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选5篇)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1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组织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不同,其承担着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能,需要完成国家和政府规定的行政任务,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选5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职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内部财务审计

1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的重要性研究

1.1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组织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不同,其承担着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能,需要完成国家和政府规定的行政任务,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真正的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在运行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就需要通过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对其进行财务监督,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2有利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还有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和风险管控方案,可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资产的控制与监督,同时还能够以此为手段考核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也就保障了国家财政的安全。

1.3有利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控机制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实行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可以进一步建立高效的内部管控机制。对单位内部财务进行管理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作用,及时地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不仅可以有效地遏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还能够不断地健全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方法,拓宽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范围,进而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管控机制。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对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很多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还缺乏对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缺乏认识,使得相应的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制度不够完善,从思想上消极懈怠地对待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的风险。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存在片面性的认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工具,从而忽视了内部控制与审计对财务的管理及资金评估作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低下。

2.2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与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相关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时,存在着缺乏财务控制与审计制度规范的问题。首先就表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控制与审计部门,单纯的将其归属到单位的财务部门,使之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存在着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等的问题,很容易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其次就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务控制与审计制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多的实施细则没有标准的依据,缺乏对工作人员的控制与监督,降低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2.3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缺乏全面性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稳定运行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存在着缺乏全面性的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实际需求不符,也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利用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进行财务经费审核预算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财务的收支平衡,从而忽视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评估,同时还缺乏对经济效益和支出收益的计算,这种仅仅维持平衡的财务运行方式经常会使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财务经费紧张的状况,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有效措施分析

3.1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主观上提升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要从主观上提高认识,转变陈旧的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理念。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研讨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职责和重要性。其次,要对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使其深入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3.2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控制与审计监督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财务控制与审计监督制度。首先,在机构设置上,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明确的区分财务控制与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确保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其次,为确保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制度的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地激发财务控制与审计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发现的内部财务问题及时地进行上报,以便单位内部快速作出反应,避免发生较大的资金安全问题。

3.3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要注重系统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注重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对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目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与约束,保障单位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转。另外,要注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法和经验的总结,逐步扩大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工作范围。

4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实行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能够保证单位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发挥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秉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8(35):181-182.

[2]杨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分析[J].纳税,2018,12(33):14,16.

[3]单继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评价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8(30):224-225.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内部管理;问题;有效性;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概述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然而,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应用现状却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状况并不佳。相较于企业,还十分薄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我国特殊经济与政治的产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该拨款也并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执行两套会计准则与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在这些制度与准则的要求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试对此进行分析。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包含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不仅能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能帮助单位管理者及各方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财务分析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涵盖的内容较多。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财务人员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对上述内容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对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把握,以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2.财务分析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管理者决策的公正性、客观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法又包含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指运用公式或文字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所进行的体现与说明。定性分析法一般是对定量分析法的补充。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以定量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为辅,并利用绝对值与相对值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财务分析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财务资料进行汇集与整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由于财务分析的内容众多,因此,在正式的财务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前期工作。财务人员需要搜集、查阅、整理、分析各类资料和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能够在此过程中积累多角度、全面的数据资源。在为财务分析准备资料的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资料。

三、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当前现状

1.财务分析指标有待完善

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制度,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详见下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不同,各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的财务分析作用要更强些;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完全不具有盈利性,因此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否合理等。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并未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型而有所分类和侧重。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安排不甚合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基础普遍为“收付实现制”。收入与支出的确认均以单位是否实际收付为准。在这种计量模式下,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和应收未收项目便无法被有效体现,从而使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尤其是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的支出未能被列支,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结余被虚增。同时,应付未付款项不作为真实负债,而体现为一种“隐性负债”,制约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3.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分析重视不足,财务分析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普遍对财务分析工作相对忽视,更多的只是重视会计核算。相较于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在作用方面不如会计核算凸显。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拨款,这一特点也变相加重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核算的重视。此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机制并不完善,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多是为了应付了事,财务分析工作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开展。使单位管理者和上级部门无法有效通过财务分析报告了解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而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制不健全所导致。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1.加强对新财政体制的了解和学习

近些年来,我国推行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政府采购为主体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新体制的推行强化了财政资金的审批管理力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也应当及时转变思路,及时理顺财务分析与财务核算间的辩证关系,另外,在不断强化财务会计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对于管理会计的了解和掌握,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2.注意对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做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各种分析方法的合理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其中比率分析法是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支数据与企业的计划指标(预算指标)或者上一时期内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数据的增减对比情况,及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管理加以修定和指导。在比率分析法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图形图表,从而更加简单直观的反映出各数据间的差异和变动趋势。

3.加强财务分析理论研究,构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相关财政管理部门应组织部分财务理论与管理的专业人士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在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评价管理体系,对当下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较为客观和专业的指导。该评价体系应涵盖财务分析的目标、流程、方法、指标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报告设计等等,并建立财务分析数据库;数据库中不仅要包括满足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分析要求的共性指标,还要包括满足部分具有鲜明经营特点的单位的个性指标;体系中应涉及多种分析模型,以满足不同类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

4.提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识,强调财务分析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延伸。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通过对一定时期内单位经营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的分析和反映,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数据的有用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良好的财务分析还可以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各项财政经费的有力依据。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将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化,加强对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的完善,严格财务分析流程,提高财务分析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单明.论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J].会计师,2010(10).

[2]郭佩芸.浅谈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3(06).

[3]姚晓艳.浅议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5).

[4]李贵金.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14).

[5]陆洁.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

[6]王振亚.如何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6).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范文第3篇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然而,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应用现状却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状况并不佳。相较于企业,还十分薄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我国特殊经济与政治的产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该拨款也并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执行两套会计准则与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在这些制度与准则的要求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试对此进行分析。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包含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不仅能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能帮助单位管理者及各方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财务分析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涵盖的内容较多。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财务人员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对上述内容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对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把握,以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2.财务分析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管理者决策的公正性、客观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法又包含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指运用公式或文字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所进行的体现与说明。定性分析法一般是对定量分析法的补充。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以定量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为辅,并利用绝对值与相对值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财务分析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财务资料进行汇集与整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由于财务分析的内容众多,因此,在正式的财务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前期工作。财务人员需要搜集、查阅、整理、分析各类资料和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能够在此过程中积累多角度、全面的数据资源。在为财务分析准备资料的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资料。

三、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当前现状

1.财务分析指标有待完善

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制度,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详见下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不同,各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的财务分析作用要更强些;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完全不具有盈利性,因此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否合理等。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并未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型而有所分类和侧重。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安排不甚合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基础普遍为“收付实现制”。收入与支出的确认均以单位是否实际收付为准。在这种计量模式下,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和应收未收项目便无法被有效体现,从而使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尤其是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的支出未能被列支,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结余被虚增。同时,应付未付款项不作为真实负债,而体现为一种“隐性负债”,制约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3.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分析重视不足,财务分析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普遍对财务分析工作相对忽视,更多的只是重视会计核算。相较于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在作用方面不如会计核算凸显。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拨款,这一特点也变相加重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核算的重视。此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机制并不完善,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多是为了应付了事,财务分析工作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开展。使单位管理者和上级部门无法有效通过财务分析报告了解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而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制不健全所导致。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1.加强对新财政体制的了解和学习

近些年来,我国推行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政府采购为主体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新体制的推行强化了财政资金的审批管理力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也应当及时转变思路,及时理顺财务分析与财务核算间的辩证关系,另外,在不断强化财务会计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对于管理会计的了解和掌握,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2.注意对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做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各种分析方法的合理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其中比率分析法是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支数据与企业的计划指标(预算指标)或者上一时期内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数据的增减对比情况,及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管理加以修定和指导。在比率分析法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图形图表,从而更加简单直观的反映出各数据间的差异和变动趋势。

3.加强财务分析理论研究,构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相关财政管理部门应组织部分财务理论与管理的专业人士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在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评价管理体系,对当下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较为客观和专业的指导。该评价体系应涵盖财务分析的目标、流程、方法、指标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报告设计等等,并建立财务分析数据库;数据库中不仅要包括满足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分析要求的共性指标,还要包括满足部分具有鲜明经营特点的单位的个性指标;体系中应涉及多种分析模型,以满足不同类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产生背景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进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有效监督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有效机制.2012年11月29日,国家财政部正式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并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施行.该规范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提供了清晰、全面的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进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有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包涵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因此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防范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为 单位内控规范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存在部分单位不够重视、制度建设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行政单位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预防腐败的长效保障机制.为调查 单位内控规范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施情况,国家会计学院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和用友软件公司联合了 2014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就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种.

2.1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虽然从2014年1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 单位内控规范 ,但是仍然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依然很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控制度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部分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以至于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都了解甚少,忽视了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2.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内控规范执行不力

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可能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书面文件制度约束,管理不够严格.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更新缓慢,特别是最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直处于改革期,从国库单一账户到公务卡使用的规定,再到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颁布的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等改革措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能会存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新旧财务制度衔接不畅,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出现混乱的局面.特别是 单位内控规范 颁布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将 单位内控规范 的要求落实到本单位的制度建设中,或者已经落实在制度建设中,但仅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但是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执行效果的评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情形.

2.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有力执行,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固化流程,对于超预算报销和不符合流程的报销等,即使领导签字了,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这对于讲究人情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很好的防控机制,能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也能严格控制现金报销比例,对于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报销设置预警机制,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还非常落后,大部分单位只是做到了简单的账务处理,并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3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创造“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只有“一把手”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强势推进内部控制,通过组织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学习,使单位全员树立起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落实到个人实施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同时,在单位内部广泛宣传内部控制的知识,聘请专家对内控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举行内控知识竞赛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内控专题学习等活动,普及内控知识,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内部控制环境.

3.2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内部控制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以 单位内控规范 为指引,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控制单位预决算、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分析各个关键点的风险隐患.同时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政预决算管理、财务日常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采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务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以及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进而全面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对已经建立并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3.3建立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内控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良好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好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后,还需通过开展内控实施的评价和监督检查,查找内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的漏洞以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可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虽然财政部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对预算外资金和“八项收入”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也编制了部门预决算,但是仍不能忽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按照 单位内控规范 的要求,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更有效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3.4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

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接受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要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财政、税务和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部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强,在扩大审计覆盖面的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领导干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对“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也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除经济责任审计之外,审计部门也开展专项经费审计、离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多审计方式监督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也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财政预算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掌握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流向,监督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八项规定后纪检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作用日益显现,上级纪委直接派驻纪检部门在各单位开展纪律检查工作,这也有效地监督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在审计、财政、税务、纪检等部门的共同监督检查下,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有效执行,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立注册会计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制度.

3.5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最终的落地实施依赖于信息化系统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如财政部门建立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平台,包含账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支付管理系统和专项资金系统等模块;单位内部报销可以建立资金管理系统,规范报销程序,严格审批制度等.根据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将单位部门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中增加内部控制评价情况进行报告.同时通过单位的门户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公开内部控制信息,规定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公开机制,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发挥好信息公开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明娟.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新经界,2012,(11).

[2]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2).

[3]沈丽峰.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2).

[4]吴先成.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的财务收入、支出、预算、分配等方面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也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了一个基本的准则及管理体系。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社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对比旧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体系与准则更规范、更具体、更具备原则性。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步伐的持续前进的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法也必然要发生很大变化。取得与支出资金的渠道、方式也与过去有比较大的不同。有鉴于此,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遵循更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原则,从管理层次、管理要素以及管理内容各方面建立更适应新形势的体系。我们也可以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财务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现今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经纪律观念淡薄,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执行不严格,在日常办公中依旧是按照以往的习惯、经验来处理问题,对于财务管理程序、手续和规则不去严格遵守。2.财务工作缺乏持续以及连续性,经常存在财务人员变动的情况,客观事实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和波动,也是形成死账、烂账的原因。3.一些单位对于现今财务管理中支票、发票的管理严重不足,没有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票据管理规范,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也没有严格实施到日常工作活动中。4.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更新和修正往往不够及时,管理制度的落后容易导致出现一系列财务问题和纠纷。(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货币资金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单位的出纳、会计等职业存在一人身兼的情况,并没有按制度严格分离,且单位对出纳的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库存现金的清查盘点不严格。公款私存、白条抵库以及大额资金流动使用现金支付等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资金收入不入账,租金、抵押款等本应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交存专用账户的资金收入未及时入账,通过虚构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单位资金转入财务管理账户外的私人账户设置小金库等现象。2.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仍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流量和存量管理不够严格,普遍存在“轻管理、重构建”的情况,固定资产的维护、使用、出借、调拨、报废等等方面的管理不规范,导致使用效率低下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无谓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加强,建立有效的互相约束和管理机制在国家宏观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漏洞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机制,并在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严格执行。对单位财产的审批流程,现金的管理,审批权限的制定,财务预算及计划的制定实施,资金的支出、收入、筹集使用等等方面,都应有具体且明确的规定。并且遵循可操作性及适用性原则,在财务制度条文制定的表述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一针见血。并且能够紧密结合日常会计核算的内容,避免空话、虚话和套话。单位流动资金、固定资产等都必须定期审核,必须做到账账相符。并且应定期对单位会计核算流程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核,做到及时更新以保证不落后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相关变动。(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第一,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根据相关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所列条例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列出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二,管理制度中包括国有资产登记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入库验收规范、制度等,以及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确保实行,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三)强化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约束力度与核算精确性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中对收入支出资金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消耗了非常大的工作比例,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不仅在编制预算时要尽量精确,还应加强预算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力度,保证在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一整个工作流程顺利进行,并且不偏离实际。绝不能出现“只重预算执行、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现象,另外,加强细化预算收支项目,贯彻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保证预算与实际基本相符。(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部门领导应主动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学习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到平常的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切实、认真的履行财务管理制度。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教育水平,定期组织单位中财会及审计人员学习,不断提高财会及审计人员的各项素质,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且能够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在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施行。定期举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保证整个财务管理团队能够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并对表现突出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显得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良好的发展步伐,更高效的为社会发挥作用、做好服务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佳.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J].中国工会财务,2008(08).

[2]蒋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