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世界文化遗产范文第1篇
1、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2、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居世界第一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3、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位居第一。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中国一共两次承办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004年,苏州,第28届、2020年,福州,第44届。
(来源:文章屋网 )
世界文化遗产范文第2篇
这接二连三的地震不仅让尼泊尔人民措手不及,也让对尼泊尔憧憬已久的背包客和摄影师们感觉恐惧失落、扼腕不已。这场灾难截止到5月13日13时,已经夺去了8216人的生命,也给了加德满都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古城一次毁灭性的劫难。
达拉哈拉塔,是尼泊尔主要地标之一,始建于1832年,塔楼高达52米,1934年曾遭到大地震破坏,此次地震过后,它已完全坍塌,同时还掩埋了数百名游客。
世界最大的圆佛塔――博达哈大佛塔,又称四眼天神庙,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圆形佛塔。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生前曾到此讲经,并收下1500名弟子。叫它“四眼天神庙”是因为佛塔拥有高耸的金色塔身和四双巨大的佛眼,那是释迦牟尼的眼睛,正无所不在地注视着世人。这里往日是五彩经幡随风飘扬,白色巨大的穹形气势不凡,而今,它的风采已然不在。
受损最严重的可能是位于巴德岗古城的杜巴广场,该广场有50多座寺庙和宫殿,这里浓缩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建筑精华,地震过后,目之所及都是残垣断壁、瓦砾碎石,已有2/3的寺庙和宫殿已完全毁坏,那样悠久的美丽文明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巴德岗,据说从14世纪开始就已成为当时马拉王朝的都城,前后经历了12个马拉王朝国王的统治。宗教、种姓和皇权是马拉王朝最强烈的印记。如果能行走在巴德岗,最好能无目的地闲逛,虽然可能不懂得那么多神像代表了什么,但你不得不惊叹那些几百年前能工巧匠的杰作。那些雕刻,可能现代人也无法再现,最主要的是无法再有那种超人的想象力。
世界文化遗产范文第3篇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目标达成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是应用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①其教学对象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满足了学习语言的需求,“作为一个应用型语言的专业,其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问题,其教学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在中国各高校入系学习本科专业的语言能力。”②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培养的是复合型语言人才,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发现母语中能够利用的主客观参照,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实践结合。学习第二语言,注重语言的规律,重要的还在实践教学。
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无疑是达成目标的有效手段。而处在丽江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针对本土资源,结合自身语言结构来学习不失为学习最好手段。如从自己国家眼中的丽江古城入手,民国时,俄国人顾彼得描写丽江四方街石头路上热闹非凡的集市;美国作家约翰 帕里斯1990年评价大研古镇古朴典雅,大街小巷,小河垂柳等迷人至极;奥裔美籍学者洛克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逗留丽江27年之久著有《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等。从自身历史寻找源头,增加学习的热情,进而完成教学和学习目标。然而,一个民族的真正内涵,文化的系统完整性,是潜藏在这民族肌肤最深处的,要消除跨文化交际心理障碍,进行文化沟通,还要注重结合丽江民族文化的内质蕴涵。对外汉语肩负的文化使命,处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以丽江世界遗产为媒介履行文化使命,在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中不仅能惠及后人,还承担起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的作用。
二、丽江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切实途径
理论和实践实现对话,借助区域有利资源引导课堂,延伸学习,鼓励评价入手,传播为辅的有效教学,不失为好的教学方式。
1、异域评价课堂实施注重国外对丽江历史的研究和纳西族特殊资料的挖掘,以点带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丽江文化作了系统完整的介绍。如对木氏土司的评价入手导入教学。1899年法国沙畹来华作研究,后在巴黎大学《通报》第13卷发表了《木氏宦谱》评论性文章,并对石鼓碣上诗文进行了探讨。继后法国巴克在1907-1909年到丽江旅行,临摹了木氏图像家谱,并发表在著作《么些研究》中。还有洛克对丽江实地调查记录。现今《印象丽江》的公演,世界巡回的纳西古乐公演及举办中国———东盟媒体论坛丽江座谈会,《消失的地平线》等,都超越了书斋式的研究。利用相近的异域评论引入课堂,进一步做小专题的训练,教学中自觉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如东巴档案中东巴文、东巴画、东巴音乐、东巴工艺、东巴经、祭祀和占卜。用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体现知识的完整性,避免大而空的宏观教学,增加了神秘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中喜欢上中国文化。
2、导游式任务型教学对外汉语课堂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显示了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丽江文化作为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一部分,血脉里是隐藏着儒家思想的。如明朝的木公,木增,清代的和耀曾,都是厚重文化的表现。要从丽江遗产开始作实践教学引导,就要切身结合丽江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体验。老师角色转变为导游,对学生进行导游式的讲解。如丽江河灯节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古城看河灯,进一步讲述河灯节是汉族中元节的演变,农历七月十四日送祖宗时,将灯点上放入河中任其漂流,这节日蕴含着“华夏失礼,求之四夷”的古训。除外,丽江古城东有象山,北有玉龙雪山;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四通八达,建筑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传统建筑模式影响;城中河流环绕,石桥衬托,常年清泉不息,街道布局呈经脉设置。家家户户,花满庭院,这种藏巧于拙的设计,却是吸收了宋元明清的汉、白、藏一体的建筑风格。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让视觉的物与具体口语练习结合,学生能从实践中学到课堂之外的东西。同时教师引入实践语言材料:第一、指导练习。把学生分为几个组,带学生到四方街,分别找到自己的路和目标。第二、问路的实践。例如让学生当场去寻找路,并问路人,最终找到目的地。第三、示范新语言相关词的表达和用法。如:丽江酒吧是什么建筑,内部有什么?(复习了有,在,是构成的存在句)请问七一路怎么走,向左还是向右。(复习了问路的内容)“到……怎么走。”“从……到……有多远。”左走,右走、拐,先……再……,米。感谢语:谢谢,对不起。结束课堂,饭店吃饭点菜,礼仪用语的练习。任务型教学实践学生练习了语言又复习了所学内容,锻炼了听说,提高了学生汉语水平。
3、开发隐性课堂教学区别于显性的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传授,隐性课堂为学生在学习中非预期和非计划的所学,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丽江民族文化内涵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多个学科交叉,也是审美意识的显现,民俗节日的参与也是隐形教学表现方式。如玉龙雪山相关传说的“奏长乐,载歌载舞的三朵节”、“夫妻买家具的棒棒会”等,有利于学生认同中国文化,体验感受到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自强不息,天人合一,重实际与稳定的特征。除外,隐性课堂还可以开发中国歌曲校园歌手大赛,纳西鼓乐大赛,汉字书法大赛,太极拳练习等,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给留学生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三、文化传播自觉性与课程建设
对外汉语对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觉传播,需要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丽江本土文化,定位其多元文化中的位置,认清把握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建立合理有序的文化脉络,才能传播文化。另一方面要弄清对外汉语与遗产链接的发展空间,世界的基本现状与丽江世界文化遗产自主创新能力定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全球文化。两个方面结合思考才能真正体现对外汉语自觉传播,保证正确有序的传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外国学习者学习外语,也需要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外国学习者在了解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上去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口语,书面语,隐性课堂理解思维,理解民俗。为此,针对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交际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分课堂导入首先是知识文化。如丽江历史,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等。其次,注重交际文化。包含问候,称呼、答谢、拒绝等惯用语,有助于文化交流。最后,注重习俗。指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对外国学习者理解知识和日常生活是有益的。
世界文化遗产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赵明海(1976―),湖北宜昌人,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摘 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已成为许多高校公选课中的热门课程。目前世界遗产学在国内外都尚处于起步构建阶段,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如何开设好,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公选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素质教育
一、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等。它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每一项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中独特而绮丽的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见证和标志,同时也为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地理多姿多彩的遗产资源大国,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把世界遗产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加强遗产教育意义深远。
高等院校在世界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着积极作用。把遗产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遗产教育中,让学生既拓展视野、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又认识到世界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创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服务。尤其要把保护遗产的理由、方法告诉青少年,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保护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时代传承,也为青少年打开了各民族文化的大门,吸收感受其中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培养、激发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①
对大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将能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专业教育、抢救维护等方面,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强世界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程度。世界遗产涉及多种学科,科技含量很高,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就难以保护利用好这份遗产。为唤起全人类对保护自身遗产的热情和共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敦促各国政府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指导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青少年教育,鼓励各国教育机构把世界遗产保护列入教学日程,设置专门课程以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崇高事业,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提高对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力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关系到国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②
加强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祥和安定,可以提升民族理想,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我国世界遗产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正面临着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世界遗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到他们的专业知识中,有助于他们将来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世界遗产保护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设此课程非常必要。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世界遗产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艺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史等众多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研究领域极为广阔。③世界遗产学与诸多学科又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种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的存在,为遗产学的学术更新,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世界遗产事务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世界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世界遗产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遗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均未完备建立,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等严格来讲都未确立,亟须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有关世界遗产的概念、类型、主要特征,世界遗产组织和相关文件决议、文献,世界遗产评选标准、申报及确定程序,以及候补、落选、濒危世界遗产等。世界遗产的理念和类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动态进程。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又确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之一。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概况。截至2007年8月,全世界共有851项世界遗产,中国有3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另外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成为遗产数量上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的第三大遗产国。通过重点讲述全球各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普遍原则、工作程序、具体方法以及法律制度,提高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意识。面对遗产遭受破坏性的经济开发威胁,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取代了精神文化和科学功能的情况,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不要再闹出“水洗三孔”一类令人瞠目的荒唐事件。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遗产保护开发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设“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但难度也相当大,这就对开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讲授内容新颖、连贯、有特点、有吸引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先进,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点。根据课程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互动式”“交际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大学作为人类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主讲教师结合资料片段和在遗产地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有关人类文明进程及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场地设施上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在开设此课程时就收集了近200G的材料,其中有央视《探索 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等系列,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日渐升温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不相称的是,中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世界遗产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为教材选择带来了一些困难。国内的世界遗产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层面上。交相问世的世界遗产书籍很大程度上均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其编纂的着眼点大部分在于把世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鉴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编写较好的书作为蓝本,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成讲义,让学生复印,在授课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注释:
①宋才发.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8.
世界文化遗产范文第5篇
不过。流行不意味着了解,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我国的昆曲更是联合国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那可是比一般的遗产更宝贵哦。下面就依次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世界遗产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17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随着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所报的项目越来越多,2002年6月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严格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一个国家一次只能提出一处申请,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3类。
目前,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世界共876个),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世界遗产(1987年12月,文化遗产),江西三清山是第37个(2008年7月8日,自然遗产)。
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5个方面的项目: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
相比世界遗产,“代表作”就少得多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一共才3批共90个。2001年第一批19项,中国昆曲入选;2003年第二批28项,中国古琴艺术人选;2005年第三批43项,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人选,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
中国的4个“代表作”
昆曲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昆曲为什么能人选呢?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有极高的技巧: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这四个方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最高。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亦最为完美与出色。其他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能演昆曲。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之代表作《林冲夜奔》即以昆曲形式演出。
昆曲是“活化石”: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昆曲属“濒危物种”:在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194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除“国风新型苏剧团”及“半付昆班”竭力延续昆曲艺术生命之外,已没有一个职业性表演团体,老艺人有的回家务农,有的摆摊糊口。
古琴艺术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人选第二批“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