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精选5篇)

  • 心理课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等等。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增多,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有…

心理课程(精选5篇)

心理课程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优势。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要求。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等等。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增多,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探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确定为课程目标领域。并指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以往我国学校体育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在课程体系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怎样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尚无理论依据和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为此,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体育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指社会成员“基于一定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活状态,以促进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含了心理调试和行为调整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体育实践课程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身体练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其实,以什么布粕勺内容为主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在调查中得知广大学生夕小尧技体育项目还是非常喜欢的,关键祠题是要以什么丰勒7目标为主。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因而,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体育锻炼原理和运动保健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受到关注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在选择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家注意外,教师要强化培养意识。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加鼓励和激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情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这种气氛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第三,提高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中情况变化很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对情感的调控。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学生情绪和教学气氛,以使教学活动向着提高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

4结束语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内容设计和方法运用须符合体育学科要求、项目特点和课程发展规律,否则会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心理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1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03

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提升。而心理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是从实际来看,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通的意识,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相对抽象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与乏味,这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利的,有可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降低,因此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敢于突破,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撑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中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像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心理课程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心理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还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实,结合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现状、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现实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来说不能拘泥于手中已有的资料,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知识,洞悉时展的趋势,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既全面、具体,又新鲜、实用。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来看,他们更愿意接触那些他们了解一些但是又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据此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那些相对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迷茫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心理课程的实用性,也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所以,现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低头搞科研,更要抬头知世界,要敢与突破,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的理念,把学科教学做得更好。

二、目标明确,方法适当且针对性强

从当前中专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看,他们对于公共课程从内心来说往往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的,他们中的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且专业课过硬就可以了,而公共课程只要能够过关即可,所以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够重视的,学习时间投入也相对较少,应付心理较为普遍。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哪些内容该讲到哪种程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相对简单或者不太重要的知识要做到必要的整合,尽量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次地通篇给学生过一遍就结束了,这样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甚至出现逃课的学生。在教学的方法的应用上切不可教师总是一讲到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枯燥感,要善于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适当地引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可以组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够使教师教学针对性提高。

三、关注学生实际,明确评价标准

现在的中专生,在经历了高考的残酷竞争后,进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中专校园,学习依靠他们的主动学习。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外界的管理,当需要自我约束时往往不能够约束住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希望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便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首先在课堂纪律要求方面要严格,同时告知学生学好心理学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要让学生知晓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需要记忆而哪些需要应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目的就明确了。在对于学生评价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表现,综合、全面地来评价学生。

四、教学手段要先进,教学环境要适宜

从时展和学生特点看,在“读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已习惯于在有声有色中接受信息,人类已经进入“图像统治文字”的时代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学具有抽象性强、实用性强及操作性强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达到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形成新的教学环境,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

随着现代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将最新的心理学科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迅速引进,可以较好地弥补心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凭语言讲解、现象描述,显得感性材料不足,欠缺说服力,使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深奥。心理学中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和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适当增加此类环节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产生真切的感受,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敏感神经的内容,才能真正让他们记住,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所以,教师平时多注意找找生活中的心理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感受。

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大,需要学生既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不断地改革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

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2] 张建平,马希荣.案例教学及其在《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 牛俊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科技,2005(6).

心理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说课;课程理解;教师;心理转换

说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教研形式,目的就是要将教学行为背后的思路、理念等认知性的东西反映出来。在教学实践中,说课已经慢慢走向常规化,与上课、备课、听课一起成为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之“说”

关于说课的“说”,人们往往认为它只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行为”。其实“说”的前提应该是“理解”,是在理解基础上,借助口头语言对这种理解的“外化”。

对“理解”的深入理解,是随着哲学阐释学的研究而展开的。从广义上来说,“阐释”就是“解释”或“理解”,它包括两个基本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我们认为,教师的说课,首先是对“课”的“理解”。理解时,要受到教师“前理解”的影响。所谓课程理解,就是“教师视域”与“课程视域”融合的产物,课程意义是在主管交融的基础上双向建构的,不存在对文本意义的“绝对复原”或完全脱离文本的“主观建构”。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之“课”

在教师课程理解中,说课的内容,不管是教材分析还是学情分析,是目标预设还是重难点界定,是教法、学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预设,其实都是教师对“课程”的一种理解。我们可以从鲜活的说课实践中谈论说课之“课”的三重内涵。

(一)作为课程文本的“课”

说课之课的第一重内涵是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课程文本。在教育世界中,活动的主体是师生,活动的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则是课程。在课程论视野中,课程是包括各种观念、制度、活动在内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总会以某种“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具体到一门特定的课程,又表现为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训练的技能或养成的态度。

教师所说之“课”,首先就是指这种以“文本”形式存在着的课程内容或课程要素,说课时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预设、重难点界定、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设计,他们都是以静态的课程文本为基础和载体的。

(二)作为课程理解的“课”

课程文本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通过这种文本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应该是相对确定的,否则,教育、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但这种文本又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各种“潜观念”、“潜问题”在内,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模糊性”的特征,时刻等待着“被理解”。

因此,教师说课时说的那些“东西”,实际上是“教师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养成哪些态度,或者“教师认为”可以怎样更好地让学生生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三)作为课程话语的“课”

理解课程领域意味着我们需要密切注意该领域学者所运用的语言”。具体说到课中,就是“观念”借助语言进行“外化”,表现为教师说课时说的那些“话”。说课之“课”的第三重内涵就是这种课程话语。

对于教师的说课话语,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将话语当成手段,通过话语来把握教师在观念层面“怎样理解课程”以及“这样理解是否合理”。这是说课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听评者来说,他们评议、交流时,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对课程目标的预设是否科学,对重难点的界定是否合理,有没有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是否规律等问题。二是将话语当成研究对象,思考说课话语应具有哪些特性、为什么选择这些而不是那些话语、还可以选择哪些话语等问题。目前,人们仅从说课技巧层面提出了一些说课用语要注意的问题,如要“言之有信、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要“饱含情感、有感染力”,要“简练、流利、表述完整、条理清晰”等。我们认为,仔细分析教师的说课话语,不仅对于教师的课程理解,而且对于洞悉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知识观、教学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关于说课的“模式”,目前通行这样一套话语系统“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设计”等。我们可以思考:这套话语体系怎么来的?它能说出我们想说的东西吗?还有其他的话语表达吗?一旦套话占据说课的主要内容,甚至成为“权威”的时候,说课走向何方将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论题。

三、作为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的心理转换

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之“说”与说课之“课”的内涵分析,我们进而发现,说课的心理过程要经过两次转换。

第一次转换是“教师视域”与“课程视域”融合的基础上生成“教师课程理解”。可以看出,说课活动开始于“教师视域”与“课程视域”的融合。这种对话过程同时会受到两个方面的监控或者干预:一是指要受到教师的经验、文化期待、动机、态度等“前理解”因素的影响;二是指要考虑课程文本的客观性,不能随意曲解文本。

第二次转换是教师借助口语或其他方式将“课程理解”转化为“课程话语”,教师先将以观念形态存在着的课程理解转化为内部言语,再将内部言语扩展为外部言语。内部言语扩展成外部言语后,要借助口头语或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交流的目的。对于说课而言,在教师工作记忆中扩展后的外部言语,可以直接诉诸口语表达,即根据理解直接说课;也可以先诉诸书面语,即写好说课稿,再根据说课稿说课。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说课时教师不仅要说“怎么做、怎么理解”,还要说“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理解”、“这样做、这样理解是否合理”,从而把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显性化、系统化,这正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的学科教学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他所信奉的实践知识,但这些实践知识又多处于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缄默状态,而说课则恰恰为教师实践知识的外显、管理和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4.

[2]彭涛.说课理论与中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3]William F Pinar.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前言,7

心理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00-02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公安工作面临长期、严峻的形势,由于公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犯罪类型的日趋多样化,警察自身的心理素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预备警察的重要任务,因此,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加速形成良好的战斗力,及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综合素质良好的预备警力,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警察心理学研究的是普通警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探讨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并对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选拔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不少公安院校开设了警察心理学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未来警察职业所需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公安院校的

特点,明确课程定位

公安院校一般以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相对于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言,警察心理学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特点,该课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让学生明确警察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并为职业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该课程对培养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日后工作所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

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课程目标

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课程研究一直把“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主要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转向“如何理解课程”,课程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指向人的“解放”。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以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仅引发了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变化,而且由于其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当围绕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从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深化警察心理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力以及将来从事警察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就认知目标而言,通过对警察职业特点的正确认知,调整学生的入职动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警察职业所必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就情感目标而言,应当激发学生从事警察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警察职业所必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就技能目标而言,警察心理学应当围绕学生警务技能的训练而开展各种训练,并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增进对自我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的了解,提高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处理职业中难题的应对能力。

课内外相结合,完善课程内容

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建设,除了完善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更应当加强学生警察职业基本心理素质的训练,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应当通过课外学生的学习巩固课堂所学。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时,重新选定课程内容非常重要。围绕学生未来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课程内容。

警察积极人格的塑造 警察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有快速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理性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诚实可靠、有责任感、临危不乱、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热情、冷静、理智等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必须在课程里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警察。

警察的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意识有助于帮助个体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在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对于警院学生来说,自我意识有助于他们端正自己的入警动机,并为在校的生活学习进行规划。这种意识将一直存在并指向学生的将来职业发展。将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了解职业前景,有助于学生对将来从警之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警察职业。

情绪与压力调节 情绪管理是个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情绪管理非常重要。在执法过程中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冲动后的不可预计的后果,警察的情绪管理已经不是关乎自己个体的事件,而是成为保障执法的重要因素。对警院学生加强情绪管理的心理教育,将有助于他们调解自身情绪问题,加强自身情绪控制,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警察的人际关系 警察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除了自己的同事、上司、家人以外,还要接触群众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要求警察应当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识别人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人际交往调节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等等。因此,警察的人际关系列入课程内容重要的部分,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人际环境,通过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警察的心理健康 警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应激性较强,且经常与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打交道。因此,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对于将来有效执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各种心理训练方式,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并主动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所获得的积极情绪带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积极体验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中,课程实施层面主要关注如何施教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普通人,发现他们身上具有的潜在积极力量,并加以发扬。因此,警察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获得幸福的需求。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增强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积极体验,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对自己优势的肯定,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认同目前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对于他们职业成长的重要性,体会现实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并正确认识就业压力问题,乐观地面对将来的职业出路问题。

再次,为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人格,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内部创设积极氛围,通过多种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讨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自学,提高分析能力,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发展自己优势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

最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方法达到课程目标。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至课外,将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融合起来。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就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公安院校特有的技能节的开展,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技能比赛,能有效地提高警察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组建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再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观念都得经由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而言,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必要。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均应有相关心理学理论的专业背景,同时还必须有公安工作实践的经验,能够教授犯罪心理学、警务心理学等课程,在进行警察心理学教学时,能将学院内开设的相关心理学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把握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侧重点。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放自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注重学生成长经历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警察心理学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当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考核方式,而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其评价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外训练进行总结与分享,特别关注自我在学习中的积极变化。

教学评价虽很难进行相关的量化,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对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用的评估可以成为将来探索的方向,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式调查,以及公安工作一线的需求调查,反馈学校的教学情况,正确地评估警察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3.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3]苗元江,于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5]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6](英)艾思沃斯.警察工作中的心理学[M].安福元,庄东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心理课程范文第5篇

与传统的常规课相比较,微课的特点较为鲜明,具体表现为“短小精悍、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因其围绕某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习题、一个现象、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案例而展开教学,因此,微课天然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和学生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创造了便捷条件[11]。1.课程开发理念针对性强微课是以某个知识点、某个例题习题、现象或教学环节等为资源组织单位,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意在为学生“解惑”。传统常规课是以整节课(或章节)为资源组织单位,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意在向学生“传道、授业”[11-12]。2.学习单元时间短根据黎加厚等人的观点,微课的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根据可汗学院的相关研究,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微课因此可以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传统常规课程的时间为40-45分钟,即使意志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避免注意力的转移和分散,“教”与“学”的有效性值得商榷。3.支持学习的泛在性和灵活性微课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打开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在遇到困惑时,学习者还可以随时暂停微课教学或反复播放某一片段内容,以便加深理解。而在传统常规课中,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坐在课室中进行学习。在遇到困惑时,也只能通过课堂提问或课后咨询得以解惑,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较低。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

(一)学时有限

随着职前教育课程、通识课程等公共课程学时的增加,《教育心理学》这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时被压缩至较为有限的范围。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时为4学时,以16周授课计算,共64节课,相对于大量的教学内容而言,64节课远远不能覆盖所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有限的学时内,一些教学重点只能被“舍弃”、一些教学难点常常被教师“避重就轻”地绕过———教师在课堂上提醒某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或难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至于学生是否进行了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效果如何就缺乏有效地监控了。

(二)相关研究结果日益丰盛

在学时有限的同时,教育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却随着研究深入和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日益丰盛。以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为例,在2000年度,国内以自我效能感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仅有137篇,而在2014年1年内,以自我效能感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就有6387篇(详见图1)。从图1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知,随着时间的推进,在教育理论、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盛。对于类似教育心理学这样发展速度快、研究结果丰盛的学科而言,现有的学时尚不足以完成课程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任务,再通过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拓展大量研究前沿内容的可能性就会更低,这种教学现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扩招导致班额过大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扩招所导致的班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常规教学的效果。以40-50人的班级为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约10组)完成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演练任务(演练教学内容自选),每组演练时间为10分钟,演练完毕后提问与讨论时间为10分钟,因此10个小组共需200分钟,即约需4.5节课。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虽然是教学重点之一,但其也只是布纳鲁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知识点,仅在发现式教学法这个知识点就用掉4.5节课,显然会挤压其他知识点的正常学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能从10个小组中选择2-3个小组进行演练或增大小组成员数量以减少小组个数,这类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监控、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教育心理学》课程微课教学平台的构建

(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

1.重新梳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3个微课系列。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梳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了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和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其中,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和展望、学习的概念与分类、桑代克迷笼实验及学习规律、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及学习规律、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及强化原理、班杜拉社会学习研究及模仿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顿悟学习研究及原理、托尔曼学习研究及原理、布鲁纳认知学习研究及发现式教学法、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思想等内容;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学习动机的界定和分类、动机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学习策略的界定与分类、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进展、知识的分类及获得机制、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机制、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机制、迁移的界定与分类、传统迁移理论、迁移研究新进展、皮亚杰道德认知阶段论、科尔伯格道德三水平六阶段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品德及规范学习研究新进展等内容;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威信、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心理研究新进展、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教育、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研究新进展等内容。2.制作微课视频针对上述3个微课系列的具体内容,逐个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13]要素分析,并根据具体需要重新制作相应的PPT。采用PowerPoint,CamtasiaStudio、Snagit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MovieMaker等视频处理软件制作、编辑微课视频,并确保每个微课视频的时间不长于5分钟。

(二)微课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的建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成到学校已经运行的在线相关教育平台中,另一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进行开发建设[14]。鉴于现实情况,《教育心理学》课程微课平台选择独立平台开发建设的方式,这一平台包括微课视频模块、交流模块、学习效果评价模块以及后台管理模块(如图2)。1.视频模块微课视频模块包括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及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3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下面添加相应的微课视频。2.交流模块交流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本平台主要是凭借博客和QQ群的形式展开交流。交流模块按照微课内容划分,支持学生针对每个微视频开展微批注、评价、建议、上传作业及自制的微视频等,促进师生之间P2P的交流。3.评价模块建立《教育心理学》课程题库,支持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评。

四、将微课引入《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有限的学时内,在传统常规课堂上,教师为了覆盖大部分的教学重点,往往采用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对所学内容也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大脑的过滤,长此以往很难获得专业感并形成专业自信,学习容易陷入消极应付的恶性循环。微课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学习的困惑和感触也可以通过交流模块及时地和教师、同学实现P2P的沟通,学习变得更为自主和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生通过微课完成了大部分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在常规课堂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习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和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邃性发展,学生容易获得专业感并培养专业兴趣。

(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引入微课,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讨论、演练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落实,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和深入。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发现,独立思考,遇到困惑的地方能够主动搜索学习资源以求解惑,主动、独立探索的素养得到了训练。

(三)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微课一旦制作成功,教师就不需要针对知识点进行反复讲授,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过程组织和设计,与学生和同事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但减轻了教学负担,还极大地促动了自身对教研项目的投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小结