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工具性;课堂用语
语文课程承载着中华名族文化的传承,也肩负着汉语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师生都讲普通话。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风俗和文化传统又千差万别,导致语言差距非常大。教育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达到普通话二级甲等,事实上,有些语文教师局限于自身的年龄、发音等,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有些教师则操着一口带有浓厚本地口音的“普通话”,不仅让语文课程的语言性大打折扣,而且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发音等都产生了比较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地域局限,人员较为固定,很多俗语、约定俗成性的语言也会被带入语文课堂之中,弱化了普通话教学的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谬误。那么,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中,如何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呢?本文认为,应该把握如下三个关键问题。
一、规范教师课堂用语,从教师层面上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的质量
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匮乏一直是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和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当前的农村教师师资构成来看,老年教师群体中有很大一批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他们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更没有受过普通话培训,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生活之中,都使用惯常的方言。中青年教师群体则基本都能使用普通话教学,但是在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些教师也存在课堂上说普通话,课下说方言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影响了普通话教学的质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普通话教学的主体,要想让语文课中的普通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从教师出发,规范教师的课堂用语。
二、要求学生采用普通话交流和作答,从学生层面上解决普通话教学中的谬误
学生是语文课教学的承载者,也是普通话教学的对象和使用普通话的主体,要想让农村初中语文课中的普通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从学生层面上提高普通话的使用质量。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课堂交互形式多样,既有语言的交互,也有情感的交互,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还会有思维的交互,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则是语言的交互为先,其次才是情感和思维的交互。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使用普通话进行问题的交流、探讨、发言等。首先,用普通话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领悟文本的内涵、价值取向等,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流畅,为在交流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在师生交流中,普通话所表达的含义更准确,也更容易被对方理解和认同,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课堂生成中,普通话更能让学生得到准确的思维活动,对语文课教学来说,就更能得到有益的提高。第三,普通话教学能够给学生传授准确的字音、意义等,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十分明确,减少了教学中的谬误,提高了普通话和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抓住语文课程的语言工具特点,从文本层面入手为语文课的普通话教学创造素材和情境
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十分鲜明的学科,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而这二者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主题、角度等提炼语言素材、创造语用情境。在语言素材的提炼上,文本之中的内容纷繁复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话、口头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普通话表达,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普通话教学的质量。在创造语用情境方面,教师则需要深度挖掘文本,提炼出能够被学生理解和二次加工的素材,经过思考之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在口头呈现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使用程度。可以说,中学语文课程既是语言性学科,又是工具性学科,二者都离不开普通话的使用,也为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依然是很多农村中学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解决教师层面的普通话教学问题。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学普通话、用普通话,双方共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声乐教育 能力提升 发展方式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了普通高校艺术专业与专业院校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在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转变“高精尖专业型”声乐人才培养理念,逐渐从传统的“重技艺训练、轻理论教学”的教育模式向培养“文乐兼容”的人才方向拓展,开拓从事声乐非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领域,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寻求具有自身特点的普通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普通高校声乐设置的构想,把声乐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已成为高等艺术教育必备的技能之一。与舞蹈、键盘、民乐课程的性质一样,课时量也要基本相等。
一、明确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在培养高精尖声乐表演人才方面与专业院校方面缺乏竞争力,要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整合普通高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资源,发挥普通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强势资源,才是普通高校声乐专业的生存之道。在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里,以培养职业的声乐表演人才为目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对于文化理论修养的提高,目前的普遍问题是,大部分专业人才的声乐技艺远远超过文化内涵、全面素质的水准,普通高校声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专业基础厚,文化素质全面,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编导、表演、教育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声乐课程应该以培养具有较为全面声乐表演能力和技巧,能够准确表达声乐的风格韵律和显著特征,了解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表演型人才,可以向三个方向拓展,即“理论型人才”、“传播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理论型人才”的定位是使其具有较高的声乐文化知识修养,能够对现今的声乐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创造出新理论,“传播型人才”适应了社会对于声乐人才需求的新领域,丰富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陶冶人民大众的情操,传播和普及声乐知识文化,“研究型人才”虽然是继本科阶段结束后再深造的高层次学历人才,但是在本科阶段就应该为这些需要再深造的学生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二、认清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普通高校声乐培养要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培养群体,一类是针对声乐专业个人条件突出,表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学生,要有重点的向表演型人才方向培养,在教学中注重肢体动作的表现力、协调性和规范性以及声乐技术技巧方面严格训练,并鼓励这类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声乐比赛,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审美取向,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可以遵照“高精尖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沿袭职业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类是针对文化基础厚,声乐专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加强声乐理论知识的拓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这类学生的理论文化水平,运用综合能力,拓展在非“职业声乐”领域里的生存能力,成为非“职业声乐”领域的生力军。全面地认识培养对象,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方向性的培养,是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注重声乐专业人才培养风格
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应根据其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如果一味地效仿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必定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应避免学生掌握的声乐知识技能的单一化、片面化。通过声乐技能课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将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完善化。要依据不同民族声乐的风格特征来安排所开设的学期,合理安排艺术实践环节,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如民间采风活动、艺术交流、舞台实践或者是声乐观摩等活动等,开设需要声乐教师掌握的全面声乐素材,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融会贯通地把自己的声乐知识与当代声乐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不仅能传授某一种风格流派,而且还要取众家之长,在原有的传统的声乐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既要保留不同民族、地域原生态民间声乐的风格韵律,又要符合教学规范和舞台艺术发展规律的审美要求。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 普通话学习 教学策略
一、教师普通话学习的特点
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呼唤教育与时俱进。教育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必然要求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殊性使得教师教育无法一次性完成,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成长。普通话的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等文件后,全国各省市加大推普力度,加快推普进度,举办推普培训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尤其是对在职教师,由此而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学历与水平倒挂的现象: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大学教师不如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不如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不如幼儿教师。为什么学历高的不如学历低的,学得多的不如学得少的,难道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差,语音天赋低吗?调查发现,这与各地各级学校重视的程度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背景、学习者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策略等个人差异;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测试机制以及教师的语言水平与认知能力、教学态度与方法等客观因素。但近年来人们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自信心或过于焦虑会阻碍语言输入到达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从而影响语言的习得。
就普通话学习而言,影响教师学习的情感主要是对普通话学习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是影响学习的直接动因,它从整体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兴趣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体验,从微观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构建”。笔者从事普通话教学近10年,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较深入的了解。就教师来说,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分为三类:一是生存需要:国家语委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教学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一级乙等水平。普通话等级证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上岗、教师资格证的办理、职称评定等等。为了过级而学习,是教师中的多数。他们把普通话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年纪大的教师)甚至感到是一种痛苦。但为了“生存”,负担也得承担,痛苦也得忍受。虽然在普通话的学习中也有乐趣,但面对浓重的方音、别扭的发音方法,乐趣总是断断续续,稍纵即逝。为了“生存”冲力十足,“生存”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就较快衰退。二是发展需要:这类教师以普通话基础较好的教师为多,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更多的发展机会。负担感、痛苦感减轻。学习中的乐趣增多,学习动力比较持久。三是成就需要:这类教师把普通话作为增进人际交流和提高自身素养的工具。他们对普通话学习没有了负担感,更多的是一种乐趣。他们积极利用一切机会来主动学习普通话,主动与他人交流,自觉地担负起普通话宣传推广的责任。
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1.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普通话教学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学习者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口语使用问题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这门学科看似只是解决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问题,实质上却是学识与修养的综合培养。根据教师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普通话训练的目标定位在――立足于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具体包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培养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等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方法三者结合。教师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究训练方法,将理论、实践、方法结合起来。普通话理论知识系统是通过传授自学获得的,要求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规范。普通话技能是指应用操作的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语料的实践才可能得到巩固。巩固技能需要有切实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有了理论指导,还需要总结一套理论和实践能紧密联系的方法,有了有效的方法才能避免盲目随意、低效无序的实践。
(3)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普通话的认识似乎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语音标准了,就等于学好了普通话。其实不然,因为普通话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只有这三方面都合乎规范,才是纯正、标准的普通话。诚然,把方言和普通话作一下比较,不难发现分歧最大的是语音。所以学习普通话,语音是重点。但是纠正方音不应成为学习普通话的全部内容,因为我们把夹杂方言词汇、方言句式的语句用标准音发出来,仍然不是纯正的普通话。只关注语音,忽视词汇、语法训练会严重影响学习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语言进入交际包括五个环节:首先说者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组成话,用信息论的说法即“编码”。话语组织好后用发音器官说出,是“发码”。发音器官把话说出后,通过声波向听话人输送,是“传码”。听者用听觉器官接收对方发出的言语声波,是“收码”。听者根据特定的语境把接收到的信号经大脑思考辨识还原为思想内容,是“解码”。因为口语表达具有即时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即要现想现说,来不及仔细思考,要随时根据听者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说话者词汇量丰富,用词准确,句子合乎语法规范,而缺乏语汇、语法的训练,会直接影响口语交际。因此,学习普通话不仅要抓语音,而且还要抓词汇、语法的训练,要做到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
(4)听、说、读三项并举。教师在普通话的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于书面语,依赖于朗读。注重对普通话书面语的摄入与输出,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的心理规律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起源于发音,而后才有文字。从人们习得母语的过程看,也是先听说后读写的。当然,普通话教学不一定照搬习得母语的模式,但必须意识到听说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普通话的教学就是通过具体的音形的刺激,在学习者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与兴奋中心的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普通话知识的体系。语言的内化需要有一个过程,感知不等于已充分理解,更不等于完全掌握。没有内化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属于个体自己的第二号系统,因此,也不可具有交际工具的全部职能。所以,语言的输出远远滞后于并小于摄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意味着摄入在时间上要先于输出,在数量上要大于输出。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听说领先,读写随后的原则。心理语言学也证明这点,而我们的教法却本末倒置。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要做到听说领先,听说读三项并举。
2.教学方法的选择
(1)比较法。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就是运用汉语演变规律,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学习普通话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一门将语言学概论,普通语音学、汉语音韵学、比较语言学、方言学和教学法等有关理论联系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用比较法学习普通话,对于教师,尤其是了解语言学、语音学、音韵学等有关理论的语文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加强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节约学时,提高实效。教师要先了解普通话的结构系统,然后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了解自己所说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能够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互动法。互动,是指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听说的互动形式是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必须具备至少一个说话人和一个听话人,即当一个人说出一段话的同时存在另一个人在听。听说的互动存在于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和话语理解的各个层面。教师普通话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使教与学之间、学与学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中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理解得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语言学习本身偏于理性思维,容易令人枯燥,如果在教学中以生活、职场中的口语话题为主线多采用听说互动的训练方式,将会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3)情感法。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统一。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完整的教学。普通话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就普通话本身来说,作为一种语言,它的使命就在于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情感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仅对学习者行为及个性方面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教学关系的协调发展,为教学营造一个愉快的环境从而推动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选择那些贴近现实生活,并对目标文化肯定态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意义性、趣味性会使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授课中应多使用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唤起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参与欲,融普通话教学于情景之中,刺激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增强普通话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叶竹均.懂・通・传・到――试论普通话科教师研修教学的四个境界[J].语言文字应用,2004,(2).
[2]陈才佳.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低效的成因初探[J].广西教育,2005,(5).
[3]刘玫.推广普通话应三位一体[J].中学语文教学,2001,(12).
[4]宁方民.普通话训练应全方位进行[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地市级科技馆
科技馆,全称为科学技术馆,是属于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范畴,主要功能是以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方式对社会大众进行展览,起到推广普及科普知识和新科技教育的作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常设展览,即将有关的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文本在固定的馆内进行长期布置,供参观者学习和参观、阅读、观看;另一种是短期展览,即将有关科普文字、图片、影音等可视听文本进行阶段性展示,分为综合性科普展览和专题性科普展览,尤其以专题性科普展览为多。科技馆在展览期间,通过让参观者观看(听)、参与与体验等方式,让展品产生辅助,从而使参观者增加科普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广泛兴趣,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迪、对社会群众进行普及科普知识教育的目的。科技馆除了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方式以外,还可以举办科普讲座、科技知识竞赛、科普电影巡演、科普论坛、科普学术论文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可以说,当代科技馆已经真正成为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源地,科技馆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新观念,更好地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目标。
一、地市级科技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科技馆一般有教研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五种人员。(1)科技工作者人员总量过剩,缺乏创新型高科技人才。人力资源通常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而人才资源则指具有较高的智慧、技能,同时可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员。目前存在普通以知识传授为传统教学法的教学人员多,缺乏高精尖人才;普通的服从型管理人员多,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研究型管理人才稀少等问题。(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科技工作者人员队伍年龄结构严重存在不合理现象,25岁~35岁、45岁~59岁所占比例较高,35岁~45岁所占比例很低。这种现象说明中年骨干人才流失多。(3)人力资源考评机制不健全。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的考评使被考评者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加强集体合作、提高自身素质。考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性。目前科技馆的人力资源考评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外,由于地市级科技馆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存在人才流失、闲置的双重问题。
二、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科学管理科技工作者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除了制度约束外,更要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合理的物质需求和内在精神需求,让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在地市级科技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一是竞争理念的更新。牢牢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的思想,建立公开公正、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合理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为人才正常发展和成长创造条件。二是开放理念的更新。对人才不强制要求必须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突出人力资源的实用性和潜在性。三是效益理念的更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彻底摒弃“这山望着那山高”、“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僵化的用人观念,重视培养现有人员的事业心、工作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
总之,地市级科技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抢占人力资源管理策高地,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抓起,搭建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平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保护人力资源。使有限的人力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肖明德.关于科技馆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C].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2005:274
[2]袁培福.浅析创新在科技馆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08(28)
[3]陈晓洪,王志光.论科技馆创新[J].广东科技.2009(5):77~78
[4]梁兆正.对科技馆建设理念和建馆模式的探讨[J].科普研究.2010(1)
[5]涂晓原.试论科技博物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作用[A].2012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也越来越关注人的自身,越来越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艺术教育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