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计划(精选5篇)

  • 登月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这次任务的名称原本是AS-204,但任务后3位航天员的遗孀认为NASA应该保留“阿波罗1”号的名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次事故。 作为“阿波罗”计划中首次执行的载人任务,“阿波罗7”号发射于1968年10月11日。整个任务全长11天,也是美国首次成功的3人航天任务…

登月计划(精选5篇)

登月计划范文第1篇

美国第一次由3名航天员执行的太空任务是“阿波罗1”号。计划中将于1967年2月21日发射的“阿波罗1”号于1月27日进行一次例行测试时,指令舱突然发生了大火。3名航天员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15秒内不幸全部遇难。当时“土星4”号B火箭并没有注入推进剂,所以火箭本身并不会着火,阿波罗指令舱也不会从外部着火,也没有人想到航天器会在地面着火;所有的灭火装置或者被拆除或者被移走,而大火却突然发生了。

事后,一个专门小组对这场事故做了详尽的调查,但没有弄清着火的确切原因。他们对事故做了鉴定,最可能的起火原因是指令舱内的导线发生短路,而阿波罗指令舱内使用的100%氧气又使火势加剧。另一个导致航天员死亡的因素是航天员进入座舱的舱门需要90秒才能打开。这场火灾导致了NASA重新评估阿波罗航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

这次任务的名称原本是AS-204,但任务后3位航天员的遗孀认为NASA应该保留“阿波罗1”号的名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次事故。

作为“阿波罗”计划中首次执行的载人任务,“阿波罗7”号发射于1968年10月11日。整个任务全长11天,也是美国首次成功的3人航天任务。由于本次任务不需要登月舱,“土星4”号B火箭作为运载火箭被首次使用。“阿波罗7”号的成功使NASA对载人航天事业以及在1970年之前登月恢复了信心。“阿波罗7”号完成了首次美国太空电视直播,也是整个计划的载人任务中唯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4号发射台发射的,后续的任务都在附近的39号发射台发射。

作为“阿波罗”计划中第二次载人飞行,“阿波罗8”号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轨道,并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阿波罗8”号同时还是“土星5”号的第一次载人发射。

原计划中,“阿波罗8”号应该首次使用登月舱。但当第一个登月舱模型1968年6月被运到卡纳维拉尔角时出现了上百个问题。登月舱的主要承包商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预测登月舱最早要到1969年2月才能做好发射准备。阿波罗太空船办公室主任乔治・洛于8月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NASA可以在1968年12月进行一次只携带指令,服务舱的任务,但不是重复“阿波罗7”号在近地轨道飞行,而是将指令/服务舱一直飞到月球。这是NASA原本要等到“阿波罗10”号才能测试的程序。这次计划的改变也有来自中央情报局担心苏联于12月先于美国进行载人环绕月球飞行,致使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再次落后的原因。

由于任务的突然决定,NASA只针对“阿波罗8”号做了几个月的准备。计划中包括的硬件只被使用了几次:“土星5”号此前只发射过两次,而“阿波罗”计划中也只执行了一次载人任务。但是,“阿波罗8”号任务的成功为完成约翰・肯尼迪在20世纪60年代登月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在1968年12月21日发射后,飞船在太空中航行了3天才到达月球,并围绕月球轨道飞行了20小时,拍摄了大量的月球照片,以及第一张“地出”。在3位航天员眼里。月球是“广阔,寂寞,又有些难以接近的星体。或者说是广阔的空虚”。在平安夜时他们在月球轨道中向地球做了电视直播,这次直播创造了当时的收视纪录,也是历史上观众最多的电视直播之一。

由于登月舱的进度比预计延迟了几个月,首次使用登月舱的任务直到1969年初才执行。

“阿波罗9”号于1969年3月3日发射。10天的任务中,登月舱在地球轨道中正常运行,证明了其独自飞行的能力并重新与指令,服务舱对接。

从这次任务开始航天员为航天器命名:登月舱因其外形被称为“蜘蛛”,而指令舱被运到航天中心时的塑料包装使航天员们想到了“橡皮糖”。

任务期间,大卫・斯科特和拉塞尔・施威卡特进行了第一次双人舱外活动;施威卡特检查了航天服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之前的航天服都有系绳与太空舱连接)。

之后,指令长詹姆斯・麦克迪维特和施威卡特一道驾驶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在分离和重新对接时分别测试了登月舱降落部分和起飞部分的推进器。

在“阿波罗9”号地球轨道中测试了登月舱后,“阿波罗10”号将登月舱带到了月球轨道。

本次任务是“阿波罗”计划中第一次在39B发射台发射。“阿波罗10”号于1969年5月侣日发射,在测试中,登月舱离月球表面仅156千米。截止到2001年,“阿波罗10”号在1969年5月26日从月球返回地球途中创造了载人航天器的速度纪录:39897千米/小时(11.08千米/秒)。

“阿波罗10”号的指令舱目前在伦敦的科学博物馆展出。登月舱的起飞部分目前在环绕月球的轨道上飞行,它是“阿波罗”计划所使用的登月舱中唯一仍然完整的起飞部分(“阿波罗9”号以及“阿波罗13”号的登月舱起飞部分在地球大气层中被烧光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起飞部分留在了月球轨道,最堡坠落在了月球表面;“阿波罗12”号、“阿波罗14号”、“阿波罗15”号、“阿波罗16”号及“阿波罗17”号的登月舱起飞部分都按计划坠落在了月球表面。

“阿波罗10”号完成了所有测试登月舱和指令舱状态以及检查细节的飞行目标,为“阿波罗11”号不到两个月后的成功登月铺平了道路。

作为“阿波罗”计划中的第5次载人任务,“阿波罗11”号发射于1969年7月16日。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表静海附近。被阿姆斯特朗称为“静海基地”。阿姆斯特朗在降落后向指挥中心报告:“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

“阿波罗11”号登月的准确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16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1969年7月21日凌晨2时56分(UTC),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了月球,并说: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两人在月球表面活动了两个半小时,利用钻探取得了月芯标本,拍摄了一些照片,也采集了22千克的月表岩石标本。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太空竞赛的胜利标准被定义为率先登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讲,“阿波罗1 1”号的成功标志着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胜利。同样,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1969年7月登月,也完成了肯尼迪总统1961年5月25日宣布美国会在1970年之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并成功返回的承诺。

在“阿波罗11”号后不到4个月,“阿波罗12”号再次踏上了登月的旅程按照航天员的轮换制度。如果没有添加“阿波罗8”号,皮特・康拉德的团队将会执行首次登月任务发射后,“阿波罗12”号两次被闪电击中,航天器一度很不稳定由于地面指挥中心和3位航天员的冷静处理,一切恢复正常,但指挥人员仍一度担心指令舱顶部的降落伞遭到损坏:如果主降落伞真的无法使用,返回时航天器将像陨石一般坠入海中

1969年11月19目,“阿波罗12”号成功登月 前一次任务对降落点的要求不高,但“阿波罗12”号有一个准确的降落点,康拉德轻松完成了任务踏上月球后,身材矮小的康拉德叫道:太好了!天哪,这也许对尼尔(即阿姆斯特朗)是一小步,但对我却是一大步呢?

NASA对登月计划和信心产生了动摇,在“阿波罗13”与的事故之后,洛威尔在返回地球途中甚至说“阿波罗13”号“将是拯救了“阿波罗”计划。1971年1月31日,“阿波罗14”号成功发射,登月点仍是“阿波罗13”号的弗拉・毛罗高地。踏上月球后,指令长谢泼德的第一句话是:“路途十分遥远,但我们还是到了。”谢泼德当时已经48岁,是登月航天员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水星”计划7人中唯一登月的成员。他和搭档艾德加・米切尔在月球进行了两次月表行走。

作为“阿波罗”计划中的第9次载人任务,“阿波罗15”号是历史上第4次成功登月的载人登月任务。任务中还是“阿波罗”计划中首次J任务――与前几次登月相比在月球上停留更久,进行3次较长的月表行走,科学研究的比例也更大。

指令长大卫・斯科特和登月舱驾驶员詹姆斯・艾尔文在月球表面的哈德利溪和亚平宁山脉停留了66小时54分钟,在登月舱外的时间总长为18小时35分钟。两位航天员驾驶的历史上第一辆月球车使他们在月球上穿越的距离比前几次任务遥远了很多。他们一共收集了约77千克的月球岩石标本。

斯科特和艾尔文在月球表面期间,指令舱驾驶员阿尔弗莱德・沃尔登留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使用全景相机、y射线分光计、绘图相机、激光高度仪、质谱仪以及任务后发射的子卫星等科学仪器,对月球表面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阿波罗15”号的一些纪录包括:送入地球和月球轨道有效载荷最大;航天器首次携带科学仪器模块;首次使用月球车;首次使用月表导航设备;首次在月球轨道投放子卫星;首次在返回地球途中进行舱外活动。

于1972年4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6”号,登月点是笛卡尔高地。4月20日,航天器进入月球轨道,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后,指令舱的服务推进系统(SPS)曾出现问题,指挥中心曾想到取消登月计划的可能性。但考虑到问题不大,早已分离的登月舱也已经在降低高度准备登月,登月得以顺利进行。为了保险,月表任务完成,登月舱与指令舱重新对接后环绕月球1天的计划被取消。

约翰・杨和查尔斯・杜克在月球表面的3天中收集了94.7千克的岩石标本,其中有一块的质量达到了11.7千克,是所有月岩标本中最重的。4月24日,指令舱在月球轨道中投放了一颗重达36 3千克的卫星,对月球磁场以及太阳粒子进行研究。这颗卫星34天里环绕月球轨道425周。

“阿波罗16”号第二次使用了月球车,杨和杜克曾驾驶它达到了18千米/小时的速度。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11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6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一次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登月计划范文第2篇

不过,“阿波罗”登月行动也有大量独立证据,因此不少人往往对那些骗局理论有所质疑;许多评论家已公开地、详细地反驳了这个骗局。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供参考:1999年盖洛晋民意调查发现,89%的美国公众认为登月行动真实可信,仅有6%的公众不相信登月行动,5%的公众不置可否。

登月骗局论的起源和历史

比尔・凯恩出版的《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美国耗资300亿美元的骗局》一书,是第一本与“阿波罗”登月骗局相关的书籍。这本书于“阿波罗”计划结束后2年,即1974年出版发行。

1978年,美国影片《“摩羯星1”号》描述了“摩羯星1”号宇宙飞船的一段虚幻火星之旅,而“摩羯星1”号看起来非常像“阿波罗”飞船。民俗学家琳达・戴格认为该影片可能使得“阿波罗”登月骗局在“越战”“水门事件”后愈发流行,因为这期间部分美国民众都对官方说辞抱着怀疑态度。戴格写道:“大众媒体将这些只有部分真实的歪曲报道‘发射’至城市各个地区,居住此地的人们往往会把他们的相关推测作为真理大肆传播,并且大众媒体也会对这些缺乏正确引导的人们产生可怕的影响力。”

安德鲁・蔡金在1994年出版了《登上月球的人》。他在书中写道,1968年“阿波罗8”号飞船开始绕飞月行时,人们已经开始流传类似的说法。

登月骗局种种

关于“阿波罗”登月行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关于真假的辩论。没有人能对这个骗局做出完整的说明,但是骗局论的支持者们主要关注与该行动有关的历史记录中的差错和不一致的地方。其中一些想法及其最有力的证据如下:

完完全全的骗局――人类的登月计划从头至尾完全是伪造的。有人声称载人登月的技术具有不足之处,范艾伦辐射带、太阳耀斑、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及宇宙射线等,都会使得登月之旅只能是异想天开。

部分真实/无载人的登月之旅――巴特・斯伯里指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及后来的宇航员通过摄影技巧制造了他们的绕月飞行及月球表面的行走,其实他们压根儿没有登上月球。这种说法的一部分内容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这些人承认发射器和月球上其他可见人造物体的存在。英国出版商马库斯・艾伦说:“通过高分辨率望远镜的证明,我认为的确有一些人造物体出现在了月球上。”他接着说,照片不能证明美国的飞船确实载人登上月球。“飞船到达月球确实没有太大的问题,苏联在1959年就做到了这一点,难点是载人到达月球。”他甚至指出,NASA有一个运载机器人到达月球的任务,因为太空中的辐射能级对人类有致命的危险。另外一种说法就是,NASA及其合作者并没有从“阿波罗1”号飞船的火灾中尽快恢复,因此所有早期的“阿波罗”任务都是伪造的,只有“阿波罗14”号或“阿波罗15”号飞船才是第一个真正的登月行动。

实情被隐瞒的载人着陆――威廉・布赖恩认为,宇航员可能使用了从“被俘外星飞船”上所发现的技术而研制的“秘密的零重力装置”,但是NASA被迫掩盖这些事实及其他与地心引力和月球大气存在关系的情况,以保持外来飞船的秘密。菲利普・劳罗斯在其著作《月球上的光亮》中写道,宇航员并没有登陆月球,但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从真实的照片中获取科学信息,NASA才虚假图片。

设下登月骗局的可能动机

支持美国政府伪造了登月行动骗局的人们提供了几种设下该骗局的动机:

冷战声誉―一美国政府认为在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中获取胜利是至关重要的。登月行动具有风险,并且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虽然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一句名言中说道,正是因为登月行动的困难性,美国才选择去挑战。但是,在苏联的严密监视下,比尔・凯恩坚持认为,对于美国来说伪造成功的登月行动要比实际的登月行动来的简单。

金钱――NASA为登月行动筹资约300亿美元。比尔・凯恩声称这笔钱可能被用于贿赂大量相关人员以共同设下这个骗局。

风险一这种观点认为早期太空计划中,技术上遇到的难题是不可逾越的,即使拥有具备雄厚技术力量的技术小组及解决问题所需的资金仍无济于事。

扰乱――根据支持登月骗局的人们的说法,美国政府受到越南战争造成的干扰,登月行动被迫停止,并取消了计划任务。事实上,“阿波罗”计划在越南战争结束前几年就被取消了,这种说法显然占不住脚。

登月计划范文第3篇

2逐笔登记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月结束之后就有在下面的空行盖上本月合计的章。表示这个月已经结束了,然后借贷方都统计出合计数,每个月都结束后,都有统计每个科目借贷方的数据。

3然后结出余额,填写在本月结转行中,最后余额的借贷方也要写好。

4登记完之后划红线,划红线的规定是月结划单红线,年结或者季度一结划双红线。如此即可将明细账登记完成。

登月计划范文第4篇

提起澳大利亚,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憨态可掬的考拉或是健康绿色的农牧产品,其实,科技创新亦是澳大利亚的一张“名片”――B超、心脏起搏器以及WiFi等都是澳大利亚人发明的。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投入GDP的2%用于科研创新,2016―2017财年共投入超过100亿澳元。

作为该创新科学的重要支柱计划之一,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重点支持技术型初创企业进邦政府在全球热点创新城市设立的创客基地。该计划在全球五大创新枢纽城市――旧金山、特拉维夫、上海、新加坡、柏林建立创客基地,与当地创新创业生态的伙伴网络密切合作,向已有成熟产品或服务的澳资创业企业提供90天的工作载体和定制化支持项目,帮助其登陆海外市场并发展壮大。 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梅耕瑞

近日,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 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在上海召开通气会,公布了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以及创客基地首批初创企业在华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澳洲创客登陆上海成绩斐然

2016年2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在上海设立其第3座创客基地,该基地于同年9月6日启用。该计划支持澳大利亚的创业企业以快速、经济的方式在当地试错,在90天的登陆期间,包括房租、孵化服务费等全部由澳大利亚政府“买单”。

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梅耕瑞(Graeme Meehan)在通气介绍会上表示,作为首个由外国政府在中国出资创建的创业企业支持载体和计划,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充分展示了澳大利亚政府对进一步深化澳中两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创业领域合作的意愿和行动。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黄丽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与上海的“创业首站”计划不谋而合,“创业首站”强调的是海外项目回国的前期对接,筛选集聚了全上海23家最具国际化条件的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Xnode就是这23家成员单位之一。澳大利亚创客基地选定在Xnode,意味着可以非常便利地分享到创业首站整个协作网络的资源、服务和机会。

Xnode创极无限 CEO 周炜介绍说,今年一季度,该计划的首批已“登陆”澳大利亚创客们在华发展得都不错,“期满”后都有了不同的方向。比如,趋哲公司的人流行为分析平台,可以实现将杂乱的现实监测数据转化为深度分析报告,该公司目前已回澳大利亚重整战略;优立全息公司将沉浸式视觉体验应用于消费娱乐和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目前该企业已落子上海张江园区。

周炜特别提到了Language Your Way,该企业运用游戏化技术,帮助优化国内英语课堂教学体验。“他的故事很有意思。他是印度人,最初在澳大利亚创业,通过创客登陆计划来到上海,期满后,他看到了中国西部在线英语的商机。上海是他走向中国市场的桥梁。” 周炜介绍说。

从大数据平台到全息视觉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科技以及在线学习,无一不是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科技和创新发展与经济潮流的紧密结合。梅耕瑞认为,首批“登陆”企业继续在中国拓展商机,这是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免费载体和服务、低成本试错机会,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一位澳大利亚创客这样评价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

中国哪些地方吸引澳洲创业者?

澳大利亚创客基地预计在今年6月和9月迎来下两批次入驻企业。澳大利亚创客登陆计划总监詹杭告诉记者,目前澳大利亚创业企业积极申请参与该计划。“全球报名申请数有近500个,每年的入选数量在25家左右。目前第二批企业已确定于6月下旬来到上海,这些公司将带来金融和企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创新项目。” 澳大利亚创客

目前,创客登陆计划正考虑以上海的创客基地为基础,与国内其他创新创业枢纽城市的合作伙伴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我们关注到澳大利亚在智能硬件、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热情,因此将考虑在深圳等地与当地伙伴构建专门的创客项目。在常规的90天入驻服务基础上,我们还将与澳大利亚的伙伴合作,开设两至三周的行业聚焦短期项目,为有兴趣到中国市场考察发展机遇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更‘短平快’的机会。”詹杭说。

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中国创新团队负责人、商务领事倪凯芸(Karen Surmon)告诉记者,他们惊喜地发现,申请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中,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数量众多,需求强劲。

登月计划范文第5篇

2012年8月25日,因心脏搭桥手术导致的并发症,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尼尔·阿姆斯特朗逝世。虽然无数的人希望能够将阿姆斯特朗的骨灰带回宇宙,但阿姆斯特朗生前曾为美国海军飞行员,所以美国海军宣布把他的骨灰撒入大海。

从第一颗卫星到人类登月,冷战阴影之下的岁月,但当人类最终摆脱地球引力踏上月球时,全人类摒弃了各种成见,为人类共同的成就欢呼雀跃。如今,登月已成40余年前的往事,在人类再次抵达月球或者登陆火星以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过往的“航天岁月”。

登月三部曲——水星计划

美苏太空竞赛大乐章的序章阶段,齐奥尔科夫斯基完成了理论奠基,科罗廖夫这个能够在IQ上与冯·布劳恩抗衡的航天专家精于设计研发,苏联有幸成为第一个将人造天体送往地球轨道的国家。当史泼尼克卫星上天的时候,美国人一下子就着急上火了,甚至有人这样说:苏联人连冰箱都造不出来,怎么就把火箭送上天了?哎,说这话的美国空间科学家一定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苏联国土多处高寒地带,冰箱造出来卖给谁?

美国原本指望“正宗美国科学家”开发的先锋火箭让大美利坚扬眉吐气,结果先锋火箭就是发射台上一枚昂贵的烟花爆竹。最后,还是继续仰仗冯·布劳恩吧!这个德国移民通过改造红石导弹发展出的丘比特火箭将美国卫星送上了天。

水星七人众

1958年,被羞辱了的美国人成立NASA统领太空项目。1959年,水星计划立项,召集了美国空军与海军七位飞行员组成“水星七人众”,而这七个飞行员,可以说是未来10年间美国太空计划的灵魂人物,有经历了所有登月步骤的人,也有为登月计划而捐躯的人。

虽然美国人卯足了劲,但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进入太空后,美国人瞬间就傻了:哇!苏联人都上天了,我们这还在琢磨怎么让猴子飞得更高!1961年5月5日,美国人用红石导弹改造的火箭急急忙忙地将艾伦·谢泼德送入亚轨道;1962年2月20日,宇宙神火箭将美国人送上了地球轨道。

美国这个航天新手估计真是给逼急了,此后的水星计划闹出了不少的Bug:

Bug 1

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任务的“自由钟7号”平安上天,结果返回的时候在已经平稳降落的情况下飞船舱门自动打开,这下可好,海水一个劲往里灌,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紧急跳出飞船。前来救援的直升机驾驶员脑筋又特别“轴”,因为根本看不到宇航员正在海里喝水,他坚定不移地进行着打捞飞船的工作,而直升机螺旋桨形成的漩涡却一个劲地把维吉尔·格里森往水里按。最后,“自由钟7号”变身“潜水钟”沉入深邃的海底,而宇航员在还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被另外一架前来支援的直升机救起。

Bug 2

第四次载人航天,也是第二次进入地球轨道任务,“极光7号”非常顺利地进入太空,可是,飞船驾驶员斯科特-卡朋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者。在进入轨道后,驾驶员痴醉于太空俯瞰地球的美丽景色,利用飞船原本不多的减速火箭燃料改变飞行线路,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地面指挥中心的人虽然很清楚在天空胡乱飞的危险性,但这还真是“天高皇帝远”,宇航员自顾自地消耗着燃料……最后,“极光7号”在降落的时候出了大麻烦,降落地点距离计划地点偏离402千米。不得不承认,斯科特·卡朋特的命真大。

登月三部曲——双子座计划

美国与苏联的载人航天均证明了人类有能力进军太空,美国政府也为了在冷战大背景下尽可能挤兑苏联,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1年5月25日提出要在10年内完成登陆月球的计划。NASA内部,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总统一定是疯了,提出这样一个自负的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不过,质疑是一回事儿,是否实施指令是另外一回事儿。不久之后,双子座计划与阿波罗计划出台。

双子座计划本质上是登月计划的分阶段演练,与将人送入地球轨道的水星计划相比,后者弱爆了。火箭是第一个让NASA犯难的问题,因为双子座计划中飞船必须搭载两名宇航员,就需要更大的空间与更强的火箭推力,不得已,还是改造当时最先进的弹道导弹——泰坦。

火箭问题

泰坦导弹当时是个尚未定型入役的试验品,在改造初期只有80%的成功率,其余的20%全成了发射架上的爆竹。在经历了两次成功的无人发射后,NASA工程师在火箭上安装了很多个备用件以确保紧急情况下保护宇航员。

1965年3月23日,双子座3号成功发射并在轨3圈。这次任务的气氛很奇怪,无论地面指挥中心还是飞船中的约翰·杨与格里森总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劲,却谁也说不出为什么。当双子座3号点燃制动火箭准备降落时才发现一个要命的失误,在计算降落地点的时候忘记将地球自转加入运算方程……幸好飞船上两位宇航员及时做出调整,在距离预定地点偏离96千米的地方着陆,如果这俩家伙在飞船上慌了且不及时调整,那将偏出306千米。

太空行走

双子座计划第一次载人飞行成功以后,一个强大但必须逾越的挑战摆在美国人面前,零重力条件下漂浮的人会出现什么状况?以超过173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玩一把太空行走时撞上东西怎么办?用什么衣服能够抵御正对太阳120℃而背阴面-120℃的巨大温差?正当NASA在怕这怕那,决定双子座6号完成太空行走的时候,苏联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的消息传来,NASA再一次被“羞辱”,美国决定在“双子座”4号上表演太空行走,不过这一决定是秘密的,在发射前不久几天才向社会公布。

为什么NASA会比苏联晚些时候才完成太空行走呢?

当时摆在美国人面前最头痛的问题是,谁都没去过外太空,零重力下的人体机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谁也说不清。NASA先发明了一个“抛物线飞行大法”,把宇航员塞进大型运输机,以45°仰望天空的姿态高速冲击到12000米以上的高度,然后瞬间陡转以45°砸向地面,如此,就像电梯坠落一样,宇航员们就可以感受差不多30秒的失重了。

幸好,这次任务顺利完成,美国宇航员以270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走”了一把。

登月三部曲——阿波罗计划

万事开头难

经历了水星计划与双子座计划的零伤亡后,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已经遥遥领先,NASA与美国整个宇宙航天领域相关企业都有了一丝懈怠。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在起飞前的地面试验中,驾驶舱内超过10个大气压的高浓度氧气再加上驾驶座电线的小火星,一场难以控制的大火夺走了三名宇航员的生命,其中一位还是“水星七人众”中的元老——维吉尔·格里森。

由此,NASA对整个阿波罗计划进行了完整而深刻的检查,发现飞船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与质量管理漏洞。NASA一举了之前所有的阿波罗飞船设计,从头开始打造登月计划。一年半以后,第二艘飞船阿波罗7号才得以再次发射。

离开地球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飞船第一次装配在由冯·布劳恩设计,当时全世界推力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当时,许多美国人认为这是一场赌上生命的发射任务,因为土星5号在本次任务前只完成过两次飞行任务,但除它以外,又没有其他的火箭有能力让阿波罗飞船摆脱地球引力。

土星5号装载2267961.85吨燃料,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摆在发射架上,而它的头顶就是阿波罗8号与3名宇航员。本次任务的宇航员罗威尔后来回忆说,当他进入发射塔的时候,他认为本次任务只有33%的成功率。

最终,阿波罗8号令人“非常遗憾”地安全进入太空,当飞船内3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看着地球越来越小时,人类才算是真正离开地球。土星5号则在此后的登月任务中,不断地证明冯·布劳恩所设计出的超级火箭是安全可靠的。

阿波罗13号

13对于西方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数字,当阿波罗计划进展到13号时,似乎很多巧合都很不自觉地跑出来证明——13真的很倒霉。

发射前两天,轨道指令舱驾驶员肯-马丁得了麻疹,由杰克·斯威特代替。当阿波罗13号发射后,因为前面的发射任务都完成得太顺利,NASA休斯顿指挥中心的每一个人就像平常值班一样对付着本次任务。当宇航员按指令打开飞船上的换气风扇时,一连串的故障报警灯亮了起来,燃料电池坏掉两个,两个液态氧气罐泄漏。“休斯顿,我们碰上麻烦了”一句话让地面人员从原本的倦怠瞬间变成亢奋的一锅粥。

地面人员商量好以后,阿波罗13号计划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在外太空取消的宇航飞行任务,飞船将进入月球轨道利用月球引力把飞船甩回地球,3名宇航员由轨道指令舱转入仅供两位宇航员生存两天的登月舱。

这样一折腾,登月舱内的氧气与食物成了极大挑战。最悲催的是,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时候,从轨道指令舱取回二氧化碳过滤器时发现:哪个混蛋做的设计?指令舱的过滤器是圆形而登月舱的过滤器是方形的!折腾半天以后,在封口胶、锡纸、胶带与一把小锯子等工具协助下,圆的和方的过滤器终于结合到一起了,3名宇航员差一点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