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精选5篇)

  •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 以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手册为纽带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标准、考核、奖惩”为一体的有序的管理运作机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精选5篇)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感染管理实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监控制,委员会主任由1名业务副院长担任,下设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控工作,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生、护士各1名组成,由此完善了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

2 以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手册为纽带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标准、考核、奖惩”为一体的有序的管理运作机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重点部门、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重点部门、科室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感染管理配套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建立感染管理奖惩制度、临床科室使用感染管理监控手册制度及感染管理监测医生、护士年终评比标准。利用感染管理手册作为纽带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加强三级组织信息反馈。其内容包括: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名单、年度工作计划、季度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抗菌药物使用登记、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记录、紫外线、空气监测记录、锐器刺伤记录等。要求各科室做到各项内容填写齐全、字迹清晰;每季末交专职人员检查并盖章。

3 加强教育与培训

3.1 专职人员的培训:由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的特点,感染专职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及时参加有价值的感染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2 感染专职人员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包括:管理层,兼职人员、医生、护士、全院员工、新入职人员、实习人员、保洁员,力求培训做到“全员、全程、全面”,让预防与控制感染的理念贯彻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与患者双方都不受感染。

3.3 选派重点部门及重点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感染控制理论水平,借鉴先进经验,改进不足。

4 做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灭菌药械管理工作

制定严格质量管理措施,并做好审证、采购、验收、运输保管、使用、处理6个重点环节的把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1 审证关:确保经营企业及生产产家提供的各证件齐全并真实、有效。必要时对厂家进行考查、确认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质量可靠。

4.2 采购关:本着“合格、优质、低廉”原则,采购部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如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是否相一致等。并有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

4.3 验收关:查验包装标示与企业名称、许可证号、注册证号、合格证一致性,并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如输液器的胶管要柔软、透明、光滑;注射器光滑、无毛刺、空针与芯杆连接抽吸无障碍、有良好的密闭性等[2]。

4.4 运输保管关:即院内运输流程、产品储存方法。

4.5 使用关:内容包括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内使用、按说明书执行、一次性使用、浓度监测等。

4.6 处理关:分类、收集、封闭、登记,全程监控,严防外泄。

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

5.1 充分发挥监控员在科室的监督管理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科室监测员的监督管理作用,才能保证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正确实施。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②监控医生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并对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控制感染措施,做好记录;③监测护士每月上、中、下旬分别监测当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按要求填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④按时填报科室感染病例月报告表及感染管理手册。

5.2 院感专职人员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方式:重点科室进行感染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工作,按感染考核标准,用量化指标,按百分制打分、评价,每季度或必要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将检查结果及监测资料进行反馈,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5.3 将感染管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科室绩效考核的体系中,对感染管理存在问题性质严重的科室给予警告、通报等方法,并采取质量问题追溯制度。

6 做好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在建立职工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制度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基础上执行标准预防,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及监督,对利器刺伤事件按规范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感染评估,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即保护了医务人员,又保护了患者。

7 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对医疗废物严格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加强工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在医疗废物暂存室配备清洁及消毒的设施,保护环境,防止医疗废物的污染。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中国分类号】 R5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09-02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大障碍,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应用介入性诊治越来越多,带着大量病菌的器械被统一收回集中到供应室,供应室又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的重要科室,每一项工作都和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科研、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总结如下。

1 . 首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建筑及布局必须合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下简称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 对所供应无菌器材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能满足高质和高效提供医疗所用消毒和灭菌器材,尤其应考虑其位置是否合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的划分是否严格,布局对工作的进行是否有利,建筑的防污染条件是否可靠。

对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一般要求主要有:① 位置接近临床各科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② 全室需形成一独立区域。③ 内部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物品处理按序前进,不得逆行。④ 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清洁无尘,以避免消毒与灭菌器材再污染。⑤ 墙壁、天花板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清洗和消毒。⑥ 灭菌用压力蒸汽的供应和质量要有保证。⑦ 设回收室、洗涤间、敷料制作间、物品晾晒场所、清洁组装间、灭菌间、无菌贮存间、发放间和更衣间等。有条件者,还可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和卫生间。

2 .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

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供应室的工作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步转变为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的重要科室,它不仅保证各类物品的安全供应,更重要的是环节要做好无菌物品的监测工作,其工作独立性较强,大多岗位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由一人完成,因此,供应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修养。加强医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修养 护士进行医德修养中,要学习伦理学,掌握医德理论、原则规范和范畴, 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要学习先进人物的医德行为,以榜样鞭策自己,向医德高境界迈进。还应该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医德修养不可能自发升华,必须经常地自我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善的、美的观点战胜那些恶的、丑的观念,从而使自己的医德境界不断向更高目标升华,工作时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

3 . 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相互把关,所以供应室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物品能满足临床需要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3.1 严格物品回收 回收的医院器械其性能是否达标,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因此,回收时必须当面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初步清洗处理情况及器械有无破损。

3.2 重视清洗质量关 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消毒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常水冲洗纯化水精洗烘干上油保养检查洗涤质量,达到程序化、科学化。

3.3 严把包装质量关 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存放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确保包装的物品经灭菌后、打开使用前保持无菌状态。为确保包装质量,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者等,使包装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灭菌包用于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体积≤30 cm×30 cm×50 cm,金属包重量≤7 kg,敷料包≤5 kg)。

3.4 正确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供应室工作的重点,灭菌物品的质量与医疗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灭菌器应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灭菌过程中坚守工作岗位,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检测手段,注重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10 min)后方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3.5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记在册,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放。

4 .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至2000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消毒技术规范(试行)》以来,消毒灭菌被纳入国家正式法规,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消毒灭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4.1 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纪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 D试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

4.2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

4.3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现配现用每日更换,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并每月抽样1次,做染菌量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为达标。

4.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每月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照射强度≥70 μ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4.5 对医疗器械每周进行1次细菌内毒素法热源监测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均按规定每批号作热源监测和无菌试验,结果阴性。微粒数200 ml洗脱液中含15 μm~25 μm的微粒≤1个/ml,合格后方能进行发放。

4.6 蒸馏水质量监测 每周进行1次,要求蒸馏水pH 5~7,无热源反应,氯化物、硫酸盐、钙盐、易氧化物、重金属监测,结果阴性,保证蒸馏水质量。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应室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5 . 提高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

5.1 常见的职业危害 供应室工作繁忙、琐碎,手工劳动强度大,经常要与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 。常受到的职业危害有:①锐利器械损伤:供应室护士常接触锐利器械,如刀、剪、针头等,在清洗、擦拭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自己。②噪声:供应室某些设备可产生较大的噪声,如超声清洗机、手套烘干上粉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等,所产生的噪声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引起护士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③化学因素:供应室使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可诱发细 胞突变,并有累积效应,引起皮炎、鼻炎、结膜炎、过敏、哮喘,甚至致畸、致癌。④生物因素:供应室护士每天刷洗的器械都是被污染的,器械上带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的机率。在意外损伤后,通过血液可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 。

5.2 防护措施 为预防职业危害应做到:①加强职业道德与安全法规的教育,使全体护士既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又要消除紧张恐惧,增强自我防护的自觉性。②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完善各项防护设施,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③减少物理性损伤,淘汰部分陈旧设备,选择噪声小、性能好的先进设备,专人管理,定期维修。④减少化学性损伤,凡接触化学消毒剂时,一定要戴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准确,避免吸入或直接接触。如果不小心溅于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尽快稀释局部药液浓度,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供应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快自然清除率,减少消毒剂蓄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⑤减少生物性损伤,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和敷料时,应尽可能戴手套完成所有操作,摘除手套后认真洗手。

供应室护士一旦发生锐利器械损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在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无菌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要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登记表,根据国家和医院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措施,给予预防性药物,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的检查,监控半年至一年。积极进行预防、保护、监测和检查,才能减少或降低危害的程度,增强护士的身心健康。

6 .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不断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总之,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关键,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首先要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一切操作均按规范执行,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各班工作职责等。其次要加强灭菌质量的监控,做到物理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B-D实验每日晨首次消毒前监测。护士长和质量监控员严把质量关,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先预防",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把关"。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越来越走向专业化。作为一个以物品质量管理及环境管理为重点的综合科室, 供应室的管理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一切从临床出发,改进服务态度,提高人员素质,科学地运用人力物力,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使医院的正常运行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节质量控制;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应用价值

妇产科患者比较特殊,具有频繁的人员流动,且感染发生率高。目前,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抗感染治疗的实施,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大大降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加强防治。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1]。环节质量控制也称为过程质量控制,本研究对环节质量控制在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妇产科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所有患者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无严重贫血,入院前无合并感染或严重营养不良,均具有正常免疫力,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入院前合并感染或感染高危因素如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者、恶性肿瘤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环节控制组患者21-64岁,年龄(37.34±5.13)岁。手术治疗共有34例,非手术治疗有11例。常规组患者21-64岁,年龄(37.19±5.36)岁。手术治疗共有33例,非手术治疗有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环节控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环节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①成立环节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对常见妇产科感染类型和原因进行总结,制定管理计划,并规范各项护理制度,开展护理培训和教育。②病房管理。保持病房通风和室内清洁,每天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两次,清扫污物。每天空气用紫外线消毒3小时,对病室感染进行控制。③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监测人员卫生、医疗设备、空气情况,确保达标。严格消毒医疗器械,规范按照七步法洗手,执行手卫生规范。④导管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预防受压、折叠和引流液倒流。指导患者多饮水,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并及时将导管拔除。⑤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感染控制的针对性教育,告知感染的危害、原因的类型,提高患者自我预防能力。⑥抗生素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比较敏感的抗生素,并指导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滥用的现象。⑦总结和改进。定期由小组进行质量把关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小组会议,对质控取得的结果和不足进行讨论,并制定改进的措施,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感染出现时间;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每一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比较。

环节控制组跟常规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1。表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比较[例数(%)]组别切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感染感染率常规组3328(17.78)环节控制组1001(2.22)X24.524P0.023表2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X±S)组别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常规组83.31±2.4582.13±3.12环节控制组95.45±3.2595.52±4.13t8.1439.252P0.0000.000.

2.2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

环节控制组相较于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如表2。2.3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感染出现时间相比较。环节控制组相较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平均住院费用更少,感染出现时间更迟,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1医院感染管理

1.1完善医院的监督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的对医院产房进行感染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医院应重视监督的重要性,在医院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逐级分层的对整个产房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可以将医院的监督管理体系以三级阶梯状进行安排,由上到下按照具体的责任分工进行详细的工作监督,确保可以快速高效的对产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1.2加强医务人员的执行力,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内容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专门机构,其工作与人们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在医院的管理中加强医务人员的执行力是关键。就产房感染管理而言,医院应明确医护人员实际的工作内容,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感染病例报告制度、职业暴露管理制度等,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执行能力的培养,保障医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切实的将各项工作内容严格的进行落实,同时医院还应找准医务人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予以妥善解决。

1.3注意医院产房感染管理中的细节问题

1.3.1注重产房环境的保护,提高产房的独立性。鉴于产房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有效的保障产房的环境安全,医护工作者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的保持产房的独立性,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产房,做到专房专用。同时,还要加强产房环境的保护,为接触产房的人员提供有效的清洁措施,减少产房的感染几率。

1.3.2加强医疗用品的除菌管理

1.3.2.1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医疗用品,这些医疗用品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着孕妇和婴儿的安全。因此医疗用品的除菌工作一直是产房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具体来说产房医疗用品分为一次性用品和可重复使用的用品。针对一次性用品而言,医院应采买质量合格,安全系数高的产品。而针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医护人员应严把消毒大关,对产房内人一切循环使用的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除菌。

1.3.2.2借助高新仪器对空气进行处理。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其对孕妇和婴儿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产房感染管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借助高新仪器对空气进行处理,例如,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前要对灯管进行强度检测,保持每年2次。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70 uw/cm2为合格;新紫外线灯管强度≥90 uw/cm2为合格。

1.3.3产房的日常保洁 产房在不进行使用的时间里要进行有效的清洁,保证产房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每天多次对产房进行清洁工作,保持产房内的干净卫生,在打扫的过程中要注意开窗通风,保证产房内空气可以进行有效的流通,同时在做完基础的保洁工作后,工作人员还应使用消毒液体对整个产房进行消毒。

2重点环节院感质量控制

2.1产妇待产室院感管理控制要点

2.1.1产妇临产进入待产室时必须更换清洁患服、拖鞋;家属、医务人员进入待产室必须更换拖鞋、产房工作服.

2.1.2产妇第一产程指导排空大便,防止分娩时的污染。产妇宫口开大3~4cm前可行肥皂水或开塞露灌肠。

2.1.3产妇注意及时排空小便,保持小便通畅。既有利于产程的进展,又能防止尿储留所需的导尿术。

2.1.4产房医务人员在严密观察产程过程中,要根据产妇宫缩及产妇情况,适时做肛查或阴道检查,避免重复、频繁检查。阴道检查时注意严格消毒。

2.2产妇分娩室院感管理控制要点

2.2.1新生儿娩出前院感控制

2.2.1.1产妇进入分娩室准备接产前,会阴消毒前注意用肥皂水及温热水冲洗会阴。 接生铺巾前产床上要铺产垫,消毒卫生纸,避免分娩时羊水、血液的浸湿引起细菌的污染。

2.2.1.2助产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助产人员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有菌物品,如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未消毒的喉镜及复苏囊、婴儿包被、复苏台、婴儿体重秤、产妇的等。

2.2.1.3会阴侧切前再次消毒会阴及周围。

2.2.1.4助产人员在助产保护会阴过程中,注意接触了的治疗巾不要接触无菌物品。事先上可铺一块无菌纱布,避免产妇粪便的污染。

2.2.2新生儿娩出后院感控制

2.2.2.1当有胎盘粘连、滞留需要行宫腔内操作时,医务人员要更换无菌手套。

2.2.2.2产妇会阴有肿胀或有胎粪污染时,先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冲洗阴道、外阴及周围,然后再次消毒外阴及周围。助产人员及时用碗盘清除接生台上的血液、羊水,既能保持台上的无菌,又可避免羊水、血液对助产人员衣袖的污染。

2.2.2.3需要会阴缝合的产妇,缝合前接生台上加铺无菌巾,重新形成一个无菌区,以利于会阴缝合在无菌区内进行。会阴缝合时缝线松紧适宜,避免滑节、假节,不留死腔,缝针、线不能穿透直肠壁。阴道内留有纱布的,缝合完毕及时取出,先行阴道检查,再行肛查。

2.2.2.4接生完毕,接生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胎盘、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处理。产后助产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注意宫腔有无积血,外阴有无血肿。防止产后出血及会阴愈合不良。产妇出产房后,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2.3传染患者的应急处理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合理布局、规范作业

改造房屋,合理布局:我院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场地和资金新建供应室,为了布局合理,我们按照标准在原老供应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内部结构是通过式,即按照由“污”到“洁”的流水作业方式,规划为3个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室内采光通风良好。

规范作业流程:严格按照回收-包装-压力蒸汽灭菌-质检-灭菌间存放1条龙的工作流程作业,严禁逆程操作和菌化操作。

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要搞好供应室的工作,配备好人是关键。调整了不合理的人员结构,组织科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培训班的学习和消毒隔离及控制院内感染的法律法规学习,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供应室人员队伍。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订并完善了消毒供应室一般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自身防护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输液反应追究制度、差错事故预防及处理报告制度、查对制度、下收下送制度、业务学习及、考评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10多个,并认真落实。

加强基础质量管理

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供应室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清洁是最重要的消毒。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按照技术操作规程。

严把包装质量关: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存放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确保包装的物品经灭菌后、打开使用前保持无菌状态。为确保包装质量,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者等。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记在册,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⑴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纪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每个月进行1次。⑵物理监测:通过直观瞬时地查明灭菌器运行情况,对于新的或维修后,或常规检修后使用的器械及时物理校正各灭菌参数,确保各种仪表的正确性和灵敏度。⑶化学监测:①过程监测,不论包大小,每包内必须放灭菌指示卡,外贴灭菌指示胶带,灭菌后检查标准包。②特殊监测化学指示剂,B-D试验,我院现用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使用跟踪的化学监测中,按照标准包的大小、材质、放的位置、试验的温度,时间,每天灭菌前试验,B-D纸变色均匀,结果合格。③单参数化学指示管,及留点温度计,监测柜内温度达到最高时是否与柜外显示器相一致。④生物监测:是灭菌效果监测中最可靠的即区别于抽样无菌试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用生物指示剂,经灭菌全过程后,按无菌操作要求取出培养,每个月1次。

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每个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现配现用每天更换,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保证化学消毒液的剂量、浓度精确,并每个月抽样1次,做染菌量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为达标。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每个月进行1次,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照射强度≥70ì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对医疗器械每周进行1次细菌内毒素法热源监测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均按规定每批号作热源监测和无菌试验,结果阴性。微粒数200ml洗脱液中含15~25ìm的微粒≤1个/ml,合格后方能进行发放。

蒸馏水质量监测:每周进行1次监测,保证蒸馏水质量。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应室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供应室在保证全院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必须加强对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供应室全称消毒供应中心,它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危。供应室又是医院重要的消毒灭菌科室,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枢纽,它是保障医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科室。随着供应室工作日益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供应室的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卫生部对消毒供应室也有了新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因此,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供应室护士长的科学管理核心是消毒灭菌的质量管理,采取个性化及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作为医院消毒供应室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重视人员素质培养,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监测过程,严格操作规程,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使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临床护理人员要自觉的执行好各项操作的规程。而医院感染的管理也要做到规范化与制度化,医院的感染率才会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把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规范均纳入到护理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还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