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矿(精选5篇)

  • 矿山采矿(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地质因素对矿体赋存形态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要对矿山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如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构造等。因为矿体的赋存形态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可以判断矿石质量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为下一步确定…

矿山采矿(精选5篇)

矿山采矿范文第1篇

(一)深入分析与研究地质资料

1.仔细分析地质情况

地质因素对矿体赋存形态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要对矿山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如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构造等。因为矿体的赋存形态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可以判断矿石质量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为下一步确定开采境界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2.明确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

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对描述矿岩空间分布情况、矿石质量情况、夹层分布对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要注意收集矿体本身的各种信息如,矿体具体的赋存形态、矿石的结构及类型及矿岩分布情况等信息。明确这些矿体信息将为圈矿设计的工作提供直接依据。

3.避免遗漏矿床的其他重要信息

有关矿床的重要信息较多,需要采矿工程设计者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遗漏某些重要信息,具体如高级储量的位置、覆盖土的分布情况、矿层对应问题、矿石品级的对应问题等等。在开采的过程中,通常在高级储量分布的区域内选择首采区,并开展下一步选择开拓系统和布置等活动。同时,采矿工程设计者还应对覆盖土分布、矿石及品级对应等问题作重点研究,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如进行组合计算矿石品级中,避免人为因素对矿石一级品数量计算的影响。有关矿山夹层信息也要引起采矿工程者的高度重视,如经常出收稿日期:2014-06-10作者简介:吕波(1984-),男,贵州盘县人,本科毕业,工程师,贵州松河煤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现石灰石矿床中的高镁夹层和高硅夹层,需要仔细研究其搭配比例和空间结构。综合上述信息可知,采矿工程设计者必须注意收集矿床的各种重要信息,在制定地质报告时必须及时查漏补缺,从而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补充矿石的特性研究

矿石的某些特型对开采的影响较大,如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矿床水文地质、围岩的特性等,因此,采矿工程设计者在地质报告中要尽量完善的补充阐述矿石的特性。

(二)确定矿山开采的境界线

地质报告编制完毕后将给出具体的储量计算范围,并递交国家储委完成审查备案的环节,进而进行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的环节。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只要是依据地质报告给出的有关地质储量信息选择恰当的开采技术和条件,最终完成开采工作。设计的相关成果具体体现在甲方的采矿许可证及其配套文件中,并且有关部门要逐年进行核查,因此必须严谨认真的完成矿山地质和采矿设计的环节,而确定具体的开采境界线是这个环节第一步工作,对下面的开采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确定矿山开采的境界线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开采境界内矿石的工业储量要与矿山生产的服务年限相符,工业储量不得少于生产的服务年限。

(2)控制好矿山开采的境界线以内的平均剥采比,平均剥采比不能大于0.5∶1(t/t)。

(3)企业必须对地质报告中探明的工业储量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建投资和工程量没有较大增加及现有开拓系统未作较大改动的前提下,应该在圈定开采境界线时尽量增大圈入境界线内的范围,从而促进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

(4)开采范围要与公共设施或重要建构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尤其要注意开采区要远离工厂、居民区等人群密集区。安全距离的设置要合理并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5)务必保持采场四周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并及时调整不平稳的边坡坡度。采矿工程设计者可根据矿岩的稳定性来设置采矿场的边坡角,同时可根据地质报告内容避开不稳定岩层及构造带,从而减少对边坡角稳定性的影响。

(6)采矿工程设计者应从地质勘探线的剖面图对开采境界进行初步的确定,通常采用办法是地质地形平面图与地质剖面图相结合总体分析的方法。

(7)确定初步的开采境界线后再进行边坡角相关核算、边坡公路工程布置及总体剥采比的核算,如此反复仔细的计算后,才能将最终确定开采的范围。这项工作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需要设计者本身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并能够整体掌握工程内容。

二、先进技术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采矿工程设计者完成很多工作,但是可供采矿工程设计使用的标准机还未出现。现在,采矿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完成一定的设计工作,但有还需完善设计工作中各环节间的数据转换工作。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煤炭企业已经进入图形数字化时代,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各种核算的误差,进而为企业节约较多的时间和成本。

(二)AutoCAD技术在绘制采矿工程图中的应用

我国煤矿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带动了其他先进技术应用于本行业中,其中AutoCAD技术就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受到了行业的青睐。AutoCAD技术具有简单快捷、操作方便、高精度等优点,但是需要采矿工程设计者全面的掌握,才能完成采矿工程图的绘制工作。采矿工程设计者采用AutoCAD技术在绘制的设计图中设置相应的图层,并完成一般图形元素或特殊图形元素的绘制,如风门、井田界线等。

三、结束语

矿山采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山采矿;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468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当今社会,不论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还是食品安全等安全问题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矿山采矿事业的安全问题同样是国家专注的焦点。矿山采矿作为保证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手段,其存在的技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到采矿人员的安全,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主要解析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应对对策,对矿山采矿安全技术方面提出一些见解,以便更好地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矿山采矿技术中的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安全规章制度形式化:针对矿山采矿中的安全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矿山安全法》、《矿山采矿法》、《安全生产法》以及《矿山采矿安全规程》等很多规章办法,明确规定了矿山采矿技术安全行为。然而在矿山采矿的过程当中,矿山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度远远不够,甚至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实际采矿过程中很多细节环节根本没有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威胁,采矿企业的盈利水平也由于矿山采矿技术中事故的发生而不断下降,进而也影响到了我国矿山采矿生产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安全设备与技术落后: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矿山采矿技术设备和技术都相对比较落后。由于资金的短缺和不足导致了陈旧的矿山采矿设备和技术都得不到及时更新替换。而且,有些企业被利益和效益冲昏了头脑,不惜以矿山采矿技术的安全隐患作为代价,短期的利益带来的只会是最终灾难的发生。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讲,安全设备与技术落后同样也是矿山采矿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在矿山采矿的过程中,我国很多采矿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管理不严,相应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采矿安全事件的发生时责任人不知去向,这种后续处理的无责任现象也对矿山采矿灾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的伏笔。相关人员在进行采矿井下监督的时候,对矿山采矿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加注意,进行的监督工作如同走过场,最终导致矿山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责任制度得到落实对矿山采矿事故频率的降低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四)从业人员作业水平不高:一般来说,从事矿山采矿的人员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较低的执业和技术水平,导致他们对基本的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的认识不到位。而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往往会导致矿山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矿山采矿作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工资水平低,而且劳动生产率也相当低,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很淡薄,再加上工作环境恶劣等,矿山采矿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更是缺乏愿意很长时间从事采矿事业并且甘愿留在采矿一线的人才。如此循环往复,留在矿井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就不能得到提升,这样就增加了矿山采矿事故的发生频率。

(五)合理的安全生产秩序的缺乏:我国的很大一部分矿山采矿企业内部缺乏合理的安全生产秩序,因而造成生产管理的混乱秩序,一时间无法收拾,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也就无从谈起。一些矿山采矿企业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上下班时间只是规定了每月总共应当工作的天数,而没有合理设置而导致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秩序的规章不够重视。

二、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安全规章制度有力执行:可靠的规章制度是矿山采矿企业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矿山开采事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矿山开采企业制度的制定相对于其他企事业单位更加苛刻和严格,其规章制度的全面实行和严格遵守也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加大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就非常有必要。除了安全规章制度有力执行之外,还要将安全技术操作的流程作为每个采矿作业人员应该学习的课程,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的流程进行矿产的挖掘和开采。

(二)明确采矿安全管理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以及规章制度,是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明确采矿安全管理的任务,降低矿山开矿过程中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的概率,减少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及时对设备和技术检查更新:在采矿人员进行敬井下工作之前,做好矿山采矿安全隐患的检查,及时对过于陈旧的机器设备以及采矿技术进行更新,使采矿工作防患于未然。通过以往的采矿实践证明,安全检查工作对采矿事业的安全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矿山安全责任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的缺乏导致在发生矿难事故的时候找不到责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集中体现了矿山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匮乏。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匮乏导致矿山工作监督人员在监督的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其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完全意识到,无法对矿山采矿工作实施真正的管理。

(五)落实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落实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是矿山采矿事故发生几率降低的重要策略。这个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矿山安全和技术部门安全意识的培训、经典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等。针对技术管理人员,切实做好矿山采矿工作的安全监督工作。对以往发生的典型事故和事故产生的教训进行教育,让矿山采矿企业人员从上到下切实意识到采矿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矿山采矿事业的顺利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矿山采矿事业的安全进行也是我国能源和资源充足供应的重要保障。采矿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矿山开采的质量和速度,而且对矿山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吴红波,颜事龙.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23-24

矿山采矿范文第3篇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属采矿业得到了迅猛蓬勃地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矿装备的进步,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金属矿山开采普遍存在损失率大、效率低、贫化率高等特点。传统的采矿技术以及采矿装备严重阻碍了我国金属采矿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对资源产品的紧缩政策,整个金属采矿行业向低污染、高安全、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从粗放型、单纯以获利为目的向被阻止进入金属采矿行业转变。所有上述这一切都意味着我国金属采矿业急需要提高采矿装备的水平。

二.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的发展史

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采矿历史,但是直到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地下矿山仍然处在人工开采的阶段,使用的采矿装备十分简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改造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装备以及对重大金属采矿装备的技术攻关,我国金属采矿装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一五”建设期间,国家将开发建设金属矿山放在了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开始配套建设金属矿山设备制造厂和采矿设计、科研院所以及各个大专院校,从而建立起我国现代采矿装备发展的基础。在“六五”建设期间,我国在凡口试验研究VCR采矿方法时,开始引进欧美的深孔潜孔凿岩机和铲运机,但是在当时我国并没有具备关键性地下金属采矿设备。自“七五”建设时期以来,我国在研究开发金属采掘装备以及国产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完成了一些研制地下金属矿山设备,并且在很多机器设备方面,明显的提高了国产率。但是由于存在组织管理、技术政策、设计制造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金属采掘设备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金属设备不配套很难形成高效的生产力,此外国产设备由于质量较差最终难以得到普及和推广。

三.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现状

1.大部分的金属采矿装备水平偏低

我国的有色金属矿山分为中央直属和地方两大类,据调查结果表明在两类矿山中金属采矿装备水平都偏低并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先进水平。辽宁省是有色金属产量大省,其金属矿山采矿设备基本上仍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占全国钨产量总量2/3的地方钨矿山所使用的金属采矿设备全都是国内的一般水平。广西有色矿山产量、效益比较突出,但是其采矿装备水平也很低,国内先进水平还没有达到20%,绝大多数的采矿设备都处于国内一般水平,此外还有30%属于被淘汰的设备。中央直属的矿山采矿装备水平也较低,但是凡口铅锌矿、金川镍矿、安庆铜矿等矿山的采矿装备水平要远远领先其他矿山,甚至在铲装和凿岩方面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绝大多数矿山的采矿装备水平还是国内落后水平。有色金属矿山主要采矿装备水平见表l:

2.装备国产化水平低

自上世纪7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陆续续从国外引进了700多台铲运机和其他一些无轨采矿设备,它们主要应用在少数国内大型骨干金属矿山,并且形成了以铲运机为核心的地下无轨采矿方法,它们的装备水平和国外先进矿山基本上相同,甚至一些设备已接近了西方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设备已使用了多年,加上又没有国产化的整机、备件补充,有大约55%的采矿设备已经报废。仅仅金川公司一家每年需要进口的备件就高达了100万美元,否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完全依靠进口采矿设备来实现机械化开采,由于其进口设备价格十分昂贵,是国产设备价格的3倍,加上备件的价格也很高,导致大幅度增加金属矿山建设的投资成本,最终致使采矿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为阻碍金属矿山开采的最大因素。金属采矿装备的国产化问题已十分突出,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否则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金属采矿装备水平之间的差距。

3.装备生产效率低,制约了采矿工艺的发展

金属矿山的赋存条件变化很大、机械化水平偏低、开采难度大,我国金属矿山采用的仍然是上世纪50末的采矿装备。大多数金属矿山采用电耙出矿、气动凿岩机凿岩、电动或风动铲斗式装岩机装岩、普通矿车来运输。在天井掘进机械方面,常规的吊罐法仍然十分普遍,劳动强度较大的普通方法也占很大的比重。总而言之,我国金属矿山采矿装备不管是在采矿还是在掘进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四.我国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的发展趋势

1.加快金属矿山采矿装备国产化步伐

针对我国金属矿山采矿装备较低国产化率的情况,应该在引进国外先进金属采矿装备的同时,引进并学习其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在我国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现有技术水平基础上,实现重要设备国产化,并攻克重大设备技术难题。从世界金属采矿的发展方向能够看出,半连续和连续金属采矿设备国产化必然会成为金属矿山采矿装备国产化的主攻方向。除此之外,在研究开发无轨采矿设备方面,我国成功研制出了斗容0.38~0.6m 的CY和MJ的辅助车辆和铲运机系列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提高这类产品的国产化率,从而使其达到80%,在技术性能上达到国外20世纪90年代末同类产品的水平,提高采矿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2.大力发展无轨金属采矿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开采百万吨级的高效大孔穿爆设备、铲运机、自卸汽车、中深孔全液压凿岩台车等无轨和辅助配套设备是降低成本、提高矿山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我国应该努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建立以铲运机为中心,配以各种辅助车辆的无轨金属采矿设备及工艺,并将这些设备在国内金属矿山中普遍应用和推广。

3.加强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的研究开发

我国采矿行业当前的装备水平仍然落后于工艺技术发展的需要,面对日趋复杂的资源开采技术条件和露天转地下开采、深井开采、低品位矿床大规模采矿以及无废清洁生产等技术难题,还应该通过创新装备,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金属矿山的采矿效率,降低金属矿山采矿的经济风险。除此以外,金属矿山企业在创新采矿装备方面也有时十分强烈的要求和愿望,迫切渴望采用新设备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希望掌握先进装备的制造技术在开发国外资源上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所以,应针对当前金属矿山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创新系统不健全、技术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采取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机构、政府以及企业的积极性,加强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五.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金属采矿企业中,金属采矿装备的水平还很低,生产效率地下,装备国产化率也很低,特别是大型装备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采用先进科技来提高金属矿山的装备水平,努力向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和平井下无人采矿技术装备导航与控制关键技术[期刊论文]-有色金属 2007(06)

2.国外采矿装备趋势[期刊论文]-有色矿山 2003(04)

3.陈卫东矿用汽车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水泥 2004(9)

4.甘海仁我国凿岩机械现状[期刊论文]-矿山机械 2006(06)

1. 房智恒.王李管.黄维新.我国金属矿山地下采矿装备的现状及进展[期刊论文]-矿业快报2008,24(11)

2. 王运敏.金属矿采矿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技术对策[期刊论文]-现代矿业2011(1)

3. 刘喜彦 浅谈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目标[期刊论文]-黑龙江冶金2008(2)

4. 房智恒.王李管.贾明涛.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装备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钼业2008,32(5)

矿山采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采对比;城门山铜矿;7号矿体;工程间距

城门山铜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一座具有矽卡岩型、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三位一体”的大型复杂矿床,矿体具有形态、厚度、品位等变化系数大的特点[1]。该矿已开采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和生产勘探资料,通过对该矿探采对比研究,为深入了解该矿资源利用状况,探讨合理的勘探工程间距,指导后期采矿工作等有着重要意义。

1矿床地质概况

1.1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坐落于九瑞铜矿田东南端,长山—城门山背斜东端北翼近倾伏端处,矿区内出露地层自南至北、由老而新依次为志留系上统纱帽组(S3s)、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栖霞组(P1q)、茅口组(P1m)、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及第四系(Q)。区内构造格架由次级横跨褶皱和北东东、北西及北北东三组断裂构成。裂隙构造、接触构造也很发育。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主要为浅成—超浅成的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岩性主要以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为主[2]。

1.2矿体特征

7号矿体是矿区的主要铜矿体,分布于矿区南部1~12线,赋存在茅口组地层与岩体接触带中,矿体走向长560m,产状较稳定,倾向354°,倾角11~62°,平均40°。该矿体平均厚28.56m。倾斜延伸106m~402m,平均286m。该矿体大部分已开采揭露,开采出来的矿石赋存岩性主要为含铜黄铁矿、含铜矽卡岩。

2探采对比内容及方法

根据城门山矿区铜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勘探期间主要以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控制,工程间距采用100×80m~200×160m。矿山生产期间对爆破孔岩粉取样分析后,以铜工业品位标准进行二次矿体圈定,台阶高度为12m。

2.1探采对比矿体的选择

本次选择7号铜矿体作为探采对比,矿体的地质特征、勘查类型、勘探控制程度、研究程度、矿石质量特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特征等方面研究较为完善,-106m标高以上矿体露天开采结束,积累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质资料和技术经济指标,因此选择此矿体进行探采对比最为合适。

2.2参数的选择及其计算方法

本次对矿体形态、资源储量进行对比,矿体形态对比参数包括面积误差、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误差;矿体资源储量对比参数包括品位误差、矿石量误差、金属量误差。在矿体资源储量对比中,主要计算矿石量误差、品位误差、金属量误差,以开采储量为基数,进行储量的相对误差率的计算,对7号矿体进行了矿块的对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矿体面积误差:Sδ=Sm-Se;Sr=(Sm-Se)/Sm×100%。式中,Sδ为矿体面积的绝对误差,m2;Sr为矿体面积的相对误差,%;Sm为开采圈定矿体计算的面积,m2;Se为勘探圈定矿体计算的面积,m2。矿体面积重合率:Dr=S0/Sm×100%。式中,Dr为矿体面积重合率,%;S0为开采与勘探圈定的矿体相重合部分计算的面积,m2;Sm为开采圈定矿体计算的面积,%。矿体形态歪曲率:Wr=∑(Sn+Sp)/Sm×100%。式中,Wr为矿体形态歪曲率,%;∑(Sn+Sp)为因生产勘探增加Sn或减小Sp面积的绝对值之和。矿石量误差率:Qr=(Qm-Qe)/Qm×100%。式中,Qr为矿石量误差率,%;Qm为生产勘探的矿石量,t;Qe为地质勘探计算的矿石量,t。金属量误差率:Pr=(Pm-Pe)/Pm×100%。式中,Pr为金属量误差率,%;Pm为开采圈定矿体计算的金属量,kg;Pe为勘探圈定矿体计算的金属量,kg。矿石品位误差率:Cr=(Cm-Ce)/Cm×100%。式中,Cr为矿石品位误差率,%;Cm为开采资料计算的矿石品位,%;Ce为勘探资料计算的矿石品位,%。

2.3探采对比依据

依据有色冶金矿山地质允许误差范围标准,参数允许误差。

3探采对比分析

3.1矿体形态对比

通过对城门山铜矿浅部2m~-106m台阶7号矿体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率的对比,矿体的产状、规模和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台阶的形态歪曲率普遍较高,见表2。

3.2资源储量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7号矿体的资源储量在生产勘探时基本为正变,铜金属量变化总误差率为47.74%、矿石平均品位误差率为37.22%,均超出了合理范围,说明地质勘探期间采用100m×80m的勘探网度对矿体的控制程度一般。

3.3开采技术条件对比

(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仍为复杂。矿区大规模疏干条件下,因真空吸蚀作用,可能导致湖区及围堤底部产生溶洞塌陷,围堤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从而导致湖水渗漏进入露天采场甚至淹没采场工作面矿坑疏干塌陷范围进一步扩大等问题。(2)工程地质条件亦为复杂。开采逐步加深,深部疏干条件下边坡内外高水头差压力条件导致部分边坡渗水,影响边坡稳定性,矿山扩帮延深露采境界及境界场内岩性组合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帮坡存在局部或具规模的不稳定性。因此扩帮延深施工中,帮坡的崩、塌、滑是主要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3)矿山环境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矿区自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为露天开采,疏干排水,在灰岩分布区存在局部地面变形、开裂、岩溶地面塌陷问题,但矿区灰岩分布区粘性土层厚度较大,“自然封堵”能力较好,地质环境破坏不大,矿石和废石化学成分基本稳定,区内无热害。

4合理工程间距探讨

根据城门山铜矿7号矿体的探采对比结果,证实在地质勘探期间的勘查工程间距偏稀,对矿体的控制程度不足,因此,探讨合理的勘探工程间距,对该矿床进一步开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4.1加密法确定工程间距

在地质勘探基础上对其进行两次工程间距加密,其间距沿走向(m)×倾向(m)分别为:80m×60m和50m×40m。通过加密后对比,矿体面积重合率分别为71.54%、83.48%,矿石量总体误差率为13.22%和10.59%,金属量总体误差率为40.17%和32.68%。结果表明,两次加密后各参数基本在合理范围内。

4.2合理性分析

从两次加密结果来看,勘查工程间距虽采用80m×60m已经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在矿石品位的控制方面依然有较大的误差,这主要是受采区东南部次生富集带矿石品位过高的影响,见图1,因此在该局部区域采用50×40m的工程间距加以控制更为合适。

5结论

(1)城门山铜矿床地质勘探时期采用100×80m勘查工程间距不能很好的控制矿体,矿体形态、金属量相对误差超出了合理范围,在满足经济性的条件下,勘探工程间距加密至80m×60m、局部区域以50m×40m控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7号铜矿体-106m标高以上矿体开采工作基本结束,其探采对比分析结果对加强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运用理论指导找矿,为区内寻找同类型的隐伏矿体,扩大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该矿床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和同类矿床的勘探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叶少贞,高任,吴火星,等.江西城门山铜矿找矿新成果及下步找矿方向[J].矿产勘查,2019(1):97-104.

矿山采矿范文第5篇

伊吾县宝山铁矿是一个建成生产多年的小型磁铁矿矿山,自建矿以来对矿山范围内的7个矿体进行了开采,其Fe1号矿体规模最大,为主矿体,采用竖井开拓方式、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进行开采。由于断层构造,使Fe1号矿体西南段往主矿体下盘错动18~22m,该段矿体的三~五中段已经基本开采完毕。西南段剩下的一~二中段的矿体是被断层错动距离较大的部分,为一相对独立矿段,现改称西南矿体,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作为一个单独的生产系统,划分为两个中段:在提升斜井内以甩车道车场方式连接开拓613m中段(一中段),再往下开拓580m中段(二中段),中段高度为33~40m。

西南矿体受断层错动影响,矿体较Fe1矿体变缓,为倾斜中厚矿体。普通浅孔留矿法明显不适宜开采该矿体。合理的采矿方法的选择,对矿山的顺利生产和获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地质概况与开采技术条件

西南矿体由1号和3号勘探线及后期加密的+1、―3、+3号勘探线控制,探明矿体侧伏于地表3~18米以下,控制矿体长50米,控制矿体斜深140米。矿体产状:倾向320°,倾角38°-45°,形态为透镜状及似层状,厚度较稳定,且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变薄、变贫,平均厚度8.24-米,平均品位42.69%。

矿体围岩主要为角岩、蚀变凝灰岩,次有石榴矽卡岩和花岗岩,顶底、板岩石具有致密坚硬和孔隙率、吸水性、抗拉强度小、拉压强度大的特点,矿岩硬度系数8-12。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矿体顶、底板岩石具有较大的强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岩石的体重2.6t/m3,矿岩松散系数为1.6;矿石的体重4.33t/m3,松散系数1.6,矿石一般自然安息角45°;水文地质简单;环境地质简单,地表为荒漠戈壁,允许陷落。

3、采矿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3.1合理的采矿方法除应保证作业安全、经济效益好、工艺简单,还需满足宝山铁矿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1)采选规模扩大,Fe1主矿体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矿山的生产需要,西南矿体需尽快投产。

(2)宝山铁矿为小型矿山,近年来铁矿市场不景气,要求西南矿体尽量使用现有的机械、电力及其它辅助设备设施,以减少成本。

3.2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具体实际,西南矿体采用分段浅孔留矿法对一中段矿体进行了开采,即将一中段矿体划分为两个小分段,结合浅孔留矿法原有的工艺进行回采。

采场沿走向布置,长50米,阶段高度40米,分段高度15米,间柱4米,平底结构,漏斗间距6米,分段沿走向布置电耙道,电耙道端部布置溜井出矿。回采时结合普通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采出的底板以下废石尽量单独放出。

用此采矿方法开采有以下优点:(1)利用矿山原有的电力、压气等设备即能满足生产需要。(2)采准切割量小,投入生产快,使矿山生产顺利接续。(3)回采工艺简单,工人易掌握。(4)人为增加采矿倾角,回采率得到提高。但在开采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上下分段放矿管理难度大,平场、顶板管理难度大。(2)矿体倾角较缓,采宽大于10米,上盘应力过大,工人在较大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3)采废(岩石)量大,贫化率增加。

3.3针对一中段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矿山生产技术部决定在二中段寻求更加安全经济,便于管理的采矿方法。考虑矿山实际情况,经过多方案对比,选择分段矿房法对二中段矿体进行开采。

采场沿走向布置,走向长度50m;间柱4m,底柱4m.块段之间不留顶柱。中段高度为33m,结合凿岩设备(YGZ-90)配TJ-25钻架,为确保所有孔都控制在20m以内的有效凿岩长度,矿块分段高度为11m。

矿体两端各布置有两个行人天井与各分段联系,凿岩巷道布置在矿体下盘脉外,通过出矿穿与电耙道(运输巷)联通;切割天井布置在矿体中间,每个分段由切割横巷与切割天井联通。回采自上而下,以切割槽为自由面,后退式回采,孔径65mm,最小抵抗线w=2m,孔底距1.5m,排距1.2m。回采时上分段超前下分段3-5排眼。一分段只爆破不单独设电耙道,爆破后矿石靠重力自溜至二分段,经溜井放至中段运输巷道中。

用此采矿方法开采相对分段浅孔留矿法:(1)作业条件好,安全管理难度较小,人员不在大面积矿体顶板下作业,安全性好。(2)作业集中,劳动生产率高,生产能力大,放矿管理简单。(3)采废(岩石)量较小且可回收一中段采场底柱。

3.4两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

4、结论

宝山铁矿西南矿体属于倾斜中厚矿体,应用上述两种采矿方法均能充分回收资源、确保回收质量和安全;采用分段浅孔留矿法,由于采准工程量小,较快投入了生产,解决了矿山生产接续的问题,但综合考虑安全性及生产效率,采用分段矿房法对该矿体进行开采更加合理。上述采矿方法在宝山铁矿的成功应用为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开采类似矿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今后还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断总结顶板管理经验,采取科学的辅助观测手段,保证在分段浅孔留矿法开采的矿房中作业人员的安全。

(2)、加强施工指导和生产管理,提高采掘效率,降低废石混入率。

(3)、在回采中应加强块度控制,尽量减少二次爆破。

(4)、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总结采矿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寻得更加适用于本矿山的采矿方法。

参考文献:

(1)、《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采矿手册(第四卷).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2)、《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金属矿山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属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