穴为3~4粒。

4.2 抓好播种质量

早造一般为日均温超过15 ℃以上,兴宁地区一般在3月6―8日,晚造一般在7月5―6日播种。在每个秧盘孔播发芽率为90%以上的种子3~4粒。播后轻压1遍,刮平防串根,使种子全面进入土壤,再加泥浆防止秧盘营养土干裂,影响成秧率。秧厢用薄膜覆盖,以保湿。

4.3 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早造出苗前要封闭薄膜以保湿,同时经常检查薄膜是否有破损,厢边薄膜是否严实。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如遇高温要通风炼苗,此时温度一般在25~27 ℃,夜间也要保持在10 ℃以上。当秧苗长到2叶1心时,可加大炼苗力度。移栽前1周左右完全撤膜炼苗,并人工除去床面的杂草。揭膜炼苗时,一定要灌水保苗,防止秧苗脱水死秧。

(2)水分管理。水分的多少可依据“吐水”情况进行判断:每天早上观察秧苗上的水珠,如果达到50%,则不用浇水,如果不到50%,就需要浇水加以补充,保持厢沟内有水。

4.4 育苗移栽

早造在当地的日均温达到15 ℃以上时开始抛(插)秧,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晚造在7月25日左右开始进行抛插。一般肥力的地块行穴距为16.7 cm×20.0 cm,高肥力的地块抛插秧规格为20.0 cm×30.0 cm,每穴3~4株基本苗,抛足24万~27万株/hm2,保证75万~90万/hm2基本苗。

5 大田管理

5.1 肥料管理

施有机肥(如腐熟稻秆、豆科作物、菜籽饼、畜禽肥料等)30 t/hm2左右作基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用量。在移栽后的返青期(即移栽后的2~3 d)及幼穗分化期、孕穗期,根据长势施加一定量人畜粪肥,保证水稻各生长发育期间的营养需求。

5.2 科学用水

科学合理用水是栽培有机水稻的关键环节,主要可以遵循以浅水为主、以水调肥、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穗的原则。

5.3 草害防治

对本苗采用大水浸灌方式,漂除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插秧前约15 d,将本田用牛或翻耕机翻耕,并用大水淹没,以灭除田间杂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萌生的杂草及时人工拔除。

5.4 病害防治

有机水稻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可通过选用抗稻瘟品种、培育壮苗、科学用水、适时露晒田等方式加以防治,从根本上控制病害发生。

5.5 虫害防治

水稻常发生的虫害有螟虫、褐飞虱、黑尾叶蝉、水稻三化螟虫等,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以预防:①农业防治。通过对水稻自身的栽培,加强其抗虫能力。②物理防治。可以采用防虫网育秧;也可以采用装诱蛾灯的办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成虫[4-6]。③生物防治。选用经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控制田间害虫基数;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田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6 适时收获贮藏

在水稻的完熟期,90%谷粒变黄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及时脱粒、晒干,包装并入库,并要做到单品种、单收割、单保管和单交付,防止有机水稻和其他普通水稻相混杂,使水稻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设立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有机水稻的生产过程及质量监督控制和跟踪,投入品的产地、购入和使用日期及数量等,使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

7 参考文献

[1] 张永建.枞阳县有机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7):41,43.

[2] 孙玉龙,唐丽萍.有机稻栽培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07(5):28.

[3] 邹云霄,艾新民.有机稻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08(3):130-131.

[4] 周袭虎.有机稻规范化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2):92-93.

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芍药;繁殖育苗;地块选择;栽植

芍药为毛莫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直立,光滑无毛,株高60~100 cm,干绿色,上部多分枝;根茎肥大,肉质,常为圆柱形或呈纺锤形;叶互生,具长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有短柄;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光滑;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正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硕大,具芳香,常数朵单生挺花茎枝梢的顶端。花梗较长,花色有白、黄、粉红、紫、玫瑰等多种颜色。花形有单瓣型、重瓣型。花朵凋谢后即结出3~5枚卵形果,皮有僵细绒毛,成熟时皮开裂,尖外突呈钩状。种子球形,深蓝色或紫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芍药性喜温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故耐旱忌湿,喜阳光而又耐半阴。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繁殖育苗

芍药的繁殖以分株法、芽头育苗法为主,因播种生长缓慢,除新品种培育外,多不采用[1]。一是分株繁殖。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过早新芽尚未形成,过迟则天气变冷、地温低,不利于生长发育。分株时,先将地上茎叶从靠近地面处剪去,然后将全部根挖出,抖去泥土,根据原窝根的多3~5个萌生新芽为一丛,分为若干个丛株,其切口处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防止细菌入侵,晾1~2 d,使根变软栽植时不易折断即可。栽埋深度,以植根舒展,新苗芽头低于地面5~8 cm不怕冻坏为宜。芍药分株年限,可根据栽植需要而定,若是药用栽培以采根为目的,3~5年即可分株1次;若作观赏用可5~7年分株1次,年限较长为好。二是芽头育苗繁殖。取芽头下种,以50~60 cm的株行距培植3~5年,于6月下旬挖出种苗,加以分株,每株有1个芽、1~2条根,根长以23~25 cm为宜,同时剪去侧根,然后堆放贮藏,用稻草洒湿遮盖,至秋分后、立冬前定植。

2定植地选择

芍药的生长特点是春季萌芽后迅速生长开花,开花后即停止向上生长[2],叶数也不再增加。秋末地上茎叶全部枯死,地下长纺锤形的肉质根,积累着充足的养料,深理在土中,根颈处长着待发的幼芽,翌年春回大地时便破土而出。芍药花耐寒力强,在互助县川水地区可以露地自然越冬。但耐热力较差,炎热的夏季停止生长。喜阳光,但在树荫下也能生长开花。喜湿润,但怕水涝,由于它是肉质根,栽植地点宜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地势干燥、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低洼盐碱地不宜栽培。

3栽植

栽前深翻30 cm以上,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骨粉以及少量杀虫剂,再深翻1次,其上覆一薄层土,避免根直接与肥料接触而造成烂根[3]。然后把芍药苗放入穴内,使根系舒展伸直。栽植深度以芽以上覆土3~4 cm厚为宜。覆土后将土轻轻压实,浇透水,第2天傍晚进行浅中耕,使土壤通气良好。

4田间管理

冬季严寒地区,入冬后在栽植穴培土20 cm厚,以利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将培土扒掉。春季新芽萌发时进行施肥浇水,中耕保墒。现蕾后及时摘除侧蕾,集中养分供主蕾生长发育,并保证主蕾花冠丰满。花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不使结杯以免消耗养分。花后随即追施1次液肥,促进花芽分化,施肥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确定是否浇第3次水。从春至秋要经常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秋季叶子粘黄时要及时剪去,并再施1次厩肥或堆肥,然后即可培土越冬。芍药幼苗要加强管理,经常除草,疏松土壤,排除积水。芍药为喜肥植物,除施有充足的底肥外,每年要追肥3~4次,第1~2次以氮肥为主,第3~4次以磷、钾肥为主。药用芍药每年花期要除蕾,只留顶生1个。冬季还要疏根,剪去多余的小根,留取肥大的粗根,以增加药用产量,提高药用效果与经济效益。

5病虫害防治

芍药常见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黑斑病、白绢病、锈病[4]。褐斑病可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根腐病可用60°白酒擦洗根部后重新栽植。黑斑病可喷施波尔多液,或代森锌500倍液防治[4]。防治白绢病可在栽植时,进行土壤消毒或更换无菌土壤;剪除或拔掉病株烧毁,发病前定期喷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锈病可定期喷洒代森锌500倍液,或0.3%~0.4%石硫波美合剂,每隔10~15 d喷1次,连续喷3~4次。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防治红蜘蛛可用40%三氯杀螨醇2 000倍液,或40%乐果3 000倍液,或80%敌敌畏2 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蚜虫可喷洒4%乐果或1.5%鱼藤梢液,也可保护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6参考文献

[1] 吕振伟.牡丹与芍药的育种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9):43,46.

[2] 孟凡聪,刘燕.芍药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5(S1):148-151.

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缬草;栽培技术

1 缬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般的缬草高度在0.7~1.5m左右,茎直立生长,有纵向的条纹,根状茎呈纺锤形,很多细长的须根,呈现黄褐色,香味比较浓烈、特殊。基生叶丛生,长卵形,为单数羽状复叶或者是对生的叶,抱茎,单数羽状全裂,呈针形,向上叶渐小。缬草生长所需的环境以阴凉、湿润为主,其具有高耐寒性,即使气温低至零下10°以下,缬草的地下部分也仍然存活着,因此其适宜在高海拔地区,多雾的区域,而且湿度大的地方进行种植。

2 缬草的栽培技术

2.1 选地

这是实现高产栽培的基础,是促进缬草生长的关键。土壤是缬草生长的基本,根据缬草的特征,可以选择坡度低,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地肥沃、水源方便的平地。

2.2 整地

不管是新土还是熟土需要经过一定的整理才能进行正式的种植,把各种杂草,石块必须清理干净。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在翻地时结合施基肥,最好是施300~450kg/hm2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施750 kg/hm2的复合肥,播种前1天用多菌灵喷施表面进行土壤消毒。

2.3 繁殖

2.3.1 分株繁殖。 分株在春秋均可进行,一般在秋季结合采收挖出母株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掰取分生萌蘖,按行距30~40cm,株距20~25cm挖穴,栽后浇水,覆土后用手镇压。

2.3.2 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可以直接播种,但是发芽率较低,如果在-20℃进行低温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60%以上。播种前几天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3天,播种前用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拌草木灰进行种子消毒,然后拌沙,有利于均匀播撒。

在4月中下旬进行春播,也可在9~10月上中旬进行播种。播种以撒播为主,也可按行距30~40cm,株距20~25cm进行直播,播深约1 cm,覆土厚度约1cm,播后要及时浇水,约10天可出苗。

2.4 田间管理效益的提升

首先,及时补种。缬草的补苗比较及时,如果采用分株种植,在芽长出后的第3天就要进行补苗,而移栽种植则是在移栽后的第5天进行补种,保证基本的苗数,才能真正的保证质量。

其次,中耕除草。在植物生长的幼苗期进行田间管理,质量较高,随着苗木的生长,根主要分布于表土层,此时中耕宜浅不宜深,避免伤根,一旦根茎露出,及时培土,进行封笼,中耕工作结束。

2.5 施肥与管理

增产增效离不开肥料的养分,缬草的高产与根茎具有直接的关系,为增大根茎和根的数量,这就需要进行有机肥的施洒,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同时要结合当地土壤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肥料补充,同时对其成分进行补充。再次,追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在完成底肥的施洒后,根据中耕除草工作的情况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是待苗返青后,第2次根据植物的长势进行施洒,主要以营养液为主。

打顶。除了留种田外,其他的植株所抽花苔必须要全部割除,避免消耗养分,促进根部的健康生长。

2.6 病虫害的防治

首先,病害的防治。缬草的病害以花叶病和根腐病为主,两种病的发病期主要集中在4~5月份,都会引起植物的死亡,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尽量选用一些抗病性强的种子,发现生病的植物及时拔除,进行彻底的除虫,减少传染的几率,在发病期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其次,虫害的防治。缬草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发病期不同,这就要求栽种人员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预防,选择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除虫剂。蚜虫可用40%的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2.7 采收

2.7.1 根的采收。待缬草成熟后,一般在9~10月份左右,进行采收为最佳时间,用锄头挖起全部的根茎,挖的时候尽量小心,减少折断,去掉上面的残留,避开雨天,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采收,挖出的根不可以用水洗,否则会降低含油量,其干燥的过程也要避开太阳的暴晒或者是烘干,同样会导致油质的挥发,在阴暗处进行摊开,干燥后进行加工蒸油。

2.7.2 种子的采收。栽培2~3年的植株在开花授粉完成后,选择晴天用牛皮纸套袋,防止种子成熟后被风吹落,待种子成熟呈深褐色时,将整个花序剪下晒干后用纸袋装好干藏备用。

参考文献

1 郭淑华.缬草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