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三字经(精选5篇)

  • 百家讲坛三字经(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引言 自2001年开播以来,《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电视这样一个影响力极大的媒体为平台,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解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其主要内容。《百家讲坛》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35―05

引言

自2001年开播以来,《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电视这样一个影响力极大的媒体为平台,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解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其主要内容。《百家讲坛》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教育类电视节目。

本文以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作为样本,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视角,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传播学、教学设计、多媒体集成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期望能从这档节目的成功之处汲取到对教育技术有益的启示。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百家讲坛》推出了一系列的讲座,笔者以曾仕强教授主讲的《易经的奥秘》为例来进行研究。

《易经的奥秘》共有15集,笔者以第一集《何为易经》作为样本,将从网上获得的RMVB格式的原始文件(166MB),用WinMPG Video Convert(视频转换大师)转化成MPG1,PAL VCD文件(387MB)。然后用Ulead VideoStudio对视频按照场景或者镜头进行手工的分解,最终分解成130个片段,将每一个片段的时长记录下来,在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这样的做法好比是“逆向工程”的方法,将现成的产品进行分解分析,了解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手工的分解难免产生误差,但软件中“自动场景分割”的结果不符合需要,笔者进行了多次手工分割实验,发现分割的误差控制在“帧”的级别,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Ulead VideoStudio中对于视频片段的时长记录格式为:hh:mm:ss:ff,即小时:分钟:秒:帧数,在PAL电视制式中,每秒是25帧。为了计算方便,最终将每个视频片段换算成总帧数,计算公式为:

(hh ×60 ×60 +mm ×60 +ss) ×25+ff

如,第一集总时长为:00:39:00:11,折算成帧数为:39×60×25+11=58511,“百家讲坛”的片头时长为:00:00:29:19,折算成帧数为:29×25+19=744。

从第一集的构成部分来看,有“百家讲坛”的片头和片花,配合动画和音乐的解说,主讲人曾仕强教授的画面,也有听众的画面,以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辅助讲解的内容,如表2所示。在对第一集视频进行分解的时候,依据除了内容的差别,还有拍摄时采用的不同镜头,这里的镜头是指,照相机或者摄像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们依据阿瑟 阿萨 伯杰[1]的界定,如表1所示。

在对主讲人拍摄时,拍摄者还采用了不同的拍摄视角。拍摄视角有俯视、仰视、平视三种。在第一集中,对于主讲人都采用平视,采用了正面,右侧面,左侧面三种角度。

整集节目按照电视节目的习惯增加了片头片尾,并且模仿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了上课和下课的环节,结构非常完整。其中,00:36:25:22长度的讲授主体部分,用解说词加以分解,分成了6小节,时长分别为6:17:21,5:52:03,9:14:21,4:26:23, 4:05:00,6:29:04,每小节时间平均约为6分钟。

对各个小节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可以汇总出整集节目采用的表现方式,如表3所示。

二 从传播学的维度分析《百家讲坛》

拉斯韦尔[2](H Lasswell)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W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依据这个模式我们可以从传播学的维度对《百家讲坛》的成功加以分析,节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就是因为在其它四个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1 谁来说――主讲人的挑选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大多是编导们到全国各大高校“淘”来的。大学里自然是人才云集,编导们又是如何选择主讲嘉宾呢?据节目制片人万卫[3]所说,“学校会推荐一些在学术上过硬的老师,然后请他们每人对着摄像机讲10分钟,这是测试老师的表达能力。通过这关之后,要与主讲人研究选题。首先请他们试讲自己最熟悉的课题,试讲会录制,但不播出,供栏目组进一步研究,这个环节的淘汰率非常高。这一关通过之后,大家再坐下来共同研究,选定一个非常小的主题,通常只有四讲五讲,播出之后以观众的反应来最终确定由哪位老师来讲什么选题。”

由此可见,主讲人是千挑万选,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但要有过硬的学术造诣,还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当然,主讲人的个人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节目制作中,对于主讲人也进行了精心的“包装”。以《易经的奥秘》的主讲人曾仕强教授为例,其温文尔雅的举止,幽默风趣的品格,得体精致的西装领带等,既有“谦谦君子”的形象,透着中国人的豁达与睿智,又有英国绅士的修养,表现出“学贯中西”的气度。

优秀的主讲嘉宾是节目成功的首要因素,反过来原来“象牙塔”中的学者们通过央视的强力宣传则成了“公众人物”。《百家讲坛》创造出了众多的“学术明星”,如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王立群等等。

2 对谁说――传播受众的确定

《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7月,节目创办的定位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节目创办初期注重对学者学术成果的推广,节目本身知识含量高,能够吸引一部分“具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的受众,即在某一领域有所研究并且想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学科前沿和名家学术观点,进行学术学习和讨论的人群。

但是随着节目的播出,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收视效果。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节目确定的受众面就很狭小,节目学术味很浓厚,可以说是“阳春白雪”,必须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才能品味。后来经过节目组把节目重新定位为为:“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即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对于“百姓”的确定则是文化水平达到“初中”即可。改版后首先播出的是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系列讲座,收到很好的收视效果。明确的定位,首先就是对受众的确定。只有受众明确了,才能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受众从“精英”转向“大众”,则讲述的内容首要的是要“通俗”,当然绝不是“低俗、媚俗、恶俗、粗俗”,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接受效果。节目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中国经典,以故事的形式把历史真相告知读者,以现代的语言重新建构历史的真相,以熟悉的语言来满足读者求新求深的需求,尽量避免学术术语的出现[4]。

3 说什么――传播内容满足时代需求

在节目没有改版之前,演讲内容都是自然科学,这样会使很多观众受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的限制而感到“不知所云”。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文史哲”的内容更加切合时代的需要,也符合市场的需要。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悠久文化传统。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中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和鄙视,十年中的摧残和扼杀,经济腾飞过程中的忽略和自卑之后,有识之士势必会选择重新认识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娱乐化的狂潮毕竟不可能经久不息,“低俗恶搞”也只能逞一时得意,弘扬主旋律,提升文化品位方是精品电视节目的正道。在经过精心策划和选择之后,《百家讲坛》切合了当前的“国学热潮”,为观众献上了醇美的老酒,正所谓“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4 通过什么渠道说――传播渠道的合力

当前的大众传播媒体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中的电视由于其自身特点,已经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须臾不离的强势媒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阅读经典著作的时间几乎没有了,传统的文字传播形式也日益“失宠”,将传统经典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多媒体化”的重新包装,才能更好地将之发扬光大,而不致于束之高阁,乏人问津。《百家讲坛》正是利用电视直观形象的优势,将传统文字阅读转换成电视播讲,让更多的人体会国学的魅力,也会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国学,学习国学,重新回到“故纸堆”前。正如在《百家讲坛》讲过《红楼梦》的刘心武先生说过:“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档远非黄金时间的讲述节目,竟然产生了极强的反响。追踪观看者老少皆有。更可喜的是,有人表示,这个系列节目引发了自己阅读 《红楼梦》的兴趣。”

随着电视节目的热播,《百家讲坛》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与出版社合作将书稿集结出版,把传播渠道扩展到了图书出版行业,让图书出版市场也一时火爆起来。《百家讲坛》推出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节目后,在2004年10月出版了配套图书,上市3个月就累计销售16万册,后来又多次重印。在互联网上,《百家讲坛》也成了热门话题和受欢迎的点播视频。强势的电视媒体,配合图书出版,网络等媒体,让受众以多种渠道获得内容,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 从教学设计的维度分析《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奥秘》如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它看做一门“课程”,十五集就是十五个“单元”。对于第一集《何为易经》来说,用解说词将其分解成了六个“小节”,每个小节的时间平均约为6分钟,在第一小节中,又讲了6个问题或者观点,分别加以回答或论述,每个问题或者观点时间大约为1分钟。可以说,整个节目的设计是层层分解,不断细化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地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每一集的结尾,还会提出关于下一集的问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断地制造悬念,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第一小节的知识结构如表4所示。

将复杂的教学内容,最终细化成一个个的知识点,这不仅符合人的认知特点,更重要的是符合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事实上,人们并不总是全神贯注地在看电视;开着电视机的房间通常亮着灯,而人们常常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和其他人交谈,或者吃东西、读书,甚至做各种各样其他的事情[5]。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观众)即使暂时离开了电视机,或者把注意力离开了电视节目,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仍然可以跟得上电视节目,而不需要关心前面跳过的内容。

电视一般被认为是单向的传播媒介,交互性比较差。然而,《百家讲坛》在交互方面也有突破。节目采用录播的形式并且在后期制作中加入了旁白解说。解说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代替观众提出问题,和主讲人进行交谈 。主讲人自己也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设问的形式实现了自我对话。在视频画面上,把主讲人的画面和听众的画面交替显示,听众的会心的微笑,赞同的点头,认真的模仿都体现了双方的互动和交流。

四 从多媒体集成的角度分析《易经的奥秘》

电视节目是一个多媒体作品,其中综合运用了图像、图形,视频,音乐、音响,文字等多媒体元素,以多种方式给观众以视听觉的刺激。

1 图形与图像

在第一集《何为易经》中,以图形图像作为主画面的帧数占总节目帧数的2.0%。在提到《易经》主要作者是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时,就显示三个人的画像,让观众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提到太极八卦图时,就显示一个不停转动的太极八卦图,在介绍八个八卦符号时,就显示出八卦符号,讲到哪一个,就对哪一个高亮度显示,通过闪烁吸引观众的注意。

2 文字

文字具有字体、字号、颜色、排版方式等多种属性,要让表现效果最好,就要精心地组合运用这些属性。在第一集中,以文字作为主画面的帧数占总帧数的8.0%。文字的呈现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背景画面上显示文字,一种是在背景画面上显示一个画框,在画框里再显示文字,还有一种是在背景画面上显示文字,同时播放主题音乐。采用多种表现形式,一方面可以使节目灵活多样,不至于刻板僵硬,另一方面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区分不同的讲解内容。电视画面中的文字呈现,和PPT中的要求其实是一致的,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简单清楚:受到电视画面分辨率的限制,也为了适应观众的认知特点,画面中显示的文字不能太多,一般来说一幅画面文字不能超过6行,每行不能超过6个字,要保证观众在通常的观看距离下能够看清楚。第一集节目中,最少的显示2个字,最多的显示30个字。在字数多的时候,是分行显示的,而且是逐渐呈现,绝不是一次性就把所有的文字呈现出来。每幅画面中的文字数目少,就保证了文字足够的大,也就是可以采用适当的字号。文字的排版方式有横排和竖排两种。横排是我们常见的方式,符合阅读习惯。竖排是古代书籍的排版方式,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文字较多时阅读比较费力费神。第一集节目的文字以横排为主,偶尔用竖排,来显示古籍中的引文,但这时文字都不多,与文字的来源相符合,又不会导致阅读的障碍。

逐渐呈现:画面中的文字都是逐字逐行呈现的,这样既产生了动画的效果,也符合观众的认知特点,让文字的呈现跟着观众的阅读步骤。

统一协调:在保证可读性的基础上,就要考虑文字带给人的美感。所有的文字都在一个背景下显示,这个背景色调古朴典雅,并且有八卦符号等动态元素,保证了画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汉字的字体非常多样,每种字体都有特定的审美特征。在字体的选用上,第一集主要使用行楷和隶书作为板书,来辅助讲解,选用的字体要有变化,但不能纷繁不定,分散注意力。在文字的颜色上,主要用红色和黑色两种,一方面符合“阴阳”两种符号的表现习惯,另一方面两种颜色足以进行对比或者突出重点。

在整集节目中,所有的讲解都配有字幕,当然所有的文字也配有语音,文字和语音两者互相补充,将语言传播发挥到了极致,观众既可以听声音,也可以看文字,获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双重刺激。字幕的字体选用黑体,简洁明了,易于阅读。

3 音乐和音响

音乐是多媒体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感染情绪,提示转换等作用。在《百家讲坛》的节目中主题音乐会反复地出现,反复地渗透对于其品牌的认知,也是为了愉悦观众,调动起情绪,也是作为一种内容切换的标识。对于画面背景音乐的选择十分重要,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是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因此音乐的搭配要为画面的内容表达和讲座的整体节奏服务。急促的音乐易使人产生紧张感,低沉悠扬的音乐易令人陷入深沉的思考,活泼跳跃的音乐又让人感到轻松。在第一集中使用音乐的帧数占总数的16.8%。音响的合适运用也会起到特殊的作用。观众的鼓掌声被作为节目的开始和结束。观众会心的微笑和笑声,都是对主讲人精彩语言的反馈。即使在主讲人作为主画面时,偶尔传出观众的咳嗽声,也表明不是主讲人一个人在演播室里表演,而是有观众的存在。

4 视频

视频当然是电视节目的主要组成元素了。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自然以主讲人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在第一集节目中,单独出现主讲人的画面帧数占总数的70.5%。当然,红花还需绿叶扶,主讲人还需要听众。单独出现听众的画面帧数占总数的1.3%。还有主讲人和听众同时出现的镜头占2.5%,用这种远景镜头交代了环境,也体现了听众和主讲人的共同参与和互动。节目当中甚至还运用了二分屏的画面,一半画面显示主讲人,另一半显示与所讲内容匹配的文字,模拟了学生听老师讲课的情景,一面看着老师,一面看着黑板上的板书。

在对主讲人的表现镜头中,制作者采用了三种景别,也就是不同的拍摄角度,有正面的中景,也有右侧面和左侧面的。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使得画面有变化,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不同的拍摄角度本身就有特定的意味。

摄像中的视角与摄影中的视角其实是一致的。视角指的是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相对于拍摄对象的位置。仰视往往意味着敬畏,俯视则可以表现优越感,平视就表现出平等的关系。正如伯杰[6]所言:“在正脸照中,我们会发现被拍摄的人,在某种意义上,直视着我们的眼睛;因此,这个姿势暗示着诚实与坦白。罗兰 巴特将四分之三侧脸照解释为暗示着一个人的洞察力,仿佛他的视线超越我们,看着未来。”

在第一集中,正面角度拍摄的画面占到了单独出现主讲人画面的93.1%,也就是这种视角占到了绝大部分,充分地展示主讲人的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电视中的人物直视着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似乎在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样的姿势也暗示着诚实和坦白。而左侧和右侧的画面分别占4.8%和2.1%,作为主画面的有力补充,使得主讲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也暗示了主讲人的洞察力。

5 素材或者镜头之间的过渡

当前,非线性编辑软件已经非常先进,可以在素材或者镜头之间添加各种炫目的过渡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教育类的节目,绝对不能本末倒置,让过渡效果喧宾夺主。整集节目拍摄的镜头非常朴素庄重,没有采用推拉摇移等艺术手法。在镜头或者素材的过渡上,采用了直接切换,或者淡入淡出等最为普通的手法。

6 实物演示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排斥实物演示的手段。只不过一些人过于推崇和滥用多媒体,反而忽视了实物演示才是最便利、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在第二集《何为阴阳》中,曾仕强教授拿出了两根树枝,一根长着芽,一根长着叶,并用阴阳理论来分析:芽意味着生长和变化,是阳,叶意味着成熟和稳定,是阴。最后还出乎意料地说,长着芽的树枝是假的,长着叶的是真的,因为懂得《易经》道理的人是不会去折断长着芽的树枝的,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在后面讲解具体卦象时,曾仕强教授还运用了形如小鼓的道具,用来说明两个卦象之间相反相成,不断转化的关系。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百家讲坛》的成功,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首先在于其符合传播学的原理,对主讲人精挑细选,传播内容切合时代需要,受众定位精准,借助央视的强势渠道,结合图书网络等其他传播渠道,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在教学设计上,节目以问题为主导,不断细化,注重主讲人和观众的交互。最后在摄制编辑方面,节目综合了各种多媒体元素,运用娴熟精良的电视技术手段,堪称教育电视节目中的精品。

通过分析,我们获得了许多制作教育类电视节目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等,这些对于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员在制作电视教材和视频课件时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5][6] 伯杰(美国)著.张蕊,韩秀荣,李广才译. 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M].第三版.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70-171,217,170-171.

[2]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6-47.

[3] 从阎崇年、易中天到于丹(于丹现象启示录⑥)[EB/OL].

[4] 朱剑锋.《百家讲坛》对图书出版业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0,(9): 75-76.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TV Program Lecture Room

――Taking Professor ZENG Shi-qiang’s Series The Mysteries of Yijing as a Sample

NIE YongZHAO Da-tai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视媒体 精英化 大众化 融合 《百家讲坛》

一、争论: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对立

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争论,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文化含量高的事物是否适合用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来传播?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历年来许许多多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化类节目在收视率上却屡遭失败。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其表层原因,即《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即所谓的“淘汰制”,收视率长期处于末尾边缘的节目将会遭遇淘汰。二是深层原因,大多数文化类节目的起点过高,过度追求文化品位,从而缺乏广泛的普通观众。而与此同时,《百家讲坛》这样一档文化讲座类栏目,在改版之后收视率节节高升。2004年5月由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帝十二疑案》最高收视率达到0.57%,①位居科教频道之首。随后《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也一直处于科教频道前列。注重学术性与知识性的《百家讲坛》通过电视这一媒体获得了大众的关注。也正是随着《百家讲坛》这样一档文化讲座类栏目受到的关注,长久以来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似乎因为该节目的热播而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二、融合:《百家讲坛》因何而“火”

央视科教频道在2001年推出《百家讲坛》节目,节目宗旨为“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但起初节目收视率时常在末位徘徊,播出效果十分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该节目内容过度学术化和专业化;二是主讲人讲课方式说教化;三是节目选题过于广泛化。而2004年下半年《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全面改版,节目宗旨由原先的“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从形式来说,由原先的大学课堂转入演播室录制,并且从电视画面上讲究视听艺术的融合,主讲人讲授方式上讲究策略性,讲授语言风趣幽默,话题跟随时事热点。改版之后该节目在收视率上呈现一路飙升的态势,并且在央视32个栏目的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百家讲坛》的成功有迹可循,栏目改变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栏目宗旨、栏目选题、主讲人讲述方式和策略以及视听效果这四个方面。本文将重点探究这四个方面的改变对于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有何重要的意义。

(一)栏目宗旨的改变

《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栏目由原先的“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改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这是文化精英走下神坛走上讲坛为大众服务的体现,主讲嘉宾均是各自领域有造诣的专家,例如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红学专家刘心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历史学家易中天等等。栏目组将这些专家从高校请到演播厅,使得全国各地观众都能够接触到他们的精彩讲座,该节目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在百姓和专家之间架起知识的桥梁。架起桥梁固然容易,但是要将自己所学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却不易。这也是起初《百家讲坛》收视率惨败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公众讲座类节目,首先主讲人具有一定的学问深度这一条件满足之后,该主讲人还要具备公众演讲的能力,过度使用专业术语以及晦涩难懂的词汇不会受欢迎,至关重要的是主讲人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深厚的知识积淀传达给受众。由于电视这一媒体的大众性,专家们如果居高临下始终将自己置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学术高度,那么专家的讲座也许会变成对牛弹琴,能够理解的人甚少;因此,专家们放下身段走下神坛,通过该节目架起的桥梁走向百姓,使得电视媒体做到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

(二)题材选择的改变

该栏目经过改版之后题材的选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起初,该栏目选题十分广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但是正是由于选题范围过于广泛并且过于有深度,使得该节目收视群体限制在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群体,一般文化水平的普通百姓则无法适应。而后,改版之后的《百家讲坛》在选题上进行明显的窄化以及系列化处理,注重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大多选择历史文化题材以及采取系列集。由于历史文学题材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对于受众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并且普遍老百姓对于中国古典名著和历史文化更为热衷;而自然科学题材知识逻辑严密,对于受众要求较高,并且适合用数学的图表和公式来演示,因此人文历史类题材更加易于观众理解,同时也利于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例如,《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根据文献资料以“牛郎织女”这一大众所熟知的民间传说来向观众讲述这则传说中人们所不熟知的另一面。故事角度新f,题材属于历史人文类,适合主讲人以一种更加幽默有趣的方式讲述,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会跟随节目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讲述方式和策略的改变

北师大于丹教授说:“悬念永远都是电视的基础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的未卜、悬念链的生成”。《百家讲坛》栏目充分运用悬念这一最具吸引力的卖点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首先是片名悬念化,这也是体现该期节目的总悬念,例如《清帝十二疑案》、《唐伯虎考场舞弊案》、《宋徽宗之谜》等等,往往片名就已经亮出该期节目的总悬念,而后随着主讲人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不断的设置分悬念,而后一个又一个的消解悬念,最终使得整个总悬念得到消解。例如在《大明疑案之唐伯虎考场舞弊案》一集,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在节目开头便亮出总悬念,即“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唐伯虎怎么会舞弊?这场震惊朝野的考场舞弊案,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讲人在节目中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分悬念,以此来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该节目的分悬念有如下几个:

分悬念一:信心满满要三元连中的唐伯虎却榜上无名,究竟是谁告发了唐伯虎?

分悬念二:华昶的指控有许多疑点,那么究竟是哪些疑点呢?

分悬念三:华昶指控程敏政卖试题背后另有隐情,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分悬念四:唐伯虎是否买了考题作弊?

分悬念五:徐经是否参与作弊?

分悬念六:唐伯虎牵涉其中必定是身边好友告发,那么究竟是谁?

分悬念七:都穆告发唐伯虎这一说法是否是事实的真相?

经过主讲人的讲述,一个又一个分悬念不断的产生,同时一个又一个的分悬念不断的被消解,最终揭示事实的真相,消解该期节目片头亮出的唐伯虎考场舞弊案件的总悬念。

除了在故事中设置悬念这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外,话题跟随热点也是讲述方式及策略的一种。例如《百家讲坛》中《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期讲述的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位于古代民间传说的四大爱情故事之首。有趣的是该期节目根据众所周知的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借势发挥,而该期节目将中国民间爱情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比作《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和千颂伊”,巧妙跟随大众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并且通过自己妙语连珠般的口才制造笑点,利用“牛郎是来自地球的,那么织女就是来自星星的你”、“最美好的爱情未必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深情的拥有”等等既幽默又比喻精准的语句使得该期节目气氛轻松而活跃。同时,将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追溯至其源头,形象而又生动地介绍“天庭版”、“人间版”、“自然版”这三个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其中详细介绍了具有文字记载的《田昆仑》和《毛衣女》以及有图像记载的敦煌壁画,并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姓名字号一说来解释“牛郎”和“织女”,在郦波教授的解释下,我们不难理解在当时古代中国的传统社会生产模式即男耕女织之下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情感诉求,“牛郎”指代当时辛苦耕种的男性,而“织女”则是指代缝补织衣的女性。通过主讲人幽默风趣的讲述使得观众在聆听自己所熟知的民间传说的同时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电视媒体的充分利用

本身文化类讲座节目就有着自身的缺陷,即节目形式较为固定,不太适合电视这样的视听媒介来传播,但是《百家讲坛》却十分讲究视听艺术的融合,根据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利用情景再现的技巧,融合电脑特技、影像资料、图表制作、以及动画模拟的技巧,丰富了节目的视听语言,而且节目还根据画面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配乐,使得节目更加的赏心悦目,使得一个又一个故事变得更加形象而生动。例如《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系列节目中郦波教授在向观众讲述“牛郎织女”这一故事其中一个来源之时,画面以竖版竹简为底将记载《毛衣女》的文字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其中的意义,而在主讲人讲到十分重要的语句时,古风韵味的动画配以毛笔字体一字一字地缓慢呈现,同时还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得观赏性大大提高。又如《大明疑案之唐伯虎考场舞弊案》,这其中表现唐伯虎舞弊入狱之时,画面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使用真人扮演,复现了当时唐伯虎在狱中的情形,使得节目的真实性大大提高。又如,《论语》中为了真实再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当节目中主讲人讲述到孔子的授课之时,该节目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了当时孔子向学生们授课的场景,并且采用的是非真人扮演,而是动画模拟的手法,使得该节目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文化的精英性与电视的大众性在这一节目中巧妙的融合,用画面讲故事,视听元素的融合使得原本具有自身缺陷的讲座类节目得到了弥补,使得本身缺乏形式感的节目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使得整档节目可看性大大提高。画面丰富多元,传播形式生动,是这个消费时代收视率的保证。

三、启示:未来发展

《百家讲坛》这一节目无疑是糅合了电视媒体的大众化以及文化的精英化,使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该节目宗旨强调“让专家为百姓服务”,题材选择以文学类为主,注重讲述方式以及策略,并且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使得节目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看性大大提高,因此获得高收视率也在情理之中。

高高在上的专家,也就是这里所指的精英,他们所传播的学术知识也就是精英文化;而百姓则是芸芸众生,具有一般文化的普通大众,“让专家为百姓服务”也就是使得精英文化透过《百家讲坛》这一窗口在大众之间传播。题材选择以人文历史类为主,即人文历史类题材更加适合深入浅出的讲述,这既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学术性,也保证了节目受众的大众性。讲述方式注重设置悬念,即该节目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来紧抓观众的眼球,一个悬念得到消解之后另一个新的悬念又会诞生,一个又一个问题吸引着观众,直到节目结束方才将总悬念消解。主讲人讲述策略的改变十分有效,注重话题的热点效应,表情达意幽默风趣,该抒情时直须抒情,时不时以妙语连珠般的语句博得观众一笑,适当地使节目节奏轻重缓急分明,这样一来节目氛围时而抒情、时而悬疑、时而轻松,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要注重电视媒体的精英化与大众化融合,不仅仅在学术性上要强调精英化,更要依赖电视这一媒体来突出其大众化特征将二者融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技术性的优势,利用电视媒体视听艺术的特质,使得电视媒体在该节目中达到了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

总的来说《百家讲坛》这一节目不仅在目本身选题上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更在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强调大众性和通俗性,同时也巧妙的运用了电视传媒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因此使得精英化和大众化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融合。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角度来看,《百家讲坛》的成功是今后电视工作者应当学习的典范。

注释:

①论《百家讲坛》的经营模式,现代企业教育,2008.

参考文献:

[1]丁智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J].传媒,2015(11).

[2]李一君.从《百家讲坛》的蜕变看当代电视节目中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曙.论后现代语境下平民学术的意义以及当下知识分子的分流――与葛红兵教授商榷《百家讲坛》和《品三国》的合理性[J].时代文学(理论学刊),2007(4).

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百家讲坛》;电视讲座节目;学术明星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2001年7月诞生以来,《百家讲坛》曾一度收视率走低,可以说历经坎坷。在栏目生存的压力下,编导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涉及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革,逐渐开辟了搭建学院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媒体三者桥梁的崭新局面。

随着《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心得》的开播,《百家讲坛》的社会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笔者试总结出该栏目的如下几个特点。

一、普及大众的栏目定位

在早期的定位里,《百家讲坛》走的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路线,将观众群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主讲人选也瞄准了全国最好的学者、教授,选题更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命题。这样的栏目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学院教育(精英教育)的课堂外延伸,以高端学术讲座的姿态出现在媒介传播的信道上,渴望精英文化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效能。而据央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观众占收视观众群的第一位,对此,《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酝酿了栏目定位的调整和整体栏目理念的更新。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显然走了更加亲民的路线,对于主讲人的要求也是要让“15岁的中学生能听懂” (于丹在《百家讲坛――解读于丹》中谈到)。观众群的变更使大众文化普及覆盖了高端学术研讨,相应而生的就是主讲人的选择和讲授方式的变化。现在的《百家讲坛》寻找能够将文化命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读解给更广泛观众的主讲人,期待实现口语化传播经典文化的新传播方式。于丹和易中天就是其间的杰出代表,虽然对他们重读经典的方式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家讲坛》及主讲人们在“文化走向大众”道路上无所畏惧地上下求索。

二、电视讲坛的多样化形式

相对传统的学院讲坛和电视讲座节目来说,《百家讲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多样化形式在节目中的巧妙运用。在节目中,图片、字幕、影像资料的穿插使用使得讲述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电视作为一种媒介,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播特性,在每一期节目中,《百家讲坛》往往适时地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的片段并配以恰当的音乐甚至是专门制作的画风诙谐的卡通片,用以总结、概括或图示主讲人的观点。描绘主讲人讲述的生动故事,补充和故事主干密切相关的信息细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讲到古代的脱靴之礼时,在讲台上亲自示范;于丹在讲《论语》心得时涉及古人的“坐”,用两只手的动作比划进行了形象的解释,诸如此类都是《百家讲坛》在电视讲坛节目的发展上求新、求变的积极尝试,也体现了该栏目所选主讲人不拘一格、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的独特风格。

三、“学术明星”养成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很多人将《百家讲坛》推出的主讲人易中天、于丹的走红称为一种“现象”。所谓“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也就是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成一个“明星学者”,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超级教授”的过程。《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提出对主讲者遴选的三个标准:学术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尽管于丹教授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不断谦逊地表示,她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先贤的经典从内心唤醒了观众、读者,她所做的只是向大众传播了她理解的《论语》、《庄子》,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郁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纵观古今,信手拈来的潇洒自如和贯穿在讲述过程中的那一份气定神闲。

学者走上电视,学术结缘传媒,成为新世纪学术走出大学围墙的新方式。孰深孰浅,众口难调也各有论断。易中天曾坦言“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面对公众和舆论的种种声音,所幸这些被称为“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的“明星教授”依然独善其身,宠辱不惊。

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第4篇

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都会准时收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由一些大师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分析一些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为人处理的道理。

我是在妈妈的强迫下看的,那时,我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正在热播中,我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妈妈可不管这么多,直接调到了十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办法,我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呆地看这“百家讲坛”。但是,渐渐地,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从王立群读《史记》,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明白时代是一步步前进的。从易中天讲诸子百家争鸣,我知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思想的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些我还不太明白,但我一定会读读这些经典,吸取里面的精华。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我明白了故事中各个英雄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在以前,我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水浒传》只是一本打打杀杀快意恩仇的书,通过鲍鹏山老师对里面细节的讲解,我知道了看名著是要细嚼慢咽地,里面108条好汉,个个性格不一,来历不同,作者能处理得这么好,每一个英雄好汉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归宿安排得合情合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地咀嚼这部经典。从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胡雪岩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我明白了诚信是人的第二性命。从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我知道了四书五经的一些大致情况,以后,我也会慢慢地去读这些经典。

“百家讲坛”已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一天如果没“吃”,我会觉得心里空空的。里面讲解的一些道理,必定会使我受益无穷。我会一直看下去的。

百家讲坛三字经范文第5篇

一、借助电视传媒发力

大众历史出版的崛起与“百家讲坛”的辉煌是密不可分的。从2004年开始,在央视这个巨大的媒体平台上,阎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文化学者粉墨登场,开始指点江山。最早的热浪由阎崇年掀起,他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史,赢取了众多关注,随后他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在图书市场受到追捧。“百家讲坛”的巅峰时刻是由易中天创造,他的《品三国》的版权遭到了众多出版商的疯抢,上下两册一百多万的销售数量足以雄踞2006年的畅销书排行榜。易中天的辉煌招引了更多的追随者,王立群开始说史记,纪连海开始说清史,中国的历朝历代都被发掘一空,人们期望能复制这一辉煌。

但人们难以看到《品三国》的盛况,后面的学者虽也有所斩获,但那种万人空巷追随的盛况已不能重现。“百家讲坛”衰落以后,依附它的大众历史出版也难以为继。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和作者皆出自于高校和研究所,在各自的领域耕耘多年。他们能主动走出书斋,放低姿态,与市场接轨,取悦读者,借助传媒发力,是大众历史出版崛起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依靠网络,得以爆红

在学院派学者借用电视传媒在出版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稍晚时期,一批草根作者也借助网络论坛开辟了另一条途径。而其中最著名的论坛当属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笔名“赫连勃勃大王”的深圳作家梅毅给这一论坛带来了最早的辉煌,他自发表成名作《华丽血时代》以后,便笔耕不辍,几乎将整个中国历史写完。梅毅的风格还是比较尊重历史,文字和史实上都比较正统。但这种叙述方式的阅读门槛颇高,所以吸引的读者有限。

而2006年3月,当年明月携带《明朝那些事儿》的杀入,给“煮酒论史”创造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一天两万的点击率让人大跌眼镜。“煮酒论坛”分成两派,在点击率的真伪上纷争不已。但不管真伪如何,这被称为“明月门”的网络事件给《明朝那些事儿》带来了更大的关注。在出版商的安排下,当年明月也从天涯出走,转战新浪,正式开博。此后,明月的博客长居新浪名博的三甲之位。由于前期的造势已如此成功,后期他的历史书一出版,遭到疯抢,自然在情理之中了。而后,借用新浪这个平台的大力宣传和人气的聚拢,《明朝那些事儿》共出版了七册,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一直占据历史类畅销书的榜首。

此后,跟风之作风起云涌,历朝历代被人挖掘,草根说史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闹时期。但不管如何紧密跟风和小幅度创新,这些书的销量都难以望《明朝那些事儿》的项背。

三、双管齐下的最后辉煌

“百家讲坛”的影响式微,而网络论坛的草根说史也走到了瓶颈期,而一些更聪明的人却学会借用这两者的结合来造势预热,中学教师袁腾飞便是最为聪明的一个。他先借用“百家讲坛”主讲宋史,积攒人气;而后出版商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他的讲课视频。借用电视和网络双重平台的影响,他出版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之后也是大卖,成就了大众历史出版领域的最后一次辉煌。不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出尽之后,出版市场便没有得力的后续之作。

四、从鼎盛走向平稳

从2004年阎崇年的发轫之作,到2011年袁腾飞的收尾,大众历史出版出人意料地走了一条辉煌之路,而且可以判断,这繁华是较难复制和重现的。大众历史市场之所以繁华,能赢得巨大的影响,是源于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资源,可以发掘的内容数不胜数,而中国人本身就有很强的读史情结,读史的兴趣一直浓厚。但由于以往历史作品过于艰涩和高深,门槛太高,将很多读者分流。而戏说历史作品的泛滥,让追寻历史真相的读者也非常期待阅读门槛较低的正说历史的作品。

而借用“百家讲坛”和网络论坛这两种新型媒体的传播力量,历史作品主动降低姿态,语言上愈加口语化,让人轻易接受,但讲述的史实基本都属于正史,这和读者的需求不谋而合。大众历史是靠电视和网络先行积攒人气,最终在出版市场得以走红。就是说,对历史作品而言,电视和网络是出版市场的两条腿,离开它们的支撑,自然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