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采煤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采煤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概述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开采量大量增长,矿井深度不断增加,漏水、粉尘、瓦斯、塌方等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影响煤炭开采的安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煤炭企业的整治力度,关闭了一大批不符合规范的小煤矿,但采煤工作的安全问题依旧严峻。因此,对采煤工作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寻求更加缜密的工作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采煤工作安全生产风险概述
煤炭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其中露天开采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矿床的塌方陷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的伤亡,由于工作面在地表,事故危害往往比较小。而井下采煤的深度往往可达几十米上百米,而且存在漏水和瓦斯等问题,事故发生时,故障排除和人员撤离都比较困难,往往财产和人员损失都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前几年,特大煤矿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害。其原因主要在于,过于注重生产,但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设施投入不到位,事故防范能力不够强,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差、素质低,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不达标,生产中不按安全规程操作,人员事故应对能力差。[1]
三、采煤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科学的培训体系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应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作为工作的指导依据,安全操作的实际应用是重点。讲解时结合实际的经验,并进行实际操作,现场讲解,并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加强学员的印象,确保学员熟练掌握安全规程和实际操作流程。杜绝形式主义和空洞教学。
2.加大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
煤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复杂、多变,工人作业任务比较重。仅仅依靠工人本身的安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比如安全预警设备和灾难应急设备。一方面可以对潜在威胁提前预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事故发生后,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和政府积极配合,企业按照规定落实安全设施的建设,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到位。[2]
3.加强瓦斯治理
瓦斯是煤矿开采的重要危害。煤矿企业应加大瓦斯治理的人员和资金投入,科学深入的研究瓦斯治理问题,煤矿企业必须严格落实瓦斯的检测监控,加强煤矿的通风,严格控制瓦斯密度。政府部门针对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问题,应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煤矿瓦斯问题的专项研究,提出行之有效地治理方案,促进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
4.加强科学的管理理念
安全经营的管理理念更加符合现场的安全管理,传统的安全管理,只要求设备齐全,符合现场的评定规范即可,流于表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很难做到对事故的有效防范。把安全经营的理念和管理相结合,把安全和生产相结合,各级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基层,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使相关人员自觉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强力保障,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把事故责任落实到部门细分到个人,可以加强个人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心,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现场安全检查工作的进行,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违规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
采煤工程的生产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工作,生产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小的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大事故的发生,危及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的研究探索,不断促进采煤安全工作的推进,促进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涵.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实现采煤安全生产[J].东方智慧,2011(,10):73.
[2]寸家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技术防护措施[J].科技向导,2012,(8):285.
采煤安全范文第2篇
1.1缺乏安全培训
从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与管理松懈等问题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方面的缺失。在各种矿难中的受害主体就是时刻位于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当然他们同时也是许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经调查显示,处在煤矿开采一线的从业人员,超过80%都是农民协议工,这些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文化基础差导致的安全知识与措施方面的缺乏,他们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从农民工中选出的现场管理人员,他们自觉执行能力差、对相关规程不了解,并且不具备应变灾害的能力。
1.2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其实是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外部方面,主要指的是国家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条例的不健全,其中仍旧存在许多漏洞,某些地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向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提供地方性保护,而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小煤矿,只需要花些钱就能够避免处罚,而且在惩处方面的手段仅限于罚款或整改等,不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内部方面则是指的各个煤矿开采企业自身管理条例的不健全,由于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很多采煤企业不但没有严格地进行安全管理,更是连相关的安全条例都没有,工人们即使想要保护自身及矿井的安全,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2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
2.1加强思想转变
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加强思想理念上的转变,强化对安全风险的认识,才能为煤矿采矿作业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所以,对主管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让其对采矿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对改善现场安全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我们还要对企业的安全和效益方面进行平衡指导,要明确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安全,煤矿采矿业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效益。
2.2完善相关制度
在监管与责任制度方面,我们要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入手。在内,我们要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度,将煤矿的安全开采与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从细微处出成绩。在外,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制,要由中央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垂直管理,同时在地方上,也要将管理和监督区分开,要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定的社会监督力量。在煤矿的安全工作方面,务必要做到透明、公开,要对社会进行曝光,要将社会的监督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2.3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工作,我们要明确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要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当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措施的相关培训。进行安全生产的主体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为煤矿的开采与生产提供基本保障。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主要抓的有这样三点:第一,全面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第二,将重点放在班组长业务的培训上,提高班、组长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三,对员工进行技能强化培训,使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工作团队的培养要向着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并重的方向努力。
2.4加大投资力度
要想推动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化进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生产管理的安全化。此外,我们还要在生产作业中积极地推广各种新型装备和技术,对采矿作业环境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想保证企业的效益能够不断地提高,要想确保事故的低发生率,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装备水平、技术水平,要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信息化、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在一些基础设施上也要下大功夫,努力提高煤矿在开采、生产、运输等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而要实现上述这些措施,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投资有了保障,那么整个煤矿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
3结语
采煤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煤矿企业 机械化 采煤 生产安全 工人
1 机械化及机械化采煤
机械化实质上是指用机械代替人工生产作业,机械化采煤使用较为先进和适当的采煤设备,以电力或者一些其他能源为为设备驱动力量,通过人工控制代替人工对煤炭资源开采。生产的机械化能够减少人力对生产的参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由于生产造成工人生命财产损害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脚步从来没有间断过,国家工业化就应该伴随着机械化的生产,我国煤矿产业机械化起步并不是很晚,但是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情况。我国煤炭储量1994年探明已接近10000亿吨,居世界第三,我国工业化建设要求对煤矿的建设和煤炭的开采效率更高,有更高的机械化程度。
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因素又很多,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煤矿安全考核的标准也有一些区别,按照国际惯例评价煤矿生产安全的标准是百万吨死亡率与百万工时的死亡率,其中百万吨死亡率是死亡人数与实际生产量之比乘以一百万得出的数值,百万工时死亡率为死亡人数与工作时间之比乘以一百万得出的数值。我国评价煤矿生产安全的标准主要是百万吨死亡率、千人负伤率、千人重伤率,我国的煤矿生产效率很低,而且安全系数相对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对劳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保障,这也与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有直接的关系。近十几年来机械化采煤在我国重点煤矿逐渐实行开来,煤矿的采煤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煤矿生产安全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1]。
2 机械化采煤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
2.1 机械化采煤与百万吨死亡率
煤矿的开采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我国煤矿产业起步非常早,但是相对于欧洲和美国等有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发展缓慢,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和机械生产,在煤矿开采业大力推广机械化采煤,运用了许多当时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2]。当时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不到10%,知道一九九二年我国较为大型和重点的煤矿机械化水平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直到近些年来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没有很大的进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在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五年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四和百分之七十五,比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至少先进四十年,而且在机械化程度不同的情况下,煤矿生产安全情况也大有不同,主要体现在机械化采煤程度与百万吨死亡率的关系如图:
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机械化采煤程度越高,煤矿生产工人的死亡率越低,工人生命安全系数越高。而且机械化采煤与非机械化采煤百万吨死亡率也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机械化采煤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有利于保证煤矿工人作业时的生命安全。我国评价煤矿生产安全的标准还有千人负伤率和千人重伤率,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大中型煤矿企业,随着机械化采煤程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负伤率和重伤率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而且采煤的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国内外机械化采煤对生产安全的作用
煤矿企业的开采活动处于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区域,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复杂和危险,而且作业空间非常有限,所以煤矿生产的人员伤亡率与其他行业生产相比较是最高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采煤机械化程度已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使得计算机技术开始融入煤矿开采这个领域,使得机械化采煤的生产更加智能化,作业精确程度也更高,这有助于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升。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日本1956年采煤机械化程度为0.1%,当年其煤矿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19.90,直到1975年日本采煤机械化程度高达74.0%。百万吨死亡率降低至3,75。法国1956年采煤机械化程度为0.5%,百万吨死亡率为5.10,到1975年法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为65.4%,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74,在这个时期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可见机械化采煤对煤矿生产安全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2.3 机械化采煤对生效率的影响
机械化的本质就是利用机械生产设备来代替人工劳动,机械化是生产力提升的一种表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增加。煤矿企业也不例外,煤矿企业采煤的机械化与相同时间内的人工开采相比较,能够显著提高开采效率,开采出更多的煤炭。这种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和员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两一方面也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措施。我国评价煤矿安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百万吨死亡率,而从上文提高的公式我们能够得出,百万吨死亡率与煤矿生产量成反比,即同样死亡人数煤矿生产产量越大,百万吨死亡率越小。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煤矿采煤的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所以降低百万吨死亡率的方法主要是提高煤矿的产量。
3 我国提高机械化采煤程度措施
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较低,而且我国每年煤矿企业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非常高,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我国机械化采煤的程度,促进我国机械化采煤水平,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3]。
3.1 提高生产技术,引进先进设备
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煤矿生产的差别也很大,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落后引起的,所以要大力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生产技术,引进并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包括隧道的挖掘和支撑等,要保证煤矿开采时隧道之中的安全,减少煤矿内部的坍塌现象出现。而且还要引进先进的开采设备,使我国机械化开采程度在硬件设施上有一定的基础,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先进的机械设备,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我国百万吨死亡率。
3.2 科学化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员工思想政治水平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煤矿生产也要有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使生产井然有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妥善处理,而且还要提高员工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规范生产和操作各项设备。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不能够被忽视,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素质、生产能力、生产安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科学化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也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两手都要硬,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3 规范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现在我国许多的煤矿事故发生都是由于生产不规范,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才导致的,煤矿开采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如果出现一丝的差错也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出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亡,使煤矿开采顺利进行,使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做到安全生产,科学生产。规范生产还需要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使工人对生产流程能够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一旦出现事故能够准确判断事故的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4]。
4 结语
机械化采煤能够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并且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我国提高煤矿机械化采煤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机械设备工作水平。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应该进一步考虑综合机械化采煤措施,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只有煤矿生产安全性得到保证,才能够使煤矿生产有更大的意义,使煤矿企业更好的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星亮.煤矿机械化开采[J].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4.01.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出版社,2011.02.01.
[3]王松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范[TD].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09.01.
采煤安全范文第4篇
钻井作业位于志安煤矿井田内,存在煤、气共采作业,从以下几方面对天然气泄漏原因进行分析辨识。
1.1设计、施工缺陷。保护煤柱设计不合理,范围未留足也有可能到这煤层位移,导致天然气井筒破裂,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天然气井筒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未达到要求,均有可能发生井筒破裂,导致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
1.2管理因素。采煤工作面工人未按照井上井下对照图进行作业,挖开保护煤柱,致使保护煤柱不能满足要求,从而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天然气钻井工作人员钻井偏移,未从设计图纸进行钻井导致钻井偏差,可能造成天然气泄漏到采煤工作面,发生安全事故。天然气勘探开发部未与煤矿实施安全联防,有可能造成天然气泄漏事故并使事故扩大化。
1.3自然灾害。对该煤气共采项目来说,地震会造成保护煤柱偏移、天然气井筒破裂、采煤工作面坍塌等危险,从而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天然气突出事故。
2天然气开采对煤矿的危害分析。
2.1天然气泄露到矿井中会造成矿井中的瓦斯含量增加,甚至出现瓦斯超限事故,影响矿井通风安全;
2.2当天然气井中的天然气涌入巷道时,可能发生瓦斯燃烧事故;
2.3天然气泄露到矿井中会造成矿井中的瓦斯含量增加,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有瓦斯爆炸危险性;
2.4天然气泄漏到矿井空气中,会降低矿井空气中的氧含量比例,严重时会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2.5天然气大量、迅速的涌入矿井空气中,会造成类似于瓦斯喷出的效果,影响通风系统稳定性,威胁通风系统安全;
2.6天然气井破坏了煤田的完整性,造成了采掘机械的使用,降低了机械化程度,增加了施工危险性。
3安全对策措施
3.1留设保护煤柱安全措施。
3.1.1测算原则。为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安全,井田内的油气井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留设煤柱。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版)油气井保护等级为Ⅰ级,围护带宽度取15m。由于本区没有实测的岩层移动角参数,根据《规程》附表5-3及附表5-4选取,松散层边界角=50°,基岩δ、β、γ均按75°(煤层近水平)边界角,按垂直剖面法设计保护煤柱。建议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建立地表下沉观测站,为安全合理留设煤柱、提高资源回收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次计算过程中各煤岩层及黄土层数据由油井方提供,但缺少正式说明性文件,在工程实施前应提供相应文件,在工程实施过程应对数据准确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1.2计算过程。本次计算参照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延454钻井地质设计资料》及《延456钻井地质设计资料》,选取作为本井田煤柱测算的依据。志安煤矿保护煤柱即延454井所在处,第四系松散层厚度18m,5号煤埋深50m,煤层厚度0.7m;3号煤与5号煤平均间距45m,3号煤煤层厚度1.7m。被保护对象轮廓保护煤柱宽度计算公式为:W5=15+d1×ctg50°+d2×ctg75°W3=15+d1×ctg50°+(d2+d3)×ctg75°式中:W-被保护对象轮廓保护煤柱宽度d1-松散层厚度,取18m;d2-5号煤基岩段厚度,取32m;d3-5号煤与3号煤煤层间距,取45m;W5=15+18×ctg50°+32×ctg75°≈38.8mW3=15+18×ctg50°+77.7×ctg75°≈51m经计算油气井周围5号煤保护煤柱宽度取50m,3号煤保护煤柱宽度取51m。
3.2监测监控对策措施。矿井生产后期,当采掘工作接近气井安全煤柱时,利用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在距离安全煤柱较近(或可能危险)区域布置甲烷、硫化氢及一氧化碳检测探头。检测相应区域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如出现浓度异常超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发生天然气泄漏应及时通知油气井一方,双方采取联动预防机制。
3.3日常管理对策措施。
3.3.1保护煤柱按照设计留设,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规定。严禁在保护煤柱中开掘巷道,更不能开采保安煤柱。在保安煤柱附近开掘巷道,必须有导线和中线控制,一旦发现巷道偏离中线,应及时进行纠正。
3.3.2临近保安煤柱边界时,测量人员必须在巷道明显位置标出该点距保安煤柱边界的距离,并报告矿总工程师。
3.3.3一旦发现巷道进入保安煤柱,测量人员有权立即停止该掘进点的掘进工作。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保安煤柱(采下一层煤时,按塌陷角留设,不得破坏上层煤柱)。
3.3.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作业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急救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以缓解病情,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采煤安全范文第5篇
瓦斯对于机械化采煤的影响
矿井作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瓦斯是矿井作业中较为危险的安全隐患。然而,在进行机械化采煤的过程中,由于机械的原因,造成大量的瓦斯形成。矿井处于地下,其排风通气效果都不是很好,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矿井下的机械化采煤的过程中,要非常注重瓦斯的排放工作,对当地矿井进行实际勘察。必要时,可以在机械化采煤前进行孔洞的打钻,实现瓦斯的排放工作预先性。在机械化采煤的过程中,安全防护人员还要及时定期地进行瓦斯含量的测量与预警,保证机械化采煤的安全进行。
机械化采煤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煤储量大国,虽然在开采的进度上并不是很落后,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煤开采量还不是很足够,尤其是机械化开采所占百分比并不高。在1965年时,英国和德国的井工煤矿的采煤机械化程度便已经达到75%与79%,美国1955年的采煤机械化程度就已经达到了84%。因此,从以上的数据显示分析,我国的机械化采煤技术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还具有非常大的开采潜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煤矿开采的高效以及矿井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升,一些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百万吨死亡率开始大幅降低。从数据上显示,造成百万吨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矿井生产效率的提高。以下将从两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采煤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作为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其采煤生产技术主要以井下开采为主,而从实际数据分析,英国的采煤技术也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从上个世纪开始,其机械化采煤程度就已超过了80%,近年来也一直保持在了100%的高水平阶段。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的采煤历史最为悠久,其开采的矿井深度也是很大的,其井下作业的环境较差。随着采煤机械化的发展,其百万吨死亡率也得以大幅度降低。对于快速发展的美国而言,其井下的煤炭开采量更为巨大,从数据分析表明,美国40%左右的煤炭产量多来源于井下开采。随着美国机械化采煤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百万吨死亡率也得到大幅度降低。因此,综上总结可以得出,百万吨死亡率得以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井下的高效生产。
完善人机交互信息的设计
在综采面设备尤其是显示器和控制器的选择上,要考虑到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并严格遵循人—机—环境相适应的工程学原则。这样的操控原则的优势在于能够减轻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此外,应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置可视化的仪表和显示器等,方便施工工人的操作。在实际的机械化采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远程操控的设计,以此加强远程操作的可行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地进行施工
工人的劳动强度安排机械化采煤虽然以机械为主,但是在实际的操控过程中,施工人员还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在井下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而施工人员需要克服井下的种种困难,才能够正确顺利地完成井下的机械化采煤作业。此外,合理规划劳动强度能提高工效和减少事故率。
改善视觉效果
机械化采煤也要注意对于矿井下的视觉效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视觉上的感受。其中光线是最主要的,足够的光线能够保证矿井下采煤的正常作业。通常可以考虑综合进行矿井下的照明处理,设置较多的光源来增加矿井下的亮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矿井下的实际环境进行配色效果的体现,以此来进行人的视觉效果的改善。在实际的矿井作业中,由于机械化采煤也需要更多的光源作为支持,因此,根据井下的光线较暗这一实际情况,最好采用黄色的光源进行照明。总之,对于矿井下的机械化采煤,需要对于井下的光线进行设计,采用黄色的光源来进行照明,从节能以及亮度两个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改善井下作业的视觉效果。
对机械化采煤过程中的噪声和矿尘进行控制
机械生产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在进行采煤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其机械产生的噪音问题。例如,可以减少机械产生的冲击力,减少阻力,从而降低噪音。此外,防尘则是更为重要的,矿尘不仅仅污染矿井的生产环境,更是对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井下可以采取除尘措施。此外,在机械的设计中,也要注意对于防尘的设计,尽量减少机械的共振现象,从而减少灰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